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方剂君臣佐使分类详表

2014-01-19 14页 doc 601KB 860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3038

暂无简介

举报
方剂君臣佐使分类详表 1.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伤寒论 1. 麻黄汤 4 味麻黄汤 麻:桂:杏:甘 组成:(君)麻黄 9 (臣)桂枝 6 - 透营达卫 (佐)杏仁 6 - 降利肺气 (佐使)炙甘草 3 辛温发汗之峻剂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 病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 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4.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 香苏散 4 味香苏散 紫:香:皮:甘 组成:(君)紫苏叶 120 (臣)香附子 120 (佐)陈皮 60 (佐使)炙甘草 30 功用:...
方剂君臣佐使分类详表
1. 解剂:辛温解表剂 伤寒论 1. 麻黄汤 4 味麻黄汤 麻:桂:杏:甘 组成:(君)麻黄 9 (臣)桂枝 6 - 透营达卫 (佐)杏仁 6 - 降利肺气 (佐使)炙甘草 3 辛温发汗之峻剂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 病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 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4.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 香苏散 4 味香苏散 紫:香:皮:甘 组成:(君)紫苏叶 120 (臣)香附子 120 (佐)陈皮 60 (佐使)炙甘草 30 功用: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病机:外感风寒,内兼气滞。 主治: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脘 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 附: 大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 12g、桂枝 6g 、炙甘草 6g、杏仁 6g、石膏 12g、生姜 9g、大枣 3g 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 烦躁,口渴,脉浮紧。大青龙汤系由麻黄汤重 用麻黄,再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 5.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伤寒论 5. 小青龙汤 8 味小青龙汤 桂麻:姜细辛:味芍半:草 组成:(君)麻黄 9、桂枝 9 (臣)干姜 6、细辛 6 (佐)芍药 9、半夏 9、五味子 6 (佐使)炙甘草 6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证 病机:外感风寒,寒饮内停。 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 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 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2.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伤寒论 2. 桂枝汤 5 味桂枝汤 桂:芍:枣姜:草 组成:(君)桂枝 9 (臣)芍药 9 辛温解表之和剂 (佐)生姜 9、大枣 3 枚 (佐使)炙甘草 6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 病机:外感风寒,营卫不和。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 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 法的代表方 6.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医学心悟 6. 止嗽散 7 味止嗽散 百紫:梗白前:芥皮:草 组成:(君)紫菀、百部 各 1kg (臣)桔梗、白前 各 1kg (佐)荆芥 1kg、陈皮 500 (佐使)甘草 375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风邪犯肺证 病机:表邪未尽,肺气失宣。 主治: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 舌苔薄白,脉浮缓。 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 新久咳嗽, 咯痰不爽者,加减运用得宜 附: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伤寒论》 组成:桂枝 9g、芍药 9g、生姜 9g、炙甘草 6g、大枣 3 枚、厚朴 6g、杏仁 6g 功用: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病机:以营卫不和或气血阴阳失调为共性 主治:宿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或风寒表证 误用下剂后,表证未解而微喘者。 7.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景岳全》 7. 正柴胡饮 组成:(君)柴胡 9g (臣)防风 3g (佐)陈皮 4.5g、芍药 6g、生姜 3、5 片 (使)甘草 3g 功用:解表散寒。 病机:风寒束表, 毛窍闭塞, 卫阳被遏, 但感邪较轻。 主治:。 本方药性平和, 对于气血不虛而外感风寒较轻者颇 宜。 3.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张元素方录自此事难知 3. 九味羌活汤 9 味羌活汤 羌:风苍:芩川生白细:草 组成:(君)羌活 9 (臣)防风 9(风药中之润剂)、苍术 9 (佐)细辛 3、白芷 6、川芎 6、生地 6、黄芩 6 (使)甘草 6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病机:外感风寒湿邪,兼内有蕴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无汗, 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 脉浮。升散药和清热药的结合运用 "分经论治" 8. 解表剂:辛凉解表剂 温病条辨 1. 银翘散 10 味银翘散 银翘:薄豉荆牛:桔芦竹:甘 组成:(君)连翘 30、银花 30 (臣)薄荷 18、牛蒡子 18、荆芥穗 12、淡豆豉 15 (佐)竹叶 12、苦桔梗 18、鲜芦根汤 (佐使)生甘草 15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辛凉平剂 病机:温病初起,邪在肺卫。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 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用法强 调"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体现了吴氏"治上焦如羽,非 轻莫举"的用药原则 9. 解表剂:辛凉解表剂 温病条辨 2. 桑菊饮 8 味桑菊饮 桑菊:薄杏桔:连苇:草 组成:(君)桑叶 7.5、菊花 3 (臣)杏仁 6、桔梗 6、薄荷 2.5 (佐)连翘 5、苇根 6 (使)生甘草 2.5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辛凉轻剂 病机:温热病邪犯肺络,肺失清肃,故以咳嗽为主证。 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证。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 脉浮数。 附: 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组成:前胡、荆芥、防风、柴胡、茯苓、桔梗、川芎、羌活、 独活、枳壳 各 4.5g、甘草 1.5g。 功用:发汗解表,消疮止痛。 主治:疮肿初起。红肿疼痛,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舌苔薄 白,脉浮数。本方于败毒散去人参、生姜、薄荷,再加荆芥, 防风,故解表发散之力增强而无益气扶正之效,宜于外感风 寒湿邪而正气不虚之表证及疮疡、瘾疹。 10.解表剂:辛凉解表剂 伤寒论 3.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石甘汤) 4 味麻杏石甘汤 麻石:杏:甘 组成:(君)麻黄 9、石膏 18 (臣)杏仁 9 (佐使)炙甘草 6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病机:表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肺失宣降。 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 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 数者。 14. 解表剂:扶正解表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 参苏饮 13 味参苏饮 苏:葛参:前苓陈桔壳夏木:炙姜枣 组成:(君)紫苏叶 6 (臣)干葛 6、人参 6 (佐)半夏 6、前胡 6、桔梗 4、木香 4、枳壳 4、陈皮 4、茯苓 6 (佐使)炙甘草 4、(使)生姜 7、大枣 1 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 病机:脾肺气虚,内有痰湿,复感风寒。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 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 脉弱 11. 解表剂:辛凉解表剂 伤寒六书 陶氏 4. 柴葛解肌汤 11 味柴葛:羌石芷芩:姜芍桔枣:草 组成:(君)柴胡 6、干葛 9 (臣)黄芩 6、羌活 3、白芷 3、石膏 3 (佐)芍药 6、桔梗 3、生姜 3、大枣 2 (使)甘草 3 辛凉解肌,兼清里热之剂 功用:解肌清热。(重在解肌) 病机:太阳风寒未解,化热入里,初犯阳明或三阳合病。 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 身热增盛, 无 汗头痛, 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 苔薄黄,脉浮微洪。 15. 解表剂:扶正解表剂 伤寒论 3. 麻黄细辛附子汤 3 味 麻:附:细辛 组成:(君)麻黄 6 (臣)附子 9 (佐)细辛 3 功用:助阳解表。 病机:素体阳虚,复感风寒。 主治:1.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发热,恶寒甚剧,虽厚衣 重被,其寒不解,神疲欲寐,脉微沉。 2.暴哑。突发声音嘶哑,甚至失音不语,或咽喉疼痛,恶寒 发热,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脉沉无力。 12. 解表剂:辛凉解表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 升麻葛根汤 4 味升麻葛根汤 麻:葛:赤芍:草 组成:(君)升麻 300 (臣)葛根 450 (佐)赤芍 300 (使)炙甘草 300 麻疹未发,或发而不透的基础方 功用:解肌透疹。麻疹初起 病机:小儿肺胃蕴热,又感麻毒时疫之邪。 主治:麻疹初起。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 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 16. 解表剂:扶正解表剂 重订通俗伤寒论 4. 加减葳蕤汤 8 味葳蕤汤 荷竹:豉葱:薇桔枣:草 组成:(君)生葳蕤(玉竹)9、薄荷 4.5 (臣)生葱白 6、淡豆豉 12 (佐)桔梗 4.5、东白薇 3、红枣 2 (使)炙甘草 1.5 功用:滋阴解表。(汗不伤阴,滋不碍邪,为滋阴解表之良剂) 病机:阴虚之体外感风热。 主治: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 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脉数。 13. 解表剂:扶正解表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 败毒散 12 味 独羌:胡芎:茯人前枳桔:姜荷草 组成:(君)羌活、独活 (臣)川芎、柴胡 (佐)前胡、枳壳、茯苓、桔梗、人参 (佐使)甘草各 900g、生姜、薄荷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逆流挽舟” 病机:正气素虚,又感风寒湿邪。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 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 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17. 泻下剂:寒下 伤寒论 1. 大承气汤 4 味大承气汤 大:芒:实厚 组成:(君)大黄 12 (实) (臣)芒硝 9 (燥) (佐)厚朴 24 (满)、枳实 12 (痞) 功用:峻下热结。 病机:伤寒之邪内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或温病邪入胃肠,热 盛灼津,燥屎乃成,邪热与燥屎互结成实。 主治: 1. 阳明腑实证 [痞、满、燥、实]。“釜底抽薪,急 下存阴”。 2. 热结旁流证。“通因通用”之法。 3. 里热实证之热厥(真热假寒才可以用,称为“寒因寒 用”)、痉病或发狂。 18. 泻下剂:寒下 金匮要略 2. 大黄牡丹汤 5 味 大黄牡丹:硝桃:冬瓜仁 组成:(君)大黄 12、牡丹皮 3 (臣)芒硝 9、桃仁 9 (佐)冬瓜仁 30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肠痈初起,湿热淤滞证 24. 泻下剂:逐水 伤寒论 1. 十枣汤 4 味十枣汤 遂:芫戟:枣 组成:(君)甘遂 (臣)芫花、大戟 各等分 (佐)大枣 10 <-培土制水 功用:攻逐水饮。悬饮。水肿。清晨空腹服用,从小量开始 19. 泻下剂:寒下 伤寒论 3. 大陷胸汤 3 味大陷胸汤 遂:大硝 组成:(君)甘遂 1 (臣佐)大黄 10、芒硝 10 功用:泻热逐水。水热互结之结胸证 25. 泻下剂:攻补兼施 伤寒六书 1. 黄龙汤 10 味黄龙汤 大枳朴硝:当桔三(伤)人 组成:大黄 9、芒硝 12、枳实 6、厚朴 3、人参 6、当归 9、 桔梗 3、生姜 3、大枣 2、甘草 3 功用:攻下通便,补气养血。阳明腑实兼气血不足证 三 - 姜枣草 20. 泻下剂:温下 金匮要略 1. 大黄附子汤 3 味 大附:细辛 组成: (君)大黄 9、附子 12 (臣)细辛 3 功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寒积里实证 26. 和解剂:和解少阳剂 伤寒论 1. 小柴胡汤 7 味小柴胡汤 柴:芩:人夏三(山) 组成:(君)柴胡 24 (臣)黄芩 9 (佐)人参 9、半夏 9、生姜 9、大枣 4 (使)炙甘草 6 功用:和解少阳。伤寒少阳证。热入血室。黄疸、疟疾及内 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21. 泻下剂:温下 备急千金要方 2. 温脾汤 7 味温脾汤 大附:姜芒:人当:草 组成:(君)大黄 15、附子 6 (臣)干姜 4、芒硝 6 (佐)人参 6、当归 9 (佐使)甘草 6 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阳虚寒积证 27. 和解剂:和解少阳剂 金匮要略 2. 大柴胡汤 8 味大柴胡汤 柴:芩大枳:芍夏姜:枣姜 (小柴 胡汤去草人加大枳芍) 组成:(君)柴胡 15 (臣)黄芩 9、大黄 6、枳实 9 (佐)芍药 9、半夏 9、生姜 15 (佐使)生姜 15、大枣 4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少阳阳明合病。呕不止 22. 泻下剂:润下 伤寒论 1. 麻子仁丸(脾约丸)》7 味 二人一芍小承气蜜 7 味麻子丸 麻:杏芍:大枳朴:蜂 组成:(君)麻子仁 500 (臣)杏仁 250、白芍 250 (佐)大黄 500、枳实 250、厚朴 250 (佐使)蜂蜜适量 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肠胃燥热,脾约便秘证 28. 和解剂:和解少阳剂 重订通俗伤寒论 3. 蒿芩清胆汤 10 味 蒿芩:竹枳半陈:碧茯 组成:(君)青蒿脑 4.5~6、青子芩 4.5~6 (臣)淡竹茹 9、生枳壳 4.5、半夏 4.5、陈皮 4.5 (佐使)赤茯苓 9、碧玉散 9(滑石、甘草、青黛) 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少阳湿热证的代表方 23. 泻下剂:润下 景岳全书 2. 济川煎 6 味济川煎 苁蓉:膝归:枳泽升 组成:(君)肉苁蓉 6~9 (臣)当归 9~15、牛膝 6 (佐)升麻 1.5~3、枳壳 3、泽泻 4.5 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 29. 和解剂:和解少阳剂 瘟疫论 4. 达原饮 7 味达原饮 槟榔:草果厚:芩芍母:草 组成:(君)槟榔 6 (臣)厚朴 3、草果 1.5 (佐)白芍 3、知母 3、黄芩 3 (使)甘草 1.5 功用: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午后温服 温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 30. 和解剂:调和肝脾剂 伤寒论 1. 四逆散 4 味 四逆散 柴:芍:实:草 组成:(君)柴胡 6 (臣)白芍 6 (佐)枳实 6 (使)炙甘草 6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阳郁厥逆证, 肝脾气郁证 37. 清热剂:清营凉血 小品方录自外台秘要 2. 犀角地黄汤(芍药地黄汤) 4 味犀角地黄汤 水:地:牡丹皮芍 组成:(君)水牛角 30 (臣)生地 24 (佐)赤芍 12、牡丹皮 9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热入血分证,热扰心神,热伤血 络,蓄血瘀热 31. 和解剂:调和肝脾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 逍遥散 8 味逍遥散 柴:芍归茯:草姜术荷:草 组成:(君)柴胡 30 (臣)白芍 30、当归 30 (佐)茯苓 30、白术 30、炙甘草 15、烧生姜、薄 荷 15 (佐使)炙甘草 15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肝郁血虚脾弱证 调肝养血之名方 38. 清热剂:清热解毒 肘后备急方 1. 黃连解毒汤 4 味黃连解毒汤 连:芩:柏:栀 三黃子 组成:(君)黄连 9 (臣)黃芩 6 (佐)黃柏 6 (使)栀子 9 功用:泻火解毒。 三焦火毒证 32. 和解剂:调和肝脾剂 丹溪心法 3. 痛泻要方 4 味痛泻要方 白术:白:防:皮 组成:(君)白术 90 (臣)白芍 60 (佐)陈皮 45 (佐使)防风 30 脾虚肝旺之痛泻 功用:补脾柔肝,祛湿止泻。泻必腹痛 39. 清热剂:清热解毒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 凉膈散 9 味凉膈散 翘:芩大栀硝:荷竹:蜜草 组成:(君)连翘 (臣)黄芩、栀子、大黄、朴硝 (佐)薄荷、竹叶 (使)炙甘草、白蜜 以泻代清 功用: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 33. 和解剂:调和肠胃剂 伤寒论 1. 半夏泻心汤 7 味半夏泻心汤 夏:姜芩连:枣人:草 组成:(君)半夏 12 (臣)黄芩 9、干姜 9、黄连 3 (佐)人参 9、大枣 4 (使)炙甘草 9 功用:寒热平调,消痞散结。寒热错杂之痞证 小柴胡汤去生姜、柴胡加干姜、黄连 40. 清热剂:清热解毒 东垣试效方 3. 普济消毒饮 14 味普济消毒饮 连芩:荷牛翘僵:马草玄桔陈板:升柴 组成:(君)黄芩、黃连 (臣)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 (佐)玄参、马勃、板蓝根、桔梗、甘草、陈皮 (佐使)升麻、柴胡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大头瘟 34. 清热剂:清气分热 伤寒论 1. 白虎汤 4 味白虎汤 膏:母:粳:草 组成:(君)石膏 50 (臣)知母 18 (佐)粳米 9 (佐使)炙甘草 6 克 功用:清热生津。气分热盛证 41. 清热剂:清热解毒 校注妇人良方 4. 仙方活命饮 14 味仙方饮 金银:芍没皮归香:贝母穿天皂 防芷:酒甘 组成:(君)金银花 9 (臣)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 (佐)白芷、防风、穿山甲、皂角刺、天花粉、贝母 (使)甘草、酒 阳证痈疡肿毒初起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35. 清热剂:清气分热 伤寒论 2. 竹叶石膏汤 7 味竹叶石膏散 膏竹:人麦:半:粳草 组成:(君)石膏 50、竹叶 6 (臣)人参 6、麦冬 20 (佐)半夏 9 白虎汤去知母加半竹麦人 (使)粳米、炙甘草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 清,气津两伤证 42. 清热剂:清脏腑热 小儿药证直诀 1. 导赤散 4 味导赤散 木地:竹:甘草梢 组成:(君)木通 6、生地 6 (臣)竹叶 (佐使)甘草梢 6 功用:清心利水养阴。心经火热证 36. 清热剂:清营凉血 温病条辨 1. 清营汤 9 味清营汤 水牛:地麦元参:银翘丹竹黃连 组成:(君)水牛角 30 (臣)生地 15、麦冬 9、元参 9 (佐)连翘 6、银花 6、竹叶心 6、黃连 5、丹参 6 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热入营分证. 以清营解毒为主,配以养阴生津和“透热转气” 43. 清热剂:清脏腑热 医方集解 2. 龙胆泻肝汤 10 味 龙:芩子:生前泽地木当:甘柴 (胡归生龙子,芩山草木泻) 组成:(君)龙胆草 6 (臣)黃芩 9、栀子 9 (佐)车前子 9、木通 6、泽泻 12、生地 9、当归3 (使)甘草 6、柴胡 6 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肝胆实火上炎证, 肝胆湿热下注证 50. 清热剂:清脏腑热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9. 芍药汤 9 味芍药汤 连芩:木芍当槟:(吃)大黄肉甘 组成:(君)黃连 15、黃芩 15 (臣)芍药 30、当归、木香、槟榔 (佐)大黄 9 (佐兼反佐)肉桂 5 (佐使)炙甘草 6 功用:清热燥湿,调气和血。湿热痢疾 44. 清热剂:清脏腑热 丹溪心法 3. 左金丸(六一丸)2 味左金丸 黄莲:吴茱萸 组成:(君)黄莲 180 (佐使)吴茱萸 30 功用: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肝火犯胃证 辛开苦降,肝胃同治 51. 清热剂:清脏腑热 伤寒论 10. 白头翁汤 4 味白头翁汤 白:连柏:秦皮 组成:(君)白头翁 16 (臣)黄连 6、黃柏 12 (佐使)秦皮 12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痢疾 45. 清热剂:清脏腑热 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方 4. 苇茎汤 4 味苇茎汤 苇茎:薏瓣:桃 组成:(君)苇茎 60 (臣)薏苡仁 30、瓜瓣 24 (佐)桃仁 9 功用: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肺痈,热毒壅滞,痰瘀互结证 52. 清热剂:清虚热 温病条辨 1. 青蒿鳖甲汤 5 味 青蒿鳖甲:母生:丹皮 组成:(君)鳖甲 15、青蒿 6 (臣)生地 12、知母 6 (佐)丹皮 9 功用:养阴透热。 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 46. 清热剂:清脏腑热 小儿药证直诀 5. 泻白散 4 味泻白散 桑:地骨:草米 组成:(君)桑白皮 30 (臣)地骨皮 30 (佐使)炙甘草 3、粳米 功用:清泻肺热,平喘止咳。 肺热喘咳证 53. 清热剂:清虚热 证治准绳 2. 清骨散 5 味清骨 银柴胡:知(吃)胡黄连皮:蒿艽鳖:草 组成:(君)银柴胡 (臣)知母、胡黄连、地骨皮 (佐)秦艽、青蒿、鳖甲 (使)甘草 功用:清虚热,退骨蒸。肝肾阴虚,虚火内扰 47. 清热剂:清脏腑热 脾胃论 6. 清胃散 5 味清胃散 黄:牡升地:归:升 组成:(君)黄连 6 (臣)升麻 9、生地黄 6、牡丹皮 9 (佐)当归 6 (使)升麻 6 功用:清胃凉血。胃火牙痛 54. 清热剂:清虚热 兰室秘藏 3. 当归六黄汤 7 味当归六黄汤 生熟归:芩连柏:芪 组成:(君)当归 6、生地黄 6、熟地黄 6 (臣)黄连 6、黄芩 6、黄柏 6 (佐)黄芪 12 功用: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阴虚火旺盗汗 48. 清热剂:清脏腑热 景岳全书 7. 玉女煎 5 味玉女煎 膏:熟地:麦母:牛 组成:(君)石膏 9~15 (臣)熟地 9~30 (佐)知母 5、麦冬 6 (佐使)牛膝 5 功用:清胃热,滋肾阴。胃热阴虚证 55. 祛暑剂 温病条辨 1. 清络饮 6 味清络饮 银花豆:西丝:竹荷叶 组成:(君)鲜银花 6、鲜扁豆花 6 (臣)西瓜翠衣 6、丝瓜皮 6 (佐使)鲜荷叶边 6、鲜竹叶心 6 功用:祛暑清热。 暑伤肺经气分轻证 49. 清热剂:清脏腑热 伤寒论 8. 葛根黄芩黄连汤 4 味葛根:芩连:草 组成:(君)葛根 15 (臣)黄芩 9、黄连 9 (佐使)炙甘草 6 功用:解表清里。协热下利 56. 祛暑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香薷散 4 味香薷散 香:厚:扁豆:酒 组成:(君)香薷 500 (臣)厚朴 250 (佐)白扁豆 250 (使)酒 功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阴暑 57. 祛暑剂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3. 六一散 2 味六一散 滑石:甘草 组成:(君)滑石 180 (臣)甘草 30 功用:清暑利湿。暑湿证。 64. 温里剂:回阳救逆 伤寒六书 2. 回阳救急汤 12 味回阳救急汤汤 桂附姜:六君(参术苓草 夏皮):味:麝生姜 组成:(君)熟附子、肉桂、干姜 (臣)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炙甘草 (佐)五味子 (使)麝香、生姜 功用:回阳固脱,益气生脉。 中病以手足温和即止 58. 祛暑剂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4. 桂苓甘露散 9 味 滑:膏寒:五苓(桂苓泽白猪):草 组成:(君)滑石 120 (臣)石膏 60、寒水石 60 (佐)猪苓、茯苓、泽泻、白术、官桂 (使)炙甘草 功用:清暑解热,化气利湿。暑湿证。 六一加五苓加膏寒 65. 温里剂:温经散寒 伤寒论 1. 当归四逆汤 7 味当归四逆汤 当桂:芍细:通大:草 组成:(君)当归 12、桂枝 9 (臣)白芍 9、细辛 3 (佐)通草 6、大枣 8 (佐使)炙甘草 6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血虚寒厥证 桂枝汤去生姜加当细通 59. 祛暑剂 温热经纬 5. 清暑益气汤 10 味清暑益气汤 洋瓜.麦荷斛.连竹母.草米 组成:(君)西洋参、西瓜翠衣 (臣)荷梗、石斛、麦冬 (佐)黄连、知母、竹叶 (使)甘草、粳米 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暑热气津两伤证。 66. 温里剂:温经散寒 外科证治全生集 2. 阳和汤 7 味阳和汤 熟鹿:肉炮姜:芥麻:草 组成:(君)熟地 30、鹿角胶 9 (臣)炮姜炭 2、肉桂 3 (佐)麻黄 2、白芥子 6 (使)生甘草 3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阴疽 温阳与补血并用,祛痰与通络相伍 60. 温里剂:温中祛寒 伤寒论 1. 理中丸 4 味理中丸 姜:参:术:草 组成:(君)干姜 (臣)人参 (佐)白术 (使)炙甘草 各 90g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脾胃虚寒.阳虚失血证 金匮要略 中作汤剂,称"人参汤"。 67. 补益剂:补气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 四君子汤 4 味四君子汤 参:术:苓:草 组成:(君)人参 9 (臣)白术 9 (佐)茯苓 9 (使)炙甘草 6 功用:益气健脾。 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 61. 温里剂:温中祛寒 伤寒论 2. 小建中汤 6 味小建中汤 饴糖:桂枝汤 组成:(君)饴糖 30 (臣)芍药 18、桂枝 9 (佐)生姜 9、大枣 6 (佐使)炙甘草 6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中焦虚寒,肝脾不合证. 调和阴阳,柔肝理脾 68. 补益剂:补气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 参苓白术散 10 味参苓白术散 参术茯:药苡扁莲:砂:草梗 组成:(君)人参、白术、茯苓 (臣)山药、莲肉、白扁豆、薏苡仁 (佐)砂仁 (佐使)甘草、桔梗 <- 载药上行,培土生金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脾虚湿盛证 62. 温里剂:温中祛寒 伤寒论 3. 吴茱萸汤 4 味吴茱萸汤 吴:姜:人参:大 组成:(君)吴茱萸 9 (臣)生姜 18 (佐)人参 9 (佐使)大枣 4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 临床应用以食后欲吐,或巅顶头痛 69. 补益剂:补气 内外伤辨惑论 3. 补中益气汤 8 味补中益气 芪:人草白:归皮:升柴草 组成:(君)黄芪 18 (臣)人参 6、炙甘草 9、白术 9 (佐)当归 3、橘皮 6 (佐使)升麻 6、柴胡 6 (使)炙甘草 9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 脾 虚气陷证, 气虚发热证 63. 温里剂:回阳救逆 伤寒论 1. 四逆汤 3 味四逆汤 附子:姜:炙草 组成:(君)附子 15 (臣)干姜 6 (佐使)炙甘草 6 功用:回阳救逆。心肾阳衰寒厥证 70. 补益剂:补气 医学启源 4. 生脉散 3 味生脉散 人:麦:五味子 组成:(君)人参 9 (补) (臣)麦冬 9 (润) (佐)五味子 6 (敛)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气阴两虚 71. 补益剂:补气 医方类聚 5. 玉屏风散 3 味玉屏风散 芪:白:风 组成:(君)黄芪 60 (臣)白术 60 (佐)防风 30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表虚自汗 78. 补益剂:补阴 小儿药证直诀 1. 六味地黄丸 (地黄丸)6 味 熟地:山山:泽茯牡 组成:(君)熟地黄 24 (臣)山萸肉 12、山药 12 (佐)泽泻 9、牡丹皮 9、茯苓 9 功用:滋阴补肾。肝肾阴虚. 三补三泻,补药用量重于"泻药 ",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 《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去桂枝、附子而成 72. 补益剂:补气 傅青主女科 6. 完带汤 10 味完带汤 白山:车芍人苍:皮黑柴:甘 组成:(君)白术 30、山药 30 (臣)人参 6、苍术 9、白芍 15、车前子 9 (佐)陈皮 2、柴胡 2、黑芥穗 2 (使)甘草 3 功用:补脾疏肝,化湿止带。白带常用方 培土抑木,肝脾同治. 脾虚肝郁,湿浊带下 79. 补益剂:补阴 景岳全书 2. 左归丸 8 味左归丸 熟地:山山龟鹿枸:菟牛 组成:(君)熟地 240 (臣)山萸肉、山药、枸杞子、龟板胶、鹿角胶 (佐)菟丝子 120、川牛膝 90 功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龟板胶偏于补阴,鹿角胶偏于补阳,阳中求阴. 纯补无泻、阳中求阴 是其配伍特点 73. 补益剂:补血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1. 四物汤 4 味四物汤 熟:归:芎芍 组成:(君)熟地 12 <- 补血要药 (臣)当归 9 <- 养血调经要药 (佐)白芍 9、川芎 6 功用:补血调血。营血虚滞证 80. 补益剂:补阴 丹溪心法 3 : 2 3. 大补阴丸(大补丸) 6 味大补丸 熟龟:柏母:猪蜜 组成:(君)熟地、龟板 (臣)黄柏、知母 (佐使)猪脊髓、蜂蜜 功用:滋阴降火。阴虚火旺证 培本清源 74. 补益剂:补血 内外伤辨惑论 2. 当归补血汤 2 味当归补血汤 芪:归 (5:1) 组成:(君)黄芪 30 (臣)当归 6 功用:补气生血。 血虚阳浮发热,渴喜热饮. "甘温除热"治法的代表方 空腹时温服 81. 补益剂:补阴 续名医类案 4. 一贯煎 6 味一贯煎 生地:沙枸当麦:楝 组成:(君)生地黄 18~30 (臣)北沙参、麦门冬、当归身、枸杞子 (佐)川楝子 功用:滋阴疏肝。 肝体阴而用阳 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 治疝气、瘕聚等症 75. 补益剂:补血 正体类要 3. 归脾汤 12 味归脾汤 白草人芪:龙归:远茯酸木香:枣 生姜 组成:(君)人参 6、黄芪 3、白术 3、炙甘草 1 (臣)当归 3、龙眼肉 3 (佐)茯神 3、酸枣仁 3、远志 3、木香 1.5 (使)生姜、大枣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 82. 补益剂:补阳 金匮要略 1. 肾气丸 8 味肾气丸 附桂:六味地黄丸 (熟地山山.泽 茯牡) 组成:(君)附子、桂枝 <- 少火生气 (臣)干地黄、山茱萸、山药 (佐)泽泻、茯苓、丹皮 功用:补肾助阳。 阴中求阳 尺脉沉细 76. 补益剂:气血双补 瑞竹堂经验方 1. 八珍汤 (八珍散) 8 味八珍汤 熟人:当芍术茯:川:草 姜枣 组成:(君)人参、熟地 (臣)白术、茯苓、当归、白芍 (佐)川芎 (使)炙甘草 (佐使)生姜、大枣 功用:益气补血。气血两虚证 83. 补益剂:补阳 景岳全书 2. 右归丸 10 味右归丸 附桂鹿:熟地山山枸:菟仲:当归 组成:(君)附子、肉桂、鹿角胶 120 (臣)熟地黄 240、山萸肉、枸杞子、山药 (佐)菟丝子、杜仲 120 (使)当归 功用: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纯补无泻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 阴中求阳 77. 补益剂:气血双补 伤寒论 2. 炙甘草汤(复脉汤) 10 味炙甘草汤 生地:麻仁枣人草胶,麦:桂姜:酒 组成:(君)生地黄 50 (臣)炙甘草、人参、大枣、阿胶、麦门冬、麻仁 (佐)桂枝、生姜 (使)清酒 功用:益气滋阴,通阳复脉。虚劳肺痿. 心动悸, 脉结 代 84. 补益剂:阴阳并补 圣济总录 1. 地黄饮子(地黄饮)14 味地黄饮 山巴地苁:麦五斛附桂: 远茯菖蒲:枣姜 组成:(君)熟地 12、山萸肉、肉苁蓉、巴戟天 (臣)附子、肉桂、石斛、麦冬、五味子 (佐)石菖蒲、远志、茯苓 (佐使)生姜、大枣 功用: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 暗痱证. 上下同治,而以治本治下为主 85. 补益剂:阴阳并补 医便 2. 龟鹿二仙胶 4 味龟鹿二仙胶 龟鹿:人参枸 组成:(君)鹿角胶、龟板胶 (臣)人参、枸杞 功用:滋阴填精,益气壮阳。 真元虚损,精血不足证. 合用四君子汤以助运化 阴阳并补,气血兼顾,故又能益寿延年,养精种子 92. 固涩剂平胃散:固崩止带 医学衷中参西录 1. 固冲汤 10 味固冲汤 山:术芪龙牡:茜海棕白芍五倍子 组成:(君)山萸肉 (臣)煅龙骨、煅牡蛎、黄芪、白术 (佐)白芍、棕榈炭、五倍子、海螵蛸、茜草 功用:固冲摄血,益气健脾。治脾肾亏虚,冲脉不固之血崩、 月经过多常用方 86. 固涩剂: 固表止汗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 牡蛎散 4 味牡蛎散 牡:芪:麻:小麦 组成:(君)牡蛎 (臣)生黄芪 (佐)麻黄根 收敛止汗的代表方 (使)小麦 <-入心经 功用:敛阴止汗,益气固表。体虚自汗、盗汗证 93. 固涩剂:固崩止带 丹溪心法 2. 固经丸 6 味固经丸 龟芩芍:柏:椿香(固经) 组成:(君)炙龟板、白芍、黄芩 30 (臣)黄柏 (佐)椿根皮、香附。 功用:滋阴清热,固经止血。 阴虚血热之月经过多及崩漏的常用方 87. 固涩剂:敛肺止咳 王子昭方,录自卫生宝鉴 1. 九仙散 9 味九仙散 罂:乌人胶,五:款桑白皮贝:桔 组成:(君)罂粟壳 240 (臣)五味子、乌梅、人参、阿胶 30 (佐)款冬花、桑白皮、贝母 15 (使)桔梗 30 功用: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本方为治疗久咳肺虚,气阴耗伤的常用方 94. 固涩剂:固崩止带 傅青主女科 3. 易黄汤 5 味易黄汤 山芡:白果:柏车 组成:(君)炒山药 30、炒芡实 30 (臣)白果 12 (佐)黄柏 6、车前子 3 功用:固肾止带,清热祛湿。 肾虚湿热带下. 带下色黄 88. 固涩剂:涩肠固脱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 真人养脏汤 (纯阳真人养脏汤) 10 味真人养脏汤 罂:豆诃:桂芍归香术参:草 组成:(君)罂粟壳 108g (臣)肉豆蔻 15、诃子 36 (佐)人参、白术、当归、白芍、肉桂、木香 (佐使)炙甘草 功用:涩肠固脱,温补脾肾。治疗虚寒泻痢 95. 安神剂:重镇安神 内外伤辨惑论 1. 朱砂安神丸 5 味朱砂 朱:黄:地当:草 组成:(君)朱砂 15 (臣)黄连 18 (佐)生地 4.5、当归 7.5 (佐使)炙甘草 16.5 功用:镇心安神,清热养血。 治疗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而致神志不安的常用方 89. 固涩剂:涩肠固脱 内科摘要 2. 四神丸 6 味四神丸 骨:肉:味吴茱:(配)姜枣 组成:(君)补骨脂 120 (臣)肉豆蔻 60 (佐)五味子 60、吴茱萸 30 (使)生姜、大枣 功用: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临睡时服药 治命门火衰、火不暖土所致的肾泄,又称五更泄 二神丸(肉豆蔻、补骨脂)主治“脾肾虚弱,全不进食”; 五味子散(五味子、吴茱萸)专治“肾泄”。 96. 安神剂:滋养安神 校注妇人良方 1. 天王补心丹 14 味天王补心丹 生地:麦天归,酸柏:丹参 远茯五朱玄人:桔 组成:(君)生地 120 <- 壮水以制虚火 (臣)天冬、麦冬、当归、酸枣仁、柏子仁 (佐)人参、五味子、茯苓、远志、玄参、丹参、朱砂 (使)桔梗 <- 载药上行以使药力缓留于上部心经 功用: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忧愁思虑太过,暗耗阴血,使心肾两亏,阴虚血少,虚火内 扰. 口舌生疮 90. 固涩剂:涩精止遗 医方集解 1. 金锁固精丸 6 味金锁 沙苑:芡:龙牡莲须:莲粉 组成:(君)沙苑蒺藜 <- 泄精虚劳要药,最能固精 (臣)芡实 (佐)莲须、煅龙骨、煅牡蛎 (使)莲子粉 功用:涩精补肾。肾虚不固之遗精. 治标为主的良方 97. 安神剂:滋养安神 金匮要略 2. 酸枣仁汤 5 味酸枣仁汤 酸枣仁:茯母:川:草 组成:(君)酸枣仁 15 (臣)茯苓、知母 6 (佐)川芎 6 (使)生甘草 3 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阴血不足,虚热内扰 91. 固涩剂:涩精止遗 本草衍义 2. 桑螵蛸散 8 味桑螵蛸散 桑:龟龙:人当远茯菖 组成:(君)桑螵蛸 (臣)龙骨、龟甲 (佐)人参、茯神、当归、菖蒲、远志 功用:调补心肾,涩精止遗。水火不交 交通上下、补养气血 小便频数,或尿如米泔色,或遗尿 98. 开窍剂:凉开 温病条辨 1. 安宫牛黄丸 (牛黄丸)13 味安宫 (牛黄)麝(水牛):芩连 郁栀冰:雄朱珍:金蜂 组成:(君)牛黄、麝香、水牛角 (臣)黄芩、黄连、山栀、冰片、郁金 (佐)朱砂、珍珠、雄黄 (使)蜂蜜、金箔 凉开法的代表方 功用:清热解毒,开窍醒神。邪热内陷心包证 99. 开窍剂:凉开 苏恭方,录自外台秘要 2. 紫雪 17 味紫雪 羚羊麝水牛:升麻玄四石(滑膏 寒:磁),朱硝三香(丁木沉)芒:草:黄金 组成:(君)水牛角、羚羊角、麝香 (臣)石膏、滑石、寒水石、玄参、升麻 (佐)木香、丁香、沉香、朱砂、磁石、芒硝、 硝石 <- 泄热散结以"釜底抽薪", (佐使)炙甘草(使)黄金 功用:清热开窍,熄风止痉。 开上窍,又通下窍 106. 理气剂:行气 内外伤辨惑论 5. 厚朴温中汤 8 味 厚朴:草豆蔻:陈茯木香二姜:草 8 味厚朴温中 厚:草:皮香,生干姜苓:草 组成:(君)厚朴 (臣)草豆蔻 (佐)陈皮、木香、干姜、生姜、茯苓 (佐使)炙甘草 功用:行气除满,温中燥湿。脾胃寒湿气滞证 100.开窍剂:凉开 灵苑方引郑感方,录自苏沈良方 3. 至宝丹 11 味至宝丹 牛黄麝犀角:玳冰安息:雄琥 金朱银箔 组成:(君)犀角、麝香、牛黄 (臣)冰片、安息香、玳瑁 (佐)朱砂、琥珀、金箔、银箔、雄黄 功用:化浊开窍,清热解毒。痰热内闭心包证 清热解毒之中兼能通络散瘀,镇心安神 107. 理气剂:行气 圣济总录 6. 天台乌药散(乌药散)》8 味天台乌药散 乌药:青茴高木 香:巴槟楝 组成:(君)乌药 (臣)青皮、木香、小茴香、高良姜 (佐使)槟榔、川楝子、巴豆 功用:行气疏肝,散寒止痛。肝经寒凝气滞证 101. 开窍剂:温开 广济方,录自外台秘要 1. 苏合香丸(吃力伽丸) 15 味苏合香丸 苏安麝冰: 乳丁檀木沉香附:朱诃荜茇术犀角 组成:(君)麝香、安息香、苏合香、冰片 (臣)木香、檀香、沉香、乳香、丁香、香附 (佐)荜茇、白术(吃力伽)、诃子(诃梨勒皮)、 犀角、朱砂 功用:芳香开窍,行气止痛。寒闭证 108. 理气剂:行气 景岳全书 7. 暖肝煎 8 味暖肝煎 茴香肉桂:当沉乌枸:生茯 组成:(君)肉桂、小茴香 (臣)当归、枸杞、乌药、沉香 (佐使)茯苓、生姜 功用: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补养、散寒、行气并重 102. 理气剂:行气 丹溪心法 1. 越鞠丸(芎术丸)5 味越鞠丸 香附:川苍曲栀 组成:(君)香附 (臣佐)苍术、川芎、神曲、山栀 功用:行气解郁。五药治六郁 香附-气, 川芎-血, 苍术-痰、湿, 山栀-火, 神曲-食 109. 理气剂:降气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 苏子降气汤 10 味苏子降气汤 紫苏:夏前厚:姜(肉桂) 当 (苏叶):草枣 组成:(君)紫苏子 75 (臣)半夏 75、厚朴 30、前胡 30 (佐)肉桂、当归、生姜、苏叶 (使)炙甘草 60、大枣 呼多吸少 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上实下虚喘咳证 103. 理气剂:行气 金匮要略 2.枳实薤白桂枝汤 5 味枳实薤白汤 白瓜:枳朴:桂 组成:(君)瓜蒌、薤白 (臣)枳实、厚朴 (佐)桂枝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 110. 理气剂:降气 摄生众妙方 2. 定喘汤 9 味定喘汤 白果麻:款夏苏杏:芩桑白皮:草 组成:(君)麻黄、白果 (臣)杏仁、苏子、半夏、款冬花 (佐)桑白皮、黄芩 (使)甘草 功用:宣肺降气,清热化痰。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 104. 理气剂:行气 金匮要略 3. 半夏厚朴汤 5 味半夏厚朴汤 夏:厚:姜茯苏 组成:(君)半夏 12 (臣)厚朴 9 (佐)茯苓 12、生姜 15、苏叶 6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梅核气 111. 理气剂:降气 金匮要略 3. 小半夏汤 2 味小半夏汤 半夏:生姜 组成:(君)半夏 20 (臣佐)生姜 10 <- 呕家之圣药,制半夏之毒 功用:化痰散饮,和胃降逆。痰饮呕吐, 呕反不渴 105. 理气剂:行气 太平圣惠方 4. 金铃子散 2 味 金铃子:玄胡 组成:(君)金铃子 30 (臣)玄胡 30 (玄胡索) 行血中气滞 功用:疏肝泄热,活血止痛。肝郁气滞,气郁化火 112. 理气剂:降气 伤寒论 4. 旋覆代赭汤 7 味 旋覆:代赭夏姜:枣参草 组成:(君)旋覆花 9 (臣)代赭石 6、半夏 9、生姜 15 (佐使)炙甘草 9、人参 6、大枣 功用:降逆化痰,益气和胃。胃虚痰阻气逆证 113. 理气剂:降气 金匮要略 5. 橘皮竹茹汤 6 味橘皮竹茹:人三(姜:枣草) 组成:(君)橘皮 15、竹茹 15 (臣)生姜、人参 (佐使)甘草、大枣 功用:降逆止呃,益气清热。胃虚有热之呃逆 三 - 姜枣草 120. 理血剂:活血祛瘀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7. 失笑散 2 味失笑散 五:蒲 组成:(君)五灵脂 6 (臣)蒲黄 6 功用:活血祛瘀,散结止痛。瘀血停滞证,尤以肝经血瘀者为 宜 114. 理血剂:活血祛瘀 伤寒论 1. 桃核承气汤 5 味桃核承气汤 大桃:硝桂:草 组成:(君)桃仁 12、大黄 12 (臣)桂枝 6、芒硝 6 (佐使)炙甘草 6 功用:逐瘀泻热。下焦蓄血证 121. 理血剂:活血祛瘀 金匮要略 8. 桂枝茯苓丸 6 味桂枝茯苓 桂:桃:苓丹芍:蜜 组成:(君)桂枝 (臣)桃仁 (佐)丹皮、芍药、茯苓 (使)白蜜 功用:活血化瘀,缓消癥块。瘀阻胞宫证 115. 理血剂:活血祛瘀 医林改错 2. 血府逐瘀汤 11 味血府逐瘀汤 桃红:芍川牛膝:当地 柴枳:梗:草 组成:(君)桃仁 12、红花 9 (臣)川芎、赤芍、牛膝 9 (佐)当归、生地 9、柴胡、枳壳 (佐使)桔梗 (使)甘草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胸中血瘀证 122. 理血剂:活血祛瘀 金匮要略 9. 鳖甲煎丸 25 味鳖甲煎丸 组成:鳖甲、煅灶下灰、清酒;赤硝、大黄、蟅虫、鼠妇、 蜣螂;柴胡、黄芩、白芍;厚朴、乌扇(射干)、半夏、 葶苈子;干姜、桂枝;人参、阿胶;桃仁、丹皮、紫 葳、蜂窠;瞿麦、石韦 功用:行气活血,祛湿化痰,软坚消癥。疟母、癥瘕 鳖甲灶下清酒, 大硝蟅鼠蜣螂. 柴芩芍厚乌扇半葶苈子胶 人桃. 桂姜蜂紫丹麦石韦 116. 理血剂:活血祛瘀 医林改错 3. 补阳还五汤 7 味补阳还五汤 黄芪:当:桃红芎地芍 组成:(君)生黄芪 120 (臣)当归尾 6 (佐)赤芍 5、川芎 3、桃仁 3、红花 3、地龙 3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中风之气虚血瘀证, 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方 123. 理血剂:止血 十药神书 1. 十灰散 11 味十灰散 大小蓟:荷茜茅侧棕:大牡丹皮,栀 藕汁,萝汁磨京墨 组成:(君)大蓟、小蓟 (臣)荷叶、茜根、侧柏叶、白茅根、棕榈皮 (佐)栀子、大黄、丹皮、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 功用:凉血止血。烧灰存性. 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 117. 理血剂:活血祛瘀 医学发明 4. 复元活血汤 8 味复元活血 大柴:穿桃红:当瓜:草 组成:(君)大黄 30、柴胡 15 (臣)桃仁 15、红花 6、穿山甲 6 (佐)当归 9、瓜蒌根(天花粉)9 (使)甘草 6 功用:活血祛瘀,疏肝通络。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 瓜蒌根 -“续绝伤”《神农本草经》,“消仆损瘀血”《日 华子本草》。以利为度,得利痛减,不尽服 124. 理血剂:止血 丹溪心法 2. 咳血方 5 味咳血方 黛栀:海瓜:诃 组成:(君)青黛、栀子 (臣)瓜蒌仁、海粉 (佐)诃子 功用: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肝火犯肺之咳血证 118. 理血剂:活血祛瘀 金匮要略 5. 温经汤 12 味温经汤 吴桂:牡归川:阿芍夏姜麦参:草 组成:(君)吴茱萸、桂枝 (臣)当归、川芎、牡丹皮 (佐)芍药、阿胶、麦门冬、半夏、生姜、人参 (佐使)甘草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125. 理血剂:止血 济生方 3. 小蓟饮子 10 味 小蓟:蒲地藕:归子滑竹木:草 组成:(君)小蓟 (臣)生地、藕节、蒲黄 (佐)滑石、竹叶、木通、栀子、当归 (使)甘草 功用:凉血止血,利水通淋。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 由导赤散加小蓟、藕节、蒲黄、滑石、栀子、当归而成 119. 理血剂:活血祛瘀 傅青主女科 6. 生化汤 7 味生化汤 当:桃芎:姜酒童:草 组成:(君)当归 24 (臣)川芎 9、桃仁 6 (佐)炮干姜 2、黄酒、童便 (使)炙甘草 2 功用:养血祛瘀,温经止痛。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126. 理血剂:止血 普济本事方 4. 槐花散 4 味槐花散 槐花:侧:荆枳 组成:(君)槐花 (臣佐)侧柏叶 (佐)荆芥穗、枳壳 功用:清肠止血,疏风行气。 治疗肠风、脏毒下血的常用方 127. 理血剂:止血 金匮要略 5. 黄土汤 7 味黄土汤 灶:术附:芩胶地:草 组成:(君)灶心黄土 30 (臣)白术 9、附子 9 (佐)生地 9、阿胶 9、黄芩 9 (使)甘草 9 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 吴瑭称本方为“甘苦合用,刚柔互济法” 134. 治风剂:平熄内风 通俗伤寒论 1. 羚角钩藤汤 10 味羚角钩藤汤 双钩(高)羚:桑菊:芍竹茹茯贝地:草 组成:(君)羚羊角、双钩藤 9 (臣)桑叶 6、菊花 9 (佐)鲜生地 15、生白芍、川贝母、淡竹茹、茯神木 (使)生甘草 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肝经热盛动风 128. 治风剂:疏散外风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 川芎茶调散 9 味川芎茶调散 川:荆荷:细茶防芷羌:甘 组成:(君)川芎 120 <- 血中气药 (臣)薄荷 240、荆芥 120 (佐)羌活、白芷、细辛、防风、茶清 (使)炙甘草 60 功用:疏风止痛。外感风邪头痛 135. 治风剂:平熄内风 医学衷中参西录 2. 镇肝熄风汤 12 味镇肝 怀牛膝:代龙牡龟芍:玄天冬茵陈楝麦芽:草 组成:(君)怀牛膝 (臣)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龟板、白芍 (佐)玄参、天冬、茵陈、川楝子、生麦芽 (使)甘草 功用: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类中风 129. 治风剂:疏散外风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2. 大秦艽汤 16 味 秦艽:独羌防芷细:生地膏芩八珍(去人参) 组成:(君)秦艽 90 (臣)独活克、羌活、防风、白芷、细辛 (佐)当归、白芍、川芎、石膏、熟地、茯苓、白 术、生地、黄芩 (佐使)甘草 60 功用:祛风清热,养血活血。风邪初中经络证 136. 治风剂:平熄内风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3. 天麻钩藤饮 11 味天麻钩藤饮 钩天:石决牛:芩益茯栀桑 寄生仲夜交藤 组成:(君)天麻、钩藤 (臣)石决明 18、川牛膝 12 (佐)栀子、黄芩、益母草、杜仲、桑寄生、夜交藤、 朱茯神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130. 治风剂:疏散外风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 小活络丹(活络丹) 7 味小活络丹 川草乌:天:地没香:陈酒 组成:(君)川乌、草乌 (臣)天南星 (佐)乳香、没药、地龙 (使)陈酒 丸剂: "治之以峻,行之以缓" 功用: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风寒湿痹 137. 治风剂:平熄内风 温病条辨 4. 大定风珠 11 味大定风珠 鸡胶:芍麦干地:五麻牡蛎龟鳖:草 组成:(君)鸡子黄、阿胶 (臣)生白芍 18、麦冬 18、干地黄 18 (佐)生龟板、生鳖甲、生牡蛎、麻子仁、五味子 (使)炙甘草 功用:滋阴熄风。阴虚风动证 131. 治风剂:疏散外风 杨氏家藏方 4. 牵正散 4 味牵正散 白附:蚕蝎:热酒 组成:(君)白附子 (臣)全蝎、僵蚕 (佐使)热酒 功用:祛风化痰,通络止痉。风中头面经络 138. 治燥剂:轻宣外燥 温病条辨 1. 杏苏散 11 味杏苏散 杏苏:桔枳前(给)橘茯半三桔 组成:(君)苏叶、杏仁 (臣)前胡、桔梗、枳壳 (佐)半夏、橘皮、茯苓、生姜、大枣 (佐使)甘草、桔梗 功用:轻宣凉燥,理肺化痰。外感凉燥证 三 - 姜枣草 132. 治风剂:疏散外风 外科正宗 5. 玉真散 7 味玉真散 白天:防芷羌:天麻:酒童 组成:(君)白附子、天南星 (臣)羌活、白芷、防风 (佐)天麻 (使)热酒或童便 功用:祛风化痰,定搐止痉。破伤风 139. 治燥剂:轻宣外燥 温病条辨 2. 桑杏汤 7 味桑杏汤 桑杏:豉沙象贝:栀梨皮 组成:(君)桑叶、杏仁 (臣)香豉、象贝母、沙参 (佐)栀子皮、梨皮 功用:轻宣温燥,润肺止咳。外感温燥证. 右脉数大 133. 治风剂:疏散外风 外科正宗 6. 消风散 13 味消风散 荆防牛蝉:苍通膏母(把)苦 参:当生胡麻仁:草(生) 组成:(君)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 (臣)苍术、苦参、木通、石膏、知母 (佐)当归、生地、胡麻仁 (佐使)生甘草 功用:疏风除湿,清热养血。风疹、 湿疹 140. 治燥剂:轻宣外燥 医门法律 3. 清燥救肺汤 9 味清燥救肺汤 桑:膏麦:枇杷叶:胶杏麻参:草 组成:(君)桑叶 9 (臣)石膏 8、麦冬 4 (佐)人参、麻仁、阿胶、杏仁、枇杷叶 (使)甘草 功用:清燥润肺,养阴益气。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 141. 治燥剂:滋阴润燥 温病条辨 1. 增液汤 3 味增液汤 玄:地冬 组成:(君)玄参 (臣)麦冬、细生地 功用:增液润燥。 热病阴亏液涸, “无水舟停”,当增水行舟. 培土生金 148. 祛湿剂:清热祛湿 伤寒论 1. 茵陈蒿汤 3 味茵陈蒿汤 茵:栀:黄 组成:(君)茵陈 18 <- 治黄疸要药 (臣)栀子 12 (佐)大黄 6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湿热黄疸。 《伤寒论》治疗瘀热发黄,《金匮要略》治疗谷疸 142. 治燥剂:滋阴润燥 金匮要略 2. 麦门冬汤 6 味麦门冬汤 麦:参:半粳大枣:和甘草 组成:(君)麦门冬 42 (臣)人参 (佐)粳米、大枣、半夏 (佐使)甘草 功用:清养肺胃,降逆下气。虚热肺痿. 胃阴不足证 149. 祛湿剂:清热祛湿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 八正散 9 味八正散 滑木:车,瞿萹:栀大黄草:灯心 组成:(君)木通、滑石 (臣)瞿麦、萹蓄、车前子 (佐)山栀子仁、大黄 (佐使)甘草 (使)灯心草 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湿热淋证 143. 治燥剂:滋阴润燥 温病条辨 3. 益胃汤 5 味益胃汤 生地麦:沙玉竹:冰糖 组成:(君)生地 15、麦冬 15 (臣)沙参 9、玉竹 (佐使)冰糖 3 功用:养阴益胃。胃阴损伤证 150. 祛湿剂:清热祛湿 温病条辨 3. 三仁汤 8 味三仁汤三仁(薏蔻杏):滑竹通:夏朴(来) 组成:(君)杏仁 15、白蔻仁 6、薏苡仁 18 (臣)滑石 18、通草、竹叶 6 (佐)半夏 15、厚朴 6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湿温初起及暑温挟湿之湿重于 热证. (杏仁-宣上、白蔻仁-畅中、薏苡仁-渗下) 144. 治燥剂:滋阴润燥 重楼玉钥 4. 养阴清肺汤 8 味养阴清肺汤 生地:麦玄参:丹皮芍贝荷:草(生) 组成:(君)生地 (臣)玄参、麦冬 (佐)丹
/
本文档为【方剂君臣佐使分类详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