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04足太阴脾经

04足太阴脾经

2013-12-17 10页 doc 703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6810

暂无简介

举报
04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这是整个饮食物代谢过程中的中心环节,也是后天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机能。为了更好地理解脾气运化的具体作用和过程,将其分为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的生理过程来阐述。 (1)运化食物:运化食物,是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谷精)的功能。食物经胃的受纳腐熟,被初步消化后,变为食糜,下送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食物的消化虽在胃和小肠中进行,但...
04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这是整个饮食物代谢过程中的中心环节,也是后天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机能。为了更好地理解脾气运化的具体作用和过程,将其分为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的生理过程来阐述。 (1)运化食物:运化食物,是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谷精)的功能。食物经胃的受纳腐熟,被初步消化后,变为食糜,下送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食物的消化虽在胃和小肠中进行,但必须经脾气的推动、激发作用,食物才能被消化。由胃传入小肠的食糜,经脾气的作用进一步消化后,则分为清浊两部分。其精微部分,经脾气的激发作用由小肠吸收,再由脾气的转输作用输送到其他四脏,分别化为精、气、血、津液,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即《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谓“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厥论》所谓“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因此,脾气的运化功能健全,则能为化生精、气、血等提供充足的养料,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就能得到充足的营养而发挥正常的生理活动。若脾气的运化功能减退,称为脾失健运,也必然影响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而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等精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 (2)运化水液:运化水液,是指脾气的吸收、转输水精,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脾气运化水液的功能主要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的津液,即水精,以及大肠吸收的水液,由肾气的蒸化作用回吸收的水液,经脾气的转输作用上输于肺,再由肺的宣发肃降作用输布于全身,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二是在水液的代谢过程中起枢转作用。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而脾居中焦,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凡水液的上腾下达,均赖于脾气的枢转。脾气散精,将水精和部分谷精一同上输于肺,其中清纯部分经肺的宣发作用,输布于皮毛、肌腠和头面诸窍而润泽之;浓厚部分在肺的肃降作用下,下行濡润五脏六腑。输送到皮肤肌腠的津液被利用后可化汗排出体外。输送到脏腑的水精,被脏腑利用后化为浊液归肾或膀胱,经肾气的蒸化作用,浊中之清上升,经脾气之转输上达于肺,再次参与水液代谢;浊中之浊变为尿液排出体外。由于脾气在水液的升降布散运动中发挥着枢转作用,使之上行下达,畅通无阻,从而维持了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脾气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停聚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导致水肿,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临床治疗此类病证,一般采用健脾燥湿和健脾利水之法。 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是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同时进行的。饮食物是人类出生后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是生成精、气、血、津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而饮食物的消化及其精微的吸收、转输都由脾所主,脾气不但将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充足的原料,而且能将水谷精微吸收并转输至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使其发挥正常功能,并能充养先天之精,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故称为“后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对养生防病有着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脾胃,使脾气充实,运化功能健全,则正气充足,不易受到邪气的侵袭,即所谓 “四季脾旺不受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否则,脾气不健,气血亏虚,人体易病。所以元?李杲《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2.主统血 脾主统血,是指脾气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明?薛己《薛氏医案》明确提出:“心主血,肝藏血,脾能统摄于血。”清?沈明宗《张仲景金匮要略》也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 脾气统摄血液的功能,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脾气是一身之气分布到脾脏的一部分,一身之气充足,脾气必然充盛;而脾气健运,一身之气自然充足。气足则能摄血,故脾统血与气摄血是统一的。脾气健旺,运化正常,气生有源,气足而固摄作用健全,血液则循脉运行而不逸出脉外。若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气生无源,气衰而固摄功能减退,血液失去统摄而导致出血。 病理上,脾不统血与气不摄血的机理亦是一致的。只是由于脾气有升举的特性,并与肌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习惯上把下部和肌肉皮下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及肌衄等,称为脾不统血,寓涵血随气陷而下逸出血的病机在内。脾不统血由气虚所致,属虚性出血,一般出血色淡质稀,如为便血,可呈黑色柏油样,并有气虚见症。 (二)生理特性 1. 脾气主升 脾气主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具体表现为升清和升举内脏两方面生理作用。 (1)升清:“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是指脾气的升动转输作用,将胃肠道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输于心、肺等脏,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若脾气虚衰或被湿浊所困,升动转输功能失常,则致水谷精微和水液的输布运行失常,气血的化生和输布障碍,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因得不到精气血津液的滋润、濡养和激发、推动作用而致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因而出现各种各样的代谢失常的病变。 脾气的升清作用,实际上是脾气运化功能的表现形式。脾主升清与胃主降浊相对而言,二者相互为用,相反相成。“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脾胃升降协调,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若脾气虚弱而不能升清,浊气亦不得下降,则上不得精气之滋养而见头目眩晕,精神疲惫;中有浊气停滞而见腹胀满闷;下有精气下流而见便溏、泄泻。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2)升举内脏:脾主升举内脏,是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脾气上升而胃气下降,升降协调平衡,是维持脏器位置恒定不移的重要因素。由于脾气是主升的,因而脾气上升是防止内脏位置下垂的重要保证。若脾气虚弱,无力升举,反而下陷,可导致某些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阴挺)、脱肛(直肠脱垂)等。临床治疗内脏下垂病证,常采用健脾升陷的补中益气汤治之。“中气”是脾胃二气的合称,是升降协调的冲和之气,其气下陷主要责之脾气不升,故中气下陷也称为脾气下陷。 2.喜燥恶湿 喜燥恶湿是脾的生理特性之一,与胃的喜润恶燥相对而言。脾之所以有喜燥恶湿的特性,是与其运化水液的生理功能分不开的。脾气健旺,运化水液功能发挥正常,水精四布,自然无痰饮水湿的停聚。然脾气升动,才能将水液上输于肺,即所谓“脾气散精,上输于肺”,而脾气升运的条件之一就是脾体干燥而不被痰饮水湿所困,如清?吴达《医学求是》所说:“脾燥则升。”若脾气虚衰,运化水液的功能障碍,痰饮水湿内生,即所谓“脾生湿”;水湿产生之后,又反过来困遏脾气,致使脾气不升,脾阳不振,称为“湿困脾”。外在湿邪侵入人体,困遏脾气,致脾气不得上升,也称为“湿困脾”。由于内湿、外湿皆易困遏脾气,致使脾气不升,影响正常功能的发挥,故脾欲求干燥清爽,即所谓“脾喜燥而恶湿”。临床上,对脾生湿,湿困脾的病证,一般是健脾与利湿同治,所谓“治湿不治脾,非其治也。” 据以上两个生理特性,可以推测脾气下陷的病机主要有二:一是脾气虚衰,无力升举,又称为中气下陷,当健脾益气治之;二是脾气被湿所困,不得上升反而下陷,治当除湿与健脾兼用。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 脾在体合肉,是指脾气的运化功能与肌肉的壮实及其功能发挥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素问?痿论》说:“脾主身之肌肉。”全身的肌肉,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及津液的营养滋润,才能壮实丰满,并发挥其收缩运动的功能,正如张志聪注释《素问?五藏生成》所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及津液的生成和转输障碍,肌肉得不到水谷精微及津液的营养和滋润,必致瘦削,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健脾胃生精气是治疗痿证的基本原则,《素问?痿论》称为“治痿独取阳明”。 四肢与躯干相对而言,是人体之末,故又称“四末”。人体的四肢,同样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及津液的营养和滋润,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故称“脾主四肢”。脾气健运,则四肢的营养充足,活动轻劲有力;若脾失健运,转输无力,则四肢的营养缺乏,可见倦怠无力,甚或痿废不用。所以《素问?太阴阳明论》说:“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径至),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即是说明四肢的功能正常与否,与脾气的运化和升清功能是否健旺密切相关。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脾开窍于口,是指人的食欲、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口腔在消化道的最上端,主接纳和咀嚼食物。食物经咀嚼后,便于胃的受纳和腐熟。脾的经脉“连舌本,散舌下”,舌又主司味觉,所以,食欲和口味都可反映脾的运化功能是否正常。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如《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若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则见食欲不振,口味异常,如口淡乏味、口腻、口甜等。 脾之华在唇,是指口唇的色泽可以反映脾气功能的盛衰。如《素问?五藏生成》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灵枢?五阅五使》说:“口唇者,脾之官也。”脾气健旺,气血充足,则口唇红润光泽;脾失健运,则气血衰少,口唇淡白不泽。 3.在志为思 脾在志为思,是指脾的生理功能与思志相关。思即思虑,属人体的情志活动或心理活动的一种形式,与思维、思考等概念有别。思虽为脾志,但与心神有关,故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之说。正常限度内的思虑,是人人皆有的情志活动,对机体并无不良影响。但思虑过度,或所思不遂,则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并且主要影响气的运动,导致气滞或气结。从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来说,思虑太过,最易妨碍脾气的运化功能,致使脾胃之气结滞,脾气不能升清,胃气不能降浊,因而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头目眩晕等症。 4.在液为涎 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故说“脾在液为涎”。涎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旺盛,以助谷食的咀嚼和消化,故有“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在正常情况下,脾精、脾气充足,涎液化生适量,上行于口而不溢于口外。若脾胃不和,或脾气不摄,则导致涎液化生异常增多,可见口涎自出。若脾精不足,津液不充,或脾气失却推动激发之能,则见涎液分泌量少,口干舌燥。 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五脏应四时,脾与四时之外的“长夏”(夏至~处暑)相通应。长夏之季,气候炎热,雨水较多,天阳下迫,地气上腾,湿为热蒸,蕴酿生化,万物华实,合于土生万物之象,而人体的脾主运化,化生精气血津液,以奉生身,类于“土爰稼穑”之理,故脾与长夏,同气相求而相通应。长夏之湿虽主生化,而湿之太过,反困其脾,使脾运不展。故至夏秋之交,脾弱者易为湿伤,诸多湿病由此而起。又因时逢炎夏,湿与热兼,湿热交相为病,多见身热不扬、肢体困重、脘闷不舒、纳呆泄泻等湿热交结不解的症状。治疗应因时制宜,除湿而热自退,所谓“湿去热孤”之法。 此外,又有“脾主四时”之说。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提出脾主四季之末的各十八日,表明四时之中皆有土气,而脾不独主一时。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依赖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和津液的充养;心肺肝肾的生理功能,皆赖脾气及其化生的精微物质的支撑。脾气的运化功能正常,则四脏得养,功能正常发挥,人体康健,不易得病,有病也易于康复。这即是脾主四时的意义所在。 足太阴脾经主要分布于在胸腹任脉旁开第三侧线和下肢内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分别介绍如下: 足太阴脾经:(1)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经核骨(第一足庶骨小头后(太白,公孙),(2)上向内踝前边(商丘),(3)上小腿内侧,沿金谷后(三阴交,漏谷),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阴陵泉),(4)上膝股内侧前边(血海,箕门),(5)进入腹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会中极、关元),(6)属于脾,络于胃(腹哀;会下脘、日月、期门),(7)通过膈肌,夹食管旁(食窦、天溪、胸乡、周容;络大包;会中府),(8)连舌根,散布舌下。 它的支脉:(9)从胃部分出,上过膈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 本经有异动,表现为:舌根部发强,吃了就要呕,胃脘痛,腹胀,好嗳气,得到大便或放屁后就感到轻松,全身感到沉重无力。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脾”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舌根部痛,身体不能活动,吃不下,心胸烦闷,心窝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块,泄利,或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安睡,勉强站立,大腿和小腿内侧肿、厥冷,足大趾不能运用。 足太阴络脉为公孙。距离足大趾本节后方一寸处分出,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进入腹腔,与肠胃联络。 其病症:气厥逆就挥霍缭乱,上吐下泻。实证,见腹内绞痛;虚证,见腹部胀气。可取足太阴络脉治疗。 足太阴经别,从足太阴经脉分出后到达大腿前面,和足阳明经的经别相合并行,向上结于咽喉,贯通到舌本。 足太阴经筋,起始于足大趾内侧端,上行结于内踝,直行向上结于膝内辅骨(胫骨内踝部),向上沿着大腿内侧,结于股前,会聚于阴器部;向上到腹部,结于脐,再沿着腹内结于肋骨,散布到胸中,在内的经筋则附着于脊旁。 其病症:可出现足大趾支撑不适,牵引内踝作痛,转筋,膝内辅骨痛,股内侧牵引髀部作痛,阴器部有扭转疼痛,并可向上引脐及两胁作痛,且能牵引胸膺和脊内疼痛。 脾经失调主要与运化功能失调有关。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若脾经出现问题,会出现腹胀、便溏、下痢、胃脘痛、嗳气、身重无力等。此外,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等均显示脾经失调。 主治概要: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等。 脾经:从足走头。起于足大趾内侧的隐白穴,止于腋下侧肋大包穴。 脾主运化、主统血。脾经帮助胃肠吸收,再把脏东西排出去,糟粕东西排到大肠里,把营养东西吸收进来送到血液中。如果四肢冰凉,就是血运不到;头晕就是血不上头;足凉就是血不到足;手麻就是血不到四肢。 经穴表: 编号 穴名 说明 1 隐白 是足太阴脾经的井穴。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开0.1寸。红白交处。 功效:健脾益气,调经统血,宁心安神。 本穴调经统血之力较强,对血不归经,经水过期不止,甚至崩漏,针灸均有显著疗效。另外,隐白还具有清热化痰之功,对于痰火内扰所致神志疾患也有明显疗效。 主治:血证:月经过时不止,崩漏,吐血,衄血,尿血,便血。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 脾胃疾患:腹胀,暴泄,善呕。急性肠炎。 神志疾患:癫狂,多梦,梦魇,尸厥,烦心善悲,慢惊风,昏厥。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休克。 肺胸疾患:胸满,咳吐,喘息,心痛。 本经所过处疾患:足趾痛。 按语:隐白系脾经井穴。经水过期不止,甚或崩漏,常以隐白为主穴。配关元治疗经漏,加配行间治疗血崩。 2 大都 本经荥火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功效:健脾和胃,镇惊安神,疏散表邪。 本穴为脾经荥火穴,针刺施补有温补脾阳的作用。可治疗脾胃虚寒,运化失常诸症;施泻则可清热利湿,治疗痰热内阻,中焦气机不畅及痰热扰心,心神不宁的病症。还可与手经腧穴配合,疏散表邪,治疗寒热表证。 主治:脾胃疾患:腹胀,胃疼,食不化,呕逆,泄泻,便秘。急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 神志疾患:小儿客忤,心烦不得卧。 本经所过处疾患:足大趾本节红肿、疼痛。 其他:热病无汗,体重肢肿,手足厥冷。 (有的老年人每晚都会抽筋,通常医院确诊为缺钙,可吃了大量补钙的药品和食品,都毫无效果。其实最可能的情况是:脾经堵塞,钙无法吸收,这时可以通过每天按摩脾经大都穴、商丘穴两穴各三分钟。一般情况三天后腿抽筋即可消失。) 3 太白 脾经原穴。贴着大脚趾下的脚骨头的后缝,就是太白穴。 功效:健脾和胃,除湿化痰。 本穴为脾经原土穴,善治脾胃病,尤其是脾虚证,凡由脾虚失运,生化不足及脾虚生痰所致的病症,均可取本穴。营健脾可以统血、生血,故一些妇人疾患也可取之。因脾为后天之本,与其他脏腑关系密切,故本穴治疗范围较为广泛。 主治:脾胃疾患:胃痛,腹胀,腹痛,肠鸣,呕吐,泄泻,痢疾,便秘,疳证,饥不欲食,善噫,食不化。急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胃痉挛。 妇人疾患:崩漏,带下,经闭,月经不调,乳汁缺乏。 本经所过处疾患:足痛,足肿。 其他:虚劳,咳嗽,脱证,心痛脉缓,胸胁胀痛,痿证,体重节痛。 配公孙,主治腹胀,食不化。配复溜,足三里,主治腹胀。 4 公孙 脾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功效:健脾化湿,和胃理中。 本穴是脾经络穴,联络脾、胃两经,通于冲脉,具有通肠和胃,平冲降逆之功,可以治疗脾,胃,肠,腹,胸,膈疾患,是治疗胃肠、腹部疾患的常用穴,治疗范围广泛,所治病症多为气机不利,运化失常,浊气不降,胃气上逆之实证。 公孙穴多用于治疗脾胃肠疾患,主要是由于足太阴脾经脉的循行特点所决定。足太阴经脉入腹、属脾、络胃。足太阴经脉从公孙穴别出,入走足阳明经,有一支别行入腹络于肠胃。足太阴经别,入于腹里,与足阳明经别并行,经过脾胃,上通于心,上结于咽,贯舌中。可见脾胃肠在经脉循行、生理功能、病理功能方面有密切联系。公孙穴为络穴,疏利气机,调和肠胃之力较著,被临床多用。 公孙通于冲脉,可治疗冲脉之气失调,逆气里急,冲逆攻痛的病变,还可治疗气冲胸中、胸膈、喉咙诸症。 脾支经脉交接于心,脾为生痰之源,故凡痰热扰心之心烦失眠、癫狂痫证均可取之。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与女子经水生成密切相关,且公孙通于冲脉,冲脉与女子经带胎产密切相关,故公孙也常用于治疗妇科病症。 脾居中焦,多个脏器与脾有关,故公孙的治疗范围极为广泛,虚实兼治,以治实为主。 主治:脾胃肠疾患:呕吐,呃逆,反胃,噎膈,腹痛,胃脘痛,食不化,肠鸣,泄泻,痢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神经性呕吐,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消化道出血。 妇人疾患:妇人血晕,胎衣不下,痛经,月经不调,带下。 冲脉病:逆气里急,冲逆攻痛,气冲胸中、胸膈、喉咙。 其他:眩晕,癫痫,疟疾,烦心失眠,发狂妄言,嗜卧。胸膜炎,肋间神经痛。 本经所过处疾患:足痛,足肿,足内翻。 配中脘穴、内关穴治胃酸过多、胃痛。 (公孙穴作用很大,直接通到心脏。胸闷、心脏闷的一个原因,就是吃东西太多喘不上气来了,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揉公孙穴,揉的时候就会感觉肠子在蠕动,气就往下走了。所以公孙穴对治疗消化不良、胀肚效果非常明显。) 5 商丘  经穴。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功效:健脾化湿,通调肠胃。 商丘健脾和胃,以治湿为主,可用于治疗湿滞中焦的腹胀、呕恶、泄泻。本穴为经金穴,与肺气相求,故可与肺经穴配伍治疗肺气不降,痰多咳嗽。 主治:脾胃疾患:呕吐,吞酸,腹胀,肠鸣泄泻,食不化,便秘,痢疾,黄疸。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急慢性肠炎。 神志疾患:癫狂,善笑,梦魇,善太息,小儿痫症。 本经所过处疾患:舌本强痛,足踝痛。腓肠肌痉挛,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足外翻,足下垂。 其他:体重节痛,怠惰嗜卧。 配三阴交,主治脾虚便秘。配天枢,阴陵泉,主治腹泻,腹胀。 6 三阴交 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后方。 功效:健脾利湿,调补肝肾。 穴归足太阴脾经,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治疗范围广泛,涉及多科疾病,尤其适用于妇科病中经、带、胎、产等肝、脾、肾、心、胞宫等脏腑经络的综合病变。 本穴有健脾益气,理中补虚,清热利湿之功,与脾、胃经的腧穴配合,是治疗消化系疾患的常用穴。 肝主疏泄,主藏血,为女子之先天,肾与胞宫胞脉有密切关系,三阴交不但可以调治脾胃,还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之效,是治疗妇科病的要穴,经、带、胎、产诸疾均可用为主穴。 肾藏精,为先天之本,男子之先天,取三阴交有补肝肾,益精血之功,是治疗男子不育的要穴。 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司膀胱开阖,肝有通利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故三阴交有很好的祛湿利水,利尿消肿之功,凡水湿为患均可选用,如水肿、小便不利。另外,脾能生血、统血、凉血,凡湿热郁于皮肤,血热风盛,或气血不足,肌肤不仁之症,三阴交也可作为主穴清热利湿,凉血止痒。 三阴交既可调补气血,又能祛湿化痰,还可平肝熄风,补肾益髓,故是治疗血虚心神失养,痰多心窍被蒙,风扰脑神不明,精亏脑髓空虚之神志病的常用穴,临床上与神门相配可用于治疗一切失眠症。 主治:脾胃疾患:脾胃虚弱,肠鸣腹胀,饮食不化。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 妇人疾患: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经闭,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行。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 肝肾疾患:水肿,小便不利,遗尿,失眠;阴挺,梦遗,遗精,阳痿,阴茎痛,疝气,睾丸缩腹。遗尿,性功能减退,神经衰弱。 本经所过处疾患:足痿痹痛,脚气。下肢神经痛或瘫痪。 7 漏谷 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内踝尖上6寸;在内踝高点上6寸,当胫骨内侧面後缘 【功能】 健脾消肿,渗湿利尿 【主治】 腹胀,肠鸣、偏坠;小便不利,遗精、女人漏下赤白;下肢痿痹、腿膝厥冷。 【操作】 直刺 l~1.5寸。 8 地机 脾经之郄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功效:健脾利湿,理血调经。 地机主治血证,活血化瘀以止血,多用于瘀血所致的妇人疾患。还具有健脾渗湿之功,可用于湿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司所致腹胀、腹泻等症,以及水湿内滞、气化不利所致水肿、小便不利。 主治:脾胃疾患: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大便溏泄,痢疾。胃痉挛。细菌性痢疾。 肝肾疾患:水肿,遗精,疝气,小便不利,腰痛不可俯仰。精液减少症。 妇人疾患:月经不调,痛经,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 本经所过处疾患:腿膝麻木,疼痛。 现在研究:针刺曲池、地机等,可引起胰岛素分泌功能亢进,而针刺足三里并未见胰岛功能有明显变化,说明地机等穴与胰岛素分泌功能有密切关系。 9 阴陵泉 足太阴脾经之合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足三里相对。 【功效】:健脾渗湿,通利下焦。 本穴为足太阴脾经的合水穴,治湿是本穴特点。有温运中焦、利水消肿之功。凡脾胃虚寒,脾虚湿盛与下焦湿热所致的病症可选用此穴。 【主治】:脾胃疾患:腹痛,腹涨,食欲不振,黄疸,霍乱吐泻。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腹膜炎。 脾肾疾患:水肿,小便不利或失禁,遗尿,遗精,阳痿。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 妇人疾患: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道炎。 皮肤病:湿疹,荨麻疹,疥疮。神经性皮炎,牛皮癣。 本经所过处疾患:膝痛,脚气,痿证。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 其他:心悸,多寐,头晕,头痛,咳嗽痰多。 【现代研究】针刺阴陵泉有调整膀胱引力的作用,可以使松弛者张力增强,扩张者张力变得紧张。 10  血海 于髌骨内上缘上2寸,股内侧肌突起高点。把掌心朝下扶到膝盖上,大拇指点按的位置,找一个敏感的痛点就是血海穴。 穴释:血,血液;海,水归聚之处。脾统血、摄血,此穴属脾经,有祛瘀血、生新血,调洽一切血病的功能,故名血海。 针灸:直刺1-1.5寸;灸5-15分钟。 功能:调和气血,祛风利湿。 主治:腹胀,湿疹,荨麻疹,贫血,经闭,崩漏,痛经,月经不调,阴部痒痛,脚气,腿膝肿痛、麻痹等。 按语:血海又名百虫窝,有调和血气的作用。血分杂病,常选用此穴,善治妇科经血诸症。也用于阴部瘙痒、湿疹、荨麻疹等皮肤风湿侵袭之症,古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配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治疗荨麻疹和皮肤瘙痒等症。 11 大横 足太阴、阴维之会。在腹中部,旁距脐中4寸。 功能:温中散寒,通调腑气。 穴归脾经,位居脐旁,穴下是大小肠腑,故本穴的主要作用是通调肠腑,健脾和胃,理气止痛,主治脾胃、大小肠疾患。 主治:肠腹疾患:腹胀,腹痛,泄泻,便秘。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习惯性便秘,肠麻痹,肠寄生虫病。 其他:四肢无力,惊悸怔忪。 12 大包 12,​ 脾之大络。在侧胸部,腋中线上,腋窝直下6寸,当第六肋间隙处。 功效:宽胸理气,温经通络。 大包像网罗样绕络全身,总管阴阳诸经之络,能治全身络脉病症。后世多用于脾胃病变和胸胁痛等症。 主治:胸肺疾患:胸胁痛,气喘。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 其它: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配三阳络郄门、阳辅、足临泣,治胸胁满。
/
本文档为【04足太阴脾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