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壮族师公舞及其文化特征研究_钟宁

2014-01-10 5页 pdf 749KB 102阅读

用户头像

is_160038

暂无简介

举报
壮族师公舞及其文化特征研究_钟宁 壮族师公舞及其文化特征研究 钟 宁 (北京舞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内容提要】师公舞是壮族祭祀仪式中表演的祭祀歌舞,与古代巫风有着极为密切的渊源关系。该舞种主要分布在广西 中南部地区,可分为桂中师公舞和桂南师公舞等。同时,从多元文化结构视角下对壮族师公舞进行分析。 【关键词】师公舞; 种类分布;共性特点; 多元信仰 【中图分类号】J722. 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18(2013)03-0064-05 【收稿日期】2012 - 03 - 04 【作者简介】钟宁,女,本科,副...
壮族师公舞及其文化特征研究_钟宁
壮族师公舞及其文化特征研究 钟 宁 (北京舞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提要】师公舞是壮族祭祀仪式中演的祭祀歌舞,与古代巫风有着极为密切的渊源关系。该舞种主要分布在广西 中南部地区,可分为桂中师公舞和桂南师公舞等。同时,从多元文化结构视角下对壮族师公舞进行。 【关键词】师公舞; 种类分布;共性特点; 多元信仰 【中图分类号】J722. 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18(2013)03-0064-05 【收稿日期】2012 - 03 - 04 【作者简介】钟宁,女,本科,副教授,北京舞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中国民族民间舞教育和教学。 Multi-beliefs in Shigong Dance of Zhuang Nationality ZHONG Ning (Continuing Education College of Beijing Dance Academy,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Shigong dance is a worship song and dance performed in religious rituals of Zhuang Nationality people. It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popularity of Shigong activities in ancient time. This kind of dance can be found mainly in the middle and southern part of Guangxi Province of China,falling into several different categories and embodying the distinguished folk dances of Zhuang Nationality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ulti - cultural structures. Key words:Shigong dance;category distribution;common features;multi-beliefs 一、广西壮族师公舞的 分布和种类 壮族师公舞流传于广西壮族聚居区,基本分布 范围是广西中南部地区。师公舞是师公主持祭仪时 庆丰酬神、驱鬼逐疫的宗教舞蹈,壮语称作“古筛”、 “调筛”,也就是“跳神”的意思。 师公祭仪中的法事活动以神舞作为仪式的核 心,既然是扮神舞蹈,就必然要戴神面或神饰,以区 别于凡人,因此跳神舞蹈必戴神面,有 36 神 72 相 之说。 (一)桂中师公舞 桂中师公舞,广泛流传于广西中部地区。该地 区的师公艺人奉唐、葛、周三元为始祖,表演形式大 同小异,但舞蹈语汇的风格特色有明显差异。 一种与民间拳术相关,鼓点多为散板,动作连接 方式与拳术相近,也有些动作近似戏曲身段,常出现 踏步、丁点步、弓箭步、蹲裆步等动作。该类师公舞 的形式严谨,面具工艺较精细,多为单人起舞,歌舞 分演,风格古朴,气氛凝重。 另一种用单面木鼓伴奏,鼓点均匀,重拍突出, 舞蹈语汇丰富,动律鲜明,场面热闹,但该类师公舞 形式松散,面具工艺较粗糙,也有的师公不戴面具。 桂中以象州壮族师公舞、南宁上林壮族师公舞 和河池壮族师公舞最有代表性。 1. 象州壮族师公舞 象州的师公表演于“打醮”和“调香火”时进行, 已逐步发展成原始歌舞戏的形式。过去有三十六神 和七十二相之说,每个面具代表一个人物,每个人物 都有一个完整的唱本和独特的身段动作。演唱时, 戴面具的表演者亮相不动,乐队演唱、击打鼓点时, 表演者随鼓点跳一组简单的舞蹈组合。各个人物在 46 随演唱和鼓点所跳的舞蹈大同小异,基本脚位都是 丁字立掌步,步伐均为抬腿步。但在长鼓点中的独 舞,却根据不同的人物性格,每段舞蹈各有特色。 据中平乡覃积武、王宝田等艺人回忆,有以下几 段独舞: (1)“五谷娘娘”,这是一位保佑人民五谷丰登 的女神,她的舞蹈动作文静典雅、端庄秀丽,有后点 步、点掌蹍转、脸前搭手、耳旁翘指,胸前握拳,掏手 拉掌等动作。 (2)“土地”,右手拿芭蕉扇,左手持竹棍,动作 除点掌步、抬腿步、碎步进退转身外,在丁字步点掌 位置上胯部环动的动作,独具特色,再加上表演者的 诙谐神态,配上轻轻摇动的芭蕉扇,将善良的土地公 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见图 1)。 图 1 (3)“灶王”,表演时双手拿“法器”(卜卦用的 两块桃木)合于胸前转腕、拍击,或插腰动肩,腿部 动作有八字步蹲跳及单腿全蹲等。 (4)“白府与白马娘娘”,他们是两兄妹,为防匪 除恶,共同学习武艺,本领高强。演唱时,做双人对 称的身段动作,长鼓点时,两人作对打的武术表演。 舞蹈动作有并立变踏步蹲(肩随之摆动) ,大八字蹲 跳(上下分手) ,以及许多近似拳术的动作,显得矫 健敏捷,英勇豪爽。 象州师公舞蹈以胯部为主,并带动上身及膝盖 环动,肩部并带动肘部及上身作顺边摆动的动律,颇 具特色。此外,它的手型(大指、食指外伸,其他三 指收回)也甚为别致。 2. 南宁上林师公舞 上林师公在来宾交界的地区,也称“唱师”,在 “打醮”仪式中,虽然也有三十六神、七十二相之说, 但目前它的表演形式已经发展到原始歌舞戏的阶 段。剧目有《唐僧取经》、《白马娘娘》、《李旦王》、 《毛供》、《落香花》等。 上林师公舞动律的共性特点是颤膝扭胯、晃身 摆头,而且表演呈现出仪式的世俗化、趣味化的 倾向。 上林师公舞按自称不同分“布蛮”和“布壮”两 个支系。由于地理、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的不同, “布蛮”师公舞塑造的各种神相舞蹈较多,有 10 - 12 个舞蹈。形式上,有单双人的舞蹈,也有三、四人齐 跳的,而且还有像“送表文”、“朝花灯”等这样的集 体群舞,动作上幅度较小,上身自然挺立,显得稳重、 大方、抒情。“布壮”师公舞在各种仪式中一般只跳 6 - 9 个舞蹈,常以单、双人的形式出现,动作幅度较 大。在“压坛舞”中,还有风趣的动胯动作,形成了 独特的风格特点,所有舞蹈显得比较热烈、欢快。 3. 河池师公舞 河池师公的祭典过程与其他地区师公舞相似, 但以演唱民间故事为主,并保持了比较完整的跳神 形式,风格古朴,情绪含蓄,舞蹈语汇的韵味较浓,鼓 点节奏复杂而富于特色。 已故民间艺人兰茂松等艺人尚能表演几下五段 独舞。 (1)“三元”即其始祖唐、葛、周,能为人民呼风 唤雨,驱鬼逐妖,消灾祛难。独舞时,右手持相杆 (即简笏) ,左手拿手绢,主要动作是双手下、上、下 三次交叉,和上步辗转后突然屈膝下沉,然后前后移 动重心,表演稳重潇洒、仙气横溢。 (2)“莫一”,他力大无边,能移高山,筑大坝,为 民平匪除患。表演时手持宝剑,威风凛凛,豪迈强 悍,颇有英雄气概,主要动作是在起伏中身体连续三 次大幅度的摆动。 (3)“灵娘”,是个美丽的女神。她的独舞节奏 轻盈缓慢,舞姿舒展优美,主要动作有灵娘步,双摆 手,扣翻手,肩部动律比较突出,头部的晃动也富有 韵味。 (4)“三界”是个神医,为百姓治病消灾,有求必 应。舞蹈时双手持巾,他的身段稳重含蓄,具有文人 56 风度,主要动作有前推点步、头旁绕巾、马步、碎步 转等。 (5)“冯四”、“上界”是两员武将,作战勇猛,本 领高强。他们的伴奏鼓点强烈急速,舞蹈动作与 “三界”大同小异,但艺人在表演时,从人物性格出 发,动作幅度加大,力度增强,显得威武刚健,好似骑 马出征,与敌人拼杀搏斗。 (二)桂南壮族师公舞 桂南师公舞流传于钦州市、防城和灵山县等壮、 汉族地区,因仪式多于八月中旬在山坡岭头上进行, 故又称“跳岭头”。其班子称岭头班或鬼师班,表演 者称鬼师佬。各岭头班的表演内容和顺序相似,大 致是《丰收舞》、《三师舞》、《三元夫舞》、《四师舞》、 《四帅舞》、《五雷舞》、《千岁舞》、《十帅舞》、《收精》 等。多为三人表演,多者十几二十人,多为无情节舞 蹈,而《千岁舞》带有情节。跳岭头的表演形式比较 严谨,动作较程式化,有较高审美价值。 跳岭头的仪式和表演顺序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安坛,安坛地点均是祖辈一直沿用下 来的,安坛位(即把当地群众所供奉的神仙和该岭头 队所敬奉的祖师名字写上,立神位)、设祭坛(分上坛 及下坛。上坛挂起神像,即跳岭头的祖师神像共有五 排,第一排为三清,第二排为玉帝观音,日宫月府,善 法,第三排为五雷,第四排为九牛,第五排为十帅,并 供以三牲香火。上坛正对面较远的地方,设下坛,即 置一龙船为安置厉鬼的区域;两坛中间的空地为舞蹈 表演区及观众围观的区域)。接着是请师(即请神灵 和跳岭头队的祖师降临神坛保护“跳岭头”能平安进 行)和收禁(禁锢一切可能前来捣乱表演的鬼、怪、人、 神)。这些就是第一阶段的工作。 第二阶段主要内容为舞蹈表演,它的顺序大致 是,第一个舞蹈是“三师舞”,以第三人称来表演唐、 葛、周三师的出圣大致经过。第二个舞蹈是“四师 舞”,以第三人称来表演“四师”(雷霆四帅天君)得 道的大致经过。第三个舞蹈是“三元相(夫)”,用第 一人称来表演唐、葛、周三人身世及学艺的情节。第 四个舞蹈是“四帅舞”,用第一人称表演邓、赵、马、 关四兄弟的身世及被玉帝委以巡天雷霆四帅的经 过。第五个舞蹈是“五雷舞”,载牛、马、猪、鸡、人五 个暗相的演员以第一人称表演雷神五兄弟被害及后 来封为天庭雷神,最后报了仇的故事。第六个舞蹈 是“十帅舞”,表演十个元帅捉鬼的故事,基本上是 个大型的群舞。 二、壮族师公舞的共性特点 壮族师公舞形式多样,与壮族人民的生活环境、 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念有紧密的关系,形成 了独特的风格。其基本风格原始古朴,动作庄重稳 健,情绪含蓄虔诚,其神态犹如神灵附体,大有古代 巫术的遗风。结合田野考察现状,可概括出壮族师 公舞蹈的总体风格:形若花山,蛙形造型;动中带晃, 双肩顺摆;曲膝颤动,贯穿始终;动有性格,舞有程 式。其中,形若花山,蛙形造型与图腾崇拜有关;动 中带晃,双肩顺摆受面具对人体影响而形成的动律 特点;曲膝颤动的特点受巫术文化的影响;动有性 格,舞有程式则是舞蹈发展的结果。 (一)壮族师公舞共有的舞规 “有舞必设坛,无坛不作舞,”这是壮族师公舞 的规矩之一。“坛”是祭祀时筑的土台,是用于安置 祖师和神灵的场所,故凡是师公教的祭祀活动,都必 须设坛安师之后才能动鼓作舞。 “唱神必跳神,跳神必戴相”,是壮族师公舞舞 规之二。师公在祭祀活动中,都必须延请诸神。通 过师公扮神作舞来表现每一位神都有其独特的形 象。因此,师公在跳神时,必须戴着代表该神形象的 “相”(面具)作舞(见图 2)。 图 2 “舞赖于岳、以岳伴舞”,是壮族师公舞舞规之 三。岳是壮族译音,即蜂鼓。民间素有“鼓锣不响 66 不开坛,以鼓为戒行三罡”、“蜂鼓不响不开声”和 “无岳不开坛”之说,因此,师公舞都是以鼓为主要 伴奏乐器,随鼓而跳。 “凡跳神之舞,必持神之器,”是壮族师公舞舞 规之四。所谓“器”,指师公行术之法器,如简木、令 旗、卦木、刀、剑、碗、凳、幡等,拿了它才能镇魔除邪, 从仪式角度看为法器,从舞蹈角度可视为舞器。 “三步为规,五方定向”,壮族师公舞舞规之五。 壮族师公舞中的“三步罡”、“行三罡”、“三元手”、 “踩三台”、“进三台”、“三步见方”、“三星鼓”等,始 终以“东、南、西、北、中”或“金、木、水、火、土”为师 公施巫术的基本方位,称拜五方,这已成为壮族师公 舞程式化的调度。 壮族师公舞有相对规范的舞姿造型,其基本舞 姿为鸟形和蛙形。鸟形为一手举于头旁,一手按于 胯旁,“蹲点步”脚位,一腿半蹲,另一腿曲膝点地; 蛙形为双臂屈肘举于头旁,五指张开,两脚八字蹲踏 式。基本舞姿和脚位贯串在每个舞蹈之中,使舞蹈 始终保持着“下蹲、微伛、步蹇”,颇有古代“伛巫跛 觋”的韵味。 (二)壮族师公舞的动律特征 “颤”是壮族师公舞较显著的动律特征,在广西 各地的壮族师公舞中均有出现,而颤也有所不同,如 贵县、来宾、武宣、象州一带以慢颤为多,较柔缓,显 得比较舒展、从容;上林一带的“颤”脆而快,幅度较 大,动作就比较欢快、风趣。 “晃”即上身、头部向前、后、左、右晃摆而形成 的颤中带晃的动律特征以上林县的师公舞最为 明显。 “扭胯蹲摆”也是师公舞较显著的动律之一。 “扭胯”包括胯部的扭、弹、送、磨。扭胯和弹胯是胯 部有力、快速的横向扭摆和弹动,送胯和磨胯是胯部 柔缓的环动后送出,“蹲摆”指在两腿屈膝下蹲的同 时,身体随之向旁摆动,使动作形成颤中带摆的动律 特征,给人一种稳健的美感。蹲摆的特征在河池一 带的师公舞中尤为明显。 “悠吸点弹”是腿和手臂在悠摆中将小腿(小 臂)吸回,使动作动静结合,富于韵味。点弹是前脚 掌点地后迅速弹起的动律,动作敏捷、轻巧,富有 弹性。 另外,顺边起步而舞的现象在壮族师公舞中也 十分普遍,师公舞中的“跳马步”、“提袍跳”、“悠 手”、“灵娘步”、“东皇步”、“点弹步”、“三罡转身 步”等等动作都是这样。同手同足虽然有点“拐”, 与人们日常的动作规律不一致,但在师公舞中,由于 身体的各部位有机配合,不但没有顺拐的感觉,而且 还别有一番风味。 壮族师公舞的“颤”、“晃”、“扭胯蹲摆”、“悠吸 点弹”以及“顺边”的舞蹈特征,一方面与壮族在特 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中所形成的生产方式、生 活习惯和审美情趣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师公教信 仰的多元化特点,以及宣传教义的功能相关,如颤和 晃的动律,往往于舞蹈的颠狂状态下给人一种神灵 附体的感觉。 三、壮族师公舞的文化特点 (一)壮族图腾崇拜的遗存 鸟是越人最古老的图腾,他们认为本族因起源 于鸟,与鸟有着血缘上的关系,他们视鸟为亲属,对 其顶礼膜拜,并把它视为保护神。由此,形成了以鸟 图腾崇拜为主要形态的原始氏族宗教。广西南宁市 上林县壮族师公祭祀仪式中仍然保留着不少鸟图腾 崇拜的痕迹。尽管在各仪式里有各自不同的功用, 但归根结底都与族群的繁衍、人丁的安康有关。 蛙也是壮族主要图腾之一。青蛙代表的是以种 植水稻为主的农业经济。考古及古籍记载表明,在 花山崖壁画产生前后,壮族已经是一个农业经济相 当发达的先进民族。这从花山壁画上的蛙形舞俑及 铜鼓上的青蛙造型,还有如今还流传在桂西壮族地 区的“蚂 节”都可以得到证明。 (二)壮族多神崇拜的神灵系统 壮族师公教构筑了一个庞杂的神灵系统,用师 公的行话说有“三十六神七十二相”。在这个系统 中,以唐、葛、周“三将真君”为主神,称为祖师神,其 余名目繁多的神灵则大体可分为道教神、佛教神、土 俗神和属于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而创造的神灵等四 大类。由象州县中平乡梧桐村陈廷善壮族老艺人提 供的其祖陈上霆抄传《众神本命》三十员天将、历代 师公祖师谱(光绪二年三月十五日立抄)详细地列 出壮族师公舞的“三十六神七十二相”。 三十六神在壮族师公中占主导地位。每年春、 秋两社及生老病死的祭祀活动,请三十六神降坛定 位就坐,每神降坛都有一个舞蹈。在三十六神降坛 出相前由“土地”先打扫神坛排香案等,跳“土地扫 76 坛舞”,再由三元祖师降坛出相跳“三元舞”(或“庆 三元”) ,接下就是“冯四舞”、“盘古舞”、“灵娘舞”、 “莫一神鞭舞”、“四帅压坛舞”、“三界舞”、“花婆 舞”、“凤凰舞”、“游衣舞”、“功曹舞”、“五龙舞”、 “玉女舞”、“四帅舞”、“军相舞”、“甘王舞”、“灶王 卜卦舞”、“社王朝阳舞”、“三献罡坛舞”、“开坛 舞”、“调东舞”、“符吏舞”、“甘娘舞”、“三师舞”、 “四师舞”、“鲁班砍山舞”、“白府与白马舞”、“侍郎 与五谷灵娘舞”、“麒麟舞”、“纸马舞”等,形式又依 据各地区民族习俗和所崇敬的神不同略有差异。 “面具”是壮族师公舞主要特征之一,三十六神 每神各有一面具,师公称为“相”,师公戴面具舞蹈, 谓之“出相”。每个神有自己的舞蹈,每个舞蹈都根 据各神的性格,“出相”的目的来模仿其形态提炼 而成。 莫一大王是壮族师公教神灵系统的土俗神,号 曰“通天大圣”,在师公舞中有自己独立的武相面具 和独立的唱本。在迎请神灵的仪式活动中,大师公 要戴着其面具跳“莫一舞”。以前在桂中和桂西北 地区,每个较大的壮族村寨都曾经建有莫一庙,保护 人畜平安和五谷丰登,对莫一大王的崇拜的深层原 因是壮族先民的图腾崇拜,所以每年农历六月初二 莫一诞辰日举行小祭,每隔六年的这一日举行一次 大祭。 (三)师公教的祭祀仪式 “打醮”(壮语称“古筛”) ,是群众为天旱求 雨、驱瘟逐疫、丰收酬神于秋收后或春节期间举行 的群众性祭典仪式。在祭祀仪式中,除诵经演唱 外,道教道公有“踩花灯”舞蹈;茅山教师公则表演 上刀山、过火海等巫术,为非正常死亡的祖先超 渡;梅山教师公主持的祭祀仪式,一般在夜间进 行,通宵达旦,有较多的祭祀歌舞、成套的跳神舞 蹈、民间故事演唱(亦称唱师)及原始的神话戏剧, 深受群众欢迎。 “做斋”(壮语称“古道”) ,是在老人发丧时进 行的一种超度仪式,一般由道教的道公或佛教的僧 公主持祭祀,但也有比较富裕的主家,为了表示阔气 隆重,除了请道公白天超度外,还请师公助兴,主要 在夜间活动,除表演部分跳神歌舞外,主要演唱汉族 民族故事二十四孝。 “跳南堂”是一种还愿的祭祀仪式。人在婴幼 儿时多病,请巫婆卜卦许了愿,成年结婚时需请师公 “跳南堂”进行还愿。 “调香火”是以姓氏房屋为单位进行的一种祭 祖仪式,除无驱邪(鬼)一项外,大致与“打醮”相同。 “赶鬼”是村上有人发病,找巫婆问卦的一种小 型的仪式。师公持剑,画符念咒,或含水喷油锅,无 舞蹈。 “求花”,婚后不孕者,需请师公向花王圣母求 花(人间婴儿均为圣母花园中的花朵) ,师公持花念 咒画符,诵经演唱,有些零星的仪式舞蹈。 “打醮”、“跳岭头”祭祀仪式中的师公表演最为 丰富。这些师公表演形式虽然依附于一定的宗教仪 式,但由于长期流传在民间,历代师公艺人大量吸收 了当地的民间文娱形式,它的舞蹈动作比较丰富,演 唱的神话故事都来自当地的民间传说。 结语 结合师公舞的分布及风格特点,在师公晃颠悠 颤的形态中呈现了壮族师公教信仰多元化的特点, 其中既有蛙、鸟图腾崇拜的痕迹,也有庞大、混杂的 神灵系统在舞蹈中的体现,而承载信仰多元的是其 严谨、规深的仪式。以信仰的多元化特点为基点,对 舞蹈中的各类因素进行研究,我们将会发现壮族师 公舞文化源于壮族先民的巫术信仰,在发展中吸收 和整合了中原汉族古巫傩、道教、佛教等宗教文化因 子和儒家的孝道观念,从而使师公舞蹈文化具有浓 重的原始性、入世性、开放性等特点,这也将是进一 步研究师公舞文化的途径和方式。 ( 责任编辑:黄际影) 86
/
本文档为【壮族师公舞及其文化特征研究_钟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