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有关西方文论试题的举例

有关西方文论试题的举例

2014-02-11 4页 pdf 302KB 2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182334

暂无简介

举报
有关西方文论试题的举例 有关西方文论试题的举例 (中文考研 远离尘嚣 QQ:1661732092)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分) 1. 苏格拉底讨论的“普遍性”,是指 A.我们所能经验到的完美的典型。 B.我们不能经验到的完美的典型。 C.我们不能经验到的完美的概念。 D.我们所能经验到的完美的概念 2. “或然律”或者“必然律”的要求,使文学更加侧重 A.似乎可信的不可能的事情。 B.似乎不可信的可能的事情。 C.似乎可信的可能的事情。 D.似乎不可信的不可能的事情。 3. 托马...
有关西方文论试题的举例
有关西方文论试题的举例 (中文考研 远离尘嚣 QQ:1661732092)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分) 1. 苏格拉底讨论的“普遍性”,是指 A.我们所能经验到的完美的典型。 B.我们不能经验到的完美的典型。 C.我们不能经验到的完美的概念。 D.我们所能经验到的完美的概念 2. “或然律”或者“必然律”的要求,使文学更加侧重 A.似乎可信的不可能的事情。 B.似乎不可信的可能的事情。 C.似乎可信的可能的事情。 D.似乎不可信的不可能的事情。 3.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艺术的过程必须摹仿自然的过程”,其根据在于 A. “人类摹仿大自然的一切方法”即是“有目的性的发展的方法”。 B. “大自然的事物是真实的,如果它们能够表现储存在神的理性中的形式”。 C. “艺术比历史更真实”。 D. “数学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 4. 在法国新古典主义思潮中,笛卡尔的理性常常意味着 A.张扬个人的理性意志。 B.张扬个人的感性权利。 C.用理性抑制个人的放纵。 D.用理性抑制社会的压迫。 5. 莱辛关于“画与诗的界限”之区别,主要是针对 A.康德的学说。 B.布瓦洛的学说。 C.温克尔曼的学说。 D.狄德罗的学说。 6. 康德关于“无利害”的论说,主要是强调审美活动之中不包含 A.占有对象的欲望。 B.利用对象的欲望。 C.关于对象形式的兴趣。 D.关于对象性质的兴趣。 7. 黑格尔所说的“普遍力量”, 是指 A.一定的性格魅力。 B.一定的伦理理想。 C.一定的审美理念。 D.一定的形式特征。 8. 在华兹华斯看来,最适合诗歌表现的的题材,是 A.微贱的田园生活。 B.动人的法国大革命。 C.朴素的爱情。 D.强烈的感情。 9. 车尔尼雪夫斯基为“美”所下的定义是: A. “美是道德的象征”。 B. “美是生活”。 C. “美是对象与主体的契合”。 D. “美是对立之中的和谐”。 10. 新历史主义批评的最著名命题是 A.历史的形式性与形式的历史性。 B.阅读的文本性与文本的阅读性。 C.诠释的形式性与形式的诠释性。 D.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 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分) 1. 在古希腊哲人中最早讨论“艺术幻觉”问题的是( )。 2. “使文章崇高或者渊深的技巧”是( )的主要论题。 3. 中世纪的“文科之争”,主要是分别强调语法和( )。 4. 关于文艺复兴,( )认为没有一个名称“能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 5. 加达默尔曾经提到:敬虔派运动为诠释学添加了第三种因素,即( )。 6. ( )就是“最后的目的”,这是康德的著名命题。 7. 按照黑格尔的划分,理念只能得到模糊表现的艺术,属于( )的艺术。 8. 一般认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登上历史舞台,是以( )一剧的上演为标志。 9. 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和( ),是俄国现实主义文论的主要代表。 10. 格林布拉特所代表的新历史主义批评,常常以( )的作品为素材。 三、概念解释(每题 8分,共 24 分) 1. 新柏拉图主义 2. 所指 3. 解释的循环 四、指出引文的作者、出处(著作名称)及其主要意义(每题 8分,共 16分) 1. “人对美只应是游戏,而且只应对美游戏。……惟有当他是充分意义的人的时候,他才 能游戏;惟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 2. “符号学……是一种动物学的追求,符号学家要发现符号的种类、差异、功能……。在 过剩的文本面前,……不是去寻求一种意义,而是试图界定符号并描述符号的功能。” 五、论述题(共 30 分) 试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B 4.C 5.C 6.D 7.B 8. A 9.B 10. D 二、填空题 1. 高尔吉亚 2. 朗吉努斯 3. 逻辑 4. 恩格斯 5. 应用 6. 人 7. 象征型 8.《欧那尼》 9. 杜勃罗留波夫 10. 莎士比亚 三、概念解释 1. 新柏拉图主义:Neo-Platonism。新柏拉图主义被认为是以古希腊思想来建构宗教哲学的 典型。其主要代表是普罗提诺,他将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基督教神学观念与东方神 秘主义等思想熔为一炉,从而为基督教文论的基本取向和奥古斯丁等人的神学思考铺平了道 路。所以人们将他视为教父哲学的鼻祖。与柏拉图的“理念”相似,普罗提诺也将美的根源 归结到彼岸世界,并对有别于世俗艺术的“美”的追求本身怀有极高的期待。这一方面使西 方人借助艺术寻求超越的冲动得以传递,另一方面也必然要求批评去揭示文学背后所隐喻着 的永恒真理甚至信仰的启示。 2. 所指:Signified。索绪尔提出的基本概念,与“能指”相对应,指“能指”所指涉的具体 事物或者概念。由于“所指”既可以指涉具象、又可以指涉抽象,因此就有可能脱离具体的 事物而表达象征性的意义(比如并不真实存在的“龙”的象征意义)。在 20世纪西方的形式 批评中,“所指”与“能指”相对应,“能指”是符号的结构层面,“所指”则是符号的意义 层面。 3. 解释的循环: Hermeneutic circle。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对“解释的循环”进行过描述。 它通常可以被概括为两种形式。第一,我们需要某种前理解(pre-understanding)才能进入 文本;没有前理解和问题,就没有理解和回答,也就无从获得意义。第二,通过局部才能理 解整体,而只有理解整体才能准确地理解局部。至海德格尔,“解释循环”的问题被重新理 解,他主张“依照正确的方式进入理解的循环”,因为“理解的循环不是一个听凭任意的认 识方式活动于其间的圆圈,……把这个循环降低为一种恶性循环是不行的,……在这一循环 中包藏着本原性认识的一种积极的可能性。”伽达默尔认为“这显示了解释的循环具有本体 论的积极意义”。这样,“理解”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认识活动,而是“通过理解而获得”的存 在方式。 四、指出引文的作者、出处(著作名称)及其主要意义 1. 出自席勒《美育书简》。席勒是用“自由”界说“艺术”,又通过“艺术”去实现“自由”。 “完整的人”是同自由的“游戏”相互说明的。而能与这种“完整”和“自由”相联系的, 惟有“美”以及艺术活动之中的“审美的人”。 2. 出自卡勒《符号的研究:符号学、文学、解构》。从中可以看到:语言学范式是符号学分 析的关键,他们首先注意的,是一种预先存在的系统,使个别的表达得以组合。 五、论述题 “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一切论说的出发点。在他看来,无论以物质还是理念为依托,人们 其实都是要寻找一种感性世界得以生成和存在的条件。而这种条件被他界定为四种相互关联 的原因: “质料因”是事物构成的基础,其中含有一种向其目的和性质发展的“潜能”。“形式因”是 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原因,这与柏拉图用来表达“理念”的 eídos 相关, 并非指外部形式。“动力因”是一事物得以生成的变化条件。“目的因”则是一事物的生成和 变化所要达到的终点,这是由该事物的本质属性所决定,也是其本质属性所能期待的最高目 标。其中,“动力”的根源取决于本质的“形式”和一定的“目的”;实现了“目的”也就是 最终获得了自己的“形式”。所以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又被统称为“形式因”,“四因” 由此分作“质料”和“形式”两个部分。 “质料因”和“形式因”也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比如对较低级事物而言的“形式”, 又可能是较高级事物的“质料”;“质料”所包含的“潜能”,则是通过获得“形式”而得以 实现。20 世纪的批评家韦勒克,曾主张以“材料”和“结构”的对应取代“内容”和“形 式”的二元模式,其“结构”恰好表达了亚里士多德原本赋予“形式”的涵义。另一位可能 与“四因说”相关的批评家是罗兰·巴尔特,他的“能指”与“所指”构成的“一级符号”, 正如亚里士多德“质料”与“形式”的转换一样,又可以成为“二级符号”的“能指”。 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出发,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原子说和柏拉图的理念说,都成为一 种片面,无论是“物质”还是“形式”都不再能单独成为事物生成和存在的条件。
/
本文档为【有关西方文论试题的举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