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医针对嗜睡症的治疗方法

中医针对嗜睡症的治疗方法

2013-12-14 14页 pdf 260KB 10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1450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针对嗜睡症的治疗方法 中医针对嗜睡症的治疗方法 一同学最近老感觉睡眠不足,不管一天睡了多少个小时,整个人还是想 昏昏欲睡。他以为是这段时间太累了。没想到去做了一下检查,竟是患 上嗜睡症。对于嗜睡症的治疗,医生介绍可以用中医的治疗法。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并吸取了前人的宝贵经验,杨大夫在运用“醒 脾开窍汤”治疗嗜睡症的过程中将嗜睡症分为五型。 醒脾开窍汤:藿香 10g、半夏 10g、茯苓 12g、草豆蔻 12g、杏仁 6g、石 菖蒲 20g、桂枝 10g、干姜 10g、仙灵脾 10g。 肝郁脾虚型:患者长期忧愁思虑、精神萎靡不振、头昏...
中医针对嗜睡症的治疗方法
中医针对嗜睡症的治疗方法 一同学最近老感觉睡眠不足,不管一天睡了多少个小时,整个人还是想 昏昏欲睡。他以为是这段时间太累了。没想到去做了一下检查,竟是患 上嗜睡症。对于嗜睡症的治疗,医生介绍可以用中医的治疗法。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并吸取了前人的宝贵经验,杨大夫在运用“醒 脾开窍汤”治疗嗜睡症的过程中将嗜睡症分为五型。 醒脾开窍汤:藿香 10g、半夏 10g、茯苓 12g、草豆蔻 12g、杏仁 6g、石 菖蒲 20g、桂枝 10g、干姜 10g、仙灵脾 10g。 肝郁脾虚型:患者长期忧愁思虑、精神萎靡不振、头昏欲睡多梦、时有 两胁不适、纳呆食少、大便不利或腹痛泻泄、舌苔薄白或稍腻、脉弦细 或涩,治疗原则为舒肝健脾开窍,方药用醒脾开窍汤加柴胡、党参、枳 壳等。 气血两虚:多见于体质瘦弱或病、产后之人。症见食少困倦多寐,面色 无华,气短无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补气养血,处方:“醒脾 开窍汤”加黄芪、当归、人参,等。 或方用十全大补汤化裁:黄芪 15克,党参、白术、当归、白芍、茯苓 各 12克,川芎、陈皮、半夏、益智仁、炙甘草各 10克,焦神曲、焦麦 芽各 15克,水煎服。成药可选十全大补丸,或根据气血虚偏重选用六 君子丸、当归补血丸等。 痰湿困脾型:多见于形体肥胖之人,现为胸闷、纳呆、大便不爽、痰 多泛呕、口中粘腻、身重嗜睡、舌苔白腻、脉濡缓,治疗原则为燥湿健 脾豁痰开窍,方药用醒脾开窍汤加竹茹、半夏等。 脾气不足型:多见于病后或高龄之人,表现为神疲乏力、腹胀食少、食 后困倦嗜睡、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淡苔薄白、脉虚弱, 治疗原则为益气健脾,方药用醒脾开窍汤加人参、白术、黄芪等。 湿浊蒙蔽型:患者头重如裹、口干黏不思饮水、胸闷不饥、二便不利、 舌苔厚腻。《黄帝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 可干。"头为诸阳之会,若被湿浊蒙蔽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困倦嗜 睡。治疗原则为芳香化浊醒脾开窍。方药用醒脾开窍汤加佩兰、苍术、 白豆蔻等。 另外以上用药和用量仅供大家参考。对于嗜睡症,中医将它分为这五种 类型,因此中医师的治疗还是比较科学有效的。 中医疗法治疗嗜睡症需耐心 嗜睡症很难确诊,它的最初症状通常是白天时感到很严重的睡意,有很 多原因都能引起白天睡意过多这种症状,所以通常需要好几年才能确诊 病人的确患有这种疾病。嗜睡症是怎么产生的?中西医各有说辞,在中 医看来,中气不运是引起嗜睡症的主要因素。中气即是脾胃之气,根据 中医理论中的“阳”主动,“阴”主静。所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时也 会出现嗜睡症。《灵枢。寒热病》篇说:“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 瞑目”说明了嗜睡症的病理主要在于阴盛阳衰。 中医治疗嗜睡症辨证分型而治: (1)气血不足:素体虚弱,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头晕作眩,心悸不 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经行之际昏昏嗜睡,每以进餐后尤甚。面色 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宜补气养血。首选方药:十全大补 汤。党参、白术、茯苓、熟地、当归、白芍药各 10克,黄芪 15克,川 芎 6克,肉桂、甘草各 3克。若以脾气不足为主,宜首选香砂六君子汤 以健脾益气;若血虚明显者,倍芍药、当归,加阿胶(烊化)10克,以养血 充营。方中并可加石菖蒲、益智仁等药以开窍提神。 (2)脾虚湿因:素体肥胖,常伴浮肿,动则气喘,食欲欠佳,胃脘满 闷,白带量多,质粘而稠。经行之际精神疲惫,头重如裹,四肢沉重, 困倦嗜睡,终日昏昏嗜睡。舌苔白腻,脉濡缓。治宜燥湿健脾,益气提 神。首选方药为太无神术散(《医方集解》):苍术、陈皮各 12克,藿 香、厚朴、石菖蒲各 10克,生姜 6克,红枣 10枚。湿邪蕴郁化热,小 便黄,舌苔黄腻者,宜酌减香燥行气之品用量,并加黄芩、山栀子各 10克,薏苡仁 15克,通草 6克,以清热化湿。此类患者应酌加石菖蒲 用量,以醒脑提神。 (3)肾精亏虚:经期倦怠善眠,耳鸣耳聋,神情呆滞。平日精力不支, 腰膝酸软。月经后期,经量少。舌质淡,脉沉细。治宜益肾填精。首选 方药:河车大造丸。本药有市售。伴有形寒肢冷,夜尿频而清长者多为 肾阳不足,可加淫羊藿 12克,炮附子 6克,或改右归丸以阴阳双补。 以上文章讲述了关于嗜睡症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内容,嗜睡症并不是什么 顽疾,只要患者耐心治疗,康复并不难。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建议患者 平时多注意饮食,和起居生活保持合理正常,对病情的好转起到更好的 效果。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治疗、有规律的小睡和良好的睡眠习惯成 功地控制解决这些嗜睡症状。希望广大嗜睡症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精神 抖擞的面对生活。 老年嗜睡症中医来调理 嗜睡症老年人常见,其特征是不论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又 睡,兼有神疲食少,懒言易汗,或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弱等。发 病原因,多由年老体衰,肾阳不足,不能温煦于脾,使脾肾阳气俱虚, 阴寒偏胜、伤及心阳,形成本症。《灵枢·口问篇》说:“阳气尽阴气 盛,则目瞑。”瞑,即闭眼欲睡的意思。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 ”,中医专家表示:如果是老年人,不论昼夜,时时欲睡,当心老年嗜 睡症。   根据老年人阴盛阳虚的病理特点,中医治疗予以温阳益气健脾法。 可取制附片 5克,干姜 10克,党参 15克,炒白术 10克,石菖蒲 10 克,山药 10 克,炒扁豆 10克,黄芪 15克,炙甘草 8克,红枣 10枚。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 阳虚而兼阴血不足者,去附子、干姜,加当归 10克、熟地 15 克,滋阴 养血;食欲减少加谷麦芽各 20克、砂仁 4克,醒脾开胃;胸脘痞闷、 身重苔腻者,去附子、党参、黄芪,加苍术、厚朴、陈皮各 10克,燥 湿健脾;恶心欲吐加半夏、藿香各 10克,和胃化浊。另外,可加服中 成药附子理中丸或补中益气丸调理。 醒脾开窍汤解救嗜睡病人   白天睡得过多、总是感到疲乏,而且这种情况不是因为前一天缺 觉,这就是典型的嗜睡症症状。嗜睡症患者因为疾病的折磨会在白天不 受控制地入睡,如果睡眠发生在餐厅之类的地方也就无所谓了,但如果 发生在驾车途中,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所以,千万不要轻视白天睡觉 的问题,一定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在睡眠方面颇有研究的老中医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一个恰当的治疗嗜 睡症方案——醒脾开窍汤:藿香 10g,半夏 10g,茯苓 12g,草豆蔻 12g,杏仁 6g,石菖蒲 20g,桂枝 10g,干姜 10g,仙灵脾 10g。   当然,以上只是醒脾开窍汤治疗嗜睡的标准药方,在具体应用时, 患者还要根据自身的病况进行药量的加减,如面色萎黄无华或淡白、纳 呆食少、神疲乏力、心悸多梦、气短懒言,或有自汗、头晕目眩、舌淡 嫩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的嗜睡患者治疗时还要在原方基础上加黄芪、当 归、人参等中药材;体型肥胖、胸闷、便秘、痰多者,治疗时推荐“醒 脾开窍汤”加竹茹、半夏;长期忧愁思虑、精神萎靡不振、大便不利或 腹痛泻泄者,治疗时推荐“醒脾开窍汤”加柴胡、党参、枳壳等;病后 或高龄的嗜睡症患者,神疲乏力、腹胀食少、食后困倦嗜睡、少气懒 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治疗时需加人参 、白术、黄芪等。   “醒脾开窍汤” 治疗嗜睡症典型病例 嗜睡症与发作性睡病的治疗是相同的,因为两种疾病的中医病机大体相 同既多是由中气不运所引起的,中气即是脾胃之气,祖国医学有脾困人 则困之说。   还有因为“阳”主动,“阴”主静。所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时也 会出现嗜睡症与发作性睡病。《灵枢.寒热病》篇说:“阳气盛则,嗔 目,阴气盛则瞑目”说明了嗜睡症的病理主要在于阴盛阳衰。《脾胃论 ,肺之脾胃虚论》“脾胃之虚怠惰嗜卧”《丹溪心法、中湿》:“脾胃 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嗜卧”。亦有病后或高龄阳气虚弱,营血不足困 倦无力而多寐者。 传统中医博大精深,在许多疾病领域解决了好多西医无法解决的问题。 祖国医学瑰宝中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理论,为中医药诊断和治疗发作 性睡病提供了理论基础,杨淑润主任根据多年的中医临床工作经验,在 前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了治疗嗜睡症和发作性睡病的名方 “杨氏醒脾开窍汤”,辨证施治,临床已治愈上百名患者。中医药纯天 然制剂,无副作用。为广大嗜睡症及发作性睡病的患者朋友们摆脱了嗜 睡的烦恼。 病例一 患者:陈XX,女 55 岁,石家庄是获鹿县南铜冶村,村民。    现病史:1973年,杨医生从市中医院到获鹿县卫生院下乡医疗,9月 中旬,患者来到卫生院就诊。病人自述嗜睡发病一年多,干活的时候还 好,有时候坐着干活,就容易入睡,在单调安静的环境中尤甚。有一次 坐下来生火做饭,不一会儿睡着了,把锅里的饭都烧糊了。又一次,她 三年未见的弟弟,从部队回家探亲特地来看她,可是没有说几句她却睡 着了。像这样的事时有发生。两年前患者丈夫摔伤失去了劳动能力,从 那以后心情一直不好,留下了这个嗜睡的毛病。患者精神忧郁,面带愁 容,身体消瘦,胸胁气串,食少纳呆,舌质紫暗,脉弦细。    辩证分析:患者长期忧愁思虑过度,导致脾胃受损,脾湿健运,脾 困人则困,引发了嗜睡。    治则:疏肝解郁,醒脾开窍。    处方:逍遥散合“杨氏醒脾开窍汤”。 服用 5 剂后,患者嗜睡症状明显好转,精神状况也明显好转,精神抑 郁明显改善。在原方基础上稍加减,再服用 5 剂,嗜睡基本消失,进食 明显增多,舌质变淡,整个身体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病例二 患者: 李 XX,男 18 岁,高中学生,其父亲是胸外科专家,母亲是 妇科专家。 现病史:1978年 10月 10 号其父亲请我去家中出诊。进到家中患者 正在酣睡,强行将其唤醒,见其精神似明似寐,目呆无语,诊脉完毕, 倒头又睡着了。其母代述患者已经睡了 5天。因为参加高考,精神疲 惫,回家路上又被雨淋之后发病。经人民医院检查诊断为神经衰弱。服 用西药 4天后,不见好转反而加重,昼夜嗜睡,不思饮食,三天没有大 便,小便黄赤,舌质暗,苔白厚腻。  辩证分析:患者劳神过度,正气虚衰,淋雨后,湿浊乘虚外侵,蒙蔽 清窍引发嗜睡。  治则:芳香化湿 醒脾开窍。  处方:“杨氏醒脾开窍汤”加减。 患者服用 3 剂后,嗜睡症状减轻,每天三顿饭都能按时吃了,并且有 了精神,和家人聊天说话还是有些无力。按原方加黄芪 15克、白术 12 克,继续服用 6 剂后完全恢复了正常。患者家人非常高兴,多日紧锁的 眉头终于舒展了,其父亲说:“真没有想到,中医中药这么神奇,这么 快就治好了我儿子的病,真是太感谢了!” 一年后其父亲带另一个病 人找杨医生会诊,问起他儿子的情况,他说,一切都很好一直没有再犯 病,现在儿子在北京上大学。 病例三 患者:孙 XX,50 岁,河北省四建总工程师。    现病史:患者发病 3年,每逢单调环境就能入睡,尤其是开会的时 候,坐几分钟就能睡着,不断的打呼噜,而且他打呼噜很响,经常受到 领导的批评,其妻子已经和他分房间睡了好几年。1997年 5月,来我院 诊治。患者体形肥胖,动则气喘,双目无神,说话慢条斯理。患者自 述,不喜欢运动却饭量极佳,饮食结构中,肉类比例较大,偶而饮酒。 其人常感四肢困倦、头昏欲睡、大便粘腻不爽、胸腹憋闷,虽然睡眠 多,但是并不能解乏,醒后依旧困倦。望其舌质淡紫,苔黄厚腻,诊其 脉濡缓。 辩证分析:中医学认为,肥人多湿,而且患者多食肥甘,更易生湿, 湿浊中阻,脾气不运,清阳不能上升,所以头昏欲睡。  治则:健脾化湿,升清降浊  方药:“杨氏醒脾开窍汤”合二陈汤 患者服用 5 剂后,头昏减轻,大便也正常了,胸腹不再憋闷。原方再 服用 10 剂后患者嗜睡的症状基本消失,每天早晨起来精神充沛,而且 有个意外的收获,就是很少再打呼噜了,他非常高兴。 病例四 患者:杨某某 女 24 岁,医学展览会讲解员。    现病史:2000年 6月初诊,自述每逢坐着开会或小组讨论时就犯困 并且很快就睡着了,经常这样,同志们提出意见,她虚心接受,试图克 制自己,但无论如何努力都抵挡不住睡魔的诱惑,自己也很着急不好意 思。又有一次开会她尽一切力量克制自己,用力瞪大眼睛竞瞪着眼睛睡 着了,同志们看出这是一种嗜睡病,动员她去看病。    辩证分析:杨医生诊断为嗜睡症,经问诊得知是心情郁闷引起,思 虑过度,导致脾胃受损,脾湿健运,脾困人则困,引发了嗜睡。 治疗原则:舒肝解郁,醒脾开窍 方药:逍遥散“杨氏醒脾开窍汤”加柴胡、郁金 患者服用三付好转,六付嗜睡解除,又服用 15 剂巩固疗效。 病例五 患者:汪XX,男,14 岁,学生,独生子女,家庭条件很优越。 现病史:2003年 4月初诊,身高 1.5m,体重 148斤,满面红光,上 课总睡觉,功课很差,老师批评,让他坐第一排桌都没用,通知家长领 他看病。    辩证分析:患者素体肥胖,见舌苔厚腻,精神萎靡不振,辩证为湿 热内蕴,中气不运所致。 治疗原则:芳香化湿导滞 方药:“杨氏醒脾开窍汤”加减 患者服用五付好转,嗜睡症状明显改善,舌苔变薄,精神状况好 转,服用十五付后全愈。 病例六 患者:李 XX,女,22 岁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大一学生。    现病史:2004年 8月慕名来我门诊治疗。病人自述从初中二年级开 始每天一上课就困倦,努力的克制自己也没有用,上课 10分钟就趴在 桌子上睡着了,去医院检查也没有什么器质性的病变,最后诊断为嗜睡 症,用了不少的药都没效果,好在她比较聪明,下课抄同学的笔记,成 绩还不错。到了大一还是一上课就睡觉,有时候吃饭的时也能睡着.现 在是暑假在家,她一天能睡 16-20个小时,已经闭经 3个月,还经常感 冒,全家人都十分着急。患者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精神不振,倦怠乏 力,说话声低气微,纳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辩证分析:患者典型的脾胃虚弱的表现,导致气血不足。气血不足不 能供养身体的需要,所以会发生闭经、经常感冒,又由于气血不能上达 到头而导致困倦嗜睡。  治疗原则:补气养血 醒脾开窍  方药: “杨氏醒脾开窍汤”加归脾汤    患者服用中药 5 剂后,精神大为好转,食欲增加,嗜睡症状减轻,除 正常夜间睡眠外,白天只是偶有倦怠。在原方的基础上,加西洋参 15 克,再服用 10 剂,患者嗜睡症状消失,饮食增加了很多,月经也来 了,面色变红润了,因为快开学了要返回北京,所以不能在吃汤药了。 杨医生嘱咐其,再服用中成药归脾丸一个月以巩固疗效。 病例七 患者:王XX,男 40 岁,省直机关司机。    现病史:患者自述近半年来,经常突然出现难以抑制的困倦,做为 从事司机工作的他经常出现很多险情,有好几次,开车的时候产生了无 法克制的困意,猛然抬头,自己的车离前面的车距离只有十几公分了, 吓出一头冷汗。一周前,在送领导开会的路上,强烈的困倦感袭来使他 撞向前面的车。领导知道他的情况后,让他休息一段时间,治疗好了再 上班。他在朋友的推荐下 2005年 3月患者来我门诊就医。患者体形稍 胖,面色晦暗,纳可,大便不爽,舌质紫暗,苔厚腻,脉濡。    辩证分析:司机职业,在外吃饭的机会较多,同时很少进行活动, 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湿邪停滞中焦,脾气不运,清阳不升而导致嗜睡。    治疗原则:健脾化湿,升清降浊。    方药:平胃散合“杨氏醒脾开窍汤”加升麻、泽泻。    患者服用 5 剂后,嗜睡的感觉明显好转,舌苔薄了一半,大便也通畅 了。在原方的基础上稍做加减再服用 5 剂,患者来复诊的时候,已经上 班了,而且恢复了良好的状态。嘱患者原方再服 5 剂以巩固疗效。 病例八 孙 XX, 男,16 岁,山东省莘县柿子圆乡。 现病史:2006年 5月 15日患者父亲代述,三年前患者得重感冒,发 烧 39摄氏度,咽痛 10天,医院怀疑是脑炎,做腰穿、CT均未确诊, 输液后退烧。半年后开始头晕心烦总想睡觉,然后开始连续睡 5昼夜醒 后又 3天不睡觉,三年来犯病 10 次。近 3个月来犯病频繁,每隔 20天 就犯病一次每次睡 10天,家长很担心又去医院检查,医院再次做了腰 穿仍然没有作出明确诊断。 现症:患者全身乏力、易汗出、头昏脑胀、眼睑发热,心烦气短, 心下发空,大便粘滞不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黄,夜间睡眠不 实,总翻身腿抽动。 病机:火毒内蕴,扰乱神明 治则:清热泻火,开窍醒神” 方药:“杨氏醒脾开窍汤”加泻火解毒之品 15 剂 2006年 5月 24日 患者父亲来电话说:“孩子服中药后,身体不适的 症状大见好转”,要求再邮寄 15 剂中药。 2006年 6月 13日患者本人来电话说:“胸闷气短、头昏脑涨、眼睑 发热,心烦气短,均好转,一直没有犯病”。要求再邮寄 15 剂中药。 2006年 6月 30日 患者父亲来电话说:“孩子现在一切都很好,只是 运动的时候,有气短的感觉”,要求再邮寄 15 剂中药巩固疗效。 2006年 9月、10月两次电话回访,其父亲说“孩子现在一切症状都 消失了,精神很好,每天上学和正常孩子一样,全家都很高兴”,再三 表示感谢。 病例九 2006年 7月 5日 初诊 曹XX,男,52 岁,在北京当代文学研究会 患者从事脑力工作,从 1996年开始每天昏昏欲睡,非常苦恼。 患者 96年前后曾经受过脑外伤,当时昏迷,颅内出血。患者还有气 管炎、鼻炎病史。 现症:患者经常头昏脑胀,晚上睡 9-10个小时,白天仍困倦欲睡, 中午睡 3-4个小时,头脑仍不清楚,每天昏昏沉沉,睡觉打呼噜声音很 大,有啤酒肚。饮食二便尚可,舌质淡,苔厚腻。 病机:湿邪中阻,中气不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方药:“杨氏醒脾开窍汤”加升清降浊之品。 服用上述方剂 3 剂后,患者来电话说“头脑一下清醒了很多,精神振 作了,中午只睡了一个多小时。只是大便有些稀”,我告诉其为正常反 应,让其继续服用中药。 2006年 7月 19日来电话说:“嗜睡大见好转,啤酒肚也小了。上方 加减又邮寄中药 15付。 9月中旬电话回访,患者一切正常,这段时间一直没有犯过了。 病例十 2006年 8月 24日初诊  患者:赵X,男,25 岁,山东省淄博市张电区人  主诉:每天睡 12~15个小时就诊。  现病史:缘于患者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38.5℃,静脉输入退 热消炎药物(名称不详)6 次,后又打消炎针(名称不详)5 次,服感 冒药(名称不详)三天,发热症状消失,但开始出现白天嗜睡症状,每 天夜里睡的很熟,晚上十点睡到早上六点半仍起不来,一直睡到中午 12 点起床,下午 2 点又开始睡觉。每次想睡时视物昏暗,双眼无神,纳 少,胃胀。  辩证分析:根据病史经过辨证,考虑患者为脾困所致嗜睡 方药:给予“杨氏醒脾开窍汤”加减 服药 5付又继服 15付,再无音讯,2007年 5月 15日回访得知患者服 药后已痊愈。 辨证治疗嗜睡症 嗜睡症是一种神经功能性疾病,患者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唤之能醒, 醒后复睡。中医认为,其病机主要是阴盛阳虚,脾虚湿胜或气血不足。 临床分型辨证治疗,效果良好。 湿浊内盛:多见于体质肥胖之人,症见胸闷纳少,身重嗜睡,舌淡,苔 白腻,脉濡缓。治宜燥湿健脾,方用平胃散加味:苍术 12克,陈皮、 厚朴、藿香、佩兰、半夏、石菖蒲各 10克,薏苡仁 15克,炙甘草 6 克,水煎服。成药可选香砂平胃丸。 气血两虚:多见于体质瘦弱或病、产后之人。症见食少困倦多寐,面色 无华,气短无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补气养血,方用十全大补 汤化裁:黄芪 15克,党参、白术、当归、白芍、茯苓各 12克,川芎、 陈皮、半夏、益智仁、炙甘草各 10克,焦神曲、焦麦芽各 15克,水煎 服。成药可选十全大补丸,或根据气血虚偏重选用六君子丸、当归补血 丸等。 阳气不振:多见于老年或久病之人。症见神疲倦怠,食少懒言,畏寒肢 冷,时时欲睡,舌淡或胖,苔白,脉弱。治宜温振阳气,方用附子理中 汤加味:桂枝、淫羊藿、沙苑子、山萸肉各 10克,党参 15克,白术、 枸杞子各 12克,熟附子、干姜、炙甘草各 6克,水煎服。成药可选附 子理中丸,偏肾阳虚者可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
本文档为【中医针对嗜睡症的治疗方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