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治愈的对话

2013-11-30 41页 pdf 712KB 8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2770

暂无简介

举报
治愈的对话 疗伤的对话 第一章 当你需要朋友时(1) 请不要问我好不好 “你还好吗?” 我们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因为它是个礼节性的小小问候,是“嗨”的另一种说法。 但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句听起来无足轻重的问候却有可能给陷入困境的人带来压 力。问候他人时,必须要意识到我们是否真的希望听到答案——无论它是好是坏。 我曾经与玛丽亚女士进行过一次难忘的对话。那时,她的父亲刚刚去世,随后母亲又 患了重病。老太太写下遗嘱,表示要拒绝最后的抢救,免受治疗时的折磨。但玛丽亚 的弟弟并不同意。她只好一边握着弟弟的手好言劝说,一边还要安抚妈妈...
治愈的对话
疗伤的对话 第一章 当你需要朋友时(1) 请不要问我好不好 “你还好吗?” 我们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因为它是个礼节性的小小问候,是“嗨”的另一种说法。 但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句听起来无足轻重的问候却有可能给陷入困境的人带来压 力。问候他人时,必须要意识到我们是否真的希望听到答案——无论它是好是坏。 我曾经与玛丽亚女士进行过一次难忘的对话。那时,她的父亲刚刚去世,随后母亲又 患了重病。老太太写下遗嘱,表示要拒绝最后的抢救,免受治疗时的折磨。但玛丽亚 的弟弟并不同意。她只好一边握着弟弟的手好言劝说,一边还要安抚妈妈。就在这个 时候,朋友们纷纷问她:“你还好吗?” “这是你们心里的想法吗?”玛丽亚颇有怨言,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你们真 的想知道我好不好吗?那我就告诉你们我到底好不好。实际上,我觉得都快要受不了 啦!我感到悲伤而无助,我甚至想对弟弟尖叫,对医生嚷嚷。我的压力太大了,每天 我都必须面对复杂难懂的医疗保险条例,面对医院的医生和行政人员,面对我的家人, 还有夹杂在这中间的所谓的正常生活。每次遇到情感上难以承受的问题,我都不知道 自己是否还要继续下去。可就在这时,你们却问我好不好?请告诉我,我该怎么回答 这个问题?是摆出一副苦瓜脸,叹息着跟你们说真话呢,还是像大多数人一样勉强露 出微笑,说‘喔!还好,我还撑得下去’?” 玛丽亚无奈地说,当别人对她表示关切时,她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我知道他们是好意。但你知道常会出现什么情形吗?如果我真的告诉他们我内心真 实的感受,他们就会打断我,说些无关痛痒的鼓励的话,试图让我好过一点。有时他 们只是同情我,有时会给我一些建议,有时则希望能够帮我解决问题。但更多的时候, 他们只会说一声‘喔!’然后就转移话题了。 “我想我可以对那些不熟悉的人说:‘我很好。’因为我觉得把自己的重担加在别人 身上是不公平的。但对于亲近的朋友,我希望有话直说,可有时又不想让他们因为我 而难过。大多数的日子,我尽量少说话,但会去猜想没有人真的愿意理解我的感受。 令我失望的是,真相总是叫人太沮丧——听到我说实话的人不是想走开,就是想插手 帮我解决问题。而我真正要的,不过是希望有个人能听我说说话而已。我不需要解决 什么问题,也不要听什么建议,更不要听他们的事。我只是需要一个港湾,让我可以 避风,可以疗伤,直到最后平静下来。” 有时人们需要交谈,把所有正在发生的、无法抗拒的、让人害怕的或令人沮丧的事通 通说出来;有时候人们则宁愿与你相对无语;还 有的时候,他们会这样跟你说:“谢 谢你的关心。我现在还不想谈这事,过一阵子再说吧!” 你原本一定以为问一个人“你还好吗?”只是一件小事,却不知道在说与不说之间, “你还好吗?”这个话题其实非常开放,答案包罗万象,选择可能多到令人惊讶。 为了表示你不只是想听到“还好”之类无力的回答,你可以试着问:“你想谈谈今天 发生的事吗?” “在经历了如此糟糕的一天后,有什么可以帮你的?” “我不知道要说什么,只希望你知道我很关心你。那么现在,有什么事情是你想一吐 为快的吗?” 第一章 当你需要朋友时(2) 所以,对于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来说,如果不去追问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他们会很 感激你的。这就是为什么问他们此刻的情形,比问他们好不好还要好一点的原因。 另外一种问候的方式则是让他们知道你的关心,但要记得把关注点放在具体一点的小 事上,那样他们就可以告诉你:“我现在还好,但昨天却很难过。” 或者,他们可能直截了当地说:“我现在想小睡一会,希望有人能帮我按摩一下。” 如果你一点都没有要从他们嘴里得知任何消息的意思,就可以这样说:“我一直挂念 着你。”或者说:“我希望能给你一个拥抱。希望可以帮你打包,带你去任何你想要 去的地方。”还可以说:“我一直在想办法协助你,不知道我能帮得上什么忙吗?” 此外,疗伤的对话也是让彼此可以安心分享静默的时刻。开始谈话之后,你可能会想: 接下来该说什么呢?谈话不见得总是一来一往,彼此轮流说或听。在疗伤的对话中, 停顿是为了清楚地听到对方的需求(或想说的话)。如果对方想听你说话,你一定要 先了解此刻他想听到的究竟是什么。并不是只须安静一下,然后就可以说出那些你在 听对方说话时在脑子里打转的话。 想要进入疗伤对话的下一个阶段,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你和对方的关系。 如果彼此熟悉,对方会比较坦然地有话直说,但奇怪的是,有时这反而会让人觉得容 易受责难。也许你和对方并不熟悉,有时却恰好能够提供给对方最需要的东西。因为 你是怀着慈悲心去聆听的,并且不做任何评论。 不要以为你真的知道别人的感受。如果你不确定和一个不太熟的人能够谈得很深入, 就先停顿下来,坦白地对他说:“我不是很了解你,虽然我不确定自己能做什么,但 真的希望可以尽我所能地帮助你。我愿意试试看。” 若是你和对方非常熟悉,或许会很自然地把谈话带到下一个阶段,方法就是认真思索 你所察觉到的对方的感受,而不只是听他说话。 朋友有难时,我们常常开口就问:“你还好吗?”我们认为这样才能开始谈话,同时 还表示出了关切之意。但我在这里要提供给你另一个建议:如果你试着安慰面临困境 的人,一定要记得不把“你还好吗”当成第一个问题——如果你这样做了,他们会因 此心存感谢。 你可以问问他们的工作、家庭或是其它事,让他们喘口气。你要知道,当他们被迫一 再地解释刚刚经历的那些糟糕事时,心里有多难受。他们希望被当成完整的人看待, 而不是用落难者的角色取代他们原先的形象。或许在仔细聆听一阵子后,你已经不用 问他们好不好,因为他们已经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你了。 疗伤笔记 “你还好吗?”对于一个正在经历伤痛的人来说确实不是一个恰当的问题。毫无疑问, 他不好。被问的人只有两个选择,咬牙硬挺着说自己还好,或者承认自己确实很糟。 显然这二个选择都不会让他舒服。 与其问这个注定不讨人喜欢的问题,还不如: ⊙表达你能感受到对方的心情 ⊙具体地问对方自己怎么做才能帮到他 ⊙询问对方有什么愿意倾诉的话 ⊙表达你很关心对方,很爱他,愿意支持他 ⊙哪怕只是给对方一个拥抱 使用“六个人”法则 请求别人帮忙有那么困难吗?对许多人来说,确实很困难;对某些人来说,甚至是不 可能的事。 第一章 当你需要朋友时(3) 当我们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大多感觉很好——比如说替他们做点什么、说些 什么来安慰他们,或是找个比我们还有能力的人帮助他们。可是,一旦轮到自己开口 请别人帮忙时,有人就会觉得这比眼前的困境还要令自己受伤害。 几年前,有两位女士共同着手进行一项计划。其中一位女士与我们中的许多人一样, 非常讨厌向别人求助,所以每当她最终向别人请求帮助时,常常是力量不够,而且也 太迟了点。但那时她非常着急,会轻信任何人,因此常常向不恰当的人求助,导致事 后还要为了并未兑现的承诺(或是没有达到的期望)付出额外的代价。于是,她一次 又一次地说服自己,告诉自己还是独立处理问题为好,这样就不会太痛苦。 她解释了自己讨厌向人求助的原因,她的朋友、知名的精神导师达亚夏克蒂问她: “你曾经向哪些人求助过?”不等她回答,达亚夏克蒂建议道,“你要知道‘六个人’ 法则。”接下来,她就教给她一套用钱也买不到的法则。 “六个人”法则是这样运作的:你必须向六个人求助。注意,是六个人,而不是一个。 这是因为:第一个人可能很忙碌;第二个人可能不想介入这件事;第三个人可能无法 顾及你全部的需求(一般到了这个时候,我们许多人会放弃,然后自行解决);第四 个人可能会让你去找另一个人;第五个人无法合乎你的要求,但可以用别的方式帮忙; 第六个人则可能在你准备要放弃的时候一口答应说:“当然好,没问题。还有什么需 要我帮忙的吗?” 以下是应用“六个人”法则时,一些实用的指导方针: ◎ 不是你所请求的每个人都能帮你的忙。 ◎ 不是你所请求的每个人都可以用你满意的方式来帮忙。 ◎你所请求的人可能只答应帮一部分忙,或者给你提供你并未要求的帮助。 ◎ 你所请求的人可能建议找其他更适合的人帮你的忙。 ◎ 比起只找一个人,多找几个人会让你有更多选择。 看完这些,你或许在想:“一切如此简单?” 简单吗?试试吧!再看看要让你不失优雅地向六个人求助有多简单。 当第一个人没办法帮你或是拒绝帮忙时,请不要落荒而逃。 许多人不愿向人求助还有一个原因,他会想:“我能回报什么呢?”我们都不想欠人 情,否则一旦别人需要帮忙时,我们却无能为力,那该怎么办?我们还会有别的担心: 有求于人会让自己很困扰,因为对方会“期待”我们有所回馈。这样看来,我们宁愿 不冒险求助的原因就在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可能超越原有的关系,让对方看到我们脆 弱的一面——这会让我们觉得非常惭愧不安。 可是,我们忘了一件事——当我们开车带邻居去医院、接他们的孩子回家、帮他们照 料小狗、在他们动完手术的恢复期帮他们修剪草坪,或是找财务、医疗或法律顾问帮 他们解决麻烦事的时候,我们的感觉有多好。 我们享受那种助人为乐的感觉,却讨厌让别人为我们做同样的事。 那位教我“如何开口要求和接受帮助”的朋友,曾经大力给我灌输的重要的一点就是: 向人求助不过表示你也只是个普通人,实际上你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当朋友和客户知 道你正面临困难时,他们会觉得和你亲近许多,因为原来你也有脆弱的时候。 我们不想求人,以为这样可以避免麻烦别人。但事实上,如果我们开口要求帮助或接 受我们没有要求的帮助,我们将送给他人一个礼物——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做好事。 第一章 当你需要朋友时(4) 这是某个夏天我妹妹教给我的经验。 当时我准备做一个脚部手术,医生要我找个人在手术后担任陪护,因为我会暂时无法 行走。不巧的是,那时正是夏天,有两位我可以开口求助的人都有出游计划。第三个 人可以在白天陪我,但无法过夜;第四个人则要我变更手术时间才能陪我;第五个人 就是我妹妹。她重新安排了她的全部生活——包括在佛州的老公、孩子、小狗、马和 工作——以便前来麻州陪我四十个小时。 身为姐姐,我还是第一次需要妹妹的帮忙,但的确没有谁能比妹妹更适合陪我度过手 术后的恢复期了,因为她是个非常有天份的护士,对如何止痛及治疗并发症都非常清 楚。我需要她帮我弄些吃的,或者拿个冰袋给我。这些原本无比简单的小事让病中的 我觉得很无助,但她却说,她很高兴能让我感到舒服点。 以往在医院里,她的工作是向陌生人提供这类服务,现在能亲自照顾自己唯一的姐姐, 她感慨道:“这种感觉是多么不同呀!” 另外,由于来帮我,妹妹得以暂时远离她所珍爱但需付出很多心力的家庭。这些年来, 她第一次可以坐在户外的桌子前阅读——既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工作所需,而 是纯粹的娱乐。有那么一刻,我们在桌前,手捧着书,抬起头来看着对方微笑——这 种像我们小时候一样一起安安静静阅读的感觉真好!她也因此有空闲来回顾自己一度 忙碌的生活,并下决心改变她与家人共同生活的方式——也就是说,远离家庭来照顾 我,给了妹妹一个反省的契机,让她明白人要对自己好一点。 与妹妹相处的时光非常珍贵。不过,要是我试着立即回报她,就有可能破坏她因为照 顾我而得到的快乐。 所以,我们不能立刻转过身,跟刚刚帮过我们的人说:“现在该让我帮你的忙了。” 这通常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太脆弱,与某个人太过亲近了,所以我们试图马上还清 “人情债”,希望终止“亲密”的关系,不肯坦然地接受别人已经给予我们的帮助。 如果别人帮你做了什么,你并不需要立刻也帮他们做些什么——如果你这么做了,就 会无意中带走他们帮你时所享受的快乐。只要把这份情义记在心中,以后再慢慢回报 就可以了。学习如何接受别人的帮助,本身就是一个礼物,不管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 都是如此。 ■疗伤笔记 还记得你第一次表达需求被人家拒绝的经历吗?它对你的影响可能是非常深远的。不 愿开口向别人求助的人,往往内在都有一颗脆弱的心灵。怕被拒绝,怕受伤害,怕让 人觉得自己很烦人很无能。 那些永远不需要别人帮助、貌似很“独立”的人其实内心是脆弱的,开口求助会让他 觉得是向别人示弱。有需求有弱点的人反而更加容易让人亲近。而表面上没需求没弱 点的人只能被人像佛一样摆在神坛上,敬而远之。 只要听就好 他温暖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几年前,我因车祸受了伤,他曾耐心帮我解开心结, 鼓励我面对生活中现实的一面。然而今天,他打电话来,却是向我道歉的。 “真对不起,”他说,“我承诺把送到你的保险公司,让你的按摩治疗可以获得 理赔。可是,我老婆流产了,她那时正在打单据„„所以,报告到现在还没有送出 去。” “达伦,”我说,“你现在一定很难过,宝宝当时多大了?” 第一章 当你需要朋友时(5) “十一周大,”他立刻回答,似乎还为我的话感到有点惊讶。“医生告诉我们,说宝 宝有很多问题,而且„„呃,我想上帝知道他在做什么。” “真令人难以相信,”他继续说,“我妻子的同事们知道后,竟然全都避开了她。没 有人敢靠近她——他们也许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才躲着她,可这让事情变得更糟 糕。我妻子很难过,那天她回家后告诉我说,她觉得自己像染上了瘟疫似的。” “你一定很难受,你希望她的同事能够理解她,结果却听到这样的情况,”我说, “我很理解失去宝宝对你的影响,达伦,”我解释说,有个老朋友曾告诉我,因为妻 子流产而失去宝宝的丈夫也需要和人谈谈。我补充说:“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可 是直到现在,那位朋友还在为那个他从没有抱过的儿子伤心。” “是啊!是啊!”达伦感叹道,“大家应该知道,人有时其实只需要有人倾听就好。 男人也是一样,有时需要和人聊聊。” 达伦的故事提醒了我:当朋友、同事或家人碰到伤心事时,一开始必然会非常痛苦, 需要找人倾诉,这时我们不应该觉得自己有说很多话的必要。可能会帮得上忙的,就 是让他们说说自己心中的忧虑。 对于不幸流产的女人来说,她们及家人最担心的,是以后不能再生孩子。他们或许在 想,再次怀孕可能不是个好主意。 遇到这类不幸,我们总是恨不得马上就跑去劝他们(试图压抑住这种冲动可能会很困 难),对他们说“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或是“失去宝宝是有理由的”。 可他们或许会反问:“为什么偏偏是我?” 这是个合理的问题,但我们不需要提供答案。相反的,从他们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 的一些感受,我们应该把我们的发现反馈给他们,因为作为当事人,很可能他们并没 有意识到自己有这样的感受。 当朋友问你:“为什么偏偏是我?”你可以说:“是啊!不知道事情发生的原因一定 令你很难受。”那她可能会马上响应:“对,我觉得这都是我的错。” 这时,你可以把她所说的话换个方式再说一遍:“听起来,要是你能了解事情发生的 原因,就会好过多了。” 而她可能会说:“我就是不明白。这太不公平了。” 这时你或许会发现她其实是很愤怒的。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温和地、不带评论地说出 你的观点。例如:“你好像在生气。”然后停下来,接着她也许会说“正是如此”, 或者会让你知道她的另一层感受。她可能会说:“没有。我一开始是很愤怒,但现在 我只有悲伤,非常悲伤。” 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说的话上,用心感受他们的精神状态,用这样的方式你可以让对方 知道,你和他们是站在一起的——即使你无法想象他们在经历这件事时真正的感受。 要让他们觉得,不管他们有什么感受都没关系,而且也无须急着摆脱这种感觉。那么 他们也许会告诉你,他们对孩子有些什么期待,对自己正慢慢爱上的那个小东西怀有 什么梦想。 此外你还必须了解,不是每个流产的人都愿意立刻谈论这件令人伤心的事。有人告诉 我,她流产后的第一个反应是:“我不是失去一个孩子,那不过是个十一周大的胚胎 罢了。”几年后她才明白:把流产当成一次医疗事故、把孩子叫做胚胎,都是她回避 失去孩子这件事的痛苦和失望的表现而已。过了好几年,她才有勇气说出自己内在的 伤痛。 第一章 当你需要朋友时(6) 这就是为什么在谈话时,注意对方的精神状态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当人们正在难过的时候,你不知道他们是否想立刻找人倾诉。有些人可能想谈,可有 人则觉得没有人会真的想听他们的感受。“毕竟,”他们会想,“没有人可以改变已 经发生的事实,那么干嘛找人家谈?”然而,当某个人走进你的生命,让你觉得,对 他来说唯一重要的就是和你谈话,那种时刻真令人觉得幸福极了。 ■疗伤笔记 有时那些经历痛苦的人反而只希望被当作正常人对待。如果有人不知道该如何去对待 一个痛苦的人,他必然也不知道如何对待自己内心的痛苦。该如何做个好的倾听者呢? ⊙看着对方的眼睛 ⊙试着让你的呼吸的节奏与对方保持一致 ⊙只是询问对方的心情和想法,不给评论不给建议 ⊙敞开心去体会对方当下的感受 能安慰你的,别人却不见得会受用 我们工作室的主旨是帮人对过去的自己有更深的理解,从而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 新的生活。一天,午餐时,全工作室的八个人坐在桌子前,每个人都要轮流谈谈自己 那些不向人求助就无法完成的事。轮到我时,我提到了自己想写的这本书,是关于如 何帮助别人使他自己和他的亲人朋友度过困难的时刻——即那种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 做什么的时候。 我的话音刚落,团体中一个说话很温柔的计算机工程师布赖恩大声问我:“你的意思 是,你要告诉别人和一个姐姐刚被人杀害的孩子说些什么吗?”这话让大家全都停止 了用餐。 我们认识布赖恩已经很久,他是在我们公司在亚特兰大逐渐发展成专业工作室期间结 的婚。但没有人知道,当布赖恩还是个小男孩时,他的姐姐惨遭杀害。 他没有告诉我们细节——其实细节并不重要,但他却说出了一件令我永远也忘不了的 事。他的声音带着沉积已久的愤怒,脸上则显露出未曾消却的伤害。他问我:“你认 为大家能从中学到什么?” “当有人难过时,该说什么或是不能说什么。”我试图向他解释,但我的话还没有说 完,他就插嘴说:“你的意思是,假如你有亲人死了,你希望别人不要同情你。是 吗?” “同情?”我问。 “没错,同情。”他几乎是脱口而出,“你知道,就像别人试着告诉你,他们替你感 到难过。可是,我才不要他们的同情。我只希望他们不要管我。” 突然,他的太太谢丽尔发出压抑的抽泣声。他们结婚一年多,也经历了新婚夫妇常有 的情形:直到婚后才发现对方原来是这样的人。 “这就是每次当我沮丧的时候,你却让我独自呆着的原因吗?”她问。 “呃,是的。”布赖恩说,“我不想让你觉得我只是坐在那里,毫无意义地为你难过。 我走开,是因为我觉得你需要的是一个人独处一段时间。” “我的老天!”她说,“你把同感和同情搞混了。当你还是个孩子时,大家试着让你 知道他们有多伤心,而且他们心情也很不好。可是你却以为他们是在同情你,或是认 为你无法面对这件事。” 现在,布赖恩发现妻子是对的。以前每次当她难过时,他不但没有抱着心爱的女人, 让她知道她沮丧他也不会好受,反而会走得远远的,完全没有给她任何安慰。他后来 告诉我们,那天,在姐姐死了这么多年后他重新面对这个不幸,不但意外地帮他治疗 了旧伤,还挽救了他的婚姻。 第一章 当你需要朋友时(7) 我们可能都听过这句话:“把你想要的也给别人。”以布赖恩的 例子来说,他给太太 的,是他以为她需要的——独处的时间。因为这是好久以前,当他的情感世界瓦解时, 他最渴求的。没有了姐姐,他要的是安静,而不是一大堆好心人告诉他,他们有多难 过。他那时还是个孩子,不懂他们这么做只是想安慰他。他感受到的是大家太过笼统 的同情。 布赖恩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当你沮丧时,不管年纪多大,要是有很多人在你身边 说他们有多难过,可能只会令你觉得自己很可怜。 从那天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就试着阻止自己说出那句老话:“我为你的失去 感到很遗憾。” 我试着停下来,如果我认识死者,我会说:“我也会想念约翰的。” 若是希望能说得特别点,你可以说:“我无法相信事情就这么突然发生了,我们上周 还很快乐地在一起。”或是简短地说出那个人曾经对你的帮助,如:“你父亲教过 我„„这让我一辈子都受用。” 你要避免程式化的安慰 ——尽管这意味着当你思考要说的话时,你会迟疑或感到很笨 拙,但对方会明白这是出自于你的诚意,因为你用时间连结彼此的心,而不是丢给对 方一句泛泛的陈词滥调。 如果你不认识死者,但你是他家人的朋友,你可以这样说:“我无法想象这对你是多 么大的打击。”或者可以说:“我很早就想认识你的萨拉阿姨,什么时候你想跟我谈 谈她,我都愿意听。” 因为失去,我们成为今日的自己。我们对待死亡的方式,会影响我们一生的人际关系。 在分享了压抑多年的痛苦后,布赖恩让太太了解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他在她痛 苦时走开并不是因为不关心,而是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试着提供给她那些他以为 她想要的。 我们在不同的家庭和文化中长大,对死亡有不同的体验。不同的人生经验会使别人用 他们自己的方式安慰我们。但是当我们沮丧时,很容易就会忘记,某些人可能是因为 有别的理由才不陪在我们身边。了解这点,你就会感激他人的良苦用心,而这永远都 不会太晚。 举例来说,在某些文化中,人们会以提高声调来展现他们的热情,而不是怒火;有些 家庭不允许成员掉泪,因为他们认为哭泣代表软弱;还有的家庭不管问题是什么,都 承袭了同一座右铭:“处理它就可以了。” 不过,有时候,文化差异与我们得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事物之间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就 如谢丽尔那天所发现的:我们在向人提要求时,并没有表达得很清楚——因为我们以 为对方会了解。 “误解”其实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契机,让我们有机会跨越沟通的鸿沟,发现双方看世 界和表达需求的方式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背后可能有难以言说的隐痛。现在布赖恩学 到了,当妻子难过时,他其实并不需要说什么,因为她所要的,只不过是被轻拥入怀。 ■疗伤笔记 对于误会的发生双方一定都有责任,一个不愿询问清楚,一个不愿表达清楚。同样经 历撕心裂肺的伤痛,有人愿意独处,以自己的方式自己来舔伤口,而有人则需要被人 反复地安慰。这时,如果你愿意伸出爱之手,不妨先了解清楚对方的需求。爱的前提 是理解,没有理解,只是以自我为中心地去“示爱”,结果可能是带来更多的伤害。 有时花上几分钟询问清楚,可能会避免或化解关系中长期郁积的心结。 第一章 当你需要朋友时(8) 接受陌生人的帮助 在一家时尚高档、经营美味的法国餐馆里,三个女人正站着排队等候点菜。突然有位 男士走上前来,对她们中的一个身材高挑、举止优雅、说话温柔、眼神闪亮的金发女 子说:“对不起,但我非得跟你说不可——你真漂亮。”说完他就走开了。 被夸奖的女子一脸绯红,甚至有点不知所措。另外两位女士则显得很高兴,她们咯咯 地笑着,似乎比听到夸赞自己更兴奋。多年来,她们一直告诉她们的朋友伊丽莎白, 说她有多么美丽,但她就是不信。她把她们的赞美打了折扣,认为自己并不是特别有 魅力。现在,那个男人的关注让她觉得很不好意思。 随后,当她们继续排队等候拿菜时,刚才那个人又回来了,对伊丽莎白说了同样的话: “我一定要再跟你说一次,你真的好漂亮。”然后,他又走开了。 现在,伊丽莎白真的很难为情了。她今天出门时甚至没有化妆——这可不是讲究的南 方女子平常会做的事。但今天并不是平常的日子。今早,化妆并不是她优先要做的事, 因为她得带丈夫罗恩去医院做他生平第一次化疗。罗恩今年才三十三岁,一个月前, 他动手术切除了一个肿瘤,原本以为那是良性的,结果却被医生告知是恶性的。随后, 一切都变了。那天,陪先生到医院接受治疗后,伊丽莎白与两位女友聚会,她非常需 要一些精神上的支持。 当她们开始用餐时,那个男人第三次出现了。只不过这次他没有走开,他想让这个美 丽的女人知道,他不是在追求她。调情?也许是,但这并非他对她评语的重点。他解 释了自己的行为,并立刻博得这三位怀有戒心的女子的同情。 “你知道吗?”他说,“我被诊断得了脑瘤,而且无法动手术治疗。它到处扩散,我 没有多少日子了。这些天来,我只说我想说的话,去我想去的地方。你是这么的美丽, 而我想要让你知道。如果这令你觉得尴尬,我很抱歉。生命是如此短暂,我不打算坐 在那里,忽略我的心让我说的话。” 他说出真相后,三个女人眼中满含泪水。伊丽莎白也告诉了这个男人她的事,就在刚 才,她还很怕这个陌生人,准备躲开他。她谈了罗恩的事,以及他与结肠癌细胞抗争 的过程。巧合的是,这个陌生人竟然是个医生,主治脑外科。听到伊丽莎白的事后, 他停下来,一边回想几位癌症专家的姓名和电话,一边抱歉自己的心智最近运作得比 较慢。幸运的是,他终于想起来一个可能会救罗恩一命的信息,然后详细地写下来, 递给伊丽莎白。 好玩的是,几周以前,这位忠诚的、迷人的妻子曾告诉她的朋友,她将试着活在当下。 她希望能少去想一些未来,少去担心——她不知道自己留职停薪去帮助先生度过治疗 期,别人会怎么看她。她想知道,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小小的片刻,放在现在,生活 会是什么样子。 现在,看看她与朋友午餐时发生了什么!要是她因为尴尬而躲起来,或是觉得对方存 心骚扰,就有可能错过一个决心好好过完余生的男人所带来的礼物——一个美丽的片 刻。 欣赏意外的事物需要练习。你要暂停对别人的动机下判断的习惯,也必须试着敞开心 胸。你需要练习,因为这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做到的事。当然,你可以运用常识,让你 的胆量告诉自己状况安全与否。若是安全无虞,就可以进一步放开自己,对陌生的人 或物怀有好奇之心。 第一章 当你需要朋友时(9) 当事情的进展与你人生的计划不同时,你绝对需要朋友。你可以哭,可以笑,可以怀 疑人生为什么会突然起了变化。但偶尔,当一位陌生人走入你的生活时,无论是在餐 厅里、飞机上,或是在医院的等候室,他都可以送你一份极为特别的礼物,而只有保 持开放的心灵状态,你才能收到这个礼物。 ■疗伤笔记 生命充满了惊奇。有时上天的恩赐会以你最为意料不到的方式呈现。当你带着爱望向 这个世界时,世上根本就没有陌生人。敞开你的心,允许和感激陌生人对你的善意。 这样,你会更自然地对生命中遇到的其它陌生人表达善意。 有的人总是会担心受到伤害,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人际交往十分复杂的 社会里,这使得保护自己与封闭自己之间界限的分寸很难拿捏。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勇 于磨炼自己,把握好这个分寸也是我们成熟的一个标志。 搬家前后 当亲友搬家时,我们帮得上忙的事情很多,但有时最有用的,却不是我们平常想到的 那些事。每个人都知道搬家的压力很大。但除非自己真的经历过,否则很多人可能都 不知道,搬家的压力多来自于没有足够的回忆空间。 佩蒂和吉姆夫妇是我很要好的朋友。在退休前,他们准备搬出这个已经住了十年的房 子。他们只有几个星期的时间整理东西,因为搬家卡车已经预定好了。我不确定我能 帮什么忙,于是有一天傍晚,我打电话过去,看看他们收拾得怎么样了。 “我们有好多东西!”佩蒂唠叨说,“我试着把东西分成:‘要保留的’、‘给孩子 的’、‘捐给慈善机构的’、‘要卖掉的’、‘要丢掉的’,以及‘不知道该怎么办 的’。我知道有些东西再也用不上了,却舍不得放弃,这真是很棘手。” 接着,她跟我谈起了她的回忆,包括她对某件衣服、旧相片、纪念品的回忆。还有, 她意外地发现了一些原本属于她妈妈的东西。那是她妈妈三年前过世时,她放在盒子 里、准备有时间再去整理的东西。 “我该怎么处理我爸爸的第一张薪水支票?”她问道,“我在盒子里发现它,然后开 始了解妈妈用那么少的钱把我们这几个孩子拉扯大有多么困难。在爸爸过世后,她没 有再嫁。爸爸是某个新年前夕在路边换轮胎时,被路过的车子撞死的。这张在我出生 前就存在的旧支票提醒了我,爸爸那时赚的钱有多么少,而妈妈在他死后日子有多么 难过„„回忆就这样不断地涌现出来。我不需要这张纸,但这是我家历史的一部分— —尽管我不确定这对其他家人有什么意义。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宝贝。” 这个时候,我不知道佩蒂需要的是什么——是要继续谈她有多么害怕,还是问我如何 处理家中的珍藏物?我不太清楚到底是哪一种情形,只好问她要不要听听我在搬家时 偶然发现的方法。 “好啊!”她说,“我很想听听别人的处理方式。” “这是我在上次搬家时学到的,”我解释说,“当时我用了一点时间,来感谢一些事 物在我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然后我就放手,而且从来不后悔放弃了这些东西。我发 现,当我被很多事弄得喘不过气来、很疲倦的时候,或是因为没有时间,想着‘赶快 把东西给弄走’,那么接下来的几个月或几年后,我会一直有“这些东西仍然跟着我” 的感觉。虽然我已经把它们卖了、送出去了或捐给慈善团体了,但它们还是留在我的 心里。所以,在搬家中处理过累积四代的东西后,我学到丢掉和放手是不同的两件 事。” 第一章 当你需要朋友时(10) 过后,佩蒂告诉我,这个建议帮她了解了如何放手,而不是让她觉得留着这么多东西 是错误的。“我已经觉得比较轻松了,”她补充说,“不过,还有一件事。我发现我 很害怕,因为不知道自己以后还会需要些什么。前天我打算丢掉一些我认为不再需要 的衣服,因为我要退休了。然后,我突然想起在爸爸去世后,妈妈独自抚养我们长大 时,学校管理员的家人曾经给了我一些衣服。所以我想,或许我很难舍弃我的衣服, 是因为我不知道以后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我是否还能买得起我需要的东西。” “所以,这是信念问题,”我把我所体会到的她话中的涵义换个方式说出来,“你的 意思是,你希望自己相信,在新的生活中,你有能力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她回答道,“我一直往最坏的方向想。尽管我已经学到很 多赚钱的方法,但还是会一块钱当十块钱用。我买东西只买打折品,所以虽然我什么 都有,但是我没有体会到享受的乐趣,反而一直担心将来钱不够用,更可笑的是,我 现在竟然为自己拥有太多东西而烦恼!” 佩蒂一直没有发现困扰她的究竟是什么,直到我们谈话结束的时候,她终于认识到, 并非她收集的东西让她觉得沉重,而是她小时候总是依赖别人救济,因此担心退休后 没有收入,可能无法负担生计。当我们谈话开始时,她被整理东西弄得受不了,但当 我们谈话结束时,她已经将自己的感觉和回忆整理了一遍,觉得轻松了许多。 搬家时,总会发生许多意料之外的事,这时朋友和家人需要聊聊他们所怀念的东西, 所担心的事物。我们要用一点时间,让朋友和家人带领我们走进他们的情感阁楼,在 那里,他们储存了好多东西,而且已经存放了好久好久,总是舍不得处理。 搬家后,朋友和家人需要我们的支持和其它更多的东西,毕竟要面对新生活、再次安 定下来的过程可能令人不安。很多时候,人们会迷失在新的环境中——不是少了地图、 找不到路的那种迷失,而是无法找到情感上的方向。 如果你也搬过家,就会有这样的体会:未搬家前,在老家和老小区你知道去哪里买到 自己需要的东西,知道交通状况、飞鸟迁徙和天气的变化,知道在紧急状况下能依靠 谁——朋友、邻居,以及精神上或宗教上的团体。你知道最好的杂货店是哪一家;知 道你在药剂师名单上排第几号;在高速公路上遭遇塞车时,你知道最佳的新路线。这 之后有好几年,你可能都会因为搬离旧居错过许多趣事而叹惋——无论是你种下的树, 还是逗邻居的小狗玩。在旧小区里,即使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如邮局、银行、五金 行,有人看到你,都会给你一个微笑。但在新的城镇,你却是个没有归属感的陌生人 ——尽管这只是暂时性的。 对一个乔迁新居、觉得自己与新环境格格不入的人,你该如何给予支持呢? ◎ 告诉他们最便捷的交通方式,以及最适合去散步的小路。 ◎当他们第一次碰上暴风雨时,你可以打电话过去,看看他们是否知道如何应付。更 好的做法是,在风雨来袭前,就先打电话问问他们,看是否能帮他们做好防灾准备。 ◎问他们是否需要找水管工人、医生、保姆,告诉他们在当地广受好评的人的名字。 第一章 当你需要朋友时(11) ◎如果你是他们在旧小区的朋友,在他们搬家后,不要就此疏远,每隔一阵子就打个 电话过去,看看他们在新家适应得怎么样。 当朋友和家人搬家时,对你(还有他们)来说,其实只是搬到地图上的另一个点,但 要帮助他们找到生活的新方向,你需要的可不只是一张路线图而已。 ■疗伤笔记 搬家确实是件体力上、情感上和生活上都倍受困扰的事情。它也代表着离开熟悉走入 陌生。人生会经历很多次由熟悉走入陌生的过程,无论是由于搬家,转换工作还是伴 侣的更替。对于过去一切的人、事、物,学会感恩会让分离变得不那么沉重和感伤。 而在这个过程中,就是从外在之家到内心之家的静心之旅。最重要的是在内心找到一 个家,找到一种确定、放松和温暖的感觉。如此,将可以适应任何新的环境。 我们分手吧! 当恋情无奈地画下句号,周围会有一堆人都试着让你好过一点,他们会跟你说:“这 不是你的错,都是他(她)不好,所以你不要折磨你自己。” “你以后会明白,一定还有更适合你的人。”“爱过又失去,总比没爱过要好。” “我早就知道他(她)不适合你,他(她)配不上你。”问题是,在失恋后,你可能 并不需要听这些套话,而是需要大喊 大叫,宣泄郁闷。你情绪低落,想不通到底为什么又发生了这种被人踹的糗事,然后 你发誓再也不谈恋爱。这时你需要有个人听你说话,不管你是多么歇斯底里、愤怒、 悲伤、暴躁、受挫或混乱。你不需要别人告诉你他们的故事,也不需要朋友或亲人跟 你说他们能够体会到你的感受,因为你知道他们不能真正理解。 如果你的朋友刚刚与情人痛苦地分手,你必须克制自己想要去安慰他(她)的冲动, 先袖手旁观一阵子。 我曾经在一段恋情戛然而止后,去和一些朋友探讨,想看看自己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直到有一天,我的朋友戴维打来电话,他打断那些我从其他朋友那里听来的、七嘴八 舌的建议,告诉我说:“我知道这让你很伤心。但你想要了解事情真相的所有努力, 其实并不能让你远离伤痛。” 稍后,他鼓励我不要假装自己是另一种人,不要奢望能在谈恋爱时改变自己。他告诉 我,只有当我接受自己原本的样子,不再试图变成我所期待的那个人,我才能放松, 才能平息愤怒,真正解脱。 他的话救了我,因为我一直在听别人说我该如何改变,结果简直快把自己给逼疯了。 我写了一封电子邮件给我的朋友安迪,信中写道,人们给我一堆好心的陈词滥调,让 我有多么受挫。他回信给我,谈到他周末参加过一整天的户外绳索课程,结果他却是 唯一没有完成课程的人——他站在梯子上的时候退缩了。接下来,当所有人都劝说他 不要因为怯场而感到难过时,他快要疯掉了。他想,毕竟凭着健壮的身体(他一直是 个运动员),如果真的有人可以完成绳索课程,那也应该是他才对,可他最终令自己 很失望。现在,他想要的只是痛快地难过一场,但没有人鼓励他这么做——这就是症 结所在。 很少有人(包括我在内)知道,该如何陪伴一个正在伤心、生气或迷惑的人——我谈 的不是陪伴一个觉得自己受到威胁的人——我所谓的陪伴,指的是不要急着让事情立 刻好转。 随后几天,我和安迪继续利用电子邮件,你来我往地谈论应付朋友好意的询问是多么 令人受挫的一件事。在这些信件当中,安迪写了一首诗,他同意我把它在此公开,而 这首诗之后被刊登于他的著作《从梯子上退缩》中。 没有什么是非做不可的 让我们分享一点信念 牧师说 或者完全没有信仰 如果你是这样的话 我能说的只是 没有什么事是你非做不可的 就在此刻 不用做不用想不用精神角力 就能看到恐惧与泪水中蕴含的祝福 没有什么事是你今天一定要做的 让我们手牵手 诵着诗歌 为了生命中神圣的不完美 对一个因为分手而愤怒、伤心的人,或一个为了事情进展不顺利而感到难为情的人, 我们很难知道到底可以说些什么,才能够安抚他们。 在“我们分手吧”的悲惨经历初期,你的朋友可能又回到上一次让他觉得受伤害或失 望的状态。失去恋情和有人死亡的经验非常相似。这时,你的朋友可能会想起一些故 人——从失去一只宠物,到亲历父亲、母亲、朋友或老师的死亡——当然还有其它已 经结束的亲密关系。朋友可能需要你当个同行者,陪伴他去那些可以好好回想这些记 忆的地方——不论这些记忆是痛苦如新,还是已经随着时间变得不那么清晰。 当你的朋友接受恋情结束的事实后,他可能会被一些没有实现的梦想所折磨,他可能 很想知道:“为什么总是发生这种事?我哪里做错了?我为什么要漠视自己的第六 感?” 这些“内在对话”马上就会发生,而你想要安慰的人可能听不进去你所说的安慰的话, 但或许你会给他各种建议——有关事情发生的原因,以及他的未来会怎样。 这正是你练习有意识地聆听的时候,即使这样好像没有立刻帮上什么忙,但请试着将 朋友可能有的感受,你所看到的,或者你在朋友的声音里听到的,换个方式说给他听。 这种做法可以让他把深锁在内心的东西释放出来——直到他能够感受到这些东西、并 停止阻挡自己去感受,他才能疗伤,继续过日子。也许过些时候,他会因你的做法而 受益无穷。 ■疗伤笔记 疗伤的重点是先搞清楚伤口的状况。检视信念与治疗陈年旧伤, 抚慰受伤的心,并且 好好爱自己, 才是最好的疗伤药方。只是说“伤口会好的”,“伤得不重没关系”, “下次你得小心点”或“你应该坚强”、“时间久了就淡忘了”,对心灵受伤的人来 说不仅没有起到安慰作用,而且还会让他觉得不被人理解。 失恋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总是重复同样的模式却不自知或无力自拔。 以上的态度都是对内心当下状态的回避,无助于受伤的人真正去体验和理解自己的伤 痛,无助于受伤的人去从中领悟到自己的人生功课。 第二章 健康问题(1) 走出忧郁 你是否曾经面临朋友或亲戚陷入痛苦忧郁的境地,而你却不确定情形有多严重,不知 道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呢? 帮助朋友走出忧郁需要耐心——你和对方都要。有时最好让他们与专业人士谈谈,尤 其是当他们起不了床、不想上班、无心照顾家人、无法照常过日子——这是比较严重 的、临床上的忧郁症,而你可以做的,是让他们尽快得到专家的指导和治疗。 不过,有的时候,尤其是一开始时,心情不好的人需要的只是一个很好的听众。在某 些情形下,分享你的故事,能让他们以全新的角度思考自己的问题。这是在某一天, 我觉得自己再也无法走路时所体验到的感受。那是我做完脚部手术两个月后的事,在 经历了几个月的痛苦和治疗之后,我的脚却没有如期恢复正常——事实上,情况变得 更糟。我逐渐有一种“自己没救了”的感觉,并且意外地陷入忧郁。 我的按摩治疗师比尔问我是否愿意听他讲“如何学会度过一次次忧郁的侵袭”的经验。 我这才知道,他也曾经忧郁过,起因也是受伤,而且伤势也康复得很慢。我很感谢他 问完这句话后,就礼貌地停下来,想知道我是打算继续谈我自己的感受,还是准备要 听听他的经验。他让我决定自己当时最需要的东西,使我更有兴趣听完他的故事。比 尔的亲身体验是这样的: 我要跟你说的是我祖母的故事。她刚从葡萄牙来到这个国家时,只有十三岁,不会说 英语,当然也没有工作。后来,她辗转到麻州开始全新的生活。这很不容易,不过她 很幸运地找到一份工作,在当地一个家庭做管家。她学会了如何忍受许多刁难和误会, 也学会了用英语跟人交流。 还记得在我小时候,经常会有人打电话来,向祖母请教,恳切地征求她的。当所 有事情看起来晦暗不明且悲观时,我的祖母就是别人会想打电话找的人。她带给别人 的,不只是她说的话,还有她在这个世间的生存方式。她鼓励大家要有信心,相信事 情终究会好转。然后,她会说:“你必须要有耐性。” 我们都用葡萄牙语“帕西安西亚”来形容一个像我祖母这样的人,也就是一个有耐性 的人。首先,她会耐心聆听来客的倾诉。她是一个非常好的听众,好到连那种旧式的 电话接线生会叫其他人先挂掉电话,因为打电话给我祖母的人已经占住了我们与邻居 共享的电话线。 我受伤时,医生们都无法准确了解我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更别提治疗了,我也因此 开始失去希望。我的腿和背会刺痛,有时简直痛得难以忍受。更糟的是,我不知道何 时才会不痛,到底会不会有那么一天。我一直在等待,希望下一个我去找他帮忙的人 能够把事情搞清楚。 比尔发现,为了要恢复正常,他需要的不只是一个能治疗腿伤的医生。 “我需要有个人可以鼓励我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忧郁,”他解释说,“我知道我该和 治疗师谈谈,于是就这么做了。有一天,治疗师介绍我读一本小书,这本书教我遇事 要做全盘考虑,并帮我了解到走出忧郁的不二法门——呃,就是走过它。你要忍耐, 不过不是努力与它对抗、或是麻木自己的那种忍耐,而是像我祖母的方法一样——要 有‘帕西安西亚’,更要有信心。即使我无法想象事情会如何解决,但只要我能忍耐, 局面自然就会好转。诀窍就是不要放弃希望,就算没有任何人或任何事可以让我将希 望寄托其上,也依然要坚持。” 第二章 健康问题(2) 在经历了人生的黑暗期后,比尔说:“我发现祖母对她的朋友和家人有多么重要。她 是个治疗者,她提醒别人要对自己以及暂时还无法了解的事情有信心,她靠这个窍门 来帮助别人。‘帕西安西亚’,她总是这么说,‘帕西安西亚’。” 然后,比尔给了我一本书——就是在他黯淡的日子里救了他的那本书,书名叫做《如 何克服忧郁》,是哈洛德·布鲁姆菲尔德与彼得·麦克威廉姆斯合著的。他们还一起 写了另外一本广受欢迎的实用书,名叫《如何在失去所爱后还能活下来》。 比尔给我这本书时的态度很谨慎,绝不是一副“一本书就会解决所有问题或说出所有 答案”的样子。他给我的,是可以帮助我去展望未来的方式。所以,给受挫于困境的 朋友一本书,帮助他们开始了解自己的痛苦,是你可以支持他们的一种方式。忧郁有 很多不同的形式,它可大可小,经常会趁你不备时排山倒海而来。当你不如意时,它 没有明显的理由就会出现,然后把你推向绝望的深渊。它并不只是人生态度或意志力 的问题,它隐藏在我们接纳与处理人生的方式之下,永远深不可测。 当有人陷入忧郁时,我们中有许多人总是希望想法子让他们高兴起来——这是大家都 能想到的,但却很少是忧郁者所需要的。他们需要是我们的了解——他们感觉自己就 像是住在一个没有门窗或任何出口的房间,这种假设足以让他们崩溃。 在我们试着说服他们有办法可以走出黑暗及幽闭空间以前,请记得省思的力量。用点 时间,心平气和地去了解他们的感受,理解他们“人生竟如此无路可走”式的悲哀。 他们更需要你对他们有耐性。 大约就在我学到“帕西安西亚”和忧郁之间的关联的同时,一位老友偶然和我谈到她 希望她先生去看精神科医生的事。她觉得自己无法独自协助先生处理一些问题,需要 专家来帮他。三周后,我与几位高层主管在一起,偶然得知他们也曾试着告诉一位同 事:他的问题超过周围这批熟人的专业范围,需要专家才能解决。 我的朋友和那些主管都对他们所关心的人说:“请听我说,我没办法帮你,你需要看 心理治疗师。” 我建议你在对别人说这句话时,先停顿一下,站在对方的立场换位思考。 如果有人对你说:“你听我说,你需要帮助,但是很抱歉,我真的无法给予你所需要 的。”这是个信号。它会让你感到震惊,甚至觉得受了伤害,还可能确定了你一直都 明白但不愿去接受的事实。 更加麻烦的是,需要帮助的人可能无法自己去找适合的心理治疗师。 就像我的朋友形容她先生时所说的话:“他害怕一旦去看心理治疗师,事情反而会变 得没完没了。” 要怀着慈悲心,接纳朋友或所爱的人对接受治疗的顾虑,然后暗中帮他们取得所需要 的东西,帮助他们踏出迈向康复之路的重要一步。 试着帮别人找到一个心理治疗师,这一点或许说起来很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却很困难。 若是你自己没有认识的心理治疗师,可以请朋友帮忙推荐。你可以打电话给心理健康 中心,询问如何帮助一个生平第一次需要心理治疗师的人。 ■疗伤笔记 不要动不动就叫人去做心理咨询或找心理医生。尤其是在中国的文化环境里,人们总 是把这样的行为与精神病联系在一起。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排斥和拒绝。 第二章 健康问题(3) 市面上有很多心理自助的书籍,网络上也有相关的资源。鼓励他人先依靠自己的力量 做出努力和尝试,也许有人就此可以走出心理的阴影。 实在不行,再建议他去听听心理专家的意见。而不是把他当作病人一样送去治疗。 很多症状只是暂时的忧郁倾向,根本不算是心理疾病。很多人的情况加重,就是因为 不断地把自己的状况往一些心理疾病的症状上去套,不断给自己负面的暗示及贴标签 所致。 与慢性疼痛共舞 对一个浑身疼痛、疾病缠身的人,你可以说些什么呢? 许多人都患有关节炎、背痛、慢性疲劳、多发性硬化、纤维肌痛,以及其它疾病,而 且整天被这些老毛病折磨着——毕竟,这些症状虽然可以缓解,但却总是无法根治。 要向一个身体总是隐隐作痛的人表达问候可能有点困难,更别提与他们相处一段时间 了。到底是应该提起健康的话题,还是避而不谈呢? 我发现,在希望能够痊愈与继续目前的生活状态之间是有差异的——即使后者代表必 须过着慢性疼痛的生活。我不是因为自己的人生每天都是悲剧——它实际上不是—— 所以才和大家分享这个省思,但我的这些想法可以作为你如何与自己进行疗伤的对话 的例子。你也可能对这些人生障碍有新的感悟,并发现治疗的途径——不管是对你自 己,还是某个你认识的、被慢性疾病长期折磨的人来说,都很有用。 你是否曾经历过不知道该放弃生命还是向生命妥协的时候?而这正是我过去几年的人 生写照。我甚至到现在都不知道,是该退出生命舞台,还是该向命运的安排妥协。我 想长久以来,我一直都徘徊在了断自己和屈从人生之间。或许你认识的某个人也正在 经历着和我同样的事情。了断自己意味着放弃生命,而屈从命运则是:“好吧,我接 受宿命,我向上天安排好的人生妥协。” 我遇到的麻烦是:所有的事都与学习如何与慢性疼痛相处有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痛苦。我希望变得坚强、做自己的主宰,以及尽力让别人的生 命更美好等等,并把这些作为工具,去抗拒心里的失望。然而,这种想法的问题在于 我没有真的在过我自己的人生——我总是躲在别人的身后,活在自己人生的表层。 我没有把自己的问题告诉朋友、家人、客户、治疗师和我自己——这不重要。重要的 是我一直在找法子彻底治愈,希望自己再也不会痛苦——我想我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 结果事与愿违。 在工作中,我有一个针对客户的问题,只要向客户提出这个问题,就能让他们立刻专 注于手边的事情。这个问题是:在我们的课堂结束以后,什么样才叫做成功? 对以前的我来说,成功是什么样子呢?就是没有痛苦。但在本周,当我因为一种怪异 的喉炎而卧床不起时,情形却发生了巨变:我的韧带失去了系住关节的功能,它们瓦 解移位,迫使组织收缩,以系住关节。多年来,我的身体可以说是支离破碎,以前我 很少生病,但就在这个星期,我因为感冒迟迟不能痊愈而倒下来。 感冒使我的背部变得像水泥,身体有如铅般沉重,我突然间得出了一个结论,即我从 过去到现在的治疗观念是完全错误的。多年来,我一直把治疗当做一场斗争——说成 是与我的身体对抗也没有错。我不断接受按摩、电疗、针灸、抗炎药、热敷、冰敷、 整脊、关节回复术、打针、手术和物理治疗,而这些都只是为了消除节瘤和僵硬。 第二章 健康问题(4) 在与自己的对话中,我纳闷为何自己的天生足踝无法支撑身体?我是否为了学会如何 向别人求助而导致天生软弱?我的天生软弱是为了让我变得坚强吗?我生就一副会倒 下来的身体,是不是为了验证“要有突破必先经历挫折”这一哲理? 看来,我人生早期的“工作”,实际上就是漠视疼痛,然后踩着舞步迈向坚强。 三岁的时候,为了加强我的足踝,医生送我去舞蹈学校学习。六岁时,我开始练习骑 马。那匹马名叫“主将”,身长超过 1米 3,身高也有 1米 2,而我必须从平地跳上马 背。七岁时,我去滑雪,高中时做体操,十八岁时
/
本文档为【治愈的对话】,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