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汪涵--有味

2014-01-15 34页 pdf 106KB 266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4933

暂无简介

举报
汪涵--有味 1 / 34 有味 ——汪涵 第一部分 第 1节:有味的礼物(1) 有味的礼物 在我起了做这本书的念头的时候,时间还是夏天。夏天南方的太阳很毒,但烦乱总被不 期而遇的大雨一洗而尽,为了与一条河流保持一样的沉静和从容,我经常去长沙附近的一个 小镇散步,那个地方叫做靖港,那条河叫做沩水河。 靖港给我的美感在于它生活的节奏,它固执地在紧邻都市的地方保持了自己的时间感: 那里的水鸟,总在黄昏的时候沿着固定的线路归巢。那里的木匠午睡醒来总在同一个时间, 然后摆开自己的工具...
汪涵--有味
1 / 34 有味 ——汪涵 第一部分 第 1节:有味的礼物(1) 有味的礼物 在我起了做这本的念头的时候,时间还是夏天。夏天南方的太阳很毒,但烦乱总被不 期而遇的大雨一洗而尽,为了与一条河流保持一样的沉静和从容,我经常去长沙附近的一个 小镇散步,那个地方叫做靖港,那条河叫做沩水河。 靖港给我的美感在于它生活的节奏,它固执地在紧邻都市的地方保持了自己的时间感: 那里的水鸟,总在黄昏的时候沿着固定的线路归巢。那里的木匠午睡醒来总在同一个时间, 然后摆开自己的工具,打开他的窗户。那里的豆腐作坊,不用任何钟,也知道在什么时候 开磨最好。然后,开磨的豆香蔓延到整个石板长街。 虽然,这本书的存在并非由于靖港,但我心存感激,在那里的时光,总让我能够更好地 明白自己。我和那里的老人和孩童,一起度过了很多个悠长的白昼。由于他们的启发,我找 到了一些和时间交谈的奥秘。比如,在哪里散步,才能踩到松软的褐土;听到哪一种鸟叫, 就知道夏天其实已经过去了。而看到那些淡蓝的野菊,我总是小心翼翼地抬起脚,它们从不 需要任何的移植,就开得茂盛自在。 因为这些可爱的存在,时间开始明亮起来,那些让我感悟的物件和人物,也在我的脑海 里像野菊花一样生长。 于是,我就开始了写作和整理,时间往往在深夜。在深夜的写作,让我对时间有了更敏 锐的认识。有时候我沉沉睡去,经常梦见童年,据说大多数人的写作都与童年有关。至于我, 梦大都会发生在清晨,在半明半暗的时候,在天边红褐色的残霭即将变成白色的流云的时候, 我有时松开手上的笔(我是一个至今也不会用电脑的人),梦见童年回归,母亲用鸡毛掸子 给我打扫房间,沉静的动作里有着某种永恒。 我由此写下了鸡毛掸子,写下了靖港,也写下了木盆、豆腐干、古琴,还有墨条这些精 巧或者平凡的物件。在清早我快出门的时候,这些物件仍然在,它们有的在我房间里,有的 还在记忆中闪烁,只是,它们都还未曾醒来。我相信,它们和靖港一样有自己的时间感,有 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从这里开始要改“它们”为“他们”,在清晨,我不会去惊扰他们, 就像母亲从不会去惊扰我的梦。 对于我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和他们的制作者之间的关系,在写作的时候我曾经想过 无数次,木盆和古琴这些肯定都听到过我写作的动静,并和我有过交流。他们其实都有自己 的方式,对这个世界了如指掌。通过写作,我确立了与他们的朋友关系。也因为他们,我还 算是一个有味的人。 2 / 34 第一部分 第 2节:有味的礼物(2) 有一天,我想起波兰诗人米沃什的诗《礼物》: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我突然感觉到用它来形容这些东西是多么的好,当一个人什么都不想去占有的时候,他 该是多么的快乐,就像我的那些好朋友那样,比如制琴的朴云子,做豆腐干的老李,做木匠 的于爹。 但想要把这一切的感受写下来,我还是感觉到了难度。其实,我对文字,向来是心存敬 畏的,尤其是在必须要让自己写得有味的时候,所以迟迟不敢下笔。我一直有一个很大的顾 虑,尽管我有那么多不良嗜好,写毛笔字,搞篆刻,养虫子,做木工,玩核桃,玩葫芦做这 些杂七杂八的玩意儿,我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假如有一天,虫子给冻死了,葫芦被摔坏了, 出了这些事情,肯定比在节目现场穿反了裤子更让人揪心。把玩这些至少有一个基本的好处, 那就是不用连累别人和我一起伤心。而把这些写成文字就不一样了,我一定得想清楚,我给 大家说这些到底有什么意义。当一个木匠,炒一碟香干,这些肯定都是有味的好事情,靖港 也是个相当有味的地方,而当它们变成文字之后,是否还会变得香气四溢,我一直不敢想象。 其实这些大多都有不可说的意味在里面,《大品般若经》里有云:“言说是世俗,是故若 不依世俗,第一义则不可说。”我相信人生真正的好东西、好味道,都是不可说的,它们有 时候披上了世俗的外衣,躲在一些不世俗的地方。比如我在靖港的那些师傅和朋友们,都很 少说话,只是默默地生活,享受阳光和各种气味。因为他们,以及他们手上的小物件,这种 表达慢慢有变成文字的可能,木匠、墨工、折扇坊、油布伞、竹林、河流这些,都会比一个 人更为长久地活着,它们比其他复杂的东西,更值得去记录。 你们肯定还想知道为什么我会写下这样的文字,这得从我的师承开始说起。我对文字的 好坏评价,是有所偏执的。这并不会因为书籍报纸上那些刺激的标题发生改变,更不会因为 世界变得越来越刺激,越来越滑稽,我的文字观也会有所变化。 我得感激我最早的师承。我生在苏州,小时候经常和我爷爷到园林里面去逛,接触了很 多树木、小虫子、字画、碑林这些东西都相当奇妙,它们的声响、形状和运动的方式都有奇 特的美感,一直影响着我,我希望我文字里会有它们的 DNA。长大之后我接触了更多的好 东西,也无非是拿它们来作比较,那种美感相当的原始和直观,我从来就无法放弃。 第一部分 第 3节:有味的礼物(3) 那些让我拍案叫绝的物件和文字,其实都有着相似的特征,比如沈复的《浮生六记》里 面有这样的一段:“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 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怡然称快。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 院。”这些文字都相当的缓慢,这微观的生活是多么的有趣。每次我读到这些,也会怡然称 快,沈复和张中行、董桥这许许多多的老先生,他们写下了那么多畅快的好文字,给了我无 3 / 34 数快乐的夜晚,也无形中成为了我的师承。后来看到钱锺书先生在《谈艺录》中引征陆桴亭 的话,谈到生活和小物件之间的关系:“凡有体验有得处,皆是悟。只是古人不唤作悟,唤 作物格知至。”我更加坚定了把小物件写下去的兴趣,这种兴趣也不在于占有与否,而如苏 东坡所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我一直想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一些,对于那些曾经问过我生活意义的朋友,这本书也算 一个小小的回答。文字是我生活的一种方式,但并非最主要的。我用文字去实现我日常生活 的拼贴,努力用木盆、鸡毛掸子、糍粑、墨这些寻常的小物件,做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 一个没有流俗的感悟,和一个不算模糊的,而不是我在舞台上的那些只言片语。假如你 们能够从中看到当一个小工匠的有味生活,更加安心地过有味的日子,偶尔会感觉到我的存 在,只希望你们能够会心地一笑,哪怕是面对在电视节目中的我也行,而不必努力去作那些 不可说的阐释。 那些小物件、小生活,一直都比我更为重要。 最后,就以米沃什的那首《礼物》结语: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汪涵 2009年 12月于长沙六月斋 第一部分 第 4节:靖巷香干(1) 靖巷香干 正文 在我起了做这本书的念头的时候,时间还是夏天。夏天南方的太阳很毒,但烦乱总被不 期而遇的大雨一洗而尽,为了与一条河流保持一样的沉静和从容,我经常去长沙附近的一个 小镇散步,那个地方叫做靖港,那条河叫做沩水河。 靖港给我的美感在于它生活的节奏,它固执地在紧邻都市的地方保持了自己的时间感: 那里的水鸟,总在黄昏的时候沿着固定的线路归巢。那里的木匠午睡醒来总在同一个时间, 然后摆开自己的工具,打开他的窗户。那里的豆腐作坊,不用任何钟表,也知道在什么时候 开磨最好。然后,开磨的豆香蔓延到整个石板长街。 虽然,这本书的存在并非由于靖港,但我心存感激,在那里的时光,总让我能够更好地 明白自己。我和那里的老人和孩童,一起度过了很多个悠长的白昼。由于他们的启发,我找 4 / 34 到了一些和时间交谈的奥秘。比如,在哪里散步,才能踩到松软的褐土;听到哪一种鸟叫, 就知道夏天其实已经过去了。而看到那些淡蓝的野菊,我总是小心翼翼地抬起脚,它们从不 需要任何的移植,就开得茂盛自在。 因为这些可爱的存在,时间开始明亮起来,那些让我感悟的物件和人物,也在我的脑海 里像野菊花一样生长。 于是,我就开始了写作和整理,时间往往在深夜。在深夜的写作,让我对时间有了更敏 锐的认识。有时候我沉沉睡去,经常梦见童年,据说大多数人的写作都与童年有关。至于我, 梦大都会发生在清晨,在半明半暗的时候,在天边红褐色的残霭即将变成白色的流云的时候, 我有时松开手上的笔(我是一个至今也不会用电脑的人),梦见童年回归,母亲用鸡毛掸子 给我打扫房间,沉静的动作里有着某种永恒。 我由此写下了鸡毛掸子,写下了靖港,也写下了木盆、豆腐干、古琴,还有墨条这些精 巧或者平凡的物件。在清早我快出门的时候,这些物件仍然在,它们有的在我房间里,有的 还在记忆中闪烁,只是,它们都还未曾醒来。我相信,它们和靖港一样有自己的时间感,有 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从这里开始要改“它们”为“他们”,在清晨,我不会去惊扰他们, 就像母亲从不会去惊扰我的梦。 对于我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和他们的制作者之间的关系,在写作的时候我曾经想过 无数次,木盆和古琴这些肯定都听到过我写作的动静,并和我有过交流。他们其实都有自己 的方式,对这个世界了如指掌。通过写作,我确立了与他们的朋友关系。也因为他们,我还 算是一个有味的人。 第一部分 第 5节:靖巷香干(2) 有一天,我想起波兰诗人米沃什的诗《礼物》: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我突然感觉到用它来形容这些东西是多么的好,当一个人什么都不想去占有的时候,他 该是多么的快乐,就像我的那些好朋友那样,比如制琴的朴云子,做豆腐干的老李,做木匠 的于爹。 但想要把这一切的感受写下来,我还是感觉到了难度。其实,我对文字,向来是心存敬 畏的,尤其是在必须要让自己写得有味的时候,所以迟迟不敢下笔。我一直有一个很大的顾 虑,尽管我有那么多不良嗜好,写毛笔字,搞篆刻,养虫子,做木工,玩核桃,玩葫芦做这 些杂七杂八的玩意儿,我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假如有一天,虫子给冻死了,葫芦被摔坏了, 出了这些事情,肯定比在节目现场穿反了裤子更让人揪心。把玩这些至少有一个基本的好处, 那就是不用连累别人和我一起伤心。而把这些写成文字就不一样了,我一定得想清楚,我给 大家说这些到底有什么意义。当一个木匠,炒一碟香干,这些肯定都是有味的好事情,靖港 也是个相当有味的地方,而当它们变成文字之后,是否还会变得香气四溢,我一直不敢想象。 5 / 34 其实这些大多都有不可说的意味在里面,《大品般若经》里有云:“言说是世俗,是故若 不依世俗,第一义则不可说。”我相信人生真正的好东西、好味道,都是不可说的,它们有 时候披上了世俗的外衣,躲在一些不世俗的地方。比如我在靖港的那些师傅和朋友们,都很 少说话,只是默默地生活,享受阳光和各种气味。因为他们,以及他们手上的小物件,这种 表达慢慢有变成文字的可能,木匠、墨工、折扇坊、油布伞、竹林、河流这些,都会比一个 人更为长久地活着,它们比其他复杂的东西,更值得去记录。 你们肯定还想知道为什么我会写下这样的文字,这得从我的师承开始说起。我对文字的 好坏评价,是有所偏执的。这并不会因为书籍报纸上那些刺激的标题发生改变,更不会因为 世界变得越来越刺激,越来越滑稽,我的文字观也会有所变化。 我得感激我最早的师承。我生在苏州,小时候经常和我爷爷到园林里面去逛,接触了很 多树木、小虫子、字画、碑林这些东西都相当奇妙,它们的声响、形状和运动的方式都有奇 特的美感,一直影响着我,我希望我文字里会有它们的 DNA。长大之后我接触了更多的好 东西,也无非是拿它们来作比较,那种美感相当的原始和直观,我从来就无法放弃。 第一部分 第 6节:靖巷香干(3) 那些让我拍案叫绝的物件和文字,其实都有着相似的特征,比如沈复的《浮生六记》里 面有这样的一段:“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 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怡然称快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 院。”这些文字都相当的缓慢,这微观的生活是多么的有趣。每次我读到这些,也会怡然称 快,沈复和张中行、董桥这许许多多的老先生,他们写下了那么多畅快的好文字,给了我无 数快乐的夜晚,也无形中成为了我的师承。后来看到钱锺书先生在《谈艺录》中引征陆桴亭 的话,谈到生活和小物件之间的关系:“凡有体验有得处,皆是悟。只是古人不唤作悟,唤 作物格知至。”我更加坚定了把小物件写下去的兴趣,这种兴趣也不在于占有与否,而如苏 东坡所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我一直想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一些,对于那些曾经问过我生活意义的朋友,这本书也算 一个小小的回答。文字是我生活的一种方式,但并非最主要的。我用文字去实现我日常生活 的拼贴,努力用木盆、鸡毛掸子、糍粑、墨这些寻常的小物件,做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 一个没有流俗的感悟,和一个不算模糊的答案,而不是我在舞台上的那些只言片语。假如你 们能够从中看到当一个小工匠的有味生活,更加安心地过有味的日子,偶尔会感觉到我的存 在,只希望你们能够会心地一笑,哪怕是面对在电视节目中的我也行,而不必努力去作那些 不可说的阐释。 那些小物件、小生活,一直都比我更为重要。 最后,就以米沃什的那首《礼物》结语: 如此幸福的一天。 6 / 34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汪涵 2009年 12月于长沙六月斋 制作步骤 第一部分 第 7节:靖巷香干(4)|福哇www.fval.cn小说| 原料: 熟石膏、优质黄豆、酱油、精盐、桂皮、香葱、姜丁、味精、清水适量。 泡豆: 将洗净后的黄豆倒入缸中,加入清水浸泡。 磨糊过箩、煮浆 将浸泡后的黄豆磨成豆浆,并装入自备的白布袋里,榨取其汁。将豆汁倒入锅内烧煮至 沸,取出备用。 点卤上豆腐脑、打块 取少许熟石膏加适量清水,调匀后倒入缸内,再把煮沸的豆浆慢慢注入缸内并搅拌,片 刻之后,使豆浆凝固成豆腐脑。|福$哇%小!說@下*載&站|准备一个大小适中的压制框的压 制板(能在方框内上下活动自如为好),同时备好一块面积比压制板大两倍的白纱布,将木 框平放在底板上,铺上白纱布,然后舀入凝固的豆腐脑,装满后填平。 切块榨压 7 / 34 把白纱布的四角扎起,盖上压制板,加上重物压制。当压出大约三分之一的水分时,卸 去重物,取出压干的豆干,用刀切成方块后投入清水中,浸泡半小时左右取出。 卤制 取适量清水倒入锅内,再把姜丁、桂皮、精盐与酱油、香葱、味精等一起投入锅中,用 旺火烧沸,舀出作为卤水待用。 白坯、浸泡盐水、煮豆干 把清水倒入锅内烧开,放入豆干煮沸一会儿之后,晾冷。取精盐掺清水搅匀,再把已晾 冷的豆干置于盐水缸内,浸泡半天后捞出沥去水分。将已制成的卤水回锅烧沸,再投入豆干, 煮半小时左右,取一块豆干,观察颜色。如色呈棕红,味道香美,即可取出;如色、味欠佳, 可继续烧煮,直至色香俱全,即为香干。 意趣小识 靖港香干|靖港香干历史悠久,在清朝年间靖港“秦玉太”香干就已闻名遐迩,后来, “秦玉太”香干改名为“闲太干子”。解放前靖港镇有十三家做香干的(其中李家、陈家的 香干做得最好)。现在还有数家香干店,香干品质上乘,长沙等地的人都知道靖港香干好吃。 靖港香干按颜色分为黄、白、青干子,都一样,只是做法不同,味道不一样。黄、 青干子多一道卤的程序,而白干子不需要卤。卤料不一样,使得卤出的干子分为黄、青两种。 靖港人做香干有优良的传统,解放前做香干的人,一般都入会,会员研究做香干的技术, 并相互交流。大家学这门手艺都是为了养家糊口,不计较成本,只讲究质量和信誉。 攸县香干|“攸县小吃神州俏,香干血鸭剁辣椒”,在攸县小吃中居于首位的攸县香干, 一直深受推崇。据《攸县志》记载,早在明清时期,攸县香干就小有名气了,攸县城乡流传 着这样一首顺口溜:“皇图岭的香干,东乡的原坛酒,新市的麻鸭,网岭的麻饼糖,尝过之 后永不忘。”现在攸县香干的名气越来越大,慕名品尝的人与日俱增。 第一部分 第 8节:靖巷香干(5) 攸县香干之所以出名,原因有二:攸县的水质好,极少污染;攸县香干的加工工艺讲究。 做香干用水最重要,攸河上游的酒埠江,汇入了漕泊禹王洞的天然矿泉水、皮佳洞过滤的阴 河水和柏市的温泉水,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丰富,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符合 绿色环保的水质。 长沙“德”字香干|香干上面印有一个凸出的字,具有商标意义,这始于十九世纪,印 字香干因此赢得信誉。 过去长沙有“德”字、“泰”字两种香干,均价廉物美,质量过硬,横切竖切无渣无孔, 8 / 34 可谓“快刀切豆腐两面光”。“德”字香干为俞德馨斋首创。俞德馨斋开设于长沙青石桥(即 今解放路),是乾隆年间由浙江绍兴迁来长沙的一家小店。光绪年间,店家请名匠用 24 副 黄杨木雕刻了 1536个“德”字,每字一块,即每天生产 1536块香干,每块售钱两枚。 当时有一首流行语:“青石桥,有干子,德馨斋的香干子。烂板钱,吃包子,留了青蚨 买干子。”因为当时有两种制钱,一种平整完好的叫“青蚨”,一种凸凹不平的称为“烂板”。 “烂板”可以用在茶馆买包子,但“德”字香干却不收“烂板”钱。 宁波楼茂记香干|香干是宁波人最常吃也很爱吃的一种豆制食品,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 宁波楼茂记香干最为脍炙人口。 相传,楼氏最先开设的是一家豆腐作坊,做的是豆腐、豆芽、素鸡、千层、油豆腐、香 干。有一年,楼茂记老板收留了一位病危的外埠老人,那老人在临死前,为感谢楼老板的恩 德,把祖传的精制香干秘方传授给了他。楼老板按照秘方,果然制作出了色香味俱佳的香干, 从此名声大振。 福建长汀豆腐干|“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这是瞿秋白烈士在长 汀狱中写的《多余的话》中的最后一句。瞿秋白对豆腐的赞语,与他在狱中常吃长汀豆腐有 关系。 据《天禄识余》记载,豆腐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前 179-前 122)门下术士首创,至今 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可谓世界上最早的“化学”食品。长汀豆腐干始于唐朝开元年间,距今 已有一千两百多年。 涵舍故事 千里香干救孙膑|“朱仙镇豆腐干”是河南省的著名特产。两千多年前,著名军事家孙 膑曾拜鬼谷子为师,与同门庞涓成为好友。后来,庞涓官拜魏惠王的大将,因为嫉贤妒能, 设法把孙膑诓到魏国,挖其膝骨,并将其打入猪圈,欲使其永无翻身之日。 公道自在人心。在朱仙镇有个豆腐贩子王义,十分同情孙膑。他每天都要在猪圈边上放 几块香干给孙膑吃,孙膑因此得以保命。后来,齐王赏识孙膑的才华,派出使臣买通了魏王 手下,暗中救出孙膑。孙膑到了齐国之后,率领精兵,在马陵道大破魏军,庞涓被逼自杀。 此可谓善恶终有报。 孙膑一刻不曾忘王义的大恩大德,遂将齐国的香干秘方传于王义。王义掌握了秘方,生 意愈加红火,“朱仙镇豆腐干”也因此名声大噪。为了纪念孙膑,朱仙镇的百姓在镇西北修 建了一座“孙子庙”。每逢初一、十五,镇上的豆腐贩子都要到“孙子庙”里焚香磕头,拜 祭这位人人敬仰的孙老夫子。 第一部分 第 9节:糍粑(1) 糍粑 9 / 34 正文 岁暮时分,镇上的馄饨铺都已经打烊了,唯一的小人书店也贴上了封条,街上乱跑的孩 子越来越少,只有几只零散的鸡在巷子散步,光线在我的童年里越来越稀薄,这时候的南食 店摆出了红红的鞭炮。 姨妈给土灶加上了一捆柴火,里面的芦苇秆子便噼噼啪啪地响了。我凑过去看热闹,额 头被映得滚烫。妈妈在大锅里搅动着汤勺,她和姨妈大声说着话:“今年我们两家子在一起 过,打牌就不缺脚了。再过半月守岁的时候,要崽伢子都穿好点,要把建刚的棉袄换掉。” 菜做好了,我去端汤,想不到瓷碗把我的手狠狠地烫了一下,我跳到一边拼命吹自己的 手指头。妈妈在一旁看见了,叫我走开,自己麻利地端走了那只碗,看着她那轻松的表情和 娴熟的动作,我觉得妈妈根本没有感觉到那只碗有多烫人。 晚饭我们吃湖藕炖排骨、辣椒炒腊肉,妈妈穿着红色纺绸棉袄,很好看,丝光随着她说 话的节奏一闪一闪。我在桌子下用脚踢着表哥,她们的话我听得不是太清楚,好像讨论过年 将要发生的事情。小镇的新年比不得城市里的烟花耀眼,但总有不一样的玩乐。比如,二表 哥很会放鞭炮,特别是冲天炮,他从来不怕冲天炮烧了他的手,敢用它瞄准任何东西发射, 当然是背着大人进行的。我清楚记得,有一次他用冲天炮击中了田里一只在找食的黄狗,狗 一声惨叫之后开始仓皇逃窜,我身上都笑出了汗。 我开始期盼过年的大仪仗,尤其是鞭炮和压岁钱。那用红纸包着的钱去年有一块之多, 今年很有可能是两块;还有耍龙灯,那些耍龙灯的都扎着威武的腰带,嘿嘿呵呵地大喊一阵, 然后管人家要上几块糍粑就走;至于鞭炮呢,我希望是一挂千字鞭。记得有一年春节我生病 了,只有在窗口看其他小朋友玩的份,自己什么都没有玩上。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发着烧, 哥哥拿着两分钱到小卖部买了一包姜,对我说,只要吃了姜,多穿几件衣服,蒙头大睡,病 就会好。结果等妈妈回来,生姜使我的体温直接升到了四十度,都能烤爆米花了。那个时候 我还在城里,并不知道乡下过年有这么好玩。 第一部分 第 10节:糍粑(2) 二表哥抢了好大一块骨头在碗里,他说:“建刚,晚上敢和我出去不?” 姨妈马上敲了一下他的手:“晚上莫带他乱跑咯,他前年过年就发烧了。” 二表哥说:“你不晓得,五舅家说今天晚上打糍粑,几个哥哥都去帮忙,我带建刚去看 看,看不得啊?” 糍粑么?我想起来了,手冷的时候喜欢在炭火上烤糍粑,烤糍粑的时候冻疮就不会痒了。 糍粑里面塞上腊八豆,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我心中好奇,这个打糍粑不晓得是怎么个打 法? 我就说:“我要去嘞。” 10 / 34 妈妈咕嘟又喝下一小口汤,没有说什么。姨妈说穿多点就可以去,她起身从大柜里取出 一支手电筒,掼到了二表哥的怀里,然后拿出一条围巾,说把建刚包扎实了。 出发 外面寒气好大,还起了一点点薄雾,我们钻出巷子,看到田埂像一条黑色的长蛇钻到黑 夜尽头,不知道我们到底要走多远。二表哥的手电筒一晃一晃,照到了好多草窝子,还有蛤 蟆洞,表哥探了探脚,说:“建刚,你们城里伢子不晓得走夜路,在乡里有月亮的时候,你 在田上就要捡黑的走,黑的地方没有水,亮的就是水,你走亮的就踩到水坑了。”我说:“我 反正跟着你走,你不带我晚上就不出去。”说着说着,二表哥走得快了起来,一脚绊到一个 草窝子,他骂了一声,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我赶忙拿过手电筒来,说我来打着咯,你指 哪里我就打到哪里。我想要是有火把就好了,火把在电影里被扎头巾的汉子打着,他的额头 出好多汗,火把好暖和啊,特别是有一长溜火把在一起的时候,像一条火龙在夜晚往前冲。 表哥越走越快,我估计他是要让身体赶快发烫吧,路上看到几个水窝里都结了薄冰,发 着细碎的寒光,我使劲扯了扯围巾,说:“还有好远咯,我都要走不动了。”二表哥说:“你 走不动我就背你咯。” 我说:“不要你背,你背要踩蛇。" 二表哥说:“都腊月了,哪里来的蛇?你要想踩蛇,过完年再来,这里到处都是乌梢蛇、 菜花蛇,我带你去,踩一条可以拿到供销社卖五块,还可以去塘里踩黄鳝。” 我们路上看见一个打鱼的,他一个人在一片大池塘边上,把网子扯几下,池塘上的月亮 就马上碎了,我好像还听到螃蟹吐泡泡的声音,其实那可能是鱼篓子里的鱼发出来的。我之 后想起来,那很可能是黄咕鱼,这种鱼最不安分,没有水还能跳好长的时间。那个人穿了双 套鞋,冷得不行,又跺脚又哈气,可能收成也不怎么好。表哥远远喊道:“劲宝,你要早点 回去嘞,下午我听见你爸爸说要搭灶熏鱼,你连鱼都没有腌。”那个人说:“等你转来,我再 打几条,我们一起走咯。” 福ww w口圭Fv aL小c n言兑 第一部分 第 11节:糍粑(3) 我看过表哥淳朴的乐子,那天他带我去过镇上买四角钱一斤的鱼,又给我买一分钱两颗 的姜糖,这些小东西让我觉得小镇煞是可爱。好像在这个乡下,所有的人都和他很熟悉。他 每天跑来跑去,见到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打招呼,他和生意人扯谈,然后拉人打纸牌,让我见 识了好多东西。这今晚的打糍粑,又不知道是什么光景。 遥远的灯 五舅家的灯火慢慢看清楚了,从越来越浓的白雾中传出一群汉子的喊声。表哥一脚踢到 一个大蔑笼子,估计那是装糯米剩下的,他呸了一声,带着我推门冲进去,大声喊:“我把 姨妈的仔带过来了。” 五舅的屋子里挤了七八个汉子,他们蹲在木凳上吃最后几口烟,守着一个巨大的石臼, 11 / 34 他们笑得很厉害,没有想到这么晚了还有人突然会跳进来,尤其是表哥这样令人高兴的人。 他们笑得油灯都有点摇,五舅说:“你来了就好,先带点给你妈妈拿去。” 二表哥给我扯去围巾,然后拿了张小凳,让我坐端正了,他拨了一下炭火盆子,看上面 放着的水壶稳不稳。我想既然这么多人挤在这里,打糍粑肯定是个不得了的事情。 一大盆糯米端上来了,一直码到起了尖,那是刚刚蒸好的。五舅把糯米倒到石臼里,然 后又加上了一大盆。那群汉子先洗了手,每人去侧屋里拿了根大木棍,把木棍也仔细洗了, 然后一起挤到石臼边上,一起喊到:“腊月八,打粑粑,打得好,大家呷。”这像符咒一样的 话语,使得打糍粑充满了神秘的仪式感,然后他们放下木棍,在石臼里乱剁。 我从未见过如此热闹的场景,这比父亲修汽车有意思多了,我把小脑袋挤了进去,哈哈 大笑,那群汉子肯定听不到,我的声音实在太小了。他们都嘿呀嘿呀一起在喊,木棍变成了 千百根,它们运动的弧线有了幻影,糯米马上被捣成了糊糊,在嘿呀嘿呀的声音中,又马上 被捣成了饼,这种集体劳动的节奏似有似无,他们有时候像各自在捣自己的,有时候又像在 一起捣,木棍扬起了优美的线条,我心中发誓以后一定得把它们画下来。它们捣在石臼里发 出沉闷的咚咚声,一直可以传到地下。五舅看见捣得差不多了,就插进来指挥,他沙着喉咙 大喊一声,说:“起!”那些汉子都一起把木棍向上扬起,黏在木棍上的糍粑团被扬得高高的, 一团白光一闪,糍粑团被整个翻了一个边,然后扑哧落下,热气猛地一腾,他们的脸都看不 清楚了,巨大的糯米香味弥漫开来,但是没有烤糍粑时的焦味。 第一部分 第 12节:糍粑(4) 汉子们累了,说今天只怕打得两百斤,做得几个好大的糍粑,搞不好明年的糯米还得涨 两分,今年打多点算是划算的。他们脱下毛衣,都穿着衬衣,又抽了一下烟,把手重新洗了 洗。接着,他们聊起今年的收成,城里又来了哪些亲戚过年。 二表哥递过棒子来,上面沾了好多熟糯米,他喊我尝一口,我就吃了一口,温软的香味 至今我还留在脑海中。 一会儿,他们又重新开始劳作了,要让糍粑最后成形。但是我困了,那些汉子的身影在 我眼睛里晃来晃去,越来越模糊。 新年的礼物 迷糊中表哥背着我走了好远,糯米的热气逐渐散去,冷风吹进了脑袋里,我隐约听到表 哥呼哧呼哧的喘气声。他走得吃力了,还在路上喊了些什么,估计是那个打鱼的人。那片暗 黑的鱼塘没有灯火,或许那个打鱼人的套鞋都湿透了吧。寒气让我紧紧缩住了身体,我爬在 表哥的背上,歪着小脑袋,梦中的新年悄悄到来,我梦到姨妈给我买了一挂千字鞭。 新年过完了,我吃了好多大碗的扣肉,还有腊鱼。与姨妈道别之后,我和妈妈回家了, 姨妈送给我们一个巨大的糍粑,有好几十斤,我妈妈看着那个大糍粑有点犯愁,姨妈就说: “收下吧,收下吧,你这糍粑吃得半年,就当在我家继续过了半年好了。”妈妈有点感动。 乡下人就是如此,家里的鱼肉米恨不得都能送给客人就好,巴不得你能把她所有的东西都背 12 / 34 走就好。表哥帮我们把那个糍粑扛上送我们的拖拉机,他说:“下次你来我们就不去打糍粑 了,我们和那个人一起打鱼去,去打好多鲢子鱼,还有黄咕鱼。”拖拉机启动了,冒出很多 白烟,开走的时候,我想起了表哥宽宽的背,心里有点不舍,差点就要哭了。表哥又大喊了 一声:“你下次来记得,要你爸爸给我做个铁环。” 那个糍粑实在太重了,我和妈妈抬着糍粑,要先到县城,再坐长途客车回湘潭,我记得 那天我们在县城找不着车,就抬着糍粑往汽车站赶,我很早就没有了力气,妈妈都累得抬不 动了。这时候身边有辆板车停了下来,拉板车的是个好老头,他是个好心人,一直把我们拉 到了汽车站,还死活不要钱。 受了这次乡下远征的影响,后来我无比喜欢在炭火上烤糍粑,这算是我最早学会的一种 厨艺,比煎鸡蛋更早。我大口吸入它的焦香味道,看着它由硬慢慢融化到柔软,这个过程象 征了我缓慢的童年。炭火忽明忽暗,糍粑上面会慢慢鼓胀,长出很多焦黑的疙瘩,最后它扑 哧扑哧鼓起大泡,腊八豆就可以放在这里面。我在温暖的新年里,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美味, 又隐隐感到失去乡下幸福的惆怅。那条通向五舅家的道路缓缓淌出了雪水,天寒的时候,那 些汉子晃动的身影不知为何就突然不见了。窗外鞭炮终于噼噼啪啪地响了,过年了,过年了。 我的玻璃窗,永远被妈妈擦得很干净。 第一部分 第 13节:糍粑(5) 又见表哥 表哥后来还来过城里一次,背着一个巨大的糍粑,用化肥袋子装着,坐了几十里的公共 汽车,那些汽车上的农民,都背着糍粑、干鱼之类的东西,操着镇里的口音,去看城里的亲 戚,或者是去赶集。他进来的时候有点腼腆,好像和我都有些生分了。能看出来,他又长结 实了,一个人就能拿那么大一块糍粑。他不停地搓着手,说:“想不到你也长这么高了,要 是你爸爸多给你吃糍粑,你会长得更快点。我得和你叮嘱一下,要是你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 你自己烤,定不要烫了口舌。”他把糍粑放到厨房里,告诉我记得要用水给泡上,然后在桌 子上翻我写的字,说写的真不错,自己好多还不认得。表哥已经是一个黑红脸膛的汉子,该 找媳妇了。我说表哥你记不记得那年你带我去看打糍粑。表哥说:“哪里会不记得,你趴在 我的背上睡得好沉,我回来的时候摔了好几跤,都摔不醒你。第二天还被你姨妈打,我的裤 子全部破了。” 我也想起来了,第二天早上我醒来的时候,嘴边还硬硬的,那是结了壳的糯米,表哥忘 记给我擦了,但姨妈也不再骂他。 制作步骤 泡糯米 将糯米放在水中浸泡一天以上,把糯米中的水分滤干。 蒸制 13 / 34 把泡好滤干的糯米置于木甑里蒸熟。 抹油 在茶油中放入黄色的蜂蜡,加热融化,涂抹在桌面、门板、石臼、木槌等用具的表面。 捶捣 把糯米放进石臼中,用丁字型的大木槌用力捶捣。糯米黏性很强,一般需两个强壮的男 人一上一下地「打」。 成形 在干净的器皿上撒些糯米粉,将捣烂的糯米置于其上揉搓,捏成小团或饼状。 阴干 将成形的糍粑放在通风干燥处阴干。将做好的糍粑浸泡在水中,定时换水,能长时间保 存,可以从腊月吃到次年六七月份。 烤制 糍粑最过瘾的吃法,就是烤。将糍粑放在微微明灭的炭火上慢慢烘烤,火不能太大,而 且要不停地翻边倒面,使它两面均匀受热。糍粑渐渐鼓胀,表皮微微隆起,烤得像一个大包 子时就大功告成了。 配糖 烤好的糍粑可以蘸糖吃,或将糖灌入糍粑中,等其中的热度将糖溶成糖水,此时糍粑入 口甜香无比。 意趣小识 湘西糍粑|湘西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每逢春节来临,农历腊月末,家家 都要打糯米糍粑。据乡土志书记载:“糯米饭就石槽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满月。大者 直径一尺五,寻常者约四寸许,三至八分厚不等。”小糍粑做完后,由心灵手巧、最会做糍 粑的妇女,再做几个大糍粑,小则三五斤,大则十多斤。这叫“破笼粑”,象征“五谷丰登”, 又显示土家人大方。 第一部分 第 14节:糍粑(6) 打糯米糍粑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活,一般都是后生男子汉打,两个人对站,先揉 后打,即使冰雪天也会出一身汗。做糍粑也很讲究,手黏蜂蜡或茶油,先搓坨,后用手或木 板压,要做得光滑、美观。 14 / 34 黔西糍粑|纳灰村,位于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郊万峰林风景区下五屯,是一个布依族聚 居的村寨。纳灰村的游客不多,随意去村里任何一家都可以学习打糍粑的技术。做糍粑的头 天就要把精选的糯米用清水泡在桶里,等完全泡涨了,就装到专用的蒸饭器具—甑里去蒸。 甑是用厚厚的木片箍成的,直径通常在半米左右,上宽下窄,下部置一竹篾片编成尖顶斗笠 形的隔板,既可以使米不沾上锅里的水,又方便蒸汽进入。蒸到九分熟的时候,起锅,将蒸 好的糯米饭倒进石臼里。打糍粑讲究快、准、稳、狠,这样糯米才能打得均匀,打得瓷实, 黏糊糊的有韧性。把打好的糍粑从石臼中取出,放在事先铺好一层黄豆粉的簸箕里,进行最 后的加工。在手上黏蜂蜡或茶油,从糍粑上取下一小块,搓成坨,然后压扁,包上黄豆粉、 芝麻、引子(也就是苏麻等佐料),一个热乎乎的糍粑团就做好了。 客家糍粑|在梅州客家地区,每逢传统节日或家庭喜庆,都有做糍粑的习俗。糍粑的制 法是:取上等糯谷,最好是壳薄质软的红谷糯,经加工成白净的糯米。用清水把糯米浸透, 放进木甑里蒸糯米饭。再放进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因此,客家人把做糍粑叫“打糍粑”。 舂糍粑的杵槌,要用光滑的木杵,糯米饭粒便粘不住。经过用力舂捣,使之成羹状,然后做 成如鸡蛋般大小的糍粑。蘸上炒米、花生、芝麻、黄糖等配制的作料粉,吃起来柔韧鲜滑, 香甜可口。客家农村有句俗话:“十月朝,糍粑子碌碌烧。”说的是每逢农历十月初一,家家 户户做的糍粑热气腾腾。 闽清糍粑|在清代古民居荟萃的闽清坂东镇,糍粑是当地人用当地优质糯米经水泡后, 放进饭甑蒸熟后倒进石臼,一人用木杵舂,一人不停翻动,直舂到米饭黏稠如泥状,挑起不 断为止,民间俗称“打糍”。然后装进盆里,加香油点润,用手搓成块,搓成丸,放进装有 炒熟磨细的芝麻、花生、豆、糖的碗中滚过沾满后即可食用。味道清香,甜润可口,舒气和 胃,多吃不腻。考究的吃法是将糍粑搓成丸子,和肉片、菜梗、香菇、墨鱼、大蒜、辣椒等 一起拌炒,香辣可口,是餐桌上的一道好菜。 第一部分 第 15节:糍粑(7) 涵舍故事 糍粑的故事|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落难的大臣,名叫伍子胥,他因报仇从楚国 来到吴国,想借兵讨伐楚国。当时吴王阖闾深得伍子胥相助,因而坐稳江山。很快,伍子胥 便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得以报仇。 一次,吴王令他主持修建历史上著名的“阖闾大城”,以抵挡外来侵略。大城建好之后, 吴王十分高兴,但伍子胥却一直面露愁容,他深知为臣之道,自己多年来结下无数仇家,恐 怕日后吴国朝廷也难以容他。一日,他回到大营,对自己的亲信说:“大王不知居安思危, 以后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他日我伍子胥一命呜呼之时,若国家罹难,百姓遭殃,在相门(苏 州八个城门之一)城下挖地三尺,便可以找到解一时之困的食物。”后来,吴王阖闾的儿子 夫差继位,听信小人谗言,屡次不顾伍子胥犯难上谏,竟逼得伍子胥自刎而亡。是时,越王 勾践经过多年的卧薪尝胆,准备一举拿下吴国。勾践大军攻城时,正值年关,万物萧瑟,城 里的民众饥寒交迫,不久就断了粮食,一时间,饿殍遍野,正如伍子胥生前所料,吴国和吴 国百姓陷入困境。在此危难之际,伍子胥的亲信突然想起他生前的嘱咐,便暗中派人拆掉城 墙,挖地三尺,他们惊奇地发现,城基竟然是由熟糯米压制成的砖石垒成的。原来,伍子胥 15 / 34 在建“阖闾大城”时,将大量的糯米蒸熟并压成砖块放凉后,垒成城基以备不时之需。人们 纷纷赞叹伍子胥的雄才大略。大家将糯米砖石掘出,敲碎,重新蒸煮,分给全城的百姓吃, 这样,吴国才得以免受灭国之灾。 后来,在楚地一带,每到丰年年关,人们都要用糯米制成像当年“城砖”一样的糍粑, 以此来纪念伍子胥。至今,糍粑仍是南方各地人民每年春节前必做的美食。有的地方的糍粑 为圆形,大大小小,象征着丰收、喜庆和团圆。有的地方又将糍粑称为“年糕”,寓意吉祥 如意,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年糕,年糕,年丰寿高。 第一部分 第 16节:木盆盛满漂流声(1) 木盆盛满漂流声 正文 如果我有两条命,我一定拿一条做一个快乐的木匠。 听到这个,你会吃惊么?你一定不明白当木匠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那一天的午后,我在靖港保健街上,看见于爹一摇一摇,像只公鸭子往前面猛赶,旁边 打铁的卖药的卖茶叶的,还有姚记的坛子菜,都在和他打招呼,他还使劲往前走,谁都不想 理了。看见于爹这么自在,我来了兴致,说:“于爹,等下,我要和你去做木盆。”于爹半眯 着眼睛,速度一点没减,说:“莫来,莫来,我要困觉。” 这个木匠很会享受啊,我决定去查验一下。从保健街往西走一点,不用过那个石拱桥就 到了。我偷偷靠近他的铺子,看到他真的困了,靠在竹躺椅上,把扇子扔在一边,木器店的 门半掩着,午后的阳光晒进铺子里有两尺,都堆在刨花上,还有小虫子在里面飞舞,他就在 阳光边睡得很舒服。那些工具随手散落着,他可以随手把它们拾起来。 我不是木匠!这个事实让我别扭起来,我甚至都有点开始嫉妒了,我挤不进于爹的时间, 他的时间只属于他自己,不属于我。 想实现当木匠的愿望,我必须要耐心点。等阳光漏进窗子只有三寸的时候,他终于醒了, 对我说:“崽伢子,你进来咯。”他算是我的师傅吧,我得靠他才能过一点点的木匠瘾。我们 终于要开始干活了,这时候天气还燥热得很,于爹的头顶上有一个铁吊扇,连漆都没有。他 就打开电扇,这电扇其实很老,一直转了二十年,这是作坊里唯一的电器了。于爹说这是飞 行牌的,广州生产的,非常好,让人凉快,刨花也吹不起,所以就一直没有舍得换。于是, 我和他一起劈木头,刨板子,弄出一大堆板子。第二天,我们要把它箍成木盆。 有人打电话要来找我,我也说:“莫来,我要做木匠。” 做主持啦,接受访问啦,这些我统统都不记得了,现在的我就是个木匠,别的我都不太 愿意记得,谁也打搅不了一个木匠的幸福,可见做木匠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16 / 34 漂流记 小时候,我曾经在山坡上嚼着甘草根,看着满山青草的起伏,它们是我幻想的海浪,风 中摇摆起伏的青草可以带来很丰富的联想,像钢琴在被无形的手弹奏着,像无数大军正在发 起浩大的进攻,也像某个人悄悄躲在里面,也许里面真的藏了一大群人呢。我眯着眼睛望着 太阳,一发呆就是好几个小时,我的幻想像银币一样闪光,那里面什么内容都有,宝藏啊, 旅行啊,飞翔的帽子啊,女孩啊,坦克啊,假如是在课堂,我就会随手画下这些家伙,很有 可能被老师收缴,然后是毫不留情地驱逐。当然还有木盆,我希望家里的木盆可以载着我漂 流,一直到很远的地方,那有溪谷有鲜花的地方。 木盆,就是漂流的使者,好像只有坐着它,才能顺流而下,抵达开满鲜花的溪谷。假如 你真的想流浪,不必选择什么飞机和自驾车,放下那些扮酷的玩意吧,木盆就是个最好的东 西,里面有很深的禅意。唐僧不就是躺在一只木盆里漂流到庙里面,而后成了和尚的吗?玄 奘西游,应该是从那只木盆开始的。木盆,其实是很多人的宿命,他们在木盆里洗了人生的 第 第一部分 第 17节:木盆盛满漂流声(2) 一个澡,木盆让人生的最初啼哭变得安静,诺亚方舟也无非是一只大木盆,它里面能装 很多人,只是因为它实在太大了,别人才会认为那是一只船。 很多年以后,我明白木盆就是我童年的奥德赛,因为木盆,我的漫游没有任何界限。我 经常忘掉时间,在太阳烧到山坡的那一头之后,空气开始潮湿起来时,我吐掉甘草根,从山 坡上跑下来,浑身脏兮兮,穿过窄巷回到家里,等待我的是母亲温柔的呵斥,然后她把我装 进一只大木盆中,给我洗掉山上的污泥。那只木盆在我家的堂屋中,像一朵盛开的巨大睡莲, 在氤氲的蒸气中,我真的感觉我漂流到了仙境。童年盛开,母亲的眼神透过蒸气我看不清, 但她在我肚子上摩挲的手是如此纤细,它在水里划动,木盆盛满飘来飘去的声音。 我想,假如我有一只更大的木盆,我该坐着它漂向哪里? 后来我读到这样的诗句:“刨花像浪头散开,消失在海天尽头,木纹像波动的诗行,带 来岁月的问候⋯⋯” 我明白了,原来所有人的童年就是这样沿着木纹展开,但只有少数人长大后还会记得。 安徒生和这个中国诗人是其中的两个,他们都声称做过笨拙的木匠,他们在刨开木头的时候, 新鲜的回忆也暴露了出来,这种劳动让他们充满灵感。比如,拇指姑娘会在胡桃壳里漂流, 美人鱼在享受气泡。或许,当刨花升起的时候,也总有诗句在一起泛滥。 木匠大师 所以,我要和于爹一起做木匠。 于爹在六十年前就开始做,我在六十年后追赶于爹。 17 / 34 于爹不太会讲故事,他的话太简单了,我都无法了解他做木匠的时候,脑子里都会在想 些什么。偶尔,他会说:“要是手里没有木工,就觉得手里没味。”这个话听起来太简单了, 但它含着很深的意味,所以我还是想写多一点。 他把所有的时间放在这里,他会说很多简单的话,但不会写诗,他把想表达的都装在木 盆里了。六十年来,|福$哇%小!說@下*載&站|于爹一直活得手里有味,做着各种各样的桶 子,有打谷桶、家用的饭桶、米桶、马桶,还有妇人用的坐桶。木工是他生活的胡琴,他咿 咿呀呀地拉着,拉到靖港的水变成昏蓝,拉到心爱的姑娘去了远方,他换了几个新墨斗,换 了几把新钳子,这些都是让人高兴的事情,却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孩子也大了,湘西的送 漆佬不再来了。真不记得,什么时候起用铁桶漆,没有人用生漆了。这些琐事,都是他慢慢 告诉我的。经常,我在这里待一个下午,才能听到他讲出一件很小的事情。 第一部分 第 18节:木盆盛满漂流声(3) 于爹干活的样子,照相照出来应该很好看,假如能画成水粉画应该能更好,他站在无边 的刨花堆中,展开木头的宫殿,像一个孩童骑在木工凳上。他的血气随着手上的青筋一路奔 腾,随着绕锯、平铯、推刨、平槽、劈蔑刀这些工具,贯通到木工、钓鱼、吃饭这些生活琐 事,贯通到木头的每一个疙瘩、每一丝纹理之中,像个真正的大师。 六十年了,他有很多自己的小讲究,保持了他最爽气的工作打扮:一身衬衫,那一碗沱 茶。他从未使过电锯,闻不得上面的生铁气,或许电锯这玩意,只配得上做电影里的道具吧。 他最主要的工具是裂了柄的斧子和刨子,把靖港的时光碎片,在每个年代都裁剪得一样整齐, 那些碎片,随时可以箍成一个硕大的木盆,那是他自己的城。 别想在电话里向他推销电锯,因为他根本不想要。他说:“我没得手机没得电话,你要 做盆子,就直接到这里来。” 集镇 所以,哪一个年代,对于于爹来说都是一个面相。他的历史很简单,刚解放,于爹就在 靖港做木匠,那时候靖港是水陆码头,长沙的南北杂货都在此聚集,大米八分钱一斤,木盆 五块钱一个。乌篷船和小火轮沿着沩水河呼呼地开,上到武汉,下抵湘潭。小镇木匠最多的 时候,有一百多个, 做木盆的箍桶子的却不太多。于爹会把盆子拿到集市上去卖。赶集的时候,小艇挤满了 靖港的河湾,密密麻麻,有的来迟了些,要下人卸货只能先跳到别的艇帮子上,然后给人赔 个笑脸,说借光了。那时候的赶集是最有意思的事情,是一个地方的核心内容,大集里搭上 了无数的小茅棚,除了猪、米、茶籽、洋布、鸡蛋这些占据了集市的大宗,偶尔有被木棍打 死的大蛇或被笼子夹伤了手脚的野兽被拿出来卖,主人就会指着自己手上的伤口给人看,说 这东西捉来多么多么不容易,所以你也别再和我争点秤头秤尾了。万一碰见熟人,是免不了 递根纸烟的,然后约了散场后喝杯谷酒,那边有人煎豆腐炒米粉,间或还有点新卤的猪头肉。 说着这些,又低头翻看新晒的腌菜里面还有没有沙子,抓出一把豇豆看有没有老,新杀的猪 肉淌着血水,辣椒的香味弥漫了整个集市。集市有乡长,乡长就在这嘈杂中踱步,为争执的 交易去扯一下麻纱。于爹的摊子就被挤在这当中,他算是最老实安静的。有人就在这里买谷 18 / 34 桶现买现用了,桶子木盆嘛,只论个卖,不用秤的,用几年不漏水,万一漏了,就拿过来, 箍一箍,又可以接着用。他就住在大堤脚下,最好找的。 第一部分 第 19节:木盆盛满漂流声(4) 有一年大雪成灾,县里读书的孩子都回不了家,船突然没有了,河湾里空荡荡白茫茫的 一片,只有几只无家的水鸟在冰面上哀鸣。那些下过沅江猛洞河的汉子,也被这惊人的大雪 吓到。冰凌一夜之间长得枪杆那么长,在靖港家家户户门檐上吊着,几乎压垮了于爹的作坊。 稻田成了僵硬的铁板,菜根子全部被冻坏了,木柴也奇缺,没有多少人舍得洗澡,听说连洞 庭湖都被冻住了,木炭运不过来;更别说还有人过来订盆
/
本文档为【汪涵--有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