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2013-12-25 14页 pdf 359KB 8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9452

暂无简介

举报
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作者简介:王泉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科前沿 # 5学术界6 (双月刊 ) 总第 130期, 2008. 3 ACADEM IC S IN CH INA No. 3M ay. 2008 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o 王泉根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北京 100875) 1摘 要2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儿童文学研究, 不断开拓新的学术空间, 提出新的理 论话语,选择新的研究方法, 打造新的学科平台,有力地激活与促进了当下儿童文学创 作与理论建设。 1关键词2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研究;...
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作者简介:王泉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科前沿 # 5学术界6 (双月刊 ) 总第 130期, 2008. 3 ACADEM IC S IN CH INA No. 3M ay. 2008 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o 王泉根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北京 100875) 1摘 要2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儿童文学研究, 不断开拓新的学术空间, 提出新的理 论话语,选择新的研究方法, 打造新的学科平台,有力地激活与促进了当下儿童文学创 作与理论建设。 1关键词2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研究; 学科前沿 文学研究领域包括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这样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分工 的专业,因之,儿童文学研究自然应由儿童文学理论、儿童文学史、儿童文学批评 三个方面所组成。进入新世纪以来,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界本着与时俱进、开拓创 新的精神,无论是高校与媒介 (出版报刊 )、专职与兼研、北方与南方、中老年与 青壮年,都在积极努力,潜心耕耘。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浮躁、利诱、怀疑、焦虑,尽 管主流理论界对儿童文学依然心存偏见 (例如北京某核心期刊主编就说: /我们 从来不刊登儿童文学理论。0 ),尽管这支研究队伍并不大,但儿童文学研究界的 工作却是卓是成效的,充分积极地有益于当代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建设。本文 拟从五个方面对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与创获及其存在问,作 一概略透视。 一、开拓新的研究空间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方法和专门的术语系统。 学科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拓宽新的研究领域,创建新的理论体系,运用新的研究方 )71) 法,提出新的理论话语。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面对市场经济、多元传媒, 特别是 面对网络时代的新媒体文化 ) ) ) 互联网、电子邮件、电视、电影、博客、播客、手 机、音像、网络游戏、数码摄像等对儿童文学的影响、冲击与挑战,直面现实, 紧贴 当下,积极开拓新的研究空间,不断提出新的研究成果,为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 展把脉支招,有力地激活了儿童文学研究领域。 1、儿童文学的多媒体研究 多媒体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文本、图形、动画、静态视频、动态视频及声音 等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儿童文学的多媒体研究系指通过丰富的现代媒介手 段,探讨与儿童精神成长密切相关的儿童文化艺术样式的当代形态与艺术规律, 这有儿童文学与美术联姻的图画书、卡通读物,儿童文学与银屏结合产生的儿童 电影、电视, 儿童文学与戏剧交融的儿童戏剧, 儿童文学与网络牵手的网络儿童 文学等。新世纪儿童文学研究在这些方面均有自己的思维性成果。 儿童文学与美术:图画书、卡通读物。最早研究卡通的是杨鹏, 他的 5中国 卡通 /卡 0在那里 6曾被 5新华文摘 62004年第 15期转载。由湖北少儿出版社 2003年出版的5卡通叙事学 6,是运用结构主义和叙事学的原理探讨卡通故事创 作的论著,全书主要以美国和日本的商业卡通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卡通故事创 作的艺术规律以及中国原创卡通的出路问题。同样出版于 2003年的谢芳群著 5文字和图画中的叙事者6,是较早探讨儿童文学文字与图画关系的硕士学位论 文。图画书作为新世纪儿童读物、儿童文化的 /新宠0,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 注,彭懿、王林、阿甲、方卫平等在这方面用力尤勤。彭懿的 5图画书: 阅读与经 典 6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6年版 )介绍了国外 64种经典图画书, 通过实例告 诉读者如何从头到尾阅读一本图画书的, 向中国读书界与儿童文学界作了 一次卓有成效的图画书 /普及教育0,虽然资源是从外国借来的。相对而言, 对 中国原创图画书的解读、研究却少有人关注。对中国图画书产生研究兴趣的,是 来自日本的留学生中西文纪子、浅野法子 (北师大 )等,这应当引起我国学人的 思考。 儿童文学与银屏:儿童影视。儿童影视对少年儿童的影响不仅在发展视觉 艺术感知能力,更涉及到他们的知识结构、行为方式、审美情趣乃至人格与素质 的养成。目前国内研究儿童影视的主要是一批北京学者。 2005年欣逢中国电 影百年华诞,张之路的 5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 6、颜慧、索亚斌的 5中国动画电 影史6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同步出版,填补了中国儿童电影发展研究的空白。此 前林阿绵编著的 5中国儿童电影 80年6 (远方出版社 2003年 )以及 520世纪中 国儿童故事片概述6、520世纪中国美术电影发展概述6等论文,也对中国儿童电 影作了梳理钩沉。特别是北京师范大学郑欢欢的博士学位论文 5论中国当代儿 童电影的基本精神6 ( 2007), 注重儿童电影与儿童生命世界之间的深层逻辑关 系,以 /人性建构 0、/青春关怀0、/幻想张扬0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中国当代儿童 电影中的战争题材、中学生题材、幻想题材等三类影片的审美嬗变过程, 揭示了 )72) 学术界 2008. 3# 学科前沿 儿童电影的艺术本质,对儿童电影研究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此外, 5中国儿童电 影的现状与发展 6(侯克明主编,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年版 ) , 5北京影视传 媒精品论文集6 (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组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5年版 ) 等,也对儿童电影作了多方位的思考。 网络儿童文学。 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 新世纪网络文学迅猛发 展。儿童文学充分利用因特网这一媒介, 寻求新的传播渠道。网络儿童文学包 括首先在网络上发布、储存、传播和阅读的网络原创儿童文学, 以及传统纸媒体 儿童文学作品的网络化形态。互动性、游戏性、超文本是网络儿童文学的重要特 征。集游戏、影视、聊天、flash动画、mp3音乐、搞笑等于一体的网络文化, 对青 少年儿童具有巨大的诱惑力。郝月梅的5电子传媒文化与儿童文学 6 ( 5上海大 学学报 62000年第 6期 )、阮咏梅的5对网络儿童文学的浏览和思考 6 ( 5广西社 会科学 62003年第 6期 )、陈昕的 5穿行在光影交错的空间里 ) ) ) 略论网络对儿 童文学创作主体的影响6 ( 5浙江师范大学学报62004年第 3期 )、陈文高的 5多 元媒体背景下的当代儿童文学 6 ( 2005)等论文, 就网络对儿童文学的多方面影 响及其存在问题和对策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网络儿童文学批评大多文风自由轻 灵,直抒胸臆,但也存在着某种不负责任的现象。如有人在网上发帖 /要向安徒 生吐口水0, 有人百般责难儿童文学畅销书, 说什么 /卫生纸最畅销 0。看来, 如 何利用现代因特网这一特质媒介,加强儿童文学建设,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 2、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研究 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之关系,在很大程度可以说是 /一体两面 0之事。叶圣 陶早就说过: /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是儿童文学。0112进入新世纪 以来, 随着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影 响作用,已成为儿童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生长点。方卫平、曹文轩等积极介入 5新语文 6的选编工作。周晓波主编的 5当代儿童文学与素质教育研究6 (少年儿 童出版社 2004年版 )、朱自强著 5小学语文文学教育 6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曹文英著 5儿童文学应用教学研究 6 ( 2007)、王林的博士论文 5论现 代文学与晚清民国语文教学的互动关系6 ( 2004)等,从不同层面探讨了语文教 学与儿童文学的深层逻辑联系,以及儿童文学作为语文教学重要课程资源的历 史经验与教育策略。被列为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0子课题,由王 泉根、赵静等著的 5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 6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 一书, 从课程资源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对策研究、文体教学研究、实践研究等五 个方面,系统探讨了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并就当前语文教学存在 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发表了看法,呼吁小学语文教学应 /儿童文学化0。 3、儿童文学阅读推广研究 梅子涵、王林、阿甲等是新世纪儿童文学阅读推广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梅子涵在5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 6上开设的 /子涵讲童书0专栏,倡导经典阅 读,以后结集为5阅读儿童文学6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6年版 )一书。王林发表 )73) 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的 5以儿童阅读运动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 6、5班级读书会的组织与开展 6、5看台 湾的儿童阅读运动6等文, 陈晖著 5通向儿童文学之路 6 (新世纪出版社 2005年 版 )、/红泥巴读书俱乐部0创办人阿甲著 5帮助孩子爱上阅读:儿童阅读推广手 册 6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7年版 )、5孩子最爱看的 101本书 6 ( 2002)等, 就如何 向家长和老师推荐儿童阅读的观念和方法,如何通过推广儿童阅读的途径来改 善儿童文化的社会生态环境,以及如何理解经典、阅读经典, 作了多方面的探讨。 在电子媒介、游戏机汹涌如潮的年代, 推广儿童阅读特别是经典儿童文学的阅 读,其意义不仅在于儿童文学系统工程的有效建设,更是关系到儿童文化的生态 环境与精神素质的建设,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社会需求。 4、儿童文学出版传播研究 新世纪有关儿童文学、儿童读物出版传播研究的重要文章,主要刊发在北京 的 5中国少儿出版 6季刊,重要理论著作与论文集有:海飞著5童书海论6 (明天出 版社 2001年版 )、5童媒观察 6(明天出版社 2005年版 ), 中国编辑学会少年儿童 读物专业委员会组编的5创新与开拓 6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0年版 )、5迈向新世 纪的少儿编辑6 (重庆出版社 2003年版 )等。这些论著的作者上至新闻出版总 署、中国版协领导以及各地少儿社社长,下至辛勤耕耘在第一线的编辑、营销人 员等,既有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的评论、综述、总结, 也有具体到一本书、一个 选题、一幅插图的编辑、经验甘苦;既有追踪反映国内少儿读物、儿童文学编 辑策划、阅读推广、理论批评等方面的专题、专论,又有介绍世界少儿图书、儿童 文学出版现状、发展趋向以及中西对话交流的专稿、专论, 为中国儿童文学与童 书的出版传播研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有力地拓宽了新世纪儿童文学研究 的思维空间。特别是发表在 5中国少儿出版 6上的一些兼具出版人与评论家双 重身份作者的文章,给儿童文学界更具启示,如海飞 5中国少儿图书出版概论 6、 汤锐5新世纪儿童文学的走向6、5商业化趋势中儿童文学的建设6、郑开慧5儿童 文学呼唤畅销书 6、李学斌 5我所理解的幻想文学 6、汪晓军 5隐忧 #尴尬#主体 意识 ) ) ) 儿童文学出版浅谈6、徐鲁 5在阅读感觉与编辑理念之间6等。北京师 范大学陈苗苗的博士学位论文5出版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 ) ) ) 以 20 世纪 90年代末以来为个案 6( 2007) ,直面新世纪商业化趋势下的少儿图书市场 与儿童文学产业化运作的复杂景观, 深入探讨了 /儿童文学产业化运作0的建立 过程、现状、特征,细致地分析了市场对儿童文学创作与生产传播的影响关系,就 少儿出版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产体制、传播渠道等对儿童文学整体发展的 制衡提出了思考与批评,深化了出版传播研究的论题。 在开拓新的学术研究空间方面, 由方卫平主编、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 院等主办的 5中国儿童文化 6年刊 ( 2004年创办 ) , 对此作了积极努力。该刊设 有儿童哲学、儿童文化、儿童文学、影视戏剧、出版广角、图画书、海外视域等栏 目,从已经发表的三辑 95篇文章看, 所涉内容广泛, 角度新颖,研究视野开阔,如 钱理群 5关于 3新语文读本4小学卷的通信 6、郝月梅 5/趣0与卡通片 6、周汉友 )74) 学术界 2008. 3# 学科前沿 5我国儿童戏剧发展之历史回眸与现实描述6 (第 1辑 ) ,郑欢欢 5中国儿童电影: 机遇与挑战并存 6、李晨 5八十风雨香如故 ) ) ) 谈国产动画片的民族风格 6、陈颖 5视觉文化中的影像暴力研究 ) ) ) 以动画片为例 6、王宜清 51995- 2005美国部 分 CG动画散论6、彭懿 5图画书中关于死亡与生命的思索 6 (第 2辑 ), 方卫平 5图画书在中国大陆的兴起 6、陈乐华 5以经典引导儿童: 3新语文读本4小学卷的 编写指导思想6 (第 3辑 )等。 二、提出新的理论话语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和进步,出现了一些重要的 儿童文学理论话语,有力地促进和影响着儿童文学理论批评, 如: /儿童文学作 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0、/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 0、/儿童反儿童化 0、/儿 童文学的三大母题 0、/儿童文学的双逻辑 (成人 /儿童 )支点 0、/儿童文学的成 长主题 0、/儿童文学的童年记忆 0、/原始思维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 0等。新世纪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界依然保存着活跃的创造性思维,针对当下儿童文学的新格 局、新现象、新问题,发现和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理论话语,最具原创意义和学术 价值的有下列这些: 1、/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 0 这是曹文轩在5文学应给孩子什么? 6 ( 5文艺报62005. 6. 2)一文中提出的。 拥有小说名家与北大教授双重身份的曹文轩, 在潜心创作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 着中国儿童文学的理论话语。上个世纪 80年代他提出了 /儿童文学作家是未 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0, 有力而有效地激活了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理论批评。进 入新世纪,他认为有必要修正以前的这一话语,提出了新的看法: /儿童文学的 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我现在更喜欢这一说法,因为它更广阔, 也更能切合儿童文学的精神世界。0曹文轩从道义感、情调、悲悯情怀三方面立 论,认为儿童文学的目的 /是为人打 -精神的底子 . 0。显然,这是曹文轩站在更 高的精神视野来看待儿童文学。这是超越了狭隘的民族语境, 以一种人类文化 大视野也即 /全球意识 0来重新解读儿童文学的价值意义。新世纪儿童文学需 要的正是这样一种精神高度。 2、/以善为美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0 这是笔者在 5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 6 ( 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62006年 第 2期 )一文中提出的。笔者认为: 儿童文学在人类文化与文明中的作用在于 实现人类社会对下一代的文化期待, 这是一种具有生命意义和 /人是目的 0 (康 德语 )的价值期待。儿童文学选择的是 /以善为美0。儿童文学 /以善为美0的内 涵正在于人 (儿童 )自身,在于指向人 (儿童 )自身的完善, 即通过艺术的形象化 的审美愉悦来陶冶和优化儿童的精神生命世界,形成人之为人的那些最基础、最 根本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夯实人性的基础。笔者 /以善为美0的 观点与曹文轩的 /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 0有精神上 )75) 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的相通之处,其目的都是希望在芜杂的现世人性与道德荒废的时空中, 文学能为 人类下一代的精神打底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3、/童话的特征在于人类愿望的表达和满足性。0 这是北京师范大学舒伟在其博士学位论文 5中西童话研究 6 (吉林大学出版 社 2006年版 )中提出的。舒伟在这里探讨了 5魔戒 6作者、英国著名童话理论 家、神话学家托尔金的一个重要童话理论观点。托尔金认为: /愿望的满足性0 是童话的重要特征, /童话故事从根本上不是关注事物的可能性,而是关注愿望 的满足性。如果它们激起了愿望,在满足愿望的同时,又经常令人难忘地刺激了 愿望, 那么童话故事就成功了。0现代人 (包括现代儿童 )的愿望是多种多样的, 托尔金认为有四种愿望却是最基本的,这有:探究宇宙空间和时间的深度、广度; 渴望与其他生物进行交流和沟通;探寻奇怪的语言;探寻人类远古时期的生活方 式。童话 (包括整个儿童文学 )的艺术真实不是 /生活之真 0,而是符合儿童思维 特征与心理图式的 /愿望之真 0。舒伟在肯定托尔金的童话观以后, 进一步阐 述: /在童话中你无法用常识去衡量在生活中可能发生,还是不可能发生这样、 那样的事。你只能用心去感受生命的律动, 心底的愿望。我们曾经听到许多小 读者的诉说,他们知道童话里发生的事 -不是真的 . , 但他们 -希望那是真的 .。 童话滋养的就是儿童内心各种愿望的满足性。童话这面神奇的镜子映照的不仅 是儿童眼中的世界,更是儿童心中的世界。童话正是通过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 把现实中儿童希冀的愿望表现出来, 用幻想性的离奇去替代那平凡的甚至令人 失望的真实性。0 什么是童话? 童话是什么? 自从出现 /童话 0一词以来, 人们作过种种阐 释,下过无数定义。结合托尔金的童话理论和舒伟的阐释,今天我们似乎可以给 童话给出这样一个定义: /童话是一种非写实的以幻想精神作为主要审美手段 用来表达和满足人类愿望特别是儿童愿望的文学作品。0 三、选择新的研究方法 儿童文学作为文学大系统中的组成部门与特殊学科, 其研究方法自然与一 般文学的研究方法有相通、相同之处,如伦理学的、社会学的、历史学的、美学的、 心理学的、语言学的、文献学的,以及阐释学的、人类学的、文化学的研究方法等 等。由于儿童文学理论队伍相对薄弱, 儿童文学理论自身内在的活力与价值不 很彰显,因而我们的研究方法也显得相对单薄,这与学科本身所面对的充满无限 生机活力和蓬勃生命状态的研究对象甚不相称。注意研究方法的更新, 寻找新 的更能切实有效地激活儿童文学学科的研究方法, 是新世纪以来儿童文学界的 一种气象,这主要体现在一批中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上。 1、/儿童视角 0研究 所谓 /儿童视角0,是指作家以儿童的感受形式、思维方式、叙事策略乃至语 言句式去诠释和表达外在的现实世界或心灵中的幻想世界。叙事视角研究属于 )76) 学术界 2008. 3# 学科前沿 文学创作的美学研究范畴。叙事视角的多样化选择被视为现代中国小说包括儿 童小说确立起独立品质的之一。 /儿童视角 0作为现当代文学叙事视角之 一种, 自然不是属于儿童文学所专有,事实上不少现当代成人文学作家都将儿童 视角作为重要的叙事策略。正因如此,关于 /儿童视角0研究在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引起了相当重视。如王黎君的 5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儿童视角 6 ( 5文学评论6 2005年第 6期 )、张宇凌的 5论萧红3呼兰河传4中的儿童视角 6 ( 5中国现代文学 研究丛刊61997年第 1期 )、方守金的 5儿童视角与情调模式: 论迟子建小说的叙 事特征 6 ( 5深圳教育学院学报62001年第 1期 )等。 /儿童视角 0由于是一种 /以 儿童的眼睛去看,以儿童的耳朵去听,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0 (陈伯吹语 )的 叙事策略,因而不少以儿童视角切入的现当代成人文学作品 (主要是小说 ), 也 被儿童 /拿来 0成了自己的读物, 如鲁迅的小说 5社戏 6、林海音的小说 5城南旧 事 6、萧红的小说 5呼兰河传6等。王富仁教授认为: /所有杰出的小说作品中的 -叙述者 . ,都是一个儿童或有类于儿童心灵的成年人。0122自然, 所有杰出的儿 童小说的 /叙述者0必然是立足于儿童本位的写作立场, 以儿童视角切入叙述 的。 /儿童视角0已成为儿童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成长小说研究 /成长小说0概念在中国学界的提出及其研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的事。儿 童文学界最早呼唤成长小说的是曹文轩, 2002年 8月,他在大连召开的第六届 亚洲儿童文学大会上发表了5论 /成长小说 06一文。宁波大学芮渝萍教授的 5美 国成长小说研究 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 ,是国内第一部系统探讨成 长小说的专著,虽然此书的研究对象是美国小说,但芮渝萍对成长小说的定义, 成长小说与儿童文学、青少年文学的界说, 成长小说的人物与读者定位等的研 究,对中国学界尤其是儿童文学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事实上, 国内现在有关 /成长小说0研究的不少话语,都是受到了芮渝萍此书的影响。芮渝萍在综合国 外成长小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成长小说就是以叙述人物成长 过程为主题的小说,就是讲述人物成长经历的小说。它通过一个人或几个人成 长经历的叙事,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0成长小 说的艺术特征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 成长小说的叙事必须包含人物的成 长,主人公的年龄段主要在 13- 20多岁的青少年时代;第二,成长小说的内容具 有亲历性,主要反映个人的成长体验和心理变化;第三,成长小说的叙述结构相 当模式化, 表现 /天真 ) ) ) 诱惑 ) ) ) 出走 ) ) ) 迷惘 ) ) ) 考验 ) ) ) 失去天真 ) ) ) 顿悟 ) ) ) 认识人生和自我0的心路历程;第四,成长小说的结果总是主人公经历 了生活的磨难之后,获得了对社会、对人生、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成长小说研究已成为新世纪当代文学与儿童文学研究的一个亮点, 这既是 新的研究方法,也是新的研究对象。北京大学李学武的博士学位论文 5蝶与蛹: 中国当代小说成长主题的文化考察6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北京师 范大学张国龙的博士学位论文 5成长之性:中国当代成长主体小说的文化阐释6 )77) 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 2006年 ), 是研究中国当代成长小说的重要收获。 3、动物小说的伦理 /文化研究 新时期以来对儿童文学动物小说的研究, 除了传统的社会学、审美学的方法 外,还力图从伦理学、文化哲学的层面揭示动物小说的深层内涵。何西来 5方敏 /生命系列0小说的价值 ) ) ) 读3生命状态文学4的几点感想6 ( 5文艺报62001年 4月 3日 )一文,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动物小说的意义作了新的思考: /以前,文学 作品中的道德伦理和价值取向,只是着眼于人类自身各种关系的协调,如今,人 与周围世界,与其它物种的关系,也带有伦理的性质了。拯救濒危动物, 就是拯 救人类自身,这就有了一个伦理的问题。0何西来认为, 新时期以来的动物小说 创作, 包括以方敏 5大绝唱 6为代表的 /生命状态文学 0,突出体现了文学的 /伦理 价值0, /把长期以人为中心的文学 (也包括过去的动物小说、寓言、童话等 )观念 和创作实践变成了0/站在生物多样化和生态系列多元构成的立场上,来看取物 种之间和物种内部的关系。0李蓉梅的 5中国当代动物小说动物形象塑造视角研 究 ) ) ) 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动物小说为中心 6 ( 5重庆社会科学 62006年第 6 期 )、5论动物小说动物形象的悲剧美学意蕴 6 ( 5中国少儿出版 6 2006年第 4 期 ) ,施荣华的5沈石溪动物小说生命文化的美学追求 6 ( 5云南师范大学学报6 2001年第 6期 ) ,也主要是从伦理 /文化的角度探讨动物小说的。 4、儿童文学女性主义研究 儿童文学界较早关注女性话题的是周晓波,她发表的 5新时期儿童文学女 作家创作的情感投入与关注热点6 ( 5浙江师大学报61994年第 6期 )、520世纪 90年代女性儿童文学创作论6 (收入 5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研究6一书 ), 注意到 了新时期儿童文学女性作家的创作心理与性别意识。唐兵的 5儿童文学的女性 主义声音6 (湖北少儿出版社 2003年版 )是以女性主义立场投入儿童文学研究 的一部专著,全书的重心是对 /五四0以来中国儿童文学中 /女孩形象 0的历时态 梳理, 从陈衡哲、冰心、凌叔华笔下的 /闺阁女孩 0到萧红的 /自我女孩 0, 从刘真、 杲向真红色作品中的 /假小子 0、/小大人 0,到新时期程玮、陈丹燕、秦文君塑造 的 /当代少女 0,及至殷健灵对女孩性意识觉醒的描写, 从中 /不难发现女孩们首 先反抗的是她们传统的-在家 .的角色,其次才是建构起对自我的认识和内心的 声音0。唐兵借助李小江的女性主义理论, 对此作了有意味的分析。北京师范 大学陈莉的博士学位论文 5从冰心到秦文君 ) ) ) 中国儿童文学中的女性主体意 识 6 ( 2007) ,从 /女作家的历史性出场 0、/女性言说的通道0、/主角女孩的成长 之路0、/女性生命的象征与思考 0四个方面切入,系统探究了中国儿童文学中的 女性主体意识及其深刻内涵。 5、儿童文学的文化研究 儿童文学的文化研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的事。北京师范大学张嘉骅的博士 学位论文5儿童文学的童年想象 6 ( 2004)较早采用文化研究的路数探讨儿童文 学。论文从 /权力关系 0、/集体记忆 0、/互文性 0、/文学场域0、/民族 0、/话语0 )78) 学术界 2008. 3# 学科前沿 等入手,对儿童文学中的 /童年 0问题进行了富有理性深度的探讨,提出了 /重造 童年0、/变动童年 0、/复数童年0的概念, 而 /互文性儿童观 0的提出更是发前人 之所未发。论文强调文化力量对于儿童文学 /童年 0话语的形塑, 不主张一体化 和原质性的儿童文学研究,观点新锐,呼应了国际儿童文学研究的新变化。儿童 文学的文化研究所涉及的内容较多, 朱自强有关儿童文学的 /身体生态0研究, 如 5童年的身体生态哲学初探6 ( 5中国儿童文化 62005年总第 2辑 )、5童年的诺 亚方舟谁来负责打造 6( 5中国儿童文化 62004年总第 1期 ) ,马力的 5对儿童的 文化身份重新提问6 ( 5文艺报62004. 2. 28) ,张嘉骅的5文化研究: 切入儿童文学 的一种视角 6 ( 5中国儿童文学62003年第 1期 ) ,金莉莉的 5儿童、动物与成人的 文化想像 ) ) ) 对现当代童话中的动物形象的文化解读 6 ( 5中国儿童文学62003 年第 4期 )等,均是儿童文学文化研究的产物。 我们应特别提出刘晓东的研究成果。刘晓东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的教授,他本是学前教育专业出身,但其研究范围涉及到儿童哲学、教育哲学、学 前教育、道德教育乃至儿童文学,由于他对儿童与儿童教育的研究主要落脚在文 化哲学层面,从 /更儿童的 0角度去看待儿童和儿童教育, 因而他的研究成果如 5儿童精神哲学6 ( 5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6 )、5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6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 ) , 给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化带来深刻的学理冲击与 启示。例如,他关于 /儿童是谁 0(见5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 6)的发问与阐释,从 /儿童是人, 但不是小大人 0、/儿童是 -探索者 .和-思想家 . 0、/儿童是 -艺术家 . -梦想家 .和游戏者0、/儿童是自然之子 0、/儿童是历史之子0、/儿童是成人之 父 0、/儿童是成人之师 0、/儿童也是文化的创造者0等八个方面,对 /儿童 0观念 作了全面系统的解读和检讨,将儿童的地位、意义与价值提高到了史所未有的高 度。这对以 /儿童 0为服务对象与表现中心的儿童文学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启 示作用与现实意义。儿童文学界有关 /儿童本位 0与 /过本位 0, 儿童文学的 /成 人化0与 /儿童化 0,儿童文学要不要坚守儿童本位、儿童视角、儿童趣味的写作 立场等的讨论与顾虑,都可以从刘晓东那里得到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在选择新的研究方法方面,朱自强编 5儿童文学新视野 6 (中国海洋大学出 版社 2004年版 )是一部力图以研究方法为视角选编的论文集, 全书由 /儿童文 学:历史#文化#哲学 0、/儿童文学观念建设0、/艺术形态论 0、/儿童文学新批 评 0、/儿童文学读者论 0、/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 0六大板块组成。入选的 34篇 论文涉及面广,研究方法不拘一格,对儿童文学的观念更新与方法更新均有重要 参考价值。 四、重绘新的文学图志 儿童文学史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是儿童文学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既 是对已经成为历史的文学过去式的整理和探究,也是通过以史为鉴,促进和引领 文学现在进行时态良性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新世纪儿童文学研究在文学史、 )79) 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作家作品及其史料文献的整理研究方面, 出现了新的突破,其实绩令人鼓舞。 1、作家作品研究 首先我们应提出由蒋风、樊发稼主编的 5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传丛 书 6,这套丛书由希望出版社出版,其研究对象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第一 代、第二代作家中的代表性人物。上个世纪 90年代以来, 已经出版张锦贻著 5冰心评传 6 ( 1998年 )、汪习麟著 5贺宜评传 6 ( 1998 )、王炳根著 5郭风评传 6 ( 1998)、马力著 5任溶溶评传6 ( 1998) ,进入新世纪又出版了巢杨著 5严文井评 传 6 ( 2000)、张锦贻著5张天翼评传 6 ( 2000)、韩进著 5陈伯吹评传6 ( 2001)、汪习 麟著5洪汛涛评传 6 ( 2003)、彭斯远著 5叶君健评传6 ( 2004)等, 总计文字在 300 万字左右。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但为研究传主的文学道路、创作成就与艺术经验 积累了丰富详尽的史料与成果,同时对研究 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与 文学思潮,提供了充分有力的细节与借鉴。因为正是这些作家的创作成就与儿 童文学思想,支撑起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秀华光发的艺术大厦。 2005年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陈伯吹诞辰 100周年纪念。中国作家 协会、上海作家协会等单位分别在北京、上海举行了纪念座谈会和研讨会。 5文 艺报6的儿童文学评论专栏于 2006年 9月 21日、2006年 7月 29日发表整版文 章,纪念和研究这两位文学大家, 重要文章有: 金炳华 5毕生保持鲜活童心的文 学大家 6、束沛德 5忆张天翼 6、张章 5笑对沧桑的父亲 6, 高洪波 5百岁陈伯老 6、 束沛德 5陈伯吹与儿童文学建设6等。研究张天翼、陈伯吹的重要文章还有很 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了。 现当代儿童文学重要作家作品研究在新世纪文学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这 方面的论著与文献有:樊发稼著 5追求儿童文学的永恒 6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赵郁秀主编 5生命的绿洲: 胡景芳纪念文集6 (辽宁少儿出版社 2001年 版 )、5张美妮儿童文学论集 6(重庆出版社 2001年版 )王俊康主编 5饶远绿色童 话评论集6 (新世纪出版社 2001年版 )、5金江文集#评论集 6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2年版 )、5郭大森散文评论集 6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 )、樊发稼著 5回 眸与思考6 (希望出版社 2002年版 )、5杨实诚儿童文学论集 6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湖南省寓言童话文学研究会主编 5湖南当代童话寓言作家略论 6 (湖南少儿出版社 2003年版 )、5守望与期待: 束沛德儿童文学论集 6 (接力出版 社 2003年版 )、彭斯远等编 5少年精神世界的守望者 ) ) ) 邱易东诗歌研究 6 (新 疆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谭旭东著5当代儿童文学的重镇 ) ) ) 李凤杰创作论6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4年版 )、刘绪源著 5文心雕虎6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4年 版 )、5周晓评论选续编 6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4年版 )、5希望的文学: 苏平凡与 儿童文学6 (安徽少儿出版社 2004年版 )、周更武主编 5守望的情绪 ) ) ) 蒋风的 儿童文学世界6 (香港新天出版社 2005年版 )、陈洁著 5亲历中国科幻 ) ) ) 郑文 光评传 6 (福建少儿出版社 2005年版 )、谭旭东著 5重绘儿童文学地图 6 (陕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孙建江著 5童年的文化坐标 6 (明天出版社 2006年 )80) 学术界 2008. 3# 学科前沿 版 )等。吴其南著 5守望明天 ) ) ) 当代少儿文学作家作品研究 6 (宁夏人民出版 社 2006年版 )是一部厚重的作家论, 探讨了柯岩、孙幼军、曹文轩、秦文君、班马、 梅子涵、周锐、邱易东、韦伶等 9位作家的文学实践, 并细致深入地阅读分析了这 些作家的文本,力图 /对发展中的中国儿童文学有一个近距离的感受 0。象这样 进行具体文本审美解读的作家论,在文坛已不多见。韦苇著 5精神伴读 6 (湖南 少儿出版社 2000年版 ) ,也是精读作家文本的扎实之作。 2、中国儿童文学史研究 在儿童文学史的研究方面, 张永健主编的 5二十一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史6 (辽宁少儿出版社 2006年版 ), 无疑是一部厚重的新著。这部 85万字的新著, 无论在儿童文学历史的梳理与探究、文学史料的发现与开掘,以及两岸三地儿童 文学景观的全方位把握等方面,都显示出了自己的特色与优长。由于此书是由 多达 43人执笔的集体之作,加之部分执笔者是初涉儿童文学的在校研究生,因 而难免有鲁鱼亥豕之憾。南开大学李利芳的 35万字博士学位论文 5中国发生 期儿童文学理论本土化进程研究 6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版 ) ,是中国儿 童文学理论批评史与现代儿童文学早期历史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全书从儿童文 学新观念新思维的形成、儿童文学重要文体研究、儿童文学与中国现代教育的关 系三方面入手,将西方儿童文学理论发展趋势置于比较视野,系统考察了中国发 生期 (从 1912年至 20世纪 30年代中期 )儿童文学理论建设及其本土化过程。 纵深的历史眼光、宽阔的学术视野、严谨的学理评判以及诸多新的文献史料的发 掘,使这部博士论文成为新世纪儿童文学史论研究最具原创品格的理论收获。 在儿童文学史论研究方面,还有蒋风的论文集 5儿童文学史论6 (希望出版 社 2002年版 ) ,方卫平重新出版的 5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 6 (明天出版社 2006年版 ) ,胡健玲主编的 5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研究资料 6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 )等,虽然这些论著的文字工作是在上个世纪完成的,但对于丰富新世 纪儿童文学的学术成果与理论建树, 依然有着重要影响。 3、地域儿童文学与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研究 在地域儿童文学史与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史研究方面,新世纪也有一定收获。 已经出版的有:哈斯巴拉等著5蒙古族儿童文学概论6 (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2年 版 )、张锦贻著5发展中的内蒙古儿童文学 6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陈 子典主编5广东当代儿童文学概论 6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金万石 等著5中国朝鲜族儿童文学作家作品论6 (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等。彭斯 远主编的5重庆儿童文学史 6也即将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此外,张洁、胡俊、冯臻 合著的 5现代性与中国科幻文学 6 (福建少儿出版社 2006年版 ), 对晚清以来的 中国科幻文学现代化进程的探讨, 徐萍关于清代诗人袁枚的儿童文学实践 (徐 萍 5袁枚与儿童文学6, 5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62004年第 4期 ),李丽、秦弓有关 20 世纪初叶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 (李丽 5清末民初 ( 1898- 1919)儿童文学翻译鸟 瞰 6, 5三峡大学学报 62005年第 1期 ) , 秦弓 5/五四 0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的特 )81) 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点 6, 5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62004年第 1期6 ) ,文嘉关于 /文革 0儿童 文学的研究 (文嘉 5从 /小主人0到 /小闯将 0的文学变迁 ) ) ) /文革 0文学中儿童 文学范式研究6, 5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62004年第 4期 )等, 都是值得引起注意的 儿童文学史论研究成果,从不同侧面丰富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长度与厚宽。 4、外国儿童文学研究 这里只涉及对外国儿童文学史与历史上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研究。 2005年是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诞辰 200周年纪念, 正如曹文轩所说 /安徒 生对中国儿童文学恩重如山 0。中国儿童文学界满怀对安徒生的崇敬之情, 展 开了一系列研究活动。 / 2005安徒生年0发表的重要文章,主要刊登在以下三家 刊物: 一是5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62006年第 3期的 /安徒生童话的当代价值笔 谈 0,这组文章是 2005年 12月 20日首都文学界、学术界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 /纪念安徒生诞辰 200周年学术研讨会 0的文章选载,作者有高洪波、于友先、乐 黛云、樊发稼、张之路、金波、曹文轩、王泉根、宗介华、叶念伦、李红叶等。二是 5中国儿童文学62005年第 2期,三是 5中国儿童文化62005年总第 2辑, 在这两 刊发表文章的作者有金波、刘绪源、孙建江、韦苇、安武林、冰波、汤素兰、万岩竹、 赵霞、平静、吴山等。 2004年、2005年国内出版了多部安徒生研究论著。孙建江 的 5飞翔的灵魂: 安徒生经典童话导读 6 (湖北少儿出版社 2004年版 ) ,是对安徒 生 5丑小鸭6、5海的女儿6等 15篇名篇的精彩解读。郭泉的5解构主义的童话文 本:一项以自由为中心对 3海的女儿 4进行的哲学阐释 6 (群言出版社 2005年 版 ) ,运用哲学阐释学对 5海的女儿 6进行了逐段深入的哲学阐释, 令人耳目一 新。王泉根主编的5中国安徒生研究一百年6 (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5年版 ), 汇 编了从 1913年到 2003年间中国作家学者研究安徒生的重要论文 23篇, 另有安 徒生童话的中文翻译研究等专辑,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安徒生在现代中国的影响、 地位与传播。安徒生研究的突破性成果是湘西女学者李叶红 32万字的专著 5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 6 (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5年版 )。作者采用比较文学 /影响 ) ) ) 接受0的跨文化研究范式, 全方位梳理、考察与论述了将近一个世纪 以来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传播、阐释与变形,勾勒出不同历史语境中安徒生的中 国形象,并重点探讨了安徒生童话对于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意义、建设意义 和参考意义。 在外国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研究方面,除了安徒生,彭懿研究日本童话大师 宫泽贤治的专著 5宫泽贤治童话论6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3年版 )以及研究安房 直子童话的论文,梅子涵、李利芳对法国埃克絮佩利童话名著 5小王子 6的探讨 (梅子涵 5沙漠上的童话和冷清的生命 6, 5中国图书商报 62002. 11. 15。李利芳 5今夜我们一起遥望星空6, ( 5珠海教育学院学报 62004年第 3期 ) ,张瑗对林格 伦童话的研究,如 5林格伦儿童文学的经典性与现代性 6 ( 5外国文学研究62004 年第 2期 )等, 都是应当引起关注的文论。此外, 对英国米尔恩 5小熊温尼 # 菩 6、美国塞林格 5麦田里的守望者 6、怀特 5夏洛的网 6以及德国幻想小说 5毛 )82) 学术界 2008. 3# 学科前沿 毛 6、5大贼盗 6等,也有多篇评论文章。 韦苇的专著 5外国童话史6 (河北少儿出版社 2003年版 )对外国童话史的书 写进行了新的建构,除了对传统经典作家作品的研究外,本书的创新之处是将 /现代幻想故事0也即小说童话或小说性童话作为重要考察对象, 并对二战后的 童话史按地区进行了系统梳理,丰富了外国童话史研究的学术思维。 五、打造新的学科平台 儿童文学学科建设,在世纪之交曾面临严峻挑战与危机。由于有关教育主 管部门学科设置的不合理性,从上个世纪 90年代后期 ( 1997年 )开始,儿童文学 已从国务院学位办5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6中彻 底消失,只是作为一个研究方向, 挂靠在 /中国现当代文学 0二级学科名下。受 此影响,高校的儿童文学学科无论在研究生招生培养、教研室设置、本科生的儿 童文学开课等方面,都受到严重冲击。本世纪初,全国高校仅有北师大、浙师大、 上海师大、东北师大等少数几所高校还在坚持儿童文学教学研究, 全国在职的儿 童文学教师不到 20人,也即平均一个省还摊不到一人。132面对如此局面,一些高 校儿童文学教师满怀悲情,撰文呼吁抢救儿童文学学科,这有:王泉根 5/中国儿 童文学学科 0现状堪忧 6 ( 5中华读书报62001. 5. 30) , 蒋风 5儿童文学在中国:作 为一门学科处境尴尬 6( 5文艺报 62003. 9. 2), 朱自强5高等师范院校加强儿童文 学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6 ( 5娄底师专学报 62003年第 1期 )等。中国作家协 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先后在 2004年 1月 3日、1月 7日的 5文艺报6、5人民日报6 上刊文,发出吁请全社会关注儿童文学学科建设与素质的呼吁书。中国作家协 会儿童文学委员会还通过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王巨才, 在 2003年 3月召开 的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吁请重视儿童文学学科建设的提案。国 家教育部于同年 8月 20日复信王巨才,表示要重视儿童文学教学。5学术界6 2004年第 5期发表的王泉根 5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 战 6,全文披露了教育部给王巨才的复信。5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建设面临 的机遇与挑战6一文认为新世纪儿童文学学科建设需要从四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是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精神、原创品格的儿童文学理论体系, 也就是 抓好儿童文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二是建立科学的、多层次的、开放的儿童文学课 程体系;三是积极介入当下儿童文学的社会化推广与应用,这是将儿童文学学科 的学术智慧转化为大众接受的应用研究; 四是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这是学科建 设的 /希望工程0。 事非经过不知难。高校儿童文学作为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一支重要 力量, 克服重重困难, 终于使学科建设有了一定起色。北京师范大学除了于 2001年、2003年在全国高校率先招收儿童文学方向的博士生、科幻文学方向的 硕士生,又从 2005年起,将儿童文学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单独招收儿童文学硕 士生, 这在全国高校目前既是第一家, 也是唯一的一家。浙江师范大学抓住机 )83) 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遇,以原有的儿童文学研究所为核心,整合全校学术力量, 发展成立儿童文化研 究院, 并创办 5中国儿童文化 6年刊。据统计, 现在全国高校儿童文学研究机构 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 (王泉根 ) ,北京电影学院儿童电影研 究中心 (侯克明 ) ,上海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 (梅子涵 ) ,浙江师范大学儿 童文学研究所 (方卫平 ) ,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 (朱自强 ), 重庆师范大 学西部儿童文学研究所 (彭斯远 ) ,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学院儿童文学研究所 (金万石 ),昆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民族儿童文学研究所 (王昆建 ), 包头师范学 院儿童文学研究所,广州大学文学院儿童文学研究所 (杨锋 )等。目前,全国高 校招收儿童文学研究方向博士生的有: 北京师范大学 (王泉根 )、上海师范大学 (梅子涵 ),此外, 北京大学 (曹文轩 )、南开大学 (刘俐俐 )也以儿童文学作为博 士学位论文内容。当今一批活跃的儿童文学年轻批评人才, 有不少正是从相关 高校毕业的儿童文学博士生、硕士生。 在儿童文学教材建设与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新世纪以来也有一定创获, 已出 版的有:黄明超主编5儿童文学教程6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 朱自强 著 5小学语文文学教育 6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 ,王泉根主编5儿童文 学名著导读 6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 方卫平、王昆建主编 5儿童文学 教程6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 ,黄云生主编 5少年儿童文学 6 (高等教育出 版社 2004年版 ),陈晖著 5通向儿童文学之路 6 (新世纪出版社 2005年版 ) ,吴岩 等著5科幻文学入门 6 (福建少儿出版社 2006年版 )、王瑞祥著 5儿童文学创作 论 6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 王泉根主编 5儿童文学教程6 (首都师范大学 出版社 2007年版 )等。 新世纪儿童文学研究深深植根于儿童文学原创生产的沃土之中, 一切从文 学实际出发,又力图用自己的思维成果来回应与激励文学现实。尽管有这样那 样的不尽人意、坎坷与曲折,但这支小小的队伍所付出的艰巨努力与实绩则是有 目共睹的。 注释: 112叶圣陶: 5我和儿童文学 6,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0年,第 1页。 112王富仁: 5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6, 5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62000年第 3期。 132陈敏: 5/瘸腿 0的儿童文学稳步前行 6, 5瞭望 62002年第 22期。 1责任编辑:黎 虹2 )84) 学术界 2008. 3# 学科前沿
/
本文档为【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