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局部麻醉药作用机制

局部麻醉药作用机制

2013-10-21 5页 pdf 357KB 67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7663

暂无简介

举报
局部麻醉药作用机制 本资料由四川卫校招生网整理发布,欢迎加入四川卫校 QQ 群:219585954 局部麻醉药 常用局部麻醉药列表 复方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复方盐酸阿替卡因注射液、复方明矾布比卡因注 射液、复方氯己定达克罗宁乳膏、复方达克罗宁薄荷溶液、复方苯佐卡因软膏、 复方苯海拉明搽剂、谷固醇达克罗宁膜、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利多卡因气雾 剂、普鲁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盐 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盐酸丁卡因片、盐酸丁卡因胶浆、盐酸 布比卡因注射液、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盐...
局部麻醉药作用机制
本资料由四川卫校招生网整理发布,欢迎加入四川卫校 QQ 群:219585954 局部麻醉药 常用局部麻醉药列表 复方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复方盐酸阿替卡因注射液、复方明矾布比卡因注 射液、复方氯己定达克罗宁乳膏、复方达克罗宁薄荷溶液、复方苯佐卡因软膏、 复方苯海拉明搽剂、谷固醇达克罗宁膜、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利多卡因气雾 剂、普鲁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盐 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盐酸丁卡因片、盐酸丁卡因胶浆、盐酸 布比卡因注射液、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盐酸氯普鲁卡因注 射液、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盐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盐酸 丙美卡因滴眼液、注射用盐酸普鲁卡因 注射用盐酸丁卡因局麻药的应用方法 1. 表面麻醉(topical anaesthesia) 2. 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aesthesia) 3. 传导麻醉(阻滞麻醉,conduction anaesthesia,block anaesthesia) 4. 蛛网膜下腔麻醉(脊麻,腰麻,subarachnoid anaesthesia,spinal anaesthesia) 5. 硬脊膜外麻醉(epidural anaesthesia) 构效关系 常用局麻药在化学结构上由三部分组成,即芳香族环、中间链和胺基团,中 间链可为酯链或酰胺链。根据中间链的结构,可将常用局麻药分为两类:第一类 为酯类,结构中具有-COO-基团,属于这一类的药物有普鲁卡因、丁卡因等; 第二类为酰胺类,结构中具有-CONH-基团,属于这一类的药物有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等。 局麻作用 局麻药的作用与神经细胞或神经纤维的直径大小及神经组织的解剖特点有 关。一般规律是神经纤维末梢、神经节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部位对局麻药最为 敏感,细神经纤维比粗神经纤维更易被阻断。对无髓鞘的交感、副交感神经节后 纤维在低浓度时可显效。对有髓鞘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则需高浓度才能产生作 用。对混合神经产生作用时,首先消失的是持续性钝痛(如压痛),其次是短暂 性锐痛,继之依次为冷觉、温觉、触觉、压觉消失,最后发生运动麻痹,进行蛛 本资料由四川卫校招生网整理发布,欢迎加入四川卫校 QQ 群:219585954 网膜下腔麻醉时,首先阻断自主神经,继而按上述顺序产生麻醉作用。神经冲动 传导的恢复则按相反的顺序进行。 作用机制 目前公认的是局麻药阻断神经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性 Na+ 通道 (voltage-gated Na+ channels),使传导阻滞,产生局麻作用。局麻药的作用具有 频率和电压依赖性。 体内过程 1.吸收 局麻药自作用部位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的量和速度决定血药浓度。 影响因素有: (1)药物剂量; (2)给药部位; (3)局麻药的性能; (4) 血管收缩剂。 2.分布 局麻药吸收入血后,首先分布到脑、肺、肝、肾等高灌流器官,然 后以较慢速度分布到肌、肠、皮肤等血液灌流较差的部位。 3.生物转化和消除 局麻药进入血液循环后,其代谢产物的水溶性更高,并 从尿中排出,酯类局麻药主要由假性胆碱酯酶水解失活,如有先天性假性胆碱酯 酶质量的异常,或因肝硬化、严重贫血、恶病质和晚期妊娠等引起量的减少者, 酯类局麻药的用量都应减少。酰胺类药物的转化降解规律尚不完全清楚,主要在 肝细胞内质网代谢转化,故肝功能不全的病人用量应酌减。 常用局麻药 1.普鲁卡因(procaine) 是常用的局麻药之一。对粘膜的穿透力弱。一般 不用于表面麻醉,常局部注射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 外麻醉。普鲁卡因在血浆中能被酯酶水解,转变为对氨苯甲酸(PABA)和二乙氨 基乙醇,前者能对抗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故应避免与磺胺类药物同时应用。 普鲁卡因也可用于损伤部位的局部封闭。有时可引起过敏反应,故用药前应做皮 肤过敏试验,但皮试阴性者仍可发生过敏反应。对本药过敏者可用利氯普鲁卡因 和利多卡因代替。 氯普鲁卡因 (chloroprocaine) 采用化学修饰方法将普鲁卡因分子中对氨基 苯甲酸的 2 位上用氯原子取代形成氯普鲁卡因,形成新一代局麻药,是酯类短效 局麻药,有较强的抗光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可持续给药而无快速耐药性。 氯普鲁卡因毒性较低,且其代谢产物不是引起过敏的物质,不需要做皮试,临床 应用方便易行 本资料由四川卫校招生网整理发布,欢迎加入四川卫校 QQ 群:219585954 2.利多卡因(lidocaine) 又名赛罗卡因(xylocaine),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局 麻药。相同浓度下与普鲁卡因相比,利多卡因具有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穿透 力强及安全范围较大等特点,同时无扩张血管作用及对组织几乎没有刺激性。可 用于多种形式的局部麻醉,有全能麻醉药之称,主要用于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本药也可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对普鲁卡因过敏者可选用此药。 碳酸利多卡因 是用碳酸氢钠调节盐酸利多卡因的 pH 值,并在二氧化碳饱 和条件下制成的碳酸利多卡因灭菌水溶液,以 28℃为临界点,28℃以下无结晶 析出,因此,碳酸利多卡因应在较低室温使用,药液抽取后必须立即注射。由于 释放 CO2 碳酸利多卡因较盐酸利多卡因,具有麻醉起效快、阻滞完善所需时间 短、对阻滞节段无影响、血药浓度安全范围窄等特点。 3.丁卡因(tetracaine) 又称地卡因(dicaine)。化学结构与普鲁卡因相似, 属于脂类局麻药。本药对粘膜的穿透力强,常用于表面麻醉。以 0.5%~1%溶液 滴眼,无角膜损伤等不良反应本药也可用于传导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因毒 性大,一般不用于浸润麻醉。 4.布比卡因(bupivacaine) 又称麻卡因(marcaine),属酰胺类局麻药,化 学结构与利多卡因相似,局麻作用较利多卡因强、持续时间长。本药主要用于浸 润麻醉、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左旋布比卡因(levobupivacaine) 为新型长效局麻药,作为布比卡因的异构 体,在理论及动物试验的证据证明具有相对较低的毒性。 5.罗哌卡因(ropivacaine) 化学结构类似布比卡因,其阻断痛觉的作用较 强而对运动的作用较弱,作用时间短,对心肌的毒性比布 比卡因小,有明显的收缩血管作用。适用于硬膜外、臂丛阻滞和局部浸润麻 醉。它对子宫和胎盘血流几乎无影响,故适用于产科手术麻醉。 临床应用 1.表面麻醉(surface anaesthesia) 是将穿透性强的局麻药根据需要涂于粘 膜表面,使粘膜下神经末梢麻醉。用于眼、鼻、口腔、咽喉、气管、食管和泌尿 生殖道粘膜部位的浅表手术。常选用丁卡因,如耳鼻喉科手术前咽喉喷雾法麻醉。 2.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aesthesia) 是将局麻药溶液注入皮下或手术视 野附近的组织,使局部神经末梢麻醉。根据需要可在溶液中加少量肾上腺素,可 本资料由四川卫校招生网整理发布,欢迎加入四川卫校 QQ 群:219585954 减缓局麻药的吸收,延长作用时间。浸润麻醉的优点是麻醉效果好,对机体的正 常功能无影响。缺点是用量较大,麻醉区域较小,在做较大的手术时,因所需药 量较大而易产生全身毒性反应。可选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3.传导麻醉(conduction anaesthesia) 是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 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使该神经所分布的区域麻醉。阻断神经干所需的局麻药浓度 较麻醉神经末梢所需的浓度高,但用量较小,麻醉区域较大,可选用利多卡因、 普鲁卡因和布比卡因。为延长麻醉时间,也可将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合用。 4.蛛网膜下腔麻醉(subarachnoidal anaesthesia) 又称脊髓麻醉或腰麻(spinal anaesthesia),是将麻醉药注入腰椎蛛网膜下腔,麻醉该部位的脊神经根。首先 被阻断的是交感神经纤维,其次是感觉纤维,最后是运动纤维。常用于下腹部和 下肢手术。常用药物为利多卡因、丁卡因和普鲁卡因。药物在脊髓管内的扩散受 病人体位、姿势、药量、注射力量和溶液比重的影响。普鲁卡因溶液通常比脑脊 液的比重高。为了控制药物扩散,通常将其配成高比重或低比重溶液。如用放出 的脑脊液溶解或在局麻药中加 10%葡萄糖溶液,其比重高于脑脊液,用蒸馏水配 制溶液的比重可低于脑脊液。病人取坐位或头高位时,高比重溶液可扩散到硬脊 膜腔的最低部位,相反,如采用低比重溶液有扩散入颅腔的危险。 脊髓麻醉的主要危险是呼吸麻痹和血压下降,后者主要是由于静脉和小静脉 失去神经支配后显著扩张所致,其扩张的程度由管腔的静脉压决定。静脉血容量 增大时会引起心输出量和血压的显著下降,因此维持足够的静脉血回流心脏至关 重要。可取轻度的头低位(10°~15°)或预先应用麻黄碱预防。 5.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aesthesia) 是将药液注入硬膜外腔,麻醉药沿 着神经鞘扩散,穿过椎间孔阻断神经根。硬膜外腔终止于枕骨大孔,不与颅腔相 通,药液不扩散至脑组织,无腰麻时头痛或脑脊膜刺激现象。但硬膜外麻醉用药 量较腰麻大 5~10 倍,如误入蛛网膜下腔,可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硬膜外麻醉 也可引起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及心脏抑制,可应用麻黄碱防治。常用药物为 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及罗哌卡因等。 6.区域镇痛(regional analgesia) 近年来,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及局麻药的 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理想的围术期镇痛的有效方法,通常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 用,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酰胺类局麻药如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及罗哌 本资料由四川卫校招生网整理发布,欢迎加入四川卫校 QQ 群:219585954 卡因在区域镇痛中运用最为广泛,尤其是罗哌卡因,具有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的 特点,使其成为区域镇痛的首选药。 不良反应 1.毒性反应 局麻药的剂量或浓度过高或误将药物注入血管时引起的全身作 用,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毒性。 (1)中枢神经系统:局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先兴奋后抑制。中枢 抑制性神经元对局麻药比较敏感,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的不平衡,中 枢神经系统脱抑制而出现兴奋症状。局麻药引起的惊厥是边缘系统兴奋灶向外周 扩散所致,静脉注射地西泮可加强边缘系统 GABA 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可防止 惊厥发作。(2)心血管系统:局麻药对心肌细胞膜具有膜稳定作用,吸收后可降 低心肌兴奋性。多数局麻药可使小动脉扩张,血压下降,因此在血药浓度过高时 可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心血管反应。 防治 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掌握药物浓度和一次允许的极量,采用分次小剂量注 射的方法。小儿、孕妇、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适当减量。 2.变态反应 较为少见,在少量用药后立即发生类似过量中毒的症状。一般 认为酯类局麻药比酰胺类发生变态反应为多。 防治:询问变态反应史和家庭史,麻醉前做试敏,用药时可先给予小剂量, 若病人无特殊主诉和异常再给予适当量。另外局麻前给以适当巴比妥类药物,使 局麻药分解加快,一旦发生变态反应,应立即停药,并抢救。
/
本文档为【局部麻醉药作用机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