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人口_就近城镇化_人口迁移新方向

人口_就近城镇化_人口迁移新方向

2013-12-31 5页 pdf 281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169238

暂无简介

举报
人口_就近城镇化_人口迁移新方向 Vol.32 No.1(137)2011 Northwest population 2011 年第 1 期 第 32 卷西北人口 城市化、城镇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社会转 变的必经之路。 2010 年 2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 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提出今后的工作要“积极稳妥 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 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 ”2010 两 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将“坚持走中国特色 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 ...
人口_就近城镇化_人口迁移新方向
Vol.32 No.1(137)2011 Northwest population 2011 年第 1 期 第 32 卷西北人口 城市化、城镇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社会转 变的必经之路。 2010 年 2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 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提出今后的工作要“积极稳妥 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 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 ”2010 两 会期间,政府工作也提出要将“坚持走中国特色 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 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加 强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引导非农产 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小城镇集聚,鼓励返乡农民工 就地创业”的方针政策。 可以预见,中国的城镇化战略将成为 2010年之 后的一项重点工作。 而城镇化战略的核心问是人 口的“就近转化”或“就地转化”问题,即鼓励农村人 口从过去向大城市、中心城市迁移转变到向所属县 域城市、中心城镇的迁移为主要模式,实现人口的 “就近化”进城进镇,从而实现农村人口的城市化生 活方式根本转变。 一、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异同 城市化的核心概念便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 的转变。 按照城市化(urbanization)的最早提出者霍 普·阿尔得里奇·蒂斯达尔 1942年所描述,城市化是 一个人口集中的过程。 这种集中有两种途径:一是 集中的居点的多样化, 二是个人集中的规模增长。 城市化的聚集的四个主要特点是:“人口规模,居住 密度,非农职业的共享性,非农职业的多样性。 另外 一个重要结果是造成了城市人口比例的不断上 升。 ”[1]这里所提的人口比例的上升,宏观而言,就是 指居住于城市的市民人口的上升。 因此,蒂斯达尔 还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多维进程,包括人口的城市化 (urban growth or demographic urbanization)、 行为的 城市化 (behavioral urbanization)、 结构的城市化 (structural urbanization)等三个纬度。 将人口的城市 化作为首要维度,并从行为和结构的变迁,解释了人 口城市化的后果。 J.John.Palen 也认为,“城市化指的 是一个人口不断聚居于城市的过程。 是一个人口不 断集中而导致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 ”[2]而《社会科 学百科全书》(1935)认为,“城市化的特征是人口从 规模较小、以农业为主或完全的农业社区向其他社 区的运动的过程。 ”可以说,人口的城市化是城市化 的基本前提,是城市人口数量增长的自然现形式。 没有人口的增长和集中,城市化当然失去了基础。 城镇化本质上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体系中的重要 步骤。 从城镇化的核心定义来看,特指我国农村人 口向城镇(中小城市、县城与乡镇)集中,“是以非农 人口“就近城镇化”:人口迁移新方向 胡 小 武 (南京大学 社会学院、城市科学研究院,南京 210093) 摘 要:新一轮的城镇化发展必将成为国家战略。 如何重新认知和甄别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道路、模式、方向 与目标,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这要求改变原有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老思路,走一条农民“离 土又离乡,进厂也进城”的人口就近城镇化的新道路。 在政府的城乡统筹战略的带动下,真正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方 式的城市化,并最终从心理上实现市民化的人口结构的根本转变。 关键词:就近城市化;城镇化;城市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672(2011)01-0001-05 收稿日期:2010-10-08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 2009 年江苏省社科基金“江苏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改革实验研究”(编号:09JD020)资助。 作者简介:胡小武,男,江西新余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城市科学研究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人口社会学、城市社 会学。 1· · 2011 年第 1 期 第 32 卷 Northwest population Vol.32 No.1(137)2011 西北人口 产业为背景,以小城镇为实现载体,目的是实现非农 化。 ”[3]。这里所指的城镇,就是城市化发展格局中人 口集聚规模与密度分异的一种相对较小层次的“城 市”。 我国的城镇化,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逆城市 化”所导致的城市人口向郊区或小城市扩散,最后形 成了完善的城镇体系,而是特指在中国庞大的农村 地区,农民通过产业更新、就业形态改变就近转化为 城镇居民,实现向非农就业人口转化。 因此,城镇化 根本上属于一种“空间和规模小型化”的城市化或 “人口就近城市化”形态,其目标与城市化一致,也是 为了实现农村劳动人口向非农劳动人口的转变,只 不过载体不同,一个是大都市、大中城市;一个发生 在县域空间中的县级中小型城市及其下辖的中心镇 区。根据“中国城乡社会发展多梯度”发展模式理解, 中国城市化其实包含了一个“多样化的、多层次的、 多类型的差异化发展”[4]格局,城镇化是城市化网络 格局中的一个节点、一个类型、一个层次或者是一个 载体。 以县城或乡镇为主的小城镇,可以成为一种 以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为主体组成的新型社区。 它 们在地域、人口、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密切联系着 农村,在大城市容纳能力几近饱和情况下,这一中间 地带恰好可以承载大量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最终实 现城市居民数量增长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从 根本上实现我国大范围的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因 此,2010 年“中央 1 号文件”提出,要“把解决农村转 移人口在城镇就业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便 是让城镇作为城市化人口转移的主要载体,以减轻 大城市的巨大就业压力。 二、城镇化的新模式与“人口就近城镇化” 世界城市化主要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美英日 及东欧一些国家的模式,即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大 城市集聚,这种集聚形成了大城市人口密度较高,资 源更为集中的中心发散型的城市化族群形态;第二 种是法国、南斯拉夫、前东德、西德等国家的模式,即 农业人口分散地向中小城市集聚,形成了网络状的 城市化族群形态。 而我国因为人口地域分布极广并 且分散,地域城乡社会结构差异度大,把少部分高就 业能力的人口转移到大城市和把大部分农村低就业 人口转移到中小城市与城镇结合起来,最终形成的 中心(特)大城市、周围中小城市、外围卫星式城镇发 展的城市化梯度网络发展格局,正好与我国当前城 市群发展的规划相适应,也符合我国特殊的国情。 新型城镇化道路成为必然选择。 要将我国占近 六成的农业人口实现城市化的根本转变,完全依靠 人口大规模长距离的异地化迁移,无论是迁入地(如 大城市)的承载量,还是异地文化的适应,都存在着 不可逾越的阻碍。 同时也给国家安全、区域安定、社 会稳定带来难以克服的困难,因为“城镇化是一个国 家稳定、消除贫困的基础。 也是木桶理论的最有实 效的起决定作用的部分。 ”[5]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实 现我国城市化质量优先为前提的可持续均衡化发展 战略,对新城镇化道路有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这有 别于 1980 年代的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 “老城镇化道路”[6], 它是一种可以通过新的土地流 转与置换机制、城镇化集中居住而实现的一种“离土 进镇”、“进厂进城”的“人口就近城镇化”发展模式。 人口就近城市化,就是一种结合中国实际的人口本 土化、就近化的城市化模式。 “就近城市化就是以原 区域内的中、小城市为核心,按一定的人口容纳规 模,把城郊的农村地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拉大城市 骨架,就地建设中心城市的过程。 ”[7] 这种模式的核心就在于突破城乡二元体制。 农 民可以通过宅基地的置换,进入重新规划的“城镇化 功能型社区”集中居住;其次,通过土地的股权置换, 进入新的农业工厂、工业园区、城镇化之后的服务业 工作,从而工作和生活在通过置换后的城镇化社区 之中。 这种“双置换”[8]所达到的“人口就近城市化”, 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民,使得农民跳出了“旧式城镇 化”的困境,同时可以实现地缘文化不变,保留“熟人 社区”生活的“城镇居住、非农就业”的人口城市化转 移模式。 这种人口本土化、就近城市化战略,实质是 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将农村人口转移到离原居住村 落较近的城镇,让农民分享城市化文明的成果。 近 些年,江苏的昆山、无锡、山东的日照等地,便通过这 种就近城镇化集中居住、农地置换模式,解放了农业 剩余人口,增加了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 更关键的 是让农民改善了住房条件,提升了就业渠道,并最终 适应了城市生活方式,享受了城市化发展的成果。 实施“人口就近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也 打破了郊区人口就地城市化的局限。 以往我国人口 就近城市化,主要形态表现为城郊区域因为城市增 长、扩张而被“城市”所侵入,郊区人口转变为“失地 农民”和“就地城市化”人口。 “20 世纪中叶以来,高 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形势下的变异现象,主要特征是 郊区人口的增长,包括中心人口向郊区的迁移和郊 区人口就地城市化两种过程,以及产业和社会事务 2· · Vol.32 No.1(137)2011 Northwest population 2011 年第 1 期 第 32 卷西北人口 部门的郊区化。 ”[9]这种人口的城市化模式主要是农 民的农地、宅基地被各种方式所征用,从而就地转变 成了建成区的空间形态。 新型城镇化模式核心是保 护了农民的地权,同时也保障并提升了农民的居住 权益。 在各项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嵌入新的城镇社 区时,农民获得了与市民待遇类似的“城市生活方 式”。 并且因为居住水平的提高,往往比大都市迁移 所带来的高额生活成本更优越、便利。 被誉为是“了 不起”的发明的昆山市张浦镇,以前分散居住在村落 里的农民就是通过这种“新型城镇化”而得到了现在 的居住条件、就业保障、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从农民 转变成为了市民,而且这样的模式使政府有更多的 土地来发展经济,企业有更多的劳动力供给,因此达 到了多赢的效果。 新型城镇化也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新农村城市化战略取 向。 原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模式是不改变 农村居住格局前提下的道路、交通、环境、卫生、生态 层面的改善和提升。 这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式, 核心理念是保障农民的居住环境、生活环境的“新面 貌”。 但没有改进生产方式、就业方式和居住方式。 也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 各种各样的“重复建设”、“无效投资”的困境。 由于 大规模的外出务工,很多农村村落出现了空心村、空 巢村现象,仅仅改造村落生态环境和道路建设问题, 并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的根本矛盾。 而新型城镇 化,将是我国广阔分散的“村落型社会”改造为城镇 化集中居住、就业改变、生活改善之后的“社区型社 会”,以“人口就近城市化”原则为指导的新型城镇化 道路,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乡土社会结构和面貌, 采取集中、集约、集聚的方式,彻底改善中国农村的 落后生产与生活方式难题,从而达到城乡统筹、城乡 一体化的根本目标。 三、人口“就近城镇化”与我国社会结构转型 我国正处于一个农业社会结构向城市社会结构 变迁的转折期。 无论从扩大投资抑或拉动消费来增 加内需的经济目标出发, 还是为实现我国的小康社 会发展目标, 城市化战略都是保障我国未来经济社 会持续、健康、快速、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而要实现 这一战略,既要维持现在发达地区的城市化,继续推 动特大城市的现代化水平, 又要保障规模巨大的农 业人口逐步地、稳步地转化为城市居民。这就形成了 中心大城市内涵型发展, 外围中小城镇规模化快速 发展的“二元城市化战略”[10]。 具体地说,就是区域分 类化发展:第一,在广大落后的农村地区,加快工业 化的步伐,从传统农业向大农业生产,向第二、三产 业发展过渡, 同时加快推进县域范围的城镇化。 第 二,在相对发达的城市化地区,实行以城市圈为中心 的提高内涵为主的城市现代化战略。第三,城市圈内 又实现城市规模等级化、网络化的“大城市、中等城 市、小城市、城镇”(如南京市—扬州市—高邮市—汉 留镇)有序发展。 这样便是实现了发达地区的“高密 度、紧凑型城市圈层结构”与中西部地区相对“低密 度、 疏散型城市圈层结构”(如西安市—延安市—延 长县—黑家堡镇)的中国城镇社会结构体系。 人口就近城市化战略适用于两种类型的城市圈 层结构形态。 在高密度、紧凑型城市圈层结构中,处 于最低层级的乡村、农村地区,农村人口的分流处于 相对宽松形态。 因为这一地区人口密度较高、离周 边大城市距离不远、地缘文化相近,经济发展水平较 高,大城市、中心城市的人际网络相对较强,因此农 村人口的流向多元化明显。因此,在实施“合乡并镇” 基础上,做大城镇的过程中人口压力、经济阻力较 小,招商引资的难度也较小。因此这种地区人口就地 城镇化更加容易实现。 比如广东、浙江、江苏等地, 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城镇规模也较大,公 共服务能力相对较强。 而中部、西部地区,在人口稠 密区,人口就近城市化发展速度与规模也逐渐加强。 但经济欠发达、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加快县城建 设,集中优质资源提升中心县城的城市化水平,做大 做强中心县城的资源供给能力,推动内生城市化动 力增长,则是更加合乎地区发展现状的“集约化选 择”。 很多西部地区的县域人口规模与人口密度偏 低,所以必须做这样的选择。 比如陕西的延长县,土 地总面积 2368.7 平方公里,全县辖 7 镇 7 乡,总人 口才 14 万,人口密度为 58 人/平方公里。 而苏中地 区的高邮市汉留镇,总面积为 42.01 平方公里,人口 3 万人,人口密度为 714 人/平方公里。 因此西部地 区的人口就近城市化道路,必须以县域所在城镇为 重点,提升县城经济发展能力与人口规模,才符合城 市人口集中与资源集聚的发展规律。 而东部发达区 域,在发展壮大县域城市的同时,也可以扩大中心镇 的发展能力,使得剩余农民就近迁移到中心镇,从而 尽快提升城镇化中农民得到公共服务的水平。 通过人口就近城市化提高县域人口城市化水平 将大大改变我国的城乡社会结构。 城镇化所带动的 3· · 2011 年第 1 期 第 32 卷 Northwest population Vol.32 No.1(137)2011 西北人口 人口就近城市化, 使广大分散的农村地区人口通过 它获得了城市的居住条件、工作形式、生活方式。 这 种由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人口的转变, 将大大改善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因而也将是中国实现农 村人口城镇化、 城镇规模化、 城市现代化的根本路 径。 “工业化改变了人们的经济关系,城市化则改变 了人们的社会关系。乡村的血缘社区关系淡化,契约 性的利益关系强化, 传统的村民转变成为现代的独 立个体,传统的村民转变为现代的公民。 ”[11]如果集 中资源重点规划、建设发展 3000 个城镇,每个城镇 年均吸纳周边 2000个农村人口,那么新型城镇化道 路将每年消化近 600 万农业人口。 600 万新增的城 镇人口以及带来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供给,以及新的 消费结构变化,将大大优化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结构。 城市现代化以及大都市的“世界城市”化,是一 个国家赢得国际地位,实现小康社会的龙头。 城市 化是一个国家整体发展的中坚力量。 但针对我国国 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将是下一阶段打破我国城乡 二元结构,实现人口结构大规模变迁和经济社会稳 定快速发展的基石,也是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的必由之路。 四、人口“就近城镇化”的战略与体制创新 新型城镇化需要新思路、新体制。 人口就近城 镇化作为一种“本土化、就近原则”的农民非农化过 程,核心是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 第一是城镇化与 乡村工业化同步发展的问题。 第二是城镇化与公共 服务均衡化问题。 第三是提升城镇化之后的城市生 活方式问题。 其本质上是在实施“替代型”城市化生 产与就业方式、公共服务方式、文化与生活方式优化 战略。 城镇化与乡村工业化必须统筹发展。 世界城市 化发展的表明,工业化与城市化,从来都是一种 互为因果的关系,且大致表现为三种形态:一是同步 城市化,指城市化、工业化、经济发展基本协调,大部 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基本上属于这种模式;二是过 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 水平的城市化模式,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 化基本上是这种模式;三是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 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少部分发展中国家属于这种模式。 我国城市化的快 速发展,与我国数千个依托城市的经济开发区的“招 商引资”型的园区工业化不无关联。 因此,实施人口 就地转移为目标的新型城镇化,首先需要对经过土 地流转、置换之后的乡村进行工业化规划。 可以通 过规模农业、现代农业、工厂农业的途径提升县域、 镇域范围内的农业产业化、工业化水平。 这样才能 真正使人们的生产、就业、居住、生活方式发生根本 转变,同时还能在县域范围内实施“土地集约化、生 产集聚化、居住集中化”的城市化改革。 在嫁接创意 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加大农业现代 化改造力度,同时注入以带动就业为主的工业、服务 业的发展,这是新型城镇化的最关键前提要素。 这 需要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 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置 换、承包基础上的新型农业产业化规划,优化各项农 业化、产业化的金融政策、财税政策、社会保障政策, 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县域经济,实现城镇化与乡村工 业化的统筹发展。 城镇化与公共服务均衡化战略。 人口城市化, 功能之一是通过“集中居住”来达到公共服务“集约 化”供给。 只有人口集中到一定规模,有了一定的人 口密度,才能生成城市性。 除此之外,人口的规模化 与居住的相对集中,可以为公共服务的供给降低成 本。 比如水、电、气、道路、邮电、广播电视、网络、环 境维护、社区卫生服务、商业服务等能够达到规模效 益,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节约资源与能源,节省各种 成本。 因此,广大的农村人口就近迁移到城镇集中 居住的同时,政府要扎实推动各项公共服务的落实, 要真正保障新增的城镇居民享受到城市化的生活设 施、服务设施、服务项目;要让他们在迁移到城镇居 住之后,能够有更优质的生活质量;要让他们真正享 受城镇化带来的居住、生活的改善。 这就要求城镇 化与公共服务需同步进行、均衡发展、统筹展开。 原 有的村落型社会,各种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可及 性成本很高,并且具有分散不经济性。 实现了城镇 化集中居住之后,这些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 成本必然下降,慢慢富裕起来的农民也能够有一定 的支付能力来购买一些公共服务。 这样供需便能逐 渐走向均衡,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 这种 模式在江苏昆山、常熟、江阴,北京怀柔、大兴、山东 日照等地,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经验。 同时这种模 式在一些新开发的大型楼盘,特别是郊区型楼盘的 建设中,也是从无到有,日渐繁荣。 因此,要保证新 型城镇化的有效推进, 优化各项城乡统筹政策,及 时、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人口就近城市化之后实现全面的城市生活方式 是城镇化的终极目标。 “就近城市化”的城镇化发展 4· · Vol.32 No.1(137)2011 Northwest population 2011 年第 1 期 第 32 卷西北人口 模式不同于“离土不离乡(村)”或“进厂不进城(镇)” 的核心点在于生活方式的转变。 因人口密度、人口 规模和异质性而生成的齐美尔、沃思所指称的“城市 性”与城市生活方式,才是决定城市化质量最关键的 指标。沃思认为,“城市性是一种生活方式。城市性强 调竞争性、成就感、专业分工、表面性、匿名性、独立 性、多角化关系。 ”[12]城镇化以及乡村工业化所带来 职业多样性,城镇公共服务均衡化之后的公共文化、 商业服务、家政服务、公共设施等建设,让原本分散 居住于各乡村的人口在城镇中享受了城市生活的便 利性,从而逐渐形成了城市生活方式的主体。 王雅 林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现代生活方式的 发源地,我们所致力的现代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说 就是要获得城市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13]乡村 人口通过就近化城镇居住,形成了城镇人口的规模 化、相对高密度和异质性,这种经由人口集聚而必然 形成的城市居住方式、消费方式、休闲方式、交往方 式和日常家庭生活方式,从而真正塑造了完全不同 以往“乡土式”的新的“城市生活方式”。 在新的生活 方式的氛围中,农民逐渐从心理上、文化上、自我认 知上将自己真正地市民化了。 这种从居住到心理的 转变,才是我国城市化、城镇化最终极的发展目标, 通过这种新型的城镇化道路,真正地将农民“从外入 里”地转变为市民,最终实现了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口 城乡结构,为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我国未来城市化的重心必将转移到国家确定的 城镇化建设轨道上来。 所以现在所展开的城镇化, 必须改变过去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旧 式城镇化模式,一定要以实现乡村人口的全面转型 为根本目标。 遵循“既要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进 程,又要重视城镇化的质量”。 [14]因此,实施城乡一 体化统筹发展为手段的“人口就近城镇化”新发展战 略,必将成为我国城乡社会结构重大转折性变迁的 关键。 筝 参考文献: [1]Jan de Vries. European Urbanization 1500—1800 [M] . Methuen & Co.,Ltd, 1984:21-27. [2]J.John.Palen .the Urban World[M]. McGraw- Hill book Com- pany.1987:7. [3]傅崇兰.21 世纪中国城市化趋势与经营战略 [J].城市博览, 2002(8). [4]张鸿雁.论当代中国城乡多梯度社会文化类型与社会结构 变迁———依据“社会事实”对“二元结构”的重新认知[J].南京 社会科学.2007(11). [5]孙雅静.城镇化与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中国中央党校 学报.2004(5):115-118. [6]金大勤.乡村城镇化应有多种模式———“离土不离乡,进厂 不进城”质疑[J],建筑学报,1986(12). [7]谭炳才.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城市化[N].广州日报,2004-06- 22. [8]张向东.昆山:消逝的乡村[N],经济观察报,2010-02-25. [9]刘亚臣 .房地产经济学 [M]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9:289. [10]宁登.谈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论二元城镇化战略实施 [J].城市规划汇刊,1997(1). [11]周穗明 .现代化:历史、理论与反思 [M].北京:中国广播电 视出版社,2001:10. [12]Wirth L.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44, 1938. [13]王雅林,董鸿扬.构建生活美———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2. [14]孙文慧,高向东,吴文钰,郑敏.我国城镇化水平的省际差 异及分类研究[J],西北人口,2005(3). Neighborhood Urbanization Strategy and China’s Town-Urbanization Road Rethinking HU Xiao-wu (School of Sociology ,Nanjing Uiversity,Nanjing 210093) Abstract:A new roun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must be China’s national strategy. How to rethink and review the develop- ment pattern, road, direction and target of it,that will be an important issue bot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t is much necessary to change the previous road of “leaving farmland,not leaving household”,“working in factory, but living in rural farmland” in- to the new road of “leaving farmland and leaving household”,“working in factory and living in town or city” choice. Which could be the new urbanization pattern and that will lead to the fundamental change of the rural peasants becoming the citizens in the town or city promoted by the city and rural area integrated development. And finally,the peasants live as the citizens both in lifestyles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recognition. Key words:neighborhood urbanization;town-urbanization;urban lifestyle 5· ·
/
本文档为【人口_就近城镇化_人口迁移新方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