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新疆旅游

2013-10-12 43页 doc 932KB 48阅读

用户头像

is_240534

暂无简介

举报
新疆旅游天山:你所看到的风景不是传说   天山山脉绵延两千多公里,横亘新疆中部,把全疆自然分成南疆和北疆。通常新疆人会告诉你,游北疆看自然风景,游南疆看人文风情。可是我觉得,南疆的风土人情固然是北疆没有的,南疆的自然景色也是北疆没有的。   南疆少雨,北冰洋的水汽被天山所阻,印度洋的水汽被青藏高原挡住,空气中缺少水分,烈日照样蒸发,所以,南疆没有什么植被。没有植被保护的南天山基本上是暗红色的,准确的应该用赭字。其实飞机进入新疆境内,就看到下面一大片暗红,沟沟壑壑,赤裸裸的,无边无际。 天山天池   《西游记》上的火焰山大概就...
新疆旅游
天山:你所看到的风景不是传说   天山山脉绵延两千多公里,横亘新疆中部,把全疆自然分成南疆和北疆。通常新疆人会告诉你,游北疆看自然风景,游南疆看人文风情。可是我觉得,南疆的风土人情固然是北疆没有的,南疆的自然景色也是北疆没有的。   南疆少雨,北冰洋的水汽被天山所阻,印度洋的水汽被青藏高原挡住,空气中缺少水分,烈日照样蒸发,所以,南疆没有什么植被。没有植被保护的南天山基本上是暗红色的,准确的应该用赭字。其实飞机进入新疆境内,就看到下面一大片暗红,沟沟壑壑,赤裸裸的,无边无际。 天山天池   《西游记》上的火焰山大概就是这地方吧?从高空俯瞰,那种辽阔的严酷很震撼,但是,当亲身进入南天山,那感受才是结结实实的,因为切身。天山当空独立,承受八面来风,无情的风刮呵刮呵,多少个千万年过去了,硬是把大山刮开一道道口子,一条条裂缝。   山上的冰川盛夏融成水,水往下泻,硬是把大山冲刷成一条条沟一道道壑。我们去的神秘大峡谷就是在风与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峡谷全长五公里,谷底平如沙滩,一线细流时隐时现。两壁无坡,巨岩陡然,仰面望去,形状各异,都迎着风来的方向切去。   这时你最好不要去管岩壁上题的命名,什么骆驼大象之类,你就在那里,慢慢地走,静静地看,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凌空突出的岩石背后露出一块块瓦蓝瓦蓝的天空,外面阳光正烈呢,谷里却阴凉飕飕,光影斑驳在湿湿的沙地上,深邃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座山,有水,有树,有花草鸟兽,而美丽撩人,自是不稀奇,一无所有却能震慑魂魄,独有此山。什么临水照花仪态万方在这儿统统没有意义,唯有旷世雄魂孤胆才担当得起。   峡谷里每隔一段距离,有突出的不太高的可站立人的岩石处,便有粗绳索垂下,上端固定得很牢,供游人抓住攀登而上,一旁书“安全岛”三字,乃是救命之处。原来光秃秃的沙石没有一点点蓄水能力,偶尔下点雨,那都是飞流直下,所有的水顷刻便汇集到谷底,不消几分钟就可涨至一米多,汹涌奔突而出。 赶快逃出去是想也不用想的,就近爬上安全岛才能保住小命或者老命。不用担心会被困住,同样不消几时水就会退尽,因为出了峡谷就是沙地,有多少水会渗不光呢。这样的事情不常发生,赶巧碰上了虽然惊心动魄,也算是撞上大运了呢。 天山一角   新疆有很多雅丹地貌,雅丹是维吾尔语,义为陡直的小丘,都是风蚀加上间歇性水冲刷而成,北疆的魔鬼城便是,夜风在大大小小或长或圆的丘间穿过发出乌鸣声,有如鬼哭狼嚎。可是与南天山比起来,魔鬼也小不言言了,简直不消提起。多少多少年前,这些雅丹们也是连绵在一起的,辽阔远大,多少多少年以后,它们都会消失在沙漠里。 去南天山神秘大峡谷要先到库车住下,第二天再驱车进山。从喀什或乌鲁木齐乘火车汽车都可到达库车。库车是个县城,名气不大,但它有个旧名很是响亮,就是古代的龟兹,读过中学的人都知道。念着龟兹啊楼兰啊轮台啊这些古老的地名,感觉便不一样起来,什么不破楼兰终不还啦,尚思为国戍轮台啦,呵呵,想不深厚都难呐。现在库车已定为南疆油气田总部所在地,它肯定会大大发展。 新疆四大美女湖 神秘景色后的动人传说 喀纳斯湖的是新疆最富盛名的景点之一 西施——喀纳斯湖 “喀纳斯湖”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这里因喀纳斯湖及周边的雪山、草原、白桦林共同组成的秀美风光闻名遐迩,被誉为“东方瑞士”、“摄影师天堂”。它是变色湖,就像西施在楚王面前那样曼妙而从容。 秋天的喀纳斯风景如画。每到金秋时节,白桦林一片金黄,映衬着银色的雪山,林边图瓦人的木屋更显安详。 喀纳斯湖,是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精华,为我国深水湖之一。 湖周围是苍翠的针阔混交林,与辽阔的山间草原连成一片。 七、八月,登上海拔2030米高的观鱼亭俯瞰喀纳斯湖光山色,你会为湖面多姿多彩的奇景所惊叹。 在蓝天白云下,湖面宛如硕大的调色盘,湖水的颜色一块深、一块浅、一块蓝、一块绿,变幻万千,美不胜收。 在喀纳斯可欣赏“宝光”霓虹美。“宝光”人们称“佛光”。它与喀纳斯湖光,与山舞银蛇的冰川,与绿草如茵的草原,与浩瀚无垠的森林,与轻盈飘荡的山间薄雾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喀纳斯湖是我国极其难得具有欧洲生态系统的区域。保护区内有植物798种,其中珍稀植物30种,动物39种,鸟类117种,鱼类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二级13种,其他稀有动物9种,昆虫真菌的新种不少60个。 喀纳斯的奇、特、美、艳的自然风光,赢得了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及广大游客的赞赏。 喀纳斯是西伯利亚泰加林在中国唯一延伸带,是中国唯一占北界欧洲西伯利亚动植物分布区,是中国唯一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最大支流发源地,是中国蒙古族图瓦人的唯一聚居地,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山岳冰川所在地。 天池的传说如同她的景色一般美丽动人 貂蝉——天池 天池景色,如貂蝉般华贵而明丽。 天池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玉帝和王母娘娘有7个女儿,就是人们常说的七仙女。一天,七个女儿在天上呆得寂寞了,就从天上飞下来,到人间的上空游玩。她们飞过草原,飞过戈壁,远远地看到了高耸入云的雪白的博格达峰。 她们围着山峰转了几圈,很喜欢这座挺拔的山峰,就急忙飞到天上去,要求母亲在博格达山下修一个洗澡池。 王母娘娘非常喜欢这七个女儿,便答应了她们。 她命令雷神挖天池、雨神下雨。雷神在博格达峰附近花了7天时间将池挖好后,雨神连续下了40天大雨,终于汇成了一座湖,这就是天山天池。 由于专门为七仙女洗澡而建,天山天池热气腾腾,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人间洗澡池。 现在人们都喜欢去那儿乘凉避暑,休闲娱乐。 其实天山天池位于天山东麓的博格达峰北坡。湖面海拔1900米,最深处90米,东西最宽处是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 风光特异的天山天池吸引着络绎不绝的中外旅游者,成为西北边陲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 湖畔流光溢彩,景色旖旎,天池真像一颗巨大晶莹的蓝宝石,与周围奇异的角峰、刀脊、冰门以及晶莹剔透,插天掩云的博格达峰,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如真如幻的人间仙境。 赛里木湖如同草原上的蓝色宝石 王昭君——赛里木湖 去伊犁的路上,闯入眼帘的湖泊,便是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绝伦的美丽,恰如昭君出塞,优雅深沉。 赛里木湖传说是由一对为爱殉情的年轻的哈萨克恋人的泪水汇集而成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还没有赛里木湖的时候,这里是一个盛开鲜花的美丽草原。草原上,有一位叫切丹的姑娘与叫做雪得克的蒙古族青年男子彼此深深相爱,可是凶恶的魔鬼贪婪切丹姑娘的美色,将切丹抓入魔宫,切丹誓死不从,伺机逃出魔宫,在魔鬼们追赶下,切丹被迫跳进一个深潭。当雪得克勇拼后赶来相救时发现切丹已经死去,万分悲痛中也跳入潭中殉情而死,刹时,潭里涌出滚滚涛水,于是,这对恋人的真诚至爱和悲痛泪水,化成了赛里木湖。 关于这个传说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当雪得克跳入深潭后,有一只羊驮着他从深潭里出来。雪克得认为这头羊是切丹从天国派来得使者。此后得日子里,白天雪克得就领着羊寻找薰衣草(这只羊只吃薰衣草),晚上便回到深潭边,点一堆火,在火旁载歌载舞。那段时间月亮总是圆的,而且非常明亮。 博斯腾湖极富诗情画意 杨贵妃——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它既是开都河的归宿,又是孔雀河的源头。四季变换,博斯腾湖给人端庄雍容的感觉,用杨贵妃形容十分恰当。 博斯腾湖还有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水草丰盛的大草原。有一对年轻的恋人,小伙子名叫博斯腾,姑娘叫尕亚。 不知何时,天上的雨神发现了美丽的尕亚,要抢她为妻。尕亚誓死不从,雨神大怒,连年滴水不降、草原大旱。 勇敢的博斯腾与雨神大战九九八十一天,终于使雨神屈服,但博斯腾因过度疲惫累死了。 尕亚痛不欲生,眼泪化作大片湖水,最后也悲愤而死。 为了纪念他们,当地的牧民将此湖命名为“博斯腾湖”。 传说,唐僧去西天取经时在离此不远的流沙河受阻。西海龙王的三太子被唐僧等人执意取回真经的行动所感动,于是经观音菩萨点化,变做一匹白马,驮着唐僧一行,安然渡过流沙河。 博斯腾湖区的日出、日落、朝霞、晚霞、晨雾、平湖月色,极富诗情画意,是摄影爱好者创作的源泉之一。 给大家介绍新疆著名风景区喀纳斯湖美景另附湖怪传说  赶快逃出去是想也不用想的,就近爬上安全岛才能保住小命或者老命。不用担心会被困住,同样不消几时水就会退尽,因为出了峡谷就是沙地,有多少水会渗不光呢。这样的事情不常发生,赶巧碰上了虽然惊心动魄,也算是撞上大运了呢。 天山一角   新疆有很多雅丹地貌,雅丹是维吾尔语,义为陡直的小丘,都是风蚀加上间歇性水冲刷而成,北疆的魔鬼城便是,夜风在大大小小或长或圆的丘间穿过发出乌鸣声,有如鬼哭狼嚎。可是与南天山比起来,魔鬼也小不言言了,简直不消提起。多少多少年前,这些雅丹们也是连绵在一起的,辽阔远大,多少多少年以后,它们都会消失在沙漠里。   去南天山神秘大峡谷要先到库车住下,第二天再驱车进山。从喀什或乌鲁木齐乘火车汽车都可到达库车。库车是个县城,名气不大,但它有个旧名很是响亮,就是古代的龟兹,读过中学的人都知道。念着龟兹啊楼兰啊轮台啊这些古老的地名,感觉便不一样起来,什么不破楼兰终不还啦,尚思为国戍轮台啦,呵呵,想不深厚都难呐。现在库车已定为南疆油气田总部所在地,它肯定会大大发展。 呵呵这里的湖水温度极低,是天山上的雪水融化,所以这里的鱼特别的香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大家听说过喀纳斯湖怪了没有,可惜俺没有照片,那湖怪可是难得一见哦呵呵!经过漫长的冰川期,在阿尔泰山西北部的峡谷中,留下了一弯月牙形的湖泊———喀纳斯。喀纳斯湖,蒙古语意为“美丽而神秘的湖”。20万年以来,喀纳斯一直笼罩在与世隔绝的迷雾之中,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一批护林员来到了这里,发现这个神秘湖泊里的“湖怪”,各种传闻也随之而来。2003年9月27日,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发生地震。此次大地震前,距离震中以南100公里的新疆喀纳斯湖地区,动物现异常,地震也惊醒了湖底的水怪。 27日晚7时左右,距地震发生还有半小时。湖区管理人员坐着小艇正准备返回湖区。小艇行至湖区二道湾的时候,“湖怪”出现了!湖面掀起一阵强烈的水波,声音似海潮初涨,在“前方约200米处”,“连续两次出现了不明黑色庞然大物跃出水面的奇观。一次是垂直钻出水面,其头部离水面约有10米落差;另一次是横向跃出,身长足有5到6米。”间隔也就在几十秒内! 湖怪的魅影 几千年来,在新疆喀纳斯湖区,一直流传着一个喀纳斯湖怪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牧民把十几匹马,赶到喀纳斯湖边放牧。天气非常好,太阳暖洋洋地照着,牧人躺在离湖边较远的一片草地上,渐渐地进入了梦乡。等牧人醒来时,马群不见了。牧人慌了,他急忙奔到湖边一看,立刻惊呆了。只见湖边的水被染成一片血红色,岸边还遗留着一些杂乱的马蹄印。惊恐中,牧人没敢在湖边久留,急慌慌跑回家去了。 新疆喀纳斯湖边,居住着一个被称为图瓦人的神秘部落。尽管他们世代牧居在这里,却从来不敢到湖中捕鱼、游泳、划船。因为他们的祖辈从小就告诫说,湖里有“湖怪”,当它们出现时,湖面上会狂风怒吼,黑云翻滚,恶浪滔天! 图瓦人的祖先曾经组织过两次捕杀湖怪的大行动。一次做了一只大铁勾,用牛头做诱饵,用牛皮结绳,将大钩投进湖里,绳的另一头用20匹马拉着。等了好长时间,湖怪终于上钩了,可20匹马使劲拉,竟然累得口吐白沫,牛皮绳也断了。另一次,图瓦人杀了十多头牛,用牛皮结成了一张大网,用5艘船拖着大网绕湖搜寻,结果船被湖怪撞沉,网被撕破,从此图瓦人再也不敢在湖边放牧、在湖里打鱼了。他们还在每年的祭祀活动中祭祀湖怪。类似这样的传说还很多。人们常常惊恐地说起湖怪硕大无比,出没无常,一口就能吞掉一头小牛。 据说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两个勇敢的猎人,决定去捕捉水怪。他们潜伏在湖边的草丛里,果然红色水怪又出现了,虽然只有几只,仍然将湖水翻腾得波浪滔天,满眼都是耀眼的红光!一个猎人举枪向最近的一只湖怪射击,只听“砰”的一声枪响,几只湖怪都不见了,湖面上突然掀起狂潮,雾气弥漫。过了一会儿,风平浪静,两个惊慌失措的猎人也不见了。 快看,它在那儿! 1980年,新疆组织了一个喀纳斯湖考察队,开始对喀纳斯湖进行科学考察。考察队详细了解了湖怪的各种传闻,并在沿湖的浅水地带发现了完整的牛、马、羊等动物的骨架。经研究认为,这的确不是陆上的人兽所为,可能真是湖中的怪物行凶。于是,他们在湖中撒下600余米长的大渔网,试图将怪兽一网捕获。不料,大网第二天就不见了。三天后,在撒网处上游两公里的地方,有人发现了这张渔网已被搅成了一团,还撕开了一个大口子。看来,这湖怪不但凶猛,而且还十分狡猾。喀纳斯湖怪越发显得神秘莫测了。 1985年,为在喀纳斯成立自然保护区,一次大型的综合性考察再次成行。 一天早晨,新疆大学考察队向礼陔教授,发现平静的湖面上突然涌起一个巨大的浪花,而浪花下面,渐渐显露出一条巨型红鱼的影子!那条鱼估计有10米长,很快就又沉入了水中。发现大红鱼后的第三天,考察队员用一个特大号鱼钩,挂上一只大羊腿作诱饵,一根长约2.8米的原木作浮漂去钓鱼。 没过多久,他们就看到水面下影影绰绰有鱼游过来,但没有一个咬钩,只是看见有一条大鱼经过浮漂旁边,并排游过去,长度大约是浮标的3倍,也就是说那条鱼将近9米长! HYPERLINK "http://www.china-b.com/zxzx.html" 在线咨询 古老的新疆传说故事---天池 天池这是一座在两百余万年以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海拨1980米,湖面呈半月型,是世界着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被列为 天池 这是一座在两百余万年以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海拨1980米,湖面呈半月型,是世界着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池古称“瑶池”,是传说中西王母宴请周穆王之地,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作诗曰:“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传说天地是西王母梳妆台上的银镜,又说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地绦绕的云雾,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小天池是西王母的洗脚盆……,这些美妙的神话传说,给优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象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夏季,这里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绝佳的避暑盛地。游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览天地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横渡,饱览湖光山色。冬天的天池,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湖上坚冰如玉,是全国少有的高山滑冰场。世人将天地的自然风光概括为“石门一线”、“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现松”、“峰展”、“悬泉飞瀑”八大景观。每年,天地都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顶天三石 在天池西约4千米,海拔2781米的峡谷中,有三块威武崛立的石笋,它们形如三根并立的蜡烛,传说当年西王母用这三块巨石,顶住了因恶龙挣扎、冲撞而即将倾倒的西天,故此三石又名“柱天石”。旧时山中道人曾在此巨石上竖木杆,挂长明灯。红灯照山川,象征吉祥太平。晴夜在远隔百里外的乌鲁木齐还可依稀看见此灯发出的一丝幽光,故此处又名“灯杆山”。灯杆山下有两个由冰碛堤围成的饿大山坳,形似锅底,俗称大、小锅底坑,传说这是王母娘娘做饭的地方。夏季这里牧草青青,野花遍地,是度假的好处。 定海神针 传说天池之中有一个水怪,经常乱施淫威,兴风作浪。搅的天池之水瀑涨,淹没左右居民,百姓无家可归四处流浪。有一年,王母娘娘在天宫举行盛大的蟠桃会。会上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忘记邀请这位天池水怪。水怪不悦,发威泄私愤。顷刻之间浊浪滔天,洪水四溢。天兵禀报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旋即取下头上的一根碧玉簪投入水中,顿时风平浪静,水退石出。那根碧玉簪就变成了一棵榆树。从此生长在天池水边,成为镇水之宝。这棵由王母娘娘头上的碧玉簪变成的榆树就被后人称定海神针。 天山天池的传说 千百年来流传西王母在瑶池开蟠桃会的故事,那瑶池在哪里?原来新疆的天山果真有个瑶池,它也叫“天池”。    天池在天山上,海拔1980多米的地方,来到天池如登仙境,“瑶池仙境世绝殊,天上人间遍寻无”。这里流传着西王母与天池的传说:    西王母在瑶池宴请西游的穆天子,两人暗生爱意。西王母沉浸在甜蜜的爱情之中,特别爱美,爱梳洗打扮。于是,她就使了仙法,在天山下划了3个天池,一个洗脸,一个洗澡,一个洗脚。这洗澡的最大,便是大天池,洗脸的是东小天池,洗脚的是西小天池。这三个大小天池里全是天山上流下的雪水,水如玉汁,清澈透亮,偌大的三个大天池可是专门供王母娘娘一人所用。    天池是西王母梳洗之用,那可不能让别人随意进出,就连窥一眼都不行。王母娘娘就在西小天池外修了一个石门。这石门两峰夹峙,中通一线,门窄仅10余米,极易把守。西王母洗澡的地方有这一道门,就派小白龙去看守,可以万无一失了。    再说,这天池里本来有一个水怪,因为西王母在开蟠桃会的时候没有请他,他越想越生气:这上仙下神,你王母娘娘请了那么多的各路神仙来赴蟠桃会,偏偏我天池之主不请。所以,他就兴风作浪,扰得天池之水沸沸扬扬,不让西王母娘娘洗个澡。这还了得,敢跟西王母作对,西王母大怒,拔下头上的宝簪向天池投入,顿间,这宝簪化为一棵大榆树,锁镇了水怪。按说这海拔近2000米的地方榆树根本不能成活,可天池边就有这棵千年古榆如今还郁郁葱葱挺立池边,且池水再涨也不及其根部,就因为它是西王母的宝簪化的,人们称它为“镇海神针”,成了天池八景之一。    共工怒触不周山,捅破了天,就连西天也要塌下来了,搞不好,这天池就毁了。西王母要保住她的西天,要保住她的天池,就用手把天山的一座山峰劈成三柱,用以撑住了西天。西天不会塌了,全靠这顶天三石。几千年了,这顶天三石还屹立在天池边。西王母娘娘的江山永固。    看守石门的小白龙不老实,有一天他偷偷地绕过西小天池,淌过东小天池,爬上大天池,要偷看王母娘娘梳洗。当然,王母娘娘觉察了小白龙的意图,就在他将到天池边时把他点化了。于是,小白龙变成了大天池与东小天池之间的白龙峡瀑布。这白龙峡瀑布银链高悬,烟水缥缈,发出惊天骇地的响声,这是小白龙向王母娘娘求饶的喊声。    西王母天天在天池梳洗,因雪水是取天地日月之精华,乃玉汁琼浆,清冽晶莹,西王母天天洗,越发年轻漂亮。伴侍王母娘娘的玉女既羡慕又惊讶,于是她在一个清晨,乘西王母未起床时,来到天池。这时,海峰晨曦,天山绝顶冒出红日,万道霞光直泻池中,映照仙境如幻如梦,玉女情不自禁地宽衣解带,披发跣足,投入天池,尽情地畅游。西王母一觉醒来,不见玉女,寻到天池,猛见玉女胆敢下池畅游,怒火中烧,就大喝一声。玉女听到,心惊胆战,慌忙爬上西岸,可是来不及了,才爬上岸就被王母娘娘点化了,她的一头美发化成西山翠绿的云杉。天池八景之一的西山云杉,亭亭玉立,就是玉女的披肩飘发,只是玉女饱含冤屈,这云杉总是发出迫人的寒气,人们把这一景称为“西山寒松”。    天池老是出事,这小白龙,水怪,玉女都闯祸了,西王母的领地总有人要冒然踏上,于是王母娘娘衣袖一拂,天池边便长出一种“血汗草”来。这草看似平常,可人畜却不能靠近它,一旦碰上它,就犹如被利  刃所割,血流如注,疼痛难当。有了这“血汗草”,西王母的天池再也没法靠近了。这天池也更加神秘,更加迷蒙了。 新疆传说典故:火焰山的传说  关于火焰山的传说之一当年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仓卒之间,一脚蹬倒了太上老君炼丹的八卦炉,有几块火炭,从天而降,恰好落在吐鲁番,就形成了火焰山。山本来是烈火熊熊,孙悟空用芭蕉扇,三下扇灭了大火,冷却后才成了今天这般模样。其实,火焰山是由侏罗纪、白垩纪及第三纪砂砾岩和红岩泥构成的,年龄距今有两万万岁了。   关于火焰山的传说之二维吾尔族民间传说天山深处有一只恶龙,专吃童男童女。当地最高统治者沙托克布喀拉汗为除害安民,特派哈拉和卓去降伏恶龙。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激战,恶龙在吐鲁番东北的七角井被哈拉和卓所杀。恶龙带伤西走,鲜血染红了整座山。因此,维吾 尔人把这座山叫做红山,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火焰山。   拴马桩和踏脚石在吐鲁番市胜金乡西南10公里处,从312国道西北望去,峰峰的火焰山顶上,有一石柱,巍然矗立,形同木桩,人称“拴马桩”。据说当年唐僧西天取经,路过此处,曾把白龙马拴在石柱上,拴马桩由此而得名。在拴马桩不远处,有一巨石,相传是唐僧上马时用的踏脚石。栓马桩维吾尔人称之为“阿特巴格拉霍加木”。据说穆罕默德时代,有个圣人名叫艾力,来到火焰山,曾把马拴在石柱上,以后人们就把这根石柱叫 “阿特巴格拉霍加木”(意为拴马桩)以示纪念。唐僧取经群塑汽车由木头沟进入火焰山腹地西洲天圣园,就能看见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群塑。只见孙悟空腾云驾雾,肩扛芭蕉扇在前开路,唐僧气宇轩昂带着猪巴戒和沙和尚,牵着白龙马,慢步徐行。   群塑形态生动,表情逼真。群塑是1989年修造的。来此观瞻照相的中外游人接连不断,是火焰山新辟的旅游景点之一。遗憾的是群塑人为的被高高的铁栅栏团团围住,形同囚犯,令游人驻足长叹。 塔依尔与卓赫拉的传说 位于库尔勒市北八公里险峻陡峭的库鲁克塔格山与霍拉山的犬牙交错间。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沿孔雀河进入一条30公里长的峡谷。峡谷曲折幽深,岸壁如刀劈斧凿。据考,从晋代起,这里就设立了关口,因其地处险要,故名铁门关。关旁崖壁上刻着四个隶书大字“襟山带河”,它是焉耆盆地进入塔里木盆地的一道天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从铁门关隘对面的公主岭山脚,沿着800多米的盘山道拾级而上,就来到了山顶一对维吾尔青年男女的塑像前,这里还有一对“麻扎”(墓)。是传说中的塔依尔与卓赫拉麻扎。   传说古代焉耆国王的公主卓赫拉和猎人青年塔依尔相爱。阴险毒辣的丞相卡热汗为了家族的利益,要把自己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蠢儿子送给国王当附马,他唆使国王抓了塔依尔,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欲将塔依尔处死。卓赫拉得知后,想了一条妙计,她对父王说:“让丞相的儿子和塔依尔一起来,我有一道题要考一考他们,如果丞相的儿子通过了,我就和他结婚,如果塔依尔通过了,您就放了他。”父王答应了卓赫拉的请求,也想看看他俩谁最聪明。   卓赫拉给他俩出了一道题,限其三天之内,让宫门外的那棵胡杨树开口唱歌。三天过去了,丞相的儿子想尽办法也无法让胡杨树唱歌,而塔依尔却来到国王面前,拿出一把用那棵胡杨树干制成的都它尔,深情地弹奏起来。那琴声让国王震惊,让卓赫拉热泪盈眶,也让阴险的丞相和他的儿子无比羞愧。   国王答应放了塔依尔。卓赫拉知道丞相绝不会善罢甘休,就托人捎口信给塔依尔,决心连夜私奔。丞相卡热汗发现后立即派人追赶。这对情人夜奔出关时,不幸连人带马坠入深涧。后人为缅怀这对为爱情和自由,生死不渝,以身相殉的恋人,在公主岭上建起了“麻扎”。每年春天,公主岭下梨花盛开,蝴蝶翩翩,人们都说那就是塔依尔与卓赫拉变的。这是一个维吾尔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博斯腾湖的传说  博斯腾湖位于天山以南的焉耆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古称“西海”,它既是开都河的尾闾,又是孔雀河的源头。博斯腾湖风景旅游区是新疆旅游“一山两湖”发展战略区之一,主要有金沙滩、白鹭洲、阿洪口、莲花湖等景点。相传很久以前,焉耆盆地里没有湖泊。只是一片风景优美、水草丰盛的大草原。草原上的牧民安居乐业,有一对年轻的恋人,小伙子名叫博斯腾,姑娘名叫尕娅,他们深深地相爱着。不知何时,天上的雨神发现了美丽的尕娅,要抢她为妻,尕娅誓死不从,雨神大怒,连年滴水不降,草原大旱。勇敢的博斯腾与雨神大战九九八十一天,终于使雨神屈服,但博斯腾因过度疲惫累死了。尕娅痛不欲生,她的眼泪化为大片湖水,最后也悲伤而死。为了纪念他们,当地的牧民将湖命名为“博斯腾湖”。 新疆之谜《香妃墓之谜》 1979年10月,位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正在进行古建筑的维修,一名工人在经过一座皇妃墓时突然发现了地面上的一个大洞,雨水正沿着这个洞往一座地宫里流着。   由于地宫已经进水塌陷,文物部门决定对墓穴进行抢救性的发掘。这个因漏雨而坍塌的墓穴埋葬的就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维吾尔族妃子容妃。许多人也把它称作香妃,把这里称作“香妃墓”。进入墓穴后的徐广源等人发现墓室已经被盗。   文物专家们在地宫里边,只发现了遗骨没有头颅,当时就有一种想法,是不是她的头颅葬到新疆了呢。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在几千公里外的新疆喀什也有一座墓葬,被人们称为香妃墓。围绕着是香妃还是容妃,是葬在清东陵还是新疆喀什,近百年来有了种种的假设与猜想。   新疆喀什市郊的一座墓地中,静静地安睡着阿帕克霍加家族的五代共72人。据史料记载,这个墓地是阿帕克霍加为他的父亲修建的。霍加是当时的维吾尔人对男子的尊称,麻扎是墓地的意思,所以这里是阿帕克家族的墓地。而从什么时候开始把这里称作“香妃墓”,现在已经没人能讲得清楚了。陵墓的里面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有一个墓堆,安葬着传说中的“香妃”。   “香妃”这个名字何时出现,还不清楚。清朝官史中没有这个名字。但在清朝末年的一些私人书籍中,已经出现香妃这个名字。之所以叫香妃,据说是因为她一生下来就身带奇香。在香妃的故事中香妃是叛军首领的小妾。事实上,真实世界里的容妃家庭却是平叛中的功臣。   18世纪中叶,新疆准噶尔部发生了内乱,清朝乾隆皇帝发兵征讨。清军抵达伊犁时,阿帕克家族帮助清军平定了叛乱。1759年,清政府为表彰在平叛中立功的维吾尔族上层人士,让他们陆续到北京朝觐乾隆皇帝。   传说,在庆功宴会上,额色尹家族行参拜大礼:“谢圣上待西域臣民恩重如山,情深似海。”乾隆答道:“有功即登殿,休论东西南北。”大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这时,买木热艾孜木缓步向前,立于殿下,答道:“无色也进宫,不分汉满蒙回。”乾隆惊问道:“下边答话者何人?”“小女和卓氏在谢万岁之恩。”说着伏地叩头,不慎把放在袖内的一枝沙枣花失落在地,素爱吟诗联句的乾隆皇帝,脱口吟道:“小女子袖内携花,暗藏春色。”买木热艾孜木见金碧辉煌的皇宫里香烟缭绕,便答道:“万岁爷金殿秉烛,明察秋毫。”乾隆听后,深感这一西域女子竟如此才思敏捷,谈吐非凡,十分欢喜,当即封为“贵人”。   辅国公额色尹的侄女进宫后先当了“贵人”,因为是和卓家族的人,便称之为“和贵人”。这一年,她26岁,乾隆49岁。两年后“和贵人”获得赐名并晋升为“容嫔”,过了6年又晋封为“容妃”。于考试吧   宫中生活的“容妃”任然保持着自己的饮食习惯,有专门的厨师为她制作可口的饭菜。时令水果则都由地方官员及时进贡。有陕甘总督进献的哈密瓜,有福建巡抚进献的鲜荔枝。1760年,有40颗鲜荔枝运进了紫禁城,进宫才4个月的“和贵人”,破例尝到了1颗。“和贵人”一定从鲜美的荔枝想到了老家芬芳的沙枣。可是“贵人”这样的级别还没有多少发言权,晋封为“容嫔”之后她终于表达了怀念沙枣花香的强烈愿望。于是就有了从新疆乌什运送沙枣树苗进京的事,这即使不是正式谕令,至少是有人打了“招呼”。   由于运送沙枣树苗进京而爆发了乌什起义。这些事件本身是否存在关系,还无史料依据。要知道,容妃在清宫生活了28年,没有一个人称她为“香妃”。在《清史稿后妃传》中有关她的许多记载也从未将她与“香”字联系起来。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的乾隆,一生中拥有满、蒙、汉、维吾尔族嫔妃40多人。容妃进宫一方面成为了乾隆皇帝的妃子,另一方面也是乾隆皇帝出于团结维吾尔族上层人士的政治需要。   容妃作为民族和解的见证,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至于为什么把容妃说成是传说中的“香妃”,那是因为乾隆皇帝所有有名望的后妃中,只有这位维吾尔族女子能和这位传说中的“香妃”拉上关系。在《清史稿后妃传》中有这样记载:容妃,生于1734年,初入宫,号贵人,累进为妃。薨。就是说她死在宫中。而在香妃故事中描写的是香妃刺杀乾隆的情节。   驮轿是喀什埋葬有香妃的关键性实物。在一本俄文书籍上也确实记载了驮轿来自京城,但驮回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在京城到新疆喀什的千山万水间,驮轿完成了一个重要使命。   1892年,传说中的香妃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了,但她的名气却有增无减,在清朝军官萧雄《西域杂述诗》一书中得到印证:“庙貌巍峨水绕廊,纷纷女伴谒香娘。抒诚泣捧金蟾锁,密祷心中愿未偿”。萧雄虚构了“香娘娘”回乡探母的事,没有她被害的任何情节。   纪大椿研究员认为香妃是人们给风流皇帝乾隆编造出来的故事,而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是追求好奇的人们根据容妃的籍贯身世创作的。是人们猎奇心理的一种表现。由于乾隆就这样一个维吾尔妃子,人们都不十分了解,可以随便写。随便写出来的东西当然也就无从考证了。   1979年10月,清东陵裕陵妃园寝中,容妃地宫的勘查仍然在紧张地进行着,文物专家们没有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仔细搜寻着死者的信息。河北遵化清东陵文物专家徐广源站在棺床的前面,用铁锨在灰浆里面进行寻找一些东西。铁锨在泥浆里,碰触到一个硬的东西,于是他伸手从灰浆里边捧了出来。一捧出来一看,就是一个头颅,那证明了容妃,确实是葬在这个地宫里边。   这个头颅后来经过专家鉴定,确系是一名少数民族女子。而在椁的正面及两侧残留的一些手写的文字,也清晰地表明了墓室主人的身份。 宫中生活的“容妃”任然保持着自己的饮食习惯,有专门的厨师为她制作可口的饭菜。时令水果则都由地方官员及时进贡。有陕甘总督进献的哈密瓜,有福建巡抚进献的鲜荔枝。1760年,有40颗鲜荔枝运进了紫禁城,进宫才4个月的“和贵人”,破例尝到了1颗。“和贵人”一定从鲜美的荔枝想到了老家芬芳的沙枣。可是“贵人”这样的级别还没有多少发言权,晋封为“容嫔”之后她终于表达了怀念沙枣花香的强烈愿望。于是就有了从新疆乌什运送沙枣树苗进京的事,这即使不是正式谕令,至少是有人打了“招呼”。   由于运送沙枣树苗进京而爆发了乌什起义。这些事件本身是否存在关系,还无史料依据。要知道,容妃在清宫生活了28年,没有一个人称她为“香妃”。在《清史稿后妃传》中有关她的许多记载也从未将她与“香”字联系起来。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的乾隆,一生中拥有满、蒙、汉、维吾尔族嫔妃40多人。容妃进宫一方面成为了乾隆皇帝的妃子,另一方面也是乾隆皇帝出于团结维吾尔族上层人士的政治需要。   容妃作为民族和解的见证,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至于为什么把容妃说成是传说中的“香妃”,那是因为乾隆皇帝所有有名望的后妃中,只有这位维吾尔族女子能和这位传说中的“香妃”拉上关系。在《清史稿后妃传》中有这样记载:容妃,生于1734年,初入宫,号贵人,累进为妃。薨。就是说她死在宫中。而在香妃故事中描写的是香妃刺杀乾隆的情节。   驮轿是喀什埋葬有香妃的关键性实物。在一本俄文书籍上也确实记载了驮轿来自京城,但驮回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在京城到新疆喀什的千山万水间,驮轿完成了一个重要使命。   1892年,传说中的香妃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了,但她的名气却有增无减,在清朝军官萧雄《西域杂述诗》一书中得到印证:“庙貌巍峨水绕廊,纷纷女伴谒香娘。抒诚泣捧金蟾锁,密祷心中愿未偿”。萧雄虚构了“香娘娘”回乡探母的事,没有她被害的任何情节。   纪大椿研究员认为香妃是人们给风流皇帝乾隆编造出来的故事,而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是追求好奇的人们根据容妃的籍贯身世创作的。是人们猎奇心理的一种表现。由于乾隆就这样一个维吾尔妃子,人们都不十分了解,可以随便写。随便写出来的东西当然也就无从考证了。   1979年10月,清东陵裕陵妃园寝中,容妃地宫的勘查仍然在紧张地进行着,文物专家们没有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仔细搜寻着死者的信息。河北遵化清东陵文物专家徐广源站在棺床的前面,用铁锨在灰浆里面进行寻找一些东西。铁锨在泥浆里,碰触到一个硬的东西,于是他伸手从灰浆里边捧了出来。一捧出来一看,就是一个头颅,那证明了容妃,确实是葬在这个地宫里边。考试吧整理   这个头颅后来经过专家鉴定,确系是一名少数民族女子。而在椁的正面及两侧残留的一些手写的文字,也清晰地表明了墓室主人的身份。   新疆喀什阿帕克霍加麻扎,也就是香妃墓,陆陆续续经过三百多年才得以形成今天的规模。那么在这些墓穴下面到底有没有香妃的身影,如果没有,它下面埋葬的又是谁呢?如果没有真正的主人,那么它的下面究竟埋葬的又是什么?太多太多的疑问留给我们去思索…… 新疆之谜《神奇的和田玉》 故事从两千多年前开始,一个叫卞和的石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块石头。以多年的经验,石匠坚信外表朴实的石头里一定有好玉,就把玉献给了国王。可是国王不相信他的话,还以欺君之罪砍掉了他的双脚。新国王登基后,才发现这的确是一块真正的好玉,就把这块玉称为“和氏璧”,用来纪念那位被冤屈的石匠。和氏璧被制成皇帝的玉玺,代代相传,成为古代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征。为了争夺和氏璧,引发了多次战争,那么这块现在已难觅其踪的和氏璧究竟是不是新疆的和田玉呢?   素有“玉石之国”美誉的中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中国玉器诞生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在古代,玉石被看作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金缕玉衣就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的葬服,全部用玉片和金线连缀而成。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刘胜金缕玉衣,全套玉衣共用玉片2400多片,据考证,这件金缕玉衣上用的玉就是新疆的和田玉。   和田玉向来都是古代帝王、贵族们争相收藏的宝物,是尊贵地位的象征,也是中国最著名的玉石品种。这块由和田出土的白玉盘来自500年前,由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两行铭文刻制而成,有祈祷平安和向往美好生活的寓意。和田玉作为礼物和装饰物等,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和田古时候被称为“于阗”,中国藏语中意为“产玉石的地方”,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也是新疆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现在的和田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地区,拥有24.7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新疆总面积的15%。和田地处新疆的最南端,南依昆仑山、北部则深入到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昆仑山是中国名山中最神秘的地方,昆仑之巅就是和田玉的源头。公元282年,河南汲县一座古墓中发现了一批古简,其中有一部分记载了周穆王与西王母交往的一段故事:穆王受到西王母的热情款待,临别时带回去一大批美玉,这些美玉就是今天的和田玉。这段神化传说也许就是最早关于和田玉由西域传入中原的记载。   和氏璧是不是和田玉,成为了中国玉石史上的一桩悬案,但是玉石本身的魅力没有因和氏璧的失踪而有所衰减。当今的和田更因玉石而声名鹊起,无处不为玉文化所包围。北京路上专卖玉石的商店有很多,走在这样的玉石一条街,随时都能看到玩玉的人交流切磋。   在和田玉世界,刁文奎和妻子黎灵绝对是响当当的人物,十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喜爱玉的老刁放弃了原有的一切,专心和妻子搞起了玉石产业。现在两人已是和田市最大玉雕厂的掌舵人,从设计、加工到雕琢成器在这里都能一一实现。因玉而闻名的和田吸引了众多的游人,除了亲眼目睹神秘的玉器雕琢过程,选购几件和田玉雕做收藏也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千般玛瑙万般玉”,玉的品类很多。在大自然神奇之手的打磨之下,质地细腻、颜色美丽,光泽柔和的矿物和岩石,被人们赋予“玉石”的美称,并因稀少而有了美丽,吉祥,圣洁等多重意味。于考试吧   一般来说,玉分为硬玉和软玉,硬玉指的是翡翠,中国传统中所谓的美玉则指软玉,作为软玉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不同颜色、质地,价值也有很大差异,主要有白玉和青玉之分,白玉的体积一般不大,但是数量稀少,极为珍贵,白玉中的极品则是羊脂玉,它质地细腻,状似鹅卵,洁白温润,宛若羊脂,目前全世界只有新疆出产,极为难得。   观音,是佛教中著名的四大菩萨之一,更是许多中国人心中美丽、正义的化身,也因其圣洁成为人们供奉在家中祈求平安的吉祥物。此尊观音像所用的玉料就是新疆的和田羊脂玉,质地温润、光泽,与观音高贵典雅的形象相得益彰。   和玉打了十几年的交道,老刁和玉之间有一种说不清的情感,他说,玉是通灵的东西,和很多的和田人一样,老刁的每次外出,都会随身戴上一块玉,有玉在身才觉得踏实。   在老刁数百件收藏品中,一件不大的作品让他情有独衷:一件作品上呈现两种不同的玉质,本身已极为罕见,设计者匠心独具,更增添了这块玉的灵气。两只小天鹅在老刁的收藏里,不是最值钱的,却让老刁爱不释手,常常拿出来把玩。和众多爱玉的人一样,老刁认为玉和人之间有某种玄妙的联系,当然,也有的人认为,玉的品性和中国人的理想道德十分相似,“宁为玉碎”“冰清玉洁”……   玉石如千里马,也需伯乐发掘。这位名叫肉孜买买提的老人,便是和田知名的玉石收购专家,已经做了四十多年收玉的工作。这一天和平时工作中一样,肉孜老人来到了一个叫“如遂亚村”的小村落。 香妃和望家楼 从前,在我国新疆地区,有一个维吾尔族首领的妻子,长得非常漂亮,并且身上有一股奇异的香味儿,人们都管她叫香妃。   这事儿被清朝皇帝乾隆知道了,就叫下边儿人把香妃给抢到了北京。   家仇乡恨,香妃满腔悲愤,身上暗藏了锋利的刀子,想寻短见。被“选”进北京以后,要不是乾隆叫人看得严,香妃早就自杀身亡了。要叫她给乾隆做妃子,是谁说也不从,谁劝也不依。乾隆眼巴巴地看着这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儿,也没办法,不敢接近她,知道她身上藏着刀子,怕她自杀了,但又不死心,就把香妃安置在中南海住下了。   乾隆皇帝为这件事很犯了愁。维吾尔族多信奉伊斯兰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回教。为了讨好香妃,他命令宫人说,香妃的起居饮食,一定要按照回教的风俗习惯去安排。宫人也都照办了。这虽说博得了香妃的欢心,但仍然消除不了香妃想家的念头。   乾隆心里又琢磨开了:怎么才能给香妃消愁解闷儿呢?他想来想去,有了,回民住的地方不是都有做礼拜的地方吗?我照着她家乡的礼拜寺给她盖一个,她一想家,就叫她看一看,不就好象到了家乡一样吗?就这么办啦!皇帝有的是钱,说干就干。命令一下,很快就在宝月楼(就是现在西长安街中南海的新华门楼)的对面儿,仿照香妃家乡的礼拜寺,修了一座庄严肃穆的伊斯兰礼拜寺楼,有两三丈高,楼基上有两层楼阁。在这座建筑的后边儿住着的是随香妃来北京的回教人。   每当香妃思念家乡心切的时候,就叫宫女陪着,登上宝月楼,向南眺望对面的这座仿照她家乡样式盖的伊斯兰教楼;看见了自己家乡的教楼,看见了头戴回民帽子、出来进去的家乡同胞,就好象回到自己的家乡一样,她精神上得到了很大的安慰。于是这座楼便被叫做了望家楼。   但是香妃还是想家,不跟乾隆过日子。乾隆的母亲皇太后很替儿子着急。她想,怎么哄,香妃也不从,一年一年老这样下去也不行啊!她就打定了主意。有一天,趁着乾隆出宫不在家,她就把香妃叫到了跟前,问香妃:“你到底是从还是不从?”香妃还是不从。皇太后说啦:“不从,就叫你死!”香妃笑着说:“我被你们抢来就没打算活着!”于是皇太后就“赐白”,扔给她一条白绸子,叫人把香妃给绞死了。考试吧收集整理   后来望家楼没有了,宝月楼改叫了新华门。但是现在西长安街附近还住着不少回族同胞。北京人心里还一直记念着香妃,一代一代地传说着关于香妃和望家楼的故事。 新疆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 在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流传玉是美丽而善良的姑娘的化身。相传古代于田国的玉河畔,居住一位技艺绝伦的老石匠,带了一个徒弟。在六十岁生日那天,于玉河中拾到一块很大的羊脂玉,精心琢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玉美人。老石匠情不自禁地说:“我要有这样一个女儿多好啊!”果然,这玉美人变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拜老石匠为父,取名叫塔什古丽(玉花)。不久老石匠去世,塔什古丽与小石匠相亲相爱。可是,当地一位恶霸,趁小石匠外出,抢走塔什古丽,妄图强迫成亲。塔什古丽不从,恶霸用刀砍她。她身上发出了耀眼的火花,点燃了恶霸的府第,而自己化成一缕白烟,向故乡昆仑山飞去。小石匠得知后,骑马去追,沿路撒下了小石子,成为后人找玉的矿苗。维吾尔族人民历来崇玉爱玉,谚语说:“宁做高山上的白玉,勿做巴依(地主)堂上的地毯。” 林则徐与坎儿井 日期:2008-04-24 作者:xuxu1312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复制此网址 林则徐不是坎儿井的发明者,但他提倡推广坎儿井却是有大功的。坎儿井在林公入疆之前,早已存在。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正月十九日,林则徐首次到吐鲁番,他在日记中写得很清楚:“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新疆图志》载:“林文忠公滴戌伊犁,在吐鲁番提倡坎儿井。其地为火洲,亘古无雨泽,文忠命于高原掘井而为沟,导井以灌田,遂变赤地为沃壤。”1845~1877年,在林则徐的推动下,吐鲁番、鄯善、托克逊新挖坎儿井300多道。《鄯善乡土志》说,“用坎水溉田创之者林则徐,兰坡黄氏继之,迄今坎井鳞次利赖无穷焉。鄯善七克台乡现有60多道坎儿井,据考证多数是林则徐来吐鲁番后新开挖的。为了纪念林则徐推广坎儿井的功劳,当地群众把坎儿井称之为林公井,以表达自己的崇敬仰慕之情。 林则徐与吐鲁番林则徐,字少穆,号竢村退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1785年8月30日,林则徐出生于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家庭。19岁中举,26岁殿试二甲第四名,选翰林院庶吉士。此后,任江西、云南乡试正、副考官,江苏、陕西按察使,湖北湖南布政使。在任期间,秉公执法,为政清廉,人称“林青天。”1840年,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招募水勇,督造战船,组织兵勇操练,禁绝鸦片,抗击英军,名垂青史。鸦片战争失败,林则徐负罪遣戌伊犁。其间,先后在南北疆兴修水利,垦荒屯田,表现了卓越的施政才干和实干精神。1845年12月,林则徐在哈密奉旨释放,以四五品京堂回京候补,翌年1月,离疆进关,结束了3年的谪戍生活。1850年病故。   《荷戈纪程》是林则徐赴戍新疆的真实记录。林则徐谪戍新疆后,曾四次来过吐鲁番。1845年2月25日,奉道光皇帝之命,林则徐同黄南坡、二子聪彝取道根忒克台(坑坑)到吐鲁番。领队海秋帆,同知福致堂,陆巡检郑湘出城郊迎,礼节甚恭。这次到吐鲁番,林则徐共住了6天。除了会见当地地方官员外,就是回复家信,一口气竞写了17封!   1845年8月1日,林则徐在南疆勘地后,起程去哈密候旨途中,路经叶鲁番。这是第二次。1845年9月23日至10月中旬,林则徐在托克逊伊拉里克复勘11万亩土地后,曾两次到过吐鲁番。林则徐与托克逊在吐鲁番逗留了6天之后,林则徐到托克逊小憩,集中力量“为友人书写求件,以践前约。”林则徐擅长书法,“公书具体欧阳,诗宗白傅。”堪称一绝,为时人所重。在伊犁,“求题咏者虽踵接,不暇应也”,“远近争宝之”,“伊犁为塞外大都会,不数月缣楮一空,公手迹遍冰天雪海中矣、”在乌鲁木齐,向林公求字的人不在少数。为了办成答应过别人的事,他花了两天时间,写了50多条条幅。伊犁将军布彦泰专门请他书写的“神匾”以及为黄冕写的行楷七言联“西塞论心亲旧雨,东山转眼起停云’都是在托克逊完成的。那天正是惊蛰节。   林则徐垦荒伊拉里克   伊拉里克,就是今天托克逊县的伊拉湖乡。它地处吐鲁番盆地西缘,“地平土阔”。阿拉泽浑(即今阿拉沟)河从天山东流而出,消失在戈壁沙漠之中。1845年春,年逾花甲的林则徐,冒风沙,顶烈日到伊拉里克督办垦务,兴修水利,不到半年,就垦地11万1干亩。在伊拉里克的满卡,林则徐在新开荒地的东西两面,以“人寿年丰”四字分号,汉、维垦区分段,各设正副户长一,乡约四,让移民承领耕种。如今,这里是托克逊最富饶的农业区之一。   当年林公兴办农田水利的遗迹,迄今仍隐约可见。林公开渠垦荒的千秋伟业,泽被后世,将万世流传。 古老的新疆故事传说 日期:2008-09-08 作者:colaicetea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复制此网址 火焰山 大名鼎鼎火焰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火焰山就是这样一座山。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北缘。古书称赤石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火焰山脉呈东西走向。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 西止吐鲁番桃儿沟,长100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 火焰山重山秃岭,寸草不生。每当盛夏,红日当空,地气蒸腾,焰云燎绕,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 观。 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火焰山 明人吴承恩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以唐僧师 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而脍灸人口。第五十九和六 十回,写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 事,更给火焰山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书中写道;“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天尽头’”,这里有座“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壳、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 这段描写显系夸张,但高热这一基本特征与火 焰山是完全符合的。关于火焰山的传说之一当年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仓卒之间,一脚蹬倒了太上老君炼丹的八卦炉,有几块火 炭,从天而降,恰好落在吐鲁番,就形成了火焰山。山本来是烈火熊熊,孙悟空用芭蕉扇,三下扇灭了大火,冷却后才成了今天这般模样。 其实,火焰山是由侏罗纪、白垩纪及第三纪砂砾 岩和红岩泥构成的,年龄距今有两万万岁了。关于火焰山的传说之二维吾尔族民间传说天山深处有一只恶龙,专吃 童男童女。当地最高统治者沙托克布喀拉汗为除害 安民,特派哈拉和卓去降伏恶龙。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激战,恶龙在吐鲁番东北的七角井被哈拉和卓所杀。恶龙带伤西走,鲜血染红了整座山。因此,维吾 尔人把这座山叫做红山,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火焰山。 拴马桩和踏脚石在吐鲁番市胜金乡西南10公里处,从312国道 西北望去,峰峰的火焰山顶上,有一石柱,巍然矗立, 形同木桩,人称“拴马桩”。据说当年唐僧西天取经, 路过此处,曾把白龙马拴在石柱上,拴马桩由此而得名。 在拴马桩不远处,有一巨石,相传是唐僧上马时 用的踏脚石。 栓马桩维吾尔人称之为“阿特巴格拉霍加木”。 据说穆罕默德时代,有个圣人名叫艾力,来到火焰山,曾把马拴在石柱上,以后人们就把这根石柱叫 “阿特巴格拉霍加木”(意为拴马桩)以示纪念。 唐僧取经群塑 汽车由木头沟进入火焰山腹地西洲天圣园,就 能看见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群塑。只见孙悟空 腾云驾雾,肩扛芭蕉扇在前开路,唐僧气宇轩昂带着 猪巴戒和沙和尚,牵着白龙马,慢步徐行。群塑形态生动,表情*真。群塑是1989年修造的。来此观瞻照相的中外游人接连不断,是火焰山新辟的旅游景点之一。遗憾的是群塑人为的被高高的铁栅栏团团围住,形同囚犯, 令游人驻足长叹。 吐鲁番的葡萄沟 说起吐鲁番的葡萄沟,当然吐鲁番的葡萄最负盛名。新疆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犁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个水果之乡,吐鲁番独居榜首。吐鲁番盆地种植葡萄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据《史记大宛列使》和《汉书西域使》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就发现这里种植葡萄,并将其引人内地。《明史西域使》说此地“有桃李枣瓜葫芦之属,而葡萄最多”,《西域闻见录》记载吐鲁番“土产麦、谷、胡麻,而甜瓜、西瓜、葡萄种类最多,无不佳妙,甲于西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古墓《(382)号的出土文献》中,曾发现有任命管理浇葡萄的官方文件《攻曹条任行水行官文书》。文中提到较多的官吏专管灌溉葡萄用水,反映了当时种植葡萄的规模是相当可观的。又从出土的北魏太延三年(公元436年)民间记事的文物中,可以看出当时农家栽培葡萄的面积和风虫对葡萄的危害。古墓的殉葬品中还出现较多的葡萄果穗、葡萄干、葡萄种子和葡萄枝条。 天池 这是一座在两百余万年以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海拨1980米,湖面呈半月型,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池古称“瑶池”,是传说中西王母宴请周穆王之地,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作诗曰:“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传说天地是西王母梳妆台上的银镜,又说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地绦绕的云雾,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小天池是西王母的洗脚盆……,这些美妙的神话传说,给优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象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夏季,这里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绝佳的避暑盛地。游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览天地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横渡,饱览湖光山色。冬天的天池,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湖上坚冰如玉,是全国少有的高山滑冰场。世人将天地的自然风光概括为“石门一线”、“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现松”、“峰展”、“悬泉飞瀑”八大景观。每年,天地都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顶天三石 在天池西约4千米,海拔2781米的峡谷中,有三块威武崛立的石笋,它们形如三根并立的蜡烛,传说当年
/
本文档为【新疆旅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