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肱骨近端骨折和肘关节创伤的现代概念

肱骨近端骨折和肘关节创伤的现代概念

2014-02-22 3页 pdf 295KB 144阅读

用户头像

is_743038

暂无简介

举报
肱骨近端骨折和肘关节创伤的现代概念 肱骨近端骨折和肘关节创伤的现代概念 王蕾 DOI:10.3%9/j.issrL1673-7083.2012.01.001 肱骨近端骨折是l临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占全部骨折 的4%~5%,在人群中总年发病率为6.6/1000。65岁以上 老年人大多存在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发病率排在髋部 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之后,位列第3位,占全部骨折的 10%[1]。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理念近年来有所发展,其一 是锁定钢板的应用,其二是重视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 复。针对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系统的 优势在于具有角稳定性,...
肱骨近端骨折和肘关节创伤的现代概念
肱骨近端骨折和肘关节创伤的现代概念 王蕾 DOI:10.3%9/j.issrL1673-7083.2012.01.001 肱骨近端骨折是l临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占全部骨折 的4%~5%,在人群中总年发病率为6.6/1000。65岁以上 老年人大多存在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发病率排在髋部 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之后,位列第3位,占全部骨折的 10%[1]。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理念近年来有所发展,其一 是锁定钢板的应用,其二是重视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 复。针对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系统的 优势在于具有角稳定性,螺钉与钢板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 更有利于骨一螺钉界面的稳定,而不是通过骨与钢板间的摩 擦力获得稳定,从而改善了骨折愈合率。肱骨近端粉碎性 骨折时肩关节周围组织有多种损伤的可能,例如浮肩损伤、 老年患者伴发肩袖结构损伤、骨折脱位患者伴发盂唇损伤、 高能量创伤伴发臂丛神经或腋神经损伤等等,肩关节周围 组织结构损伤的修复与预后功能密切相关。 一系列研究已报道锁定钢板系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的有效性,同时报道其相关并发症:感染、内固定断裂、螺 钉切出、肩峰下撞击、骨不连、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等。肱 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总发生率为7.9%,而4部分骨折的发 病率更高(14.5%),但均低于普通钢板内固定组相应的肱 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这可能是锁定钢板系统的优点 之一,但还需进一步大样本、长时间随访病例研究予以验 证。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骨折严重程 度,f;()%肱骨头坏死发生于A()分型中C型骨折。发生 肱骨头坏死后,患者肩关节功能较差。肱骨近端骨折总 骨不连发病率约为1.6%,骨不连发生并不均与骨质疏松 有关。有研究表明,年轻人3部分粉碎性骨折骨不连发 病率较高,其原因可能是高能量损伤往往使骨折粉碎程 度高,并可伴发肱骨干损伤。有学者认为选择较长的锁 定钢板可能有利于此类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理想的内固定能获得良好的初始稳定性和负荷传 导。Fra难ren等[23研究发现,解剖复位(尤其是大结节)可 明显获得更好的肩关节功能,其ConStant-Murley评分更 高。但是肱骨头复位丢失的发病率比较高,约为12.2%。 复位丢失的原因主要是复位后内侧壁支撑不够及内固定 失效(断裂或拔出)。总体而言,2部分和3部分骨折术后 肩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而4部分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 欠佳。I沁ttler等口1研究发现,头劈裂型骨折的肩关节功 能评分明显差于其他骨折类型,说明此类骨折并不是内 固定的适应证,即使是锁定钢板也同样效果欠佳,肱骨头 作者单位:2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上海 市伤骨科研究所 · 1 · ·专家述评· 置换可能是更好的选择。Lungershausen等[43对肱骨近 端骨折的回顾性研究表明,对于3部分骨折而言,锁定钢 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钢板和克氏针。肩关节功能 和上肢活动水平,会随着康复治疗的进行,在术后1年逐 步改善,其后增加幅度有限。锁定钢板的主要问题是内 固定失败后发生螺钉切出.不得不进行翻修。锁定钢板 的坚强稳定性,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反而导致更高的切出 风险。对肱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钢板而言,需要在提供 防止切出的弹性和提供稳定的坚强性之间达到理想的平 衡。对手术技术而言,肱骨内下方的支撑是避免上述并 发症的关键。 轻度内翻可以接受,干骺端内下方粉碎性骨块可通过 支持螺钉获得支撑。应用锁定钢板同时进行植骨及应用骨 替代物获得肱骨头内下方的支撑。是一种解决办法。目前, 还没有相关的系列研究和报道,可能是将来的关注点。 强调锁定钢板的适应证和手术技术的合理性,可以 明显提高手术效果,降低骨质疏松性、粉碎性肱骨近端骨 折进行肱骨头置换的比例。.在手术选择过程中,骨 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和骨折粉碎波及肱骨干范围,是最 主要的考虑因素。回顾文献以及结合笔者本人的经验, 对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提出以下建议:①术中至 少在2个方向良好透视下确定螺钉位置,是避免螺钉穿 透肱骨头关节面的必要条件。②尽可能复位大结节并通 过粗的缝线将其固定在钢板上,通过钢板获得对大结节 的支撑。③避免将钢板放置过高,钢板顶端至大结节顶 端距离应>5mm,当存在内翻移位情况时更应注意。 ④确保锁定螺钉正确锁定于锁定孔中。⑤为避免远期因 肱骨头塌陷导致的螺钉切出,肱骨内下方支撑具有关键 性作用,同时肱骨头轻度内翻是可以接受的。⑥应用植 骨或骨替代物获得内下方支撑是可考虑的选择。 高龄患者3部分骨折、4部分骨折及肱骨头劈裂骨折 发生肱骨头坏死的风险大,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法仍然 是未解决的问题,是否需要手术及手术方法均未达成一 致意见。总体上,对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及所谓老年性不 可重建的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肱骨头置换是较好的选择。 但令人意外的是,denHartog等b1对33篇文章1096例 3部分及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高龄患者治疗结果的风险 分析提示,以Constant-Murley评分作为评价,肱骨 头置换组疗效并不优于保守治疗组。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目的是恢复肱骨解剖结构,同 时保留肱骨头血供。当肱骨头不能获得稳定固定或存在 缺血性坏死时,可选择肱骨头置换术。初次肱骨头置换 万方数据 · 2· 术用于治疗移位的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伴或不伴肱骨 头脱位)、头劈裂型骨折、关节面压缩超过钺)%的凹陷骨 折和部分骨块移位明显及骨量减少的3部分骨折。肱骨 头置换指征在过去几年中略有改变,其入选标准依据并 发症、失败率情况和内固定技术的改进,也有相应改变。 肱骨头置换术前需要对患者一般情况和受伤肩关节 进行评估。有研究表明,65岁以下患者经肱骨头置换术治 疗的效果优于65岁以上患者,神经损伤、吸烟和饮酒将影 响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患者对术后肩关节活动限制 和术后康复的依从性,也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对于骨 折的评估,也是获得良好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因素之一。由 于肱骨头置换术的效果并非均十分理想,对4部分骨折 患者仍可考虑行内固定手术。对外翻嵌插型4部分骨 折,即使是老年患者,也应考虑行内固定手术。 应用反置式肩关节假体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并不是新 的观点,Grammom在1989~1993年应用该假体治疗急、 慢性肱骨近端骨折22例,但他的治疗结果未见报道。当 反置式肩关节置换术用于巨大肩袖撕裂患者或肱骨近端 肿瘤切除时,尽管会丧失部分肩袖功能,但仍然可恢复主 动前屈运动。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效果不佳 的原因。在于结节移位或不愈合所致肩袖功能欠佳。反 置式肩关节置换术用于翻修肱骨头置换术后效果不佳的 病例,可改善其肩关节功能;也是治疗某些老年肱骨近端 骨折的可靠选择。有关反置式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 端骨折的报道很少,1篇有关早期治疗结果的报道[6]提示 其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其他神经 症状、脱位、异位钙化和肩胛骨凹痕现象等。 反置式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探索刚刚开 始,与肱骨头置换术一样,其技术和也会不断改进。 需要进一步明确结节固定的意义,因为临床随访很困难,随 着手术患者年龄的增长,很多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死亡。 尽管肩关节成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是一项成熟技术,但 仍然有人质疑它的效果,重新评价它的作用。Neer最初报 道,肱骨头置换术治疗急性骨折很少有良好效果。然而严 重的骨折不能实施内固定,就需要其他治疗方法,否则将发 生急性损伤或晚期盂肱关节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些 问题不仅更常见,而且更难处理。反置式肩关节置换术可 能是老年严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治疗选择。 即使是有经验的骨科医生,面对肘关节复杂创伤,依 然具有挑战性。在讨论临床治疗之前,必须深入了解肘 关节解剖和生物力学特性。肘关节周围任何骨结构和软 组织损伤,均会或多或少地影响肘关节的稳定性。“稳定 性”,是现代肘关节创伤治疗的核心。各种治疗方法,包 括骨折内固定及韧带修复或重建,正是围绕着恢复肘关 节的稳定性展开;各种生物力学研究的重点,也是为了明 确哪些结构(骨骼、肌肉和韧带)才是维持肘关节在不同 情况下稳定性的主要结构。 与大多数关节一样,肘关节的稳定性由静态稳定结 构和动态稳定结构两大部分组成。其中静态稳定结构主 要指韧带和骨骼。静态稳定结构中肱尺关节(骨关节结 构)、内侧副韧带前束及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是最为主要 的三大组成部分。通常,这三大结构若完整,则肘关节稳 定。静态稳定结构的次要组成部分还包括肱桡关节、屈 肌总腱、伸肌总腱和关节囊。动态稳定结构主要指肘关 节周围的肌肉。 肘关节复杂创伤通常表现为骨折伴随韧带断裂,最 为典型的莫过于所谓“恐怖三联症”,甚至一些简单骨折 也会伴随着重要软组织损伤,例如桡骨小头骨折伴发内 侧副韧带损伤、肘关节脱位伴发内外侧韧带损伤,一旦忽 视之则可能导致远期肘关节不稳定【7]。因此,在治疗前 必须同时评估骨关节结构及主要韧带结构的完整性。 一些传统观念并未被完全打破,例如桡骨小头对肘 关节稳定性的作用有限,对一部分粉碎性骨折可以进行 桡骨小头切除而不影响肘关节功能。但必须明确,首先 在内侧副韧带完整的情况下,桡骨小头确实是次要结构, 但一旦内侧副韧带撕裂,桡骨小头就跃升为对抗外翻应 力的主要结构,此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83;其次,一些看 似独立的桡骨小头骨折,如EsseX-LDpresti损伤,其实是 前臂创伤的延伸部分,一旦贸然切除桡骨小头,将进一步 导致下尺桡关节及前臂功能紊乱;第三,对肘关节后外侧 旋转不稳定患者来说,生物力学研究已发现桡骨小头结 构对于肘关节的稳定性有一定意义。 近年来一些研究强调冠状突在维持肘关节稳定中的 价值。Fem等[91报道,在“恐怖三联症”尸体模型研究中, 一旦冠状突缺损超过50%,即使进行桡骨小头置换并同 时修补外侧韧带复合体,也不能恢复肘关节的完整性。 Pollock等n01报道,在后内侧旋转不稳定尸体模型研究 中,I型冠状突骨折经修复外侧韧带复合体后,不影响肘关 节稳定性,而部分Ⅱ型及全部Ⅲ型冠状突骨折不但造成肘 关节运动异常,而且同时引起内旋和内翻不稳。 至于肱骨远端骨折,虽然也位于肘关节内,但通常不 直接影响肘关节稳定性。其治疗更多地遵循关节内骨折 治疗理念——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对于A型和C型肱 骨远端骨折,“双柱理论”受到临床广泛接受。选择合适 的入路,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总之,随着内固定材料和人工肩关节假体设计的不断 发展,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效果也不断 进步,患者肩关节功能不断改善,患者满意度逐渐增加。但 是目前仍存在一系列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在今后临床实 践中不断探索。在肘关节创伤治疗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 “稳定性”的重要地位,全面评估及修复肘关节重要骨骼和 韧带结构的完整性,以期获取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蹦唧HlM,I
/
本文档为【肱骨近端骨折和肘关节创伤的现代概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