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出门问禁入乡随俗_巴基斯坦伊斯兰风俗一瞥_阎彤

出门问禁入乡随俗_巴基斯坦伊斯兰风俗一瞥_阎彤

2014-02-16 5页 pdf 1MB 151阅读

用户头像

is_207286

暂无简介

举报
出门问禁入乡随俗_巴基斯坦伊斯兰风俗一瞥_阎彤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2013 年增刊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文学、文化及其教学 出门问禁 入乡随俗 ——— 巴基斯坦伊斯兰风俗一瞥 阎 彤 摘 要:“出门问禁,入乡随俗”,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要求外邦人放开心胸,对当地 文化怀有必要的敬畏。了解基本的规矩和礼仪,会减少无心之过对他人造成的冒犯与 伤害; 而深入研习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则能使人体验跨文化交流的魅力,获得真诚 的尊重和友谊。巴基斯坦可比作一...
出门问禁入乡随俗_巴基斯坦伊斯兰风俗一瞥_阎彤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2013 年增刊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文学、文化及其教学 出门问禁 入乡随俗 ——— 巴基斯坦伊斯兰风俗一瞥 阎 彤 摘 要:“出门问禁,入乡随俗”,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要求外邦人放开心胸,对当地 文化怀有必要的敬畏。了解基本的规矩和礼仪,会减少无心之过对他人造成的冒犯与 伤害; 而深入研习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则能使人体验跨文化交流的魅力,获得真诚 的尊重和友谊。巴基斯坦可比作一个“千门城堡”:城中的千门万户,表现在多元的语 言与文化上:从乌尔都语的优雅到信德语的甜美,从旁遮普语的激情到普什图语的豪 迈,更还有俾路支语的温婉; 而筑就这一堡垒的基石与城墙,是伊斯兰信仰。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伊斯兰文化;习俗; 礼仪;巴基斯坦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9142(2013)增刊 - 0134 - 05 收稿日期:2012-12-26 作者简介:阎彤,男,山东肥城人,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讲师。 (北京 100089) 一、引言 巴基斯坦,尽管文化源头可追溯到公元前三 世纪,还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于 1947 年与英属印 度分离而独立建国。其建国理念,源于诗人和思 想家阿拉玛·伊克巴尔(Allama Iqbal)20 世纪 30 年代的设想。独立运动本身,则由律师穆罕默德· 阿里·真纳(Mohammad Ali Jinnah)与印度教领导 人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共同领导,首先通 过政治途径脱离英国统治,随后,再由真纳实际推 进,将穆斯林独立建国这一设想付诸实现。巴基 斯坦以伊斯兰的名义建国,伊斯兰教是她的国教。 二、生活的宗教 对于很多人来说,宗教或许是可有可无的,最 多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在巴基斯坦,对大多数的 穆斯林而言,宗教是其生活的全部:他应该一天祈 祷五次;在斋月严守斋戒;不食猪肉;不饮酒;一生 当中应前往麦加朝觐一次,成为“哈吉”;多数人 还要遵从天课(Zakat) ,即缴纳用于社会福利 的税赋。其他的还有:男子在成年之前必须行割 礼;死后应土葬而不能火化;妇女在生理期不祷告 也不用守斋等等。此外,还有其他诸多信条需要 严格遵守,但因时地不同相应稍有变化。 431 1.祈祷 虔诚的穆斯林,无论身处何地,为了每日五次 的祈祷,都要遵照礼仪要求,跪下礼拜。这五次祷 告,规定了不同的鞠躬及叩拜次数。在净身沐浴 之后,他们赤着足,在一块干净的毯子上,面向麦 加行礼。当某人正在祈祷时,外人从其前边走过 是失礼的。 妇女不在公开场合礼拜,少有清真寺对穆斯 林妇女开放。通常,女人们在自家寝室里祷告。 2.斋月 斋月,长达一个月的日间禁食守斋,成年穆斯 林都严格遵守:从日出到日落,不得进食、品尝任 何东西,连灰尘都不能落入口中。在夏日超过 40 摄氏度的气温下,同时还要工作,这对人的毅力, 是个不小的考验。 伊斯兰历,每年随月亮的运转周期推移,因 此,斋月每 36 年也会出现在凉爽的季节。 日落后,当清真寺的执事(Muezzin)发出宣礼 通告(Azan)之后,穆斯林们便效法先知穆罕默 德,以椰枣和清水结束一天的禁食,前往清真寺礼 拜。此后,晚餐就开始了,巴扎上,数倍于平时的 饮食摊点,可以见证晚宴的盛况。人们慢嚼细咬 各色美食,直到入夜。而大约在凌晨 3 点,各家主 妇又要起来为全家准备日出前的一顿热餐了。 3.朝觐 穆斯林一生中须做一次朝觐(Haj) ,即去圣 城麦加朝圣。成功完成各项宗教仪式之后,朝觐 者获得哈吉(Haji)的称号。当介绍时,男人被冠 以“哈吉·萨希伯”(Haji Sahib)的名衔;女人则成 为“哈坚尼斯”(Hajianis) ,但通常并不做如此 称呼。 4.女性须时时遮盖头部 正式活动开始时的诵经,各种场合的礼拜和 祈祷,以及提醒信众按时祷告的宣礼喊话,上述情 况下,女性都须用纱巾遮住头部。 5.清真肉食 宰杀动物,当以割断颈静脉的方式,同时口中 用阿拉伯语念诵“真主至大”。未经如此仪式和 程序,即便是牛羊肉,严格的穆斯林也可能会拒绝 食用。去国外的时候,有的人甚至会改吃素食。 6.表达感激 不该因赠人礼物或所做善举而期待对方感 激,因为一切都来自仁慈的安拉,人只是执行神的 旨意而已。一些受过现代教育的城市人可能例 外。很多人考试得到好成绩或找到一份好工作, 会将成功归于真主的恩赐。他会以给穷人施舍的 形式作为感恩奉献。 7.穿着 妇女须以度巴搭(Dupatta)———一种精美、大 多很漂亮的面纱遮掩头部,特别是在长者面前,低 眉颔首,不问不说话。时尚的城市妇女有时不太 在乎度巴搭。外出时,很多妇女身着博褂 (Burquah)———一种黑色、白色或灰色的可将全 身遮蔽的袍子。 另外,巴基斯坦穆斯林,不分男女,日常都喜 爱穿着巴基斯坦的传统服装纱瓦尔噶密丝 (Shalwar Kamis)———一种由宽松的裤子和长衫搭 配而成的套装,以此来抵制那些西化的时尚,这可 理解为在伊斯兰背景下建立并确定其文化身份的 一种努力。 8.其他规矩、礼仪 规矩、礼仪与穆斯林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其内 心占据着重要地位。 正式的社会活动,习惯“以真主的名义”开 始;表达愿望,要加上“如果真主允许的话”;每逢 喜事,则必道以“赞美真主”来表示感恩。 宗教观念强的人,效法教士毛拉(Mullah) ,蓄 留胡须,长短因人而异,很多人总戴着专为礼拜的 白色圆顶小帽。 婚礼多规矩,重礼数,长长的仪式,一个接着 一个。葬礼则与之类似,只是仪式和步骤需更为 严格地遵照古兰经的规定。 用餐时,人们以右手手指拿取食物,有些人视 刀叉为非传统穆斯林餐具,而不愿使用。 左手被视为是不洁的,饮食忌用左手,见面握 手当然也必用右手。 社会交往,异性之间不宜握手。在很多场合, 男女要分开,不能混杂,公共汽车上也是如此。 由于数个世纪的文化交融,很多印度教的规 矩和风俗也被穆斯林接受,例如给所有父母带来 沉重负担的陪嫁(Dowry)制度、新生儿剃光胎发 以及在圣地焚香等。 531 阎彤 出门问禁 入乡随俗——— 巴基斯坦伊斯兰风俗一瞥 三、伊斯兰神学、圣贤墓地和鬼魂 1.苏菲(Sufis) 《古兰经》涵盖了安拉对人整个一生的训诫。 如同干之于树,只有通过它,生命才能勃发。人们 由此体会到对真主的爱,以及安拉的仁慈。要进 入苏菲的世界———伊斯兰神学,有许多学校。 几个世纪以来,巴基斯坦产生了众多的神学 大师、宣道者、诗人和歌者,他们多出在信德省。 信德、旁遮普神话中的卓越诗篇,堪与世界最优秀 的文学相媲美。敬畏真主的主题,以诗歌与民谣 说唱的形式为普通大众所接受,并深入人心。 2.圣贤墓地 人们去圣贤墓地凭吊,并为之修建精美的陵 寝,为表达对圣贤和真主的热爱,民众为之选用专 为清真寺设计的各种颜色,整个陵墓或其顶部,则 用小镜片及其他饰物点缀。 巴基斯坦境内有数千位圣贤被如此厚葬并受 到尊崇———每个村子都希望有自己的圣人,常常 是一村不止一个。成千上万的人前来墓地祷告, 对圣人倾诉心中的愿望。人们常常把挂锁锁在陵 墓的铁栏杆上,直到愿望实现才打开。在圣贤墓 地,通常妇女多过男子。无助的妇女,面临婚姻危 机,为能给夫家生育一个男丁而在此虔诚地祝祷。 一旦果真生了儿子,圣人的灵异力量则会声名远 播,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前来。 3.鬼魂 很多巴基斯坦人,相信已故的甚至还活着的 圣人具有神奇的力量,同时还相信有恶鬼和精灵。 邪灵能让一个孩子停止发育,使水牛不产崽及耕 地贫瘠;而好的精灵则为人治病、保佑年轻人通过 考试、找到工作等。精灵的名字被用作抗拒邪恶 之眼的武器。人们随身带着圣人为他们书写的 《古兰经》中的词句,如同护身符。司机则常在车 挡板上挂上黑色的旗子,将写有经文的牌子固定 在车上,或在车身写上神奇数字 867,以避开事故 的邪恶之眼。 好运当头或许会引起神灵的妒嫉,人们称之 为邪恶之眼。为避免被邪恶之眼瞄上,很多人把 黑布绑在车辆的挡板上,咏诵古兰真言,佩带护身 符。在新生婴儿耳边念诵《古兰经》,可使孩子获 得保护,从而成为一名穆斯林。夸奖孩子模样漂 亮,则可能会给小孩带来坏运气,甚至招来邪恶 之眼。 这种浓厚的宗教情结,体现于其种种的人生 际遇,是他们摆脱贫困、病痛和灾难的精神支柱。 以坚忍顺从之心接受上天的意志,巴基斯坦人信 仰的力量着实令人感慨。 四、宗教节日 巴基斯坦最大的宗教节日是两个伊德节 (Eid)。过节的时候,家里的晚辈会得到新衣服 和零花钱;乞丐不该空着手从门前打发走;公司学 校通常给雇员发奖金,一般还会放一两天假。 1.开斋节(小伊德节) 头一个节日,即小伊德,是为了庆祝斋月禁食 的结束。斋月接近结束的时候,人们开始急切地 盼望着节日的到来:孩子、姑娘们穿上崭新的传统 服装———纱瓦尔噶密丝;五光十色的琉璃手镯装 点着老幼的手臂;女孩子用指甲草在手掌上描绘 精美的花纹;还有选购节日礼物等等———这一切 都让人兴奋不已。 二十八天的禁食之后,日落时分,所有人都会 向西边地平线上频频驻眸:一旦新月出现,就能结 束斋戒了。在巴基斯坦西部地区,小伊德节有时 会和东部相差一天。那若有若无纤若发丝的月 牙,在人们渴望的目光里,简直是神奇极了。从那 一刻起,将近一个星期,人们都要互道“伊德穆巴 拉克”———伊德节的祝贺。庆祝也随即开始,女 人们做饭,缝衣,唱歌,打扫,几乎要忙个通宵。 第二天清早,各家男主人带着儿孙前往清真 寺做伊德节祈祷,之后,男人和孩子们便去拜访亲 戚朋友和左邻右舍。女人们则忙着照顾家人,在 伊德节的头一天出不了门,她们大多赶在一天的 劳作之前,在家里做完祷告。美食是小伊德节的 中心内容。朋友之间,要互赠伊德节贺卡。在乡 间空地,人们迈着剽悍的舞步,随着喧闹的乐曲, 站成一圈旋转起舞。 2.宰牲节(大伊德节) 小伊德节十个星期之后,是大伊德节。而这 回,不再受能否看清月牙的困扰,因为节日是在新 月后的第十天。当初,安拉阻止易卜拉辛(亚巴 631 阎彤 出门问禁 入乡随俗——— 巴基斯坦伊斯兰风俗一瞥 拉汗)以其爱子作为牺牲奉献,易卜拉辛则遵从 神的旨意,宰杀一只羊作为替代。在这个日子,每 个家庭要效法易卜拉辛,宰杀一只公羊或小牛。 宰牲节当天,男人们须再次到清真寺礼拜,而 在祈祷完毕回家时,则会带着一个屠夫,因为接下 来就要宰牲了。屠夫口中念诵“比思弥拉”,即 “以真主的名义”,割开家畜的颈静脉。牛羊的皮 张由清真寺收集并卖掉,用作慈善。 宰牲肉分成三份,一份给穷人,一份送亲友, 一份则留给自家食用。家里的佣人和年轻人,带 着成盘的生肉外出拜访亲朋好友。到头来,每家 收到与送出的几乎同样多。宰牲肉还被送到孤儿 院,以及送给站在门前的乞丐。 3.穆哈兰姆月(Muharram) 伊斯兰历第一个月,叫穆哈兰姆月,而该月的 第十天是阿舒拉节(the Day of Ashura) ,即先知穆 罕默德的外孙侯赛因阵亡纪念日———他在大概 1300 年前殉教。届时会有十天的哀悼,什叶派教 徒,以前曾追随侯赛因,会举行大规模游行,鞭笞 自己以纪念侯赛因所受的痛苦。人们的后背,受 鞭子末梢铁钉的击打,鲜血直流,场面震撼人心。 逊尼派教徒,也会哀悼侯赛因之死,但会以静默的 方式进行。 在这十天里,电影院会关闭,所有娱乐活动都 要暂停。在此期间,人们宗教情绪极为高涨,逊尼 和什叶两大教派的不同见解,有时会以极端的形 式表现出来。 4.先知生日 穆罕默德的诞辰,人们以祈祷和互赠甜品的 方式来庆祝。在先知降临之夜,人们点燃蜡烛或 油灯并献上祷告,以作纪念。 所有这些节日,彼此衔接围绕成一年,循环往 复,但同一个节日逐年都要往前挪十天。 五、清真寺 巴基斯坦的清真寺不仅是宗教场所,还具有 社会、教育及政治方面的功能。 规模较大的清真寺,在其厅堂或院子里,整日 都可以看到人们在那里,或独坐,或成群围坐低声 交谈。下午,成群的男孩儿会去那里接受《古兰 经》及其语言———阿拉伯语的指导。由于缺少小 学和教师,一些清真寺接管了初等教育的职能。 在城市里,每隔几百米就会有一座清真寺,男人们 常赶到那里做一天五次的礼拜,尽管不少人在宣 礼喊话时就在原地行礼祷告。 1.宣礼喊话(Azan) 为提醒人们祷告,清真寺的执事(Muezzin)会 定时站在宣礼塔上大声呼喊。那孤独的声音,抑 扬顿挫,富有韵律和穿透力,从高处向下发出铿锵 有力的话语:“以至高无上、至慈至悲的真主的名 义……真主之外,别无他神……”,独具一种震撼 人心的效果。 现在很多地方,高音喇叭的金属声已取而代 之,这使宣礼喊话曾经的魅力大减。新来乍到的 人会被凌晨 3 点半的喊话声惊醒。 星期五是主麻日(Jumah) ,中午的祷告是一 周最为重要的活动,相当数量的男子会按时聚集 到清真寺。 2.毛拉(Mullah) 伊斯兰学者分为不同等级,但多数情况下,神 职人员被叫作毛拉,人们尊称其为“毛维·沙黑伯 (Maulvi Sahib)”。毛拉在社区里,往往拥有极高 的威望和影响力,尤其是在穷乡僻壤。在那里,他 的话就是神的启示。伊斯兰是一套完整的生活方 式,自然也涵盖了政治,所以毛拉也进行政治说 教。对于毛拉的影响力,每届政府都不敢小觑。 毛拉,无例外都蓄着大胡子。旁人若效仿,也 会被视为极具宗教观念的人士,他们经常是哈吉, 很多人,头上还总戴着白色的圆顶小帽。 3.清真寺建筑 巴基斯坦清真寺充分体现了伊斯兰教的建筑 文化:有优美的非洲风格的,也有美轮美奂的拜占 廷式样的,还有圆顶波斯特色的。其精品,足以让 巴基斯坦人引以为傲。 拉合尔的巴德夏希大清真寺(The Great Badshahi Mosque) ,作为曾经的帝国清真寺,规模 恢弘,比例精致,在 1986 年伊斯兰堡费撒尔清真 寺(The Shah Faisal Mosque)建成之前,一直被认 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费撒尔清真寺则是将 阿拉伯帐篷的造型与最为前卫的设计风格和谐完 美地融为一体。而位于拉合尔的瓦兹尔·汗清真 寺(Wazir Khan Mosque) ,其大理石石板上成百上 731 阎彤 出门问禁 入乡随俗——— 巴基斯坦伊斯兰风俗一瞥 千的花朵图案,使得整座建筑赏心悦目。坐落在 信德南部答塔(Thatta)的莫卧尔时期的清真寺, 则明显带有一种异域的神秘气息。 六、禁忌与建议 巴基斯坦当地人对外来客极为宽容,知道他 们不可能了解宗教上所有的“应该”和“不应该”。 可是,由于人们对其信仰如此投入,当宗教情感受 到侮辱和伤害时,自然会引发强烈的反应。这规 则极为简单。 1.教义讨论 人们随处都在讨论宗教问题:在公共汽车上、 在商店、在办公室里,简直可以说是在任何地方, 都在讨论,但决非批评。请注意两者的区别。 如果你对伊斯兰教显示出兴趣并诚心求教, 每个巴基斯坦朋友都会感到高兴的,对于伊斯兰 的历史、起源、礼仪等等,多数情况下,他会给你提 供详细而准确的信息。 2.参观宗教场所 宗教圣地必须光脚进入,冬季观光旅行,最好 穿上暖和些的袜子。参观者可以在圣地拍照,但 事先征得许可是基本的礼貌,同时要留意照相时 别误将路过的妇女拍进去。清真寺也对游客开 放,但一定不要忘了在门前除下鞋子。 如同在其他穆斯林国家一样,在巴基斯坦,外 国人所穿着的衣服最好能盖住腿,上衣至少是半 袖的,特别是当你进入清真寺、圣人墓地、陵墓,或 是出席宗教活动的时候,更应如此。 而女士最好穿长袖衣服,把度巴搭戴在头上, 或者以披肩或手帕盖住头部。 3.斋月里的规矩 斋月里,成年人在日出和日落之间禁饮食,也 包括禁烟。儿童则除外,他们无须守斋,但是作为 外国客人,你还是要掌握好分寸和礼貌———在腹 中空空、饥肠辘辘的大人面前,大可不必非要在这 时候给小朋友们几块糖果或饼干。 斋月期间,星级饭店为非穆斯林外国人提供 正常饭食。尽管伊斯兰教义规定,旅途中的人不 必守斋,但巴基斯坦国家航空公司的 PIA航班,仍 然要询问每个乘客是按照正常时间用餐还是遵循 斋月的规定。 4.饮酒 伊斯兰教禁止饮酒,这里没有商店卖酒。外 国人要喝酒可以去五星级饭店买,但需要一个特 别许可证。即便是外国人,也不要在公开场合 饮酒。 5.给女士的建议 女士不要穿着紧身的衣服。巴基斯坦妇女的 纱瓦尔噶密丝极为舒适、优雅,适合任何天气。作 为外国人,你并不需要戴度巴搭。但是你却不妨 准备一条纱巾,放在手袋里,用以遮阳避雨、挡风 沙,以及避开人们好奇的目光。在某些特殊场合, 蒙上度巴搭则是必要的———在人们诵读《古兰 经》、礼拜祈祷或是听到清真寺宣礼喊话的时候, 外来妇女最好像当地女性一样把头遮盖住。 七、结语 巴基斯坦,对于造访者的耐心和诚意,是不吝 回报的,并会随着时间的磨合,逐渐将你引入温馨 友善的氛围。那里的人民对中国怀有友好感情, 谈及文化交流,他们常会引用先知穆罕默德《圣 训》(Hadith)中的教诲:“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 求之”(Seek Knowledge,Even As Far As China) ; 中国人也会给他们讲述唐玄奘和东晋法显的西行 求法。跨文化交流可谓源远流长。 作为外国人,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如果始终对 巴基斯坦人民抱有友好的情感和善意,牢记“出 门问禁,入乡随俗”的古训,虚心学习异域文化, 掌握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尽管有时会遇到些许困 难,但最终都会爱上这个神奇的国度,交到真心 朋友。 ( 责任编辑: 子豫) 831 阎彤 出门问禁 入乡随俗——— 巴基斯坦伊斯兰风俗一瞥
/
本文档为【出门问禁入乡随俗_巴基斯坦伊斯兰风俗一瞥_阎彤】,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