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客家源流二

客家源流二

2010-01-02 36页 doc 927KB 88阅读

用户头像

is_875526

暂无简介

举报
客家源流二☆~ 客家源流之二 ~☆  中平國小94年度資優教育“饒平客家研究專題”  許時烺2005/8/8 何谓客家人         一种说着叫做“脉介”话,生活在中国闽、粤、赣交界大三角区内历史悠久的人。词汇中有许多古代南方底层词的遗留,如饶平话中“墟(hiu11)”表示“市集”是“古越语”成分;如“哩(li11)”表示“这”,“唔(m55)”表示“不”和今“粤、越南语”相同是“古南越语”成分;帽子(mu35)、蝉(kiam55)、芋(vu11)、船(shen55)、天(ten11)、冒令(猜谜)等等和今“越南语”相同,也都是“古...
客家源流二
☆~ 客家源流之二 ~☆  中平國小94年度資優教育“饒平客家研究專題”  許時烺2005/8/8 何谓客家人         一种说着叫做“脉介”话,生活在中国闽、粤、赣交界大三角区内历史悠久的人。词汇中有许多古代南方底层词的遗留,如饶平话中“墟(hiu11)”表示“市集”是“古越语”成分;如“哩(li11)”表示“这”,“唔(m55)”表示“不”和今“粤、越南语”相同是“古南越语”成分;帽子(mu35)、蝉(kiam55)、芋(vu11)、船(shen55)、天(ten11)、冒令(猜谜)等等和今“越南语”相同,也都是“古越语”成分。 客家名称的由来         根据清福州闽学专家蔡永兼《西山杂记》载:“福建周时有七闽,其地域即泉郡之畬家,三山之蜑户,剑州之高山,邰武之武夷,漳岩之龙门,漳郡之南太武,汀赣之客家,此七族称七闽。” 关于七闽,何光岳的《南蛮源流史》载:《周礼•职方氏》载:“掌七闽八蛮”。郑玄注:“闽,蛮之别也”,即闽乃蛮之别种。 客家先民的汉化         客家人的远祖经过遗传基因的分析是中国南方的古越人。除此而外,“姓氏基因”的研究也证明客家人是中国南北两大异体中的南方体。因此,今天的客家是由古越人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汉化而成。而汉化的过程,具体展现在生活食衣住行方面,则是随着时代趋势,高度而改变;在语言文化上则融合在汉文化中,成为其中的一支,其中最突出的是文化的载体-“语言”,随着时代“统治语言”,缓慢而逐渐吸收。因此,“客家话”就成了客家人的标志。         古越人的后裔汉化时间是自汉代左右,尔后历朝各代都不曾间断使之,因而在汉化后实际上是接受自古以来所有的封建思想。而汉化被当作是高尚的、文明的、有教育的,经过这个过程以后,也就是“教化”也被合理的教育在古越人后裔心中。这种情形,到了汉末,导致古越人的大部基本已经汉化成为汉人而消失。到了唐代,古越人的小部又更进一步被官方收编,而剩下不愿被汉化的,也就被统治者“野蛮化”成俚、黎,或侗、洞、峒、僮,或僚、獠、徭、瑶,或畬、蜑等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教化”包括有形无形的压力和社会地位的贬抑,就这样少数民族长期不断被差别待遇和受到歧视压力,导致更多的俚、徭、僮等快速消失。         大致客家先民到北宋赵氏南迁时,因为南宋抗元的需要,大封南方豪杰功名,遂使南方的客家先民被注入一股民族形成的养分,这样的机缘使从周代没没无闻的客家开始崛起。尔后宋被元灭,一时之间客家又潜沉转型而消声匿寂。由于少数民族被差别待遇和歧视压力环境的不利,汉化的客家开始精心窜写族谱,将历代受封的土官,改为北方中原士大夫南迁,以示地位与汉人同等。直到最近不到二世纪的时间,客家终于完全的高度汉化,伴随而来的是此时客家人的“隐形”焉然形成。一方面努力和原始“蛮獠”划清界线,并且一段时间还压迫过其它少数民族。并且这种现象在客家兴起后,历史上长期的被压迫成了挥之不去的紧箍咒,即使族谱年代接续和史实记载总是不符,即使和现今医学研究的结果总是冲突矛盾。可是谁在乎这些?汉化几乎就是功名利禄高尚的、文明的、有教育的代名词,直到最近不到20年的时间,客家终于跃上世界的舞台。今天,多元化的世界与族群平等的普世价值如及时雨,普降甘霖,又给客家一次恩赐,认清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今天我们发掘文史检视历史,找寻客家真正的自我。          历史上的潮州,扮演着客家孕育的摇篮。台湾的客家分广东的潮州客,嘉应州四县客、大埔客,惠州海陆丰客,漳州诏安、平和、南靖客和汀州永定客等。历史上的漳州在唐代前属于潮州。历史上的梅州早在南朝陈武帝时就属潮州,梅州在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到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为止,长达360余年时间属于潮州。而惠州海陆丰自古和潮州相连关系密切,不下于兴梅。可见客家和潮州的紧密关系,潮州的人文历史地理无不与客家息息相关。          首先,我们要澄清一个历史的误会。潮州客最早进入台湾的历史是明代左右,在清收台湾为版图次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开海禁到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左右时,潮州客开始大量进入屏东。到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台湾爆发朱一贵事件时,南部屏东潮州客家组六队(六堆)义军抗朱,“六堆”包含屏东的11个大庄,64个小庄的客庄,义勇有1.2万人,人数至少有6万之众。因此,这些今日多数被称为嘉应客的,是历史的误会,我们从上段中的时间表中,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这些“潮州人”来台近一个世纪左右嘉应才出现,这也就是屏东“潮州”地名的由来。         因为有这样的历史与地理渊源,饶平客家也就可以提供许多客家的研究。2005年初,台湾的饶平客话,天(ten11)、田(ten55)、间(gen11)等等语音没有“i”介音,被分析出是汉语中古前期的语音。2005年中,饶平客话“于、余、瑜、俞、予”的“rhu声”,根据李方桂教授:“喻母四等(即余母)上古很近r或l…”一文,再次被分析出是汉语上古的语音,这对客家的历史定位和研究有相当的价值。以下再从饶平现存的古碑文,从中发现客家更多的沿革与历史文化。 本府告示 碑文是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潮州府在饶平县城(今三饶镇)的《本府告示》碑刻,以下为碑刻全文。(注:内文□为风化无法辨识的字) 本府告示 潮州府为民情立□定夺,以救生民疾苦,结绝万世争端等事。据饶平县申,饶平县知县吴祥[1]关称:勘据本县弦歌都[2]耆老排年[3]刘珍等结称:奉本县贴文,蒙本府批词,据本都耆佃[4]黄廷鉴等列名状诉前事,蒙批:「看得三饶田地,累因租无定价,斗老[5]□□□□,数十年争论不决,因而革斗杀人,啸聚作恶,动劳官兵征剿。除将三饶租数,已定三等则例,并降铁斛铁斗铁升[6]、及出给告示,刊刻排门粘贴,晓谕遵依外。但租无定价,终复为奸,如有米则刁要收银,无米则刁要收米,甚至年丰米贱则持故不收,凶岁米贵则连追迭算。收银则争论多少,收米则却要尖量,原其所自,皆由无一定之法故也。今本府再三筹思酌处,又遍访公平正大之人,今议得:不论岁之丰凶,每米一石,立定价银五钱,上饶如之,中饶每米捌斗收价银肆钱,下饶每米柒斗收价三钱五分。若是收米,则任从佃人平概,粮户不得淋尖。租有定价,米只平量,则收米收银,各随两便。此法一定,诚可绝数十年争端,以为日后定则也。但本府一时遥处,恐有后言,仰本县知县吴祥,仍拘宣化等都田主余奋兴等,并三饶佃户黄廷鉴等到官,觌面[7]再审,如果本府议处两平,别无相亏,即便取具。田佃余奋兴、黄廷鉴[8]等各连名执结,壹样二本缴报,并将三饶地方界址,从公查勘明白,一并具由申缴。若田佃[9]别有不平,亦要明白声说。限在五日以裒[10],速完其事,毋得优游不断,坐视民患,自取物议不便。」批词缴来,依奉遵依。会同排年詹彦珍、佃户蓝广[11]等,并宣化都粮户[12]余允勤等,从公查勘得:本都上中下饶田土,原系宣化等都与本都并海阳县粮户田业[13]。自古各饶人民佃耕照种,递年纳租无缺。后有田主因见三饶田土,佃人子孙世代开垦宽广,要得增多租税,以至主佃争论,不行收纳。弘治六年[14]间,有本都今已剿杀苏逆贼等[15]具奏,行回府县查勘,却自逃避不出,啸聚山林,专以革斗为名,号为斗老[16]。凡遇田主收租,动辄绑缚,及乘势将□□吊打,吓骗银两。至弘治十三年[17],蒙本府知府叶[18] 到任,知彼啸聚,不忍加诛,百方遣人赍示抚谕,冥顽不听,将公差人役肘刑监禁,日加逼□,因而杀人□□□□埋,声言聚党攻城,全无畏忌。乃不得已,备将极恶情由,呈请抚按等衙门,调兵征剿。续蒙知府叶 推原致乱之由,本因租税而起,乃博访群情,查检旧案,备知三饶田地腴瘠,故有上中下之分,乃照先年事例议处。上饶每种壹斗,纳租米壹石,中饶每种壹斗,纳租米捌斗,下饶每种壹斗,纳租米柒斗,刊刻小告示,散发三饶佃民,排门粘贴,及铸铁斛铁斗铁升降给本县并上中下饶管在领,候较勘收租,遵依送纳,具结缴报外。缘蒙议处者,止是本色田租则例,不曾定有租价数目,以致田主又得以作奸不收本色,只要折纳高价,及将中饶界内田地,指作上饶,下饶界内田地,指作中饶,要得加取。佃人亦性类徭僮,岂肯依从?仍复争端不息。今议得三饶田地,虽有肥瘠宽窄不同,然亦相去不远,若收本色,则合依原定三等则例,听从佃人下概,不许田主淋尖;若折纳银价,则酌定每租壹石,不论岁之丰凶,上饶纳租白银五钱,中饶纳租白银四钱五分,下饶纳租四钱,年凶则不许佃人减价,年丰亦不许田主加收。丰凶循环,两无亏损。及议得三饶每田种壹斗,纳飞票鸡一只,无鸡则折痣银五分,如租少,每种壹升,纳飞票鸡痣银五厘,收米收银,听从主佃两便,不许二家偏执。若山间禽鸟笋蕨等项土宜,佃户忠厚情愿相送者,听;不许田主勒取,及纵容强仆欺凌。此法立定,主佃无亏。又勘得上饶界址,东至蔡坑,西至牛皮石[20],南至横岭铺亭岗,北至上善;中饶东至东山白花洋,西至九村,南至白塔旧基,北至横岭铺亭岗;下饶东至陈洞,西至西坡,南至石八凤凰,北至白塔旧基。□将田租定价,并三饶界址,镌记碑阴,主佃永无争竞。将查勘过缘由,具结呈缴到职,拟合就行关报转缴等因到府。□照先据本县弦歌都耆佃黄廷鉴等状诉前事,已经筹思酌处,批仰知县□□□集主佃再行查勘去后,今据前因,除参看得立法合于人情,丰凶不能增减,端可为一定规矩,合行给示刻石。相应为此,今给告示,前去本县于三饶等村凤凰山并收租□□原立碑石备□镌刻碑阴,晓谕主佃人等,各宜永远遵守,照依开去三饶的确界址,查照三等则例收纳。若收本色,则照依原降铁斛斗升,上饶每种壹斗纳租壹石,中饶纳租捌斗,下饶纳租柒斗,听从佃盖主收,不许淋尖高盖。若折纳银价,则每租壹石,不论岁之丰凶,上饶纳租价白银五钱,中饶纳租价白银肆钱五分,下饶纳租价白银四钱。年丰则不许佃人减价,年凶亦不许田主增收。及每田租壹石,纳飞票鸡壹只,无鸡则折痣银五分,如租少,每种壹升,纳飞票鸡痣银五厘。收米收银,听从主佃两便,不许二家偏执。若山间禽鸟茅笋等项土宜,佃户忠厚自愿相送者,听;不许田主勒取,及纵容强仆欺凌。此法永为定例,敢有田主仍前故违,不依此例,却将中下二饶田租捏假上饶多收,并纵令强奴□仆生端,至害佃人者,或访察得出,或佃户告发,定行从重究治。其佃户可爰照依今则例送纳,毋得捏故短减,如违一体究治,决不虚示。须至出给者,□□知悉。 弘治十六年十一月初四日给 注: [1]吴祥:承干宫掌事太监,永乐时知嵩县,至宣德中,阅三十二年卒于任。 [2]弦歌都:明代称弦歌都,属海阳县管,清代为避康熙讳改元歌都。 [3]排年:明朝,以110户为一“里”,从中选出10户轮流当里长,每年由里长,甲首各一人率领一甲应役,协助政府征粮。如是者,每十年中,每里长与甲首皆轮流应役一次,当年应役者称现役,轮役者称“排年”或“里排”。 [4]佃:承租土地耕种。 [5]斗老:即头老,领袖头人之意。 [6]铁斛铁斗铁升:古代的一种量器。量词。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斛,十升为一斗。有木制和铁制。按照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颁布的明朝度量衡管理的法令:“令,凡斛斗秤尺,司农司照依中书省原铁斗铁升较定则样,制造发给直隶府州,及呈中书省转发行省,依样制造,校勘相同,发下属府州。各府提调,依法制造校勘,付于各县州仓库收支行用。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玄烨把户部的铁斛盛水,加以测量,规定了铁斛以五斗为准。令户部造三十具,分发各省,“永远遵行”,其它各斗“皆停其使用”。 [7]觌面:出佛语,当面,直向死的当面。用于庭审,此处当不论死活都要到场。 [8]田佃余奋兴、黄廷鉴:指田主余奋兴,佃人黄廷鉴。 [9]田佃:指田主及佃人两方。 [10]裒:聚,多也。限五日以裒,指在五天很宽容的时间。 [11]佃户蓝广:畬族,饶平族谱记蓝宽,不知误字或分别二人。 [12]粮户:明代赋税为免除吏胥的侵吞,实施粮长制,粮长负责向应缴田赋的粮户催征经收解运,纳粮给政府。成化弘治以前,里甲催征,粮户上纳,粮长收解,州县监收。粮长不敢多收斛面,粮户不敢掺杂水谷糠秕,兑粮官军不敢阻难多索.公私两便。但实际上小粮户上纳不便,因此许多粮户变相成为“揽纳户”,专向诸小粮户兜揽生意,而索取相当的酬报。另一方面,揽纳户一方面承办代纳税粮,另方面也兼作粮食买卖及高利贷的勾当,总之不外是趁逐时机,贱时收入,贵时抛出,高利贷与粮食买卖两者相互为用,挹此注彼,以谋更大的利润。 [13]本都上中下饶田土,原系宣化等都与本都并海阳县粮户田业:指田业系粮户所有。 [14]弘治六年:即公元1493年。 [15]苏逆贼等:苏孟凯族。 [16]同[5] [17]弘治十三年:即公元1500年。 [18]知府叶:叶元玉,字迁玺,号古崖,汀州清流人。明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进士,授户部郎,工诗,与李梦阳相唱和。明弘治13年至18年(公元1500至1505年)出任广东潮州知府。与少卿吴一贯原为知交,后又以开垦倭寇据为贼船依栖的澳田与少卿相左,谗解归祖。叶元玉曾在澄州犯案,大埔恋州都人饶金任澄州通判时,见一死囚,手足颈上都带上镣铐,蓬头垢面,但两眼神采奕奕,在墙角专心一意读书。饶金感到诧异。饶金问:“你既犯了死罪,还读书何益?”死囚叶元玉答:“不读书也无法免死!”饶金当即回衙调看叶元玉的档案,细细研究,发现他竟是被诬。于是再行审理,申报上级,使其无罪获释 以上碑文读起来有许多重复的叙述,由于是距今500多年前明代的公文格式,前后多读就明白《告示》的主旨。         事情是由弦歌都耆佃黄廷鉴等人的状诉引起的。饶平是两广都御史朱英于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奉准新设,置县之初的饶平县共辖八都,包括今饶平县、大埔县、南澳县三县以及潮安县、澄海县的部分地区。其中弦歌都辖上饶、中饶、下饶、东洋共四堡。下饶堡辖今三饶镇、新塘镇、韩江林场和潮安县的凤凰、大山二镇。而此《告示》出于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且叙述的事还包括明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间的旧事,经过详细研究事件的前因后果,发现事件的时间还要向更前推到建县之初或更早以前,而《告示》的保留也就具有无比珍贵的历史价值。         黄廷鉴的状词说,官府虽然规定了上、中、下饶田租的三等则例,「并降铁斛、铁斗、铁升」作为量器;但是,没有规定缴租用本色还是用折色,折色又无定价,田主可以利用这些漏洞作奸。对黄廷鉴的申诉,潮州府做了批示,规定了租额折银的定价,至于收米收银,则听主佃双方便宜行事。对这件事的判决,潮州府表现得非常谨慎,要求饶平知县吴祥,「仍拘宣化等都田主余奋兴等,并三饶佃户黄廷鉴等到官,觌面再审」,然后主佃连名具结,以示公道。同时,要求把三饶地方界址,勘查明白。   饶平知县吴祥就将这件事情交付给弦歌都耆老排年刘珍执行。刘珍「会同排年詹彦珍、佃户蓝广等,并宣化都粮户余允勤等」,调查并备述了主佃双方发生争执的始末,对潮州府所规定的折纳银价稍事修改,对佃户须要额外交纳的「飞票鸡」或者「痣银」的数额也建议明确规定,又划清楚三饶界址,并「将查勘过缘由,具结呈缴到县」。   饶平知县吴祥接到刘珍等人具结的,就把报告转呈到潮州府。潮州府这才颁布告示,刊刻于碑石,划定「三饶的确界址」和收、纳租税的「三等则例」,连同缴纳飞票鸡痣银的办法,立为永久定例。   刘珍等人具结的报告,显然是《告示》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比前面部分详尽,又是后面潮州府确立定例的依据。   碑刻告示里面,有一段话,很值得我们去探讨 本都上中下饶田土,原系宣化等都与本都并海阳县粮户田业。自古各饶人民佃耕照种,递年纳租无缺。后有田主因见三饶田土,佃人子孙世代开垦宽广,要得增多租税,以至主佃争论,不行收纳。弘治六年间,有本都今已剿杀苏逆贼等具奏,行回府县查勘,却自逃避不出,啸聚山林,专以革斗为名,号为斗老。凡遇田主收租,动辄绑缚,及乘势将□□□□吊打,吓骗银两。至弘治十三年,蒙本府知府叶 到任,知彼啸聚,不忍加诛,百方遣人赍示抚谕,冥顽不听,将公差人役肘刑监禁,日加□议,因而杀人□□□□埋,声言聚党攻城,全无畏忌。乃不得已,备将极恶情由,呈请抚按等衙门,调兵征剿。 这段话里提到「本都上中下饶田土,原系宣化等都与本都并海阳县粮户田业。自古各饶人民佃耕照种,递年纳租无缺。后有田主因见三饶田土,佃人子孙世代开垦宽广,要得增多租税,以至主佃争论,不行收纳。」让我们知道,饶平客家人所处的上中下饶田土,祖先当初在进入饶平时,其耕地的来源少部分是饶平粮户所有,其它大都分则是向宣化等都及海阳县粮户所佃租而来的耕地,尔后经过相当时间才又再逐渐开垦,且到饶平置县时,已是经过「佃人子孙世代开垦宽广」。         由上,我们发现开饶祖先也是和开台祖先一样,大都是「佃人」出身,以往对宋明时期闽粤赣边区主佃关系的研究,一般认为「主」是土著地主,「佃」多为外来客民,从而衍生出「客户」是客家人由来等着说。但从这通《本府告示》碑文的内容看来,则明代或更早以前,粤东山区主佃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证据很清楚,《告示》中表示,田业实际上是掌握在粮户的手中,而并非土著。         这段话里还提到「本都今已剿杀苏逆贼」,指的是地方志记载里的苏孟凯。关于苏孟凯,《潮中杂纪•卷10•国朝平寇考上》说: 十四年,饶平义民余文重擒贼苏隆,平之。先是,饶平弦歌都凤凰村民苏孟凯,与弟苏晚、子苏隆,自为斗老,聚众千余作乱。阵拒县丞倪禄,杀之。郡邑以闻,副使涂某、参议冯某督兵追捕,破其巢。苏隆走,复孽为祸。至是,余文重获平之。         而地方志中,我们明显的看到志书只说苏孟凯作乱,但都没有提到为什么作乱的原因。且关于这一事件的叙述,清代潮州府、县的地方志书,像顺治《潮州府志•卷7•兵事部》,康熙《饶平县志•卷13•寇变》,以及以后的康熙、乾隆《潮州府志》,基本上都依据《潮中杂纪》所载,只是事件发生时间被系于弘治十四年,显然误读了《潮中杂纪》中段「…先是,饶平弦歌都凤凰村民苏孟凯…」部分。民国《潮州志•大事志》又误从明顾炎武所著《天下郡国利病书》,将事件的结束「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饶平义民余文重擒贼苏隆,平之。」系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这些错误,幸好今碑文仍在,并清楚的将时间交代。         根据碑文我们从新还原事件本末。距饶平置县后16年的明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原告苏孟凯因案在官府,但是,当他的上诉被发回府县办理之后,他却因故逃入深山,「号为斗老」,与官府对抗。从碑文「看得三饶田地,累因租无定价,斗老□□□□,数十年争论不决。」中,凤凰山苏孟凯是因为「租佃问」而不服田主超收租金逃入深山,后来才发生碑文所说的「遇田主收租,动辄绑缚,及乘势将□□□□吊打,吓骗银两。」事件。         此「租佃问题」系明代赋税「粮长制」所衍生的弊病(见批注[12]粮户),朝廷久久无法解决,以致抗税事件拖延了七年之久。到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潮州知府叶元玉(汀州清流人)到任,叶元玉处理此案「知彼啸聚,不忍加诛,百方遣人赍示抚谕」但显然问题是「租佃问题」并没有获得适当解决,所以苏孟凯不理会抚谕,还「将公差人役肘刑监禁,日加□议,因而杀人□□□□埋,声言聚党攻城,全无畏忌。」因此,事件乃由集体抗税演变成刑事案件,「县丞倪禄被杀」又演变叛变事件。叶元玉「乃不得已,备将极恶情由,呈请抚按等衙门,调兵征剿。」亦即苏孟凯变成官府所称的「苏逆贼」。         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朝廷准叶元玉「调兵征剿」。征剿中,副使涂某、参议冯某督兵追捕,破其巢。苏孟凯和弟苏晚被官兵所杀,孟凯子苏隆逃走,「复孽为祸」继续叛变,最后苏隆被余文重捉到。整个事件从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苏孟凯抗税告官开始,至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平定,共历七年。而此事件的诱因「租佃问题」,回首明代税赋问题,显然饶平的抗税,早在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之前就产生酝酿许久。         虽然这通《本府告示》对苏孟凯事件作了交代,但细看碑刻里面,潮州府对苏孟凯事件的说法是:「田主因见三饶田土,佃人子孙世代开垦宽广,要得增多租税。」但此碑文是在苏孟凯被调兵征剿后,因为租佃问题没有解决又生的诉讼,所以碑刻里面耆佃黄廷鉴等状诉说前事(苏孟凯事件)是:「看得三饶田地,累因租无定价。」黄案经上诉潮州府后,官方的说法先是:「田主因见三饶田土,佃人子孙世代开垦宽广,要得增多租税。」但接着又说:「续蒙知府叶 推原致乱之由,本因租税而起,乃博访群情,查检旧案,备知三饶田地腴瘠,故有上中下之分,乃照先年事例议处。…缘蒙议处者,止是本色田租则例,不曾定有租价数目,…及将中饶界内田地,指作上饶,…仍复争端不息。」可见苏孟凯事件的原因主要是明代赋税弊病。潮州府官方既然调兵征剿了「苏逆贼」,当然要用「田主因见三饶田土,佃人子孙世代开垦宽广,要得增多租税。」的说法,以合理调兵征剿「苏逆贼」的正当性。所以碑刻中处理后续相同「耆佃黄廷鉴」案件,仍见潮州知府叶元玉所说的「苏逆贼」。潮州府既出《告示》立碑,但隐藏在荒草之间,在而这些情节在后来的官方所编的地方志书叙述中,当然也都被有意遗忘了。         另外有几个有趣又严肃的问题,一是我们从《告示》中探讨潮州凤凰山是畬族发源地之外,还有谁?二是《告示》中说:「性类徭僮」又是什么? 一、潮州凤凰山民研究         潮州凤凰山一向是畬族所称的发源之地,但畬族是迁徙的民族,唐代时栖息在泉、潮之间的古属义安郡绥安地区。本文因为《告示》中出现「佃户蓝广」文字,蓝姓是畬族大姓之一,凤凰山既是畬族所称发源之地,直到距今50年前还属弦歌都下饶堡(今三饶镇)所管,因此就他们在绥安到凤凰山这一段的变迁提出研究与看法。 (一)闽粤畬族蓝姓族谱与迁徙         考据蓝姓族谱。查今台湾新竹、桃园县的蓝姓饶平客家人,其族谱记明祖先是初居福建漳浦,后裔蓝庆寿从福建漳浦移大埔县湖寮社下坜村茅坪,明嘉靖年间由蓝勉斋次子蓝宽迁入饶平水口,后迁杨梅山边大岗,再迁小岗山脚下,今居饶阳蓝屋村。饶平大埔蓝姓既从漳浦所出,又比对漳州《漳浦赤岭蓝姓族谱》和《漳林蓝氏族谱》,前谱称:“总祖庆福公,是元晦公蓝琛的长子。蓝琛于元末明初从江西始迁漳浦,居前亭下尾(今称庄厝),地名蓝厝井。生三子:庆福、庆禄、庆寿。”后谱称:“潮汕蓝氏大多是明清时从漳浦迁入的,漳浦的蓝姓种玉堂则是由蓝元晦于明初由江西迁居漳浦亭岭下尾后开创的。蓝元晦被追认为种玉堂三世祖,其祖蓝炯为一世祖,父蓝琛为二世祖,三世祖蓝元晦。”显然比对漳浦、漳林二谱,他们对迁入漳浦世系上下出了矛盾,但都称在元末明初由江西迁入漳浦。         再查江西三个重要畬族蓝姓渊源。1.贵溪市樟坪畬族主要有蓝、雷二姓,明朝中期由广东汕头迁入;2.铅山太源畬族,由广东潮州凤凰山迁入。3.金竹畬族主要有蓝、雷、古等姓,明清时期,由福建长汀迁入。将以上江西畬族蓝姓与漳浦部分比对,江西畬族蓝姓与漳浦蓝姓的所谓“元末明初由江西迁入”,二者刚好相反,并且时间上,蓝姓入漳浦为元末明初,此则较早于蓝姓入江西的时间。据此,初步分析应是大部分江西畬族蓝姓应是原住漳浦,大约在明朝中期之后到清初之间,再分迁潮、汕、汀各处,又再分别由潮、汕、汀迁到赣东北等处居住。但这样的分析,仍不能解释另外的江西金竹畬族,所谓“明清时期,由福建长汀迁入”及“漳浦畬族都称元末明初由江西迁入”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         经过详细研究蓝氏渊源,就有了解答。关于蓝氏沿革,有族谱记载先是承古神农氏渊源,后谓“传至108世蓝明德为江南始祖。又122世蓝吉甫(公元1161—1229年),逢金人兀朮之难携家逃奔福建,途中与父母兄弟失散,最后身至福建福清县五福乡,后裔分居…等县。蓝姓畬族入闽由此开始。”又查有族谱谓“有称蓝仁之后,…到唐朝武周时,八仙之一的蓝采和之父、扬州节度使蓝明德成了江南始祖,蓝采和(唐开元天宝时人)祖父蓝瑞郁,父亲蓝明德(公元647—700年),蓝采和子蓝仁深受蓝采和隐世思想的影响…。”等叙述。         而有隐世思想的蓝仁是确有其人。元末明初福建崇安县将村里(今武夷山市星村镇)有蓝仁、蓝智兄弟诗人。蓝仁字静之,着有《蓝山集》等;蓝智字明之(一作性之,公元1315—?年),着有《蓝涧集》等。蓝仁性隐,元末避居武夷书院山长,明军进入福建后,他的儿子被充军成都,死于途中;他的女婿早丧,女儿带着几个子女守寡;他自己也被强令迁居两淮,不久遇赦还家而死。蓝智的一生较为平淡,他在元末没有任官职。明初被选任广西按察司佥事,居官以清廉称着。         因此就蓝氏承古神农氏渊源部分,不论如何,所谓「蓝吉甫的携家逃奔福建,途中与父母兄弟失散,最后身至福建福清县五福乡,蓝姓畬族入闽由此开始。」这样的剧情描写显然太过离奇,这也是南方人(包含学老、客家人)称从中原南下的一贯写法。另外蓝明德、蓝采和都是唐代人,称是蓝采和之后又扯出一个福建蓝仁是蓝采和之子,但这样的谱系记载,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破绽。那也就是蓝采和、蓝仁父子,岂能一为唐代,一为元末明初人,况称为蓝仁之后,蓝仁子充军成都,死于途中,当然无后。因此,这样的谱系太过迁强,蓝氏所谓“承古神农氏渊源”显然也就不足为信了。         至于另族谱记“七郎公(讳炯,字文明)与昆仲七人,由长汀县各自奔散四方,迁往建宁府(今南平市),以文学问世,由建宁出仕提举江西等处学校,遂为开闽一世。蓝琛为二世祖,开闽三世祖元晦公(讳兆,号延瑞)又迁居福建漳浦县,辖前亭岭,后移海澄县镇海隆教社,是为开漳一世。开漳二世庆福公,入赘长卿,定居于此,又为长卿一世。”此谱所记之建宁府,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066年)改原建州为建宁府,是闽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辖建宁、建阳、浦城、崇安、建安、瓯宁、松溪等县。这样的谱系提及「出仕提举江西」大致是和漳浦畬族都称元末明初由江西迁入的描述基本相同,又「以文学问世」这样的家世也和蓝仁、蓝智兄弟诗人吻合的。         这样,闽粤蓝姓轮廓就大致是,元代闽西长汀县蓝姓有兄弟七人,依畬族谱系分别是念一郎、念二郎、念三郎、念四郎、念五郎、念六郎、念七郎。兄弟七人(编注:依照蓝氏传统世系编排,应是六人)等各自发展,蓝炯(念七郎,字文明)同兄弟某迁到建宁府因有学问,蓝炯被提拔到江西教书,兄弟某则传下蓝仁、蓝智等。蓝炯后来生蓝琛,蓝琛生蓝元晦,元末明初时由江西迁入漳浦。后来漳浦后裔写族谱时,因为祖先难追溯,所以称蓝炯为开闽一世。这样的考据,根据从目前所有查得到的蓝姓族谱来看,如将各谱前段所谓「北方南下」部分剔除,各谱都是叙述由七兄弟开始接续各世系,因此这是元末后潮、汕、汀、赣畬族蓝姓最真实谱系。但即使如此,不在此七郎系统的应该还有,其中包括被汉化或改姓者。另外此七郎系统元末明初由长汀迁到建宁辗转江西又迁入漳浦,也可说他们只是再迁回漳浦而已,原因是畬族蓝姓很早就在福建漳浦古属义安郡的绥安地区,唐代陈元光开漳时,所谓“蛮獠啸乱”事件中的蓝奉高和广寇陈谦与苗自成、雷万兴其中的蓝姓正是。因此,这些原绥安畬族后来发生什么事情?是怎么迁到长汀的?下面再另外做说明。          除了陈元光时有蓝奉高之外,畬族最早在绥安是有根据的,南宋末年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93•漳州谕畬》该文称:“凡溪洞,种类不一,曰蛮、曰猺、曰黎、曰蜑,在漳者曰畬。西畬隶龙溪,犹是龙溪人也。南畬隶漳浦,其地西通潮、梅,北通汀、赣…二畬皆刀耕火耘,崖栖谷汲,如猱升鼠伏,有国者以不治之。畬民不悦(役),畬田不税,其来久矣。”因此,虽然此时“畬”才出现在文献上,但开漳州的“蛮獠事件",证明唐代以前他们就是已经在这里繁衍,则是勿庸置疑的。这也是“蓝姓七郎系统元末明初由长汀迁到建宁辗转江西又迁入漳浦,也可说他们只是再迁回漳浦而已"的理由,而事实上包含蓝姓的畬族更早以前就是福建的主人,理由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闽,东南越,蛇种。” (二)福建的主人“畬”与俗字及读音         由于历史的因素造成畬族的神秘性,因此有关畬族的历史渊源,有很多的争论与讨论,而其中的畬族的族名问题,是造成争论由来的最大因素。以下说明涉及历史音韵与各处方言等等,这部分当然深涩难免,但为了说明清楚,所以不得不繁文缛节,在此先做一个说明。       “畬”字普通话读“余声”,但畬的族名来由,显然是出于“义训”刀耕火种而被书写在文书上,进而成为大家使用的族名。但这样的书生式命名和大部畬族自称“山哈”的连音“sha”完全不通,因此也造成了许多问题。也因为如此,今天许多人认为,畬字有两种读法,除读 yú(即“余声”)外,还读 shē(《广韵》作“式车切”)。不但如此,为了这个读音问题,中国简体字又新造一个“畲”字来因应,畬、畲二字的区别在于田字上面一个为“余”一个为“畲”。它们读音的差别在哪里呢?因为汉字读音大都是取形声字读法,所以畬、畲二字读音原从余、畲两字而来。因此要了解畬族称谓的读音问题,首要先了解余、畲这二个汉字。余、畲二字都是姓,也就因为这二个兄弟姓,造成畬字的读音纠葛不清的问题。余姓出秦代,读“余声”,畲姓最早出唐代江西,我们从韵书上的畲字解中可以知道其中的问题与渊源。畲读ㄕㄜˊ:集韵时遮切音阇,姓也。按古有余无畲,余之转韵为禅遮切音蛇,姓也,杨慎曰今人姓有此而妄写作畲,此不通晓说文而自作聪明者,余字从舍省,舍与蛇近,则禅遮之切为正音矣,五代宋初人,自称曰沙家,即畲家之近声可证,而赊字从畲,亦可知也。又阇:唐韵当孤切,集韵、韵会、正韵东徒切从音都,又广韵视遮切集韵韵会时遮切正韵石遮切从音蛇。         这样,我们从“古有余无畲”的说法,就很清楚畲从余来,并且当畲姓出来以后,有此姓的人说自己的姓是读“沙声”。问题是“畬”字也就从“余声”、“蛇声”之外,怎么又来一个“沙声”?因此也就造成畬字三读的问题。这是因为除了在措综复杂的历史语音纠葛中,地方的语音和个人主观的解释也加入文字的游戏。如《龙泉县志》:“畬音奢,火种也,民以畬名,其善田者也。”又如“畬(shē 赊)客”─畬族,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福建、浙江等五省。又如《元史》中出现“畬军”、“畬丁”等名称。明、清时期,闽、浙各地方志以“畬民”、“畬人”和“畬客”等称畬族的,非常普遍。又粤、赣各地方志以“輋户”、“輋蛮”和“山輋”等称畬族的也比比皆是等等。所谓「粤、赣各地方志以“輋户”、“輋蛮”和“山輋”等称畬族。」也就是说这个“畬”,客家人用“輋”字使用并且称呼之,“輋”字饶平话如何读?根据住台南的广春楼主上饶詹邦畿教授大作《八十自述》23页,「五姑妈的夫家在诏安秀篆九麻輋(读音斜),在深山峻岭间。」笔者访谈詹邦畿教授,他说“輋”字饶平客话读“ㄔㄚ”,至于凤凰山上今天的“畬”族,饶平客家话他读“ㄒㄧㄚ”。但笔者又另再做语音调查时,“輋”字也有现饶平人客话读“ㄑㄧㄚ”,凤凰山的“畬”族也读同音。这样不同的读音,其实分析起来,“輋”字的“ㄔㄚ”、“ㄑㄧㄚ”二个读音,就是现在客、闽语读音,且都取“輋”的形声字“车”为读音,就清楚了。有趣的是“赊”字,客家话都读“车声”。这样,我们一样从形声的读法去回溯“畲”,就变成“畲”、“輋”、“赊”很清楚它们都读“车声”的原因。“赊”字,学老话读“ㄒㄧㄚ”。因此从而了解“畲”字读客话的“ㄔㄚ”源于客话的“赊、輋”字,如果读“ㄒㄧㄚ”则源于学老话的“赊”字。但韵书却对“畲”字解:称「自称曰沙家」意思是从“沙声”,又「从音蛇」二读是什么意思?         根据语音的演变,声母“s”在唐代后从“ si 或 ci 即汉语拼音 x 或 q ”演化出来,又畲姓最早出现于唐代江西。这样,就知道读“ si 或  ci即汉语拼音 x 或 q ” 属唐代前语音,读“s”属唐代后语音。因此上篇的“畬”音“ㄔㄚ”及“ㄑㄧㄚ”就属唐前之音。当然“蛇”字可能闽粤古今音不同,但此族出于唐代前,“畬”字用于族群在宋代后,“畬”字客家话今读普通话的“沙声”合于韵书解和历史语音变化,即唐后再变出一音。所以很多客家人称“畬”这个族群叫做“蛇族”,因为“畬”的自称“山哈”连音就是“shā”。这样就完全将历史的语音和畬族前后各个读音弄清楚了。因为畬族的民族成份和称呼混乱异常,公元1956年中国国家公布确认,“畬族”(写作“畬”,音 shē)成为法定的族称。现在则又创一个新“畲”字读“shē”辅助。但笔者认为,即使如此费尽苦心,仍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不如清楚将“畬田”时读“余声”,“畬族”时读“山哈族”来的正本清源。当然南宋刘克庄也真是「书生误人」,他所犯的毛病给我们一个教训,尔后族群的命名应以“音译”处理就不会发生误会了。而客家的“客”也被同样的「书生误人」问题所扰,至今仍纠葛不清。幸好,《本府告示》最大的贡献,就是提供解开“客”其中的秘密与渊源。         因此,“畬”不管怎么读,“蛇”终究是“蛇”,除了用全新的思维,抛开歧视的情结,才可以了解历史族群的真相。因此从“畲:…,姓也。…禅遮切音蛇,姓也。”和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闽,东南越,蛇种。”的“蛇”中,它揭露了“闽”和“畬”之间的脐带,也诉说古往今来数千年的关联。而清代蔡永兼《西山杂记》载:“福建周时有七闽,其地域即泉郡之畬家,三山之蜑户,剑州之高山,邰武之武夷,漳岩之龙门,漳郡之南太武,汀赣之客家,此七族称七闽。” 关于七闽,何光岳的《南蛮源流史》载:《周礼•职方氏》载:“掌七闽八蛮”。郑玄注:“闽,蛮之别也”,即闽乃蛮之别种。这样的记载,也就说今天畬、蜑、客家的族源是古越人的东南越,畬在《说文解字》中证明至少在东汉许慎时,畬他们就已经生活在福建,是地道的原住民事实,则是无法否认的。下面谈畬在春秋战国到唐的历史,以为补充。 (三)福建畬的历史与沿革         福建的主人“畬”,祖先在春秋战国就有一个越王句践,到秦代期间延续越得历史,在福建就建有一个相当强盛的“闽越王国”。秦征服了南方百越以及边境的其它民族后,设桂林郡、象郡、南海郡和闽中四郡。闽中郡部分,也就是今天的福建,因为秦以前此地就有“闽越王国”历史事实,所以秦有别于其它统治区域的统治方式,也不得不只好用「废王位,改君长」的方式,实际上虚设闽中郡(今福州),承认地方高度自治方式处理。秦以后到了汉代时,福建的统治现象则呈现多变。首先,汉时,南方由赵陀建立南越藩属国,福建部分,在公元前202年闽越君长无诸接受汉,被封为闽越王,建王城于武夷山等。尔后汉开始实施削弱闽越王势力,在闽中之南另立越王族织为“南海王国”南海王,统辖今闽南现漳州、闽西和广东的潮梅,江西现赣州之东等地。“南海王国”国界北接闽越南毗南越。但南海王国立国才十五、六年就起兵造反,因此被汉武帝所灭,贵族被迁往上淦(今江西靖江县),领土被闽越、南越瓜分。后来汉又在闽中之北另立“东海王国”,治在浙江温州。公元前138年,闽越王国攻击北方的东海王国,东海王国向汉求救援,闽越撤退。但东海国王恐怕闽越卷土重来,就举国归降,全国人口大约四万余人,西汉把他们迁置到江、淮地区,东海国灭,闽越王国延续自周的强盛可见一般。这种情形,一直到公元前111年,汉灭南越,到了公元前110年“闽越王国”终于被汉消灭。但即使如此“闽越王国”国灭,但汉朝廷对福建的统治,实际上仍然是困难重重,只好又将之统治阶层迁置到江、淮地区进行教化,放弃对福建进行真正的统治。汉代的福建如此,此后大致一直到了唐代,福建才开始真正有了开发。也就是这样特殊的历史因素,属于“畬”为主体的广大平民反而有更大的空间发展,牵动着族群的消长与变化。 福建省地图 (四)南岭“俚”的进入闽西与广东大埔的设立         福建在汉代时,汉朝廷对福建的管辖情形是延续“闽越王国”旧有统治现实的。汉将福建南北一分为二,北属会稽郡侯官县,南属南海郡揭阳县管,可见即使消灭了“闽越王国”,但汉仍受到“旧势力”的制肘而实际无力经营,经营起来也着力不深,也就是这样的写照。汉后晋朝时,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今漳州境北属晋安郡晋安县,南属东官郡(析南海郡地立)管,此时福建北部稍有变化,但实际上变化不大。约130年左右后,待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时,福建南部以下变化就明显开始,变化的情形,基本上是南方古“南越国”势力的扩张和古“闽越国”势力从闽中往闽南移动的结果。晋首先分广州东官郡,在粤东北和闽南立义安郡,辖海阳、绥安、海宁、潮阳、义招5县。今漳州南境属义安郡绥安县(县治在今云霄县境内),北境仍属晋安郡晋安县管。这一时期我们从从“义安”、“绥安”、“义招”、“海宁”的地名上看,显然这些地方是经过一番“绥靖安抚”与住民“心向朝廷”过程。义招即今广东大埔,有湖寮古城,当时辖今永定、长汀等处,《隋书》作“昭义”,《南越志》作“义昭”。《宋书州郡志》载:“义安太守,晋安帝义熙九年,分东官立。领县五。户一千一百一十九,口五千五百二十二。”又载:“义招令,晋安帝义熙九年,以东官五营立。”“义招”的设立对客家渊源的考据是很重要的,我们从晋设“义招”的历史中,发现许多客家学者常常称“义招”是客家第一次南迁的“流民”所设立,并引为客家是中原士大夫南下的的说法,但《宋书州郡志》的“以东官五营立”,证明“义招”是由当时的“东官”人北迁而来所设,根本就不是“北方士大夫”则是可以确定。史书的记载,粉碎了许多客家学者所谓“北方士大夫南迁”的说法,往后这样和历史记载完全不同,毫无根据的说法可以休矣。而东官即今广东东莞,有趣的是,东莞方言称“镯子”为;“不是”为“唔系”;“解决不了”为“搞唔掂”;“咬嚼”“噍”;“回来”为“归来”;“很费事”为“畀”;“起床”为“抗床”;“晏”为“晚”,这些方言都和今天的客家话相同。而更严肃的是“东官五营”不论是民是军,从民族史上看则都是当时南方的原住民“俚”,可见“俚”和今日的客家渊源不可谓不深。俚人在史籍中,一开始写作“里”。东汉至隋唐屡见于史籍,常“里獠”并称。《后汉书》载: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九真徼外蛮里张游率种人慕化内属”,被封为归汉“里”君;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趾女子征侧、征贰暴动,九真、曰南、合埔蛮“里”人,群相回应。其中的“里”,都是指俚人。古代俚人分布颇广,“义招”的设立,基本上给“俚”进入粤北和福建,提供广东“俚”和福建“畬”的接触,演变出后来的“畬客”和以后“畬客”,以及“畬客”分家再变成“畬”和“客家”的史实根据。而客家先民的渊源并不仅于此,下面从闽西客家说起。         根据统计,闽西的武平、连城、长汀、龙岩、上杭、永定县,地名上带有“畬”或“斜”的达138处,仅《永定县地名录》(公元1981年编)带“斜”的地名就有将近36处之多,胡曦《兴宁图志考》輋人条解释:“輋本粤中俗字,兴宁大信輋、上下輋、菜輋诸地。经过考古,发现“畬”字年代、写法有三种列表如下: 年代 地点 器物 解释 宋 坳峰 青瓷碗碟底部 正畬 晋宋 新化村光陶山 墓砖 兴畬 晋宋 红星村留塘坳 墓砖 大四輋(畬) 上表的下两个晋宋时代陶瓷铭文是在梅县畬坑发现的,为我们对畬族形成时间提供了难得的线索,这两个铭文“  畬”和“  輋”的出现,说明闽粤赣的此时居民,已经有了“輋”的称呼,也就是说至迟在晋宋时代(公元四、五世纪)这里已经形成了畬族。又宋初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01•建宁》称:“本将乐县地,晋绥城县,莫徭之民居焉”。为避免复杂,“莫徭”之说在此暂不论说。这里面的“将乐”县,却是对客家的渊源较之“义招”的设立,更是重要。         闽西的建置,在三国时代闽粤都属吴的辖地,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析建安县东部地置将乐县(古镛城,镛者,大钟也,今纯客家县),西部地置绥安县。到东晋时增加有黄连、归化场。闽西的第一个县级建置“杂罗县”在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设立,杂罗属苦草镇即今龙岩中心城市所在地,位置在九龙江上游。闽西的建置,接着是“汀州”,在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福州长史唐循忠于闽西光龙洞(又作九龙洞)一带“检责得避役百姓共三千多户”奏请置州。又《唐书•卷41•志第31•地理5》载:“汀州临汀郡,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开福、抚二州山峒置,治新罗,大历四年徙治白石,皆长汀县地。户四千六百八十,口万三千七百二。县三。长汀;宁化,本黄连,天宝元年更名;沙。”         以上,这里面的几个地名需要讨论,对客家的渊源才可以析清;1.“杂罗即今龙岩”,今人没有问题。2.州治“新罗徙白石”的“新罗”有人认为是今龙岩新罗区,但却因此引起众多讨论。根据清代《汀州府志》《长汀县志》古迹志所载:“新罗城,在府境,晋置,唐改汀州。”意思是“新罗城”就是晋代的“新罗”县治,也是唐代汀州“州治”。因此汀州在晋时的古名是新罗,和今龙岩的新罗区有别。但古时州置归属变来变去,两地又相连,重迭的情形则是相当有可能的。3.“宁化,本黄连,天宝元年更名”,意思是宁化就是东晋时的黄连场。又从唐代汀州置县时,人的来源是来自福州和江西抚州的“山峒”,说明后来在唐昭宗干宁元年(公元894年)时,《资治通鉴•卷259•唐纪75》载:“是岁,黄连峒蛮二万围汀州,福建观察使王潮遣其将李永勋将万人击之,蛮解去。”可见两者之间的关联。         这样我们对于属于所谓客家首要之地的汀州,透过前面的说明,汀州人民是唐代福州和江西抚州所谓蛮种的“山峒”则是毫无疑问。有趣的一是这些福州和江西抚州的“山峒”是否同种?二是置汀州前的晋时“黄连场”、“新罗城”、“归化场”和三国吴时“将乐县”的人民又是从何而来?种族又是什么?         关于第一个问题,唐代时福州来的“山峒”当是福建的主人“畬”,江西抚州来的“山峒”只能说属于“蛮獠”比较好解释。至于第二个问题,比晋吴更古早以前,我们要从今闽西纯客家县的古称汀州八县说起;它是1.闽西龙岩市所辖长汀、上杭、武平、永定、连城。2.闽西北三明市所辖宁化、清流、明溪。二者合起来统称汀州八县。而这里面纯客县的明溪即晋时的“归化场”,明溪和三明市中间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叫做“岩前”,经过考古“岩前”的地方有史前遗迹,它比九龙江上游的古越人遗址(编注:另于后解说)还要更古老,证明客家人的远祖历史渊远流长。 (五)客家万寿岩旧石器遗址         明溪和三明市中间的岩前村万寿岩旧石器遗址,由灰岩构成,岩溶发育,生成十几个洞穴,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埋藏在灵峰和帆船两个洞内。遗址总面积1200多平方米,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共出土800多件石制品、少量的骨角器和20多种动物化石。         帆船洞发现的人工石铺面120平方米,距今2~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属全国首次发现,在世界范围内亦属少见。中间留有一块土质地面形成中央活动区,出土了石制品近400件,伴生的动物化石有巨貘、中国犀、虎、棕熊、牛类等10多种。出土的动物化石中留有明显烧烤痕迹。洞中发现的磨制骨、角器与粗糙的石制品组合的发现,为研究旧石器时代向高阶段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数据。灵峰洞与帆船洞遗址同处一座岩体山上,考古人员发现了距今18.5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古人类活动遗址,从中清理出石制品70余件及一批哺乳动物化石。         岩前村万寿岩旧石器遗址,经中国国家文物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等部门和单位的专家学者论证,认为其年代分别为18.5万年前和1至3万年前。文物考古专家和第四纪地质专家认为,福建三明岩前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时间上跨越了旧石器时代的早、晚、末三个阶段,其中灵峰洞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的发现,把古人类在福建生活的历史提前了十几万年,也是华东地区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且仅有的洞穴类型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整体而言,它提供南方民族开天辟地等等各项传说的积极证据,并且和后期古越人发展与演化,对研究闽台及客家史前文化渊源等意义重大,也为客家在周时就在汀赣提供坚实立论。   福建三明市岩前村万寿岩旧石器遗址位置图 (六)福建“畬”的汉化         公元540年,闽南地析晋安县地即今九龙江北溪下游地区及滨海地置龙溪县,县治在古县(今龙海市颜厝镇);又在今九龙江西溪中、上游地区置兰水县,县治在双溪口兰陵(今南靖县靖城镇)。因为延续“闽越王国”历史的因素,朝廷在福建大多任用汉化的“畬”给予官职用“以夷制夷”统治。这样,大致福建在隋时“畬”已经受编为民并开始汉化。在唐到五代期间福建的情形是,唐初闽南显然“以夷制夷”手段使用不灵光,所以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平息“蛮獠啸亂"后才建立漳州。至于在闽南中心以北地区,唐末王潮(王审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发动兵变杀王绪后,在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攻入泉州又下福州,王潮死后,王审知袭继。唐亡,王审知被后梁朱温封为闽王,建立五代十国之一的闽国,国都在福州。此时闽北福州“畬”早在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被迁至长汀县,留下的可说是几乎汉化殆尽。         唐到五代期间福建的“畬”汉化情形,已经从唐初的初步进入到中程,福建学老人一向称祖先来自光州固始,意思是中原人,非也。这边必须再一次重申学老图腾的起源,开漳圣王陈元光的父亲陈政,他在隋朝时就已经居住在潮州贵人村(见《潮州史》),因此所谓从光州固始率将兵五十八姓以戍闽,完全是后来漳州人杜撰的。我们从“玉钤卫翼府左郎将、归德将军陈政为嶺南行军总管”官衔中的“归德”二字,就清楚陈政是原住民再经过朝廷“归顺教化”的身分左证。又即使是唐末王潮来自光州固始,但光州是江、淮所在,他的部众是延续福建“东海王国”、“闽越王国”灭亡后,汉朝廷将人民先后迁置到江、淮地区的后裔。因此事实是最晚从公元前110年“闽越王国”灭亡到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王潮入闽的近一千年时间中,他们在江、淮期间古越语受到汉化,先后又陆陆续续透过通商等手段再回到福建闽北与闽南,然后和福建“畬”融合演变学老语。这样的历史与沿革,说明所谓“衣冠南渡,八姓入闽,陈政入闽,王潮入闽”基本上都是古越人后裔。而此后福建“畬”也就开始大部汉化完成,剩下的“畬”也在后来又迁徙,并且实质上也由广义的“畬”变成狭义“畬”。         实际上隋唐之间也是“畬”由狩猎开始向火耕的转型期,这种转型一直延续到明代为止。陈元光时“蛮獠啸乱”事件中,显然对族群称呼也是用“义训”的,獠本义“夜猎”。《尔雅•释天》:“宵出獠”,《广韵》:“夜猎也。”可以了解当时“畬”的生活状态。其中“蛮獠啸乱”中的族群包含后来所称“义训畬”,也就是先前“音训畬”的蓝奉高、雷万兴,和广东寇陈谦、苗自成组合。陈政、陈元光父子在平定“蛮獠啸亂"后,广东寇退回。在漳州陈元光长期实行“徙民落籍,和集百越”政策,设社学“教化"蛮獠之中的“畬”,名叫“唐化里"。并对聚居在九龍江流域的“畬”,进行过一次又一次的强制迁徙。但是,由于“畬”的人口过于庞大,所以就連陈元光自己也承认:“诛之则不可胜诛,徙之则难以屢徙。"所以又施以屯兵政策进行管理与镇压,因此才有陈元光“奏立行台于四境,四时亲自巡邏,命将分戍",并把所属军队分四支驻守于四境各堡要地:“一在泉之游仙乡松州堡(今浦南松州村),上游抵苦草镇(今龙岩);一在漳之安仁乡南诏堡(今诏安),下游抵潮之揭阳县;一在长樂里佛潭堡(今漳浦县佛昙镇),直抵太平镇沙澳里太武山(今漳浦县前亭镇)而止;一在新安里大峰山清宁里芦溪堡(今平和县芦溪),上游抵太平镇(今诏安太平镇)而止。"行台之下,另在重要隘口设36堡,命将分戌防守。我们从这一兵力布置的格局來看,位置在闽南和闽西到潮州揭阳之间。正是这样,一方面这些被强制迁出的“畬”接受统治教化编户落籍,一方面或“时顺时反"也就是“畬”向四方发展的状况。 (七)福建“畬”在各朝的隐形与分化         因应朝廷的压迫与歧视,隋唐宋时一些“畬”除了汉化外也慢慢演变出一套“复姓法”来隐藏自己真正的身分。如“畬”就同时具有“畬”、“汉”二姓,因此除了古有盘、蓝、雷、锺四大姓外,还有周、林、陈、连、赖、魏、孔、李、吴等三十余姓氏,这些非传统畬姓都是南岭“俚”进入闽西后,经过长期“俚”和“畬”融合的结果,“俚”在唐后名称消失,他们被称为“畬”是很自然的事情。并随着郡县的设立,在唐宋时已经迁入更山区,等到宋末元军大举南侵时,我们从著名的“畬”陈吊眼
/
本文档为【客家源流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