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现代化家家吹空调

现代化家家吹空调

2010-01-12 40页 doc 190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2757

暂无简介

举报
现代化家家吹空调现代化家家吹空调,伤阳气人人亚健康   编者:田原 田原:说到补养阳气,您觉得现代人的阳气普遍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李可:呃,这个问题是这样。我2004年的时候,根据邓老(邓铁涛)建议啊,在南方那几个省跑得比较多,几乎每年都来三四次,包括广州、广西的南宁等好些地方。主要就是帮刘力红和广东省中医院。我在那边每年呆几个月,后来是因为我病了才回来。我来南方以后,看过的病人大概有一千多人,这个里头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如果从中医的六淫来分类就是风、寒、暑、湿、燥、火,那么我所看的病人阳虚寒湿证的十之有八九,而阴虚...
现代化家家吹空调
现代化家家吹空调,伤阳气人人亚健康   编者:田原 田原:说到补养阳气,您觉得现代人的阳气普遍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李可:呃,这个问题是这样。我2004年的时候,根据邓老(邓铁涛)建议啊,在南方那几个省跑得比较多,几乎每年都来三四次,包括广州、广西的南宁等好些地方。主要就是帮刘力红和广东省中医院。我在那边每年呆几个月,后来是因为我病了才回来。我来南方以后,看过的病人大概有一千多人,这个里头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如果从中医的六淫来分类就是风、寒、暑、湿、燥、火,那么我所看的病人阳虚寒湿证的十之有八九,而阴虚火热证的百不见一二,一例都没有遇到过。 当时我就发现不仅是北方人阳虚啊,南方人阳虚的也特别多,而且南方人阳虚的几乎是百分之百,无一例外。南方气候特别热,一般人讲,有夏无冬,这么酷热的气候,人们在这样的一个气候竟然没有一个得火证、热斑点,或者阴虚证,这个事情让我非常惊诧,不理解。   田原:阳虚的主要现症状是什么?   李可:表现症状就是怕冷。所以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注意观察南方人的生活习惯。就开始寻找根源,在我的观察当中发现:第一个问题就是南方人普遍都使用空调,经常开着,把空调开到十几度。外面大夏天,气温三十几度,一进到屋里,就像掉到了冰窟窿里头了。空调是现代科学的一个发明,若说它的利和弊,我看是弊多于利,这么一冷一热,每天经过好多次,出现很多人为的空调病。   田原:您说到空调病,这可是时毫的病,被归为亚健康状态的一种。西医认为这种病的原因除了过冷的刺激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空调房门窗都关着,负离子太少了,空气不「新鲜」所以发病。第二个原因是温差变化大,人的植物神经系统无法适应。您认为空调病从中医的角度怎么理解?   李可:这个东西是这样,空调的发明破坏了我们几千年正常气候下的这种生活节奏。寒湿是伤人最厉害的外邪啊,我们人造的寒邪比那个自然界的寒邪还要厉害。 我们有好几千年就处在没有空调的状态下,生活得非常好。自从空调出现以后,阴寒之气,它频频进入体内。比如今天我马上从这里出去了,外边是一团火,然后进入有空调的环境,马上就发冷,感觉穿一件衣服都不够用。就这样反覆地把寒气一层一层地压在体内,这样的话就造成很多病。比如说头痛、慢性鼻炎、阴暑证。所谓阴暑证,就是暑天受寒得的一种病,它和暑热症不一样,看起来是暑天得的病,实际上是一种阴寒症。再有一种,就足常年难愈的感冒,青年妇女的痛经,产后病,婴儿在空调的环境下长大,最容易得哮喘病。这是我近几年在南方地区发现的,几乎是一个普遍规律,各地都有这种病人。 再有一种就是无缘无故泻肚,吃了东西加上吹空调,然后就又吐又泻。还有一种情况是高热不退,这个高热不退应该说是好事,因为呢,寒气进入人体以后,人体的阳气就要起来抗争,这样的话就发热。   田原:发热其实是人体机能正常的表现?   李可:对。它是从外面进去的,你让它从外面透发出去,这个病就好了。我们发热的时候,常常是吃西瓜、吃冰块,用大量的抗生素,把表面上的东西消下去,实际上这个寒气并没有出来,所以长期发热,甚至上多天都解决不了。而且经过这样的治疗以后,又留了病根了,一旦遇到一个同样的或者稍微适当的环境,他的病就又发作,这个(情况)很多。另外一种更普遍,身体虚弱的人,全身肌肉关节疼痛,而且这种疼痛带有一种抽搐的性质,这个就是中医说的寒主收引,就是说寒邪具有收缩、牵引、内敛之特性,感受到寒邪以后,阳气一时抵抗不了,它就收缩。 一个是空调对人的伤害,再一个就是南方人的生活习惯问题。因为在南方的话几乎就只有夏天,没有什么春、秋、冬啊。由于空气热,特别喜欢吃生冷的东西,他们常年的生活习惯就是喝冷饮,喝冰镇过的汽水、果汁,冲冷水澡。或者在睡觉的时候空调开得很大,睡着以后就受病了。 为比么南方人没有一个热证?而且大伯分是属于阴证、寒证、湿证?这些是主要原因。 当然,用了这么长时间已经习惯了,而且这个空调,广东人那边没有也不行,那就把空调尽量摆里面一些,把它的温度调高一点就行,调到你不至于热得够呛,但是也不至于冷得打颤,这样你的身体就不会造成伤害。或者开空调的时候,把窗户打开,有一点自然风就把寒风赶跑。   田原:但是北方人这些年随着兜里的钱越来越多,而且气候逐年变热,也有很多人开始用空调,北方人阳气的损伤应该也很厉害。   李可:南方人阳气的损伤比北方要大得多。   田原:为什么?   李可:就中医理论来讲,南方就是丙丁,属火啊,它就那种大气候。由于外界的这种热,再加上本身这个阳气不断释放,他里面就空虚了,在这种情况下,肯定损伤的阳气要比北方人多。这个时候你就应该经常保护这个阳气,不要让它释放过度。   田原:怎么保护呢,就是不要喝冷饮,不要洗冷水澡吗?   李可:除了这些以外,还有这个休息时间也要注意。大城市中的人,起居节奏不太好,有些违反了我们民族古代传下来的养生的要领、原则和方法。就是睡得非常晚。像什么过夜生活啊,整个生活都要集中在晚上12点以后,一弄弄到天亮才睡觉。人和自然界是同一步调,当太阳落山以后,在10点钟以前就应该入睡,阴阳颠倒,人的生活就不能和大自然同步了啊!那个时间正是人们胆经开始造血、清除体内垃圾的这么一个时间。如果这个时候不能入睡,没有充足的睡眠,深层的睡眠,那么体内的功能就发挥不好,这是一种情况。人体的生物钟功能同样会被改变,被破坏。 所以一开始在南方看到这种情况我也很奇怪,这么大热天为什么所有病人都阳虚呢?   田原:您刚才说的这种群体性的阳虚体质都是从脉象上看出来的?   李可:不仅脉象体现出来的,所有的证候,所有的病证都是这样。(笑)   田原:看到以后,您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李可:对。我所看过的病人,一开始我也解释不好,经过好长时间反思以后啊,最后我就找到这么几i点,一个是错误的生活理念,错误的生活习惯。另一个就是南方搞中医的人啊,误以为他们处在南方,处在最热的地方,就应该补充一些凉的东西,其实进一步伤害了阳气。现在的疾病总体情况都是这样,包括外国。我也看了好多外国人,都是这样。 所以我说这个阳虚的人上占八九,真正阴虚的百不见一。有些中医开方子的时候,思维也掉进了一个错误的圈子里,那就是滋阴降火,结果越降越糟,雪上加霜。而我所见的这些病没有一例不需要扶阳的。   田原:对于老百姓来讲,阳气只是个概念,摸不着也看不见。阳气的损伤从哪些方面,或者说从哪些身体状态的改变能够表现出来,,让咱们心里有个底儿,知道,哦,我的阳气亏损了?您给我们讲讲啊?(笑)   李可:这个阳气是先天肾气,后天脾胃之气结合在一起的混元一气!很难分清哪个是中气哪个是先气。肾气又称元阳,命门真火,生命的根基和原动力。阳气损伤的后果非常严重。一个就是健康人,他还没有感觉到自己有病,但是他脸色一般是一种苍白灰暗的,不是非常红润。我们在各个机关、团体,特别是在饭店,看到的工作人员,长期在那种环境下生活,很多小青年儿,他的那个脸色非常不好看,但是并没有发病。   田原: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亚健康了?   李可:呃,处于一种西医说的亚健康状态。再一个就是人的抵抗力下降,怕风、怕冷,特别容易感冒,或者食欲不好,或者拉肚子。再有就是妇女的月经病,产后病,老人的心肺病,和用这个空调都很有关系。 我曾经参与过西医ICU急危症重病人的抢救。我进去(ICU病房))以后,我都冷得受不了,那个心衰,或者是肺衰,或者是肾衰的病人,应该是最怕冷的,还放在那个低温条件下,更受不了。但这个东西也是没有,有规定。但是病人在这样的环境很不容易救活的。我建议最好把空调调到26度以上,这是一个方法。再一个就是我告诉家属让病人赶快出院,这样的一个条件下那是事倍功半。   田原:说到寒证,有个中医本科学生跟我说,他在临床中,看到有些病人明明是一派寒象,但是问他是不是想喝热饮时,病人却告诉他想喝冷饮,然后他就晕了,分不清是热证还是寒证了,您给又支个招儿?(笑)   李可:这个要看具体情况。阴寒内盛会出现假阳证,但喝了凉水进一步加重。这个东西,最难分辨,也最容易骗人。病人有假像,我们也作假,让病人熬好四逆汤放冰箱,让他觉得凉,实际上四逆汤过了中焦,就发挥热的作用,就是瞒天过海。(笑)   田原:这招儿可够绝的。(笑)听您这么说,感觉我们面对的不是传统意义的「病」,还真像面对一个狡猾多变的敌人了。   李可:疾病和人一样,它也非常狡猾。它表现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是它的正面,所以要想到深层的东西,想到背后的东西,这样才不会犯错误。有好多病人啊,大概有一百例以上,就是每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他们的脚必须放在冰上才能睡着。这种情况好像是热得很厉害,其实是虚阳外越。这个就用四逆汤,让阳气回到下焦,用两三付药就好了,好得非常快。如果辨证错了,用了寒凉药物,反而散他的阳气,完了,那就死路一条。 我把这个病的东西做了一个总结,不管你的表里内外,四肢关节,五官九窍,五脏六腑,不管哪一个地方,只要阳气不到位那就是病。 我在南方看过一个山西公安部门的记者,他来广州帮助省委整理抗战时期老一辈的英雄事迹。他在广州一共工作了3个月,回去以后大病3个月。他这个病是怎么得的呢?就是因为空调。因为在办公室大家都习惯这个环境,但是他不习惯,受不了,又要坚持把这个东西写完,回去以后就大病一场。他病到什么程度?走三步路、五步路就得喘一口气,再一个就是吃东西非常少,且吃多少拉多少。还有一种情况,怕风、怕冷,夏天去我那儿看病,穿棉衣、戴棉帽,还戴看口罩。他跟我说不但受不了风,就是开一下门那一点风都受不了。可见空调这个东西伤害阳气的严重性。 像他这种情况,最后就把阴寒之气一层层挤压在人体三阴经最底层的地方,一时半会儿出不来。我给他治了一个半月才好了。   中医里没有高血压,老中医点醒迷糊人   田原:您看上去挺硬朗,状态也非常好。李老今年有七十岁了吧?   李可:七十八岁了。不乐观,也是一大堆的毛病。(笑)   田原:是吗?看起来很健康,就是略瘦一些,俗语说:有钱难买老来瘦。(笑)您一直都这么瘦吗?   李可:从年青的时候就瘦,我就是这种体质。   田原:您看病到现在有多少年了?   李可:52年。   田原:大半辈子都在看病呢(笑)。说起这次采访,我从去年初就开始给您家里打电话,一直打不通。后来打到山西省灵石中医院,也没有找到您。   李可:我一般都不在。   田原:刚才这个病人是哪儿的?   李可:是北京郊区的。   田原:他怎么知道您来北京了?   李可:噢......他去过灵石,他夫人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整个关节变形,人不能动了。   田原:哦,特意到山西找您,您给看好了?   李可:现在差不多,走路问题不大。   田原:今天他来是给自己看病还是给夫人看病?   李可:他领他妹妹来的。   田原:也是风湿病?   李可:不,属于那个肾性高血压。   田原:我们在网上搜集到一一些资料,知道您看心脏病和重症心衰病人疗效非常好。   李可:这方面多一些。   田原:刚才说肾性高血压,这样的病人,您也有把握?   李可:呃,也不能说有把握,有一部分人能好,那是各种条件都具备了。   田原:除去各种条件中的其它条件,您完全用中药来治疗吗?治疗很多这样的病人?   李可:是啊,很多。   田原:都好了?   李可:呃,对,基本上都好了。   田原:这样说的话,西医和中医看来最难治愈的高血压,对您来说倒是挺轻松的?   李可:也不一定。这种病很复杂,因为它不是单纯的哪一部分的病,而是整体失调。所以中医治疗高血压一般不会单纯地从某个东西入手,因为血压这个概念在中医里没有啊(笑)。   田原:在中医里没有血压这个概念,那么,和血压相对应的是什么,就是身体失调,阴阳失调?   李可:呃,这种病,一般来讲都是先天阳虚,先天阳气不足,有好些遗传因素,然后再加上后天失调。人的头部啊,是阳气汇聚的地方,所以过去《内经》讲:头为诸阳之汇。阳气就汇合在这个地方。这个高血压,为什么长时间治疗不好呢,就是因为浊阴啊,它窃据了这个阳气的位置了。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和过去讲所谓「肝阳上亢」什么的,不是一回事。   田原:我们不说西药降压的理念,就中成药来说,药店里治疗高血压的大多是针对「肝阳上亢」的。   李可:这个东西啊,越打压那个肝阳,这个病越顽固,越好不了。   田原:看来您治疗高血压的理论和方法,和普遍认为的有些不同。是否您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而更全面地去捕捉它。   李可:和别人不一样。我认为一般来讲属于三阴病,肝、脾、肾,就是这三经的阳气过于虚了,它应该占的这个位置被浊阴占据了,你把它(浊阴)给疏散了,扫除了,就行了。   田原:要按您这么讲,治疗高血压太简单了!   李可:(笑)情况也不一样,但大部分是这样。   田原:您能给我们举一个例子吗?让我们看看是不是真的那么简单。(笑)   李可:2000年秋天,我的一个年轻弟子,中医根底不深,学眼科的。他治了一个农村妇女20多年的高血压,他的丈夫是煤矿老板,有钱了在外边胡作非为,女的就生气,突然蛛网膜下腔大量出血,出血后不久,双眼什么也看不到了。这种暴盲,按照六经辨证,属于寒邪直中少阴。当时用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出了大汗,血压就好了,第二天人就醒过来了,眼睛可以看到人影,脑水肿减轻,小便也多了。之后近十年的时间,一直血压稳定,一劳永逸。这个在我的书里有,那个书印刷时印错了,印成我的病案了。但是这个他也没想到有这么好的效果,也解释不了。   田原:这事儿是挺奇怪的(笑),麻黄、细辛、附子按照现在的医学观点,是升高血压的,为什么到了您这儿反倒能治愈高血压,而且是治了一例20多年的高血压?   李可:现在有这样一个误区,麻(黄)桂(枝)主升散,血压高、脸红好像也是升散,因为有这样的关系,血压高就只懂得平肝潜阳,镇肝息风!不知道辛温的东西可以起效,麻桂还有这么好的效果。   田原:本来血压就高了,还用貌似升压的药,李老,您的方法再一次被很多人不理解了。(笑)   李可:血压为什么高?实际上就是机体有阻滞。机体是非常奥妙的,因为有阻滞,需要高的压力,才能够供养末端,这是个物理的道理。一般的药到不了末端。如果用西医的方法终身服药,末端呢?又不断向机体发放指令,我这边不够吃了,赶快给我送吃的,这个指令始终存在,所以药要不停地用,你高一点儿我就给你压下来,使机体末端始终处于缺血的状态。用了麻桂以后,出了一身的汗,这个病就好了。 田原:给了它助力,使血液冲在末端,压力自然就不需要存在了?   李可:呃。卢火神曾经也讲过:扶阳就是两个,宣通和温补。用麻桂就是宣通,把阻滞拿掉,不需要那么高的压力就可以灌溉了。在南通开中医会议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从麻黄汤治愈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暴盲引发的思考》,扼要地讲了讲关于麻黄桂枝附子在高血压中能用不能用,用了会有什么后果的问题。把大家的疑惑破解掉,如果这个解决不好,以后谁也不敢用。   人体内阳气是将军,十胖人九个是虚证   田原:我了解到四川有一个卢火神,看病的时候也是先扶正病人的阳气。   李可:呃,他那个年代更久远,传到卢崇汉的时候已经是第四代了。   田原:每个中医都有自己的流派与理念,有从脾论治的,有从肝论治等等,很少听到从阳气入手。听起来倒像一个总则。所谓阴阳平衡。   李可:这是个总体啊。中医上讲的阴阳啊,其实是浑然一体,互相融合的,不能说这边儿就是阳,那边儿就是阴。人的元气也是一样,从出生时,他的元气就是浑然一体的,但是因为先天的东西和后天的东西又有所区别,而且两者互为其根。比如说脾胃是后天之本,而且据五行的理论,脾属土,土能够生万物,其它四行(脏腑)啊都受它的灌溉,如果在中间这块出了毛病啊,脾胃不能够健运,那五脏就失养了,最后还要归结到后天之伤,损及先天之阳,动摇了生命的根基。 所以现在的病啊,首先就是脾胃先受伤----吃喝大量的生冷食物、饮料,生活不节制,房事过多。还有就是生活过于劳累,思想比较复杂,或者压力大等等,中医说:思伤脾啊,所以这个人首先就不想吃东西,消瘦,然后从这个地方开始,演变出多种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压....-都是这么来的。   田原:如果按您说的思虑过多伤及脾脏,就不想吃东西,会消瘦。但是为什么很多胖人也脾虚,这种情况怎么理解?   李可:胖也是虚胖,十个胖子九个虚啊(笑),越胖的人越怕冷啊。他胖是因为有多余的废物积聚在体内啊,就是湿滞啊。   田原:您刚才说阳虚之人十之八九,为什么现在治疗阴虚的「六味地黄丸」卖得那么好?而且很多医生,不管中医还是西医,都特别喜欢开「六味地黄丸」。  李可:这个中医啊,从金元以后,逐渐的,有些个分支,就走向歧路,其中走得最远的是朱丹溪。他当时创造了一个理论,叫「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实际上是谬论,他首先就把《内经》的宗旨给悖离了。现在啊,我们好多大夫看病啊,都是根据他这个理论来的。(笑)   田原:但是也有临床疗效啊。   李可:各人经验不同。滋阴降火这个东西啊,所谓的现代派,也就是西化以后的中医这种流派啊,用的纯粹就是这个东西,所以常常适得其反。所以我们现在治病治的是啥?首先就要救长期服用阴寒的药物损伤了的正,我们得先治疗这个。   田原:中医有句话叫「春夏养阳」,如果说您和卢火神治病的时候都是从阳论治,那可不可以理解为,在春夏两个季节把阳气「养」足了,很多病就不会发生了?   李可:《内经》里面有「春夏养阳」。这么个提法,这个春夏养阳的养生方法,对于避免很多的疾病有效。这是古代几千年实践得出来的一个非常正确的结论。 我们中医讲究治未病,治未病并不是说治那个没有病的人,而是在疾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遏制它。因为人是自然界大气所生万物的其中一种,人的身体和自然界是同步的。自然界的规律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所有的动、植物都要遵循这个规律。 那么冬天,积蓄了大量的能量以后,到来年开春,阳气慢慢生发,这个时候冬天的动物也醒来了,一些植物开始慢慢生长、萌芽、发育,这是一个阶段。然后到了夏天,阳气又进一步生发。所以春天和夏天,耗费的阳气最多。人的生命,以及动植物的生命,也是依据这样一种情况生长、发展,也要消耗很多阳气,所以在这个时候要强调养阳了,要不断地补充、保护阳气,就是因为阳气消耗特别大,你不要再伤害它。其实阳气这个东西,不仅是春夏要养阳,一年四季任何时候你都不要伤害它。   田原:我感觉您特别强调阳气的作用,但是一般人都认为,一个健康的人,阴阳要平衡。   李可:这个观念不完全对。为什么呢?从《内经》开始,从《易经》开始,就特别强调:人的阳气乃是生命的根基。阴这个东西,阴是包括你人体的所有器官,你所吃进去的食物,各种营养成分,这些东西是属于阴的。那个阳气是居于统帅地位的,是一个主导。所以阴的东西,都是在阳的统率下,绝对不是半斤八两,平起平坐,阴阳平和。这个阴阳平和是指这个阳气主导下的阴阳平和。 《内经》有几句话,一个是「阴平阳密,精神乃固」,还有一句「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气和阳气的重要性在哪呢?阳秘,当你的阳气处在一个固秘(饱满)的状态的时候,才能达到阴平阳密。另外《内经》有许多重要观点,比如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折寿就是短命啊。易经也讲:大哉干元,万物资始!通俗讲:有了太阳才有了生命,阳气就是人身的太阳......   田原:俗话说万物生长靠阳光。(笑)   李可:没有阳气就没有生命。从养生治病的经历来看:阳萎则病,阳衰则危,阳亡则死。所以救阳,护阳,温阳,养阳,通阳,一刻不可忘。治病用药切切不可伤阳。所以古人云:「万病不治,求之于肾。」求之于肾就是救阳气。 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在各个不同的生命阶段表现也不一样,小孩儿时候,当然是阳气旺盛。生长发育到成年以后的话,所谓阴阳平衡,就是处在一种健康的状态。但是,到老年以后,无缘无故地流鼻涕、流口水、流眼泪,或者是小便憋不住,尿频,这些都是因为人在老年以后,阳气衰弱,阳气失去统帅作用。 很多老年人在危险期的时候,特别是像一些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或者其它的并发急性心衰,只有一条办法,就是救阳,方法就是补充阳气,保护阳气。要特别看中一点。阳气救回来了,这个人就活过来了。这个东西就好像水龙头的开关一样,它的阀门、螺丝逐渐地变松,要把它拧好。我记得读《傅青主女科》时,有一段话,治疗大出血之后怎么样来挽救,原话是「已亡之阴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大出血之后,损失的血(血属阴)虽然不能马上生出来,但是一旦阴损及阳,阳气一散,这个人生命就终结了。你看他虽然病得非常厉害,只要有一丝阳气不散,这个就可以救。所以在看病的时候有个格言:生死关头救阳为急。   田原:您从行医到现崔,看过的病人有个大概的数据吗?   李可:哎呀,总有10多万吧。   田原:冒昧问您一句,有效率能有多少?   李可: 一般的都有效。   田原:在您这10多万病人中,重症心衰的病人占多数?   李可:我主要就是治疗这个病。   田原:您收治的重症心衰病人到了什么程度?   李可:就是西医判断这个人绝对活不了了,嘱咐家属准备后事,大多发了病危书。像这种情况居多数,大部分人都是这样。   田原:这些病人被送到您这儿的时候,都是什么状态?   李可:大部分都昏迷了,找不到脉搏,量不到血压,有的还剩下一点呼吸,全身冰凉,就剩胸部心脏这一块还有一点温度....其实这种病人救过来的速度最快,吃上药马上就好。   田原:为什么?   李可:就像打仗一样啊,因为他的矛盾集中啊。反而那种半死不活,说好不好,说坏不坏的情况费的时间很长。其实越是重症,中医抢救的速度、抢救的效果越好,在这个领域肯定强过现代医学。   田原:通常情况下,像您说的这种重症心衰病人,最后就发展为全身器官衰竭,并且伴有很多合并症了吧?   李可:对啊,各种各样的病,到最后就走到这一步了。   阳气虚结块成肿瘤,急化疗病人丢性命   田原:李老,您认为肿瘤病人能抢救过来吗?   李可:呃,一样。但是,心衰可以抢救过来,肿瘤呢,因为它这个五脏的损伤过大,有的吧,可以救活。有的就算抢救过来了,不久也就死去丁,因为他使用中药太晚了。在肿瘤早期还差不多。不只肿瘤,好多病都不是马上就得的啊,往往发现的时候,整个五脏气血都损伤得很严重。 肿瘤这个东西最早产生的是阳虚,阳气虚了以后,慢慢就结成小块儿,然后逐渐长大,戍为一个影响人生命的东西,所以我治疗肿瘤的时候,找原点,还是在阳气上下工夫。首先保住这个病人的阳气,不要让t他继续再消耗,然后想办法把这个东西慢慢缩小,使这个病人暂时和肿瘤共存,然后等到它那个阳气旺了,就可以攻下,把这个肿瘤打败。所以呢,这个肿瘤呢,需要很长时间调理。但是肿瘤病人只要不犯错误,不要做这个放疗、化疗,生命一般都可以延长好多年。   田原:单纯的心衰病人您就可以使他起死回生?   李可:嗯,那个快。   田原:您认为肿瘤病人做放、化疗是错误的?   李可:现在国外西医这个高层啊,对放、化疗这个问题啊,都开始反思了。我记得,去年《(参考消息》登过这么一个消息:美国做过一个试验,什么试验呢?给一部分65岁到80岁这个年龄段正常死亡的老人做尸体解剖,解剖的结果是,这些人全部都有肿瘤,有的肿瘤有拳头那么大,10公分左右。 但是本人在生前没有什么感觉,一直到死都没发现自己长了肿瘤。这个啥问题啊?说明肿瘤可以和人共存,只要你不惊扰它,它也不能危害你,你越是对它采取一些措施----放疗了,化疗了,手术了,.....反而使它很快就扩散。 为什么肿瘤病人经过手术或者放、化疗之后,肿瘤很快就扩散?是什么道理?他们(美国人)从那个微观的角度啊,找了一下最基本的原因。研究结果呢,就是这几种方法刺激人体以后啊,病人体内生长了一种叫异常生长因子二号的东西。这个东西一旦抬头,肿瘤就通过淋巴系统、血液系统等各个系统向全身扩散,所以国外基本上都不主张作放疗、化疗了。 有一位很着名的美国大夫,他生前啊,留下了一部书,他在书中就反思啊,说我们动手术的这些病人啊,有百分之七十其实可以不动手术,也不应该动手术的。   田原:说明西方医学逐渐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   李可:美国对中医的研究啊,也不像我们现在这么表面。国内还是说的多,做的少。(笑)去年有个统计,在建国初期的时候,在册的,能看病的中医有27万6千人,到了2004年国庆前的时候就只剩27万人,就短了6千人,这才多少年啊?你看我们国家办了那么多中医学院,这么些年下来,每所中医学院最起码应该培养一万人了吧?那就应该增加三十多万,这是最保守的估计。可是最后不但没有增加,反倒少了6千人。好些个大学毕业的中医学生找不到出路,最后都改行学西医了,这样的人多得很啊。这就说明我们这个教育体制是失败的。   中医西化先做CT,大毒之药反救性命   田原:目前我们的中医院校是五年制,两年半学中医,两年半学西医,学生一进校门,就得学习两种思维方式。学生年纪又小,两种思维放在一起,被拉锯一样扯来扯去,很多孩子迷茫、甚至痛苦不堪。最后可能就是哪条路走得顺,哪条路有「钱」途,就奔哪条了。   李可:这和中医全盘西化有很大关系,现在我们全国所有镇以上的医院,凡有中医的,都要被西化。病人来了,他啊首先让你去做CT,做化验,他也跟西医一样凭这个化验单来看病,中医那套东西都忘了,不会用了。   田原:说到中医要不要西化的问题,李老您是最有说服力的,您在灵石县人民医院中医科的时候,几乎所有需要抢救的病人都往中医科急送,堪为奇观。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李可:对。那是我在县医院中医科的时候。1979年到1983年。那时候,我正在研究中医的急症治疗,研究怎么样把垂死的病人很快救过来。我是从60年代初开始研究中医急症的,1979年调入人民医院之后,这套东西就比较成熟了。所以到县级医院里的这些急性心衰的、呼吸衰竭的,或者各种原因引起的重症休克、垂死的这种病人一般都是中医插手,西医主动就邀请中医来协作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最后他们就发现,中医用的这些方法不但是见效快,而且救过来以后很稳定,花的钱连他们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有时候就百分之五六。   田原:您用的什么方法?喝药、针灸、灌肠......都有吗?   李可:急救的时候用针灸,主要用中药,很少使用灌肠。   田原:在大多数老百姓心目中,「急性病看匹医,慢性病找中医」是毋庸置疑的。纵观全国大大小小众多医院的急诊室,有几个中医犬夫?又有几个敢用中药?但是见了您,听了您那么多起死回生的病例,我才突然感觉,我们太小看中医了,他是真的能逆转生死的。   李可:中医现在逐渐衰弱了。其实中医各种急重症能治疗,过去的书里都讲过。我在农村,看到很多农民,生活各方面困难,有病都拖着,一发病就是九死一生,不救就死了。在晋中地区(的病人)就比较重视,急诊都找中医,西医发了病危通知书,不抬回家就火化,我们那里的人特怕火化。有个老师姓颜,在高原地区工作几十年,得了心脏病,平均半年住在医院。1995年3月份,他再次发生心衰,当地最高水平的西医认为没有希望了,家属不死心,抬出来后,我开始插手治疗,三剂破格救心汤,600克附子,三天后,能下炕了。 因为他没有儿女,很悲观,好了之后,我告诉他方子,让他配药调养,他也没有做,隔T三年,一次重感冒,我没在家,没救回来,本来可以活很长时间。   田原:在您抢救的过程中有底线吗?   李可:我也不知道,尽量努力就是。有一个病人,是个高大的农民,没钱,吃饭都够呛,得了心肌炎也没有钱治,心脏巨大,压迫了整个胸腔。住进我弟子开的医院,病人嘴唇黑,脸上有雾气,脉搏快,喘,根本不能动。住进来以后,200克附子加麝香,隔一个小时加200克,加到750克附子,4天后醒了。医药费1000多元,我告诉弟子免了他的药费,如果他有钱长期吃培元固本,是可以带病延年的。   田原:附子本来是世人眼中的毒药,但是到了您的手里,把它变成了神药。   李可:这个东西啊,我离休以后,花了几年时间反思了一下,写了个文章,都在我那本书里边儿,我把典型病例都系统地做以总结,就是当时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有些问题是怎么发现的,怎么扭转的。 那时我就发现中医最大的弊病就是中西医结合。现在他们说这方面还取得了很大成就,如何长短...... 其实中医本来就有一整套的急救的方法。你说《伤寒论》是怎么来的,那就是在大型瘟疫当中总结的成功经验,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法........这些都讲得非常清楚,但为啥后来中医能掌握这些方法的人很少了?就是从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帝国主义看中了这个大市场,要让这个他们的医药来占领这个市场。这是个大买卖,发大财的事儿啊。我说在这种境况下,中医的生命力就逐渐被消磨,最后......(沉默)   田原:中医各流派的说法太多了,您入门时没有师传,就靠大量阅读中医书籍来学习中医,对您的思路影响最大的是哪部书?   李可:那个情况就很复杂了。我学中医是自学,特殊机缘走上这条路,根底浅。我23岁自学中医,6年以后记了些方,那个时候没有鉴别能力啊,囫囵吞枣先咽下去再说。治病的时候也只会对号入座,有时效果不好也闹不清怎么回事。请教老中医,他们告诉我,中医的出路在(伤寒论》,于是我就开始自学(伤寒论》。 不过呢,那个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天津的左季云老人。我在基层第一线从事中医工作52年,青年时代,通过读左季云《伤寒论类方汇参》,从中得以见到一些他所引用的清末火神派始祖郑钦安的一些观点,以及一些思路精华,血液元阳为生命之本的观点。他那个着作里头啊,关于「四逆汤」的论述非常好。所以我当时就接受了他的一些重要观点。他这个书啊,就是用方类证的方法研究《伤寒论》的一部着作.:这在古代研究《伤寒论》的学派里边也是很大的一派。 他这种方法很简单,把性质相同,但是又有许多细微差别的方子啊归纳在一起,然后再辨别具体方子应该怎么用。比如说,发热恶寒,脉浮紧,这不是「太阳」病吗?「太阳」病的这个证,就是「麻黄汤」的适应证,只要你记住「麻黄汤」的这个主证,你就可以用「麻黄汤」这个方子。   田原:看了《伤寒论类方汇参》,就找着窍门儿了。(笑)   李可:这个问题是这样,我从学方开始,麻黄汤系列,麻黄附子汤,麻桂各半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好些东西似懂非懂,但病情是不断改变的,就不能拿着方子套人。现在呢,各种各样的病放在六经中去考虑,妇科、儿科都是这样,进步一点了。(笑)   学医切忌死记硬背,滋阴降火性命不保   田原:您看的书跟大多数学中医的人都不一样?   李可:一般初学中医的人啊,就是先学一些历代遗留下来的方剂,背些「汤头歌」什么的。我没有师传,没有这个过程,没有说要把哪些东西背得滚瓜烂熟的。假使我有老师,他也会规定我背这些。这些个书里头呢,当然是有一些有效的东西,但也有一些个错误的东西,当你把它们普遍接受下来以后,你在临床上就要自己摸索,有很多都是碰得头破血流才悟出来,哪个方子好用,哪个方子绝对不能用,都得有这么一个过程。初学中医的人有一个通病,就是头痛医头,足痛医足,不能整体辨证,用死方子去套活的病人,「对号入座」,十有八九相反。 比如我曾经治疗过这么一个肺结核病人,双肺己经空洞了。他连续发烧一个月了,每天都烧到38度、然后出一身大汗,平稳一下,第二天又是那样.......我们山西太原的结核病院就给他下了诊断,说这个病不能治了,你们回去准备后事吧。 这是我曾经治疗过的一个病人,用的就是朱丹溪的理论----滋阴降火。他就认为这个痨瘵,「痨」就是现在讲的肺结核,古代管这种病就叫作痨瘵,这种病首先它是损伤脾气、胃气,然后耗散元阳,所以病人会不断地发热。朱丹溪就认为这种病应该补「水」,把那个「火」扑灭了。病人烧到这种程度了,按照他的理论,应该添一些「水」,滋阴啊,水火不就相对平衡了吗?古代治疗这种病用的都是这个办法,主要是滋阴降火。 当时我用的方子是「青蒿鳖甲汤」,治疗所谓「骨蒸潮热」,意思是那个热是从骨头里面上来的,热哄哄的,老退不了。结果吃了这个药以后,这个人到后半夜就感觉气喘,就来不了气儿。我跟病人的弟弟比较熟,连夜过去看他的情况,我一看,坏了。   田原:方子用错了?   李可:这个方子肯定错了!这个病人马上就亡阳,上不来气了,他那个气是有出无入啊。当时他家里生活条件比较好,家里有红参,就把红参打碎,赶快煮汤一口一口喂他,初步稳定一下。然后,我就给他开那个「四逆汤」,先救阳。最后再用「参附龙牡救逆汤」,一下子潮热退掉了,把他救过来了。之后一直到他临死,有4个月的时间没有发热。这个在历史上是没有的,一例都没有,因为肺结核发热是最难消除的。   田原:虽然退热了,命还是没有保住。   李可:因为他是双肺空洞啊,全身衰竭,所以最后还是死了。 我那个书里头也写到这个问题,那是我最痛苦的一个经历。打那以后我就再也不用滋阴降火的这些东西了。其实这个过程就把胃气进一步损伤,最后连元气也保不住了,就是死亡。所以用这种方法治疗肺结核一个也好不了。 我那个书里头有一个专门的章节就是谈这个问题的。从朱丹溪创立了这个学说,一直到近代很多人延用他的东西,造成的祸害非常严重。 因为他是个名人,金元四大家之一,在中医历史上有很高地位的。你现在来批判他,就牵连到他这一派的好些个传人啊。所以(笑)......   田原:(笑)传人很多吗?   李可:很多,多数是朱丹溪派的。   田原:您怎么认识这个滋阴降火?   李可:但自从那次以后,我就认识到所谓的热,那是一种「相火离位,土不伏火,元阳虚弱」,这么一种外散的表现。你从这个角度去敛它,就把它敛住了。但是如果不在生死关头你也体会不到这一点。所以说这个过程你没有亲身经历啊,就不可能去鉴别历史传承下来的几十万张中医方子中,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   田原:像您所说,毕竟要在生死关头,这样的机会不一定每一个医者都有啊。   李可:但是彭子益的着作就有这么个好处,你可以用他的那个观点,来考察历史上这些流派,和这些流派的主要论点,他们使用的一些方法,可以进行很明确的鉴别。他的功劳就在这。他把中医的精髓继承下来了,而且保存下来,以供我们以后每一代人都沿着他这个路子发掘,发展。这样中医才有希望。   田原:的确,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笑)也听到很多中医院校里的学生们抱怨,读一本好书很不容易,更不用说思考了。   李可:最好的中医教材是啥?不是统编的这套东西,而是有个北京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他们的教材都是吕炳奎主编的,是最接近传统中医的。那些个教材把中医的基本体系都贯穿下来了。虽然也有一些应付时代的东西,比如说西医的解剖学他也编进去了,还有西医的生理病理学什么的他们也讲讲。但主要还是以四大经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伤寒杂病论》和《温病学)为主。   田原:西医解剖现在还是中医院校学生的必修课,而且很多中医院校都开始模仿西医的立项、实验,把中药打到老鼠、兔子身上,去看结果、看成分。   李可:那都没有用!中医绝对不会从什么动物实验中得出什么高招来,那完全是徒劳,完全没有用!活着的人,不但是和那些个小动物不同,而且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模式。绝对不可能像西医的那种,研究一种药,大家都能吃,中医没有这个。   田原:西医是想追求通用方吧,用一种药就能治大多数人的类似的病。   李可:那完全不可能。现在这个西医他也认识到,就是人是有个体特异性的,这个就是我们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点。他们非常重视这个东西,现在他也正在向这条路上走。   田原:这些观点您以前谈过吗?   李可:没有,这些东西太刺耳。大家心知肚明,就是不愿意放到台面上。安于现状,自欺欺人!   田原:会引起人们更多的思考。   李可:去年新华社西安分社对我做了一次电话采访,和我谈了大概有两个小时,因为这个人他很有意思,所以我无话不谈。最后他发表的时候,就光剩下了干巴巴那么几条,就是李可建议啊,国家应迅速设立中医部,以挽救中医,然后具体的东西就不见下文了。     诸病皆是元气受损,生死关头救阳为急   田原:您曾经遍访山西全境、南北七省,搜集清末民国年间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认为这本遗书是近百年中医史上的一座丰碑,为什么?您认为汉唐以前的古中医与现代中医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李可:所谓的古中医学其实都是汉朝以前的中医学。汉唐以后由于好些人误解里面的主要观点,所以中医就走向了歧路。近现代的、西化以后的中医都有好多错误的看法。 这个问题最早发现的人是谁啊?就是彭子益。彭子的理论源自于河图洛书五行理论,到他逝世前发展为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他在伤寒理论篇进一步指出五行中土为中心,运中土可以溉四维,带动中气升降源源不断地供应五脏以生命的活力,火可以生土,假使脾胃病用本药治疗无效,就要益火之源以生土。。先天阳气是属火,命门之火叫阳根,阳根一拔,生命之无延,就没办法延续了。彭子还明确指出,中医的医易结合,《伤寒论》的全部奥秘,都在一个河图里体现了,一个河图的道理包括了中医所有的道理。他在1947年到1949年,临终的前一两年,将他一生的经验,,写成了这本《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就把这个从(内经》、《易经》,《伤寒杂病论》所有的古代中医学的研究,全部继承了F来。这个书和我们现在的中医学院的教材完全是两回事。他和近代的中西汇通的观点完全不一样,那和中西结合派的观念就更不一样,它是真正古代的中医学。 彭子益的基本观点就是所有病都是本气致病。什么叫本气啊?本气就是元气,就是我刚才说过的混元之气。就是人在生下来以后,脾和胃中间升降所产生的中气,中气为后天之本,是生命的支柱,十二经(也就是五脏六腑)的经气好像轮子,中气的升降带动了十二经气的旋转,于是生命运动不停,当升则升,当降则降,是为无病,一旦中气受伤,升降乖乱,就是病。中气又是五脏的后勤部,假如没有这个中气维持,不断地供养,五脏就无以所养,最后阳气就无法生存。 先天的阳气,元阳,所有病都是因为这个东西有变了。不管你受了外界多大的干预,到你这个具体的人身上,首先就表现在哪一部分(元气有变的地方)受损伤。中医治病就是以本气为主,以人为本。不管任何病,本气强的,受邪从阳化热、化实;本气虚的,从阴化寒、化虚。 就算有些病是受外因的伤害,但是很多年都搞不清楚是哪有外邪,或者是哪一种外邪伤害了元气,最后归结到他目前的证候啊,首先建立、巩固他的后天。脾胃为后天之本啊,五脏皆禀气于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通俗地讲就是你首先让他吃得下饭,他才有抵抗力。 再一个就是肾气,脾肾为人身两本,治病要以顾护两本为第一要义。 古人有个形象的比喻,脾胃如釜,就是把脾胃比作是灶台上的锅,肾气为釜底之火,肾气就是肾阳,就是锅下的火,锅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食物和水,火力不够,这个水和食物怎么样才能熟得了?所以到最关键的时候,要照顾锅底之火。保护少阴经的那个元阳,元气不要走散。 脾属土,凡是脾胃病,假使理中不效,速用四逆。四逆汤是回阳的,补肾阳,所以就是补火生土!中气伤犹可救,肾气伤,彭子益叫做:拔阳根,从根拔起,生命终结! 治病的大法主要就是这么两点。   田原:就是您常说的「生死关头,救阳为急」。这句话现在网上火得不得了,成了您的经典语录了。   李可:这也算是一个基本的大法。反正你不管它什么病,只要危及生命了,就赶快把阳气先救回来,别让它跑散。但是意外的情况,比如说肿瘤病人,大量地用抗生素,又做过放疗、化疗........放、化疗对人体的摧残很厉害的,做过以后喝水都要吐啊,更别说吃东西了。 这样的人要先救他的胃气,等什么时候胃气恢复一点,你再治病。所以我们现在就是在给一些错误的医疗方法擦屁股,这个费了我们很大的劲,几乎每一个病人都有这么个过程。   田原:追随古人的脚步给了您自信,所以您在《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的序中曾说:「古中医学派,必将逐一攻克世界t大医学难题中之心、肺、肾三衰,肿瘤等奇难重危急症!」   李可:有些个西医曾经对我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他们对我说:你们空谈什么治未病,就像遮羞布,一个挡箭牌,我们束手无策的疾病,你们也没有什么高招。我就对他们说,我说同志,你们错了,因为你们不懂中医三千年的历史,现在所说的十大医学难题,包括心脏器质性病变、癌症、脑血管病(包括高血压一系列症状)、肺结核、糖尿病系列病症、免疫缺陷病、血液病、慢性肾衰、运动神经元疾病、艾滋病!这些个病西方医学界在本世纪初就提出来了,他们经过100年的奋斗,也没有成功,要我说基本失败了。但在中国来讲,这些病并不是现在才有,而是自古有之。早在张仲景的时代、孙思邈的时代,对其中的一些重要的、威胁人类健康的难题,己经做了比较好的解决,这个距今已经2000年左右。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的传承发生了断层,很多宝贵的医学遗产没有能够继承下来啊。 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医处在四面围剿的困境中,为了寻找出路,最早选择了中西会通,拿我们民族的东西、拿东方的东西向西方靠拢!然后进一步搞科学化、现代化,最后结果只能是自我毁灭。这些情况大家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 那么中医复兴的路在什么地方?我说不是现代,而是2000年前的古代,不是西方,而是东方,中医的生命的灵魂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走《易经》与《内经》结合的路(而绝对不是中西医结合)。是(伤寒杂病论》,医圣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证一整套的理法方药,统病于六经之内而囊括百法,是攻克世界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偶下重药起死回生,中药奇效全在剂量   田原:中医的很多宝贝在历史长河中被冲刷,被修改了。这也是您遵循古中医学的原因之一?   李可:所谓的古中医学,应该是汉唐以前的中医学。汉唐以后出现了金元四大家,这个时候中医就开始走向偏颇了。到了明清以后,李时珍那个年代,人们连药方的剂量都搞错了。 李时珍写那个《本草纲目》的时候啊,搜集了很多民间的验方,但是他那个方子有个什么特点?上面都没有剂量,拿不准该放多少,他那个年代的度量衡跟汉代的又有很大区别,好多的剂量都很大。究竟在临床实践当中会出现什么问题,他也拿不准,那怎么办?就「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矣」。就是古代要用一两药物,现代把它用到一钱就可以了,十分之一。 这样的话,《伤寒论》也缴械了。《伤寒论》本来很厉害的,就像是一位勇猛的将军一样,张仲景当时就明确了利用附子的毒性,生附子一枚破八片,有毒,破开后煮的效果要大得多,阳气衰亡时,附子毒性就是救命仙丹。但是这个将军现在没有刀也没有剑,近代光看到毒性,没有往更深层次去思考,力量肯定就弱了。剂量就是《伤寒论》的刀剑。 我在60年代的时候,在实践中就发现,教科书里头那些古代的方子有个很奇怪的问题:就是很有效的一个方子没有剂量,你得自个儿去琢磨。   田原:这可怎么办,连做医生的都得摸石头过河了。您开的方子药量都很大,如果按拳击来说,属于重量级的(笑)。您是怎么发现剂量的秘密的?   李可:我怎么样能发现呢?有一次,一个老太太,病得很厉害,医院下了病危通知,让抬回家准备后事。她儿子和我是朋友,就找我去看。我一看四肢冰冷,脉搏非常微弱,血压测不到。当时开了方子,用了一两半的附子,总共开了3剂药!我说你回去以后给老太太煮上吃,,如果吃了药后体温上来了,就有效,你就再来找我。结果第二天他就来找我,说我妈情况很好,不但能够坐起来,还吃了很多东西,还张罗要下地帮儿媳妇做点家务活。我说不对,我昨天给你开了3剂药,,怎么一天就吃完了?他也摸不着头脑了,就回去跟他媳妇说,原来他媳妇一着急,3付药给熬在一块了(笑)。。1付一两半,3付就是100多克啊,水又加少了,药熬得剩下一点儿。他们就给老太太过一会儿喂一匙,喂了40多分锺,药吃完了,老太太眼睛睁开了,第二天就下炕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药量问题是个关键问题。 后来到了80年代啊,我们国家考古,发现了一些个文物,其中就有东汉的度量衡器,叫「权」。「权」与《伤寒论》产生于同一个时代,是那个时代的度量标准,有液体的量法是升,有中药的量法----一斤是多少,一两是多少.......还有好多钱匕,相当于现代的药匙,比如把中药碾成末以后,病人要买一钱药,一钱是多少呢?你就量那么一钱倒在买药的人手里边儿。 当时啊,上海有位教授,他就根据这个东西做了具体的研究,研究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汉代的一两,就是《伤寒论》上写的一两啊,我们首先把它折算成10钱,1钱为3克,也就是说1两为30克,如果少于这个量,就不能治大病!但现代人多直接乘以15.625,认为1两为15.625克,正是30克的一半。   田原:如果后来没有发现这种新的汁算方法,大家可能还是无法理解,您怎么敢给病人用那么大的药量!(笑)看来您的眼光和胆量都是超前的。   李可:那可不敢当(笑),我当时就是误打误撞。发现这个奥秘后,我就逐渐地查找历史上为什么发生断层。为什么(伤寒论》的方子有时候也治不了病了。查来查去,从李时珍开始,就都变成现在的小方子了,几钱几分地的用,虽然也可以治好些个病,但我认为治不了大病,在重危急症领域起不了多少作用。   田原:也就是说《伤寒论》的理论虽然非常精炼,但在用药的剂量上如果没有到位,治病的效果肯定会要大打折扣?   李可:等于把那个方子肢解了,只剩一个空壳,它怎么能治病啊?所以我发现了这个东西以后,才开始用大剂量的附子给病人治病。那个很危险啊。   田原:何止危险,超过药典规定的剂量那么多,已经犯法了。(笑)   李可:(笑)对啊,药典上规定最高剂量9克...... 刘力红率众尝毒药,抓方子公安先签字     田原:您开附子,最多的时候开过多少克?   李可:用量不等,反正一般心衰重症的病人,基础剂量得200克。抢救急重症啊,就得加大用量,这个东西啊,一下还说不透。   田原:只是基础用量就用到200克,可能有的病人还要用的更多,半斤甚至一斤都有可能用上?(笑)   李可:那个很少。   田原:《神农本草经》上说:「附子,味辛温有毒」。现代实验研究又表明15克附子可以毒死一头牛,您基础用量就要200克了!但临床实践证明:对重症病人立了奇功。(笑)   李可:我们行内的人啊,因为受了西医药理研究的影响,认为附子有大毒。虽然《神农本草》也这么记载,但是中药这个毒性啊,它都是相对的,比如说你得的是热证,那么我这个大黄、石膏对你来说就是仙丹。如果得的是严重的寒证,那么附子啊,这些东西就是良药。你治热证用附子,那一点儿都不行。 2004年在南宁的时候,刘力红带着好多研究生,都是每天起来,单纯尝附子。看看到底人体对附子的耐受有多大,究竟有什么反应,看看会不会像现在科学成分讲的附子有没有那么大的毒性。其中有很多同志在每天早上尝附子的过程中,就治了他好多病!我们这代人用附子都有亲身经历,我们的弟子都是首先自己去尝药。在治疗中,一旦经过辨证,立出方子,那是不会有问题的。以前方子里有用防风
/
本文档为【现代化家家吹空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