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肺吸虫病

肺吸虫病

2010-02-18 48页 ppt 269KB 1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5872

暂无简介

举报
肺吸虫病null肺吸虫病肺吸虫病null一.定义 肺吸虫病又称肺并殖吸虫病,是肺并殖吸虫在肺部寄生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在我国肺吸虫病主要由卫氏肺并殖吸虫和四川肺并殖吸虫引起。 二.流行病学 肺吸虫的分布很广,主要流行亚、非、拉 美地区 null 我国卫氏肺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 感染见于浙江、台湾、东北。 四川肺吸虫(Paragonimus szechuanensis)或称斯氏狸殖吸虫 则见于四川、江西、云南、福建、湖南、贵州。世界20多种,其中对人体致病者约10种,中国主要有2种。null...
肺吸虫病
null肺吸虫病肺吸虫病null一.定义 肺吸虫病又称肺并殖吸虫病,是肺并殖吸虫在肺部寄生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在我国肺吸虫病主要由卫氏肺并殖吸虫和四川肺并殖吸虫引起。 二.流行病学 肺吸虫的分布很广,主要流行亚、非、拉 美地区 null 我国卫氏肺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 感染见于浙江、台湾、东北。 四川肺吸虫(Paragonimus szechuanensis)或称斯氏狸殖吸虫 则见于四川、江西、云南、福建、湖南、贵州。世界20多种,其中对人体致病者约10种,中国主要有2种。null肺并殖吸虫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人体,在流行地区主要因生食、腌食、醉食、半熟食含有活囊蚴的溪蟹、喇蛄或饮用囊蚴污染的溪水而感染,偶可通过生食带有肺吸虫幼虫的野猪肉片而感染,在流行地区,儿童感染最多见,有症状者多在5—20岁之间,男多于女。null卫氏肺并殖吸虫nullnullnull四川肺并殖吸虫nullnull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囊蚴 小肠 腹腔 游走内脏之间 肝/前腹壁 膈肌 胸腔 肺 寄生、囊肿、虫体在囊肿2个月后成熟产卵 侵入多脏器,肝、心包、脑(沿颈动脉周围软组织上行而进入颅内)、脊髓、淋巴结、睾丸、肌肉、皮下组织、眼眶。 寄生于人体的成虫数量一般为20条以内,成虫在体内一般可活5—6年,有时可长达20年。 null肺吸虫由胸腔进入肺内 破坏组织 心包炎、胸膜炎、液气胸 自由穿行肺组织 洞穴/隧道样空隙 周围炎症渗出 出血坏死 脓肿/或单房囊肿。 肺脏的病变主要由幼虫成虫移行定居而产生的机械损伤以及其代谢产物等抗原物质产生的免疫反应而引起。 null卫氏肺吸虫:第一中间宿主 四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 石蟹、喇蛄 终末宿主 人 四川肺吸虫:第一中间宿主 淡水螺 第二中间宿主 多种淡水蟹 终末宿主 猫、狗、人 null虫卵随痰液或粪便(患者将含有虫卵的痰液咽下)排出,虫卵在水中发育为毛蚴并侵入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经过发育形成尾蚴,尾蚴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溪蟹或喇蛄)体内尾部脱落形成囊蚴。 null毛蚴 尾蚴 尾蚴 囊蚴 囊蚴 成虫 产卵 null由于人不是斯氏肺吸虫的适宜终宿主,虫体不能适应人体环境而发育成熟产卵,也极少进入肺脏形成囊肿,绝大多数虫体只能到处窜扰,形成以游走性皮下包块、渗出性胸膜炎、气胸、肺脓肿或肺囊肿。null四.病理改变 早期虫体在肺移行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急性支气管炎、肺间质水肿、出血和淤血,虫体周围可见片状肺炎,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为主的微小脓肿,后期由类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形成肉芽肿,晚期在虫体附近可行成局灶性纤维化。 null五.临床现 常表现为荨麻疹、腹泻、腹痛、胸痛、发热、全身不适、盗汗、咳嗽、咳棕红色果酱样痰、呼吸困难等。部分病人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病程可以迁延数十年之久。 体检可有营养不良、皮下结节、肺实变体征。也可无任何阳性发现。null按侵犯的器官不同,可分为4型 1.胸肺型 肺为卫氏肺吸虫最常寄生的部位,咳嗽、血痰、胸痛最常见,典型的痰为铁锈色或棕褐色,可持续数年不断,如伴肺部坏死组织则呈烂桃样血痰,其中可找到虫卵,肺吸虫移入胸腔可引起胸痛、渗出性胸腔积液。null2.腹型 腹痛以右下腹痛最常见,轻重不一,也可有腹泻、肝脾大、血便等。脐周围有压痛,偶可扪及结节及肿块,大便中或可找到成虫和虫卵。 3.结节型 以皮下或肌肉结节最常见,约20%的卫氏并殖吸虫感染后2—42个月出现,多位于下腹部至大腿间皮下深部肌肉内,结节内可发现成虫和虫卵。null四川并殖吸虫引起的肺吸虫病主要表现为皮下结节或包块,发生率为50%--80%。好发部位为腹、胸、背、腹股沟、股、阴囊、精索、头颈、眼眶,多数为1—3cm大小,能游走,包块为典型的嗜酸性肉芽肿,可找到虫体,但无虫卵。 null4.脑型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早期可有头痛、呕吐、视盘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稍后可有癫痫、幻觉、瘫痪、失语、偏盲、感觉异常等定位症状,如侵犯脊髓则有运动障碍、截瘫、尿储留,卫氏并殖吸虫多见。 null六.实验室检查 1.血RT WBC计数多增高,在<10—40>×10/L之间,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增高,5%---20%之间,有报道为20%--40%,个别可达80%以上,ESR多增快。 2.寄生虫检查 痰、胸腔积液、大便、经皮或开胸肺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可检出肺吸虫虫卵,痰内可查到夏科雷登结晶( charcot-leyden crystal),四川肺吸虫患者痰中极少能找到虫卵。null3.胸腔积液穿刺检查 胸腔积液为无菌性,蛋白及LDH含量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葡萄糖含量常降低。 4.免疫学检查 可行皮内实验及血清抗体测定 肺吸虫抗原皮内试验(1:2000)、血清补体结合试验阳性(肺吸虫循环抗体)。 null5.影像学表现 病变以中下肺野和内侧带较多,可广泛分布于全肺,也可单独存在,早期为1—2cm大小云絮状、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匀、圆形或椭圆形浸润阴影,多在中下肺野,单侧(较多)或双侧,病灶位置变迁较多,反映肺吸虫在肺部不断移行所引起的过敏性炎症反应和肺组织的出血性病灶。null囊肿期表现为在片状或结节状阴影中见数个蜂窝状小透明区,单房或多房,大小不等的实质或空泡性阴影这是肺吸虫在肺内移行形成隧道所致,在诊断上有特征性。虫体引起的纤维增殖性改变在X线上也具有特征性表现,为均匀边缘光滑锐利的类圆形阴影,亦有带有小泡的囊性阴影(肺吸虫慢性脓肿与支气管沟通所致),大小不一,数量不定。 null X线、CT表现与肺吸虫在肺部引起的三个时期有关 1. 组织破坏期(出血期) 出血斑片、游走性、窟穴隧道; null2. 组织反应期(囊肿期) 肉芽结节、单/多房囊肿、条纹结构; 3. 纤维疤痕期(愈合期) 纤维硬结、虫卵钙化、疤痕形成。 nullX线、CT表现特点 1. 肺吸虫先进入胸腔后进入肺内 首先引起横膈、纵隔胸膜反应性增厚(病灶位于胸膜周围)。 null2. 胸腔积液早于肺内改变 心包积液、双侧胸腔积液,先行/交替/同时出现; 3.出血灶,影像淡,吸收快 肺内新旧病灶共存。 结节灶, 可缩小,有钙化 null鉴别诊断(颅脑) 脑型肺吸虫应与结核性脑膜炎、癫痫 、脑出血、脑肿瘤、脑炎鉴别。null鉴别诊断(腹部) 腹型肺吸虫应与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粘连性肠梗阻、肝脓肿、胆囊炎、阑尾炎、血吸虫病及其它腹内肿块等鉴别null七.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有在流行区食用生的或半生的溪蟹、喇蛄等甲壳类动物,饮用过生的溪水,有典型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并结合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痰找虫卵阳性等,可确诊。 null八.鉴别诊断 需与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慢性肺真菌感染、Loffer综合征、肺血管炎、肿瘤、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等鉴别。 null九.治疗 首选砒喹酮,剂量为25mg/(kg.次),每日3次,疗程为2日,必要时可服2个疗程。临床治愈率达95%--100%,副作用轻微,常短期存在,主要有恶心、头痛、眩晕、荨麻疹及腹部不适。null有报道triclabendazole(三氯苯达唑)和砒喹酮疗效相仿但副反应更少。 十.预后 本病早期治疗后预后良好 null重庆市137例肺吸虫病病例资料分析 性别、年龄构成 肺吸虫病住院病例 137例,男 ll7例,女 20例 ,男 :女为 5.85:1。≤10岁 103例,占75.18%,11-20岁23例,占16.49% ,21-30岁6例,占4.38% ,31-40岁4例 ,占2.92% ,50岁 1例,占0.73% 。 null既往史 生食蟹者 122例 ,占89.1% ,饮生水者 3例,占2.2% ,不详12例,占 8.8% 。 潜伏期 潜伏期最短7d,最长 12个月。其中潜伏期1周 ,1例,1-2个月24例,3-4个月 23例,5-6个月 19例 ,7-12个月 22例 ,不明48例。 null临床表现 患者多在发病后 1-3月就诊 ,常以呼吸道症状和皮下包块为主诉。其中发热28例(2O.4%)。咳嗽胸痛 35例(25.5 % ),未见咯血现象 。皮下包块 88例(64.2%),其中包块游走14例,局部皮肤隆起,触之有条索状和结节感,皮肤表面有轻微压痛但无红肿和色素沉着,包块数目、大小各异,主要位于胸腹部,一般为2个,最多为5个,包块最大的为5cm; 。 null阴囊肿大3例(2.2 %)。腹痛ll(8.0% ),腹泻 31例(22.6 %),腹水 4例(2.9% ) 。肝脏肿大25例(18.2% ),质软,有轻微触痛。有脑部症状和体征 14例(10.2% ),其中有癫痫 6例,偏瘫1例(0.7% ,单侧肢体感觉障碍和肌无力)。 null 实验室检查 血象 :白细胞升高(>lO×lO/L)65例,占47.4% ;嗜酸性粒细胞升高(>4 % )ll5例,占 83.9% 。胸部 x线检查:肺部 阴影增宽 56例,占 40.9% ;胸腔积液35例,占25.5% ;心包积液39例,占28.5%;渗出性胸膜炎 25例,占18.2% ;胸膜粘连和增厚4例,占2.9% 。胸水常规检查30例, null 外观呈草黄色渗透出液26例 ,血性4例,李凡他试验均呈阳性反应 ,白细胞160-23000/ul ,嗜酸性粒细胞数升高 (平均2550.4/ul),偶见夏科一雷登结晶,未找到虫卵。脑脊液检查10例,压力增高6例,外观异常8例,外观血性2例,蛋白增高7例 ,细胞增高6例,糖和氯化物均正常。血沉加快44例,占52.4% (44/84)。肺吸虫抗原皮试 ,阳性率93% (120/129)。 null治疗与疗效 患者均采用吡喹酮治疗(1例死亡者除外 ),剂量按 60mg/kg·d,3次分服 ,2d为 1个疗程 。一般服药2个疗程,重者酌情加量,其他症状对症处理。经上述疗程服药后 ,136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121例 ,症状减轻15例,有效率为100% ,治愈率为88.9%. null 155例肺吸虫病例中,确诊前院外误诊86例,误诊率达55.48%。86例误诊病人中男64例,女22例,年龄 2-6O岁,误诊时间3-4年。1年以上误诊病例已排除了在过去一段时间中的新感染。确诊前曾误诊为皮下肿瘤 39例,结核17例,肺炎7例,颅内肿瘤5例,白血病3例,脑炎7例,上呼吸道感染4例,嗜酸性细胞增多症2例。同时误诊为两种以上疾病的 14例。 null金华某医院自1996年1月至2003年l2月共收治肺吸虫病2l例,全部误诊,误诊率为100%。误诊为肺炎13例 ,病毒性脑炎6例,慢性肠炎、病毒性心肌炎各 1例。 null湖北省十堰市斯氏肺吸虫病108例临床报告 一般资料 :男 70例,女 38例,年龄4-66岁 ,l4岁以下72例,病人均系本区域感染,102例有食蟹和饮生水史 ,6例不详 ,84例为农村人口,全部病例作肺吸虫成虫抗原皮内试验呈阳性或强阳性。 null 实验室检查:30例结节型病人行皮下结节活检,均呈典型的肺吸虫病理改变,无虫卵,可见大量夏科雷登氏结晶,其中2例找到虫体,为斯氏狸殖吸虫童虫.96例查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者95例(98.9%);52例查血沉,增速者l5例(28.8%);40例查肝功能,异常者l2例(30%);null38例胸肺型病人作 x线检查 ,5例有典型心包炎 x线征,30例病人有 1-3种改变 ,包括肺部浸润影25例 ,胸腔积液 5例,胸膜增厚 4例 ,肺门阴影增大或结节影l5例 ,多房囊性影5例;6例脑型病人查脑电图,其中轻度异常 2例,中至重度异常4例,均无定位征 。 null 治疗和结果 :确诊病人60例采用别丁(硫双二氯酚)50mg/kg· d,间日服 20天或连服 l0天为一疗程 ,均用1-2疗程,近期治愈46例 ,好转l4例。48例采用吡喹酮治疗 ,按25mg/kg·d x 2,分3次服,近期疗效满意。 不良反应 :别丁的主要副作用有恶心 2l例(35%),腹泻36例(60%)。接受吡喹酮治疗的病人未出现异常。
/
本文档为【肺吸虫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