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何炎燊老中医治疗小儿夏季热经验

何炎燊老中医治疗小儿夏季热经验

2014-03-22 2页 pdf 117KB 53阅读

用户头像

is_807289

暂无简介

举报
何炎燊老中医治疗小儿夏季热经验 跟 师 札 记 何炎 老中医治疗小儿夏季热经验 马  凤  彬 3 主题词  暑热症/ 中药疗法  儿童  @何炎    小儿夏季热其病程较长 , 若治不得法 , 每 致缠绵难愈。何炎 老中医对本病有独到的见 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 现介绍于下。 1  病机与外感迥异  Ξ 夏季热具有持续发热 , 无汗或少汗 , 烦 渴 , 多尿的证候特点 , 何老认为本病既非伤寒 六经证型 , 亦不循卫气营血之传变 , 病孩虽持 续高热 , 却不出现神昏痉厥 , 而秋凉可不治自 愈 , 若调护失宜则翌年夏日再发 , 说明其属内 伤...
何炎燊老中医治疗小儿夏季热经验
跟 师 札 记 何炎 老中医治疗小儿夏季热经验 马  凤  彬 3 主词  暑热症/ 中药疗法  儿童  @何炎    小儿夏季热其病程较长 , 若治不得法 , 每 致缠绵难愈。何炎 老中医对本病有独到的见 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 现介绍于下。 1  病机与外感迥异  Ξ 夏季热具有持续发热 , 无汗或少汗 , 烦 渴 , 多尿的证候特点 , 何老认为本病既非伤寒 六经证型 , 亦不循卫气营血之传变 , 病孩虽持 续高热 , 却不出现神昏痉厥 , 而秋凉可不治自 愈 , 若调护失宜则翌年夏日再发 , 说明其属内 伤而非外感。昔人有言 : “夏月人身之阳以汗 而外泄 , 人身之阴以热而内耗 , 阴阳两有不 足。”小儿稚阴未充 , 稚阳未长 , 若禀赋薄弱 , 或脾胃功能失调 , 或病后体虚 , 肌肤柔脆者 , 则不能适应炎热的气候而患此病。《素问·经脉 别论》云 :“饮入于胃 , 游溢精气 ,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 上归于肺 , 通调水道 , 下输膀胱。” 若肺脾为热所伤 , 则津液不能敷布全身 , 惟有 倾注于下 , 加以下元不固 , 故尿奇多而渴不 已 , 可知病属内伤而非外感。 2  治宜护津气 , 忌苦寒 何老认为 : 小儿夏季热有治病之法而无退 热之方 , 若不明此理 , 固执见热投凉 , 或借助 西药之退热药及抗生素 , 每致缠绵难愈。本病 早期 , 津气两虚而兼见内热烦渴者 , 古今医家 多宗王氏清暑益气汤 , 何老则用竹叶石膏汤去 半夏之燥 , 加石斛、北沙参养胃生津 , 西瓜翠 衣、莲叶轻清解暑 , 五味子生津敛液 , 葛根鼓 舞胃气上行以止渴 , 且以山药代粳米而益脾 阴 , 较王氏清暑益气汤之用黄连知母苦寒者 , 更平和纯正 , 临床用之甚效。 叶天士《幼科要略》云 : “病有解后复 热 , 攻里热已复热 , 利小便愈后复热 , 养阴清 热 , 热亦不除者 , 此元气无所归着 , 阳浮则倏 然热矣 , 六神汤主之。”病程长 , 高热持续 , 症状较重者 , 何老在六神汤 (四君子汤加山 药、扁豆) 的基础上 , 自拟生脉六神汤 (西洋 参、麦冬、五味子、白术、茯苓、炙甘草、山 药、扁豆、象牙丝、牡蛎、糯稻根须、黄芪) 治之 , 屡收良效。象牙丝乃儿科良药 , 与糯稻 根须同用可治阴分燔灼之热 , 与牡蛎同用 , 可 固涩安神。若误治伤阴 , 迁延不愈者 , 则酌加 山茱萸、桑螵蛸、龟板、熟地黄、芡实以固下 焦。 津气两虚而兼湿困中下焦 , 症见厌食 , 腹 痛 , 便溏滞 , 头重 , 晨起尿黄 , 肢倦 , 脉濡数 或缓滞者 , 何老用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治之。 以东垣清暑益气汤去当归、青皮、黄柏、泽 泻 , 加茯苓、扁豆花。然既有烦渴引饮之症 , 何以仍用苍术、神曲、陈皮 ? 何老认为 , 此烦 渴非由于湿邪化热 , 而是津液不布 , 若脾为湿 困 , 则液不升而渴更甚。薛生白《湿热条辨》 曾论及此。其后张聿青更发展为“以燥治燥” 之法。故何老认为苍术、神曲、陈皮不但无碍 于渴 , 且祛湿行气 , 使脾运得健 , 于病有裨 益。又加茯苓、扁豆花平和之品 , 相得益彰。 3  病案举例 例 1 : 胡某 , 男 , 3 岁 , 1991 年 6 月中旬 患夏季热 , 曾用西药退热、抗炎及激素治疗未 效。中医见其发热无汗口渴 , 用麻黄、香薷、 荆芥、防风、金银花、连翘、栀子、黄芩等治 6 新  中  医 Ξ 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 , 东莞市莞城镇东城街 60 号 (511700)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之 3 日 , 反高热 (3915 ℃) , 无汗 , 烦渴。易 医谓前药伤津 , 用玄参、生地黄、麦冬、知 母、天花粉、芦根等 2 剂 , 症不减 , 反增腹 痛 , 泄泻 , 纳呆 , 神倦。何老察其舌红、苔薄 黄干 , 脉细濡而数 , 先用东垣清暑益气汤加 减。处方 : 西洋参、黄芪、葛根、茯苓、麦 冬、糯稻根须、扁豆花各 10g , 陈皮、甘草各 3g , 白术 8g , 苍术、神曲各 6g , 升麻、五味 子、黄柏各 5g , 谷芽 15g。每日 1 剂 , 水煎 服。3 剂后 , 腹痛、泄泻止 , 胃纳稍佳 , 即改 用生脉六神汤加乌梅。治疗 7 日 , 热稍缓 (3815 ℃~39 ℃) , 渴稍减。家人误信旁言 , 谓 是疳积 , 往某医处割治 , 兼服疳积散 3 天 , 热 陡升 ( 4012 ℃) , 大渴 , 尿奇多 , 神气消索 , 再就诊于何老。其脉更细数无力 , 舌干红无 苔 , 不但肺脾元气大虚 , 而肾阴亦伤矣。乃用 生脉六神汤 , 酌加熟地黄、山茱萸、桑螵蛸、 芡实、龟板、枸杞子等出入为方。服药 5 剂而 热稍降 , 服药 10 剂渴、尿稍减 , 半月后始得 微汗 , 服 38 剂乃愈。 例 2 : 卢某 , 男 , 3 岁 , 1976 年 8 月 10 日来诊。其母代诉 : 患儿于 2 个月前 , 因高 热、咳嗽在某卫生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住院治 疗。出院后咳嗽虽愈 , 但低热持续不退 , 日渐 羸瘦。近 1 月来 , 渴饮无度 , 小便清长 , 饮一 溲二 , 夜烦不寐 , 纳差便溏。曾用中药解表清 里、西药退热消炎均未见效。刻诊 : 患孩面黄 肌瘦 , 目大无神 , 皮肤干涩无汗 , 齿发干燥不 泽 , 舌淡红、苔白略干 , 脉虚大无力。此乃小 儿夏季热 , 肺脾肾津气大虚 , 阳浮于外。笔者 用何老生脉六神汤。处方 : 西洋参 (另炖) 、 扁豆各 5g , 黄芪、白术、茯苓各 6g , 五味子 (去核) 、象牙丝、炙甘草各 3g , 麦冬、牡蛎 各 10g , 山药、糯稻根须各 15g。服 1 剂后 , 渴饮、小便均减 , 夜寐可安静入睡 2~3 个小 时。守原方再服 4 剂 , 热退 , 渴止 , 小便正 常 , 夜安。但仍纳差 , 便溏。改用参苓白术散 加黄芪 , 再调理 1 月 , 胃纳增进 , 大便正常 , 面色转红润 , 体重增加。 按 : 例 1 更医数手 , 中西药并进 , 症不减 而反增腹痛、泄泻。脾胃为湿所困 , 矢不中的 之故。此时径用生脉六神汤 , 祛湿之力不足 , 故先投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 , 待脾胃健运 , 即 改用生脉六神汤。7 剂病稍轻 , 更医作疳积 治 , 消导更伤津气 , 致肾阴亦惫 , 病情加甚。 仍守生脉六神汤 , 加入补肾固涩药 , 病获痊 愈。例 2 虽因感暑邪而起 , 然至就诊之日 , 已 非暑邪实证 , 乃一派津气大伤 , 阳浮于外之 象。故以生脉六神汤治之 , 1 剂病退 , 4 剂则 津气渐复。 (收稿日期 : 1997 - 04 - 07) (上接第 5 页) 益气 , 养阴固脱。本应用姜附之类温阳 , 但考 虑患者年事已高 , 出现阳损及阴候 ; 心气不 足 , 气损及阴 , 不能忽略心阴。不足 , 应兼顾 及 , 且患者又兼有室壁瘤 , 暂不宜用姜附之峻 温。先用生脉散合四君子汤加味。处方 : 人参 (另炖) 10 g , 炙甘草、五味子各 9 g , 麦冬 18 g , 茯苓 20 g , 白术 12 g , 丹参 30 g。水煎服 , 每日 1 剂。2 周后 , 改用生脉散合真武汤。处 方 : 五味子 9 g , 麦冬 18 g , 人参、干姜各 10 g , 茯苓 20 g , 白术、白芍各 12 g , 丹参 30 g。 服药 1 个月后 , 病者气促、自汗明显改善 , 夜 间可以平卧 , 心率降至 80 次/ 分左右 , 心衰明 显得以纠正。尔后 , 上方酌加黄芪继续调治 , 追踪 2 年 , 病情稳定。 (修回日期 : 1997 - 05 - 23) 71997 年第 29 卷  第 10 期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文档为【何炎燊老中医治疗小儿夏季热经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