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仰韶人面鱼纹与史前人头崇拜

2009-12-12 13页 pdf 889KB 5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6309

暂无简介

举报
仰韶人面鱼纹与史前人头崇拜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仰韶人面鱼纹与史前人头崇拜 王育成 中国历 史博物 馆 仰韶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原 始文化之一 , 人面鱼纹则是这一文化中极为 引人注 目而又颇具神秘色彩的陶器图案 。 三 十多年来 , 学者们为求谜底曾多次进行探讨 或论说 。 江汉考古 》 年第三期发表李荆 林《半坡姜寨遗址人面鱼纹新考 》一文...
仰韶人面鱼纹与史前人头崇拜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仰韶人面鱼纹与史前人头崇拜 王育成 中国历 史博物 馆 仰韶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原 始文化之一 , 人面鱼纹则是这一文化中极为 引人注 目而又颇具神秘色彩的陶器图案 。 三 十多年来 , 学者们为求谜底曾多次进行探讨 或论说 。 江汉考古 》 年第三期发表李荆 林《半坡姜寨遗址人面鱼纹新考 》一文 , 认为 该图案 “ 是一幅完整的原始婴儿出生图 ” 。 在此之前还有二十个观点 。 计有 老武的水 虫形象说 ① 石兴邦的魔术征验意义说 ② 石兴邦的氏族成员盛饰和图 腾 纹 身 形象说 ③ 朱狄的巫术面具说 ④ 蒋书庆的太阳神 崇拜说 泣 钱志强的原始历法说 ⑥ 叶植山 的福字说 ⑦ 萧兵的飞头颅精灵说 ⑧ 靳之 林的生命之神形象说 ⑨ 杨蟹的女阴象征说 ⑩ , 朱狄解释 困难的神话说 ⑧ 张广立的神 话中的祖先形象说 忿 刘敦愿的游面纹身习 俗说 贫 马宝光的摸鱼图像说 王仁湘的 外星人形象说雪 王大有的炎帝神农形象说 ⑩ 刘夫德的月亮崇拜说 孙作云的巫师 作法形象说 ⑩ 谷闻的原始信仰说 ⑩ 刘云 辉的祈求丰收 、 氏族繁衍的巫师面具说 ⑩。 诸论众多 , 分歧颇大 , 甚至一人两说 。 一种原 始时代的陶器图案 , 被学术界这样的反复推 究 , 解释如此纷纭 , 不敢用史无前例这个词 , 却实属罕见 公 。 这既表明人面鱼纹图案在史 前文化考古学上的特殊地位 , 又使它的本来 面 目变得更加高深莫测和富于吸引力 。 这些 探讨开拓了人们的思路和比较方法 , 功不可 没 。 但其多系对人面鱼纹的某一表面形式的 主观推测 , 或用某一民族学材料加 以比附 , 或 用一种异时异族的宗教概念予 以圈套臆断 , 立说根据多与仰韶文化或时间相近的我国新 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无关 。其实 , 三十多年来 考古事业的发展 已经积累了一些可资用来解 释人面鱼纹的材料 , 古文献中也存有可 以相 互印证的传说记载 , 只不过人们很少注意罢 了 。 我这篇小文即是使用这些材料对人面鱼 纹予 以诊释 。 基本看法是 , 在我国新石器时 代陕西地区曾盛行一种人头崇拜风俗 , 由于 头颅是人体最突出的标识 , 因此这种人头崇 拜在宗教活动中同时表现为彩绘人面 图案和 雕塑人头形物品 , 仰韶人面鱼纹即是一幅鱼 祭人头图案 , 很可能即是鱼祭蛋尤类人物头 颅 , 目的是标榜蛋尤复活以行厌胜之术 , 是 华夏史前人头崇拜的产物 , 对其它地区的新 石器时代文化有重要影响 。 仰韶人面鱼纹及与其相关 的人面纹样 , 最早出土于西安半坡 , 其后姜寨 、 北首岭 、 史家村 、 何家湾 、 龙岗寺遗址的陶器 图案上 都有发现 , 其出土范围全都在陕西省境内 。 就 目前刊布的材料统计 , 共有三十多个 以 单个人面计 。 其中人面与鱼纹及变体鱼纹 合并在一起的共十六例 。 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的北首岭遗址出 有一例 , 绘于一残片上 。 标本 , , 残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图一 、 、 、 、 半坡仰韶人 面鱼纹复原 图 北首岭 人面鱼纹复原图 、 、 、 姜寨仰韶人面鱼纹 、 西乡何家湾人面鱼纹及其省略人面 临渝史 家人 面鱼纹 片长 、 宽 厘米 , 从复原的情况看 , 口部 呈半圆形 , 头顶 “ 有两条长而直的线条 , 其 上附有许多有间隔的短线条 , 两条长线交叉 成三角形 ” , 口部亦有短线条 , “人面的耳部 有两条写实的鱼 , 当是象征耳朵 。 ” 见 哪一 在仰韶文化半坡迢址中 , 出有七个人面 鱼纹 。 “人面作圆形或椭圆形 , 眼及耳梢以 上作黑彩 , 眉或作空 白的弯曲线状或涂黑 。 鼻作倒 ‘丁 ’字形或垂三角形 。 眼用两段直 线表示 。 耳部向外平伸向上翘起弯曲成钩 , 或两边各加一条小鱼 。 嘴部以下全黑 , 嘴唇 勺 份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露地作 ‘ ’形 , 两嘴角 边 有 两 道 交叉斜 线 , 或各衔一条小鱼 , 在斜线或鱼身周围加 以短的斜线或圆点 ” , 头顶上有一尖锥状三 角形 , 角旁有两线相交的直线亦成锥状 , 两 边也加 以短斜线或 圆点 ⑧。 从总体形式上看 人面鱼纹可分为五式 。 见图一 、 、 、 、 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的姜寨遗址出有七 个人面鱼纹 。 “ 标本 ’ , 高 、 口径 、 沿宽 、 底 径 厘米 。 内壁 彩绘对称的人面纹及两条鱼纹 , 人相眯眼 , 鱼游水状 , 形象异常生动 。 底部饰席纹 。 标 本 , 高 、 口径吐 。 、 沿 宽 、 底径 厘米 。 内壁彩绘 两 个对称 的人面纹 , 一条小鱼 , 若人观鱼 。 ” ⑥还有 两件陶器残片 , 也绘有 人 面 鱼 纹 , “ 标本 , 为尖底器残片 , 人 面纹 饰于 口沿突饰之下 。 人面圆形 , ⋯ ⋯用两个 黑三角作眉 , 以一横黑 道 表 示 眼 , 作咪眼 状 , 鼻作倒 字形 , 耳两侧向外 平伸后 向上 弯曲 , 曲端各连一小鱼 , 嘴 周 边 涂 黑 。 另 外 , 下领两侧各有一变体鱼纹 。 标本 为盆的残片 , 图案绘于内壁 。 人面形 象略同于上件标本 。 ” ⑩按原所附彩版 图录 , 在姜寨第一期文化遗存中还有一件人 面鱼纹彩陶盆 , 即 , 其上 图 案区别于其它人面的主要特点有两个 , 其一 双耳 、 嘴角 、 头顶直曲线上的短线较长 , 其 二双眼是睁开 的并有点睛之笔 。 这些 图案 从总体形态上可分为四式 见 图一 、 、 、 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陕西临渔史家 遗址 , 也出有人面鱼纹 , 目前我们只见到一种 刊布的图案 见 图一 。 该人面有两只 环形大眼 , 丁字大鼻子 , 鼻头很大 , 上有两 个朝天鼻孔 , 一张大 口咧向两颊 , 上下四颗 门齿涂黑 , 两只撩牙突出口外 , 头上长有三 只带弯曲纹的大角 , 旁绘两条鱼的图案 ⑩。 此外 , 在西乡何家湾仰韶文化遗址中 , 也发 现人面鱼纹和人面纹图案 见图四一 、 , 现在见到两种 。第一种的鱼纹已大大减化 , 只 在两耳和头顶上 的突起物上有些刺状线条 第二种的鱼纹己全无踪迹 , 而头部左侧却有 一长角 乡 。 通过 以上 图案的列示 , 人们可 以在它们 的头顶部位发现一个过去很少有人提到而实 际又非常明显的特征 , 那就是这些人面的头 顶上都有一个锥状物 , 而临渔史家遗址的人 面则大大强化了这种东西并把它一分为三 , 使人们可以明白地看出这是角 , 也就是说人 面鱼纹的共同特征是头上长角 。 此说并非孤 证 。 安特生在甘肃广河彩陶遗址中也找到过 这类东西 , 其为一个人头形陶器盖 , 虽然有 残 , 但头上三角之形却大样依存 〔见图二 。 其由陶土塑成 , 上锐下粗 , 与陶人头 图二 。 甘肃广河带角人头形器盖 姜寨葫芦瓶圆形人而 。 北首岭圆形人面 何家湾骨雕人头 北首岭陶塑人面 黄陵陶雕塑人头像 溶成一体 。 由此可知 , 仰韶人面鱼纹头顶上 的上锐下宽的锥状物为角是毫无疑问的 。 当 然 , 这些角大部分是长在人面头部正中的独 角 , 与长三角的人面还是有些区别的 。 人面 一 长角这显然不是人形 的正常形态 , 其应 当是一种经过人 的加工 、 被人神化的人 、 匀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尸 ‘ 钾崇形物 特殊事物的标志物 。 在仰韶文化遗址中 , 与上述人面鱼纹一 起 , 还存在着一种圆形人面 陶 器 图 案 。 同 时 , 一些遗址里还发现了一些人头或人面雕 塑制品 。 圆形人面图案共有三例 。 其一 , 见于北首岭仰韶半坡类型遗址 。该 遗址出土两件人面陶器 图案残片 , 一片因只 残存人 的眼 、 鼻 、 口部位 , 无法断定人面周围 是否还有鱼纹 。 标本 , 残片长 厘 米 , 宽 厘米 。 人面作圆形 , 紫彩 , 以窄道 钩画出外廓 , 额部左半部填以实彩 , 右半之下 半部以实彩画出很宽的眼眉 , 上半部则留出 弯月状空间 , 两眼以细长的横道表示 , 鼻子 作拉长的三角形 , 口部残缺 , 从残部推测 , 口作横置的花瓣形 ⑩ 见图二 其二 。 见于仰韶文化姜寨遗址第二期遗 存中。 标本 是一件彩绘葫芦 瓶 , “高 , 、 口径 、 腹径 、 底径 厘米 , 口微敛 , 口须分界不明显 , 鼓腹 , 双 耳 , 腹最大径接近底部 , 口 和 腹 部 全饰黑 彩 , 腹周饰黑彩变形人面四组 。 每组绘一 圆 形人面 , 眼 、 眉 、 鼻 、 嘴俱全 。 ” ⑨ 见图 二 其三 。 见于南郑龙岗寺仰韶文化半坡类 型遗址 中。 标本 是一件尖底瓶 , 口 径 。 、 腹 径 、 底 径 、 高 。 、 厚 厘米 , “器表抹光后施 以黑色彩绘 。 口沿下 画有三条平行线 , 再下绘六个大小相等并列 的圆形人面 , 人面直径 厘米 。 人面面部 情态有两种 第 一种人面似闭 目沉思状 , 眼 睛和鼻子 均 用 短直线表示 , 口呈方形 , 其 构图是将圆的 上部全部涂黑 , 再将圆 的 下部涂黑后又空出方形嘴巴 , 然后 在圆的 中部空 白处画出鼻子和眼睛 , 第二种人面的情态作双目圆睁状 , 鼻子略呈 倒三角尖形 , 嘴为扁圆形 , 构图方法与第一 ‘公甲 图三 龙 岗寺尖底暇彩绘圆形人面 了,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种人面近似 。 这两种人面分别作横向相间排 列 。 间距匀称 , 人面之间填充有上 、 下顶角 相对的三角纹 。 在上述六个人面 的下部又画 有三条平行线 , 线纹之下又画出六个并列的 人面纹 , 其情态分别 与 上 部 的两种人面相 同 。 人面之间亦填充有对顶三角纹 。 两层共 计 个人面 。 上部的第一种人面与下部第二 种人面上下垂直相对 , 上部的第二种人面与 下部的第一种人面上下垂直相对 , 在下层人 面之下画有一周横线 , 横线下并画有五个横 向排列的花瓣状图形 。 这件尖底嫩上的画面 构图对称和谐 , 人面形象对比强烈 。 ” ④该 堆形体高大 , 器表与内壁都很光整 , 是 目前 所知绘有人面最多的一件仰韶文化彩陶 见 图三 。 陶或骨制的人头 、 人面雕塑物在陕西地 区也有不少发现 , 现将头面较为清楚的四例 列出 。 其一 。 出土于北首岭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遗址 。 “ 细泥红陶 , 已残 。 经复原后可看出 为男性 , 面部较宽 , 宽于头长 , 脸部丰颐 , 鼻梁挺直 , 下领微圆 。 顶部平 , 头发用绳纹 表示 , 眉毛和胡须以黑彩表示 。 眼睛及 口部 作长条形 , 与背面穿透 。 双耳扁平 , 穿有小 孔 。 标 本 , 长 。 、 宽 、 厚 厘米 。 ” ① 见图二 其二 。 出土于仰韶文化半坡遗址 。 “ 是 用泥块捏塑而成的 。 塑工并不精致 , 人面略 心 一 奄 更嘎蕊新 图四 半坡陶塑有孔人头 呈方形 , 头作扁平状 , 耳 、 目 、 口 泥片附加粘合而成 , 口部已脱落 , 目、 耳锥 刺成洞 , 鼻子高大 , 鼻脊中间 压 成 一 道凹 痕 , 耳部穿刺两孔 , 当为系耳坠的象征 。 由 头顶至颈 , 穿通一孔 , 孔径 毫米 。细泥陶 制 , 灰黑色 。 头全高 。 、 连两耳宽 、额宽 厘米 。 ” ①这是一件陶塑 人 头 , 并且头 上有孔 见图四 。 其三 。 见于西乡何家湾仰韶文化半坡类 型 的早期地层中。 是一件用兽类肢骨雕成的 骨质人头像 。 头顶部直径 、 颈部直径 、 通高 厘米 。 眼眉是用雕刻 器 反复多次刻 成的两道横于两眼上 的 长 凹 槽 , 两眼大而 圆 , 中间凸起 , 四 周 凹 陷 , 鼻子突出 , 鼻 脊呈三角形 , 嘴巴凸起 , 上刻一道横槽为 口 部 , 下颊清楚 。 头顶部磨平 , 并非半圆形 。 整个面部突出的是两条连接的横眉与大眼 , 造型古朴粗犷 见图二 ⑦。 其四 。 年出于陕西黄陵仰韶文化遗 址 。 这是一件带方座的陶质人头像 , 上部为 人头 , 下部系一略呈梯形的方座 。 该像为细 泥红陶 , 先塑后雕而成 。 两眼雕成深圆孔 , 但并不刻穿 , 鼻梁直立笔挺 , 嘴挖成长圆形 深坑并特别大 , 几乎 占据整个颜面 的三分之 一 , 头后为坡状 , 上面锥刺出许多麻坑 。 通 高 厘米 。 整体造形粗犷雄 浑 。 该 像现藏 西安半坡博物馆 见 图二 ⑩。 上列这些圆形人面 图案与人头或人面雕 塑品 , 每每与人面鱼纹同出一个遗址 , 并且 其某些形态又与人面鱼纹有着惊人 的相似之 处 。 例如 龙岗寺尖底罐第二种彩绘圆形人 面与西乡何家湾的人面鱼纹 中的人面 , 其额 头绘彩部分的形态 、 圆眼的画法形状 、 眼区 空白的构形 、 嘴形 、 以及额下着彩等方面都 是相 同的 见图一 、 图三 。 再如 北 首岭遗址的圆形人面与同出的人面鱼纹图案 的人面 , 在眼睛 、 鼻子 、 口形 、 下颊和额头 着彩际线完全一样 见 图一 、 图二 同样该遗址出土的陶塑 人 面 , 在 眼 形 、 鼻 形 、 嘴形和整个人面形态和上述二者的同部 、飞、玉 ,矛了产用平沙黔劝勒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分造形也是基本相同 见图二 、 图一 、 图二 , 只不过前者是半立体雕塑 彩画物品而后二物则是一种平面图案罢了 。 由此 , 我们认为 , 陕西仰韶文化中的人面鱼 纹 、 圆形人面和人头 、 人面雕塑品 , 很可能 都是同类人头崇拜物 , 其形态上 的差异是 由 或繁或简或质地制造手法不 同所造成的 , 但 却共同反映着当时人们对人头存在着一种特 殊的宗教信仰 。 我们说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中存在着 了人头崇拜现象 , 并非仅据人面鱼纹中的人面 有角或存在着相似的圆形人面 以及人头雕塑 品 , 更重要的是 因该类型遗址中确实存在着 使用人头祭祀的遗迹 。 对此 , 学者已有充分 的研究 ⑦。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第 号长方形大 房子的居住面下 , 发现一个被砍下 的人头骨 和一件粗陶罐 共 存 见 图 五 ⑦。 学者指 出 , 这个人 头是这座大房子奠基时使用的人 头祭品 , 半坡居民所住的房子可能遭受过某 种自然灾害 , 人们对灾害产生畏惧 , 于是在 图五 半坡 号房居住面下埋人头碎陶罐局 部剖而 房子奠基时杀人祭奠 , 以求神灵 的庇护 或 以 为这种人头祭是一种驱鬼避邪的活动 , 这座 大房子大概是 以庆祝形式奉行 自然崇拜 的场 所 , 所以就在它的居住 面下 发 现 “ 有 意埋 户 下 ” 的陶罐和人头子 。 其实人们用人头祭典 求神灵保佑也好 、 驱鬼避邪也好 , 其前提必 是人们信仰人头具有这种宗教功能 , 所以才 使用人头 。 因此 , 人头祭祀遗迹即是人头崇 拜观念存在的标志物 。 既然有人头祭遗迹 , 在这一时期的遗址 中也 当存在丢失人 头 的 尸 骨 。 事实也是如 此 , 在北首岭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 中 , 考 古工作者已发现这类失去人头的墓葬 。 该遗 址发掘报告说 盯 “ 墓扩 为 长 方 形竖 穴 , 口微敛 , 墓长 、 宽 、 深 米 , 墓 口距地面 肠米 , 墓向 “ , 墓扩西壁上 有一条长 。 、 宽 。 米的板灰痕迹 。骨架仰 卧伸直 , 脊椎及身体下半部骨胳保存完整 , 但无头骨 。 胸部之肋骨及上肢骨亦只剩几根 残骨 。 经鉴定为男性成年 , 骨架身上有明显 的席子覆盖痕迹 。 头部位置侧放置着一个画 有黑彩符号的尖底陶器 , 其 下 有 皮 毛样灰 痕 , 再下又有木板灰痕 , 珍 重 之 意 十分明 显 , 看来是用以代替失 去 之 头 颅 的 。 ” ④ 见图六 报告认 为 , 骨 架 缺 少头 颅 , 并在头部位置侧置一个划有多种黑彩符 号 的陶尖底器 , 可能与当时存在猎头风俗有 关 , 近代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如台湾傀儡番以 及南洋婆罗洲开 阳人 、 克阳人等仍存在这种 野蛮风俗 。 墓主人也许就是在古时被 猎去 了头颅 的不幸者 , 而那个放在头颅位置 的彩陶器可能是用以代替死者头颅的物品 , 彩陶器上 的多种符号也许具有祭奠亡灵的某 种意义 甘 。这个论点是正确的 , 除我上举半坡 人头祭可作印证外 , 在我国有关母系氏族公 社时期的古代传说中 , 也有这类记述 。 《路 史 · 后记三 》说 , 神农 “ 命 刑 天 作 扶犁之 乐 ” 《山海经 · 海外西经 》则讲 , “ 刑天 与帝争神 , 帝断其首 , 葬之常羊之山 。 ” 由 此 , 刑天成为传说中的远古无头战神 。 神农 时 “ 民知其母 , 不知其父 。 ” ⑩可见 , 这则 传说反映的正是 当时的猎头风俗 , 它与北首 岭无头墓 、 半坡人头祭一起 , 证明着我国远 古时代存在着人头崇拜的习俗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图六 北首岭无头墓平而 图 这种人头崇拜习俗与原始思维方式有着 密切关系 。 原来 , 在原始观念中 , 凶杀或被 杀的人 , 是一种极为凶恶 的鬼 , 对人有强烈的 报复意识 , 因此人们非常畏惧它 。 但一个人 如果控制了对方身体的某一部份 , 甚至包括 头发 、 指甲屑 、 唾液 、 尿这类东西 , 就能制 约对方 。 如吃掉被打死者身体的一部份肉组 织 , 就能拥有被食者的勇气和力量 。如果割下 对方的头颅 , 那么这个被害者的魂灵就完全 掌握在胜利者手中 , 可以任意支配它 。 这样 占有一个人头就意味着拥有一种超 自然的厌 胜力量 。 传说黄帝战胜蛋尤之后 , 就进行一 次剥皮 、 食肉的特殊仪式 。 年出土 的马 王堆 帛书记载 , “ 黄帝禺 遇 之 蛋 尤 , 因而 擒之 。 剥其口革以为干侯 , 使人射之 , 多中 者赏 , 制其发而建之天 , 名 日之 贵 尤之 施 , 充其胃以为鞠 , 使人执之 , 多中者赏 , 腐其骨肉 , 投之苦酿 , 使天下豁 嗓 之 。 ” ④ 为印刷方便 , 引文中的一些罕见字一律 写成今用字一一引者注 “ 剥其口革以为干 侯 ” , 阔文疑当为肤字 , 意思是剥下他的皮 傲成盾与靶 “ 高其发而建之天 ” 卿即削 , 《博雅 》云 “ 断也 ” 此文言 “ 高组” 当谓并头 皮而剥离之 , 与今言 “焦」” 字义合 “ 建之 天名 曰贵尤之族 ” , 就是把头皮挂在杆上 , 祭祀天神 , 称为置尤之旗 “ 腐其骨肉 , 投 之苦酿 , 使天下樊之 ” , 苦酿即苦味蔬菜 , 锥读为口集 , 现作呕 , 意 为 口 食吮吸 , 句意 为 将他的骨肉捣成烂糊状 , 放进苦菜 , 让 天下人 实际应是黄帝部众 都吃他的肉 ④。 这显然是一种带有浓厚史前宗教习俗 的擒杀 方式 , 目的并不在于发泄仇恨 , 而在于对死 者的肉体以至魂灵的全部夺取 , 与人头崇拜 具有同样的宗教意味 , 目的都在于驱役死者 鬼魂 。 那么陕西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中众多 的人面鱼纹 、 圆形人面 以及雕塑人头与人头 崇拜是怎样联系在一起 的呢 著名的原始思 维的研究者列维 · 布留尔 曾经指出 “大家都 知道这样一个事实 原始人 , 甚至已经相 当发 达但仍保留着或多或少原始 的思维方式的社 会的成员们 , 认为美术像 , 不论是画像 、 雕像 或塑像 , 都与被造型 的个体一样是实在的 ” “ 肖像能够占有原型的地位并 占有其它的属 性 。 ” 弓在古文献记载的传说材料中 , 我国 远古先民们的确存在这种思维认识 , 并且认 真做过这种事情 。 据载 , 黄帝 “ 制伏贵尤 , 以制八方 。 蛋尤没后 , 天下复扰乱不宁 , 黄 帝遂画蛋尤形象 , 以威天下 , 天下咸谓蛋尤 不死 , 八方万邦皆为珍服 。 ” ④贵尤是传说 中的一位极其凶悍的人物 , 诸如铜头铁额 、 食铁石 、 飞空走险 、 纵大 风 雨 之 类说法颇 多 , 并且发明过多种兵器 。 弃其神话外衣不 提 , 他应是远古传说时代的一位著名军事领 袖 。 在他死后 , 天下又 起 纷 争 , 为 制止冲 突 , 黄帝便绘画出贵尤 的 形 象 , 威 胁争斗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者。 这一作法在现代人看米 , 实在是荒诞不 经 , 然而在当时居然收到奇效 , 天下人竟 以 为 “ 蛋尤不死 ” 、 “ 皆为妙服 ” 。 在返里 , 一场天下扰乱的局面被一幅 死 人 画 像平息 了。 歹维 “ 肖像能够 占方原型的姚位并 占有 它的属性 ” 的论断 , 在找国传洗中的黄帝时 代再次得到证实 , 表明这一对 川存在着人 的 图像崇拜 。 而所谓人的图你或 “ 炭尤形象 ” , 不言而喻都足指以人 的头面为工体的画像 , “有相当多的材料表明 , 原始人类 习惯于用人 的头面代替人 的全身 。 因为头面足人仆组离 人的眼睛录近和五官集 中的部位 , 自然会成 为被注意的中心 。 ”‘ 因此可知 , 黄帝画蛋尤 形象的传说 , 是 我们理解仰韶人西负纹 、 圆 形人而 、 人头雕塑品的一把钥匙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 一 古代文献 的记载中 , 黄帝部落是形成于陕西地区的 。 《国语 一毋 语四 》云 “ 昔少典娶于有娇 氏 , 生黄帝 、 炎帝 。 黄帝以如水成 , 炎帝以姜水成 。 成而 异德 , 板黄帝为姬 , 炎帝为姜 。 ” 姬 、 姜两 大姓氏集团在商 、 西周时 期 都 活 动在今映 西地区 , 以两姓命名的两水 自当在此一带 。 《水经注 · 渭水上 》云 “ 南安姚瞻以为黄帝 生于天水 , 在上邦城东七十里轩辕谷 。 ” 上 邦即今 一 甘肃天水一带 , 东七十里大约 己入陕 西秦岭地区 。 《水经注 · 渭水中 》云 “ 岐 水又东径姜氏城 南 , 为 姜 水 。 ” 研究者认 为 , “ 炎黄两族 的发源地大体同在今陕西一 带 。 ” 又据《史记 · 封禅书 》记载 , 黄帝墓 在桥山 , 《汉书 。 地理志 》上石邵日县条 自注 说 “ 桥山在南 , 有黄帝象 。 ”今陕西黄陵县 , 有 皇帝陵 , 其地即在绥德与岐山间 。 研究者指 出 “ 黄帝族早期活动的地域也许就在洛河 之东北一带 , 往后才发展到径渭地区 。 ” 卿如 果这一沦点墓本可立 , 那么黄帝画竣尤之形 威服天下 的传说 , 讲的就应是陕西地区的古 老习俗 。 同时 , 黄帝时期还存 着 浓 重 的母系风 令。 前举《国语 · 晋语四 》所言 , 黄 、 炎为 兄弟 , 但两人却姓氏 不 同 , 一 为 姬 , 一为 姜 。 黄帝的儿子们也是这样 , “ 黄帝之子二 十五人 , 其同姓者二人而 已 , 唯青阳与夷鼓 皆为 己姓 。 青阳 , 方雷 氏之甥也 夷鼓 , 彤 鱼 氏之甥也 。 其同生而异姓者 , 四母之子别 为十二姓 。 ” 儿子或从舅姓 , 或因众 母别为 十二姓之多 。 这显然不是父系氏族社会的现 象 , 表现出母系仍 占统治地位 。 这与一般所 论 , 仰韶文化属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 在时间 上也能有所吻合 。 如是 , 传说中的黄帝事迹与仰韶半坡类 型遗址在地点 、 时间上 已有大体相合之处 。 更为令人惊奇的是 , 传说中的蛋尤形象与仰 韶人面鱼纹也有可 以应合之点 。 《述异记 》 卷上记载 “ 秦汉间说 , 蛋 尤 氏 耳 鬓如剑 戟 , 头有角 , 与轩辕斗 , 以角抵人 , 人不能 向。 今 · 冀州有乐名蛋尤戏 , 其民两两三三 , 头戴牛角而抵 。 汉造角抵戏 , 盖其遗制也 。 ” 这就是说 , 在蛋尤头上是长有角的 , 而在仰 韶文化中所发现的全部人面鱼纹的人面 , 头 顶上都画有一个上锐下粗的独角 。 在原始部 大溪 平面图 左臂下 的大鱼骨 右臂下 的大鱼骨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一 扭 一又 恤龟、、炭、,孔 落社会 , 角并非一般玩耍之物 , 它往往是部落 首领的标志 。 摩尔根曾记述北美易洛魁人首 领戴角的情况 , “ 当世袭酋长举行就职的仪 式时 , 在他的头上 ‘戴上角 ’以作为酋长的 象征 , 在被罢免退位时则 ‘将角摘下 ’。 在 分布很广的人类部落间 , 常常把角当作职位 及权能的象征 。 ” 去 看来角很有点王冠 的味 道 。 传说贵尤头上有角 , 与其为部落首领的 身份正相符合 。 仰韶人面头顶有角 , 其所绘 原型亦当是此类人物 。 再联系前列两点和黄 帝画蛋尤之象威服天下的古说 。 我们认为三 证的相交点就在陕西仰韶文化人面鱼纹中人 面头顶的独角上 , 指示出这种带角人面很可 能就是传说中的蛋尤一类的人物形象 。 绘制 这种形体 , 意在厌胜驱除鬼魅 , 以保氏族成 员和部落社会的平安 。 一 四 图 、 大溪 平面图 。 头下鱼骨 。 左肩下鱼骨 左手部位鱼骨 。 右小腿处鱼骨 那么 , 先民为什么在人面周围 、 甚至嘴 巴旁边绘上了鱼纹 , 构成人面与鱼纹组合的 图案呢 这与我国新石器时代在墓中置鱼祭 奠死者的习俗有密切关系 。 前举北首岭 墓中就置有一件盛放鱼骨的陶罐 。 北首岭 发掘报告在介绍墓葬随 葬 品 时 , 说 当中有 “ 祭食 鸡 、 鱼 等 ” ⑧。 而据该报告附录 四 “ 宝鸡北首岭仰韶墓葬登记表 ” , 四百七 十二座墓葬中唯 随葬鱼骨 。 可见 , 报 告认为鱼骨是为死者预备的 “ 祭食 ” 。 在陕 西华县元君庙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墓葬中 , 也 有用鱼祭祀死人的 。 如 中即发现鱼骨 , 盛放在一件陶钵中 。这表 明 , 仰韶文化半 坡类型时期存在着鱼祭死人的现象 , 可惜 目 前发现材料较少 。 而在时代相近 、 受到仰韶 文化影响的大溪文化中 , 一些祭奠死者的鱼 还摆放在尸体的各个部位 。 例如 , 年 月至次年 月在四川巫山 大 溪 遗 址的发掘 中 , 考古工作者清理墓葬一百三十三座 , 其 中七座墓用鱼随葬 。 有 随 葬品二十二 件 , 当中的两件便是鱼 , 放置在死者脚下 , 有随葬品三件 , 其中两件就是鱼 , 分别 放置在死者的左右臂下 见图七 有 随葬品十七件 , 其中七件是鱼 , 一条放置在 死者的头部下面 , 一条放置在左肩处 , 左手 部位有鱼两条 , 右小腿处置鱼三条 见图八 还有的鱼是放在墓主的胸腹部位 更为突出 的 , 有的鱼竟然含在死者的口 中 。 这种鱼 骨含在墓主 口里的现象 , 在 年巫山大溪 的考古发掘中也有发现 。 例如在 , 墓主 骨架的胸腹部位的两侧 , 各放有一条大鱼 , 鱼 头北向 , 而尾骨即置于死者头骨的口腔之中 ” 。可惜未见公开发表的线图及有关形象资 料 。 很明显 , 这些鱼是当时的 人 们 祭 奠死 者 , 送给死 人 吃 的 , 特别是把鱼衔在死者 的嘴中 , 明白地突出了这一 目的 。 这是对仰 韶人面 口含鱼纹的一个极好的注脚 , 也就是 说仰韶彩陶图案在人面周围一一头上 、耳边 、 口 中及旁边 , 绘出鱼 的形象或其变形图案 , 实际即是用鱼喂食死者一一鱼祭人头这一古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到 老宗教仪式的真实写照 。 因此 , 不加滥解 , 照实直呼其名 , 人面鱼纹图案应该叫做鱼祭 人头图 。 这种祭祀或喂食人头的习俗 , 在许多猎 头民族和部落中都存在过 。 如我国西盟低族 人 , 部落猎到人头后 , 先放在木鼓房下的人 头桩上 , 然后在其面前 摆 放 好 饭肴和酒 , “ 由头人代表大家对猎到的人头说 我们这 里酒美饭香 , 请你饱餐一顿 , 希望你今后也 把你的父母 、 兄弟 、 姐妹请玉到 这 里 饮酒吃 饭 , 保护我们村寨安全 、 庄稼丰收 。 ” ‘ 人 头本来由部落猎来 , 是他们的俘获物 , 但由 于在人们的信仰中人头可以用来驱灾避邪 , 保护村寨安全 、 庄稼丰收 , 因此人们反而要 讨好它 , 被猎获者反却成为猎获者的崇拜祭 祀对象 。 仰韶先民绘鱼纹在人面四周 , 亦当 为此而生 。 至于为什么要用鱼来祭祀 , 与我国古代 对鱼 的认识有关 。 在古人的思想中 , 一些鱼 类具有 “ 冬死而夏生 ” 的神奇本领 。 《山海 经 》卷一《南 山 经 》说 “ 又 东 三百里抵 山 , 多水 , 无草木 。 有鱼焉 , 其状如牛 , 陵 居 , 蛇尾有翼 , 其羽在鱿下 , 其音如留牛 , 其名日继 , 冬死而夏生 , 食之无肿疾 。 ’夕 在 原始人的观念中 , 通过吃食这种手段 , 就可 以占有某种动物的特殊本领 。 既然古人认为 鱼可死而复生 , 那么死人食 鱼 也 就 能够复 生 。 所以 , 我认为人面鱼纹图一一鱼祭人头 图的目的即是催促死者复生之意 , 或者说这 是表示死鬼复活 。《山海经 》卷十六 大荒西 经 》中有一段话 , 曾把传说时代的英雄颇项 死而复苏和鱼联系在一起 , 其云 “ 有鱼偏 枯 , 名 日鱼妇颧项 , 死 即复苏 。 风道北来 , 天乃大水泉 , 蛇乃化为鱼 , 是为鱼妇撷项 , 死即复苏 。 ” 郭璞注 “ 《淮南子 》日 后极龙在建木西 , 其人死为苏 , 其中为鱼 。 盖谓此也 。 ” 今本《淮南子 》中的这段文字 为 ‘ 后极垅在建木西 , 其人死复苏 , 其半 粗在其间 。 护 这些话都有费解之点 , 但人因 鱼死而复苏之意却甚为明白。 看来 , 在我国 先民的观念中 , 确有与鱼联系在一起的死而 复苏或变为鱼得到重生的思想 。 人面周围绘 鱼纹或口中含鱼即当是 此 类 意 思 。 如前所 说 , 这种人面可能就是童尤类人物形象 。 五 仰韶文化的人头崇拜之风不仅仅产生了 人面鱼纹这样奇异的图案 , 并在这一宗教观 念的促动下 , 出现了许多有关人头的人面图 案和人头雕塑品 。 很可能亦刺激了猎头之风 的发展 , 使仰韶文化中还是个别的并不显眼 的现象成为一种特别突出的社会习俗 , 使较 晚的周边文化甚至下一个文化阶段的宗教武 装冲突有了重要的发展 。 这只要看看周边与 下一文化阶段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众多的无头 墓及人头祭祀现象 , 就能明确的感觉到这一 点 。 为节省篇幅 , 仅举较为典型的三例 。 其一 。 一 年 月至 月 , 北京大学考 古实习队与青海省文化局文物处等单位 , 在 青海贵南录马台遗址找到一 处 齐 家 文化墓 地 , 发现六座无头墓葬 。 有单人的 , 也有二 人合葬的 。 其中成人男女合葬二座 , 成人女 性合葬一座 , 成人女性单人葬二座 , 成人女 性与小孩合葬一座 , 共有十人没有头颅而骨 架基本完好 。 这些人除随身携带装饰品外 , 再无其它物品 , 均埋在墓地的东北角边缘 。 研究者指出 从这些被砍 头 者 的 合葬关系 看 , 多为妇女 、 夫妻或一家人 包括子女 。 按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 还没有条件杀殉这么 多的奴隶为 自己殉葬 , 而可能是由于 甲方敌 对的氏族部落对乙方氏族部落间的战争或是 因甲方部落宗教祭祀的需要 , 将其敌对氏族 部落成员的人头砍去 , 而 乙方部落则把遗留 下的尸体分别埋葬在本氏 族 部 落 墓地里 。 “ 因为他 她 们的头颅 已被敌人砍去 失 去了灵魂 , 所 以同族人也不能为其按一般 正常死亡人的葬俗 , 埋葬 一 定 数 量 的随葬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葬而无头骨的墓葬十座 , 人 。 见下表 失 头 者 超 过二十 幕到到巨医竺厂一主 骨 状 “ ‘ ⋯ “ ⋯ ⋯ 。 ⋯ 无头 成年一人架二 , 下 肢分别置于 对方胸腹部 无头 无头 无头 无头 壮年 人架一 , 缺左股骨 成年 人架十余具 , 均无头 中年队架三 , 均无头 小孩人架一 坑内有兔头骨 一个 无头 无头 无头 女 中年 人架一 青年 人架一 , 成年 人架一 西侧有猪下领 右上肢伸直 , 曰止白 品。 但是死者生前随头携带的装饰品 , 则仍 然随其尸体埋在墓穴里 , 这是军事民主制时 期 , 本族人对因战争 被猎首 死者埋葬的 真实情况 。 ” 其二 。 至 了 年 , 湖北省博物馆 、 武汉大学七六级考古专业师生 、 房县文化馆 等单位 , 三次发掘房县七里河新石器时代遗 址 。 在第一次发掘中即发现无头墓和有头无 肢骨的遗迹 。 系一成年男子 , 他 的其它骨骼基本完好 , 但独缺一颗头骨 也是一成年男子 , 亦缺失 头骨 长椭圆形灰坑下部 , 距坑底。 米的水平面 上发现三个排成一斜线形 的 人 头 颅顶骨残 片 , 而没有发现其它人体骨骼 号墓的 第五号骨架的头骨旁边 , 多出一块完整的人 额头骨 , 同墓其它骨架以至其它迁葬墓的骨 架中 , 都没有发现缺失额骨的 。 年的发掘 中又在遗址内见到三个无肢头骨 。 壬 是 早期有台阶半地穴房址 , 内中遗物丰富 , 既 有骨 、 石 、 陶器 , 还有一颗完整白年人头骨 , 而无人体其它部位的骨骼 , 人头骨放于台阶 下正中间 , 下垫红烧土块与台阶面平齐 是一座残陶窑 , 窑室底部近圆形 , 直径 大于一米 , 上有七个直径 ’ 一一 厘米的圆 形革孔下通火膛 , 火 口 内放置一个完整的人 颅骨 , 火门口外也有一颗人头骨 已散破 , 在这两颗人头的正南方 , 摆放着一个完整的 筒状喇叭 口 的研磨器 。发掘简报指出 “ 七 里河遗址这些房址 、 灰坑 、 窑址中发现人头 骨现象说明 , 七里河遗址的先民还存在猎头 风俗 , 而没有其它人体骨骼 的 人 头骨或残 片 , 就是他们猎取人头的有力证据 ” 无头 墓 “ 应该是不正常的死亡所致 。 由此推测 , 在当时的七里河附近可能还有其他也有猎头 风俗的氏族部落存在 , 他们也猎取七里河遗 址先民的头 。 ” 其三 。 年 月至 年 月 , 云南 省博物馆发掘了宾川 白 羊 村 新 石器时代遗 址 , 其中竖穴墓二十四座 , 内中不属于二次 左上肢微屈 , 双下肢微 屈 无头 女 成年 人架二 , 下肢交叠在一 小孩 起 无头 一 人架一 坑壁有石头五 岁一块 乙住乙山 这些无头墓显然与当地的 猎 头 习 俗有 关 。 引起人们注意的是 , 白羊村遗址含有许 多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或其它新石器文化的因 素 。 研究者指出 , 其主要 表 现 为 五点 第 一 , 白羊村遗址有三足器器足 。 一件夹沙褐 陶高 厘米 , 为骂足 另一件夹砂褐陶高 厘米 , 为三足钵一类器足 , 还有一件器足为 鼎足 。 在云南上百处新石器遗址和地点中 , 极少发现鼎类三足器 。 而这类器物却是黄河 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典型器物 。 表明云南此类 器型是外来 的 , 即来 自黄河流域 。 第二 , 在 宾川白羊村遗址中发 现 约 二 万片左右的陶 片 , 内有数量可观的夹砂红陶 , 同出相当数 量的圆底钵 , 显然受到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 化的强烈影响 。第三 , 白羊村遗址发现瓮棺葬 十座 , 而这则是仰韶文化普遍流行的一种葬 俗。 这种葬俗上的一致性 , 说明白羊村先民 在意识形态上与仰韶文化 氏 族 也 有共同之 处 。 第四 , 白羊村有相当数量 的罐类器物 , 其中一部分是领部比较发达的高领罐 , 有的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还有显著的折角 , 显然是 受 齐 家 文化的影 响。 一些陶器器型 、 纹饰也颇具马家窑文化 风格 。 第五 , 白羊村发现粘土木结构房屋十 一座 。 这些房屋 的基本特点是 , 平地起建 、 墙基四周挖沟 、 栽埋柱洞 、 墙用树枝编缀以 草拌泥抹成木胎泥墙等 。 这些与仰韶文化 的 房屋建筑特点基本相同 。 青海 、 湖北汉水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与黄 河仰韶等新石器文化的相互影响已有定评 , 而云南白羊村等新石器文化受到黄河仰韶等 新石器文化的影响亦如上 示 。 在 这 种 情况 下 ,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首开 的猎头或人头崇 拜之俗 , 也应传播到这些地区 。 此中独处的 人头与无头墓 的存在当系例证 。 从这一点着 眼 , 我们认为伴随着物质文化的相互影响 , 仰韶先民的宗教意识也逐步地渗透到这一地 区 , 并且随着时空 的转变 , 比原发点显得更 为强烈 。 这大概也是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吧 注释 ①老武 关 于西安半坡人面纹彩陶花纹形象 的商榷 , 《考古通 讯 》 年 期 。 ②中国科学院考古研 究 所 、 映西省半坡博物馆 《西 安 半坡 》 页 , 文 物出版社 年版 。 ③同 ② 页 。 ④朱狄 《艺术 的起源 》 页 , ‘卜国 社会科学 出版社 年版 。 ⑥蒋书庆 太 阳神崇拜的最早图像一一半 坡人 面 纹新 解 , 《美术 》 年 期 , ⑥钱志 强 半坡人面 鱼纹与阴阳 五行 , 《美术 》 年 期 。 ⑦叶根山 仰韶文化彩陶刻划 , 《中 华学术研究会 》 年 月 。 ⑧萧兵 西安半坡鱼纹人面新 解 , 《 陕西 师范大学学 报 》 年 期 。 ⑨靳之林 破译一 批原始 文 化 符 号 , 《陕西 日报 》 年 月 日 。 ⑩杨塑 图腾主义 新 探一一试论 图腾是女性生 殖 器 的 象征 , 《世界宗教研究 》 年 期 。 同 ④ 张广 立 黄河上游地 区 出土 的史前 人形彩绘与陶塑 初释 , 《考古与文物 》 年 期 。 刘敦愿 再论半坡人面形彩陶报纹 , 《考 古通 讯 》 年 期 。 马宝光 关 于几幅彩陶图案的管见 , 《中原文物 》 年 期 。 王 仁湘 中国史前时代神像与天外来客形 象 , 《飞 碟探索 》 年 期 。 王大有 《龙凤文化源流 》 页 , 北 京工艺美术出 版社 年版 。 刘夫德 仰 韶文化 “ 鱼纹 ” “人面鱼 纹 ” 含义 的再 探 讨 , 《青海社会科学 》 年 期 。 孙作云 、 孙心一 中国 古代器物纹饰 中所见 的动植 物 , 《科技史文集 》第 辑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年版 。 ⑩谷闻 没谈新石器 时代彩陶图案花纹带 装饰部位 , 《文物 》 年 期 。 ⑩刘云辉 仰 韶文化鱼纹人面纹内容辨 析 , 台湾 《中 华文物学会 》 民 国七 十八年刊 。 匆本文上引二十种观点 , 除个别情况外 , 基 本皆依刘 云辉文章的统计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宝鸡北首岭 》钧页 , 图四七 , 文物出版社 年版 。 ⑩同 ②页 一 。 ⑧同 ②页 图一二 、 、 、 ‘ 、 。 ⑩西安半坡博物 馆 等 《姜 寨 》 页 , 图九十 、 , 文物 出版社 年版 。 ⑩同 ⑩页 如 同 ⑩彩版贰 。 ⑩同 ⑩图十六 。 同 ⑩图十一 、 十二 。 ⑩同 ⑩图四 七 。 同 页 , 页 图一 七 四 。 陕西省考古研究 所 《龙 岗寺 》 一 页 , 文物出 版社 年版 。 同 页 图五七 。 。同 ③ 页 , 巧 页图一三六 。 ⑩魏京武 、 杨亚长 我 国最早的骨雌人头 像 , 《考古 与文物 》 年 期 。 ⑩陕西省博物馆 、 东京国立博物馆等 《中 国陶诵 的 美 》彩版 人物头像 , 日本朝 日新闻社 年发行 。 黄展岳 中国史前期人牲人殉遗存 的 考察 , 《文 物 》 了年 期 , 王克林 试论 我 国人祭和 人殉 的起 源 , 《文物 》 年 期 , 李健民 略谈我 国新石器时代 的人 祭遗存 , 《中原文物》 匀 年 期 。 函 同 ⑤ 页 , 口 八 。 下转第 页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二里头二 号宫殿遗址 》 , 《考古》 年 期 。 ④杨宝成 《殷墟墓葬发掘与研究 》 , 《殷都学刊》 年第 期 。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 《 。一 年股城西区墓葬发翻报告 》 , 《考古 学 报 》 匀年 期。 自 年以来 , 该地 又 发掘了一 千余座商代 中小型 墓 葬 。 ⑧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 队 发 掘 资 料 。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 《 牙 一 年安 阳苗圃北地遗址发掘简报 》 , 《考古》 年 第 期 。 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 《安阳小 屯村北地 的两座殷代墓 》 , 《考古学报 》 年 期。 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 《殷墟 、 叨号墓发掘报告 》 , 《考古学报 》 年 期 。 ⑩⑩杨鸿勋 《关于秦代 以前墓上建筑 的 间 题 》 , 《考古》 年第 期。 ⑨马得志 、 周永珍 、 张云鹏 《一九五三年安阳 大司 空村发掘报告 》 , 《考古学报 》 年第九册 。 ⑩《殷墟妇好墓 》 , 文物出版社 , 、 。年。 系合集 。正面两条残辞拼合 , 其残辞一为 “ 勿“ · 寮 十牛 , , 其残辞二为 “佳一好一 。 ” ⑥历史语言礴究血 《殷血建筑遗存 · 遗 址 的发现与发 掘 乙编》 《北组墓葬》 · 《乙 区基址上 、 下的墓葬 》 ⑩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捆队 《安阳 殷墟奴 隶祭祀坑的发掘 》 , 《考古》 年 期 。 杨锡璋 、杨宝成 《从商代祭祀坑看商代奴隶社会 的 人牲》 , 《考古 》 了 年 期 。 ⑩在王陵区西区所发掘的大墓中 , 仅 的墓道 两 侧 分布着三 十余座小墓坑 , 其 中二十余座坑埋着身首全 躯 的人架 , 七座坑 内埋有马骨架 。 坑内死者大多 致 有 随 葬 品 , 多兵器 。 如青铜盔 、戈 、策 铜管 、 弓形器等。 死 者 生前似 属 墓主 的待从或卫士 , 因此这些墓坑应属 城 的殉葬坑 。 而另一座紧换 墓室的墓坑 , 墓 室面积较大 , 内有葬具停和棺 , 随葬有成套的青铜礼器 、车 马器 , 二层台上有殉葬人 具 、 殉狗 只 。 该墓墓主当 属 殷代贵族 。 它可能是作为 的陪葬墓而埋入 王陵 的。 见梁思永 、 高去寻 《侯家庄 · 号墓 》 , 台 北 , 年 。 上接第 页 ⑩同 ⑩同 一饰页 , 邪页图六八 。 同 。页 。 《庄子 · 盗肠 》 《经法 · 十大经 · 正乱 》 郭元兴 读经法 , 《中华文史论丛 》 年第 辑 ⑩列维 · 布 留尔著 、 丁 由译 《原始思维》 , 页 商务印书馆 年版 。 妙 《太平御览 》卷七八引 《龙鱼河 图 》 。 ⑩邓 福星 原始人心理特征二题 , 《美 术史论 》 仑已 年 期 。 王光镇 《楚文化源流新 证 》 一 页 , 武汉大学 出版社 年版 , 邹衡 《夏商周考古学 论文集 》 一一 页 , 文物出版社 , 年版 。 ⑩摩尔根著 、 杨东茸等译 《古代社 会 》 页 , 三联 书店 匀 年版 。 画同 。页 。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 《元君庙仰 韶墓地肠 戈 、 页 , 文物出版社 年版 。 四川省博物馆 巫 山大溪遗址第三 次 发掘 ,《考古 学报 》 年 期。 四川文管会文物考古队 四川巫 山大溪新 石器时 代遗址发掘记略 ,《文物 》 年 期。 蔡葵 解放前云 南西盟 侃族 的概况 ,《史前研究 》 年 期 。 此段文字断句 , 一般在鱼妇后颁项前点 开 。 其实 这徉一 断 , 前句 与后句的文意吸然而止 , 变的 前言不 搭后语 , 而在撅项二字后点断字 通意顺 。 而本文取 此 断法 。 的 李仰松 试论 中国古代的 军 事 民 主制 ,《考古》 口 年 期 。 湖北省博物馆等 七里河遗址发捆的主要收获 、《江 江考古》 时年 期 。 同 云南省博物馆 云甫宾川自羊村遗址 ,《考古学报 》 匀吕 年 期 。 的事昆声 论云南与黄河 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关 系《云南省禅物馆学 术论文集介云甫人民出版社 色。 年版 。 阅卜
/
本文档为【仰韶人面鱼纹与史前人头崇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