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句丽王朝”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历史,跟朝韩两国没有关系

2009-12-19 7页 doc 45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393077

暂无简介

举报
“高句丽王朝”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历史,跟朝韩两国没有关系]“高句丽王朝”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历史,跟朝韩两国没有关系!! 《光明日报》去年发表了一篇中国学者撰写的关于高句丽王国历史研究的文章。文章称,考古发现表明,1000多年前曾统治南起今天韩国的汉城、北至今天的中国东北部份地区的高句丽王国,实际上是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政权,这个王朝与朝鲜的历史、政治、民族、血缘都没有任何关系。华盛顿邮报称,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3月发起了一项旨在保护东北三省历史古迹“东北亚计划”,为期5年,据报耗资25亿美元。经过研究,中国学者认为高句丽人的祖先是汉人;光明日报更于去年发表了论文,明确指出,...
“高句丽王朝”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历史,跟朝韩两国没有关系
]“高句丽王朝”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历史,跟朝韩两国没有关系!! 《光明日报》去年发表了一篇中国学者撰写的关于高句丽王国历史研究的文章。文章称,考古发现表明,1000多年前曾统治南起今天韩国的汉城、北至今天的中国东北部份地区的高句丽王国,实际上是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政权,这个王朝与朝鲜的历史、政治、民族、血缘都没有任何关系。华盛顿邮报称,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3月发起了一项旨在保护东北三省历史古迹“东北亚”,为期5年,据报耗资25亿美元。经过研究,中国学者认为高句丽人的祖先是汉人;光明日报更于去年发表了论文,明确指出,高句丽是中国东北的古代少数民族政权之一。   消息传出,引起国际社会及东亚史学界高度关注,日本读卖新闻和美国华盛顿邮报近日先后披露,这一观点招致韩国和朝鲜学者的共同反对和抗议。迫于民间的巨大压力,韩国外交部已就此问题向中国政府表示关注。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1000多年前高句丽的历史吧——   公元14年,中国古代汉魏之际,趁着中原战乱,中央政府无暇东顾之际,军阀高宫带领汉族、鲜卑、肃慎等一部分流民在我国东北部叛离中国,占领了属于玄菟郡的高句丽县〔注:高句丽曾是县名,自此成为国名和族名〕, 建立政权,称高句丽,后建都于丸都城(今吉林省吉安县)。到南北朝时期,北魏朝廷第一次举兵讨伐高句丽,为避免战争锋芒,高句丽长寿王十五年(北魏始光四年,427),高句丽迁都平壤,并向北魏政府上表自称臣属,北魏朝廷于是顺水推舟的册封长寿王为“长寿郡公”,由此,高句丽成为当时覆盖东北地区及朝鲜半岛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高句丽与当时中国北方的十六国北朝政权、南方的东晋南朝交往频繁,几乎每年都互派使者。刘宋时,高句丽一次就进贡送战马800匹,刘宋相应回赐了许多礼物。北魏太武帝时,高句丽每年向中央政府进贡黄金200斤、白银400斤,北魏相应承认高句丽的藩属地位。自此,高句丽和扶余国、渤海国一样,成为我国东北地区几个主要少数民族政权之一。   高句丽民族起于中原流民,本是多个民族组成,主体为汉族,自然受汉文化影响极深,整个高句丽王国普遍使用汉语汉字。国中设立太学,派人从中国取去五经、三史(《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三国志》、《晋阳秋》等许多书籍。中国的医药、历法随之传入。前秦时,佛教开始在高句丽盛传。与此同时,朝鲜半岛南部的土著民族在高句丽的庇护和影响下建立了“新罗、百济”两个本土政权(这两个政权才是今天朝鲜人韩国人真正的祖先)并臣属与高句丽王朝,向平壤纳贡称臣。   高句丽与历代中央政府貌合神离,不断发生战争,又不断修好,期间念念不忘向辽东扩张,这时,高句丽出现了一位叫做“广开土王”的国君,史上又称“好太王”,名叫高谈德。中国古籍中称其为高句丽王安。他生于公元374年,公元391年18岁时即王位,公元412年39岁卒,其谥号全称为“国岗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 在高句丽历史上,广开土王以武功显赫而获得赞颂。在好太王碑碑文中,称他雄伟有奇才,“思泽洽于皇天,威武振被四海”,是高句丽各王中比较突出的人物。他即位后,先后打败契丹、百济、扶余,并出兵帮助新罗驱逐了盘据半岛南部任那的倭人,声威大震。   然而,广开土王的最大业绩,是使高句丽终于占据辽东,称雄东北。在广开土王执政的前期,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征伐百济的战争中,还腾不出力量进攻辽东,又加上当时控制辽东的慕容氏政权(后燕)还很强大,高句丽人还无力战胜慕容氏,不得不对慕容氏采取臣附朝贡,接受封王的策略。如公元396年,慕容宝嗣位后,曾封广开土王为“平州牧、辽东、带方二国郡主”。公元399年,后燕以广开土王“事燕礼慢”为借口,发起进攻,慕容盛亲统3万人马前来讨伐,高句丽惨败,连失新城、南苏两邑,仅此一役,慕容氏拓地700余里,掠得高句丽5000户。当时,高句丽和后燕相比,后燕还占有一定的优势。   不久,后燕灭亡,北魏兴起,高句丽乘机进占北燕据有的辽西。待北燕灭亡时,高句丽迎北燕末主冯弘及北燕遗民至辽东。后因冯弘欲去刘宋,被高句丽长寿王(广开土王之子)遣人杀害。高句丽乘机兼并了北燕一部分遗民,并稳固了在辽东的地位,从中原内战中渔利。   到长寿王末年时,高句丽疆域空前扩大,其南境自牙山湾经鸟岭、竹岭到平海与百济、新罗相接,扩大到今朝鲜大同江、载宁江、临津江、汉江沿岸,为高句丽全盛时期。据《魏书·高句丽列传》载,其“民户三倍于前魏时,其地东西二千里,南北一千余里”。即东临日本海,西滨黄海,南到汉江流域,北抵辽河为界,是东北亚地区最为强大的王国之一,此时的高句丽声震中原,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   公元412年广开土王死后,其子长寿王即位。长寿王是高句丽诸王中精于分析形势,善于掌握全局,敢作敢为,颇为难得的人才。面对高句丽疆域扩大的新形势,他头脑特别冷静,采取了北和中原诸朝,南侵新罗、百济的策略。其时,北魏咄咄逼人,中国北方即将统一,高句丽向中原内地扩张的可能性已经不大。长寿王于427年将首都迁往平壤,这一举措具有两方面的好处:1)为抵御北部中原诸朝的进攻提供了弹性,保证了王都的安全,不会再轻易出现以前都城多次被毁那样的情况了;2)为推进南进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后来的事态发展,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这样,从长寿王起,高句丽采取了南进的方针,重点打击百济、新罗;对中原诸朝采取事大纳贡的策略。从五世纪初到六世纪末,将近两个世纪,高句丽与中原没有再发生大的战事。朝贡的次数大大增加,从东汉到十六国近四百年,史书记载的高句丽入贡只有12次;而整个南北朝不到二百年,记载的入贡次数却高达109次。是高句丽诸王接受南、北朝册封的记载不绝于史:   413年,晋安帝册封长寿王乐浪郡公,高句丽王;   420年,宋武帝封长寿王征东大将军;   422年,宋武帝加封长寿王散骑常侍、都督平州诸军事;   435年,北魏世祖册封长寿王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郎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463年,宋孝武帝册封长寿王为使持节散骑常侍、督平营二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高句丽王、乐浪公;   479年,齐高帝册封长寿王为骠骑大将军;   491年,北魏孝文帝册封长寿王为车骑大将军、太傅、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492年,北魏孝文帝册封文咨王为使持节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朗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494年,南齐郁林王册封文咨王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高句丽王、乐浪公;   496年,齐明帝册封文咨明王为车骑将军;   502年,梁武帝萧衍册封文咨明王为车骑大将车;   508年,梁武帝加封文咨明王抚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518年,北魏孝明帝册封安藏王为安东将军、领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520年,梁武帝册封安藏王为宁东将军、高丽王;   526年,梁武帝令安藏王之子安原王延袭其父爵,为宁东将军高丽王;   545年,阳原王嗣位,梁武帝其袭父爵位;   550年,北齐文宣帝册封阳原王为使持节侍中、骠骑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宁东将军、高丽王;   559年,陈文帝诏授平原王为宁东将军;   559年,北周高祖封平原王为开府仪同三司大将军、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560年,北齐废帝册封平原王使持节领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公、高丽王。   562年,陈文帝授平原王宁东将军。   上述诸多册封中,值得注意的是领护东夷校尉一官职,本是为加强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管辖而设立,原由中原王朝派人担任,后改由少数民族首领兼任,仍为中原政权的官员之一。在这个问题上,北魏与东晋南朝诸政权有些区别,北魏视高句丽为属国,故封此官;而东晋南朝诸政权以高句丽为藩属国,故在高句丽王前加“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等称号。从公元520年起,中原各王朝不再称其为高句丽王,而称高丽王,这都是由册封诏令而起。但是在《三国史记》中,始终称高句丽,就连中原册封之号,均记做“高句丽王”。可见,“高句丽王”是中原王朝所加之号。              隋炀帝三次对高句丽的征伐 ————            隋代周后,又于589年灭陈而统一中原。然而,高句丽在隋灭陈作战时,就担心隋将借统一大势将自己统一。祸将临头,便积极备武积粮,“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此举引起隋文帝极大不满,在给高句丽的诏书中很不客气地威胁说:“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殷勤晓示,许王自新耳。宜得朕怀,自求多福。”灭陈的次年,高句丽的婴阳王高元即位,隋文帝册封其为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郡公、句高丽王。   598年,高句丽王率靺鞨骑兵万余进攻辽西,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隋文帝十分恼怒,命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周罗喉为水军总管,率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丽,并下诏黜除高丽王高元官爵。汉王杨谅率陆路隋军出临渝关(注:今山海关)。时逢雨季,道路泥泞,粮草供应不上,军中疫病流行,虽勉强进至辽水,但已无力投入战斗;水路隋军由周罗喉率领,自东莱出海,直趋平壤城,在海上遇大风,船多沉没。于是水陆两路被迫退还,死者十之八九。高丽王慑于隋军威,亦遣使谢罪,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隋文帝于是罢兵,赐还其封号。   公元607年,隋炀帝北巡至突厥启民可汗大营,遇到高丽使者。炀帝以高句丽本是箕子所封之地,汉、晋时皆为所辖的郡县,命使者转告高丽国王高元速来朝见,不然将率大军巡游高丽国土。高句丽王闻报甚为恐惧,一直未敢前来。结果611年(大业七年),炀帝以高丽不遵臣礼为由,下诏征讨高丽,命天下兵卒,不论远近,都于明年春天到涿郡集中。次年正月,全国应征的士卒全部到达涿郡。炀帝将军队分成左、右12军,史称全军队共计113.38万人,号称200万,统由炀帝亲自指挥。各军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相连长达千里,声势浩大,史称“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这年三月,隋军进至辽水西岸展开。高句丽兵依辽水据守,隋先头渡河的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等战死。数日后隋军浮桥接成,依次渡河,歼灭东岸的高句丽军万余人,乘胜进围辽东城。每当城池将陷时,守军便用缓兵之计,可诸将为炀帝训令束缚,不敢专擅,致使辽东城久攻不下,数十万大军困顿于一坚城之下。六月,隋炀帝亲至辽东城督诸军攻城,同时命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等九军共30.5万人,越过高句丽诸城,向鸭绿水挺进,与水军配合攻打平壤。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采取诱敌深入的计策,宇文述军一日七胜,很快渡过萨水(注:今朝鲜清川江),进至距平壤30里处。乙支文德佯为请和,宇文述见将士疲惫已极,且军中粮尽,平壤城又坚固难拔,遂被迫还师。高句丽军乘其后撤,从四面抄击隋军。宇文述等且战且退,至萨水被高句丽军半渡击之,殿后的左屯卫大将军辛世雄战死,诸军皆溃,退至辽东城时仅余2700人。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水军经海道入浿水(注:今朝鲜大同江),在距平壤60里处击败高句丽军,乘胜以精甲4万攻城,遇伏大败,还者不过数千人,退屯海边。及闻宇文述兵败,亦引军还。八月底,炀帝下令撤军,第一次征高句丽以惨败告终。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再次御驾亲征高句丽。此次出征炀帝接受上次教训,允许诸将“便宜从事”。隋军包围辽东城,昼夜不停地连续攻城20余日。正当辽东岌岌可危时,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炀帝大惊,不得不密令撤军,军资、器械、攻具及营垒等皆弃之而去。第二次征高句丽又虎头蛇尾地收场了。   大业十年,隋炀帝发动第三次攻高句丽之战。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在毕奢城(注:即卑沙城,在今辽宁金县东大黑山)大败高句丽军,并乘胜向平壤进发。时高句丽因连年作战,已困弊不堪,无力再战,乃遣使请降,并将去年叛隋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炀帝见已挽回两败之辱,遂班师还朝。              高句丽与唐朝的战争和最终的灭亡 ————            唐朝建立后,时高句丽荣留王王高建在位,为缓和与中央的关系,接连遣使入唐朝朝贡,积极与唐朝修好。唐高祖以国家初立,也对所有藩属采取了安抚政策,如册封荣留王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句丽王,并放回隋时虏获的高句丽人;高句丽也放还汉人万余,并拆毁了由战死隋军尸体筑成的纪念物“隋京观”,让唐收敛安葬隋军骸骨等。双方使者来往频繁,高句丽曾派人11次入贡,甚至还曾派王世子朝唐,一时表现出和平的景象。但背后,双方都明白最终不免一战。高句丽花费了巨大人工物力,在沿唐边境修筑了长城,自夫余城(注:今吉林四平市以西)至海,长千余里,十六年修成。   唐太宗贞观后期,大唐已空前强盛,东突厥也被消灭归入了中国版图,四夷威服,整个中国就剩下东北的高句丽还未统一,用太宗的话就是“为中华抱裂土子弟之仇”。贞观十七年,新罗遣使入朝,述说百济攻占其40余城,并与高句丽图谋断绝其与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丽,命其停止对新罗的战争,遭高句丽宰相泉盖苏文拒绝,唐太宗遂决定发兵东征高丽。次年十一月,诏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太子詹事、左卫率李勣(徐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大军分道进击高句丽。十九年二月,唐太宗率六军从洛阳出发,御驾亲征。张亮率水军渡海袭占卑沙城;李勣军攻克辽东重镇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斩俘两万余人。六月,唐军进至安市城(今辽宁海城东南营城子)。高句丽大将高延寿、高惠真率15万大军前来救援,被唐太宗击溃,悉数斩首,余众归降,高句丽举国震恐。七月,唐军开始围攻安市城。由于高句丽大将杨万春殊死抵抗,使唐军至九月仍未攻克。时近深秋,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唐太宗被迫于九月十八日班师还朝,没有达到征占高丽的预期目的。唐太宗此次出征,攻占辽东等十城,获人口七万余户,斩杀高丽叛兵十七万余人,唐军阵亡数仅二千余人,战马损失三万匹,大胜而归。   唐太宗回朝后,群臣建议对高句丽派偏师进袭骚扰,使其国人疲于应付,耽误农时,几年后即可使高句丽因粮荒而土崩瓦解,太宗采取了这一建议。以后,唐军采取了对高句丽发动骚扰性攻击的策略,共有以下几次:   647年,太宗命牛进达和李勣率军从水陆两路进扰高丽,拔石城,高句丽王遣王子高任武入唐谢罪;   648年,太宗派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率3万大军乘楼船渡海,入鸭绿水,于泊灼城(今辽宁丹东东北)大败高句丽军;   655年,因高句丽与百济、靺鞨联兵入侵新罗,新罗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命营州都督程名振和左卫中郎将苏定方率兵击高丽;   658年,程名振攻克高丽赤烽镇(约在今辽宁海城境),斩首3000级;   659年,唐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在横山(今辽宁辽阳附近华表山)大败高丽军。   公元660年,唐灭百济,高句丽失去盟国,陷入孤立境地。次年,高宗下令对高句丽发动大规模进攻,发“靖逆军”35万,水陆分道并进。苏定方在坝江击败高句丽军,屡战屡胜,进围平壤;契苾何力(突厥籍)于鸭绿水大败盖苏文之子泉盖男生,斩首三万人。时百济旧将叛乱,而苏定方围平壤久攻不下,逢大雪天寒,高宗遂于662年二月命唐军自高句丽班师。退军时遭高句丽伏击,左骁卫将军、沃沮道总管庞孝泰在蛇水战败,庞孝泰和他的13个儿子皆战死。   公元666年,高句丽内乱,泉盖苏文死后,世子泉盖男生继为宰相,但为二弟泉盖男建所逼,泉盖男生向唐朝投降。唐高宗派契毖何力、庞同善等进击高句丽,援救泉盖男生。不久,唐高宗以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帅诸军,分道合击高句丽。以后一年多时间,各战场捷报频传:李勣攻取高丽军事重镇新城(注:今辽宁抚顺北高尔山城),并趁势将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薛仁贵在金山击破高句丽主力大军,斩首五万余级,攻下南苏、木底、苍岩三城,与泉盖男生军会师;李勣等攻占扶余城,斩俘万余人,扶余川中四十余城亦望风归降,再战薛贺水斩俘三万余人,乘胜攻占大行城(注:今辽宁丹东西南娘娘城)。到了668年春夏,各路唐军会师,推进至鸭绿江。高句丽发兵抵抗,唐军奋勇出击,大败高句丽军,追奔200余里,攻拔辱夷城(今朝鲜永柔境),高句丽其他各城守军或逃或降。唐军进至平壤城下,围平壤月余,高句丽王高藏急派泉盖男阐率文武百官出降。泉盖男建仍然顽固的闭门拒守,并多次遣兵出战,皆败。九月十二日,高句丽将领信诚打开城门,唐军冲进城中,俘男建。高句丽叛乱全部平定。   唐政府军灭亡高句丽后,赦免了高氏王族的全部罪行,并将高氏王族900余口遣送至长安,捣毁宗社,将高句丽全国人口约三十余万全部强制迁入中原的山东、陕西、河南等地区(部分遗民约两万人逃入新罗境内,后被新罗悉数送交唐朝),次年,高氏末代国君高藏病死在长安,朝廷以郡王之礼安葬。自此,曾活跃于中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达七百二十年的显赫一时的高句丽王朝,及“高句丽”这个民族永远的从地球上消失了……   唐灭高句丽后,将高句丽全境为九个都督府、辖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镇守。   而后,朝鲜半岛只剩下新罗一个本土政权,小心翼翼的臣服于大唐国威之下。              高句丽灭亡后的“高丽国”的由来 ——            高句丽灭亡后,朝鲜半岛北部一直处于中国直属行政管辖之下,一直到唐朝灭亡,兴起的辽朝统治了中国北部的广大地区。   此时,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国一直保持着同中国政府的藩属地位,并承袭了当年高句丽王朝的文化精髓,后来,新罗发生政变,新的朝廷将国名改称“高丽”(此时距离高句丽灭亡已过去250年之久)并派兵向北部进攻,连克十几个洲县,南京(当时辽朝的首都——现在的北京)的中央政府得到消息,辽圣宗震怒,不承认新的“高丽”政府,严厉驳回了新“高丽”国的进表,并诏告天下,厉数高丽国的叛逆罪状,派兵大举讨伐高丽。   辽朝大将樊勇、萧显达率征讨大军二十万,浩浩荡荡到达安东郡(今平壤),准备向南展开进攻时,高丽派出使臣诈降,在辽军放松警惕并准备接受降表的时候,高丽发动了反攻,辽军大溃,被高丽军队一直追杀到鸭绿江东岸。   高丽国君臣虽然侥幸取得了胜利,但自知终究不是中国的对手,为了缓和敌对状态,高丽主动献上大批贡礼,自动承认藩属地位,辽朝政府除了强调鸭绿江南岸自古为中国领土之外,别无他法,不得已册封高丽国君为“高丽国王”,并承认高丽政权为合法,占领鸭绿江以东的土地。自此,新出现的高丽国与中国一直处于战和不断的交战状态,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封高丽王为“安东平郡王”。   到了明朝初年,高丽的李氏家族取得了高丽的统治地位,改国号为“朝鲜”,同时上表向南京的明朝政府称臣,于是明洪武皇帝取消高丽国号,改封高丽李氏朝廷为“朝鲜国王”和“安东大将军”,于是,“朝鲜”作为朝鲜半岛这个国家的国号和民族称号,一直保持了五百多年,一直到甲午战争。   现在朝鲜和韩国的部分人士对中国政府准备把高句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感到义愤填膺,甚至说出许多过激的话。我是中国人,也许不太理解朝鲜民族的历史感情,在我看来,历史归属于中国还是朝鲜,对于朝韩以及居住在中国的朝鲜族来说,都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不管高丽也好,高句丽也好,都曾经是中国的下属政权,都接受过中国政府的管辖。中国把高句丽历史列入东北工程,作为中国历史,不过是说高句丽曾长期在中国境内建国,以及古代高句丽是属于古代中国的一个地方政权。“高句丽”与后来的“高丽”完全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民族,血缘与文化都互不相同。前一点当然不成问题,对于后一点可能有的人就想不通了。我们不妨作个假设,假如高句丽后来不迁都平壤,而是一直在中国东北立国,高句丽属于中国历史大概不成问题吧?迁都平壤问题就立马复杂起来,因为平壤现在是属于朝鲜的,跟中国不搭界。既然前一段属于中国,后一段属于朝鲜,而且属于中国的时间还更长一点,那么东北工程将其列入中国历史也并非毫无道理。依我看,不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认真研究这一段历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对谁都有好处。   中国历代史书皆把高句丽误作“高丽”,并与“高氏高句丽”灭亡二百多年后才在朝鲜半岛兴起的“王氏高丽”相混淆。尽管从《明史》开始已经对这种混淆进行了纠正,但是今日韩国部分学者以中国古代史书记载为证,论证高丽是对高句丽的继承,并据此得出结论:高句丽属于朝鲜与韩国历史的一部分。而中国学者则普遍认为无论是从民族结构、文化、姓氏还是血缘来看,高句丽都与后来的“高丽”毫无瓜葛。   高句丽这个民族已经和契丹、渤海、党项等中国境内曾经活跃的民族一样,随着政权的灭亡,已经完全消失了,而且高句丽民族本身也是汉族的一个分支,在灭亡后,这个民族当时就被迁徙分散到了浙江、山东、陕西等地。怎么可能跟现在的韩国扯上关系呢?   把高句丽作为一个地方民族政权看待,属于史学修订的正确做法。只要不把高句丽历史作为汉族历史的一部分,就谈不到是“大汉族主义”,更不是韩国所说的“历史帝国主义”。把高句丽王朝作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列入东北工程,对朝鲜民族也是值得自豪的。这对于东北的开发和振兴,对于弘扬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对于世界了解东北、了解中国,都是大有裨益的。   高句丽列入中国古代历史,对于朝鲜民族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值得骄傲的。            参考资料 ——                杨春吉、耿铁华、倪军民编,《高句丽史籍汇要》       黄斌、刘厚生,《高句丽史话》       刘子敏,《高句丽历史研究》       朴真奭、姜孟山,《朝鲜中世纪史研究》       姜孟山,《朝鲜通史》(一)       《朝鲜历史概要》,北朝鲜出版       《韩国史新论》,韩国出版       张博泉,《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       张碧波,《东北古族古国古文化研究》(上)       王禹浪,《东北古族古国古文化研究》(中)       耿铁华,《中国高句丽文化研究十年》       耿铁华,《集安高句丽历史与好太王碑》       范犁,《毋丘俭征高句丽的几个问题》       徐光辉,《中原高句丽碑》       李健才,《唐代高句丽长城与夫余城》       刘永祥,《从都城变迁看高句丽的不同发展时期》       李殿福,《东北考古研究》(二)       张文才,《中国军事通史(九)》       杨希义、于汝波,《中国军事通史(十)》   
/
本文档为【“高句丽王朝”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历史,跟朝韩两国没有关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