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医对生命的维持和死亡的认识

中医对生命的维持和死亡的认识

2009-12-19 8页 doc 44K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922730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对生命的维持和死亡的认识 中医对生命的维持和死亡的认识 BIOX.CN 2004-12-6 21:39:23 来源:互联网    第一,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   神在祖国医学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神,泛指一切生命活动,包括思维、意识、情绪、感知、运动等,即神、魂、魄、意、志五种神志的综合反应。此即为《黄帝内经》“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的意思。它说明,只有神、魂、魄、意、志都健全地存在于形体组织之间,这样的生命体,才可以叫做人。换言之,健康的生命所具...
中医对生命的维持和死亡的认识
中医对生命的维持和死亡的认识 BIOX.CN 2004-12-6 21:39:23 来源:互联网    第一,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   神在祖国医学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神,泛指一切生命活动,包括思维、意识、情绪、感知、运动等,即神、魂、魄、意、志五种神志的综合反应。此即为《黄帝内经》“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的意思。它说明,只有神、魂、魄、意、志都健全地存在于形体组织之间,这样的生命体,才可以叫做人。换言之,健康的生命所具备的一切功能活动,都是精神作用的结果,是精神的象征。《黄帝内经》里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可见,神的得失关系到生命的存亡。而狭义的神,只是指人的精神活动。   神是以精血为物质基础,它是血气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并由心所主宰。如《黄帝内经》里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意思是心主血脉,产生神明活动,神能统帅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故喻为君主。说明神产生并总统于心,是人体脏腑组织等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神虽由精气而生,但反过来又能支配精气的活动,正如张景岳所说:“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以上说明,神在人身居于首要地位,唯有神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大医学家李东垣在《省言箴》里说:“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长寿的保证。《黄帝内经》里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从而指出,精神守持于内,则能调节人体各部组织的正常功能活动,以维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保持健康状况。   第二,精、血、津液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这是因为精、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及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如《黄帝内经》里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纲,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这就说明人体的产生必先从精始,精是人体的起源。同时,在形体已成之后,也是以精作为生命基础的,故《黄帝内经》里云:“精者,身之本也。”人身阴精若能充盈,还可抵抗不良因素的刺激,从而免于疾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即是最好的说明。精为真阴,是人身元气的基本物质,人能使阴精内藏,不虞匮乏,不但春不病温,而且机体结实,行动矫健,年老不衰。精盈则生命力强,不但能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抗御外邪的侵袭,而且还能推迟衰老。滋阴学派的创始人朱丹溪,认为人体的成熟、衰老在于阴精的盈虚变化,而老年人还能延续生命,又在于胃能盛纳水谷之精。他在《格致余论》中说:“六七十后阴不足以配阳,孤阳几欲飞越,因天生胃气尚尔留连,又借水谷之阴,故羁縻而定耳”,从而论证了先后天阴精对维系生命的意义。后世医家在救治危重急症。保存人体生命的疗法中,有较多的涵育益精之方,如张仲景重视急下存阴,温病学派则强调“治温之法,重在救阴”。   精气神三者,古代养生家誉为人身“三宝”,是养生的关键。但在这三者中,精能化气生神,故精又是气神产生的基础。所以《黄帝内经》主张“积精全神”,以却病延年。《黄帝内经》还认为,若五脏之精不藏,则阴虚无气,乃致夭亡。张景岳曾高度评价阴精在生命中的重要作用,曰:“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营乎一身,莫大乎此。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涟,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完全说明精是气形神的基础,亦是健康和长寿的根本,生命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血亦是一种重要物质。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意思是对于供养人体的营养物质来说,没有比血更重要的营养物质了。   血是脉管中的红色液体,也是由脾胃水谷之精微所化生,正如《黄帝内经》里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由于血液仅存在于脉管之中,所以脉有“血府”之称。血由心所主,藏于肝,统于脾,循行于脉中,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濡养作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人的目之视、足之步、掌之握、指之摄以及皮肤的感觉等,都要依靠血的供应。若血行障碍,皮肤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可见麻木不仁;四肢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会出现手足不温,严重者痿弱不用。因而五脏六腑,外而皮肉筋骨,必须在血液运行不息的状态下,才能得到充足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功能。   另外,血亦是神的物质基础;血脉充盈才能神志清晰、精力充沛。若血虚或血热,均可导致神志方面的病变,如心肝血虚,可见失眠、多梦等症,血热重者则有神昏谵语之患。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同样不能缺少津液,所谓津液,它是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其清而稀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津液包括唾液。胃液、肠液、关节腔内的液体及泪、涕、汗、尿液等等。   《素问·经脉别论》里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对津液的生成与输布的简要说明。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胃的游溢、脾的散精而成。而津液的输布,还要依靠脾的转输、肺的宣降以通调水道和肾的气化、升清降浊的作用。其中,尤以肾的作用最为重要,所以《素问·逆调论》里说:“肾者,水脏,主津液。”津液的循行输布是以三焦为通道的,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里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经胃下降到小肠、大肠的水液,还要在小肠和大肠不断被吸收。经脾、肺、三焦而发于皮毛的就成为汗,通过三焦水道下输于膀胱的水液,则通过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排泄于外而为尿。通过以上各有关脏腑的作用,津液的输布可以外达皮毛,内注脏腑,滋润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这就是所谓“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津液对于人体亦很重要,它可布散于体表能温润肌肤,内注于身体则灌溉脏腑,输送于空窍可润泽目、耳、口、鼻,流注于关节以滑利关节,渗透于骨髓能补益脑髓等。若津液大量丧失,会引起关节屈伸不利,头昏耳鸣,目视干涩,肠燥便秘,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症。   由上可知,精、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若其不足,将会严重影响人体的生命健康。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阴精亏损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首先精亏可导致神志不聪。《医林改错》认为:“脑为元神之府”,“灵机记性……在脑”。这说明中医虽然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心的功能密切相关,但与脑也有重要关系。而脑之所以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关,又是因为肾藏精、精生髓、髓通于脑,即“脑为髓海”,精髓所藏于脑最多。若阴精亏损,不能生髓,常致脑海空虚,症见记忆衰退,思维迟钝,目眩昏冒。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这里的伎巧,即指智力,意为肾的功能正常,肾精充实,则身强矫健、多智灵巧。   其次,精亏形坏无子。所谓形坏,是指身体衰老,不能正常活动;无子,是指没有生殖能力。《易系辞》说:“男女媾精,万物化生”,说明精是生殖发育的基本物质,它对繁衍后代以及人体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若肾精亏损,则影响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如《素问·上古天真论》里说:“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故张景岳说:“精血即形也,形即精血也”。又因为肾精亏不能生化天癸,而天癸是促使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里又说:“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还有,若精亏,可导致诸窍不利。原因是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耳的听觉功能,前阴的排尿,肛门的大便排泄,均与肾的精气密切相关。另外,肾藏精,精生血,血藏于肝,肝开窍于目;肾阳能温煦脾阳,而脾开窍于口,所以诸窍的功能正常与否,均与阴精是否充足密切相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明确指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这里的九窍,即指头部五官七窍,下部前后阴二窍。九窍不利,是说上七窍、下二窍上下不通利,其原因是随着人的年龄不断增大,阴精阳气一天比一天亏损,不能濡养诸窍,故诸窍不利。   第二,血液亏损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灵枢·天年篇》里说:“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这里的中寿而尽,即短命夭折的意思,其原因是气血亏损,血脉不通,不能濡养脏腑筋骨皮毛肌肤,从而说明了血气亏损是导致衰老夭亡的重要因素。血虚首先影响气虚,从而造成气血两虚,经常出现少气、懒言。疲倦无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等生理功能大大减退的现象,故《灵枢·寿夭刚柔篇》说:“血气……胜形则寿,不胜则夭。”说明根据血气胜衰可推测机体的盛衰,寿命的长短。   中医学认为,肝藏血,脾统血,心主血,故血虚常常影响心肝脾的功能。如果影响于肝,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则出现视物模糊,两目干涩;肝血虚,不能濡养筋脉,会出现肢体麻木,筋脉拘挛,指甲变脆和变厚;肝血不足,脑失所养,则发生眩晕。若影响于心,心血不足,则心失所养,心神不藏,常常出现面色不华,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由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血虚往往是脾虚的结果,脾虚不能统血,常见出血的病变,如月经过多、尿血、便血、皮肤紫斑等病。   除血液亏损可导致人体病变外,血液运行不畅亦能损伤生命之功能。   血瘀后,首先产生疼痛,此疼痛常具有痛处固定、久痛不愈、反复发作之特点。其性质多为刺痛,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等特点。其次是发热,原因是瘀血阻滞,卫阳闭郁而不能宣发,可以见到局部或全身的发热。还能见到咳喘,这是由于瘀血阻滞气道,妨碍气机出入,以致壅而为咳为喘。血瘀后,心悸怔忡亦常见,原因是瘀血阻滞心脉,心失所养而心悸怔忡。血瘀后,还可见黄疸,此因肝胆血脉瘀滞,疏泄失常,胆汁外溢。血瘀后,痈疮易见,这是由于湿热、火毒等邪侵犯人体,导致败血留滞,血瘀肉腐则会形成内、外痈疮。血瘀后,常见的还有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失常,由血脉瘀阻,经脉不通而导致肢体麻木、疼痛甚至瘫痪。 血瘀除产生上述症状外,还常见到癫狂,身上出现瘀积包块,皮肤颜色异常,舌质上有紫红色的瘀点、瘀斑,甚或舌色紫暗。这些都说明了血液运行瘀滞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是不能忽略的。   第三,津液亏损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灵枢·天年篇》里说:“人之寿夭各不相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长久,是指寿命尽其天年,而尽其天年的重要一环,是要津液布扬,即津液能够布散到周身,濡润全身的器官关节。若津液亏损,可引起肠燥便秘、咽干、口燥。口渴。不能濡润皮肤腠理,皮肤就会变得干燥、粗糙,甚至出现面容憔悴、荣华颓落的老态;若不能渗入骨腔、化精生髓,髓海不足,则胫酸无力、耳鸣目眩,鼻干目涩。   第四,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   人的生命活动的维持,必须依靠于气。原因是气乃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元素,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于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人当然也不能例外。《黄帝内经》认为气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并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说明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   张景岳说:“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故《天元纪大论》曰:“在天为气,在地为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这就是说,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万物赖气而生化和存在。正因为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宋《圣济总录》提出:“万物壮老,由气盛衰”的观点,并认为“人之有是形也,因气而荣,因气而病。”大医学家刘完素反复强调气在防病延寿中的重大意义,指出气是人体盛衰寿夭的根本,他说:“故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者。是以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立,气纳神存”。这就完全说明,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和根本,它充满全身,运行不息,关系着人体的健康与长寿。   气本是指流动着的细微物质,就人体而言,如呼吸之气、水谷之气等。由于这种气富有生命力,人体各种脏腑组织的活动能力,也就是气的生命力的表现,所以也有人将气直接理解为功能,如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脉之气等。   气分布在人体的不同部位。从总的来源看,不外乎肾中的精气、水谷之气和自然界吸入的清气三个方面。其中肾中精气来自父母,藏于肾中,为先天之精气;水谷精气来自脾胃,为后天之精气;清气则存在于自然界中,经肺吸入体内。所以气的生成,与先天之精是否充足,后天之精是否盈盛,肺脾肾三脏的功能是否正常均有密切关系,而其中脾的作用尤为重要。如《灵枢·五味篇》里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可见后天水谷在气的生成上是举足轻重的。   归纳起来,气对于生命的作用主要是以下几点:   第一,保卫肌表,抗御外邪。此指气能护卫体表,防御外邪的侵入。如《素问遗篇·刺法论》里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都说明了人体只要正气充足,就能抗拒外邪的入侵;若正气虚弱不足,外邪则易犯之。   第二,温煦人体,维持体温。《难经·二十二难》里说:“气主煦之”,就是指气的熏蒸温煦作用。若气的温煦作用失于调节,则出现四肢不温、畏寒、怕冷等症。   第三,激发推动,运行体液。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血的循行,津液的输布,都要依靠气的激发和推动,若气虚推动无力,生长发育就会迟缓,脏腑、经脉的功能就会减退,或者发生血行停滞,水液停留等各种病变。   第四,固摄体液,不使溢泄。气的固摄作用,表现于控制血液,不使溢出脉管之外;控制汗液与尿液,使其有节制的排出;以及固摄精液等等。这里所说的固摄作用与上所述推动作用是相反相成的。比如,气对血的作用,一方面气能推动血的流行,一方面又能统摄血的流行,这样才能使血液得以正常循行。如果气虚而推动作用减弱,可以导致血行不行,甚至产生瘀血;气虚而固摄作用减退,便将导致出血。   由上可知,气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难怪有人说:“人活着就是一口气”,《难经·八难》亦指出:“气者,人之根本也。”但由于气的来源不同,分布各异,其功能表现也不尽相同,所以气又有各种不同名称。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元气、宗气、卫气、营气等。   元气。它是人体各种气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又称“原气”、“真气”。元气主要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来,禀生以后,又要水谷精微的滋养和补充。所以《灵枢·刺节真邪篇》里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元气可以说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因此,元气愈充沛,脏腑组织功能愈健旺,身体便健康少病。反之,如果先天禀赋不足,或因久病伤损,就会出现由元气衰惫而产生的种种病变。正因如此,经常培补和保养元气,就成为养生学说的重要原则。   卫气。主要由水谷之气化生,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故又有“卫阳”之称。卫气的主要功能是温煦脏腑,润泽皮毛,保卫肌表,抵御外邪,司汗孔开合,调节体温。正如《灵枢·本藏篇》里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若卫气虚,可见皮肤干枯,毛发失泽,或易感风寒,或表虚自汗,津液自泄。   宗气。此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聚集中胸中。《灵枢·邪客篇》里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这不但说明了宗气所在的部位,并且指出了宗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的运行。正由于此,人身的呼吸、声音、语言的强弱与宗气的盛衰相关。   营气。营有营运和营养两个含义,营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之气中比较精粹而富有营养的物质。它除了有营养全身的功用外,还能化生血液。   除了上述几种气之外,还有五脏之气、经络之气,我们还将在后面专题介绍。下面再谈一下气运行失常后所出现的各种病变。   气虚。就是气不够用。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饮食失调、水谷精微不充,以致气的来源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大病或久病后,年老体弱以及烦劳过度等,以致脏腑机能减弱,气的化生不足。人体正气虚弱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幼科准绳》里说:“凡气虚之证,初发身热,手足厥冷,乍凉乍热,精神倦怠,面色(白光)白、饮食减少、四肢倦而卧睡安静、便清自调。”具体地说,气虚不能荣于上则头晕目眩;气虚不能化生水谷精微,形体失养则体倦乏力;气虚,鼓动运行之力不足,以致气血不能荣于色,充于脉,则表现面白、舌质淡、脉虚无力。   气陷。即气虚下陷,主要表现为腹部坠胀、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内脏下垂的病症。气陷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脾居中焦,其气主升,脾气受损则升举无力以致气虚下陷。中气下陷,脾胃运化失常,则表现食少、腹胀肛坠。泄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清阳之气应在上,今反在下,即因其衰弱不能升举,以致下陷而飧泄无度也。   气脱。此为大汗、大泻、大失血、精液大泄以及中风、厥症等病情相当严重的一种病理变化。由于气的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血及津液的正常,当血液或津液大量损耗时,就会发生“气随血脱”或“气随液泄”的病变。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虚几至脱绝,便见气息低微、眩晕昏仆、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弱,甚至汗出如珠。   气郁。主要由忧思郁怒、情志不舒所致。其病机与肝、心的关系最为密切。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能疏达气机,发泄壅滞,若忧思郁怒等情志过极,使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以致肝气郁结而成为气郁,表现为两胁胀满或窜痛,胸闷不舒,脉沉涩等症。气郁日久,影响及血,以致血循行不畅,脉络阻滞,则成血郁。表现胸胁刺痛。痛有定处、舌有瘀点或瘀斑等。特别是气郁日久可化火,而成火郁,表现为性情急躁。口苦咽干、目赤耳鸣、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等。   气滞。此指气的运行不畅,因而在某一脏腑或某些部位产生气机阻滞的病变。在病变的脏腑或部位就会出现胀闷、疼痛等特征。如经络气滞,营卫之气运行失常,表现受阻部位的经络、肌肉、关节胀痛。   气逆。是由气的升降失常,当降不降,或升发大过所致的病变。临床上以肺、胃、肝的气逆较为多见,若肺气逆,则表现为咳嗽、喘促;胃气逆,可见呃逆、暧气、恶心、呕吐、反胃等症;肝气逆,可见眩晕甚至昏厥。   第四,心肝脾肺肾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   《灵枢·天年篇》在论述生命为何会有长寿、短寿时,明确指出与五脏的关系极为密切,即“五脏坚固”是生命长寿的必备条件,而“五脏皆虚”是短命的根本原因。其根据是因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组成的统一体。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功能是否健全有密切关系。   先看生命与肾。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以男子八岁为一阶段,以女子七岁为一阶段,分别论述了人的生长壮老已的整个生命过程。可以看出,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与肾气的关系极为密切,这是因为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肾又为一身阳气之根,它是全身各脏器的调节中心。正如张景岳所说:“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五液充则形体赖而强壮,五气活则营卫而赖以和调,此命门之水火,即十二脏之化源。故心赖之,则君主以明;肺赖之,则治节以行;脾胃赖之,济仓廪之富;肝胆赖之,资谋虑之本;膀胱赖之,则三焦气化;大小肠赖之,则传导自分;此虽云肾藏之技巧,而实皆真阴之用。”据此,张景岳认为,五脏为人身之本、肾为五脏之本、命门为肾之本、阴精为命门之本。这里张氏虽然强调阴精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但更重视元阳。认为“天一生水”,即水由天一之阳而生。故水之所以生物,惟赖有此阳气;水之所以能化气,亦赖有此阳气,并强调指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赵献可更强调命门的作用,把命门位于心君之上,称为性命之门,而为人身之真主。认为人之所以有生,生命之所以能持续,实源于火;火为阳之体,造化以阳为生之根,故人身亦以火为生之门。这里即揭示了命门所以称为性命之本,即因其中有火的存在。这火即为全身生活机能之所系。火强则生机可由之而壮,火衰则生机可由之而弱,火灭则生机由之而死。赵氏所谓的命门之火,实质上就是肾阳,即元阳;景岳所谓命门水就是肾阴,即元阴。而肾阴、肾阳的作用,就是肾的功能体现,故肾是生命的中枢,调节的中心。   现代医学认为,肾虚与内分泌失调,兔疫功能降低,遗传装置的改变,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而现代研究表明上述三种情况都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原因。   再看生命与脾胃。中医学认为,脾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因为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一切物质,都要靠脾胃供给;若脾胃虚衰,功能异常,供给减少或过多,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就将受到影响。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在论述女子发育过程中指出:“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这就说明,人的衰老是先从阳明经脉开始的,其原因是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人的衰老首先表现在气血供应的不足。   古语有道:“民以食为天”,可见,吃是生命活动的表现,吃是健康长寿的保证。“安谷则昌,饱谷则危”,只有足食,才能乐业。“安民之本,必资于食”,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谈得上事业上的成就和贡献。因此,饮食对于人体来说,十分重要。它是供给机体营养物质的源泉,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保证生命生存下去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正如《素问·平人气象论》里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此外,在《灵枢·平人绝谷篇》里还具体指出了不能进食的死亡时间,即“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这就说明了,人若少进饮食或不进饮食就会造成精气乏竭,势必影响机体健康,甚至造成生命活动的终止。而人少进或不进饮食的关键,又在于是否有胃气。故古代医学家特别强调“胃气”的重要性。正如《中脏经》曰:“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胃气绝,五日死”。《素问·平人气象论》也指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可见,胃气的虚实,关系到人体之强弱,甚至是生命的存亡,所以《医宗必读》里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现代科学认为,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的蛋白质虽由人体自身合成,但其原料来源全靠胃肠道的功能,即指胃的“受纳”与脾的“运化”功能,亦即中医所说的“胃气”的功能。不少国外学者也曾指出,蛋白质的变化是变老的原因之一。就目前看来,研究较多的是胶原蛋白的变化。用放射性同位素证明:胶原蛋白在成熟动物体内很少或没有转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出现渗透肿胀,酸性溶解度减低以及对胶原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产生较大的抗力等变化。动物实验也进一步证实减少能量,或降低体温是减慢胶原蛋白衰老的两个途径,这似乎是吃得少更可延长寿命,如果胃气亢进,吃得过多,产生的能量过大,可促成蛋白质的上述变化,从而加速了衰老;相反,若胃气太弱,吃的太少,亦会导致蛋白质的变化而致衰老。这又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再一次证实了生命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   还有生命与心、肝、肺的关系。中医学认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其“主血脉,其华在面”。正因为心具有这些重要的生理功能,所以《黄帝内经》认为心是“生之本”,即心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主宰,这就决定心的功能盛衰直接影响着人体生命的寿夭。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里说:“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若心的功能不健全,即会产生心气虚症、心阳虚症、心血虚症、心阴虚症,甚至心火亢盛、痰迷心窍、痰火扰心、心血瘀阻诸多病症。   肝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它与人体气血的密切关系。肝主藏血,它具有贮藏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肝主疏泄,又关系到人体气机的调畅。《素问·调经论》指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而血气的和与不和,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肝。此外,中医学认为肝与胆相表里,胆为肝之府,而《素问·六节脏象论》提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由此可见,肝对生命活动的影响亦是很大的。   肺在生命中的价值,是由于肺主气。不仅主一身之气,而且主呼吸之气。历代养生家皆非常重视气的作用,理由是气为血帅,气率血行,所以气要比血重要得多。至于道家、佛家,那就更重视气在养生中的作用,明确提出,“善养生者,必先养气,能养气者,可以长生。”   总之,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养生必须重视对五脏的保养。   第五,生命活动必须依赖经络。   这是因为人体之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既能运行气血,又能传递信息,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发现的。我们古代的祖先,在从事生产实践时,既要同自然环境作斗争,还要为战胜自身的疾病付出巨大的代价。当身体的某处有了病痛时,就会不自觉地用手去揉按或捶击,以使病痛得到缓解;有时偶然发现体表某处被火烧的或被乱石荆棘刺伤,结果使身体某部的疾患得以减轻或消失。这种现象的多次重复,就使人们逐渐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进一步从无意识的刺激发展到有目的地去刺激体表的一定部位来解除体内疾病所造成的痛苦。这样,人们对穴位开始有了初步的认识。   针刺局部的穴位,可以产生明显的针感传导现象。这种针刺时出现的特殊感觉和反应叫做“得气”,因此穴位又称,“气穴”。临床经验证明,针刺时施以捻转提插等手法,可以使针感加强或向某一特点的部位传导。伴随实践经验的积累,对穴位治疗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而且新的穴位又不断地被发现。在此基础上,人们对已知的穴位进行分析与归类,发现许多治疗作用大同小异的穴位,往往成行地分布在一定的部位上,而且这些分布在一定部位上的穴位,能够治疗一定脏器的疾病。如手太阴肺经的穴位,一般都能治疗肺脏、支气管、咽喉部位的疾患。临床又进一步证实,具有类同治疗作用穴位的分布与针感传导线路常常相一致,这样使人们认识到穴位和穴位之间有着一条联系的途径。古代医家就是在观察穴位的基础上,发现穴位之间的联系,产生了线的认识,并探索出各条线路之间复杂的内在联系,这样通过一番由点到线的认识,以及同类归经、经上布点的归纳与总结,于是形成了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联络网,它分为经脉和络脉两大类。经脉纵贯上下,是主干;络脉联缀交错,网络全身,是分支。因此,经脉仿佛大地之江河,络脉好似原野之小溪。十二经脉分别络属相应的脏腑,构成脏腑表里相合关系,使脏之气行于腑,腑之精归于脏。每条经脉各源出于一条脏器,由里往外,通上达下。手三阴经由胸走手,手三阳经由手走头,足三阳经由头走足,足三阴经由足走腹,这样把脏腑和体表各组织紧密地连接起来。奇经八脉也从正面与侧面、纵向与横向,将十二经脉维系在一起。通过经络的起、止、上、下、循、行、出、入、侠、贯、属、络、交、连、支、布、散,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经络是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气血运行通路,人体气血,循环不休,周流不息,以营养全身各组织器官。由于经络能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从而保证了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经络不仅有运行气血营养物质的功能,而且还有传导信息的作用,所以经络也是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信息传导网。经络凭借四通八达的信息传导网,可以把整体的信息传递到每一个局部去,从而使每一个局部成为整体的缩影。   由于经络在生理上具有联系内外、运行气血、传递信息的作用,所以在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联系功能、气血运行及信息传导的异常。而这些异常变化,与经络所属的脏腑、经脉所循行的部位、经脉的通达与否、经气的虚实多寡、经气的厥逆暴乱以及经气的终绝衰亡,都有密切的关系。   由上可知,经络系统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医学各学科的理论基础,人体一切生理和病理作用,都在经络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进行。一些著名科学家认为,经络系统实际上是人体的总控制系统,是保持人体健康、长寿的关键。如果人人都能认识到经络在控制人体、保证健康方面的重大作用,经常自觉地通过不同途径锻炼经络,则人类的健康水平将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其结果,人类的寿命理所当然地达到百岁。  
/
本文档为【中医对生命的维持和死亡的认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