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所得税、利润分配

2014-03-28 50页 ppt 251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170868

暂无简介

举报
所得税、利润分配null所得税、利润分配所得税、利润分配null 第一节 所得税的核算 一、所得税的计算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问题1:应纳税所得额与利润总额null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准予扣除的项目 利润总额=(收入+利得)-(费用+损失) 假设1: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 null则: 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 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null 应交税费 ...
所得税、利润分配
null所得税、利润分配所得税、利润分配null 第一节 所得税的核算 一、所得税的计算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问1:应纳税所得额与利润总额null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准予扣除的项目 利润总额=(收入+利得)-(费用+损失) 假设1: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 null则: 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 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null 应交税费 所得税费用 本年利润 计算本期发生 期末将借方 所得税费用 发生额转入 “本年利润” 期末无余额 null例题: 某公司2012年度实现利润总额54万元,所 得税税率25%。假如会计利润等于应纳税所 得额,计算该企业2012年度的应交所得税, 并将其转入“本年利润”帐户。 null 1、借:所得税费用 135 000 贷:应交税费 135 000 2、借:本年利润 135 000 贷:所得税费用 135 000 null 假设2: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 将利润总额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 则: 应交所得税 =(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金额)×所得税税率 null二、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 1、永久性差异: 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期间转回。 (1)购买国债券产生的利息收入、 (2)各种罚款、各项税收滞纳金、 (3)非公益、救济性捐赠 (4)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超限额部分等。null2、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具有产生于当期但在以后的若干期间内能够转回的特征 (5)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6)期末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7)预提的产品保修费 (8)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 null例题: 甲企业2012年发生下列纳税调整事项: 1、按照税收规定该企业的全年业务招待费准予税前扣除金额为100 000元,企业全年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为120 000元; 2、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本年折旧额为50 000元,按照税收规定采用直线法,本年折旧额为65 000元; 3、该企业2012年实现国债利息收入7 000元。 4、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 000元,税法按实际发生的损失列支,不计提准备。 假定该企业2012年实现利润总额150 000元,所得税税率25%。null本期应纳税所得额 =150 000+20 000-15 000-7 000+8 000 =156 000 本期应交所得税 =156 000 ×25% =39 000(元) 问题2: 应交所得税与所得税费用null在利润中: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所得税会计主要解决所得税费用如何确定 null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的情况下: 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 会计上就如何处理暂时性差异,派生出两 种不同的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 应付税款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 null07年以前,可以采用应付税款法下: 借:所得税费用 39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9 000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null07年以后,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null应付税款法要求: 企业应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交所得税,并以相同金额确认所得税费用,不应将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数作跨期分摊; 纳税影响会计法要求: 企业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交所得税,并将本期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影响递延并分摊到以后各期,所得税费用不等于应交所得税。 null 假如某企业2012年度实现利润总额150 000元,且只有一项暂时性差异: 会计上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8 000元,税法 规定按实际发生的损失列支,不得计提准备。 应交所得税=(150 000+8 000)×25% =39 500(元)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 8 000×25%=2 000 递延所得税=(0-0)-(2 000-0)=-2 000 所得税费用=39 500-2 000=37 500(元)null 借:所得税费用 37 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2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9 500 null假定2013年该批存货出售,实际发生损失8 00元。利润总额仍为150 000元。 应交所得税=(150 000-8 000)×25% =35 500(元) 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2 000 递延所得税=(0-0)-(0-2 000)=2 000 所得税费用=35 500+2 000=37 500(元) null 借:所得税费用 37 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5 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2 000 2012、2013两年所得税费用 =37 500+37 500=75 000(元) 2012、2013两年应交所得税 =39 500+35 500=75 000(元) null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的步骤 (1)计算出应交所得税; (2)确定资产负债表中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的帐面价值; (3)确定资产负债表中各资产项目和各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 null(4)比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并确认递延所得税, (5)根据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就是当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 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的综合结果。 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null(一)资产的帐面价值与计税基础 1、资产的账面价值。 是指企业的资产按照会计准则进行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 如存货帐面余额30,000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 000元,该存货期末帐面价值22,000元。 null2、 资产的计税基础。 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null 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说,资产的计税基础,是假定企业的资产按照税法规定进行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 如上例中存货帐面余额30 000元,按税法规定存货跌价准备不得税前扣除,该存货期末计税基础30 000元。 存货账面价值22 000<计税基础30 000 其差额8000元为暂时性差异 8 000×25%=2 000 产生递延所得税 null通常情况下, 资产取得时,其计税基础一般为取得成本,与帐面价值是相等的; 而在后续计量时,因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 不同,可能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 存货、应收账款等 null如果在会计期末: 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则不存在暂时性差异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 如果在会计期末: 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其差额为暂时性差异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null(二)暂时性差异的种类 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 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特点: 将导致未来期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 null例:交易性金融资产 会计规定: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税法规定:期末按成本计量 例如,10万元购入A股票。期末收盘价12万。 期末: 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12万元 计税基础:10万元 资产账面价值12>计税基础10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2-10=2(万元)null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特点: 将导致未来期间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 null 如前例,存货帐面余额30 000元,计提存货 跌价准备8 000元。 期末: 存货账面价值22 000 计税基础30 000 存货账面价值22 000<计税基础30 000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 000-22 000=8 000null3、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将导致未来期间增加应 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由此产生一项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 (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将导致未来期间减少应 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由此产生一项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 null(五)负债的帐面价值与计税基础 1、负债的账面价值 是指企业的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进行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 null2、 负债的计税基础 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该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予以税前列支的金额,即 负债的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如果税法规定与该负债相关的支出不得税前列支,则其帐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存在差异; 如果税法规定与该负债相关的支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列支,则其帐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存在差异。null一般而言,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交款等负债的确认和偿还,不会对当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其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 暂时性差异主要源于预提费用形成的负债。 会计上允许对符合条件的费用进行预提 税法上是以费用发生时据实列支 null3、暂时性差异的种类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null例1:产品质量保修费 按照会计规定: 产品质量保修费采取预提方式进行核算。 税法规定: 产品质量保修费应于实际支付时税前列支。 null例如: 某企业于2012年预计了10万元的产品保修费。 借:销售费用 10(万元) 贷:预计负债 10(万元) 2012年末: 预计负债账面价值=10(万元) 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10-可从未来期间予以扣除的金额10 =0 负债的账面价值10>计税基础0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10(万元)null 假如,2013年实际发生10万元保修费支出时: 借:预计负债 10 贷:银行存款 10 按照税法规定应在2013年保修费实际发生时 准予扣除10万元。 即:2013年减少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 null例2:违约、罚款等支出 例如,某企业于2012年12月接到环保部门罚款通知,共计罚款40万元,企业尚未支付。 借:营业外支出 40(万元) 贷:其他应付款 40(万元) 按照会计规定,罚款支出等计入当期损益 税法规定,企业因违法违规支付的罚款,不允 许税前列支。null2012年末: 其他应付款账面价值=40万元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40万-可从未来期间予以 扣除的金额0=40万元 负债的账面价值40=计税基础40 暂时性差异为0 null4、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 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 null 总之,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 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 (1)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 (1)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null(六)确定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例题:某企业2012年预提产品保修费10万元,假定该企业12年利润总额100万元,税率25%。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 null2012年: 借:销售费用 10(万元) 贷:预计负债 10(万元) 预计负债账面价值=10(万元) 计税基础=10-10=0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10 ×25%=2.5(万元)null2012年: 应交所得税=(100+10)×25% =27.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递延所得税=(0-0)-(2.5-0)=-2.5(万元 所得税费用=27.5-2.5=25(万元)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250 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75 000 null假定13年利润总额仍为100万元。13年实际发生保修费支出10万元: 借:预计负债 10(万元) 贷:银行存款 10(万元) 预计负债账面价值=0 计税基础=0-0=0 暂时性差异为0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0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2.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0-2.5=-2.5(万元)null2013年: 应交所得税=(100-10)×25% =22.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递延所得税=(0-0)-(0-2.5=2.5(万元) 所得税费用=22.5+2.5=25(万元)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25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25 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000 null 第二节 本年利润的核算 一、、本年利润的形成 分别将各收入帐户和各成本费用、支出、税费等账户的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和借方。 二、帐户设置 “本年利润”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账户。null 本年利润 期末转入各 期末转入各 项成本费用 项收入 累计发生的 累计实现的 净亏损 净收益 年度终了,“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应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结转后,“本年利润”账户应无余额。null1、期末结转实现的净利润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本年利润 期末转入实现 的净利润null2、期末结转发生的净亏损 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期末转入 发生的 净亏损 null例题: 1、某公司12月31日,结转下列各损益类账户余额。(单位: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 500 000 其他业务收入 10 000 投资收益 15 000 主营业务成本 390 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900 其他业务成本 5000 销售费用 20 000 管理费用 35 000 财务费用 6 000null2、假定利润总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并结转所得税费用。所得税税率为25%。 3、将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null1、借:主营业务收入 500 000 其他业务收入 10 000 投资收益 15 000 贷:本年利润      525 000 借:本年利润 4569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390 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900 其他业务成本 5000 销售费用 20 000 管理费用 35 000 财务费用 6 000 null2、 应交所得税=68100×25%=17 025 借:所得税费用 17 0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7 025 借:本年利润 17 025 贷:所得税费用 17 025 3、净利润=68100-17025=51 075 借:本年利润 51 07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1 075null 本年利润 390000 500000 900 20000 5000 15000 20000 35000 6000 17 025 473 925 525 000 51 075 年末结转:51 075null第三节 利润分配的核算 (一)核算内容 企业实现的净利润,要按有关法律、法规在企业和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 可供分配的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当年实 现的净利润 利润分配的顺序: 1、提取盈余公积 (1)法定盈余公积:当年实现净利润的10% (2)任意盈余公积 2、向投资者分派利润null“利润分配”下设置的明细科目有: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3、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4、转作股本的股利 5、盈余公积补亏 6、未分配利润 null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 本年利润 提取盈余 期末转入本 公积 年实现的 应付股利 向投资者 净利润 股本 分派利润 null(二)企业“未分配利润”数额的形成 是通过结转“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和“利润分配”账户各个明细科目余额形成的。 年末,“本年利润”账户和“利润分配”下设的各个明细科目的余额,全数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null利润分配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本年利润 年末转入 年末转入实现 已分配利润 的净利润 累计实现的 未分配利润null年度终了,企业首先要将“本年利润”账户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null 其次要将“利润分配”科目下其他明细科目金额全部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转作股本的股利null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现金股利 —转作股本的股利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本年利润null 年末结转后,除“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科目有余额之外,“本年利润”科目和“利润分 配”科目的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null(三)“未弥补的亏损”及“补亏”的核算 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 年末转入 弥补亏损 净亏损 本年利润 未弥补的亏损 null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年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历年积存的未分配利润数额;如为借方余额则表示企业的累计未弥补的亏损数额。 null企业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弥补亏损,无需作专门的会计分录。 因为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借方后,就会自动抵补。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本年利润 净亏损 弥补亏损 净利润null(三)会计处理 1、甲股份有限公司20××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0,当年实现净利润6000万元。年末结转当年实现的净利润。 2、按10%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法定盈余公积600万元,并根据股东大会的决议提取任意盈余公积700万元。 3、甲企业经股东大会批准,从本年实现的利润中分配给股东的现金股利800万元。null4、甲企业经股东大会批准,从本年利润中分配给股东的股票股利1300万元,已办理完增资手续。 5、年末结转“利润分配”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余额。 确定当年增加的股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的金额 null(以下分录单位为万元) 1、借:本年利润 6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 000 2、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60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7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600 —任意盈余公积 700 3、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800 贷:应付股利 800 null4、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1300 贷:股本 1300 5、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40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60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700 —应付现金股利 800 —转作股本的股利 1300 本年增加: 股本 1300万元 盈余公积 1300万元 未分配利润 2600万元 null 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现金股利 盈余公积 —转作股本的股利 600 应付股利 700 800 股本 1300 null利润分配 —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转作股本的股利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本年利润 600 600 600 6 000 6000 6000 700 700 700 800 800 800 1300 1300 1300 2600 null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分配”科目的下设置的明细科目有: 1、提取储备基金 2、提取企业发展基金 3、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
本文档为【所得税、利润分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