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朗润之声》第一期

2013-11-19 35页 pdf 3MB 6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0399

暂无简介

举报
《朗润之声》第一期 目录 1 编委会名单 2 名师寄语 黄卓老师对经双同学的寄语 3 扬帆职场 职场沙龙 之 金融专场 5 前辈指津 专访曹丹妮...
《朗润之声》第一期
目录 1 编委会名单 2 名师寄语 黄卓老师对经双同学的寄语 3 扬帆职场 职场沙龙 之 金融专场 5 前辈指津 专访曹丹妮和陈畅 13 专访李想 14 专访李雪文 14 专访夏布望 16 专访陆佳仪 18 专访方源达 19 学术平台 江宇:改革为什么这样难? ——从医改看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 21 如何加入 CCERCLUB 32 指导老师:赵普生 主编:陈鑫泉 执行主编:太巍 美术编辑: 马建新 柳舟 孙烁琪 文字编辑:(按姓氏笔画序) 马海超 马柯 太巍 田原 孙晔 刘恒瑞 何楚瑜 周越 柳舟 戴挺 编委会 2 2012 年 10 月 12 日上午 10 点,CCERCLUB 有幸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黄卓老师接受采访。黄老师曾经获得斯坦福大学金融数学硕士、经济学硕士、经济学 博士,去年从斯坦福博士毕业便来到朗润园授课,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计量经济学、 金融计量学、实证金融学等。下面为黄老师送给经双同学的寄语: 记者:黄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您是 Stanford 博士毕业之后就来到朗润园授课,从国 外回来时间不长,而咱们 CCER 开设经双的目的是普及真正的西方经济学教育,您打 算怎样将 Stanford 的经验运用到经双教学中? 黄卓老师:欢迎大家加入经济学双学位的大家庭,相信这个选择是大家在学业与 职业上迈出的重大一步。在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是很受欢迎的一个专业,辅修经济学 的同学也非常多,我认为经济学不仅仅是对知识简单的积累,还是一种思维方式,或 者说是分析问题的框架,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这样的思维和框架中获取智慧,这也是我 想在我的计量经济学中带给同学们的。 记者:虽然之前美国次贷危机对金融行业造成了冲击,但当下这一行业依旧热门 火爆,咱们不少经双同学也想进入这一行业。我们知道您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金融, 您下学期也将为我们带来一门金融方面的新课,您能不能提前透露一下这门课程的名 称和大概的教学呢? 黄卓老师:这是一门关于期货期权与金融衍生品定价的课程。衍生品是金融市场 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正处于衍生品高速发展的阶段。在中国进行交易的几种大宗商 品期货,其成交额在全球属于前列,而股指期货在上市两年来,其成交额已达到 A 股 成交额的两倍多。我相信随着中国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还会有新的金融衍生品上市 交易,例如股指期权、原油期货、国债期货、外汇期权等,每一个品种都有潜力达到 A 股市场的交易规模。这门新的课程将让经双项目的金融方向得到进一步完善,也将 给经双同学提供更多的选择。 记者:我们知道想要进入一个行业,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所谓“知己知彼百战 不殆”,您觉得,咱们经双学子如果有这方面意愿,大概需要做哪些准备? 黄卓老师:我认为同学们首先要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逐渐形成自己分析问题的 逻辑框架,这是国家发展研究院不断强调的能力。此外,鼓励大家找一两个自己感兴 趣的领域,进行长时间、有深度的知识积累,并选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 和探索,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或发现。最后要注重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比如演讲、 沟通、写作等,这些能力在职业生涯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多同学欠缺的。 黄卓老师对经双同学的寄语 名师寄语 3 记者:我们知道,您从进入朗润园开始就很关心我们的学生活动,这学期也期待 能得到您更多的指导!最后,想请您再给经双的同学们说几句吧。 黄卓老师:我想送给经双同学的是——希望大家能够保持每天进步一小步,收获 一点点,进步和收获能使你的心态变得平和踏实,这样的一种状态,更加有利于大家 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同时找到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 撰文:何奇峰 4 名师寄语 5 一、 嘉宾简介 【马天平】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双学位。 供职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从事市场分析工作,研究资金链走势,包括 表外资产的负债管理和资金链的跟踪以及解构市场上新产品,并撰写相关市场报告。 【蔡懋】 北京大学 07 级历史系本科生、北京大学经济学双学位。 供职红杉资本,从事风险投资,主要负责 Health Care 产业的市场分析。日常工作 是整合行业相关背景研究,发掘有市场价值和投资价值的公司,并通过接触潜在公司 管理层,判断其是否具有未来发展前途。 【喻海博】 清华大学生物制药硕士、北京大学经济学双学位。 供职于民生证券投资银行业务部,主要负责承销企业上市,帮助企业准备材料、 企业改制并给予财务帮助,以满足企业上市要求。 【王璐】 北京大学经济学双学位。 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个人金融部,主要负责银行理财和产品的与营销, 对新产品的沟通协调和查漏补缺。 二、提问环节: 1、请问学长学姐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 职场沙龙 之 金融专场 扬帆职场 马天平:工作时间较稳定,较偏好复合背景人才,特别是理工科出身的同学。 蔡懋:所从事的工作与本专业不直接相关,但是真正进入职业岗位之后发现最重 要的是学习新的东西的能力。工作比较辛苦,需要经常出差会见客户,工作节奏快, 但是能够不断接触各个领域的知识,对个人成长有较快促进作用,不过建议女生谨慎 选择。 喻海博:工作时间不稳定,具有脉冲性,忙碌时要通宵工作,没有项目时又比较闲。 王璐:农行有国企风格,工作压力要比其他企业小。农行现阶段属于发展转型阶段, 有利于个人发展。总行与分行的区别在于总行是进行管理和产品研究、开发,属于支 持部门,而分行主要进行营销,是市场竞争的主要部门。 2、请问蔡懋学姐认为风投行业在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前景以及学姐是怎样进入红 杉的? 蔡懋:PE、VC 是一个比较精英行业,像红杉资本做风投的只有 40 人,每个人都 直接归大老板管。我在红杉工作中常碰到创业者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和他们的谈 话中可以得到很多经验和信息。但风投需要我们了解很多知识,需要我们不停的学习。 而且 PE、VC 没有很明确的发展轨迹,主要靠自己的个人能力获得职位的晋升。关于 自己进入红杉,其实也是很巧合的事情,PE 、VC 是基本不校招的,我是从我的朋友 那里得到红杉资本的招聘信息。我实习经历比较丰富,在奥美广告,德意志银行的商 业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的投资银行实行过,由于实习面广泛,积累了广泛的人脉,才得 到各种信息。我也是投简历之后经过 5 轮面试才进入红杉资本的。 3、请问如何寻找自己的第一份实习工作: 蔡懋:奥美广告常年招人,但是投简历的人很多,很多简历被忽略是因为 HR 来 不及看,所以最好要有学长的推荐,我在 Deutsche Bank 的商行和 Deutsche Bank 的投行 实习也是被人推荐过去的。我的实习很丰富但都很难拿,能够拿到德意志银行投行的 工作也是得益于我在德意志银行商行比较好的表现,在工作中和领导建立了比较好的 关系,进而拿到了德意志银行投行的实习。所以前一份实习对后一份实习也是很重要的, 大家要学会展现自己的实习经历,并让自己的实习经历能够相互关联,让用人单位够 感觉到自己的实习经历是有价值的。 王璐:刷 BBS 和应届生,多找些机会,多尝试,其实实习机会并不会很难获取。 我的国开行实习是在应届生那里刷到的,很多实习单位会看你的背景是否符合要求, 我的理工科背景和经双学习经历符合国开行研究单位的性质和岗位要求,就被录取了。 所以大家要注意自身背景和单位岗位的匹配程度。对于想要进商业银行工作的同学, 实习经历最好能在相关行业,如四大、国企、银监会等等,这些会是考官比较喜欢的 6 扬帆职场 经历。 马天平:实习过很多地方,也都是自己去面试,要靠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并要让 自己获得考官的注意。 喻海博:国信证券的投行部实习让我了解证券市场的很多东西,也让我很快掌握 了财务法律二级市场等相关知识。而在私募基金做研究员,研究每个公司各方面情况 和公司的发展前景以及管理层的情况也让我收益颇多。 4、请问王璐师兄,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进入像农行这样的国企,哪个部门比较适 合?再进入之后又要怎么发展? 王璐:我先说一下银行的部门构成:银行是由前台、中台和后台构成的。作为法 学专业,要发挥专业所长,进入法律事务部是最对口的。但是,很多工作专业跨度是 比较大的,比如我自己本科是学习计算机的,但是修的经双,进入了金融这个行业。 所以说,经双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经双背景是你进入金融及相关行业的敲门砖。那么 作为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想要进入这个行业,最好是做一些金融行业的实习工作,了 解行业相关情况,在面试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是会有很多共同话题的。另外,国企很 看重沟通协调能力,所以在大学多做一些社团工作、组织一些大的活动,是很有好处的。 5、今年金融形势不太好,对应届毕业生会有什么影响?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什 么部门比较适合? 马天平:对于第一个问题:金融形势不好是一个宏观经济的问题,现在银行股价 比较低,金融作为一个庞然大物仍然低迷,这是因为大家没有一个很好的预期,就是 说这个行业还存在上升空间。对我们部门来说,受影响相对不是特别大,直接做贷款 的部门受影响是比较大的。我们的业务像股权、债券等受影响较小,我们的资产管理 业务还是在上升的。对于第二个问题:你的专业是化学,可以做化工行业的分析,可 以去做化工行业公司的信贷材料,或者也可以来我们部门做化工行业的股票投资。我 们喜欢复合人才,不太看重专业,但如果你数学好的话是比较有优势的。关于招聘, 工行有三个数字——一百、一千、一万,就是说每年招聘应届生不超过一万,社会招 聘不超过一千,从海外金融机构招聘不超过一百。在招聘时,要表现得思维活跃,然 后要有辩证观点、能全面看待问题,还有要活泼开朗一点,像我们部门,气氛是比较 活跃的,会比较喜欢活跃的人,希望你能快乐地工作,开心地生活。 6、我是学生命科学的,蔡懋学姐做的是 Health Care 方向,请问你怎么看这个产业 的前景?我如果进入这个行业有没有优势? 蔡懋:首先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发展前景很好的行业。因为人对健康的需求越来 7 扬帆职场 越多,这是硬性需求,不会有周期性的问题。目前中国的生物行业处于起步阶段,生 物制药有一些较大的公司,但是生产医疗器械的大公司还没有,中国的 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也是刚刚起步。对于第二个问题,Health Care 是一个进入门槛比 较高的行业,你的专业背景肯定是一个优势。 7、我是学西班牙语的,想问马天平师兄和王璐师兄,两家国有银行在对外业务上 与西语国家有多大程度上的联系?如果从事相关工作,什么知识和能力比较重要? 王璐:农业银行的国际业务相对较少,目前重点在东南亚地区,对西班牙语需求 较小,可能工业银行会多一些。 马天平:在对外这方面,工业银行相对于中国银行也还是落后的。不过最近几年 国际业务做的也比较多,我们今年有招聘一些小语种,包括西班牙语,因为工行正在 全球各地开分行,扩展到欧洲、非洲地区,虽然西班牙没有分行,但是西班牙语使用 范围比较广,所以当我们的分行开到非洲、美洲地区时还是需要的。此外,银行之间 的汇兑关系,债券投资也是需要西语的。总之,你在我们那儿是有用武之地的。 8、证券相关工作的话,数学、计算机专业做什么比较好?工作强度怎么样? 喻海博:国内证券市场处于相对原始的阶段,数学、计算机专业比较合适的像金 融工程、量化都还没有发展起来,但是也已经在逐渐起步了,我是很看好量化这个行 业的。另外是债券投资是很多企业需要的,有较大的发展前景,需要一定数学方面的 知识。工作强度的问题,我们的工作是脉冲式工作,有的时候如果需要做材料,可能 会集中起来准备,就会很忙,不过这样的情况一年中不会超过十个。加班是经常的, 但也有时候没有事情的话就比较闲一点。其实如果你是一个比较喜欢思考的人,就会 感到很多乐趣,很有成就感。 9、请问本科生就业与研究生就业哪个更好? 喻海博:其实本科生和研究生差别不是很大。国内招聘,不少企业会直接提高门槛, 因为投简历的人太多了,所以就直接把研究生作为一个条件。但是对于外企,应该就 没有这样的区分。 蔡懋:我补充一下,我了解的一些国企、民企,研究生与本科生在应聘、待遇等 方面都有挺大差别的。但是外企不会,甚至有些外企更喜欢本科生,因为他们觉得本 科生和研究生的知识差别不大,而本科生可塑性更强,他们年轻肯干,未来发展之路 更长。 10、你们都是做投资的,那相互之间有什么不同呢?还有想问一下蔡懋学姐,你 8 扬帆职场 经常要出差,那这样的生活有没有对你造成什么困扰呢? 喻海博:我说一下第一个问题,我所在的证券公司投行部主要是协助企业上市, 工作是要让企业更规范、更符合上市的标准,所以工作要求我们全面了解企业,包括 存在的问题。但是蔡懋那边的 PE 投资应该更看重将来的发展。 蔡懋:红衫的投资范围比较广,有大的公司,也有一些小的种子企业,甚至我们 投资过一个小天才。我们更看重的是公司的未来增长潜质,它未来能否赚钱。我们要 对公司内部以及它的对手、市场,做整体的调查。企业往往会掩盖一些不好的东西, 而我们就要查清事实,查清楚到底是它是一个怎样的企业。另一个问题关于我的生活 方式,我到各地出差时坐头等舱、住星级宾馆,看起来很光鲜,但是肯定牺牲到和家 人朋友在一起的时间,而且也会想家。其实还是看你喜欢怎样的方式吧,如果你喜欢 追求新鲜感、接触新的东西的话就挺好的。总之有利有弊,还是看个人。 马天平:我们这边的投资,我们觉得外商比我们专业,证券比我们剽悍。但是我 们也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是全国最大的买方,资金量大,所以有很多专业、高端的机 构也会来找我们投资。另外一个特点是我们在各地分布着网点,各个分支行就像触角 一样监测本区域的情况,发现投资项目,然后进行材料准备等。总的来说,我们具有 资金优势、人力优势,投资很广。最后还有一点,在国企做工作是一堆人分工完成, 领导决策,可能不太容易突出个人;相较而言,外企可能更有利于个人表现。 王璐:我就从渠道的角度再来补充一点。天平那边做的工作具有信息优势,汇总 全国各地的优势后可能比小规模的券商的优势要大很多。从渠道管理的角度来说,各 分行可能会有很多要求,我们的前台部门的工作之一就是信息汇总之后提交上去,根 据风险控制和市场导向,敲定投资,再反馈客户,两边协调好之后就销售成功。 整个链条是比较长的,效率和机会把握比专业投资机构肯定要低。对于企业文化就像 天平说的那样,所以在选择进入企业时要考虑好自己适合哪种环境。 蔡懋:我再补充一点做决策的问题,其实像在 Deutsche Bank 这样的大外企,你做 的东西也是不被看到的,你所做的所有东西都归于你上面的那个人,但是在红衫资本 不一样,你的东西都会被记住的,在这里个人做的一定会署名的,个人的功绩是不会 被埋没的。 喻海博:不同企业有不同对待新人的。我所知道的在某个企业,如果你是助 理研究员,那么是不能署名的,这样就会导致你在这个行业没有竞争力,也就难有进 一步的发展。而另外一个企业文化就注重培养新人,就是说进去之后自己完成的就会 有署名,这样的话如果你做的好马上就会声名鹊起,给你一个很快崭露头角的机会。 11、你们修经济学双学位得到了什么?怎样能获取更多的比如人脉、个人实践经 历等?如何才能向金融这个方向更近? 9 扬帆职场 王璐:我和小喻都是理工背景,研究生修了经双,不管你是怎样的专业背景,经 双对于你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知识之外,收获很大的就是思维方法,能够辩 证客观冷静地看待问题。另外一点是能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流,这是在各院系没有的机会, 在接触过程中你会感到不同背景的人的不同想法,这样你就会学到很多。另外经双这 边的活动比较多,CCERCLUB 活动很丰富,能够提供很多自我提升的资源。 喻海博:和王璐一样,收获很大的一点就是思维方式,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以前 是用归纳演绎研究自然科学,学了经济学,就可以用另外的方法认识社会,深刻地理 解社会是怎样运行的,内在关系是怎样的,然后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这对个人生活、 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总的来说,还是学到了很多,很感谢北大能为我们提供经双这 样一个平台。 蔡懋:首先,经双是找工作的敲门砖,对于非经济专业学生走入金融行业是很重 要的;第二点就是经双真的能学到有用的东西,像我之前上的市场营销,讲的不只是 营销,也在分析公司,对我现在的行业很有帮助,能让我看懂各种公司的账目是怎样的。 第三点就是,我很遗憾大学时期没有参加经双这边的活动,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大家还是应该好好利用。 马天平:经双经历中有两个人对我影响比较大,我想在此提一下。一位是林毅夫 老师,当初听林毅夫老师的课,他讲的一句话对我影响很大,说“如果你的假设是正确的, 逻辑推理也是正确的,那么即使你的结论是荒谬的,也是很有价值的”。这一点对于 以后的研究、分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可能你的想法会被别人嘲笑,但如果你能 证明自己不同于直觉的东西是正确的,就会是非常了不起的。另一位是光华的张维迎 老师,他说过“人虽然是理性的,但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人还是会做出很多不符合理 性的东西”。这一点用到日后,就是人是有限理性的,也有很多情绪,了解到这些, 和人打交道能看得更开,关系处理得更好。最后我想说的是人脉关系,要善于和老师 打交道,老师能给大家提供很多资源,我当初就是由黄老师写的推荐信。 撰文:戴挺、刘霄阳 10 扬帆职场 11 前辈指津 陈畅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09 级本科 安永 offer 李想 北京大学哲学系 09 级本科 保送 CCER 直博 方源达 北京大学工学院 10 级研究生 CCER 经济学双学位 前辈指津 陈畅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09 级本科 安永 offer 12 前辈指津 陆佳仪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09 级本科 保研 CCER 硕士 夏布望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09 级本科 保研光华硕士 曹丹妮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09 级本科 李雪文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09 级本科 保研 CCER 硕士 专访曹丹妮和陈畅 13 前辈指津前辈指津 在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曹丹妮和陈畅。两位均是北京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的大四本科生,凭借本专业和双学位的优异成绩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下 面就让我们从两位的经双学习中汲取一些宝贵经验。 记者:师姐们当初报经双是出于什么目的?期望通过经双有哪些收获? 曹:我们觉得经双应该会对本专业修的国际政治经济这门课有很大帮助;当然也 比较喜欢经济。还有当时报经双时并没有过多考虑,但现在回过头来思考,经双肯定 会对就业有所帮助,扩宽就业面,而且中心的老师都是非常好的。 陈:也是考虑到对国政这门课的促进作用,然后本身的兴趣。其实宏观经济和政 经很像,将两门课结合起来学习,有助于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记者:师姐们对于用在本专业和双学位上的时间一般都是怎么分配的呢? 曹:我觉得其实时间的分配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你的本专业的难易程度等,其次 是你个人在本专业和经济方面的兴趣大小。 陈:经双方面我觉得一定要重视数学课,多花一些时间去做题;我的话平常可能 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经双上。我觉得兴趣导向很重要,双学位的话如果喜欢会更有意义。 记者:双学位的毕业证对于找实习有什么帮助呢? 曹:我觉得双学位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会有帮助。经双的背景有利于简历在初次筛 选中脱颖而出,对于后面的实习面试环节中,如果面试官问一些经济方面的问题也会 有所帮助。 陈:经双让我对经济更感兴趣。至于帮助我觉得主要是对第一关筛选简历时,很 多工作岗位的简历筛选需要你的简历有“经济”等的关键词,之后的关系并不是太大, 经双更多地是培养我们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和快速学习的能力。 记者:学好经济学需要培养哪些思维习惯? 陈:我觉得学习文科就需要大量读书,是一种泛泛的思维习惯;然而学习经济与 之不同,需要的是一种理科思维,对于经济来说,细节很重要,马虎不得。另外要重 视课程作业。当然数学不是经济学的全部,只是工具。经济学告诉你怎么思考怎么看 这个世界。 撰文:周越、孙晔、马柯 10 月 6 日下午在泊星地咖啡厅,我们与哲学系 09 级、成功保研 CCER 的李想同学 进行了短暂而充分的交流,受益匪浅。 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李想对于经双学习给出了丰富而中肯的建议。关于时间分 配,李想对于本专业学习和经双学习进行了比较平均的时间分配,然而鉴于本专业课 程较多,经双课程相对较少,因而对经双的学习更为深入。具体到相关课程,比如计 量经济学等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相对困难的学科,李想,只要肯认真钻研,扎实努力, 就一定都能学好。李想坦言自己对本专业哲学也非常喜爱,但最终出于学科适应能力 的综合考虑而选择了转向经济学方向继续深造。从哲学到经济学,课程的深入学习、 科研项目、CCER 夏令营等知识积累促发了李想的学科转向。要想转向经济学学习,首 先必须通过相当程度的课程学习全面了解经济学是什么,是否真正契合自己的兴趣。 伴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及于与老师的充分交流,我们可以选择参与适合的科研项目, 准备相关论文,这也是为保研 CCER 做出的十分重要的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 十分注重与老师的交流沟通,时常关注了解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尽早准备。 李想跟随周其仁老师做过挑战杯项目,跟随社科院老师做过相关科研,也参加了香港 中文大学交换项目等校际交流活动,其丰富的学术经历和充分的知识准备最终使之脱 颖而出,成功保研。李想的学术历程对于广大希望在研究生阶段进行经济学研究的学 子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或许,在本科生学习阶段,我们不但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循序渐进、一丝不苟,我 们更应该去不断尝试,不断体验,不断创造,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 撰文:马建新、孙烁琪、柳舟 专访李想 14 觉得自己很幸运,以经双为平台接触到了李雪文。李雪文为人亲切热情,她清晰 的思路,流畅的谈吐,令人难以忘怀。 本文大致按采访录音整理,对部分调整了一些顺序。 记者 : 学姐认为在经双的学习中收获到了哪些?什么是最为印象深刻的? 李雪文 : 首先,是一定能交到很多朋友的,校内的、校外的,大家大多志同道合, 都是在一起学经济,以后也会有着一些合作和帮助。和同学之间一起讨论讨论问题, 交换笔记,彼此也会熟悉起来。而且在习题课上,可能听的同学不是很多,一直听下 来的那些人还都会有一定了解的。(在听取习题课的过程中,是可以有一定的选择性, 专访李雪文 前辈指津 15 先试听一下,觉得不错就可以继续听下去) 至于学习就是更加不用说的了,国发院的老师都是教得很好的,也会交给你很多 知识。就比如我当时选的那门计量,沈燕老师的,你会觉得她很有人格魅力,一学期下来, 你不仅会觉得能学到不少东西,同时也是很陶冶情操的,对你的人生、生活态度等各 个方向都是有很多帮助的。 记者 : 关于通选课方面有什么推荐的呢? 李雪文 : 在通选课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余地,在必修课完成时候,选修课还是有一定 学分的。我本身上的不是很多,但国际贸易那门课是很不错,还有像周其仁老师那两 节课“中国经济专题”和“新制度经济学”虽然可能会比较辛苦,但能坚持下来一般 都会有不小的收获。如果想要继续学经济学的话,听听“信息经济学”也是很有帮助的。 记者 : 对于本科非经济专业的学生,想要继续在研究生阶段攻读经济学的话,现在 可以有怎样的准备? 李雪文 : 要是以后想去 CCER 的话,现在可能有些早,在大二上完时,你们就可以 开始联系导师了。可以直接给老师发邮件,或者是找有没有同学在那边可以帮你推荐 一下你。 (怎样容易得到那个老师的认可?)成绩上至少应该让那个老师满意,经双 90 多, 或者有着优异的本专业成绩都是很好的。然后尽量让老师看到你的优点,你在哪些方 面有着优秀的品质。早些开始做科研,熟悉相应的过程。之后参加夏令营的话,可以 继续做在这边已经做了的题目,老师也会对你有些帮助。 记者 : 如何去找到本专业与经济相关的切入点,来进行研究课题呢? 李雪文 : 这个倒不一定要相关的,我的这个可能比较特殊,我的老师这边比较喜欢 环科和地质,研究环境和能源这一块的他会比较钟爱,因为这个的专业性还是比较强, 其他人来做的话,也许没有那么明显的优势。但像其他的一些比如,卫生、宏观、微观, 基于喜好还是可以尝试的,也并不一定需要有很强的相关性。 记者 : 在双学位的学习和本专业的学习上的时间分配? 李雪文 : 其实大家在本专业的学习上也一般都是认真上课,考试前突击复习。至于 经双,因为当时我是已经决定研究生往这个方向走,所以在上完每一章的时候我会进 行一些总结和整理,这样在学习下一章的时候,我对之前的内容是相对比较熟悉的。 所以我的经双课程在考试前也就最多复习半天,一般就几个小时就可以了。在这一方面, 其实在刚刚上完的时候,你对所有的内容都是很清楚的,这时候来做一些复习是最有 效率也是受益最多的;想想之后,对内容都不是很熟悉了,再看一次都会觉得很费劲, 前辈指津 16 记者:你觉得你从经双收获到了些什么? 夏布望:我的本专业是国际关系,学习的都是文科内容,经双给了我相应的理科 知识,在经双学习的数学和计量让我能够从更加理性的方式思考问题。所以对于文科生, 经双能够给大家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专访夏布望 这样其实会更辛苦一些。 记者 : 可以细致地讲述一下保研的经过么? 李雪文: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做这件事情了。应该是五月初的时候就 开始报名,在入营结果确定之前,可以先构思一下如果入营的话,你想要做什么题目, 并且开始收集相关资料。五月中旬开始报名,大概是一周后出入营结果,700 多人取了 56 人。入营后,到 8 月十多号,一周的时间,前几天带着出去爬爬长城,听听讲座, 了解老师们的研究题目。最后还有一天就是面试,讲讲你的研究题目,然后老师会问 你一些问题;关于你的研究题目,或者是觉得你的一些漏洞,看看你的研究能力和思维; 还有一些你的应用能力。因为我当时还有地质实习,当时回来的时候,还剩下一个月, 在集中弄这个事。我觉得那些老师对文献方面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比如说,为什么 在研究中选了这个变量?或者在做回归的时候,找到之前的一些数据。这都需要认真 地去查阅文献。其实我们在本科生阶段,可能并不一定要求有很多大创新,但是一定 要做到严谨、细致;特别是遇到了前人已经研究了很多的话题,一定要做好文献综述, 让每一个点都有据可循。最后比较重要的是,在面试的时候,不要抢话和顶嘴,在这 种场合下,老师是很需要尊重的,切记不要争锋相对。 记者 : 对于必修课选课顺序的推荐? 李雪文 : 其实这个顺序也并不是那样的严格或者什么,不过经原还是先上,中微中 宏也无所谓什么顺序了,计量一定要修完概统再修。计量本身有一定难度,如果怕影 响成绩,也可以放在大四再上,但是要是要做研究的话,计量的应用性是很强的,即 使没有提前修的话也建议去自学。 撰文:何楚瑜 前辈指津 17 记者:对于非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想要在研究生阶段攻读经济学,在本科生阶段需 要做些什么,如何利用好 CCER 这个平台获取研究机会? 夏布望:首先绩点、学习成绩是很重要的,大家在上经双 CCER 的要关注自己的 成绩,毕竟找老师要助研机会老师的标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你的成绩。然后可以在大 三上学期找老师要求参加他的研究活动。自己主动找老师就可以了,像卢峰老师,李 玲老师和沈艳老师都有找本科生助研的需求,这个需要大家自己主动找老师。我在大 三的时候参加过黄卓老师计量经济学给研究生开的金融计量 workshop , 不过由于是课 程中期进入,有点跟不上去,所以大家可以早点去参与到老师的 workshop。另外李玲 老师也有开高级卫生经济学的 workshop。中心的 workshop 是允许本科生参与的,大家 自己找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参与进去就好。大家可以自己找些国外文章,通过 workshop 的讨论,然后按中国的一些情况改写以作为练习。 记者:如何处理经双与本专业的时间分配问题? 夏布望:其实我是把经双当作本专业来修的,因为我的本专业是国际关系,文科 类专业平时空闲实践要比理工类同学多很多。在平时,经双的作业可能比我本专业还多。 因为我的研究生阶段想要走的是职业发展道路,而不是专门搞理论,所以我并没有把 专门花实践写论文,反而参加了一些实习活动。经双有很好的实习平台,可以通过学 长去一些公司做实习,我的一个实习就是通过 CCERCLUB 举办的一个咨询类职业交流 会找到的。并且在暑假也参加了几项实习工作。当然想要在好的公司实习就需要一些 实习经验,在完全没有实习经历时,最好能够参加过一些社团的活动并且在其中担任 领导位置,这样写简历的时候能够有话可说。我在没有参加过实习前,在北大担任过 斯坦福中美学生论坛北大分会的主席,以及大二时参加了 DB Academy( 这个也是通过 经双的信息发布平台 ), 通过这些经历的积累找到的第一份实习。 记者:学姐保研到光华,能够分享一下你的保研之路吗? 夏布望:首先你要确定好自己想走哪一条路。经济学保研有两种:一种是偏向 实际操作应用型的,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清华经管;另一种是偏向学术类型的,如 CCER。两种类型的保研策略应该有所不同。我当时夏令营就报了光华,清华经管,光 华和清华经管的夏令营基本上也都是讲讲座,参加一些活动,最后保研是通过面试考 核的,其中清华经管的考试是如果你有 GRE 成绩并且达到它的标准就可以免笔试(所 以我在清华经管也只参加了面试)。想要去 CCER 研究生的话就要有论文指标,要写 一篇论文,CCER 比较看重论文。另外很多咨询公司都喜欢本科生是理工类专业,研究 生是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所以理工生在考经济类研究生时是很有优势的。 前辈指津 9 月 28 日中午,在泊星地咖啡厅,我们有幸对成功保研 CCER、国际关系学院 2009 级同学陆佳仪进行了简短的采访,陆佳仪热情精彩的发言给予我们丰富的启迪。 其一,经济学学习方法问题。陆佳仪认为,无论是何种领域的学习,个人兴趣对 于学好一门学科都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到经济学领域,她以自身为例,说明自己的兴 趣集中点在于更逻辑严谨、体系化、模型化的经济理论研究。其中,良好的数学功底 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许多经济学问题。但不能只注重数学模型的学习,还要整体 把握经济学的理念和内涵。另外,陆佳仪强调,学习理论更要注意结合实践,要达到 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最生动、最真实的“模型”。 其二,保研经验介绍。陆佳仪成功保研 CCER,不仅得益于其较高的 GPA,而且 在于向老师们展示出的学习潜力。尽管参加经济中心夏令营准备仓促,陆佳仪仍旧顺 利通过,这无疑和平时的积淀密切相关。在保研夏令营中,老师常会就学生论文中的 薄弱之处进行深入地提问,所以除了扎实的学习基础外,良好的应变能力与抗压能力 也会加分。此外,平时尽量多与老师沟通,积极主动的寻求科研项目,在科研过程中 将所学融会贯通,也是展现个人能力的途径。经济学直面社会现实问题,陆佳仪在学 习之余也注重社会实践,比如寒假返乡调查活动、企业调研等,得到了许多第一手数 据用于研究。 其三,未来规划启示。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之后,陆佳仪依从自己内心深处对 经济学研究的热爱,最终选定了保研 CCER。她认为,CCER 所拥有的浓厚的学术氛围, 一流的学术大师,并且着重关注中国现实问题,完全实现了小规模精英教育。陆学姐 建议,面对自己的未来,最重要的不是出国、保研还是工作等方法路径的选择,而是 看重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在真正适合自己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撰文:马海超、田原、柳舟 专访陆佳仪 18 前辈指津 记者:学姐在学国际政治(本专业)与经济学的时候有什么思维的火花被碰撞出来? 夏布望:经济学可以给我提供了另一个思考的角度,向我在写论文的时候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之 中将经济学的知识放进去,这种思维火花的碰撞是在潜移默化中出现的。 撰文:戴挺、刘恒瑞 19 专访方源达 10 月 9 日中午,我们有幸在泊星地咖啡厅与方源达进行了一次简短而愉快的交流, 让我们从中获益匪浅。方源达是北京大学工学院的三年级硕士生,在经济学双学位的 学习中表现优秀,并且在经双学习期间有很多实习经历。以下是采访的主要内容。 1. 关于经济学的学习方法 方源达是工科出身,由于具有深厚的数理基础,所以在学习经双课程的时候感觉 很轻松。认为理科背景的学生在学习经双时多少会有一些优势。另外,还分享了自己 对经济学这一学科的认识与理解——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在著作《国富论》 中用很简易的描述性语言,把贴近生活的问题阐述得很清楚,在经原、中微、中宏这 些经双课程中也很少出现复杂的模型,无需高深的数理知识,总体来说,经济学还是 一门很贴近生活的学问。 2. 关于转专业 方源达由工科转为金融方向,对转专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由于是硕士二年级才 决定转专业,周围的人大多持质疑态度。说“信念很重要”,如果你对自己有较为清 醒的认识,就应该坚定信念努力追求梦想,不过也不能光靠着一腔热血而草率行动, 还要分析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个人能力是否适合等因素。现在金融是公认的热门专 业,但不能盲目地追求“热门”。其实,现在国内的金融行业与西方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要看清现实,了解自己后理性地选择。 3. 关于实习经历 方源达在硕士学习期间有两次主要的实习经历。第一次是在一家证券公司的研究 部做行业研究相关的工作,属于二级市场的工作,主要任务是向客户分析介绍哪种股 票的前景会更好。第二次经历是在一家投行做 IPO 上市,是一级市场的工作。在回顾 实习经历时谈到,经双的一纸证书在求职时还是很有帮助的,因为用人单位会认为经 济学背景具有优势。但是也强调,比一纸证书更重要的是通过经双学到的知识和能力。 在求职面试的时候,那些面试官都非常有经验,对于求职者证书背后所隐藏的水平, 他们一试便知深浅。所以相对于经双毕业证而言,方源达认为能力更重要,一定要通 过经双学到真正的东西。 获得实习的机会是通过自己的朋友介绍,不过也可以通过网络上各种渠道获取关 于实习机会的信息,并且一定要敢于投简历,千万不要害怕被拒,只有敢于尝试才会 有机会。介绍说,券商对实习生要求的门槛比较高,现在几乎已经到了“非硕士不要” 的地步,本科生想获得机会比较困难,建议先从一些门槛较低的企业开始,比如咨询 类的公司。另外,实习期间也会比较累,一定要协调好自己的时间,合理分配精力。 前辈指津 20 在总结实习的收获时,认为,通过这些实习的经历,不仅可以将经双学到的理论 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而且在感受企业工作氛围的同时锻炼了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 3. 关于 源达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和想做什么,所以的职业规划非常清楚,那就是通过经 双寻找经管类的就业机会。关于就业的选择,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到属于自 己的位置,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自我,所以只要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哪怕是很小 的位置,也可以做出成就。套用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撰文:马海超、田原 前辈指津 21 学术平台 我们以医改为例,讲讲改革为什 么这样难。 医改是一项复杂的全局性改革, 中国改革遇到的所有困难,在医改中 都遇到了,所以医改很有代表性:第 一,医改是重要的政治问题,美国等 发达国家大选的核心问题都包括医改。 第二,中国医改涉及 13 亿人口每一个 人,涉及近 20 个中央部委,涉及从中 央到村共六级政权机构,其他改革, 如教育、住房、国企改革,都很少有 这样广的涉及面。第三,医疗既有公 益属性,又有经营属性,涉及政府、事业单位、企业、民间非营利组织、慈善机构等 我国现有的各类主要经济社会主体。第四,医改在技术上也很复杂,例如同住房相比, 住房改革在技术、规划、监管上比医疗简单得多,住房改革主要是利益问题,而医改 既有利益问题,也有复杂的技术问题。 一、危机是改革的导火索 危机有利于暴露隐藏的矛盾,迅速在全社会形成共识,为改革赋予强大动力。这 次医改,酝酿于本世纪初的几年,导火索是“非典”以及由“看病难、看病贵”引起 的各种社会危机。 2002 年底,一种不明原因的传染病“非典型性肺炎”袭击了中国,短短时间就在 全国范围内就造成了严重的恐慌:人们不知道传染病的源头和传染途径,各种谣言满 天飞,救护车频频从街道上呼啸而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人们不再去公共场合, 大街上和地铁里人迹罕至,像一座“死城”,绝大多数国家停止了和中国的人员往来, 有的还撤走了侨民。 之所以造成这样大的恐慌,一个根本原因是信息统计和信息发布不及时,以至于 疫情已经达到人人自危的地步时,政府还不能准确地掌握发病者的信息。这一切源于 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的瘫痪。公共卫生机构(如防疫站)承担着预防、发现、报告传染 病的任务,属于公共物品,应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是 90 年代以来,政府把 公共卫生机构也推向市场,允许和鼓励他们通过卖药、小病治疗等业务营利创收,本 应承担的传染病防治任务不断弱化,以致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2003 年 4 月 20 日,转折发生了。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和和北京 市市长孟学农两位正部级干部的职务,任命国务院副秘书长高强为卫生部党组书记, 王岐山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后当选市长)。4 月 26 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兼任卫生部长。 改革为什么这样难? ——从医改看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江宇老师 学术平台 那几年有句话:“男女搭配,武艺(吴 仪)高强”,表达对卫生部这两位 领导推动医改寄予厚望。 从这天起,北京市每天公布全 市的感染和疑似病例人数,所有疑 似患者强制隔离,取消一切公共活 动,公共场合每天喷洒消毒液。包 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北京市各大单位, 均封锁大门戒严,进出需要专门批 准,每天核对人数、查体温。恐慌 气氛逐渐得到抑制。 更糟糕的情况发生在农村。当 时,上上下下非常担心“非典”传 到农村去,因为农村卫生院瘫痪的情况更加严重,上世纪末,政府对农村卫生院几乎不再投入,只 有三分之一的卫生院能够正常运行,其他的或者破产,或者勉强维持。一旦非典传到农村,后果不 堪设想。因此,当时的农村连抗日战争时的办法都用上了:在村口层层设卡、挖断道路、强行消毒, 外地回来的人一律不许进村,而是送到远处的窝棚里“隔离居住”。 “非典”给各级决策者敲了一个警钟,卫生工作做不好,不仅要丢乌纱帽,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 影响经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人民健康也是硬道理。2003 年 7 月,中共中央召开防治非典工作会 议,中共中央负责人提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是我国的突出问题”,这就为医改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3 年当年,中央就做出了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决定。 二、农村医疗危机催生新农合出台 2001 年,一位学者的调研报告送到江泽民总书记案头,报告的主要内容是:据调研,当时农村 90% 的老人生病不去住院,50% 产妇不去医院分娩,农村婴儿死亡率出现上升,一次住院费一个家 庭就会倾家荡产。后来,中央办公厅专门派人进行调查,确认了这个结论。 90 年代末出现了农村医疗危机,有三方面原因。第一,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农民自发探索出的、 卓有成效的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制度,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已经完全瓦解了,合作医 疗的覆盖率从 70 年代的 90% 下降到 5% 以下。第二,90 年代后期,为了应对通货紧缩,扩大内需, 实行了住房、教育和医疗的市场化改革,医院的赢利动机迅速增强,费用连续上升。第三,90 年代 也是农民负担较重的时期,人民公社解体之后,农村公共事务的负担都加在了农民头上,再加上政 府机构膨胀,农民苦不堪言。一些地方试图恢复农村合作医疗,但是由于 90 年代农村的干群关系非 常紧张,往往被当做增加农民负担的“乱收费”而屡次受挫。 因此,自 2001 年起,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一定解决农民的看病问题” 作为“政治交班”的重要内容,2001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学术平台学术平台学术平台学术平台 22 这是我国党政体系中效力最高的决定,这个《决定》规定,重新举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并以国家筹资为主、个人筹资为辅,体现了国家对人民健康承担的责任。农村合作医 疗和取消农业税一样,对稳定农村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总之,在危机中改革能容易受到重视。但是,靠危机推动改革,往往已经错过了 改革最好的时机,问题严重到不可救药的地步,代价非常大,甚至有的危机一旦出现, 就积重难返、无法再改了。因此,“多难兴邦”作为历史教训可以讲,但是不能每天把“多 难兴邦”挂在嘴上,而更应该未雨绸缪,在危机出现之前谋划改革。 三、三篇文章引发医改大讨论 2003-2006 年,三位学者的文章在社会上引发了对医改的大讨论,为医改营造了社 会氛围。 第一篇文章是香港中文大学王绍光教授的《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这篇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虽高速发展,但是人民健康水平却相对退步,不如同自己发展水 平类似的国家。中国卫生投入占 GDP 还不如阿富汗这个穷国,中国医疗服务的公平性 占世界倒数第四,比 1965 年毛主席批评“城市老爷卫生部”时还要大。出现这些问题 的原因是“两个迷信”,一是对经济增长的迷信,很多地方干部把“发展是硬道理”, 片面理解成“经济增长是硬道理”,又把经济增长片面理解为 GDP。二是对市场的迷信, 放弃了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基本责任。 第二篇文章,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葛延风研究员 2005 年 7 月发表的《对中国医 疗卫生改革的评价与建议》,石破天惊地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改革是 基本不成功的”。报告认为: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绩非常突出。 医疗领域的干预重点集中于成本低、效益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上;技术路线选择 上注重适宜技术,强调中西医结合。实现了医疗卫生资源的低投入、高产出;在不同 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形成了更加公平的医疗卫生资源分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的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 从总体上讲,改革是不成功的。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 效率低下。尽管全社会的卫生投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居民综合健康指标却没有明显的 改善。商业化、市场化的道路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律,是一个早已被理论和各 国实践充分证明了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重新走了一遍已经被认定为错误的道路, 这种倾向必须纠正。 第三篇文章,是 2006 年 6 月由北京大学李玲教授等组成的北大课题组发表的《江 苏省宿迁市医改调研报告》。调研的基本方法是近十名卫生经济学者和学生作为患者 去各医院就诊,在就诊过程中调查和访谈医生和患者,然后再与卫生主管部门领导和 医院院长及相关人员进行交流,校对和证实调研结果。报告认为,宿迁将全面市场化 的改革手段用于已被理论和实践证明行不通的医疗卫生领域,“看病贵”问题没有得 学术平台 23 到解决,老百姓的医疗负担反而加重,潜在医疗卫生问题令人担忧。宿迁自 2001 年开 始 “断奶式”医疗改革,将所有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包括防疫站、急救中心)推向 市场,鼓励各种资本投资办医院。按照宿迁市自己的说法,改革后,医疗卫生机构的 资产增加数十倍,医务人员的收入稳步上升,但患者就诊费用明显下降,这几个数据 明显互相矛盾,怎么可能医院收入增长的同时患者负担下降呢?调研组发现,宿迁过 度医疗的现象十分严重,医院仍然采取根据科室业绩来付酬的激励政策,医生诱导病 人多做检查和手术,夸大病情,医生开药和开检查提成的行为并未消失,反而更加强化。 特别是作为纯公共品的公共卫生系统也完全推向市场,120 急救系统采取会员制,挑选 一些医院进入 120 系统,每年交纳会员费 50 万元,这就破坏了急救系统的就近原则, 后果严重。 这三篇文章,分别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过去那种照搬经济改革的办法 在社会事业领域行不通,引起了激烈讨论。同时,对医改的讨论并不是孤立的,而是 和 2004 年以来全社会对国企改革、收入分配等问题的反思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上持续 三年的热烈讨论,推动了改革指导思想的变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口号变为“兼 顾公平和效率,更加重视公平”,提出“改革成果为全体人民共享”、“加强以改善 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淡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强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等等。 医改方向的最终确定,离不开社会思潮的变化,而医改又是推动社会思潮转变的 重要因素。2006 年 10 月 23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集体学习,会上,中央负责人
/
本文档为【《朗润之声》第一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