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北京大学医学部操作指南(2011)20110825

北京大学医学部操作指南(2011)20110825

2013-12-22 46页 pdf 559KB 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7373

暂无简介

举报
北京大学医学部操作指南(2011)20110825 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指南 (2011 版) 医学部教育处 2011 年 8 月 1 目 录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内科部分……………………………………………………………………………… 3 单人心肺复苏术………………………………………………………………………………………………………………… 4 双人心肺复苏术………………………………………………………………………………………………………………… 5 电除颤…...
北京大学医学部操作指南(2011)20110825
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指南 (2011 版) 医学部教育处 2011 年 8 月 1 目 录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内科部分……………………………………………………………………………… 3 单人心肺复苏术………………………………………………………………………………………………………………… 4 双人心肺复苏术………………………………………………………………………………………………………………… 5 电除颤…………………………………………………………………………………………………………………………… 5 电复律…………………………………………………………………………………………………………………………… 6 胸膜腔穿刺术…………………………………………………………………………………………………………………… 6 腹膜腔穿刺术…………………………………………………………………………………………………………………… 7 骨髓穿刺术……………………………………………………………………………………………………………………… 7 腰椎穿刺术……………………………………………………………………………………………………………………… 8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 9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外科部分…………………………………………………………………………………10 清创缝合术………………………………………………………………………………………………………………………11 换药术……………………………………………………………………………………………………………………………12 拆线法……………………………………………………………………………………………………………………………13 手术区消毒………………………………………………………………………………………………………………………14 铺单(巾)………………………………………………………………………………………………………………………15 外科刷手法………………………………………………………………………………………………………………………16 穿无菌手术衣、戴手套…………………………………………………………………………………………………………16 手术人员换位法…………………………………………………………………………………………………………………16 组织切开、止血、缝合法………………………………………………………………………………………………………17 拔甲术……………………………………………………………………………………………………………………………18 股静脉穿刺术……………………………………………………………………………………………………………………18 环甲膜穿刺术……………………………………………………………………………………………………………………19 静脉切开术………………………………………………………………………………………………………………………19 气管内插管术……………………………………………………………………………………………………………………20 深脓肿切开引流术………………………………………………………………………………………………………………21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22 2 乳腺检查法………………………………………………………………………………………………………………………24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妇产科部分………………………………………………………………………………25 妇科检查法………………………………………………………………………………………………………………………26 妊娠中晚期检查法………………………………………………………………………………………………………………26 骨盆外测量法……………………………………………………………………………………………………………………27 阴道手术消毒铺巾法……………………………………………………………………………………………………………27 后穹窿穿刺术……………………………………………………………………………………………………………………27 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术…………………………………………………………………………………………………………28 分段诊刮术………………………………………………………………………………………………………………………28 人工流产术(负压吸引术)……………………………………………………………………………………………………29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儿科部分…………………………………………………………………………………30 儿科体格生长测量法……………………………………………………………………………………………………………31 小儿骨髓穿刺术…………………………………………………………………………………………………………………31 小儿腰椎穿刺术…………………………………………………………………………………………………………………32 新生儿窒息抢救法………………………………………………………………………………………………………………33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护理部分…………………………………………………………………………………35 六部洗手法………………………………………………………………………………………………………………………36 女性一次性导尿术………………………………………………………………………………………………………………36 男性一次性导尿术………………………………………………………………………………………………………………37 插胃管法…………………………………………………………………………………………………………………………38 吸氧术……………………………………………………………………………………………………………………………39 穿脱隔离衣………………………………………………………………………………………………………………………39 密闭式静脉输液术………………………………………………………………………………………………………………40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术……………………………………………………………………………………………………………41 洗胃法……………………………………………………………………………………………………………………………42 小儿鼻胃管插管术………………………………………………………………………………………………………………43 婴儿喂养(配奶)法……………………………………………………………………………………………………………44 头皮静脉输液法…………………………………………………………………………………………………………………45 3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内科部分 4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内科部分 名称 项目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人文关怀 单人心肺复苏术 识别 确认患者的反应:大声呼唤并拍打或摇动患者,最快速度(10 秒内)确认大动脉搏动,推荐位置浅表的颈 动脉(颈动脉位于喉部甲状软骨两侧,胸锁乳突肌的内侧)。如确认无反应并且大动脉搏动消失,立即开始胸外 按压。 识别导致患者猝死的潜在危险,如电击、一氧化碳中毒等、火灾等, 应尽快脱离危险环境。有外伤迹象患者,摇动患者时避免可能加重 颈椎损伤。 呼救 大声呼救或打电话,以最快速度急救系统 呼救尽量在识别的同时完成,不可延误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 患者位置:仰卧位,硬质平面上(地面或硬板床,如床垫较软应在患者下方置入硬板) 操作者位置:跪或立于患者身旁 按压位置:胸骨下半段(胸骨正中双乳头平面的胸骨上) 按压幅度:至少 5cm,按压放松时间相同,放松时胸廓恢复正常,但双手不离胸壁 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 100 次,可以 101、102、103...130、201、202..230、301....530, 5 个按 压循环 正确姿势:一手掌根部放在胸骨正中双乳头平面的胸骨上,掌根部 横轴和胸骨长轴一致,保证手掌根部压力在胸骨上,而非肋软骨和 剑突,另一只手重叠放在第一只手上,肘关节伸直,双肩在双手的 正上方,以髋关节为支点,依靠肩部和背部的力量垂直下按压。 开放气道 胸外按压 30 次后,开始开放气道 1.仰头举颏法:一手于额部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示、中两指同时抬举患者下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 与地面垂直,使舌离开咽后壁,开放气道(单人操作推荐,以节省时间) 2.推举下颌法:双手放置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仰卧的平面上,四指上提下颌角,拇指向前推 下颌,以开放气道(怀疑头颈外伤患者推荐) 开放气道后,如需要,迅速清除口腔异物及呕吐物,松动义齿亦须 取出 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后立即开始 2 次人工呼吸 1.口对口人工呼吸:以仰头举颏法确保气道通畅的前提下,操作者用置入前额的手拇指和示指捏住患者 鼻孔,正常吸一口气(不需深吸气),用口唇把患者口唇全部包住,匀速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 1 秒,确 保有明显胸廓起伏。患者被动排气时,放开鼻道。 2.口对鼻人工呼吸:以仰头举颏法确保气道通畅的前提下,操作者用置入下颌的手指使口部闭合,正常 吸一口气(不需深吸气),用口唇把患者鼻孔全部包住,匀速向患者鼻中吹气,每次吹起应持续 1 秒,确 保有明显胸廓起伏。患者被动排气时,开放口部。 3.507 气囊辅助呼吸:(如可能将辅助装置连接给氧管道)操作者位于患者身体脚侧,则由左手除拇指外 四指将面罩完全覆盖患者口鼻,保证面罩密封无漏气,左手拇指抬举下颌保证气道通畅。右手则挤压气 囊输送氧气;若操作者位于患者头侧,一手拇指和示指固定面罩,另外三指帮助抬举下颌,另一只手挤 压气囊。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 30:2,即胸外按压 30 次后,给予 2 次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时避免过度通气; 人工呼吸所导致的按压中断应控制在 10 秒钟以内; 每 5 个循环(约 2 分钟)检查大动脉搏动及患者反应(10 秒钟内),若 无,则继续下一循环,等待救援; 如有除颤仪,应在 5 个循环或 2 分钟后,检查心律,已决定是否进 行电除颤。 5 双人心肺复苏 术 识别 确认患者的反应:大声呼唤并拍打或摇动患者,最快速度(10 秒内)确认大动脉搏动,推荐位置浅表的颈 动脉。 如确认无反应并且大动脉搏动消失,一人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应同时识别导致患者猝死的潜在危险,如电击、一氧化碳中毒等, 应尽快脱离危险环境。有外伤迹象患者,摇动患者时避免可能加重 颈椎损伤。 呼救 另外一人大声呼救或打电话,以最快速度通知急救系统。 胸外按压 患者位置:仰卧位,硬质平面上(地面或硬板床,如床垫较软应在患者下方置入硬板)操作者位置:跪或立 于患者身旁。 按压位置:胸骨下半段。 按压幅度:至少 5cm,按压放松时间相同,放松时胸廓恢复正常,但双手不离胸壁。 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 100 次。 正确姿势:一手掌根部放在胸骨正中双乳头平面的胸骨上,掌根部 横轴和胸骨长轴一致,保证手掌根部压力在胸骨上,而非肋软骨和 剑突,另一只手重叠放在第一只手上,肘关节伸直,双肩在双手的 正上方,以髋关节为支点,依靠肩部和背部的力量垂直下按压。 开放 气道 在胸外按压的同时,另一位操作者开放气道。 双人操作如无特殊情况,推荐推举下颌法,亦可采用仰头举颏法,方法同上。 开放气道后,如需要,迅速清除口腔异物及呕吐物,松动义齿亦须 取出。 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后,在胸外按压 30 次后立即开始 2 次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时无需停止胸外按压。 双人心肺复苏时,人工呼吸方式可包括口对口,口对鼻或 507 气囊辅助呼吸,方法同上。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 30:2; 人工呼吸避免过度通气或影响胸外按压; 每 2 分钟交换,交换导致的按压中断应控制在 10 秒以内; 每 5 个循环(约 2 分钟)检查大动脉搏动及患者反应(10 秒钟内),若 无,则继续下一循环,等待救援。 如有除颤仪,应在 5 个循环后检查心律,决定是否进行电除颤。 电除颤 评估 操作前确认存在除颤指征(如室颤等); 除颤仪性能是否处于安全备用状态。 1.心电监护即可确认心律。 2.无心电监护,则充分暴露患者前胸,连接除颤仪监护电极或将两 除颤电极板置于患者心底及左侧腋前线,将除颤电源打开,左侧旋 钮由“断”拨至“手动通”,以确认心律。 除颤 如果双人操作心肺复苏时,一人进行胸外按压,另一人则开始准备电除颤。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充 分暴露前胸。将两个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糊,不应过多或过少。如尚未打开除颤仪,则将除颤仪左侧旋钮 由“断”拨至“手动通”,确定除颤仪处于“非同步”状态,再次确定心律,调整除颤能量。如为单相除 颤仪则除颤能量 360J,如果为双相除颤仪则能量为 200J。 调整好除颤能量后,开始充电。充电完成后,将电极板置于指定位置,即心底(胸骨右缘第 2、3 肋间) 以及心尖外侧腋中线水平,确保电流贯穿心脏。此时注意保证自己身体远离病床和患者身体,并通知其他 救护人员。将电极板紧压患者皮肤,双手同时按下放电按钮进行放电。院内从发现室颤到首次除颤时间应 小于 3 分钟。 6 再评估 除颤后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迅速确定患者心律及大动脉搏动,如仍为室颤,无需再次进行电除颤,而应 立即开始心肺复苏。5 个循环后(2 分钟)再次评估是否需要再次除颤。如可能,期间可以给予肾上腺素 1mg iv,以提高除颤成功率。如除颤后为停搏或无脉电活动则同样立即开始心肺复苏,2 分钟后再次评估。 电复律 准备 患者准备:应尽量禁食 6 小时以上,平卧位。 物品准备:除颤仪,心电监护设备(确定心律)、气管插管、喉镜、507 辅助呼吸装置、吸引器、氧气通路、 开放静脉通路以及急救药物等,做好心肺复苏的准备。 术前充分沟通, 减轻患者紧张情 绪 电复律 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充分暴露前胸。 将两个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糊,不应过多或过少。打开除颤仪,则将除颤仪左侧旋钮由“断”拨至“手动 通”,确认除颤仪处于“同步”状态。 再次确定心律,调整除颤能量,调整好复律能量后,开始充电。 充电完成后,将电极板置于指定位置,即心底(胸骨右缘第 2、3 肋间)以及心尖外侧腋中线水平,确保电 流贯穿心脏。此时注意保证自己身体远离病床和患者身体,并通知其他救护人员。 将电极板紧压患者皮肤,双手同时按下放电按钮进行放电。 如为心房纤颤患者初始能量单相除颤仪 200J,如果为双相除颤仪则 能量为 120-200J;心房扑动或其他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单相除颤仪 能量 50J,如果为双相除颤仪则能量为 100J;室性行动过速患者单 相及双相除颤仪能量为 100J。 评估 复律后立即评估患者心律: 如仍未转复,则可提高能量再次复律; 如果出现室颤或者停搏,则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室颤患者则准备除颤; 如复律成功,则仍需继续心电监护至少 24 小时。 胸膜腔穿刺术 准备 患者准备:胸片和体格检查再次确定积液位置;测血压心率了解一般情况;沟通病情。 物品准备:穿刺包、手套、消毒液、弯盘、麻醉药品、取样送检的消毒器皿。 提前与患者沟 通,解释病情和 操作,知情签字 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双臂置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整理患者衣服,暴露后背,叩诊再次确定穿刺部位,选择穿刺点,在皮肤上做标记。 打开胸穿包,戴无菌手套:左右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五指插入戴好。右手除拇指外四指插入另 一手套反折处,左手顺势戴好手套。 消毒:(请助手帮助准备 0.5%碘伏)穿刺点向外旋转擦拭 3 次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 15cm;铺孔巾; 检查穿刺针、胶皮管是否通畅,用止血钳夹住.....胶皮管远端。 局麻:①核对药品;②抽药:针头斜面向下,助手将安瓶倾斜;③排气:针头垂直向上,轻拉活塞使针头 中的药液全部流入注射器内,并使气泡聚集在上方,稍推活塞驱出气体。 穿刺部位: 选叩诊实音最明显处,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 7-8 肋间消毒时注意 范围。 进行麻醉前检查穿刺针、胶皮管的通畅程度,备好无菌瓶;反复抽 吸胸水,速度不可过快;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抽液对症处理,若出现 胸膜反应,皮下注射 0.1%肾上腺素 0.3~0.5ml。 操作中对病人进 行安慰;抽胸水 时注意询问病人 情况,如有不适 及时处理,操作 结束帮患者整理 好衣服,嘱其不 适随时反映。 7 操作方法 (接前页 ) 左手执纱布,左手两手指将准备进针的肋骨皮肤绷紧,右手握针筒,针头斜面朝上,与皮肤呈斜面进针, 局部麻醉皮内打一皮丘,后改为垂直进针逐层麻醉皮下、肋间肌直至胸膜,边进针、边回吸、边给药,直 至有突破感并回抽有液体......为止,拔出麻醉针,无菌纱布压迫针眼处。 穿刺抽液: 左手执纱布,左手两指将准备进针的肋骨皮肤绷紧,右手执穿刺针由肋骨上缘穿刺点垂直刺入,参考注射 麻药时的深度,获突破感见到胸水。连接橡皮管,...........放开止血钳,让助手抽吸液体。当注射器抽满液体后, 应先用止血钳夹住.....橡皮管,移去注射器,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准备送化验的消毒器皿内,及时送检。 继续穿刺抽液至结束,记录总液体量。 迅速拔出穿刺针,无菌纱布压迫针眼部位,胶布固定。 一次性抽液包:术者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将 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 入,当针锋抵挡感突然消失时,将三通活栓转至与胸腔相通,进行 抽液。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 腹膜腔穿刺术 准备 患者准备:B 超和体格检查确定积液位置;测血压心率了解一般情况;沟通病情;嘱排尿。 物品准备:穿刺包、手套、消毒液、弯盘、麻醉药品、取样送检的消毒器皿。 充分沟通,解释 病情和操作 知情签字 操作方法 患者体位:平卧,根据病情可用半卧或侧卧位。 整理患者衣服,暴露腹部,进行腹部移动性浊音的叩诊,测量腹围,标记穿刺点。 打开腹穿包,戴无菌手套:左右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五指插入戴好。右手除拇指外四指插入另 一手套反折处,左手顺势戴好手套。 请助手协助倒碘伏、消毒:从穿刺点向外旋转擦拭 3 次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 15cm;铺孔巾;检查 穿刺针、胶皮管是否通畅,用止血钳夹住胶皮管远端。 局麻: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皮内、皮下、腹肌直至腹膜,边进针、边回吸、边给药,直至有突破感并回抽 有液体为止,拔出麻醉针,无菌纱布压迫针眼处。 穿刺抽液:左手两指将准备进针的腹部皮肤绷紧,右手执穿刺针由穿刺点垂直刺入腹壁,因为大量腹水, 倾斜 45~60 度进 1~2cm 后,再垂直刺于腹膜层,参考注射麻药时的深度,获突破感见到腹水。连接导管, 放开止血钳,让助手抽吸液体。当注射器抽取适量液体后,应先用止血钳夹住橡皮管,移去注射器,将注 射器内的液体注入准备送化验的消毒器皿及弯盘内。 放液至结束,记录总液体量,迅速拔出穿刺针,无菌纱布压迫针眼部位,用胶布固定。 穿刺点的选取: 反麦氏点(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 1/3),为缓解病人腹 胀,需大量放液,遂直接将腹水引入备用容器中,注意放液速度, 不宜过快。 大量放水后,宜用多头腹带逐步收紧,以防腹压骤然下降 一次性抽液包: 术者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 栓转到与腹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挡 感突然消失时,将三通活栓转至与腹腔相通,连接引流袋进行放液。 操作中及时对病 人进行安慰;抽 取腹水时注意询 问病人情况,如 有不适及时处理 操作结束帮患者 整理好衣服,嘱 其不适随时反 映。 骨髓穿刺术 适应症 1.原因不明的发热、恶液质; 2.原因不明的肝、脾、淋巴结肿大; 3.周围血出现幼稚细胞和分类不明细胞; 4.血细胞的单项或多项原因不明的减少或增多。 禁忌症 血友病患者,当骨髓检查并非唯一确诊手段时则不宜作此项检查。 8 准备 患者检查:出、凝血时间测定,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操作时要特别注意 操作物品:骨髓穿刺包,麻药(2%利多卡因一支),消毒药品(碘酒,酒精;碘伏;安尔碘),手套,注射器 (5ml、20ml)纱布,胶布,玻片。 与患者沟通,签 署知情同意书 操作方法 1.定位:若行髂前上棘或胸骨穿刺患者取仰卧位,行髂后上棘则取俯卧位或侧卧位,确定穿刺点并做标记。 减少暴露,避免受凉。 2.戴无菌手套。避免污染。 3.打开骨髓穿刺包,检查骨穿针针头斜面是否对齐。准备消毒物品,注射器,抽吸麻药。 4.常规消毒:局部皮肤。以穿刺点为直径大于 15 厘米,碘酒一遍,酒精两遍;碘伏或安尔碘三遍。 铺无菌孔巾。 5.自皮肤、皮下至骨膜以 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皮丘,至骨膜多点注射。 6.胸骨穿刺时,以麻醉针进皮肤深度调整骨髓穿刺针的长度,将固定器固定,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固定 穿刺部位,以另一只手持针,将针头斜面朝向髓腔,针尖指向患者头部与骨面成 70-80º角,缓慢旋转刺 入约 0.5-1cm,穿刺针固定在骨内即可。 髂骨穿刺时,以麻醉针进皮肤深度调整骨髓穿刺针的长度,将固定器固定,一只手固定穿刺部位,另一只 手持针,与骨面呈垂直方向刺入,当针尖接触骨面时,则以穿刺针为轴心反复旋转缓缓钻刺骨质,有突破 感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7.拔出针芯,放无菌盘内。骨穿针接干燥的 20ml 注射器,迅速抽吸骨髓液约 0.1-0.2ml,即刻停止(注射 器针栓部分见到骨髓液即可)。如未能抽出骨髓液,可重新插上针芯,再旋转钻入少许或退出少许,重新 接注射器抽吸。 8.取下注射器,插入针芯,将抽取的骨髓液迅速滴于载玻片上,由助手快速涂片 6-8 张。如需作骨髓培养, 则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约 2ml 放入培养瓶中。 9.抽吸完毕,取无菌纱布放于针孔处,将穿刺针拔出,随即将纱布盖住针孔,按压 3-5 分钟,用胶布加压 固定。告知病人注意休息,做好伤口保护。 10. 标本写好姓名、年龄、性别、病历号,及时送检。 1.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2.胸骨穿刺不要用力过猛,以免穿透内侧骨板。 3.进入骨质后,骨穿针避免摆动过大。 4.避免反复抽吸,抽吸骨髓液量不宜过多,否则易混血(骨髓稀释)。 5.反复抽吸时应及时插入针芯,以免针腔被堵或骨髓液流出。 6.骨髓液抽出后应立即涂片,否则会很快凝固,影响涂片及分类 7.医疗废物处理,注意锐器的处理。 8.常用穿刺部位: 髂前上棘:位于髂前上棘后 1-2cm 较平的骨面,易于固定,操作方 便,安全性好。 髂后上棘:位于腰 5 和骶 1 水平旁开约 3cm 处一圆钝的突起处,骨 髓成份优于髂前上棘,常用。 胸骨:相当于第 2 肋间隙胸骨柄或胸骨体的中线部位,胸骨骨髓液 含量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或仍不能明确诊断时,需做胸骨穿 刺。 其他:不常用,如腰椎棘突穿刺点,胫骨穿刺点。 操作中抽吸骨髓 时病人可感到一 种轻微的锐痛, 应给予关心、鼓 励,如“好的, 有些难受,请坚 持一下” 腰椎穿刺术 适应症 留取脑脊液检查,协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疾病或脑部肿瘤等。 鞘内注射药物治疗相应疾病(如脑膜白血病)。 禁忌症 颅内压明显升高,或已有脑疝迹象,特别是怀疑后颅窝存在占位性病变;穿刺部位有感染或开放性损伤; 明显出血倾向;脊髓功能处于即将丧失的临界状态。 准备 知情同意:向患者(或家属)交代腰穿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合并症,签署知情同意书。嘱患者排尿。 准备物品:中单或棉垫,口罩,帽子,腰穿包,一次性手套,胶布,2%利多卡因,碘伏,测压管,治疗盘 操作 方法 1.体位:弯腰侧卧位(多左侧卧位),屈颈抱膝,低头弯腰,沿检查台边侧卧。 2.确定穿刺部位:用食指、中指摸好两侧髂棘,髂棘上缘联线的中点为第三、四腰椎棘突之间(第三、四 腰椎间隙),确定为穿刺点,用龙胆紫做标识。 9 操作方法 3.打开腰穿包,戴无菌手套,检查腰穿包内物品是否齐全、腰穿针是否通畅。 4.常规消毒铺巾:请助手将碘酒或碘伏或安尔碘倒入放置棉球的小杯子,用镊子夹起棉球,以确定好的穿 刺点为中心,从中心向外消毒 15cm,碘酒一遍,酒精两遍;碘伏或安尔碘三遍,用后的消毒棉球弃于治 疗盘、医用垃圾桶或手套外包装中。铺孔巾,固定。 5.局麻:用一次性 5ml 注射器抽取 2%利多卡因,再次确定穿刺部位,用左手拇指固定第三腰椎棘突,在 棘突下方第三、四腰椎间隙用 2%利多卡因局麻,先与皮肤平行皮下局麻,然后垂直于皮肤边进针边回抽 边推药深至韧带,拔针后用消毒纱布压迫稍等片刻。 6.穿刺:左手拇指固定住第三腰椎棘突,右手持腰穿针,沿第三腰椎棘突下方穿刺,针头稍向头侧倾斜, 进皮稍快。慢慢进针 4~6cm,当有落空感时停止进针,拔出针芯。见脑脊液流出后,接测压管,测压管 中的脑脊液上升到一定高度不再继续上升,读出脑脊液压力。去掉测压管后,用无菌瓶 3个,每瓶接 1~ 2ml 脑脊液分别送检培养、常规、生化(根据情况可多留取脑脊液检测其他项目)。如进针过程中针尖遇到 骨质,应将针退至皮下待纠正角度后再进行穿刺。 7.重新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用无菌纱布压迫片刻,敷以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固定(或者用一次性 敷料粘贴)。嘱患者去枕平卧 4~6 小时(不用枕头)。 当患者有颅内压增高征象(如视乳头水肿),应先用脱水剂,降颅压 后再做腰穿。在腰穿过程中发现脑脊液压力过高时,在放脑脊液时 应用部分针芯堵在针口上,以减慢滴出速度,预防发生脑疝。 由于患者胖瘦的不同,达到脊髓腔的深度也不同,对瘦小者穿刺时 更应多加小心,宁可扎浅些再慢慢前进,不要一次扎在脊管后壁上 引起出血。 脊髓病变怀疑有椎管阻塞可选用压力动力学检查,包括压颈试验 (Queckenstedt test)和压腹试验。 如在第三、四椎间隙间穿刺后损伤出血,可换上一椎间隙(二、三 椎间隙间)穿刺,需重新局麻。 交代病情需态度 和蔼,语言通俗 易懂。在腰穿过 程中需注意与患 者的交流,比如: 有不舒服请告诉 我;要凉一下(消 毒时);要扎一 下,有点疼(局麻 时);已经穿刺出 来了,马上结束 了(脑脊液流出 后)。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术 准备 判断病人无严重冠心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禁忌症后。 1.插管用物:三腔二囊管、治疗盘、无菌纱布、镊子、生理盐水、50ml 或 100ml 注射器、液体石蜡、棉 签、胶布、血管钳、治疗巾、小弯盘;血压计、听诊器。 2.牵引用物:牵引架、滑轮、绷带、500g 重物(沙袋或盐水瓶)。 3.检查气囊有否漏气及偏移,三腔管是否通畅,测试气囊的注气量及达到的压力,三根管末端贴上标识。 4.将胃囊及食管囊内气体抽尽,末端用血管钳夹毕;再用液体石蜡油纱布均匀涂抹三腔二囊管使其润滑 一般胃囊需注气 200-300ml(接血压计测压使囊内压 40—50mmHg), 食管囊需注气 100ml-150ml(30-40mmHg) 向家属简明交待 必要性及注意事 项,并请其在知 情同意书上签 字。同时争取病 人的配合 操作方法 1.检查病人有无鼻息肉,鼻甲肥厚和鼻中隔偏曲,选择鼻腔较大侧插管,清洁该侧鼻腔并石蜡油润滑。 2.病人取半卧位,口服一口石蜡油,自鼻腔内插入三腔二囊管,当感觉到达咽部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 当达到 65cm 处,并在胃管内抽得胃液时,提示三腔二囊管已达胃部。 3.用注射器向胃囊内注入空气 200—300ML,将开口部用血管钳夹住,向外牵拉三腔二囊管,遇阻力时表 示胃囊已达胃底部,并用绷带牵拉,悬挂在床尾牵引架上,尾部牵引重量 500g。用宽胶布固定于患者的 面部,同时标记三腔二囊管露出于鼻翼位置。 4.继用注射器向食管囊注入空气 100—150ml,再用止血钳夹住管端,食管囊充气后,病人可能燥动不安 或心律不齐,如实在不能耐受可不充气观察。 首次胃囊充气压迫可持续 24 小时,之后放气减压 15-30 分钟。减压前先口服石蜡油 20ml,10 分钟后, 将管向内轻轻送入少许,再缓慢放气。观察胃管内有无活动出血,一旦发现活动出血,需立即充气加压。 无活动出血→30 分钟后压迫 12 小时→减压观察,无充血,放置 24 小时→出血停止,可拔管。 拔管前,先喝石蜡油,以防胃粘膜与气囊粘连,将气囊中气体抽尽,然后轻缓拔出。 食道囊压迫时间 8-12 小时观察放气一次。 1.插管时应加强护理,避免窒息的发生,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 立即放气。 2.注意三腔二囊管的位置,避免食道囊及胃囊脱出,引起窒息。病 人床旁常备一把剪刀,一旦发生迅速剪管放气。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是否平稳,胃管内用冰盐水进行发复冲洗,如仍为鲜红色血液,血 压心率不能维持,甚至仍有呕血现象,则需要继续压迫食道囊。 操作中安慰病人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外科部分 11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外科部分 名称 步骤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人文关怀 清创缝合术 适应症 8 小时以内的开放性伤口; 8 小时以上无明显感染的伤口,伤员一般情况好。 头部血运好,伤后十二小时内仍可行清创术。 禁忌症 污染严重或已化脓感染的伤口不宜一期缝合,仅将伤口周围皮肤擦净,消毒周围皮肤后,敞开引流 准备 1.全面检查伤员,如有休克,先抢救,待休克好转后争取时间进行清创。 2.如颅脑、胸、腹有严重损伤,应先予处理。如四肢开放性损伤,应注意是否同时合并骨折,摄X线片协助诊断。 3.应用止痛和术前镇静药物。 4.如伤口较大,污染严重,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5.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轻者用 1500U,重者用 3000U。 操作方法 麻醉 : 上肢清创可用臂丛神经或腕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肢可用硬膜外麻醉,较小较浅的伤口可使用局麻,较大及复杂、 严重的则可选用全麻。 手术步骤: 1.清洗去污:分清洗皮肤和清洗伤口两步。 (1)清洗皮肤: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再用汽油或乙醚擦去伤口周围皮肤的油污。术者常规戴口罩、帽子,洗手, 戴手套,用软毛刷蘸消毒皂水刷洗皮肤,并用冷开水冲净。然后换另一毛刷再刷洗一遍,用消毒纱布擦干皮肤。 两遍刷洗共约 10 分钟。 (2)清洗伤口:去掉覆盖伤口的纱布,以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用消毒镊子或纱布球轻轻除去伤口内的污物、血凝 块和异物。 2.清理伤口: (1)擦干皮肤,用碘酊、酒精消毒皮肤,铺盖消毒手术巾准备手术。术者重新用酒精或新洁尔灭液泡手,穿手术 衣、戴手套后即可清理伤口。 (2)施行麻醉,对浅层伤口,可将伤口周围不整皮肤缘切除 0.2~0.5cm,切面止血,消除血凝块和异物。切除失 活组织和明显挫伤的创缘组织(包括皮肤和皮下组织等),并随时用无菌盐水冲洗。 (3)对深层伤口,应彻底切除失活的筋膜和肌肉(肌肉切面不出血,或用镊子夹镊不收缩者表示已坏死),但不应 将有活力的肌肉切除。可适当扩大切口和切开筋膜,处理较深部切口,直至比较清洁和血循环较好的组织。 (4)如同时有粉碎性骨折,应尽量保留骨折片。已与骨膜分离的小骨片应予清除。 (5)浅部贯通伤的出入口较近者,可切开组织桥,变两个切口为一个。如伤道过深,不应从入口处清理深部,而 应从侧面切开处清理伤道。 (6)伤口有活动性出血,在清创前可先用止血钳钳夹,或临时结扎止血。待清理伤口时重新结扎,除去污染线头。 渗血可用温盐水纱布压迫止血,或用凝血酶局部止血剂。 3.修复伤口: (1)清创后再次用生理盐水清洗创口。再根据污染程度、大小和深度决定是开放还是缝合,是一期还是延期缝合。 未超过 12 小时的清洁伤可一期缝合;大而深伤口,在一期缝合时应置引流条;污染重的或特殊部位不能彻底清 创的伤口,应延期缝合,即在清创后先于伤口内放置凡士林纱布引流条,待 4~7 日后,如伤口组织红润,无感 1.伤口清洗是清创术的重要步骤,必须反复大量生理盐水冲 洗。选择局麻时,只能在清洗伤口后麻醉。 2.彻底切除已失去活力的组织,又要尽量爱护和保留存活的 组织。 3.避免张力太大,以免造成缺血或坏死。 12 操作方法 染或水肿时,再缝合。 (2)头、面部血运丰富,愈合力强,损伤时间虽长,只要无明显感染,仍应争取一期缝合。 (3)缝合时,不应留有死腔,张力不能太大;对重要血管损伤应修补或吻合;对断裂的肌腱和神经干应修整缝合; 暴露的神经和肌腱应以皮肤覆盖;开放性关节腔损伤应彻底清洁后再缝合;胸、腹腔的开放损伤应彻底清创后, 放置引流管或引流条。 术后处理 1.根据全身情况输液或输血。 2.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止伤口感染,促使炎症消退。 3.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如伤口深、污染重,应用 3%过氧化氢或 1:1000 高锰酸钾液冲洗、湿敷、切开引流。 4.抬高患肢,促使血液回流。 5.注意伤肢血运,伤口包扎松紧是否合适,伤口有无出血等。 6.一般应根据引流物情况,在术后 24~48 小时拔除伤口引流条。 7.伤口出血或发生感染时,应即拆除缝线,检查原因,进行处理。 8.定时换药,按时拆线。 换药术 适应症 1.术后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 天后第一次换药。 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每天换药 1 次。 3.新鲜肉芽创面,隔 1~2 天换药 1 次。 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5.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 1~2 次,并在术后 12~24 小时转动烟卷,适时拔除引流;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 48 小时拔除。 6.橡皮管引流伤口 2~3 天换药,引流 3~7 天更换或拔除。 拆线和换药 前与患者沟 通、告知, 介绍所要进 行的操作 准备 1.换药前半小时内不要扫地,避免室内尘土飞扬;了解病人的伤口情况;穿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无菌治疗碗两个,盛无菌敷料;弯盘1个(放污染敷料),镊子 2 把,剪刀1把,备酒精棉球、干棉 球、纱布、引流条、盐水、碘伏棉球、胶布等。 3.让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利于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 操作方法 1.用手取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及外引流物;与伤口粘着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湿润 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 2.用两把镊子清洁伤口,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镊子接触敷料作为传递。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 2 遍。用盐水棉球清洗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或脓液,由内向外,注意移除创口内异物、线头、死骨及腐肉等。 棉球一面用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不得用擦洗过创面周围皮肤的棉球沾洗创面。严格防止将纱布、 棉球遗留在伤口内。在换药过程中,假如需用两把镊子(或钳子)协同把沾有过多盐水或药液的棉球拧干一些时, 必须使相对干净侧(左手)镊子位置向上,而使接触伤口侧(右手)镊子位置在下,以免污染。 3.分泌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坏死组织较多可用消毒溶液冲洗。如需放置引流,应先用探 针或镊子探测创腔方向、深浅和范围,然后再用探针或镊子送入油纱布或引流条,或浸过雷夫努尔药液的纱布引 流条,但不能塞得太紧。 4.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烧灼,再用生理盐水中和;或先用纯石炭酸腐 蚀,再用 75%的酒精中和;肉芽组织有较明显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如换药者已接触伤口绷带和敷料, 不应再接触换药车或无菌换药碗(盒)。需要物件时可由护士 供给或自己洗手后再取。各种无菌棉球、敷料从容器中取出 后,不得放入原容器内。污染的敷料立即放入污物盘或污物 桶内。其他物品放回指定位置。 注意: 1.操作轻柔,保护健康组织。换药后认真洗手。 2.先换清洁的创面,再换感染轻微的创口,最后换感染严重 的创口,或特异性感染的创口。 3.气性坏疽、破伤风、溶血性链球菌及绿脓杆菌等感染伤口, 必须严格执行床边隔离。污染的敷料需及时焚毁,使用 的器械应单独加倍时间消毒灭菌。 13 操作方法 5.一般无严重感染的平整创面,用凡士林纱布敷盖即可。感染严重的伤口,可用 0.05%新洁尔灭,0.02%醋酸洗 必泰等洗涤或湿敷,亦可用黄连软膏,去腐生肌散等中药外敷。化脓伤口可用优锁溶液洗涤或湿敷。特异感染, 可用 0.02%高锰酸钾湿敷。 6.最后,覆盖无菌纱布(一般为 8 层),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7.引流管换药具体方法是首先常规消毒切口区域,将两块消毒的干纱布由一侧剪开至纱布中心位置,一块包绕引 流管覆盖引流管口,另一块由对侧包绕引流管覆盖在第一块纱布上,用胶布条粘贴固定。 4.伤口长期不愈者,应检查原因,排除异物存留、结核菌感 染、引流不畅以及线头、死骨、弹片等,并核对引流物的数 目是否正确。 拆线法 适应症 1.无菌手术切口,局部及全身无异常表现,已到拆线时间,切口愈合者;面颈部 4~5 天;下腹部、会阴部 6~7 天;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 7~9 天;四肢 10~12 天;关节处可延长些,减张缝合 14天。 2.伤口术后有红、肿、热、痛等明显感染者,应提前拆线。 禁忌 症 以下情况,应延迟拆线: 1.严重贫血、消瘦、轻恶病质者; 2.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者; 3.老年患者及幼儿; 4.咳嗽没有控制时,胸腹部均应延迟拆线。 准备 1.换药前半小时内不要扫地,避免室内尘土飞扬;了解病人的伤口情况;穿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无菌治疗碗两个,盛无菌敷料;弯盘1个(放污染敷料),镊子 2 把,剪刀1把,备酒精棉球、干棉 球、纱布、引流条、盐水、碘伏棉球、胶布等,拆线剪刀 1把。 3.让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利于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 操作方法 1.了解切口情况,明确分类。按切口有否细菌感染,分为无菌切口,可能污染切口及污染切口三类(Ⅰ、Ⅱ、Ⅲ 2.取下敷料,正确判定愈合情况: (1)甲级:即切口部位无不良反应的一期愈合。 (2)乙级:愈合欠佳,可有缝线周围炎、红肿硬结、血肿、积液或表面皮肤裂开等。 (3)丙级:切口完全裂开或化脓。 3.拆线: (1)切口甲级愈合: ①用碘伏或酒精棉球从内向外消毒伤口、缝线及针眼和周围皮肤,范围 5~6cm,2 遍; ②左手持镊子,轻轻提起线结,使原已埋入皮下的一部分缝线露出少许,右手执剪刀,将带钩侧剪尖伸入线结下, 紧贴皮肤,将新露出的缝线段予以剪断; ③左手持镊就可将线抽出,抽线方向只能顺向该剪断缝线一侧,以免病人疼痛及用力过猛撕裂伤口; ④第一根缝线拆除后,如无裂开迹象,可一次性拆完其它逢线。若超过 10 针以上,张力较大,可分次间断拆线 ⑤拆线后重新消毒伤口一次,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2)切口乙级愈合:缝线周围炎及切口轻度红肿、硬结者,拆除缝线后换药即可;有血肿或积液者应引流;表面 皮肤裂开可用蝶形胶布拉拢,加敷料覆盖,必要时加绷带或腹带保护。 (3)切口丙级愈合:拆线后应充分引流或作二期缝合。 1.严格执行无菌外科操作,操作轻柔。 2.不同组织、不同年龄或不同部位的切口,愈合速度是不一致 的,所以仔细观察创口和正确判断愈合情况是拆线的先决条 件。必要时可拆除 1~2 针缝线,探试切口的愈合强度,决定 全部拆线或间断拆线。不可在伤口愈合不良时,冒然一次拆除 全部缝线。 14 手术区消毒 准备 (1)持物钳: ① 尖低柄高位; ② 不接触有菌物; ③ 放入消毒容器时不接触容器内侧之液体以上部分; ④ 用后立即放入消毒液中并松开。 (2)纱布缸: ① 缸盖外面有菌,内面无菌,不可用手接触; ② 取纱布后立即盖好; ③ 取纱布不论用否不能再放入缸内; ④ 盖子朝天放在桌上; ⑤ 盖子对准纱布缸盖好。 (3)无菌布类包: 外层用手打开,内层用持物钳打开 消毒方法 、方式及原则 消毒方法 1.检查消毒区皮肤清洁情况。手术区皮肤术前要洗净、剃毛、并用消毒剂涂抹。 2.手臂消毒后(不戴手套),用无菌海绵钳夹持纱球。(1 个纱球蘸 2.5-3%碘酊,两个纱球蘸 70-75%酒精)。消毒 原则:由清洁区向相对不清洁区消毒。 3.先用 2.5-3%碘酊纱球涂擦手术区皮肤,待干后,再用 70-75%酒精纱球涂擦两遍,脱净碘酊。每遍范围逐渐缩 小,最后用酒精纱球将边缘碘酊擦净。 因碘酊的杀菌作用是由碘升华过程的游离碘对细菌起杀灭作用,其对皮肤的刺激性也很大,所以待碘酊干燥 对细菌产生杀灭能力后,应再用 70%酒精纱布以同样方式涂擦两次将碘酊脱除。这样不仅发挥了碘酊产生游离碘 的强大杀菌力,而且又能克服碘酊对皮肤的损害。操作的关键是涂擦均匀,严密无漏,待碘酊干燥后再脱碘。 欧美和日本国手术区皮肤消毒,已很少采用碘酊酒精消毒法。普遍用 0.5%PVP-碘进行手术区皮肤消毒。因 为该消毒剂有碘酊相同的杀菌能力,又无碘酊对皮肤的刺激性。用此剂消毒时只按上法涂擦两次,不用脱碘即可。 消毒方式 1.环形或螺旋形消毒:用于小手术野的消毒。 2.平行形或迭瓦形消毒:用于大手术野的消毒。 消毒的注意事项: 1.酒精涂抹范围开始应在碘酒所涂范围之内,最后涂至外围部 位并超过碘渍 2.已经涂过外围部位的纱布(或棉球)不要再返回中心区域; 3.从清洁部位到接触污染部位; 4.对称进行; 5.不留空白点; 6.因碘酊烧灼力强,对皮肤幼嫩的小儿,手术区不能用碘酊 7.肛门、会阴与黏膜部位的手术区,不能用碘酊。 消毒原则: 1.离心形消毒:清洁刀口皮肤消毒应从手术野中心部开始向周 围涂擦。 2.向心形消毒:感染伤口或肛门、会阴部的消毒,应从手术区 外周清洁部向感染伤口或肛门、会阴部涂擦。 消毒 剂使用 不同手术部位所采用的消毒溶液由于手术病人年龄和手术部位不同,手术野皮肤消毒所用的消毒剂种类也不同。 1.婴幼儿皮肤消毒:婴幼儿皮肤柔嫩,一般用 70%酒精或 0.75%碘酊消毒。会阴部、面部等处手术区,用 0.3%或 0.5%碘伏消毒。 2.颅脑外科、骨外科、心胸外科手术区皮肤消毒:用 3%~4%碘酊消毒,待干后,用 70%酒精脱碘。 3.普通外科手术皮肤消毒:用 2.5%~3%碘酊消毒,待干后,用 70%-75%酒精脱碘。或用 0.5%(有效碘)碘伏消毒 2 遍,无需脱碘。 4.会阴部手术消毒:会阴部皮肤粘膜用 0.5%碘伏消毒 2 遍。 5.五官科手术消毒:面部皮肤用 70%酒精消毒 2 遍;口腔粘膜、鼻部粘膜消毒用 0.5%碘伏消毒。 6.植皮术对供皮区的皮肤消毒:用 70%酒精涂擦 2~3 遍。 7.皮肤受损沾染者的消毒:烧伤清创和新鲜创伤的清创,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创面基本上清洁时拭干。 烧伤创面按其深度处理。创伤的伤口内用 3%过氧化氢和 1:10 碘伏浸泡消毒,外周皮肤按常规消毒。创伤较重者 在缝合伤口前还需重新消毒铺巾。 15 消毒范围 手术野皮肤消毒范围:至少包括手术切口周围 15-20cm 的皮肤区域。 1.头部手术:头及前额。 2.口、唇部手术:面唇、颈及上胸部。 3.颈部手术:上至下唇,下至乳头,两侧至斜方肌前缘。 4.锁骨部手术:上至颈部上缘,下至上臂上 1/3 处和乳头上缘,两侧过腋中线。 5.胸部手术:(侧卧位)前后过中线,上至锁骨及上臂 1/3 处,下过肋缘。 6.乳腺根治手术:前至对侧锁骨中线,后至腋后线,上过锁骨及上臂,下过肚脐平行线。 7.上腹部手术:上至乳头、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 8.下腹部手术:上至剑突、下至大腿上 1/3,两侧至腋中线。 9.腹股沟及阴囊部手术:上至肚脐线,下至大腿上 1/3,两侧至腋中线。 10.颈椎手术:上至颅顶,下至两腋窝连线。 11.胸椎手术:上至肩,下至髂棘连线,两侧至腋中线。 12.腰椎手术:上至两腋窝连线,下过臀部,两侧至腋中线。 13.肾脏手术:前后过中线,上至腋窝,下至腹股沟。 14.会阴部手术:耻骨联合、肛门周围及臀,大腿上 1/3 内侧。 15.四肢手术:周圈消毒,上下各超过一个关节。 铺单 (巾 ) 准备 1.在铺巾前,应先确定切口部位。铺好 4 块治疗巾后,用巾钳固定,防止下滑。 2.无菌巾铺下后,不可随意移动,如位置不准确,只能由手术区向外移,而不能向内移(以免污染手术区)。 3.消毒的手臂不能接触靠近手术区的灭菌敷料,铺单时,双手只接触手术单的边角部。 4.手术野四周及托盘上的无菌单为 4~6 层,手术野以外为两层以上。 5.无菌单的头端应盖过麻醉架,两侧和尾部应下垂超过手术台边缘 30cm. 6.打开的无菌单与治疗巾,勿使其下缘接触无菌衣腰平面以下及其它有菌物品,如被污染应当即更换。 7.铺置第一层无菌单者不穿手术衣,不戴手套。 8.铺完第一层无菌单后,铺巾者要再次用 70%酒精浸泡手臂 3 分钟或用消毒液涂擦手臂、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后方可铺其它层无菌单。 9.固定最外一层无菌单或固定皮管、电灼线等不得用巾钳,以防钳子移动
/
本文档为【北京大学医学部操作指南(2011)20110825】,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