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新新新论文 2

2013-10-23 10页 doc 45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93343

暂无简介

举报
新新新论文 2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析我国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指导教师:专业:旅游管理姓名班级:2010级2班完成时间:2013年5月10日目录1目录2内容摘要1.旅游资源的概念32.我国旅游资源的现状32.1自然景观42.2历史人文景观42.3民风民俗53.旅游资源发展所面临的问题53.1旅游资源的建设性破坏53.2游客素质低,直接破坏旅游资源63.3旅游活动的破坏64.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及坚持的原则64.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64.2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75.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几点建议75.1减少制造垃,圾造福当地75.2...
新新新论文 2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析我国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指导教师:专业:旅游管理姓名班级:2010级2班完成时间:2013年5月10日目录1目录2内容摘要1.旅游资源的概念32.我国旅游资源的现状32.1自然景观42.2历史人文景观42.3民风民俗53.旅游资源发展所面临的问题53.1旅游资源的建设性破坏53.2游客素质低,直接破坏旅游资源63.3旅游活动的破坏64.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及坚持的原则64.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64.2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75.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几点建议75.1减少制造垃,圾造福当地75.2不断进行宣传,提高公众保护意识75.3树立正确的旅游观念增强环保意识8结论8参考文献9内容摘要在实习期间,真正实际的接触了旅游行业,作为一名小导游接触游客深入景区,充分理解了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一个景区能够大量的吸引游客的原因就是旅游资源。没有了旅游资源,旅游业就成了一个空洞的东西,没有内涵。目前有限的旅游资源面临着旅游市场迅速扩张的巨大压力。人们不合理去开发利用,使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成了一对难解的矛盾,城市建设与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因此而导致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态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保护好旅游资源。关键词:旅游资源,合理,保护,利用。中国国土广袤、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众多,漫长的历史和辽阔的国土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据研究明,我国自然类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类型居世界第一位的数目超过美国、西班牙、法国等旅游强国。目前,我国正处在旅游业快速发展时期,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市,几乎都做出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有24个省市自治区把旅游业当作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来发展,成为区域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是有条件的。中国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旅游市场。本文阐述了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并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及应坚持的原则进行了,提出了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几点具体建议。1.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旅游业的基础,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可归纳为人文景物、文化传统、民情风俗、体育娱乐四大类。对旅游资源概念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尽相同。国家旅游局2003年颁布《旅游通则》对旅游资源的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国外对旅游资源的理解:将旅游资源称作旅游吸引物(touristattracations),不仅包括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而且还包括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因素,甚至还包括舒适快捷的交通条件。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的是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制定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中所给的定义,即: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2.我国旅游资源的现状中国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壮丽的山岳河流,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奇特的动植物和数不尽的名胜古迹,加之独具特色的戏曲、音乐、舞蹈和享誉世界的美食,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国内外旅游者。目前,全国已拥有15000多处旅游景区(点),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改革成就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其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8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1处,国家地质公园44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97个,国家森林公园43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9个,国家4A级旅游区(点)360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37个,还有1269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类博物馆2000余座。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雄伟壮观的建设工程等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2.1自然景观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不胜枚举的奇山异水—高山、湖泊、峡谷、溶洞、瀑布,绚丽多姿。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和嵩山自古以来被合称为“五岳”,位于安徽省南部的黄山则以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组成奇幻的自然景观。;各种资源快速发展,例如:九寨沟、黄果树瀑布和桂林山水均位于中国西南部。四川北部的九寨沟,是一条纵深40余公里的山沟谷地,总面积约620平方公里,兼有湖泊、瀑布、雪山和森林之美,被称为“童话世界”。1978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2年成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7年正式纳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景区,同年通过绿色环球21认证,成为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自2000年后,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次的游客涌入,九寨沟平均每天可以接待1.2万人,并且数量年年递增。2.2历史人文景观中国漫长的历史为今天的旅游者留下了无数文化古迹。石窟、岩画和雕塑艺术是中国旅游资源中绚丽的瑰宝。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少林寺建于公元495年,以少林功夫而闻名于世。悠久的历史文化留下了无数宝迹,现今受到各界的关注,例如: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已经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这个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目前向游人开放的有八达岭、老龙头、嘉峪关等数十处地段及其所属的关隘、墩台和烽堡;1961年,国务院确定八达岭关城和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在邓小平同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倡议下,古老雄关更换新颜,先后修复敌楼19座,城墙全长3741米,使游览总面积达到1.9万平米。1986年,八达岭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1987年,联合国接受万里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1991年8月,八达岭作为万里长城的精华,在北京故宫博物馆,接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人类文化遗产证书。1991年12月,在珠海举行的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评选活动揭晓命名大会上(全国候选景点94个,回收有效选票48万张),八达岭因其景点著名,以37万张的绝对多票数,成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2.3民风民俗中国56个民族的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异彩纷呈,民族节日各具特色。藏族最大也最有趣的节日之一—雪顿节(即酸奶节),又被定为藏戏节,每年藏历6月30日开始的五天中,西藏各地的藏戏主要流派会聚在拉萨罗布林卡进行表演比赛,热闹非凡;各种节日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也在悄悄的发生变化,例如:农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人的泼水节在农历清明节后,水被傣族视为吉祥、美满、幸福的象征。水互致祝福礼;翌日为泼水日,场面隆重热烈,众人以瓢、盆、桶盛水,互相追逐、泼洒。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龙舟、跳孔雀舞等活动。放河船、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斗鸡等,也是泼水节期间的活动内容。近几年来,还增加了民俗考察、经贸洽谈等。使泼水节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泼水节每年在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同时举行。两地均可从昆明乘飞机直接到达。1961年4月13日,周恩来总理曾参加过西双版纳的泼水节。从此以后,泼水节的规模越来越大,每年都有数以万千的中外游客视为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3.旅游资源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1978年之后,我国旅游业借改革开放之功,20年来持续快速发展。当前旅游资源开发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有限的资源面临旅游迅速扩张的巨大压力,而重复建设和盲目粗放式开发更加重了资源的失衡。资源的开发从人文景观资源转向自然生态资源,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就成了一对难解的矛盾。3.1旅游资源的建设性破坏。随着现今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者人数不断增加。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更是多方面的、严重的,大多超过自然风化的破坏,有的甚至是完全毁灭。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旅游价值的文物古迹比比皆是,这是古人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但是,由于无知,在建设中遭到很大的破坏,如我国的古城墙都被拆毁;苏州在城市建设中,有61.9%的古典园林和庭院已被破坏,昔日有“十八景”盛誉的洽隐园被占用后,玲珑剔透的假山石被烧成石灰,山洞埋入地下,楼阁不见踪影。 在风景区,工程建设不当,破坏了风景区周围景观的和谐及古建筑风格意境。如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苏州拙政园,周围盖了6个工厂,烟囱、水塔、高楼等建筑挡住人们的视线,站在园内已难见到雄伟挺立的北寺塔,破坏了景区的整体环境美3.2游客素质低,直接破坏旅游资源游客中有一部分人对景物随意刻划、涂抹,任意毁坏旅游资源。最典型的莫过于有些人在景点上刻上“某某到此一游”的刻痕,曾有相声演员创作过一个段子专门讽刺这种现象。此外,有些游客乱扔果皮纸屑,也给旅游区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3.3旅游活动的破坏。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著名风景名胜区游客倍增,游客的踩踏使区内地面因磨损而失去原来的特色。如故宫,许多大殿前和内部的路面、地面,因游客密度较大而严重磨损。有人估算,故宫铺地的“金砖”每年磨损达10~20mm。故宫御花园的土地也因严重踩踏而板结,几棵古树已濒临枯死。颐和园婉蜒700多m的长廊路面的砖,也因踩踏而每隔几年要更换一次。4.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及坚持的原则旅游资源开发是指以旅游资源开发为核心,促进旅游业全面发展社会经济活动。它是一项全面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包括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旅游景区(点)的规划与、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与营销、旅游景区(点)建设经营和管理、旅游景区(点)企业文化的建设、旅游地形象的建设与推广、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及旅游社会氛围的营造等各方面的内容。4.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大部分旅游资源仅依靠原始的内在的质量品质是有一定局限的、或达不到吸引人们前来旅游的等级、或使旅游者可望不可即、或不能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旅游需求,须经过规划建设,点缀补充,创造鲜明的旅游形象;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挖掘老旅游区旅游资源的潜力、创造新的包括劳务在内的旅游产品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旅游的吸引力,从而增加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旅游资源开发通常是指旅游经营者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对旅游资源所进行的开拓和建设等技术经济活动。4.2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有些地方甚至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因此,许多地方都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掀起了旅游资源开发的热潮。但在以往的旅游开发中,有些地方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对旅游资源重开发、轻保护,甚至有的只顾开发、不管保护,使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遭到了破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看到旅游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开发中对资源造成破坏、对环境构成威胁等负面影响,积极寻求保护性开发,坚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促进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只有走合理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有效结合的发展道路,旅游业才有生命力。5.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几点建议旅游资源开发是指以旅游资源开发为核心,促进旅游业全面发展社会经济活动。它是一项全面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包括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旅游景区(点)的规划与设计、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与营销、旅游景区(点)建设经营和管理、旅游景区(点)企业文化的建设、旅游地形象的建设与推广、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及旅游社会氛围的营造等各方面的内容。5.1科学合理规划,实现有序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必须与环境保护目标保持一致。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时,必须进行详细的环境评价,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要制定科学的规划。规划的指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环保与开发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实现有序开发。同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5.2不断进行宣传,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时,我们应加强开展全社会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力宣传,加强科普工作,加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要充分理解旅游的博大精深内涵,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我们要站在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高度,用科学发展观去引领各界人士认识旅游业的内涵,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启发大家,自觉地把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密切相连,提高旅游者、旅游管理者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逐步形成文明旅游、科学旅游、健康旅游的社会氛围。5.3树立正确的旅游观念增强环保意识。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旅游业离开了优美的环境便无法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与环境保护利用应该相辅相成。所以,我们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时候,要立足长远,克服短期行为,要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要积极、谨慎地做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利用。结论旅游资源作为资源的一种我们应该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旅游业也不会有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保护势在必行。并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合适的保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旅游合理发展,参考文献[1]阎蓓.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J].社会科学论坛,2006,(4).[2]杨远昭.试析保护环境与合理开发新疆的旅游资源[J].经营管理者,2010,(9).[3]雷鸣.旅游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J].现代企业,2010,(10).[ZK)][4]张志茹,杨少亮.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N].河北经济日报,2005-09-03.[5]余欢.贵州省旅游资源保护法制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第3页,共9页
/
本文档为【新新新论文 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