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孟郊的痛苦内容与解脱方式

孟郊的痛苦内容与解脱方式

2014-03-31 4页 pdf 305KB 4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43103

暂无简介

举报
孟郊的痛苦内容与解脱方式 第27卷第4期 2012年4月 宿州学院学报 JournalofSuzhouUniversity V01.27,No.4 Apr.2012 doi:10.3969/j.issn.1673--2006.2012.04.018 孟郊的痛苦内容与解脱方式 。 聂产轿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文化教研室,河南漯河,462002 摘要:孟郊是中晚唐时期著名的苦吟诗人。政治动乱、仕途失意、生活窘迫让他的一生抑郁痛苦。他痛苦内容包括国 家动乱、民不聊生之痛.壮志难酬、知音难觅之伤,生活困顿、居无定所之愁,亲人离去、朋友凋...
孟郊的痛苦内容与解脱方式
第27卷第4期 2012年4月 宿州学院学报 JournalofSuzhouUniversity V01.27,No.4 Apr.2012 doi:10.3969/j.issn.1673--2006.2012.04.018 孟郊的痛苦内容与解脱方式 。 聂产轿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文化教研室,河南漯河,462002 摘要:孟郊是中晚唐时期著名的苦吟诗人。政治动乱、仕途失意、生活窘迫让他的一生抑郁痛苦。他痛苦内容包括国 家动乱、民不聊生之痛.壮志难酬、知音难觅之伤,生活困顿、居无定所之愁,亲人离去、朋友凋零之悲,生命渐老、功 业无成之哀。为了寻求精神的满足和痛苦的解脱,他以诗泄愤、遁迹山林、归依释道。孟郊通过形式上的解脱找到了 痛苦精神的寄托,也在痛苦和解脱的过程中创造出一大批经典的“苦吟”诗歌。 关键词:孟郊;痛苦;解脱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12)04一0060—03 中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孟郊亲历了当时政治的腐 败、经济的凋敝、社会的动荡及社会思潮的流变与分 裂。漂泊的人生道路、穷困的困顿境地和狷介的性格 让他身心极度痛苦。在承受着各种痛苦的同时,孟郊 创作出了大量的“苦吟”诗歌,不断地寻求解脱痛苦 的方法和途径。 1痛苦内容 1.1 国家动乱、民不聊生之痛 中晚唐时期经济急剧衰败,藩镇割据猖獗,朋党 之争愈演愈烈,社会陷入政治动乱、民生凋敝之中。 作为儒生的盂郊对此表达了一种极度忧虑和愤慨的 感情。如:“杀气不在边,凛然中国秋⋯⋯忽然两鬓 雪,固是一日愁。独寝夜难晓,起视星汉浮。”(《杀气 不在边》)通过个人的亲身感受,表达了对不义战争 的憎恶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关切。“洛民萧条久, 威恩悯抚难”(《严河南》),描写了战乱之后的洛阳萧 条景象。“两河春草海水青,十年征战城郭腥。千里 无人旋风起,莺啼燕语荒城里”(《伤春》),描写了动 乱政局所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破败景象。 “徒言人最贵,白骨乱纵横,如何当春死,不及群草 生。天地莫生金,生金人竞争”(《国殇》),表达了对不 义战争的厌恶和强烈的反战思想。 与忧虑国事息息相关的是他的忧民。“无火炙地 眠,半夜皆立号。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劳,霜吹破四 壁,苦痛不可逃”(《寒地百姓吟》),字字血泪揭示了 底层百姓生活艰辛的残酷现实。“如何织纨素,自著 蓝缕衣”(《织妇辞》),以织妇自述的口吻揭露了官府 对予农民的繁重剥削,且从自身体验出发向黑暗的 社会提出责问“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 1.2壮志难酬、知音难觅之伤 孟郊儒教浓厚的官宦家世与唐朝取士环境让他 遵循古代贤人儒士的正直人格和操守,时刻怀有古 貌古心,不趋附流俗。韩愈赞他“孟生江海上,古貌又 古心”(《孟生诗》)[1],称他“足下才高气清,行古道, 足下之用心勤矣;足下之处身劳且苦矣,混混与世相 浊,独其心追古人而从之”(《与东野书》)[2]。孟郊为 人处事洁身自傲,常以松柏自喻,“松柏死不变,千年 色青青。志士贫更坚。守道无异营”(《答郭郎中》)。 他坚信人生正道,与流俗划清界限。“明鉴有皎洁,澄 玉无磷孳。永与沙泥别,各整云汉仪”(《同年春宴》)。 《新唐书·韩愈传》附《孟郊传》记载孟郊“性介 少谐和”。孟郊的这种性格源于他的高度自信,如“为 水不入海,安得浮天波。为木不在山,安得横日柯” (《上张徐州》),对于自己的政治才干充满信心。“岂 无感激士。以致天下平。登高望寒原,黄云郁峥嵘” (《感怀》),表达了一种为国治天下的心胸和抱负。但 残酷的现实往往让他屡受挫折,年过不惑才参加科 举考试,结果是屡试不第,“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 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再下第》)。梦想与 现实的差距导致他内心极度痛苦。再次不第则更加 深了他的这种痛苦,“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落 第》)。屡次受挫让他形神具疲,心力憔悴,失意容貌 改,畏途性命轻。时闻丧侣猿,一叫千愁并”(《下第东 南行》)。当他得知从叔简初擢第时,有种悲喜两重天 的失落,“一意两片云,暂合还却分。”(《舟中喜遇从 叔简别后寄上时从叔初擢第归江南郊不从行》)。失 意和落寞让他痛不欲生,“未遂摆鳞志,空思吹浪旋。 收稿日期:2012—03·10 作者简介:聂广桥(1980一),河南许昌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60 万方数据 何当再霖雨,洗濯生华鲜”(《夜忧》)。盂郊年五十才 得及第,但在任期间未有太大作为,因“曹务多废”使 得“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俸”(《新唐书·韩愈 传》附《孟郊传》)。盂郊终不忍贫困辞官而去,后虽偶 尔任过参谋一类小官,但与他孤傲的性格与宏图大 志相去甚远。这种壮志难酬的悲痛一直集淤心中,久 久难放,如“饱泉亦恐醉,惕宦肃如斋。上客处华地, 下寮斋枯崖。叩高占生物,龌龊回难协”(《溧阳秋 霁》)。 多次受挫使他有知音难觅的迷茫和痛苦,如“离 娄岂不明,子野其不聪。至宝菲眼别,至音非耳通” (《失意归吴因寄东台刘复侍御》),把自己仕途的失 意归结为没有慧眼识珠的伯乐。“应怜泣楚玉,弃置 为尘泥。”(《鸦路溪行呈陆中丞》)“埋剑谁识气,匣弦 日生尘”(《赠李观》),因得不到别人赏识郁郁寡欢。 对于小人挡道,他的痛苦升级为一种激愤,“小人智 虑险,平地生太行”(《赠崔纯亮》);“雪唱与谁和,俗 情多不通”(《送崔爽之湖南》)。同时,这种怨愤也多 来自孟郊周围岌岌可危的人际关系。韩愈在《荐士》 诗中指出了孟郊当时所处的人际环境:“酸寒漂阳 尉,五十几何耄。孜孜营甘旨,辛苦久所冒。流俗知 者谁,指注竞嘲傲”[1]29,这种世态炎凉无疑让他受到 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重折磨。 1.3生活困顿、居无定所之愁。 生活的困顿给他的人生雪上加霜。自父庭玢卒 于任上后,孟郊由母亲一人抚养,早年生活并不如 意。时局动乱也让他长期处于流离失所的境地。辞 官归里后,生活更加困顿。(元)辛文房说:“孟拙于生 事,一贫彻骨,裘褐悬结。”[3]他常苦于生计,如“借车 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借者莫弹指,贫穷何足嗟。百 年徒校走,万事尽随花”(《借车》)。欧阳修分析此诗 “‘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乃是都无一物耳”[4]。 “渴饮浊清泉,饥食无名蔬。败菜不敢火,补衣亦写 书”(《靖安寄居》),颠沛流离的生活也让他寄人篱 下,痛苦尴尬。“官给未入门,家人尽以灰。意劝莫笑 雪,笑雪贫为灾。为暖此残疾,典卖争致杯”(《雪》), 虽然官在任上,却过着典衣买酒暖身的窘迫日子。年 岁衰老更加重了他的落魄.“霜气入病骨,老人身生 冰。衰毛暗相刺,冷痛不可胜”(《秋怀十五首》),叙述 了自己窘迫的生存环境和失意的精神状态。生活的 长期困苦,让他产生了急噪和忧虑的心情,“四时既 相迫,万虑自然丛”;有食不裹腹、衣不蔽体而伤心忧 虑,“锄食难满腹,叶衣多丑躬”;有人不如草的悲哀 “草木亦趣时,寒荣似春馀。自悲零落生,与我心如 何”;有生命将结的恐惧“幽苦日日甚,老力步步微。 常恐暂下床,至门不复归”;有病困交加中的无奈“语 中失次第,身外生创痍”(《秋怀十五首》)。生活的困 顿让他身琐形瘦.面目枯稿“瘦坐形欲折,晚饥心将 崩”(《秋怀十五首》)。 政治动乱、居无定所。让他经常忧虑和恐惧,也 激起他强烈的思乡之苦。“羁鸟无定栖,惊蓬在他 乡”(《张徐州席送岑秀才》),远离他乡的游子思乡情 更切,“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 一断绝,杼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杼声不为衣,欲令 游子归”(《闻砧》),杜鹃声、猿啼声和着夜晚的砧声 勾起作者的深切的思乡之情。“萱草生堂阶,游子行 天涯。慈亲依堂门,不见萱草花”(《游子》)。盂郊的 这种羁旅愁思,还来自于孟郊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责 任感,“谁言存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正是他 家庭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1.4亲人离去,朋友凋零之悲 接踵而至的家庭遭遇和故友的相继离去也加重 了孟郊的悲痛。孟郊三子先后夭折,难掩悲痛心情, “生气散成风,枯骸化为地。负我十年恩,欠尔千行 泪,撒至北原上,不待秋风至”(《悼幼子·杏殇九 首》),“零落小花乳,斑斓昔婴衣。拾之不盈把,日暮 空悲归”(《悼幼子·杏殇九首》),物是人非,睹物思 人。面对“枝枝不成花,片片落剪金”,他“常日洗芳 泉,此日洗泪襟”,为儿子的过早夭折而悲伤呼号: “如何此英英,亦为吊苍苍。”相对于人世的虚伪和冷 酷,亲朋故友的零落,让他更加孤独和寂寞,“诗人多 清峭,饿死抱空山”(《吊卢殷十首》)。知音的零落让 他的悲痛变得更加深沉,“洛岸远相吊,洒泪双滂 沱”,“为君每一恸,如剑在四肢”(《乱离》)。 1.5生命渐老、功业无成之哀 孟郊坎坷的一生让他对生老病死显得十分敏 感。他在《秋怀十五首》中用大量的篇幅表达了这种 焦虑心情,“去壮暂如剪,来衰纷似织。触绪无新心, 丛悲有馀忆”。慨叹自然永无止境地运转,但人生却 如此短暂。对于季节的变化和年龄的变老,他显得十 分敏感,“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秋至老更贫, 破屋无门扉”,“幽昔日日甚,老力步步微。常恐暂下 床,至门不复归”。萧瑟的秋景和渐入的残年形成烘 托,流水如斯的悲哀与身不由己的伤痛油然而生。他 这种感叹和忧虑是复杂的,他毕竟从小深受儒家思 想熏陶,渴望在社会改造中完成自我,扬名后世,残 酷的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对过去的失望和对前途的 迷茫共同构筑了他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局促尘末 吏,幽老病中弦。徒怀青云价,忽至自发年”(《遴魏端 公入朝》)。 2解脱方式 61 万方数据 2.1 以诗泄愤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有云: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唐之有天下,陈子 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呜。其 存而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所能鸣。,,[3]23}233 韩愈点明了孟郊创作的动力和形成独特风格的 原因:一生的穷苦和失意让他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 在诗歌创作中。他在作品中自述,“饿犬舴桔骨,自吃 馋饥涎。今文与古文,各各称可怜。亦如弃儿食,饧 桃口旋旋。唯有一点味,岂见逃景延。绳床独坐翁, 默览有所传。终当罢文字,别著逍遥篇”(《偷诗》)。在 世风日下,学风渐浅的时候,盂郊依然坚持学习和创 作,并通过这种创作获得痛苦的精神满足和释放, “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 仇”(《夜感自遣》)。“依诗为活计.从古无多肥。诗饥 老不愿,劳师泪霏霏”(《从淡公》其十二),正是在不 断地创作中,孟郊写下了自己的理想、追求、悲伤和 欢乐。 2.2遁迹山林 孟郊的初衷是沿着儒家的道路救国救民于水火 之中,但纷乱的政治和复杂的思潮让盂郊徘徊在儒、 释、道三家之间。正是这种进有阻碍、退有难舍的心 态,让他生活在思想的斗争和煎熬之中。据载,孟郊 “少隐于嵩山,称处士”(《旧唐书·孟郊传》)。但从他 早年游历和应试赶考情况看,盂郊选择了以退为进 的“终南捷径”。当这条道路难以走通时,才选择了应 第的道路。当得了一官半职之后,他又不安心“务 曹”,因贫穷弃官而去,后无大的作为,终因贫穷而 逝。孟郊在这种不断遭受挫折的道路上,不断寻求着 解脱痛苦之路。 功成身退是孟郊早年理想,“扬帆过彭泽,舟人 讶叹息。不见种柳人,霜风空寂历”(《过彭泽》)。在 多次受到打击之后,他借酒浇愁,向往魏晋风流“隐 士多饮酒,此言信难刊”(《严河南》)。也有回归园田 的羡慕和期望,“古人留清风,千载遥赠君。破松见贞 心,裂竹看直文。残月色不改.高贤德常新。家怀诗 书富,宅抱草木贫”(《大隐咏三首》),“还耕竟原野, 归老相扶携⋯⋯愿言从逸辔.暇日凌清溪”(《献襄 阳李大夫》)。总之,盂郊借助于对大自然的亲近缓解 对官场的疲倦,借助于对归耕园田的渴望解脱来自 人生的烦恼。 2.3 归依道、释 盂郊早年多与隐士、道士相交,多有熏染,“信此 神仙路,岂为世俗安”(《送无怀道士游富春山水》), 62 “千年山上行,山上无遗踪。一日人间游,六合人皆 逢”(《送道士》)等。“仙教生为门,仙宗静为根。自当 出尘网,驭凤登昆仑”(《求仙曲》),表现了他对道教 教义的理解和体悟。对神仙的向往是他脱离痛苦的 一种方式,“仰企碧霞仙。高控沧海云。永别老苦场, 飘摇游无垠”(《贫女词寄从叔先辈简》),“因思蜕骨 人,化作飞桂仙”(《终南山下作》)。“遗我积世忧,释 此千年叹”(《清虚真人》),表现了脱去凡尘的一种 释然。 孟郊对佛教的虔诚是在他多次失意和落寞之后 所寻找的逃避和解脱的道路,如“坐甘冰抱晚,永谢 酒怀春。始惊儒教误,渐与佛教亲”(《自惜》)。他多 与僧人交往,并互有赠答,如“僧貌净无点,僧衣宁缀 华。饭术煮松柏,坐山敷云霞。欲知禅隐高,缉薛为 袈裟”(《赠道月上人》),细腻地描述僧人外貌穿着、 高洁人格及日常生活,表达羡慕之情。他渴望远离喧 嚣,摆脱烦恼,“师住青山寺,清华常绕身。虽然到城 郭,衣上不栖尘”(《赠建业契公》)。“自然逍遥风,荡 涤浮竞情⋯⋯我来招隐亭,衣上尘暂轻”(《旅次洛城 东水亭》),表现了他对佛心佛性体悟。“昭昭南山景, 独与心相如”(《题林校书花严寺》),表达了热爱大自 然的心情。“豁如君子怀,曾是危陷人⋯⋯净漱一掬 碧,远消千虑尘。始知泥步泉,莫与山泉临”(《寒溪十 首·霜洗》),表达了逃避现实的渴望。 3结语 中晚唐时期经济萧条、政治动乱、思潮多元及孟 郊个人狷介孤峭的性格,造成了他的与世不合,苦吟 一生。孟郊的痛苦内容来自于对家破国难、黎民苦难 的痛心疾首,来自仕途受挫的孤愤失意,来自家庭变 故和知音凋零的凄冷与孤寂。他通过道家归隐山林、 佛家洗心及奋力创作的方式为人生诸多挫折、不幸 和痛苦找到解脱的方式。从孟郊痛苦与解脱的一生 中,看到中晚唐政治之多殁,文人进身之阶的狭窄; 还看到中晚唐多元思潮对文人的磨砺及当时文人寂 寥、恐惧、悲伤、矛盾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韩愈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74 [2]韩昌黎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7 [3]辛文房。李立朴.唐才子传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 社,1994:348 [4]郭绍虞.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M].北京:人 民文学出版社,1962:8 (责任编辑:李力) 万方数据 孟郊的痛苦内容与解脱方式 作者: 聂广桥 作者单位: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文化教研室,河南漯河,462002 刊名: 宿州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年,卷(期): 2012,27(4) 参考文献(4条) 1.韩愈全集 1997 2.韩昌黎文集 1986 3.辛文房;李立朴 唐才子传全译 1994 4.郭绍虞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 196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zszxb201204018.aspx
/
本文档为【孟郊的痛苦内容与解脱方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