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_里_内_中_和_外_不对称原因的历时探索_刘晓梅

_里_内_中_和_外_不对称原因的历时探索_刘晓梅

2013-09-30 2页 pdf 111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234907

暂无简介

举报
_里_内_中_和_外_不对称原因的历时探索_刘晓梅 2009年 11月 社科纵横 Nov,2009 总第 24卷第 11期 SOIAL SCIENCES REVIEW VOL. 24NO. 11 吕叔湘(1965)在《方位词使用情况的初步考察》中对 10万字的语料进行了方位词使用情况的考察。发现“里/ 内/中”和“外”使用情况分布不对称。吕叔湘先生对此现象 的解释是这样的:“要按严格的方位意义来说,……‘里’、 ‘中’和‘外’相对,为什么使用的次数相差这么多呢?不得不 假设……有一部分‘里’(‘中’)不和‘外’相对。”(吕叔湘, 1965)吕先生举了“里/中/内”和“外”使...
_里_内_中_和_外_不对称原因的历时探索_刘晓梅
2009年 11月 社科纵横 Nov,2009 总第 24卷第 11期 SOIAL SCIENCES REVIEW VOL. 24NO. 11 吕叔湘(1965)在《方位词使用情况的初步考察》中对 10万字的语料进行了方位词使用情况的考察。发现“里/ 内/中”和“外”使用情况分布不对称。吕叔湘先生对此现象 的解释是这样的:“要按严格的方位意义来说,……‘里’、 ‘中’和‘外’相对,为什么使用的次数相差这么多呢?不得不 假设……有一部分‘里’(‘中’)不和‘外’相对。”(吕叔湘, 1965)吕先生举了“里/中/内”和“外”使用情况的三类例 子:第一,“里/中/内”可以和“外”相对的例子,如有“门 里”和“城里”,也有“门外”和“城外”。第二,真正谈不上“里” 和“外”的例子,如有“往高里长”,没有“往高外长”;有“往饱 里吃”,没有“往饱外吃”;第三,大多数例子是可以设想有相 应的“……外”的,可是这种“……外”在实际语言里是几乎 完全用不着的。如“手里”,难得见到与其相对的“手外”的用 法,而“眼中”也难得见到与其相对的“眼外”的用法。吕先生 认为“既然与此相应的‘……外’是用不着的,这些‘里’和 ‘中’的方位意义也就很淡薄,接近于‘泛向性’①了。”(吕叔 湘,1965)吕叔湘先生统计的是现代汉语的语料,我们考查 了从上古汉语直至现代汉语的几部著作中的“里/内/中” 和“外”与体词性词语结合的次数,发现“里/中/内”和 “外”分布的不对称性不是现代汉语特有的,而是上古汉语 就出现了的。 邹韶华和王玉华(2002)在《〈红楼梦〉‘里’、‘外’方位用 法研究》中探讨了“里”、“外”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出现的 三种情况,第一,有“里”没“外”。第二,有“外”没“里”。第三, 有“里”(含“中”、“内”)有“外”。下面我们想以《左传》、《世说 新语》、《红楼梦》和《看上去很美》中“里/内/中”和“外” 与体词性词语结合的出现情况,来说明其不对称的情况在 上古、中古、近代和现代汉语的具体表现。 一、《左传》中“内 /中”和“外”的出现情况② 《左传》中的“内/中”和“外”的出现情况可以分成以下3种: 1.有“中/内”没有“外”有 24次。 2.有“外”没“中/内”有 12次。 3.有“中/内”有“外”有 20次,其中“外”有 7次。 从以上《左传》中“中/内”和“外”的使用情况来看我们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内”的使用频率高于“外”。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内”的结合面大于“外”, 有些名词几乎不和“外”结合,比如“梦”、“草莽”等。第二, 《左传》不仅有“中/内”不和“外”对应的情况,也有“外”不 和“中/内”对应的情况,比如“房外”在《左传》里没有“房 中/内”来对应它。但是有“房”单独使用表示“房中/内”的 意思的用法,如: (1)郄子登,妇人笑于房。(《宣公十七年》) (2)穆姜出于房,再拜。(《成公九年》) (3)晋侯惧而退入于房。(《襄公十年》) (4)六月,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定 公五年》) 这种不对称的现象可以有两种解释: 第一,用标记理论来解释,所谓标记理论是邹韶华和王 玉华(2002)在《〈红楼梦〉‘里’、‘外’方位用法研究》中提出 来的。他们认为使用频率高会使某一词语成为无标记项。 “中/内”在《左传》中总的使用次数比“外”高,其实在《左 传》之前的《诗经》等文献中“中/内”的使用次数就比“外” 高,这就使得表示在一定范围以内的“中/内”成为无标记 项。这符合人们常说的语言表达的经济或效率原则。所 以《左传》中名词“房”和前面的介词“于”、“诸”、“於”或“自” 结合表示在“房里”的意思有 7例,后面都没有加“中/内”, 而只有 1例表示“房外”却加了“外”。 (5)孟孙立于房外,谓范献子曰:……(《定公六年》) 第二,在后来的文献中“中/内”必须要和“房”结合才 能表示“房里”的意思,这和先秦时期方位词并不是必需的 有关,也和语言发展精密有关,因此名词要体现方位意 义,加标记项还是要多于无标记项的。所以到了战国的《仪 礼》中,“于房”和“于房中”同时存在: (6)不敢辞洗,舅降则辟于房。(《士昏礼》) (7)赞者盥于洗西,升,立于房中,西面南上。《士冠礼》) (8)主妇洗于房中,酌致于主人。(《有司彻》) “里/内/中”和“外”不对称原因的历时探索 刘晓梅 (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71) 【摘要】“里/内/中”是表示在一定空间界限范围内部的方位词,“外”是表示在一定空间界限范围外部的方位词,“里/ 内/中”和“外”意义相对,但是从使用次数上看前者和体词性词语结合比后者多很多,从历时的角度出发选择了上古、中 古、近代、现代的四部作品作为调查语料,分析“里/内/中”和“外”不对称的原因。 【关 键 词】里/内/中 外 不对称 历时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9106(2009)11- 0085- 02 * 作者简介:刘晓梅,南京大学博士,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汉语语法史。 85 《左传》中“中/内”的定向性用法远远多于泛向性的用 法,即表示具体的空间范围内外的用法多于表示时间范围 和抽象范围的用法,这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即早期的方 位意义总是具体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将这种具 体的空间方位图式投射到别的抽象领域。无论是定向性还 是泛向性的用法,总的说来都是“中/内”多于“外”。 二、《世说新语》中“里 /内 /中”和“外”的出现情况 《世说新语》中的“里/内/中”和“外”的出现情况也可 以分成以下 3种。 1.有“里/中/内”没有“外”有 151次。 2.有“外”没“里/中/内”有 9次。 3.有“里/中/内”有“外”有 17次。 从以上《世说新语》“里/内/中”和“外”的使用情况, 我们同样可以得出“里/内/中”的使用频率高于“外”的结 论,而且和《左传》比较起来“里/内/中”的使用频率更高 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里/内/中”的结合面比“外”大多了,能和“里/ 中/内”结合但是却不能和“外”结合的体词有很多。特别是 和代词结合的,有“阿堵中”和“此中”却没有“阿堵外”和“此 外”;和身体部位名词结合的“外”也很少,但是和身体部位名 词结合的“中”却很多;用年号表示时间有“正始中”、却没有 “正始外”;集合名词表示在某一群体内有“弟子中”、“神仙 中”、“众人中”却没有“弟子外”、“神仙外”、“众人外”等。 第二,《世说新语》中也有“外”不和“里/中/内”对应的 情况,如:方外、屋外、户外、旧注外、风尘外,意外、事外,但是 比较少,而且虽然《世说新语》中没有对应的“里/中/内”, 但是在别的书中是有的。只有像“野外”、“法外”、“郊外”没有 相应的“野里/中/内”、“法里/中/内”、“郊里/中/内”。 第三,《世说新语》中“里/中/内”的泛向性的用法明 显多于“外”,这与“里/中/内”的使用频率高,所以容易虚 指别的非具体空间范围有关,而非具体空间范围一般谈不 上内外,所以“外”的使用就较少。 三、《红楼梦》中“里 /内 /中”和“外”的出现情况③ 到了近代汉语后期的《红楼梦》中,据邹韶华和王玉华 (2002)在《〈红楼梦〉‘里’、‘外’方位用法研究》中的统计有 “里”无“外”有 1807次,有“外”无“里”有 245次,有“里”有 “外”的“里”有 1117次,“外”有 434次。“里”使用频率高的 局面没有改变,但是加“外”标记是绝对的,加“里”标记是相 对的,而且“里”的有标记项多于无标记项。 四、《看上去很美》中“里 /内 /中”和“外”的出现情况 《看上去很美》中的“里/内/中”和“外”的出现情况也 可以分成以下 3种: 1.有“里/中/内”没有“外”有 698次。 2.有“外”没“里/中/内”只有 4次。 3.有“里/中/内”有“外”103次,其中“外”有 19次。 从《看上去很美》中“里/内/中”和“外”的使用情况来 看,二者的不对称情况更加明显。有“外”没“里/中/内”的 情况仅有 4例,而且“脖子外”和“栅栏外”虽然在该书中没 有对应的“脖子里/内/中”和“栅栏里/内/中”,但是在 别的地方是有的,只有“郊外”和“天外”没有对应的“郊里/ 内/中”和“天里/内/中”。“中”和某些动词④结合表示某 一动作的持续,“中”也就变成了类似于时体助词的语言成 分,而“外”却没有这种用法。如:奔跑中、运动中、滑行中。 五、“里/内/中”和“外”不对称现象的理论解释 为什么汉语中本应对称的“里/中/内”和“外”使用次 数相差这么大呢?特别是中古以后就是单将“中”和“外”相 比或近代以后单将“里”和“外”相比都是前者的使用频率 高。邹韶华和王玉华(2002)从人的认知心理的角度来回答 这两个问题,主要意思是这样的:人们在认识和表达事物的 方位是,通常是将它包容在某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说它在 “……里/内/中”,而不是将它排除在某一个范围之外,说 它在“……外”。比如一般不说“瓶子在药片外围”,而说“药 片在瓶子里面”。而且人活动的场所一般是在某一建筑物 内。“……里/内/中”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封闭的方位,满足 人们获取信息时精确性和满足感的要求,而“……外”给人 的感觉是开放的,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 我们认为还可以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方面来解释这种 现象,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的。中国古代的 家族并不单纯是一种社会群体形式,它是按照一定的规范 聚合到一起的,这个规范就是宗法。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 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而在宗族 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 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同一宗族内部的人具 有共同的祖先,大家有共同的权利和义务,是自家人,而不 是自己宗族的人,则是外人,所以“外”字在中国文化中是具 有贬义的,是人们尽量要避免的,这也可能是导致“外”和 “里/内/中”使用不对称的原因之一。 从上古到现代“里/中/内”表示非具体空间范围的泛 向性用法越来越多,而“外”的表示非具体空间范围的泛向 性用法却很少,这与非具体空间范围一般没有一个具体可 见的三维内外界限,所以谈不上内外有关。比如有具体的三 维内外界限的名词“盆”,可以说“盆里/中/内”,也可以说 “盆外”, 比如“饱”就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词语,没有一个具 体可见的内外界限,所以只有“往饱里吃”的“饱里”,没有 “饱外”。而表示时段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只和“里/ 内/中”结合表示在某一时间段之内,比如“三天里/中/ 内”,而表示在某一时段之外却不用“外”,一般用“后”或“以 后”,比如“三天后”,这是因为时间是一维的,不能说“三天 外”,这也可能是导致“里/内/中”和“外”不对称现象的一 个原因。自然事件名词如“雨、雪、风、闪电、雷、冰雹、洪水、 雾、霜、露水、干旱”等具有经历性、过程性等时间特征,一般 也不和“外”搭配。 注释: ①吕叔湘(1965)用“定向性”和“泛向性”来区分严格意义的 方位和非严格意义的方位。 ②《左传》成书时代,方位词“里”还没有出现。汪维辉(2000) 指出方位词“里”是从普通名词“表里”的“里”转化而来的。 他认为“里”由名词转化为方位词的开始时间是在西汉,因 为紧接在名词后面的“里”到西汉才开始见诸文献,集中出 现在早期医籍中。 ③由于《红楼梦》中“里 /内 /中”和“外”的出现情况,邹韶华 和王玉华(2002)在《〈红楼梦〉‘里’、‘外’方位用法研究》里 已经讨论过了,所以我们不再讨论,只是引用其结论数据。 ④“中”从和体词性词语结合发展到可以和动词结合,是方 位词“中”进一步虚化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吕叔湘.方位词使用情况的初步考察[A].吕叔湘文集 (第二卷)[C].商务印书馆,1990年.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0. [3]邹韶华,王玉华.《红楼梦》“里”、“外”方位用法研究[A]. 语法研究和探索(第 11期)[C].商务印书馆,2002. [4]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2000. 86
/
本文档为【_里_内_中_和_外_不对称原因的历时探索_刘晓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