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叙事研究的新超越——《叙事、文体与潜文本》浅评

2013-12-30 4页 pdf 307KB 1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85677

暂无简介

举报
叙事研究的新超越——《叙事、文体与潜文本》浅评 2010年第2期 总第120期 外语研究 ForeignLanguagesResearch 2010,N02 SerialNo120 叙事研究的新超越 ——《叙事、文体与潜文本》浅评 李战子 (国际关系学院,江苏南京210039) 中图分类号:106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5—7242(2010)02一0102—03 《叙事、文体与潜文本》, 申丹著,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文学界对叙事理论 研究的兴趣重新高涨,出现了新一轮的反思和创 新...
叙事研究的新超越——《叙事、文体与潜文本》浅评
2010年第2期 总第120期 外语研究 ForeignLanguagesResearch 2010,N02 SerialNo120 叙事研究的新超越 ——《叙事、文体与潜文本》浅评 李战子 (国际关系学院,江苏南京210039) 中图分类号:106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5—7242(2010)02一0102—03 《叙事、文体与潜文本》, 申丹著,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文学界对叙事理论 研究的兴趣重新高涨,出现了新一轮的反思和创 新,其特点是在坚持结构主义叙事学关注文本的 基础上,更为注重读者和社会历史语境,重新审视 或解构经典叙事学的一些理论概念,同时倡导叙 事学的跨学科研究。(申丹主编《新叙事学》总序, 见赫尔曼2009)。申丹教授的新作《叙事、文体与 潜文体1(2009)呼应了叙事研究在新世纪的兴盛, 纵横棹阖于叙事学和文体学两大研究领域,在理 论和分析上展现了叙事研究的新超越。 在上篇“理论概念和模式”中,作者着力阐述 了叙事学与文体学的关系、隐含作者、不可靠叙述 和叙述视角等几个极为错综复杂的理论问题,即 便是没有多少叙事学和文体学基础的读者也可以 从中看清其阐述的清晰脉络。总体而言,全书有 四个特点:一是大多数章节都是根据作者在欧美 重要期刊上已经或将要发表的整理而成的, 作者博览文献,深入比较剖析,言之有据,对现有 理论质疑、对话、批评和重新建构,彰显进入国际 学术前沿的中国学者的风范;第二个特点是理论 和批评实践结合,上篇和下篇的结构安排使读者 可以两相对照,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第三个 特点是语言流畅,没有翻译腔,对概念等的阐释语 言接近透明,非常有助于在大量叙事学原著中迷 失的中国读者;此外,作者对教学的关注和对叙事 学、文体学课程开设等的建议也为本书增加了建 设性意义。 第一章对叙事学和文体学的关系作了深入的 分析。前者关注叙事结构和叙述技巧,后者关注 语言细节和语篇特征,两者之间有着并不对等的 ··】02· 往来:文体学未对叙事学界产生广泛影响,而叙事 学却大大影响了文体学的研究,后者对前者进行 了或温和或激进或并行的借鉴。在对这三种借鉴 方式进行区分和描述之外,作者指出了并行借鉴 方式的缺陷,即“没有说明文体学和叙事学各自的 局限性和两者的互补性”。作者单列一节对今后 的教学和研究提出了建议,如同时开设叙事学和 文体学课程。虽然目前看来相当一部分学校难以 做到,但可以想见对于语言文学专业来说,这 些课程的设置将大大有助于对于叙事艺术的全面 介绍,也有助于提高学术研究中创新的深度。 第二章把“隐含作者”的概念放置到当时的文 学批评语境中进行考察,证明它涉及作者编码和 读者解码的双向维度,为我们提供了考察概念的 “重新语境化”的范例。作者的讨论始终围绕布思 对真实作者(日常生活中的人)和隐含作者(创作 过程中采取特定创作立场的人)的区分,并敏锐地 指出,布思在早期和近期对这一概念的两个方面 (即写作时的作者的编码和阅读时的读者的解码) 做了不同强调,并且在早期,布思迫于当时文本至 上的批评语境的压力,强调的是隐含作者和真实 作者的不同,忽略了两者之间的连接。她同时批 评了其他叙事学理论大家将这一概念的编码方面 虚化,从而使整个概念陷入混乱。布思2005年发 表了《隐含作者的复活》,重申了自己的立场,但论 述重点有所变化。申丹通过缜密的思辨和文献对 比研读,进一步澄清了这一概念。一个概念穿梭 在不同的文化时空,在变幻的文化氛围中,它的含 义的不同方面受到强调,但即使在其创造者的论 述中,它的含义也有被混淆的时候。这既说明了 概念与文化思潮(如新批评、新历史主义等)的互 动和共生,也表明有价值的概念的确具有穿越时 间的潜能。申丹对“隐含作者”概念的清理、剖析 万方数据 就诠释了这一点。可以说申丹通过引用、对比、细 读、分析,对隐含作者概念作出了极为清晰的界 定,使读者受益良多。作者还提到了汉语中“文如 其人”的传统说法,她对“隐含读者”的阐发把这一 说法深入化了,既正本清源维护了布思的原意,又 将它重新语境化,令人信服。 第三章题为“何为不可靠叙述”,这是叙事学 中另一个扑朔迷离的研究领域。从字面看,“不可 靠”可以是对作者、作品、叙述者或人物的,究 竟应锁定一项还是可以考察多个方面的不可靠以 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判断不可靠的是什么,围 绕这些问题,本书作者展开了深入的论述。 她首先追溯布思的观点,即不可靠叙述的标 准是作品的规范,也就是隐含作者的规范,或者说 隐含作者的伦理、信念、情感等。布思对不可靠的 评价是基于叙述者和隐含作者的一致与否,涉及 故事真实和价值判断两种,当不可靠叙述发生时, 反讽和“共谋”效应为读者带来阅读快感。她接着 评述了费伦对布思理论的发展。费伦增加了不可 靠叙述的知识/感知维度,并更注重叙事的动态进 程。如在第一人称叙事中“我”作为“叙述者”和“人 物”分分合合的动态关联。申丹强调指出了三个 维度之间可能发生的互动关系,并提出“需要认清 不可靠叙述究竟涉及叙述者的哪种作用”(65)。 (该书页码。下同。)在系统评价认知一修辞的 问题之后,申丹讨论了人物叙述的不可靠性,扩展 了“不可靠叙述”的内涵。她指出,“无论第一人称 还是第三人称叙述中,人物的眼光均可导致叙述 话语的不可靠,而这种不可靠叙述又可对塑造人 物起重要作用”(75),随后她用《红楼梦》中刘姥姥 初进大观园的描述进行举例分析,说明并非叙述 者不可靠,而是其中人物刘姥姥的眼光不可靠, “这种张力和由此产生的反讽效果可生动有力地 刻画人物特定的意识和知识结构”(76)。 在该章末尾,作者探讨了不可靠叙事研究受 局限的原因,那就是由布思开始,批评家一般仅关 注第一人称叙述,而本书作者所探讨和分析的由 人物眼光造成的不可靠叙述常常出现在第三人称 叙述中。她呼吁国内学界进一步展开对这一重要 叙事策略的研究。笔者认为这是非常及时的呼 吁,尤其是在“非虚构”叙事作品大行其道的今天, 对阅读者和批评者而言,练就一双能够识别“不可 靠叙述”的火眼金睛尤为有益,这个前提就是要对 “不可靠叙述”的理论内涵加以梳理或拓展,而本 书作者在这一章中的讨论非常具有启发性。 第四章探讨了叙述视角的界定与分类。“视 角”作为一个貌似熟悉的词汇在叙事学研究中是 一个混乱之源,这一章即做了正本清源的工作,为 我们清理了从pointofview到focalization的研究 发展路径,以及此后两种说法并用的情况(86)。 作者首先批评了卢伯克将感知者和叙述者混同 (83),然后阐释了热奈特“谁看”和“谁说”的区别; 她特别强调话语层和故事层的区分,并讨论了查 特曼的看法,即对叙述者在这两个层面上作区分, 用filter和slant来分别指人物的感知和叙述者的 态度,接着详细比较评判普林斯、费伦等叙事研究 大家的观点,指出他们的混淆之处。作者对评述 的总结清晰而有针对性,她在第三节“话语层还是 故事层”末尾指出:“叙述者用人物的研究替代自 己的眼睛来观察。这才是人物视角的实质性内 涵。”她所做的三点归纳对于读者也是很有帮助 的:“首先,叙述者是视角的控制者,视角是一种叙 述技巧;其次,叙述者可通过自己的感知来聚焦, 也可借用人物的感知来聚焦。再次,在任何一个 叙述层次,都必须区分作为作为聚焦者的人物感 知和作为聚焦对象的人物感知。”(95) 本章看上去是在澄清和梳理术语的使用,其 实正如在该章末尾作者所指出的,“关键不是采用 什么术语,而是把握几种本质关系:感知者和叙述 者,聚焦者和聚焦对象,叙述技巧和故事内容,现 实生活与文学虚构等”。诚哉此言。只是后面两 对关系更为纠结,往往难以截然两分,这也是叙事 学研究的魅力和挑战所在吧。 该书下篇“短篇小说的潜文本”为全书重心所 在。作者以上篇的理论探讨为铺垫,在下篇中分 析了六位英美经典作家的八个短篇小说,呼应其 在上篇理论部分提出的叙事学和文体学的互补性 观点,在分析大部分作品时采用了独创的“整体细 读”法综合考察了“文内、文外和文间因素的交互 作用”(107)。第五章题为“肖邦《黛西蕾的婴孩》 中的隐含作者、结构特征和种族政治”,第六章题 为“坡《泄密的心》中的不可靠叙述、戏剧反讽与道 德寓意”,第七章题为“曼斯菲尔德《唱歌课》中的 视角转换与障眼法下的性别歧视”,第八章题为 “曼斯菲尔德《启示》中的深层颠覆与反讽置换”, 第九章题为“肖邦《一小时的故事》中的多重反讽 · 103· 万方数据 与深层意义”,第十章题为“克莱恩《一个战争片 段》中的艺术阉割与反战内涵”,第十一章题为“海 明威——短篇:平淡无味后面的多重象征意义”, 第十二章题为“休斯《在路上》的及物性系统与深 层意义”。这八章中每一章的分析既针对一部小 说,又考察了该作品在作家的整体创作中的位置, 同时根据分析角度的取舍,分别运用了上篇中讨 论的叙事学和文体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如隐含 作者和真实作者,不可靠叙述与道德寓意,视角转 换与女性生存悲剧,多重反讽与非性别政治,内部 对照与双重解码等等。 这些分析的一个关键在于“从表层文本走向 潜藏文本”(第8.1节标题)。从这八章的标题可以 看出,作者对作品的深层意义做了成功的挖掘,将 叙事学和文体学以自己精细而富有说服力的方式 加入到文学批评对潜文本的阅读和阐释中,展示 出其独到的阐释力,——谁让文学本质上是讲故 事的学问呢。此其一。其二是叙事时代的到来让 叙事学有了新的更广阔的用武之地。作者在下篇 虽然分析的是经典小说,但其倡导的“整体细读” 的方法对于所有具有叙事成分的话语以及不同媒 介中的叙事都具启发和示范作用。下篇的作品分 析有一个基本走向:先给出西方批评家数十年甚 至上百年来对该作品进行的各种解读,然后对其 进行修正和颠覆,揭示出作品长期以来被掩盖的 潜藏文本或深层意义。下篇各章的主要观点或基 本内容都已在欧美权威学术期刊中发表,这也说 明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中耕耘的中国学者完全有 可能进入国际学术前沿,超越西方学者的定见,对 西方文学研究做出自己独具慧眼的贡献。 两篇附录“语境叙事学与形式叙事学缘何相 互依存”和“关于西方叙事理论新进展的思考”对 我们全面把握叙事学的发展动态很有帮助;对于 和笔者一样从事话语分析的研究者而言,关注“运 作于不同媒介或领域的叙事规约”以及“将已有的 概念运用于新的叙事文类”(345)等发展走向揭示 了叙事研究的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赫尔曼.2009.新叙事学[M].马海良译.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 收稿日期:2009—11—15 作者简介/李战子,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 (责任编辑:张辉) (上接第63页)澳门理工学院胡庚申教授的发言题为“生态翻译学:全球化视阈下中国翻译研究的一个走 向”,他回顾了生态翻译学提出的背景、发展过程及其理论特征,并指出其可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新的有活力的 “生长点”。上海海事大学宋志平教授从生态整体论的视角下对翻译教学进行了思考,指出用生态整体论视角 审视翻译现象和翻译教学,可以对一些传统教学理念带来新的启示。天津理工大学许建忠教授在“翻译理论与 人地关系”的大会发言中提出了独特的观点。他认为,不同的地域产生了世界上五彩缤纷的语言文化,那么作 为传播语言文化活动的翻译理论研究必将打上其地域的烙印。 苏州大学汪榕培教授在大会发言中指出,我国典籍英译事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但也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 问题。河南大学郭尚兴教授认为,“全球文化多元化思维方式、文化自觉意识、典籍描绘与认知、文化传播与翻 译能力”四方面构成典籍翻译的文化传播能力模式。上海师范大学李照国教授以中国古典文化的形质神韵和 诸子学说的主旨精神为基点,借鉴熵化、耗散和重构等自然科学的理论和学说,并结合作者多年从事中国古典 文化英译的实践体会,提出和论证了文化基因在信息转换中潜在的干预作用。 在翻译理论总体研究方面,华中师范大学华先发教授提出,语言学翻译理论研究和“文化转向”都不可独立 存在,应视为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上海大学方梦之教授结合文化学派规范理论和功能目的论,提出应用翻译 的达旨一循规一共喻三原则。苏州大学王宏教授对当前翻译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提出了看法,指出翻译研 究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没有主次之分。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就“21世纪的中国翻译研究与教学”开展了多视角、多维度的探讨,其中典籍翻译、生态 翻译学、现代翻译产业对翻译教学的诉求成为本次会议探讨的热点。会议一致认为,21世纪的翻译研究必将 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新的发展,进一步展现翻译研究的跨学科特征。为此,译界同仁应该着眼于翻译研究的跨 学科视野,加强翻译学科建设,提倡翻译研究的辩证观,多元互补、和谐共进。与会代表呼吁,21世纪的翻译教 学必须顺应时代的需要,面向市场,培养能适应国家需要的应用型口笔译人才,因此必须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 等方面进行改革,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翻译过程的教学规范,理论讲解与翻译实践相结合,有效利用网络资 源、语料库和翻译软件等,提高翻译教学质量。(王宏供稿) ·】04· 万方数据 叙事研究的新超越——《叙事、文体与潜文本》浅评 作者: 李战子, LI Zhan-zi 作者单位: 国际关系学院,江苏,南京,210039 刊名: 外语研究 英文刊名: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年,卷(期): 2010(2) 参考文献(1条) 1.赫尔曼;马海良 新叙事学 2009 本文读者也读过(5条) 1. 申丹.Shen Dan 文体学和叙事学:互补与借鉴[期刊论文]-江汉论坛2006(3) 2. 陈西军 视角、潜文本与不可靠价值观[期刊论文]-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10) 3. 安宁 独特的理论建树创新的文本阐释——评申丹新作《叙事、文体与潜文本》[期刊论文]-外国语文(四川外 语学院学报)2010,26(1) 4. 肖锦龙 小说叙事理论研究的创新之作——评申丹等著《英关小说叙事理论研究》[期刊论文]-江西社会科学 2007(2) 5. 赵炎秋.Zhao Yanqiu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读申丹等著《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期刊论文]-外国文学 研究2006,28(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yyj201002020.aspx
/
本文档为【叙事研究的新超越——《叙事、文体与潜文本》浅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