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二十四节气身体保养

2010-02-20 5页 doc 30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7305

暂无简介

举报
二十四节气身体保养二十四节气身体保养 节气交换之际,气温变化急剧,人很容易生病,所以根据二十四节气各自的气候特点,有重点地进行身体保养,对预防疾病有着积极的意义。   1.立春   “立”为开始之意,立春就是春天的开始,表明严冬已经过去,万物复苏的春季来临。关于立春,民间有个说法是:立春的时候人不能躺在炕上,否则这个人就会变得很懒。那么,这有没有科学道理呢?春季是主生发的,要多活动活动,让人体自身的生发气机与大自然的生发之气相应,有利于健康。如果总是躺着,整天处于懒散状态,就会阻碍人体气机的生发,健康就会受到威胁。   从中医角度讲,春季属于五...
二十四节气身体保养
二十四节气身体保养 节气交换之际,气温变化急剧,人很容易生病,所以根据二十四节气各自的气候特点,有重点地进行身体保养,对预防疾病有着积极的意义。   1.立春   “立”为开始之意,立春就是春天的开始,表明严冬已经过去,万物复苏的春季来临。关于立春,民间有个说法是:立春的时候人不能躺在炕上,否则这个人就会变得很懒。那么,这有没有科学道理呢?春季是主生发的,要多活动活动,让人体自身的生发气机与大自然的生发之气相应,有利于健康。如果总是躺着,整天处于懒散状态,就会阻碍人体气机的生发,健康就会受到威胁。   从中医角度讲,春季属于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木,而人体五脏与五行对应的是“心肝脾肺肾”。肝属木,木的物性是生发,肝脏也具有这样的特征,所以从立春开始,在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而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恬静、愉悦的心态。   春寒虽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酷,但如果过早脱下棉衣,很可能使人体防御功能下降,导致流感、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或使原有的疾病加重。这时,除了要保持穿暖少脱之外,还要特别注意护好两头,即重点照顾好颈部和双脚。   2.雨水   关于雨水的习俗民间有很多,其中有一个是这样的:刚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给父母送礼物,礼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长的红棉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希望父母寿缘长,长命百岁;有了孩子的妇女,要送罐罐肉(用沙锅炖猪蹄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罐口),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此妇女便可尽快怀孕生子。   这些习俗很有意思,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与渴望。从雨水这一天开始,雨量会逐渐增加,湿邪之气也会随之而来。春寒料峭,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不要过早减少衣物,以免受凉。同时少食生冷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   另外,雨水时节,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开始处于旺盛时期,故易发生高血压、痔疮出血等疾病。所以雨水节气的养生重点是:摄养精神;继续进行春捂防春寒,并防止风湿;做适当的体育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适当对脾胃进行补益。   俗话说“春困秋乏”,特别是春日的下午,人们工作学习时间长了,就感到特别疲乏,这个时候伸个懒腰,就会觉得全身舒展、精神愉悦,即使在不疲劳的时候,有意识地伸几个懒腰,也会觉得舒适。伸懒腰可促进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脏的挤压,有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能使更多的氧气供给各个组织器官;同时,由于上肢、上体的活动,能使更多的含氧血液供给大脑,使人感到清醒舒适。 3.惊蛰   古时人们在惊蛰这一天,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即“打小人”的前身。   “打小人”只是一种形式,它内在的意思在于宣泄内心的不满,祈求新的一年事事如意。而这也反映了此时的一个养生关键:保持快乐、积极向上的情绪。   另外,“蛰”就是藏的意思,此时天气回暖,春雷开始震响。惊蛰的意思就是,春雷响起,蛰伏的动物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就开始出来活动了,蛇虫鼠蚁、病菌等害人虫也会结束冬眠,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增强体质,以驱邪气。   饮食上应该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调血补气、健脾补肾、养肺补脑。   4.春分   春分的“分”,是指春天过了一半的意思,此时春暖花开,是农家最忙的时节,也是人体容易过敏的季节。旧时民间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也称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采摘春菜,采回的春菜与鱼片一起做汤,叫“春汤”。还有俗语说“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所以,在保健上应注意保持体内的阴阳平衡,饮食上要禁忌大热、大寒,要保持寒热均衡。可根据个人的体质选择搭配饮食,如吃寒性食物鱼、虾佐以温热散寒的葱、姜、酒等;食用韭菜、大蒜等助阳之物时,配以滋阴的蛋类,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5.清明   在中国民间,清明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充满着悲凉哀愁,而此时也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是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气。   古人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诸如蹴鞠、打马球、插柳等风俗体育活动。中医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这个时候应当保持乐观,经常到森林河边散步,多呼吸新鲜空气,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以疏通筋骨。   老年慢性气管炎容易在这个节气发作,饮食防治方法是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   6.谷雨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以后,气温回升速度加快,世间万物会出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人的心情和精神状态达到一年中的最佳状态。但是“百草回芽,旧病萌发”,此时也是人体旧病最易复发的阶段,所以一定要注意。   此节气中人的消化功能正处于旺盛时期,应适当食用一些具有补血益气功效的食物,不但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抵抗春瘟,而且可以为安度盛夏打下基础。  7.立夏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习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另外,在民间立夏有称体重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整个夏天就会很难熬。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以前乡间常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五色豆拌和白粳米煮成五色饭,称为“立夏饭”。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润肤的功效,将其熬煮成的绿豆汤,是夏季最好的排毒解暑饮料。   另外,中医认为此时人体的心脏机能处于旺盛时期,应注意对心脏的特别养护。盛夏酷暑,人体出汗多,需补充水分,以保持机体平衡。   8.小满   人们常说“小满小满,麦粒渐满”,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子粒渐渐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收获的前奏,也是炎热夏季的开始,更是疾病容易出现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定要有“未病先防”的养生意识。   此节气是皮肤病的易发期,所以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蛇肉、鲫鱼、草鱼、鸭肉等;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9.芒种   我国江西省有句谚语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这是在讲芒种夏至时节人们都非常懒散,甚至走路都没精神。这是因为入夏气温升高,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增加,湿热弥漫空气,致使人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排出,所以人们多会感觉困倦、委靡不振。要改善这种懒散的状况,首先应该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这样才能使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另外,要晚睡早起,多多呼吸自然清气,适当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中午还可以小憩一会儿以消除疲劳。   10.夏至   顾名思义,“夏至”就是暑夏到来的意思。民间有“夏至一阳生”的说法,就是说在夏至日虽然天气炎热,阳气达到极致,但阴气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滋长,此时人体极为脆弱,很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夏至时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的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 11.小暑与大暑   小暑过后,天气变得越来越热,迎来大暑。中国民间还有句俗话,叫“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就是说冬天不在石头上久坐,夏天不在木头上久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季节中,温高湿重,在露天久放的木头,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其实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就会有害健康。所以,夏季在室外乘凉散步的时候,最好不要在木椅子和树桩上久坐,以免寒湿侵入体内。   大暑这个节气,炎热的程度到达高峰。中暑人数明显增多,当出现持续6天以上最高气温高于37℃时,中暑人数会急剧增加。心脏病、糖尿病和前列腺病患者,在此节气中要分外小心。   12.立秋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这时候天气仍然很热,但是已经没有夏天的湿度大,因为秋天的气候特点是干燥。按照中医的理论,立秋后肺的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这个节气要注意内心平和宁静,保持心情舒畅,切忌悲伤忧虑,即使遇到伤感的事情,也应该主动予以宣泄,以避免肃杀之气,同时还应该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起居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可以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   民间流行“贴秋膘”之说,夏天天气热,胃口差,人免不了会变瘦,瘦了当然需要“补”,“以肉贴膘”在老百姓中最常见。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另外,立秋以后,各种瓜果开始陆续上市,但民谚有“秋瓜坏肚”的说法,就是指立秋以后进食大量瓜类水果易引发胃肠道疾病。人们在夏天食用了大量瓜果,立秋以后再这样吃下去,就会损伤肠胃,导致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因此,立秋之后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13.处暑   “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的意思就是暑天将近结束,气温要回落降低,民间就有“处暑寒来”的谚语。处暑以后,气温会逐渐下降,这时候人体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秋乏”。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人们经常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所以这个节气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在饮食上,首先要多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做到量少而频饮;吃些蜂蜜、百合、莲子等清补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以免加重秋燥。   14.白露   白露以后就正式入秋了,按照民间的说法,入秋后天气干燥,再加上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家禽长势最好的时节,因此便有了“白露到,家禽肥”的说法,鸭子性凉,所以白露天吃鸭子也成了民间的习俗。另有谚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是说白露时昼夜温差很大。还有句古语说“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就是在提醒人们白露时节早晚较凉,在穿衣方面要多注意。 这个节气要防止鼻腔疾病、过敏性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要少吃或不吃生冷、炙烩、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   15.秋分   秋分时节,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所以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很多人也会在这个时候出现情绪不稳,易忧郁。因此,在此季节保持良好的心态,宣泄积郁之情,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是养生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   秋分以后,天气渐凉,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中医认为,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等症状,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此时要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胃病患者还要注意饮食,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   16.寒露   寒露时节,人体阳气慢慢收敛,阴精开始潜藏于内,故养生也应以保养阴精为主。另外,寒露以后,由于气温下降较快,感冒也成为此时的流行病,在城市,这个时间已经开始接种流感疫苗了。在日常养生中,首先要做到适时添加衣物,不要盲目坚持“秋冻”,还要多加锻炼,增强体质。   另外,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肺炎等患者,应该避免烟尘污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17.霜降   霜降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这个时节天气渐冷,很多人手脚易凉,后背易冷,但心里有燥热的感觉,这是气血遇寒循环不畅所致,因此养生要注意做到“外御寒、内清热”。   霜降之时,在五行中属土,在五时中为秋,在人体五脏中属脾,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的相互关系上,此时与长夏同属土,所以应以淡补为原则,并且要补血气以养胃。   18.立冬   民间有立冬补冬之习俗。每逢这天,南北方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野味,民间还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冬季食补应注意营养的全面搭配和平衡吸收。少食生冷,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此外,进补还应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辨,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进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19.小雪与大雪   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小雪节气的前后,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的,此时人们的心情也容易受天气的影响,特别容易引发抑郁症。另外,民间有“瑞雪兆丰年”之说,大雪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来年能否丰收。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所以这时对这三个部位尤其要注意保暖。   20.冬至   关于冬至,民间习俗最多的就是“冬至饺子夏至面”、“冬至狗肉,不富也有”等。   “冬至一阳生”,阳气开始萌芽,并由此开始壮大,所以此时要适当进补,以养护尚处在萌发阶段的微弱阳气。北方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而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   21.小寒与大寒   民间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之说,这个时候天气是最冷的。有些人一进屋就把冻僵的手脚放到取暖器旁边烤,或插入热水里,其实这样对手脚皮肤保健非常不利,日后很容易生冻疮。正确的方法是在距取暖器不远的地方,将裸露的手脚互相搓擦,使手脚的温度自然回升,待皮肤表面变红时,再移到取暖器旁或放入热水中取暖。   进入大寒节气,养生方案也应该有所调整,因为大寒与立春相接,所以在饮食上要有所变化,以便适应这种气候。具体包括:进补量逐渐减少,在进补中应适当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适当吃一些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
/
本文档为【二十四节气身体保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