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必修二)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必修二)

2010-02-19 10页 doc 283KB 54阅读

用户头像

is_252361

暂无简介

举报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必修二) 高一地理(必修二)考试复习纲要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本章知识点逻辑联系: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3、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理解记忆) 时 期 人口数量增长特点 原 因 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增长缓慢 生产力水平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生...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必修二)
高一地理(必修二)考试复习纲要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本章逻辑联系: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3、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理解记忆) 时 期 人口数量增长特点 原 因 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增长缓慢 生产力水平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来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大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生存环境,营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较快 4、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理解记忆)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 趋势 典型国家举例 人口 问题 人口 政策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水平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人口老龄化 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青少年所占比重过大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如下:(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 特 点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8、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由死亡率的下降开始,但真正实现必须通过出生率下降来完成,其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9、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记忆]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型、大批的移民为主 旧大陆(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欧洲殖民主义扩张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大规模自发迁移 1. 内地到沿海 2. 山区到平原 3. 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 4. 农村到城市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其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8、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古代:主要是战乱;近几十年:主要是经济因素。[理解记忆]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其中,资源是首要因素。 3、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4、人口合理容量——简单讲,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其数值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5、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表现:[记忆]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6、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记忆] 就世界来说:(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就各国、各地区来说,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本章知识点逻辑联系: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及其类型:[记忆] 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类型 团块状 条带状 组团状 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 影响因素 地形 水系、交通线、地形 水系、地形 举例 成都、合肥,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重庆 可见,城市形态的形成是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2、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理解]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4、功能区的实质: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功能区的特点: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记忆] 5、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6、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又称城市地域结构)三种模式: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记忆]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体现在各种经济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理解记忆] 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9、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记忆] (1)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 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 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4)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按市区和郊区非农业人口的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比较大。 3、城市等级提升和服务范围扩大的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 4、城市等级体系:[记忆] 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6、城市服务范围的空间分布: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同一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是相互排斥的。[理解]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人口的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地域城市化——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 2、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2、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记忆]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拉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记忆] 4、城市化的意义:[记忆] (1)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 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记忆]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30%以下,低 缓慢 缓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中期阶段 30%~70%,较高 迅速 快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记忆] 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使空气污浊,危害健康(如光化学烟雾、酸雨)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繁殖(骨痛病等)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池等)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社会活动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 8、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记忆] (1) 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2) 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知识点逻辑联系: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的概念:[记忆]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农业区位的含义:[理解记忆] (1) 农业生产的地理位置 (2) 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记忆] 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 7、农业地域的含义:[记忆]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8、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记忆] 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10、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3.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由 大气 、 水 、 岩石 、 生物 、 土壤 、地形 等地理要素组成,各要素通过 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 物质 迁移和 能量 交换,形成了一个 相互渗透 、相互制约 和相互联系 的整体。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1)改变 大气的成分 ,改造大气圈。 (2)制约 陆地水 的化学成分,改善 陆地水 的水分状况; (3)加快了 岩石的分化,促成了 土壤 的形成。 (4)改变地球面貌,形成地理环境。 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了新功能,如 生产 功能和 平衡 功能。 4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 的能力,主要依赖于 光合 作用,是自然环境的 整体 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例如: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由此可见,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5、平衡功能是指 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 , 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 的能力。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平衡功能。 例如:地理环境与藏羚羊数量的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6、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重要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例如: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 “牵一发而动全身” 例如:东北森林的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 3.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体现——自然带 概念: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植被和土壤,他们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从赤道向两极 热量 太阳辐射 沿纬线延伸,沿纬度变化的方向更替 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海陆分布 沿经线延伸,沿经度变化的方向更替 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分异 热量,水分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有规律的变化 海拔较高的山地 3、山地垂直带是在 水平 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与 水平 带一致。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 纬度 、海拔 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 低 ,海拔越 高 ,垂直带数目越 多 ,垂直带谱越 完整 。 人口的变化 数量变化:人口增长 空间变化:人口迁移 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迁移过程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人口的合理容量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世界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之间的组合 (等级体系) 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有不同等级 城市功能分区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个体) (城市群体) 城市化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农业地域的形成 农业区位因素 乳畜业(以西欧为例) 大牧场放牧业(以潘帕斯草原为例) 商品谷物农业(以美国为例) 季风水田农业(以亚洲为例) 案例分析 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PAGE 10
/
本文档为【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必修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