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涎腺腺泡细胞癌的CT和MR表现

涎腺腺泡细胞癌的CT和MR表现

2013-12-05 5页 pdf 814KB 91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6562

暂无简介

举报
涎腺腺泡细胞癌的CT和MR表现 ·152· 主垡越蕴堂盘查垫!!生呈旦筮塑鲞筮!麴鱼!也』曼型丛:坠翌!翌垫!!:!尘:笪:盟垒! 涎腺腺泡细胞癌的CT和MR表现 江明祥俞炎平 邵国良邝平定 陈波 .头颈部放射学. 【摘要】 目的探讨涎腺腺泡细胞癌(ACC)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 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ACC的CT和MR表现(14例行CT检查,6例行MR 检查)。20例中男7例、女13例,年龄12~73岁,中位年龄44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 cT密度或MR信号及强化形式进行分析。结果肿瘤...
涎腺腺泡细胞癌的CT和MR表现
·152· 主垡越蕴堂盘查垫!!生呈旦筮塑鲞筮!麴鱼!也』曼型丛:坠翌!翌垫!!:!尘:笪:盟垒! 涎腺腺泡细胞癌的CT和MR表现 江明祥俞炎平 邵国良邝平定 陈波 .头颈部放射学. 【摘要】 目的探讨涎腺腺泡细胞癌(ACC)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 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ACC的CT和MR表现(14例行CT检查,6例行MR 检查)。20例中男7例、女13例,年龄12~73岁,中位年龄44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 cT密度或MR信号及强化形式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位于腮腺12例,左侧上颌窦2例,右侧颌下 腺、左侧咽旁间隙、左侧颞下窝、左侧面颊部、右侧鼻腔、左硬腭各1例。病灶最大径≤3am者16例, 呈边缘光整、膨胀性生长的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3cm者4例,呈边缘不光整、侵袭性生长的不规 则分叶状肿块,其中3例破坏上颌窦窦壁骨质,1例侵犯耳前皮肤。密度(信号)均匀6例,不均匀 14例。14例CT平扫病灶呈稍低密度11例,等密度3例;6例MR病灶信号T,wI呈等信号,T:wI呈混 杂高信号。19例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强化14例、中度强化2例、轻度强化3例。结论ACC的影像学 表现多样,缺乏特征性,CT、MR检查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累及的范围,为临床制定治疗策略提供客观依 据。 【关键词】癌,腺泡细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CTandMRima#ngrmdingsofaciniccellcarcinomainsalivaryglandJIANGMing—xiang+,YU ran-ping,SHAOGuo-liang,KUANGAng—ding,CHENBo.‘DepartmentofRadiology,ZhejiangCancer Hospital,Hangzhou310022,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YUran-ping,Email:yuyanpin91962@yahoo.com.c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TandMRimagingfindingsofaciniccellcarcinoma(ACC) insalivaryglandandenhanaethediagnosisofthisraredisease.MethodsTheCTandMRimaging characteristicsof20patients(7malesand13females,medianage44yearsold)withpathologicallyproved ACCwereretrospectivelyreviewed.CTandMRimageswereevaluatedinrelationtothefollowing:location, size,morphology,margin,CTdensity/MRsignalintensityandenhancementpattern.ResultsTwelvelesions werelocatedinparotidgland,twolesionsin maxillarySinus,andonelesioninsubmandibular, parapharyngeal,infratemperalfossa,buccal,nasalcavity,andhardpalaterespectively.Thesizeoflesionswere 0.7~5.8cm.Sixteenlesionslessthan3 cminsizedemonstratedroundorovalroundmasseswithwell definedmargin.Fourlesionsmorethan3 cminsizedemonstratedirregularmasseswithunclearmargin. Amongthem,bonydestructionofthewallofthemaxillarysinuswasnotedin3 cases,andthepreanricular skinWasinvadedin1 ease.Thedensities(signalintensity)werehomogeneousin6casesandheterogeneous in14cases.Lesionswereslightlylowdensityin11 caseandisodensityin3 casesonCTplainscan.Lesions werehomogeneousisointensein2casesandheterogeneousisointensein4caseson写Ⅵ,heterogeneous hyperintenseinallcasesonT2WI.Onpostcontrastimages,lesionsdemonstratedremarkableenhancementin 14cases,moderateenhancementin2casesandmildenhancementin3cases.CondusiomTheimaging characteristicofACCwerenonspecific.CTandMRcouldaccuratelydetecttheextentoftumorinvolvement andwashelpfultoprovidemolecomprehensiveinformationforthestrategyofclinictherapy. 【Keywords】Carcinoma,aciniarcell;Tomography,X—raycomputed;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 腺泡细胞癌(aciniccellcarcinoma,ACC)是一 种少见的涎腺上皮性恶性肿瘤,占全部涎腺上皮性 DOI:10.3760/cma.j.issn.1005—1201.2013.02.012 作者单位:310022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放射科(江明祥、俞炎 平、邵国良、邝平定),病理科(陈波) 通信作者:俞炎平,Elllail:yIIy∞piIl91962@yahoo.com.cn 肿瘤的5.1%~12.0%LIJ。过去曾称为腺泡细胞腺 瘤、浆液腺泡腺瘤等。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 名为ACC。有关该肿瘤的临床和病理方面的报道 较多,而影像方面的系统报道较少,临床上易误诊为 涎腺良性肿瘤或其他恶性肿瘤。因此,提高对该肿 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有利于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 案。笔者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涎腺 万方数据 主垡越盟堂苤查兰Q!!生!旦箜垒!鲞箜2塑g!垫』塾型丛:里!!型型;!!!:!!!:盟:盟!:! ACC患者资料,总结其影像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 影像诊断水平,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 2011年12月资料完整,并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确 诊的涎腺ACC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12— 73岁,中位年龄44岁,其中40~60岁16例。病程 2.0个月至14年不等,中位病程8.2个月。17例 (包括2例复发患者)因无痛性肿块而就诊,2例因 颌面部疼痛而就诊;l例因涕中带血而就诊。2例伴 有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二、影像检查方法 1.设备和参数:20例中14例行CT检查,采用 德国SiemensSomatom16CT机完成扫描,除1例仅 行平扫外,其余13例平扫后均行CT增强扫描,经 前臂肘静脉团注碘普胺80~100ml(320mgI/lIll, 1.5ml/kg),注射流率2.5ml/s,延迟40s增强扫 描,扫描螺距为1.0,层厚3~5mm,层距3~5mm。 6例行MR检查,采用德国SiemensSynphony1.5T 超导型MR机行平扫加增强检查。扫描采用SE T。Ⅵ、快速sE(TSE)T2WI、T2WI加脂肪抑制序列; 层厚5mm,层间距1mm,矩阵256X256。平扫后增 强扫描,增强使用Gd—DTPA0.1mmol/kg经肘静脉 快速注射后行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扫描,获取增 强SET,wI图像。 2.影像分析方法:由2名放射科高年资医师对 影像资料共同进行分析,诊断不一致时互相讨论,以 得出的一致性结果为准。分析内容包括肿瘤发生的 部位、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边缘、对周围组织的 侵犯情况、强化方式、淋巴结转移情况等。CT增强 扫描根据CT值增加情况将强化程度分为:轻度: 0~20HU;中度:21—40HU;明显:d0HU以上。 三、病理检查 采用大体、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标 记方法。 结 果 一、影像表现 1.部位、大小和形态:20例肿瘤中位于腮腺 12例,左侧上颌窦2例,右侧颌下腺、左侧咽旁、左 侧颞下窝、左面颊部、右侧鼻腔、左硬腭各1例。病 灶最大径为0.7~5.8cm,其中16例肿瘤最大 径≤3cm,呈圆形或椭圆形,4例最大径>3cm,呈 不规则分叶状。 2.CT表现:14例CT平扫病灶呈稍低密度 11例,等密度3例(图1);密度均匀4例,不均匀 10例,其中病灶内见裂隙状低密度区2例(图2), 小囊状低密度区5例,大片状囊性低密度区3例,病 灶边缘光整11例(图3);边缘不光整3例,其中 1例右侧腮腺病灶侵犯耳前皮肤(图4);1例左侧上 颌窦病灶破坏上颌窦内侧壁骨质,侵犯左侧鼻腔 (图5);1例左侧咽旁间隙病灶破坏左侧上颌窦外 侧壁、累及翼外肌;增强检查病灶呈明显强化10例 (图6),其中2例呈明显不规则环形强化;中度强化 2例,轻度强化1例。2例伴有颈部肿大淋巴结,均 为同侧,共8枚肿大淋巴结,大小1.2—2.9cm,其 中6枚肿大的淋巴结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内见小囊 状低密度区(图7),2枚肿大淋巴结呈明显均匀 强化。 3.MRI表现:6例MR检查中,病灶信号(与颈部 肌肉相比较)T1WI呈等信号(图8),信号均匀2例,信 号不均匀4例;T2W均为混杂高信号(图9)。病灶 边缘光整5例;边缘不光整1例,肿瘤呈浸润性生长, 破坏上颌窦窦壁骨质,累及翼腭窝及颞下窝(图10); 增强检查病灶呈明显强化4例(图11),呈轻度强化 2例。颈部未发现异常肿大淋巴结。 二、病理检查 肉眼观,肿瘤多呈结节状,16例有包膜,其中 2例包膜不完整;2例无包膜,2例肿瘤突破包膜,呈 浸润性生长。肿瘤质地较硬,切面灰白或灰黄色,可 见陈旧性出血、囊性变及坏死。显微镜下见瘤细胞 排列呈腺泡状、实性、滤泡状,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 胞核小而深染,偏位,核仁不明显,无明显异型及核 分裂象,胞质丰富,胞质内含有嗜碱性颗粒。间质中 含有少量血管和淋巴样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显示, 瘤细胞CK8(图12)、CKl8、EMA、0【,一AT呈阳性表 达,而Vimentin、S.100、Sy呈阴性表达。另外过碘 酸.雪夫反应(PAS)染色显示,瘤细胞胞质内酶原颗 粒呈阳性。 讨 论 一、临床及治疗 ACC临床常为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类似混 合瘤,偶尔产生疼痛症状或神经受累。病程较长,从 几个月到数十年不等。该肿瘤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但以40~60岁最多见,男女发病率约2:3‘2|。本研 万方数据 生堡丛盟芏苤查!!!!生!旦箜!!鲞笙!塑鱼!i!』旦塑i!!:!111型!坐!!!!:坠!:盟:塑!:! 图1 左侧腮腺ACC。CT平扫示左侧腮腺浅叶类圆形等密度结节灶(与颈部肌肉相比),最大径约0.9anl,边缘光整图2左侧咽旁间 隙ACC。CT平扫示左侧咽旁间隙不规则分叶状占位灶,最大径约5.8em,内见裂隙状低密度区,病灶破坏左侧上颌窦后壁,累及翼外肌 图3右侧颌下腺ACC。CT增强扫描示右侧颌下腺类圆形囊实性占位灶,边缘光整,最大径约2.5cm,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规则环形强 化及分隔强化,增强后cT值约84HU图4右侧腮腺ACC。增强扫描示右侧腮腺病灶明显强化,增强后cT值约81HU,内见裂隙状低密 度无强化区,肿瘤侵犯右侧耳前皮肤图5左侧上颌窦ACC。增强扫描示左侧上颌窦病灶明显强化,内见裂隙状低密度无强化区,最大径 约4.0cm,肿瘤破坏左侧上颌窦内侧壁,侵犯左侧鼻腔图6左侧颞下窝ACC。CT增强扫描示左侧颞下窝不规则形占位灶,最大径约 4.7cm,明显强化,增强后cT值达103HU,内见多个小囊状低密度无强化区图7左颈淋巴结转移。与图6为同一患者,增强扫描示左 侧颈鞘周围多发肿大淋巴结,呈明显强化,增强后cT值约91HU,内见多个囊状无强化区图8,9同一患者。左侧腮腺ACC。图8为轴 面T,硎,示左侧腮腺浅叶结节状等信号灶,边缘光整。图9为轴面脂肪抑制T2wI,示病灶呈混杂高信号图10,11同一患者。左侧上颌 窦ACC。图10为轴面脂肪抑制T:W,示左侧上颌窦病灶呈混杂高信号,肿瘤破坏左侧上颌窦后、外侧壁,累及左侧翼腭窝、颞下窝。图11 为冠状面增强T.册,示肿瘤突破包膜呈侵袭性生长,边界不清,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内见小囊状低信号无强化区 圈12腺泡细胞 癌病理图片。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角蛋白(CK8)呈阳性(EnVision法×200) 究中的性别比例、发病年龄、病程及症状和体征情况 与文献报道相符。ACC的治疗原则一般以手术治 疗为主,局部切除可导致肿瘤复发,同时恶性度亦因 手术次数增加有增高趋势,所以治疗上应采取广泛 切除。术后一般不需配合其他治疗,除非病变较广 泛而有可疑残留时,可考虑做放射治疗。 二、病理及生物学行为 ACC生物学行为目前多数学者均倾向为低度 恶性。关于其组织学来源目前尚无明确定论, Abram等∞1将浆液腺泡的胞质内含碱性颗粒作为此 瘤的形态学特征,因此认为ACC来源于闰管细胞。 孙开华等M1的超微结构研究也支持ACC来源于闰 管细胞或“多潜能”储备细胞。涎腺ACC组织类型 和细胞类型的多样性是该肿瘤的一大特征bJ,该肿 瘤有4种生长类型:实体型、微囊型、乳头囊状型及 滤泡型。光镜下肿瘤有5种特征性细胞:腺泡样细 万方数据 胞、闰管样细胞、空泡样细胞、透明样细胞及非特异 腺样细胞。上述不同类型的细胞,在同一肿瘤中可 以同时存在,或以某一种类型的细胞为主。大体病 理上肿瘤多数为单发,较小病灶常有包膜,但不完 整,较大病灶常突破包膜向外浸润性生长或无包膜; 质地较硬,切面灰白或灰黄色,可见陈旧性出血、囊 性变及坏死。刘奕等帕1研究发现P70S6激酶在 ACC中呈现高表达,并认为P70S6激酶信号途径可 能在ACC的发生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免疫组织 化学显示,瘤细胞CK8、CKl8、EMA、0【,.AT呈阳性 表达,而Vimentin、S-100、Sy呈阴性表达。另外过碘 酸一雪夫反应(PAS)染色显示,瘤细胞胞质内酶原颗 粒呈阳性。 三、影像学表现 1.肿瘤部位、大小:该肿瘤发病部位以腮腺最 多,其次多见于腭部、鼻腔、副鼻窦、咽旁间隙、颊部 等小涎腺分布的部位,而颌下腺和舌下腺极少见。 文献报道ACC约81%发生在腮腺,15%左右发生在 小涎腺,4%发生在颌下腺¨J。本研究中肿瘤位于 腮腺12例,发生于小涎腺7例,而颌下腺仅1例,与 文献报道有所不同,考虑可能与笔者同期收集到的 6例腮腺ACC因无影像资料而未被纳入本研究有 关。肿瘤最大径在1.0~7.0cm之间坤j,本研究中 肿瘤最大径为0.7~5.8cm,与文献报道相似。 2.肿瘤形态、边缘:肿瘤形态依据肿瘤的大小 可呈类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肿瘤较小 时(≤3cm)呈膨胀性生长,常有包膜,病灶形态呈 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较光整,类似良性肿瘤的影像 表现。因此,笔者认为当肿瘤较小、边缘光整时,要 仔细观察病灶的内部结构及增强表现,不要轻易诊 断为涎腺良性肿瘤,延误治疗。肿瘤生长到一定程 度(>3cm时)常突破包膜并向外生长或无包膜,病 灶形态呈不规则形、分叶状,表现其浸润性生长的特 点,可侵犯邻近的组织结构归j。本研究中16例肿瘤 最大径<3cm,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较光整; 4例肿瘤最大径>3cm,呈不规则形、分叶状,边缘 不光整,其中3例CT检查中1例右侧腮腺病灶侵犯 右耳前皮肤;1例上颌窦病灶破坏上颌窦内侧壁骨 质,侵犯鼻腔,1例左侧咽旁间隙病灶破坏左侧上颌 窦外侧壁,累及翼外肌,1例MR检查肿瘤破坏左侧 上颌窦外侧壁、后壁骨质,累及翼腭窝及颞下窝。以 上研究结果表明,ACC多数表现为膨胀性生长、边 缘光整的占位灶,少数较大肿瘤呈侵袭性生长,影像 上表现为恶性肿瘤的特点。 3.肿瘤密度、信号:病灶密度、信号(与颈部肌 肉相比)呈稍低密度或等密度,T。WI呈等信号, TzWI呈混杂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呈更高信号。病 灶密度、信号多不均匀,内见不同形态的更低密度或 更长T:信号区,这与ACC的病理特征有关,病理上 这些低密度或明显长T:信号区代表肿瘤内坏死、陈 旧性出血或囊性变,这就可以解释病灶密度、信号多 不均匀的原因。本研究的14例CT检查中,病灶呈 低密度11例,等密度3例;密度均匀4例,不均匀 10例,其中病灶内见裂隙状低密度区2例,小囊状 低密度区5例,大片状囊性低密度区3例;6例MR 检查中病灶信号(与肌肉相比较)T,WI呈等信号, 信号均匀2例,信号不均匀4例,T2wI均为混杂高 信号,与文献报道相似¨0j。 4.肿瘤的强化:本研究中14例CT检查中 (1例仅行平扫,13例平扫后均行增强扫描),病灶 呈明显强化10例(其中不规则环形强化2例),中 度强化2例,轻度强化1例。6例MR检查中,病灶 呈明显强化4例,呈轻度强化2例,表明涎腺ACC 增强扫描多数病灶呈明显强化。Sakai等一。报道了 2例ACC的CT、MRI表现,病灶均呈轻度强化,而本 研究中有14例(CT检查10例和MR检查4例)病 灶呈明显强化,2例呈中度强化,3例呈轻度强化,与 文献报道不符,考虑可能与本组病例数较多、病灶偏 大有关。另外,肿瘤增强扫描的强化程度也可能与 病灶的病理亚型有关,本研究没有对肿瘤的病理亚 型进行分型,期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5.淋巴结转移情况:ACC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 率低,为3%~9%[hi。本研究20例肿瘤中,有2例 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均为同侧(Ⅲ区),共8枚肿 大淋巴结,其中6枚肿大的淋巴结呈明显不均匀强 化,内见囊状低密度区,与原发肿瘤病灶内易发生囊 性变、坏死表现类似,具有相对特征性,有别于其他 肿瘤(特别是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像 表现。Suh等¨叫报道了12例ACC的影像学表现, 均不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本研究与其不符,因此笔 者认为ACC虽然为涎腺低度恶性肿瘤,但可以发生 颈部淋巴结转移,只是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较低。 四、鉴别诊断 ACC是一种涎腺少见肿瘤,并且表现多样,临 床上易误诊,主要需与如下疾病进行鉴别。 1.多形性腺瘤:涎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以 20~40岁中青年女性多发,多有厚薄不等的纤维组 织包膜,边缘清晰、光整,增强扫描大多为轻中度强 万方数据 主堡夔盘堂盘查垫!!生!旦筮璺!鲞箜!塑垡!i!』曼!i丛:!!!婴型垫!!:!堂:堡!:塑!:至 化、延时强化,具有相对特征性¨2。”J。而ACC属涎 腺低度恶性肿瘤,肿瘤较小时虽然边缘光整,但增强 扫描多数呈明显强化,有别于多形性腺瘤。另外, ACC生长到一定程度常突破包膜向外生长,则表现 其浸润性生长的特点,可侵犯周围的组织结构,而多 形性腺瘤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邻近骨质 呈压迫吸收改变。 2.涎腺肌上皮瘤:也是一类少见的涎腺肿瘤, 以青壮年好发,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病灶常呈 椭圆形,边缘清晰锐利,增强扫描病灶呈显著强化为 其特征性表现u4|。而涎腺ACC以40~60岁女性 最多见,肿瘤较小时,病灶边缘光整,与肌上皮瘤表 现类似,但前者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增强幅度低于 肌上皮瘤,两者表现有所不同。另外,ACC肿瘤较 大时,病灶呈侵袭性生长,可造成相邻骨质的破坏, 而涎腺肌上皮瘤病灶相邻骨质常呈压迫吸收改变。 3.淋巴样乳头状囊腺瘤:淋巴样乳头状囊腺瘤 以50岁以上男性好发,常发生于腮腺,发生于小涎 腺较为少见,该肿瘤与吸烟有一定的关系,可双侧发 病,较易发生囊变,多呈早期轻中度强化,边缘光滑, 即使较大,也较少侵犯周围组织结构。 4.涎腺其他恶性肿瘤:以腺样囊性癌、黏液表 皮样癌较为常见,老年女性多见,发病年龄大于 ACC,病程短,病灶形态不规则,呈浸润性生长,特别 是腺样囊性癌易沿着神经广泛侵犯,颈部淋巴结转 移发生率相对高。而ACC病程多较长,肿瘤较小时 多呈膨胀性生长,边缘光整,只有肿瘤生长到一定程 度时(>3cm),才表现其浸润性生长的特点。另外 AC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5.对少见部位如咽旁间隙、颞下窝、颊部、上颌 窦等小涎腺来源的腺泡细胞癌,须与发生于上述部 位的神经鞘瘤、肉瘤、颊黏膜鳞状细胞癌、上颌窦鳞 状细胞癌等进行鉴别。神经鞘瘤边缘常较光滑,容 易囊变,因肿瘤内含有AntonyA区和AntonyB区, 增强扫描常呈斑驳样强化,与ACC表现有所不同。 肉瘤包括纤维肉瘤、横纹肌肉瘤肿块常较大,肿瘤容 易坏死,边界不清,临床病史较短。颊部鳞状细胞癌 常沿着颊黏膜匍匐生长,强化较明显,坏死和囊变相 对少见,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的淋巴结增 强扫描常呈环形强化,与ACC有所不同。上颌窦鳞 状细胞癌与发生于上颌窦的ACC都可表现为上颌 窦区的占位灶,均可以造成上颌窦窦壁的骨质破坏, 侵犯周围组织结构,两者鉴别困难。 参 考 文 献 [1]王靖明,徐学海.蝶窦腺泡细胞癌1例.临床耳鼻咽喉头颈 外科杂志,2011,25,808-809. 『2]ThompsonLD.Salivaryghndaciniccellcarcinoma.EarNose ThroatJ,2010,89:530—532. 『3]AbramAM,ComynJ,ScofieldHH,eta1.Aeiniecell adenocarcinomaofthemajorsalivarygland.Aclinicopathologie studyof77cases.Cancer,1965,18:145. [4]孙开华,吴奇光,俞光岩,等.腺泡细胞癌的超微结构.现代 口腔医学杂志.1995,9:127. 『5]0miieJE,KoutlasIG.Aciniccellcarcinomaofminorsalivary glands:aclinicopathologicstudyof21cases.JOralMaxillofae Surg,2010,68:2053-2057. [6]刘奕,兰仁刚,冯翠娟,等.P70s6激酶在腮腺腺泡细胞癌中 表达的研究.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21:171—173. [7]孙妍.涎腺腺泡细胞癌36例临床病理分析.西南军医, 2010,12:1096.1099. [8]赵文华,张中仪,黄向红,等.涎腺腺泡细胞癌20例临床病理 分析.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0,4:114. [9]SakaiO,NakashimaN,TakataY,eta1.Acinicceilcarcinomaof theparotidgland:CTandMRLNeumradiology,1996,38: 675-679. 『10]SuhSI,SeolHY,KimTK,eta1.AciniccellCarcinomaof山ehead andneck:radiologic—pathologiccorrelation.JComputAssist Tomogr,2005,29:121—126. [11]EllisGL,CorioRLAciniccelladencareinoma.Aclinicopathologic analysesof294cases.Cancer,1983,52:542. [12]李威,张云亭,许强,等.腭部小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影像学分 析.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339_341. [13]ChoiDS,NaDG,ByunHS,eta1.Salivaryglandtumors:evaluation withtwo—phasehelicalCT.Radiology,2000,214:231-236. [14]陈祖华,余日胜,徐雷鸣.涎腺肌上皮瘤的CT、MRI表现.中 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330—1333. (收稿日期:2012-07-23) (本文编辑:姬广茜) 万方数据
/
本文档为【涎腺腺泡细胞癌的CT和MR表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