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病理生理学之等渗性脱水

病理生理学之等渗性脱水

2013-11-06 4页 doc 37KB 54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7332

暂无简介

举报
病理生理学之等渗性脱水 本资料由四川卫校招生网整理发布,欢迎加入四川卫校QQ群:219585954 三、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 特点:水、钠呈比例丢失,血钠140-150mmol/l, 渗透压280- 310mOsm/l 1、原因和机制 等渗体液丢失,在短期内均属等渗性脱水 2、病理生理变化 (1)因首先丢失细胞外液,且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对细胞内液影 响不大。 (2)循环血量?,Ald和ADH分泌?; 兼有低渗性、高渗性脱水的临床表现。 如不予处理,通过皮肤、肺不断蒸...
病理生理学之等渗性脱水
本资料由四川卫校招生网整理发布,欢迎加入四川卫校QQ群:219585954 三、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 特点:水、钠呈比例丢失,血钠140-150mmol/l, 渗透压280- 310mOsm/l 1、原因和机制 等渗体液丢失,在短期内均属等渗性脱水 2、病理生理变化 (1)因首先丢失细胞外液,且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对细胞内液影 响不大。 (2)循环血量?,Ald和ADH分泌?; 兼有低渗性、高渗性脱水的临床现。 如不予处理,通过皮肤、肺不断蒸发?高渗性脱水; 如果仅补水,未补钠,?低渗性脱水 3、防治原则: 葡萄糖盐水 四、水肿 (一)概念 (Conception) 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发 生在体腔内、称为积水 (hydrops) (二)分类 (Classification) 分类方法较多,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   按照分布范围分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   按照发生的原因分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性 水肿等。   按发生的部位分皮下水肿、肺水肿、脑水肿等。 (三)发病机制 (Mechanisms) 正常人组织间液量相对恒定,依赖于 体内外液体交换和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水肿的本质是组织间液 过多,即以上平衡失调。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组织液的生成大于回流)血浆和组织 间隙之间体液的平衡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有效流体静压:毛细血管血压 - 组织间静水压(促使血管内液 体向外滤出的力量)   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 组织间胶体渗透压(促使组织 间隙液体回到毛细血管内的力量)   淋巴回流:回流组织液十分之一   正常组织间液由毛细血管动脉端滤出,静脉端回流,其机制为: 动脉端有效流体静压 [30-(-6.5)]> 有效胶体渗透压(28-5)血浆滤 出生成组织间液。静脉端有效流体静压 [12-(-6.5)]< 有效胶体渗透 压(28-5)组织间液回流入毛细血管静脉端,剩余的组织间液须经淋 巴回流。 如果上述任何因素发生改变即使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 (1)毛细血管血压血高   全身或局部的静脉压升高是毛细血管血压开高的主要原因。升高 的静脉压逆向传递到小静脉和毛细血管静脉端,使毛细血管血压升 高,有效流体静压随之升高,血浆滤出增多,且阻止静脉端回流,组 织间液增多。如右心衰竭上、下腔静脉淤血,静脉压升高。 (2)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血浆胶体渗透压取决于血浆白蛋白含量,任何原因使血浆白蛋白 减少,血浆胶渗压乃至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力量减弱, 组织间液增加。如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肾病患者尿中丢 失蛋白过多等。 (3)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正常微血管壁只允许微量蛋白通过,血浆白蛋白含量 6-8g% , 而组织间隙蛋白含量 1g% 以下。如果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白 蛋白减少,组织间隙蛋白增多,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组织间隙水和 溶质潴留。引起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的因素很多。如炎症时、炎症介 质组胺、激肽使微血管壁内皮细胞微丝收缩,内皮细胞变形,细胞间 隙增大;缺氧、酸中毒可使微血管基底膜受损等。 (4)淋巴回流受阻   正常情况下,大约 1/10 的组织间液经淋巴回流,组织间隙少量 蛋白经淋巴回流入血循环。即使组织液生成增多,淋巴回流可代偿性 增加有抗水肿的作用。某些病理条件下,淋巴干道堵塞,淋巴回流受 阻,不仅组织间液增多,水肿液蛋白含量增加,称为淋巴性水肿。如: 丝虫病时,主要淋巴道被成虫堵塞、引起下肢阴囊慢性水肿。乳癌根 治术清扫腋窝淋巴结引起前臂水肿。 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钠水潴留)   正常人钠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故体液量维持 恒定。钠水排出主要通过肾脏,所以钠水潴留基本机制是肾脏调节功 能障碍。正常经肾小球滤过的钠,水若为 100% ,最终排出只占总量 的 0.5-1% ,其中 99-99.5% 被肾小管重吸收、近曲小管主动吸收 60-70%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水重吸收受激素调节、维持以上状 态为球管平衡,肾脏调节障碍即球管失平衡。    (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肾小球滤过率主要取决于有效滤过压,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 积,其中任何一方面发生障碍都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在心力衰 竭、肝硬化腹水等有效循环血量下降情况下,一方面动脉血压下降, 反射性的兴奋交感神经;另一方面由于肾血管收缩、肾血流减少,激 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酮固酮系统,进一步收缩入球小动脉,使肾小 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有效滤过压下降;急性肾小球肾炎,由于炎性 渗出物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肿胀,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慢性 肾小球肾炎时,大量肾单位破坏,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这些因素均 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钠水潴留。 (2)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目前认为在有效循环血量下降时,除了肾血流减少,交感神经兴 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激活外,血管紧张 II 增多使肾小球出 球小动脉收缩比入球小动脉收缩更为明显,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 高,其结果是肾血浆流量减少,比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更显著,即肾小 球滤过率相对增高,滤过分数增加。这样从肾小球流出的血液,因在 小球内滤出增多,其流体静压下降,而胶体渗透压升高(血液粘稠), 具有以上特点的血液分布在近曲小管,使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3)远曲小管、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的能力受 ADH 和醛固酮的调节, 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下降,血容量减少,是 ADH、醛固酮分 泌增多的主要原因。醛固酮和 ADH 又是在肝内灭活的,当肝功能障 碍时,两种激素灭活减少。ADH 和醛固酮在血中含量增高,导致远曲 小管,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多,钠水潴留。   以上是水肿发病机制中的基本因素,在不同类型水肿的发生,发 展过程中,以上因素先后或同时发挥作用。同一因素在不同类型水肿 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只有对不同的患者进行具体,才能选择适宜 的治疗。 (四)水肿的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to body) 1
/
本文档为【病理生理学之等渗性脱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