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解析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解析

2014-03-03 2页 pdf 177KB 6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9271

暂无简介

举报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解析 摘要:金融体系的功能之一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 置。本文在分析金融发展与促进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 就目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 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 服务 实体经济 (一)金融发展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 1.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戈德史密斯在其 金融结构理论中,通过对35个国家近100 年的资料研究和 统计分析,得出了金融相关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的基 本结论。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分别提出了发展中 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深化论”和“金融抑制论”。 卡普认为,存款利率上...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解析
摘要:金融体系的功能之一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 置。本文在分析金融发展与促进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 就目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 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 服务 实体经济 (一)金融发展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 1.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戈德史密斯在其 金融结构理论中,通过对35个国家近100 年的资料研究和 统计分析,得出了金融相关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的基 本结论。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分别提出了发展中 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深化论”和“金融抑制论”。 卡普认为,存款利率上升能促进银行存款增加,并使得银 行信贷规模扩大,从而扩大全社会投资总量。1990 年代 初,金和莱文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寻求建立一种包括发 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内的一般金融发展理论。他们根 据内生增长模型—AK 模型得出,金融发展通过影响一个 国家的储蓄率和资本配置效率而影响其经济增长的。他 们利用 80个国家 1960~1989 年间的数据,发现金融中介的 规模和功能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中的资本形成,而且刺 激了全要素生产力的增长和长期经济增长①。 2.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金融机构通过金 融市场发行金融工具产品,通过储蓄动员、资本形成、资本 运作等途径,以促进实体经济的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从 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 司的研究,基于 2002~2010年的年度数据,采用统计检验 进行相互作用的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融资总量与经济增长 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具体而言,GDP 与新增人民币贷款的相关系数为 0.73,与社会融资总量的 相关系数为 0.85②。在实际金融服务中,金融机构对推动 中国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 保、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的信贷支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 升级,引导出口结构优化;着眼于扩大消费需求,加大对民 生领域的信贷支持,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调整经济 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信贷资源分配失衡情况③。 此外,银行业在推行绿色信贷并限制对“两高一剩”行 业信贷、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不足 虽然金融机构多年来一直加强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 的促进作用,并有效化解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 响,但目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仍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1.中央银行金融资产与负债规模膨胀。在过去的五 年,中国人民银行的总资产增长了 119%,并于 2011年末达 到 28万亿人民币(约合 4.5万亿美元)。而美联储、欧洲央 行在 2011年末资产规模分别为 3万亿美元和 3.5万亿美 元。与之相对应,中国的广义货币(M2)在过去五年中也 增长了 146%,截至 2012年 2月底,中国的M2至 86.7万亿 元人民币,约合 13.8万亿美元。到 2011年,中国新增M2 的规模全球占比达52%(聂伟柱,2012)。 中国通过创造需求和扩张银行信贷刺激经济,M2常 规性的快速增长,导致 2011年末,中国 M2/GDP达到了 189%,而美国等多数发达国家这一指标大都小于 100%。 这意味着中国的货币化水平过高,而中国多年M2的巨量 发行,形成了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对实体经济中的大宗 商品、企业成本及居民消费形成不利影响。 2.社会金融资产的膨胀。金融资产的膨胀的形成因素 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推动因素,这是指直接影响金融资产 扩张的因素,包括金融领域的结构性变化和周期性发展、 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工具的创新等;第二类是拉动因素, 这是指间接影响金融资产扩张的因素,包括传统的实物经 济因素、宏观经济政策和结构调整政策、以及其他政治和 非经济因素等(Argnor,1996)。金融资产的膨胀是金融全 球化背景下实体经济向金融化或虚拟化转变的结果,金融 资产过度膨胀,超载实体经济资源配置的需求,必然向虚拟 经济领域扩张,可能导致民间借贷和场外交易畸形发展。 近年来,我国金融总量快速扩张,金融结构多元发展, 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证券、保险类机构对实体 经济资金支持加大,2010年中国金融资产总规模已达到 GDP的 3倍左右,2009年末银行业机构本外币资产总规模 达到 78.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26.3%;保险业资产总规模达 到 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21.6%,用于投资的保险资产也达 到 2.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19.7%。我国金融资产规模虽然 增长很快,但很大程度上是在原有框架下进行简单扩张, 金融资产结构的失衡问仍然突出(颜慧 2010)。另一方 面,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过快做大金融资产,容易造 成社会资本脱实就虚,以及虚拟经济膨胀等问题。 3.金融机构的“脱媒”现象。“金融脱媒”是指资金绕过 “媒介”而直接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产生 资产负债关系的现象。在脱媒的过程中,信托、理财产品 等新兴金融的勃兴使得商业银行存款大幅下降,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也对贷款表现出明显替代效应。目前新增人民 币贷款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也不能全面反映 实体经济的融资总量。2010年实体经济通过银行承兑汇 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从金融体系融资分别达 2.33万亿 元、1.13万亿元和 3865亿元。在银行资产端脱媒的过程 中,信托业由于其拥有广泛的资金来源和诸多的投资领域 而成为脱媒的受益者。信托行业从 2007 年开始快速发展 以来,当年投向房地产领域的资金占全部信托资产的 10%。此后,房地产信托资金在信托资产中的占比持续提 升,2010 年以来该占比已接近 20%,由此产生的结果是, 通过银信合作与房地产信托,使得银行的资金间接流入房 地产市场,一定程度上助推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总之,影 子银行和表外活动导致银行的脱媒现象,会影响中央政府 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 4.信贷结构上的差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在结构上 应加大对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重点支持经济结构调整、 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自主创新,加快解决农村金融服务 不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从上市公司看,产能扩张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解析 逄金玉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解析 短论 -- 170 《管理世界》(月刊) 2012年第 5期 依然集中在传统行业,以 2003 年为基期,以上市公司投资 现金流量中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买为基础测算分行业 的产能扩张情况,发现采掘、化工、交运、机械设备均在 2009 年的经济刺激政策下出现再加速现象。在公司类贷 款的行业配置上,2011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贷款总额比2010 年末环比增长了 8.6%,而同一时期,商贸零售贷款上的增 速则大大超过了平均贷款增速约 12个百分点,达到了 20.3%。特别是 2009年以来,国内出现了金融和实体经济 关联度逐渐弱化的局面,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大项目融 资及大企业融资很多;二是房地产价格和部分农产品价格 泡沫化。因此,金融机构在服务产业升级及小微企业等方 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当然,2008年后出于稳定出口、投 资以及人民币汇率的需要,导致信贷的快速扩张,形成贷 款质量下降和银行体系一定的系统性风险,也是金融机构 特别需要加以防范和化解的。 5.信贷期限的短期化。目前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短期化 问题严重,显示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虽然 2012年 3月 份新增贷款总量较大,但是从贷款结构上看,贷款短期化 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从 2009年开始,我国新增贷款中中 长期贷款占比呈现趋势性下降,2012年 3月份的新增贷款 中,中长期贷款仅有 2701 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 26.74%。从贷款余额同比上看,中长期贷款余额与短期贷 款余额的同比增速自 2010年年中开始,一改以往的同向 波动,出现了此长彼消的反向走势,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 增速持续下降,已降至 20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中长期 贷款的疲弱反映了当前企业中长期投资意愿不强,实体经 济的有效需求不足。再从民间金融的发展看,民间借贷短 期化与追求暴利为代表的投机行为密切相关。由于在各 类投机活动的背后几乎都存在从实体经济中流出的民间 资本以及部分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 将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以及金融系统的稳定。 6.资金运用的低效率。研究表明,在 2000年后,中国 企业以大量资本支出驱动收入、利润的快速增长,但却没 有产生令人满意的经营现金流。以 2000年为定基来测算 上市公司中的盈利增长指标,发现中国企业在营业收入、 净利润均呈现较高增速,但经营现金流量几乎没有增长。 2009年以后,上证指数、沪深 300和深证成指的各类成分 公司现金流状况均出现大幅恶化,尽管净利润率依然维持 在相对高位(曹阳,2012)。长周期看,无现金式增长与货 币财政政策宽松下的高投资有关。政策层面上,体现为财 政、货币政策的易松难紧,利率管制下超低价格的信贷配 给扭曲了正常的投资。同时,由于利率的管制,企业的融 资成本比较低,居民部门长期为企业部门提供补贴,低利 率环境刺激着企业的投资冲动,使得微观经营层面上,企 业过度追求收入增速扩张,而忽视资金的使用效率。 7.商业银行过高的利润率。数据显示,2011年前 3个 季度,中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 8173亿元,同比增长 35.4%,人均利润近 40万元。而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去 年前 3个季度实现利润 3.68万亿元,银行的人均净利润是 工业企业的 12倍(吴雨、刘琳,2012)。从上市银行看,一 是 2011 年上半年A 股上市银行净利润合计 4654.53亿元, 同比增长 34.34%;同期A 股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 长 23.95%,银行板块是后者的 1.43倍。二是 2008-2010 年 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 17.05%和 26.69%;2010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超过 20%。 三是 2011 年上半年银行净息差算数平均值从 2009年的 2.37%提高到 2011年 6月末的 2.61%;6月末上市银行手续 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达 20.12%,较 2007 年的 12.75%提高 近一倍(周伟,2011)。一方面,在现行的利率体制下,息差 过大,使银行有了天然盈利庇护;另一方面,银行议价能力 大幅提升,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上浮 20%至 50%,部分 银行甚至将存款作为发放贷款的前提条件。同时,更多的 商业银行高附加值中间业务收入(包括投资银行、代理、托 管、财富管理、结算等)大幅上升,而 2012年 2月出台的《商 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列出的收费项 目已多达3000种,比2003年增加了近10倍。可以说,银行 过高的利润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实体经济的侵蚀。 (三)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建议 如何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稳健快速 发展,建议:一是应加强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控制,运用 多种手段解决外汇占款问题,与财政政策相机决择,减轻 市场货币供给压力。二是放缓社会金融资产的膨胀速度, 强化金融机构定位,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定位而非交易定位, 并扩大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范畴。三是增强社会存量货币 资金运用,加快发展直接融资,建立社会和民间资金的投融 资渠道及机制。四是加强金融创新中的监管,有效监控社 会融资总量的变化,针对影子银行及金融脱媒现象,引导 其符合宏观调控及产业政策的方向和要求。五是放宽金融 市场准入,引导促进民间金融健康发展;加快利率市场化步 伐,改变较长时间居民存款负利率的现象。六是对金融服 务实体经济实行差异化定位与服务,对于商业银行,加强服 务实体经济的主导作用;对于中小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 构,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性服务;对于资本市场金融机构, 在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的同时,防止衍生产品开发风险及泡 沫现象的发生。七是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路径的创新, 建立集中统一的监管平台,在强化金融机构自律的同时, 探索解决短期内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系统性风险之间可 能出现的矛盾。通过以上对策,有利于解决中国金融服务 实体经济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金融体系在服务经济、推 动增长、发展民生等方面发挥更多更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注释①参见陈晓枫、叶李伟(2007)。②参见中国人民银行网站:http://www.pbc.gov.cn/,2011年 2月17日,盛松成:《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及实践意义》。③参见:《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011年报》。 参考文献 (1)陈晓枫、叶李伟:《金融发展理论的变迁与创新》,《福建师范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 3 期。 (2)聂伟柱:《中国央行资产规模全球最大》,《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4月 23日。 (3)颜慧:《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失衡与调整》,《中国金融》,2010年第 12期。 (4)曹阳:《中国的企业为何如此不同?》,《华泰联合证券宏观专 题》,2012年 3月 15日。 (5)吴雨、刘琳:《银行“暴利”反衬服务尚缺 服务实体经济待发 力》,新华网,2012年 2月 12日。 (6)周伟:《银行业 2011 中期业绩分析》,《方正证券》,2011年 9月 9日。 (7)P. Argnor,1996,“The Surge in Capital Flows: Analysis ofPull and Push Facto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 ics,Sept. -- 171
/
本文档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解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