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2013-12-04 2页 doc 27KB 60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2582

暂无简介

举报
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为掌握成都市手足口病流行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建议。方法 通过国家疫情监测网收集疫情信息,通过qRT-PCR方法对患者咽拭子、疱疹液等实施病原体室检测。结果 成都市2009年报告发病8803例,其中本地重症病例9例,死亡1例,年报告发病率79.05/10万,报告发病率居全市报告法定传染病第1位,报告发病数占全省的39.5%。4季均发病,呈双峰流行,病原体优势毒株有由EV71向CoxA16转变的趋势。重症病例比和病死率均低于全国水平,无暴发疫情发生。结论 成都市2009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较高...
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为掌握成都市手足口病流行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建议。方法 通过国家疫情监测网收集疫情信息,通过qRT-PCR方法对患者咽拭子、疱疹液等实施病原体室检测。结果 成都市2009年报告发病8803例,其中本地重症病例9例,死亡1例,年报告发病率79.05/10万,报告发病率居全市报告法定传染病第1位,报告发病数占全省的39.5%。4季均发病,呈双峰流行,病原体优势毒株有由EV71向CoxA16转变的趋势。重症病例比和病死率均低于全国水平,无暴发疫情发生。结论 成都市2009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较高,但重症病例和病死率较低。 2008-05国家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进行网络报告后,成都市手足口病发病上升趋势明显,每年报告发病数均成倍增长,2006年成都市报告196例,2007年报告1084例,2008年则达3937例。为深入了解手足口病疫情现状,2009年成都市加大托幼机构筛查、医疗卫生人员培训等工作力度,提高手足口病诊断、报告质量,提高发现率。同时,逐步加大病原体检测力度,了解其病原体分布及变迁状况。通过全面收集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据,开展病原体检测,描述其流行状况,并结合已开展防控措施进行综合分析,为下一步防控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疾病监测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9年全年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诊断报告的手足口病例数据,以病例“现住地址浏览”和 “发病日期”为条件进行统计分析。 1.2 病原体监测方法 将成都市20个区(市)县分成3组,每组均涵盖城区、城郊和远郊区(市)县,各组每月在综合医疗机构儿科门诊随机抽取临床诊断病例10例,进行咽拭子或(和)疱疹或(和)大便采样,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必采样。以《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为检测依据,进行肠道病毒qRT-PCR检测[1]。 2.结果 2.1 报告发病概况 2009-01-01/2009-12-31,成都市共报告手足口病8803例,其中本地重症病例9例,死亡1例。年报告发病率为79.05/10万,较2008年(36.28/10万)增加117.9%,报告发病率居全市报告法定传染病第1位。报告发病数占全省的39.5%,较2008年所占比例(32.0%)有所上升。全年无暴发疫情。 2.2时间分布 2009年成都市手足口病月发病较2008年各月几乎均有较大增长,并呈现异常双峰波形,秋冬季增加较多,见图1。 图1 成都市2008年和2009年手足口病月发病分布图 2.3 地区分布 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温江区、金牛区、双流县、武侯区、锦江区,发病率处于后5位的由高到低依次为:新津县、青白江区、都江堰市、彭州市和金堂县。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等地震重灾区2009年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依次为:14.37/10万、13.38/10万、70.15/10万,发病率在20个区县的排名依次为18名、19名和14名,地震重灾区报告发病率相对较低。 2.4 人群分布 2009年成都市手足口病发病年龄最小为1个月,最大为38岁,2岁和3岁组为发病高峰,其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60.0%。男女发病率性别比为1.52: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图2)。以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总数的51.4%和45.8%。 图2 成都市2009年手足口病例的性别年龄分布 2.5 诊断医院构成 2009年成都市网络报告手足口病例中,由省级医院诊断报告的占 33.7%,市级的占24.0%,县级的占38.1%,乡级的占4.2%。诊断报告病例以省、市、县级医疗机构为主,乡镇(社区)级医疗机构诊断报告的比例较低。 2.6 病原体监测情况 实验室诊断病例43例,其中EV71有25例(占总数的58.2%),CAV16有9例(占20.9%),其他肠道病毒9例(占20.9%)。病原体月分布情况见图3,其中,成都市在11月开始监测到CAV16。 图3 2009年成都市手足口病例病原体检测月分布图 3.讨论 2009年成都市手足口病疫情呈现出高增长、双峰流行、地震重灾区发病率较低、乡级医疗机构报告比例低、重症比和病死率低等流行特点。现对其特点结合防控政策措施讨论如下: (1)相对2008年呈现高增长。分析其原因有三:一是手足口病病原体型别多,传播途径多,本身为自限性常见病、多发病[2]。二是手足口病多数有发热[3-4],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提高了患儿家属对发热的警惕性,使手足口病就诊率提高。三是诊断发现能力提高。自2008年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以来,该市积极落实监测、培训、宣传、督导等防控措施,使群众就诊意识、托幼机构晨检筛查质量、医疗机构诊断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疾病发现报告率也相应提高[5]。 (2)双峰流行,冬季11月出现最高峰。我国手足口病发病以夏季为高峰,如大庆市2008年以7~8月为发病高峰[6],山东省2008年以5~7月为发病高峰[7],全国2009年以及成都市2008年手足口病的发病趋势均以4~7月为高峰的单峰波形。据文献,温带地区手足口病存在秋冬次高峰,如越南在2005年分别出现3~5月和10~11月2个流行高峰,但一般秋季仅现为次高峰[8]。成都市自2009年11月开始监测发现病原体CAV16,但由于监测样品较少,仅有43例确诊病例,双峰原因是否与优势流行毒株的改变有关有待进一步探讨,但病原学监测无疑为双峰流行提高了原因假设。 (3)地震重灾区发病率均相对较低。可能与地震重灾区均处于成都市远郊、流动人口及托幼机构等相对中心城区均较少、新修托幼机构教室条件良好等因素有关。 (4)乡级医疗机构诊断报告构成比较低。据调查可能与成都市托幼机构传染病管理有关。一是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知进一步提高,对幼儿患病高度重视。二是托幼机构要求患病返园儿童需持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三是家长对基层医疗机构治疗水平的认同度较低,乡级诊治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5)无暴发疫情出现。全市8803例病例,没有出现1周内某单位出现超过20例病例的现象,与成都市加强了对聚集性病例的预警处理有关。 (6)重症病例比、病死率较低。2009年成都市本地常住重症病例比为0.10%,病死率为0.01%。远低于全国水平(重症病例比1.20%,病死率0.03%),也低于全省水平(重症病例比0.14%,病死率0.02%)。与成都市大力实施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最大限度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等措施有关[9~10]。
/
本文档为【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