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出国不出国

出国不出国

2014-04-02 47页 doc 130KB 1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2489

暂无简介

举报
出国不出国出国不出国 作者:安妮鮮花 出国不出国 第一部分 公民教育比优等生重要 公民教育比优等生重要 安妮在加拿大学习这几年,我感触最深的是公民教育。老师对普通孩子品格培养、行为规范方面的努力和重视程度远超过对尖子生的关注。合格好公民构成了整个社会金字塔的底座。难怪有人说北美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精英,而是培养合格公民。如何成为合格好公民?品格教育的六大支柱就是切入点。 加拿大小学三年级以前没有课本。老师把要讲的内容打印在纸上,在课堂上发给孩子们,再放到每个人自己的Binder(夹子)里。周末,孩子把夹子带回家。老师要求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读...
出国不出国
出国不出国 作者:安妮鮮花 出国不出国 第一部分 公民教育比优等生重要 公民教育比优等生重要 安妮在加拿大学习这几年,我感触最深的是公民教育。老师对普通孩子品格培养、行为规范方面的努力和重视程度远超过对尖子生的关注。合格好公民构成了整个社会金字塔的底座。难怪有人说北美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精英,而是培养合格公民。如何成为合格好公民?品格教育的六大支柱就是切入点。 加拿大小学三以前没有课本。老师把要讲的内容打印在纸上,在课堂上发给孩子们,再放到每个人自己的Binder(夹子)里。周末,孩子把夹子带回家。老师要求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读Binder(夹子)里的内容。 第一周下来,安妮把夹子带回家。翻开第一页的内容,是一篇关于尊重和责任的Rap(韵体诗),让孩子以一种很有韵律的念白方式表达出来: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Rap We're showing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At ×××School there's an opportunity, for caring, and sharing, and being polite, always trying our best and doing what's right! 原文大意是:尊重和责任,我们展现出尊重和责任。在学校里,我们有机会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礼貌待人,我们总要全力以赴、明辨是非。 看着安妮那有板有眼有节奏的表演,我真的大吃一惊!吃惊于这老外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始的不但早,还很有特色。这对于一年级小同学的要求,可一点不低呢。这么大的孩子能理解吗?或许仅仅是唱唱而已? 于是我针对文章的内容问了她一些问题,发现她还真的都明白。比如说尊重,她会用例子告诉我,随便碰别人的身体、随便拿同学的东西就是不尊重,她说学校走廊里还有他们自己画的画呢。 原来老师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去解释每一个关键词的含义,然后让孩子把自己的理解画出来,通过图画来分辨对错。对于孩子们的日常行为,老师会针对具体行为言传身教,哪些做法是对的值得鼓励的,哪些做法是不符合要求的,比如说不礼貌、没有分享等。 后来在参观安妮教室的时候,我发现了这样一幅挂图。 挂图上面有六个要求:关爱(Caring)、尊重(Respect)、责任(Responsibility)、公平(Fairness)、值得信任(Trustworthiness)、公民责任(Citizenship)。每个挂图上都有具体的解释。挂图的下面还有老师用手写的具体的小贴士。 当时我以为这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挂图,后来从安妮老师那里得知,这六个方面被称为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六支柱,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难怪当初在博客里有移民美国多年的博友留言说,美国教育的核心就是公民教育。 除了挂图,学生的作业中也有关于品格教育的内容,比如公民责任(Citizenship)。 后来我了解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对品格教育的危机感日渐严重,于是非常多的研究机构和联合会开始行动,品格教育被作为国民教育的头等大事,并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改革的焦点是关注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建立一个关心人的社会群体。品格教育计划甚至在白宫开会讨论,政府对计划实施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关于品格教育的各种专业研究与操作方法相继出台并走进了学校。 品格教育为何如此重要?借用哈佛教授的说法,品格为社会培养明日的公民与领袖。相关研究表明,社会适应性、情绪发展较差的学生不但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中容易遭遇挫折,将来成年后在职场中也会遭遇较多的难题。 加拿大一直紧跟美国的脚步,尽管加拿大自己的研究成果不多,但是美国的教育研究成果很快就能在加拿大的学校里有所体现。其中英语教学方法方面的内容,我在《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中有所介绍,而公民教育现在看来也是如出一辙。 挂图所列的六个方面中,尊重和责任被教育界认为是最重要的,与传统教育目标的3R——阅读(Reading)、写作(Writing)和算术(Arithmetic)相提并论,作为教育的第4R、5R。按照美国教育界的说法,一个人的成功,仅有智力教育的成功是不够的,智力与品格同步发展,才能说是教育的成功。 关于尊重,对孩子来讲最通俗的解释方法就是,你需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西方教育中非常注重“疆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即使是父母子女之间也一样需要尊重与被尊重。尊重他人和被人尊重既是品格培养的一部分,同时也被视为社会能力(Social skills)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视为通往成功必备的能力之一。 对于学生在尊重方面的具体要求,我看到温哥华教育局网站上有公开的学生守则,里面明确说明:每个孩子在学校都有权利受到尊重,这种尊重包括孩子的身体、财产、宗教信仰不受他人侵犯,同时每个孩子也要尊重他人,尊重公共财产。 在尊重这个问题上,感觉中西方的理解也是有一定差异的。经常有国内移民过去的小朋友不了解这一点,课间的时候打打闹闹,和同学有身体接触,一旦被投诉,就会被作为骚扰他人(Bullying)来处理,要受到惩罚(Time-out),比如被请到走廊罚站、取消课间活动等。还有的小朋友在打雪仗的时候,拿雪球往人家脖子里面塞,被认为情节非常严重。也有中国家长因为这类问题被老师叫到学校去谈话,这不得不说是中西方理解上的差异。 对于公共财物的爱护,也是北美老师非常看重的。比如安妮的同学曾经把学校卫生间里面的设施弄坏了,孩子的淘气拿沙子往下水管道里面放,这些都会受到比较严厉的惩罚。 关于种族和信仰方面的尊重,则是更严重的问题。如果表现出不尊重他人的种族及宗教信仰,说带有侮辱性的话,比如说“我恨你”、“我要杀了你”之类的话,都有可能招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弄不好可能会被记入档案,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影响。 加拿大孩子的成绩单 加拿大孩子的成绩单 从学前班开始,每年收到的成绩单上,都会有非常多的篇幅描述孩子的社会能力发展情况。用安妮老师的话说,这些和数学、阅读等学科知识一样,都是孩子们需要学习的。 加拿大小学的成绩单,密密麻麻好多页,真的是很复杂。除了学习能力方面的描述之外,占据很大篇幅的是社会能力(Social skills)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描述。除了上文说的尊重以外,还有其他很多具体的要求,比如: 1.听从指令。课堂上是否能集中精力、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是低年级孩子的评价之一。是否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课堂上的纪律情况等也是要重点学习的内容。记得安妮二年级的时候对ESL课(英语国家为母语非英语的人开设的课程)不感兴趣,上课就和同学交头接耳,被老师请到走廊不说,还在成绩单上记了一笔。 2.是否遵守规则。以前以为国外孩子非常自由,后来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比如做作业的时候不能干扰他人、户外活动的时候不能对他人有攻击性行为、不能嘲笑别人、有事提前举手等,如果没有按照规定去做,就会有老师警告,严重的会被在案,而这些内容非常有可能被记到成绩单上。 3.自我控制能力。用安妮老师的话讲,孩子从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到逐渐能控制,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能要求孩子都能控制,比如有的孩子会经常控制不住在课堂上讲话,有的孩子会控制不住去骚扰别人,这些都是需要学习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所以,帮助孩子学会这些内容也是老师的责任。老师会把孩子的进展情况写到成绩单中。 4.责任感。从照管自己的财物、书本、笔等开始,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再扩展到对其他方面的责任。和中国的班干部制度不同,加拿大的班干部都是轮流的。这样可以经常性地为孩子创造很多负责任的机会,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而这个能力的进展情况,自然也会作为考评内容。 5.与他人的合作能力。这在北美非常受重视。从幼儿园开始,就会有很多项目设计来锻炼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上学以后更是如此。有时候提早去学校接孩子,从窗户望去,经常能看到几个孩子围在一张桌子旁一起弄着什么。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发展成为小组一起做课题。重视每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让孩子学会发挥自己的特长为集体做贡献。同时也包括解决冲突的能力等。这一点,自然也是成绩单的重点。 6.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这一点既包括接受新事物的信心和能力,也包括独立完成作业、有效利用时间、条理性、注意力集中情况、努力程度、课堂参与程度等方面的能力。用安妮老师的话说,这些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比成绩本身更重要。孩子需要引导,他们更看重的是孩子的进步过程,而不是结果本身。也因此,一般对于孩子的结果,成绩单上都轻描淡写,做得好的就说符合要求或者达到标准,至于高出标准多少老师不告诉你。而对于有待提升的部分,则会说得更详细,甚至会在和老师见面时重点给出建设性意见。 成绩单仅仅是孩子行为结果的一个反映。在学校日常生活中,老师会非常重视从以上这些方面观察孩子、引导孩子,示范正确的做法,确定规则。据一位老师讲,在这些方面老师做得如何,也是老师评定考核的标准之一呢。 北美对社会能力非常重视。他们认为:社会能力是儿童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儿童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性,而且还影响着儿童未来的社会生活。一个社会能力差的孩子,即使学业能力很好,将来也难以获得成功。 同学习学科具体知识一样,社会能力也是在学习中获得的,所以,也是老师们要重点示范并且创造条件让孩子有机会模仿练习的内容。因此,北美的学校会有很多的活动(Activities),这些活动就是学习和实践社会能力的场所。很多以前被我们中国人传说的“西方教育就是玩”,其实恰恰是学习这些能力的过程。 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比如课堂上的多人游戏,比如分小组的活动,都是学会倾听、学会理解他人的观点、学会交流,学会展示自己、学会谈判与妥协的课堂。 因为很多能力来源于同伴交往,所以他们创造很多玩的机会。比如每天的Recess(也就是户外活动时间),除非大雨滂沱,一般情况下都要把孩子们赶到操场上去,教室里不能留人。在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并保持友谊,适当地应对来自同伴的压力,训练解决冲突的技巧。 记得安妮开始的时候有了矛盾会去找老师,后来老师告诉她哪些问题来找我(比如Bullying,也就是欺负人的行为),哪些问题你们自己解决。有的时候会有双方一起找老师的情况。老师会帮助孩子们分析,最后让孩子们自己得出对错的结论。一般情况下,老师绝对不会说,小孩子打架,不用管。但是一般也不会替孩子们去处理,都会有一个规则,这个规则一回两回逐渐地在孩子心里建立,以后慢慢地需要别人解决的时候就少了。所以安妮说,一般一类问题,老师解决的办法差不多。这对孩子规则意识的统一非常有帮助。 挨罚是件平常事(1) 挨罚是件平常事 以前在我印象中,北美学校教育很宽松,因此无法把它和惩罚沾上边。但安妮上学后经常念叨一个词:Time-out(受罚)!听得多了,才发现老师对学生的惩罚还真不少! 每天安妮回来都会说点儿学校的事。今天这个怎么了,明天那个怎么了。听着听着,怎么觉得不对劲呢?什么?老师让谁谁到走廊站着去了?什么什么?老师还让谁谁站墙角了?这不是变相体罚吗?中国教育对体罚都人人喊打呢,这里怎么还这样? 下面就是女儿回来所说的孩子们受罚的一些事儿。 1.S同学在Centre(就是孩子们在教室内自由玩玩具的时间,是学校课堂教学内容之一,每天15分钟)的时候把玩具都放在了自己跟前,不让和他一起玩的同学Share(分享),没玩着的同学去告状,老师就给S同学Time-out了(不允许他继续玩玩具了,让他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把手放头上,脸趴在桌子上,一直到Centre结束)! ——原来咱知道Share很重要,敢情这要是不Share的话,还要受罚啊! 2.Recess(课间活动)的时候,M同学把另外一个同学给推倒了,还使劲地用手压着他不让起来。操场上有老师看着大家活动,老师给了那个同学一个Time-out,让他去老师办公室,等到老师去叫他才能出来。 ——敢情这同学间打打闹闹也要罚?安妮说:一般的玩不罚,欺负人的才罚! 3.大家做Teamwork(就是几个人一组完成一项任务,北美很常见的教学内容),R同学自己不做,还把别的同学的东西藏在身后,最后别人都没法做了;老师看见了,就给他Time-out,让他站到教室后面的角落里。 ——“给大家捣乱,该罚!要站多久啊?”安妮说:“10到11分钟!”也不知道怎么会那么精确!估计是猜的! 4.A同学对另一个同学说:“你闻着怎么那么臭啊……”结果得了一个Time-out。还有的话也不能说,比如You are silly! You are stupid! EW!(说人臭的意思)。要是说了还和别的同学一起哈哈大笑什么的,那就是嘲笑(Tease),这样的话要是让老师知道了都要给Time-out。 ——这样也要罚?我们小的时候就经常有淘小子聚在一起起哄女生,也没有老师管啊?“这个罚法,好!”我问,“怎么罚?”答:“有时候会让你坐到座位上不能和别人玩,有时候会让你到走廊去站着。”我问:“站多久?”“4、5分钟!” 5.D同学是三年级的,有一次她画画,然后和一个二年级的同学说:“嘿嘿,你看我会画这个,你会吗?”还有的同学说:“我赢了,你不会,你是Loser!”老师说这些都是Bully,都给过Time-out的! ——Bully?仗势欺人、横行霸道!孩子之间显摆、挤兑别人,太常见了,这还罚? 6.有一天午饭之后的Recess(课间活动),T同学出门的时候把门摔得特别响,Lunch monitor(是学校在午饭的时候派高年级的孩子到低年级协助并管理孩子吃饭的大孩子)就追出去了,后来老师给了T同学Time-out;还有一次有个同学把沙子从外面拿到卫生间,把洗手池给堵上了,这个也给了Time-out!   ——摔门这件事情我知道。那天安妮就因为看这摔门的热闹忘了自己吃饭了。结果,被请到了老师办公室——加拿大规定午餐时间15分钟,到点之后大家都去户外活动,教室不能留人。如果还吃的话就去老师办公室,不过这也属于犯错误,老师会通报家长的。 挨罚是件平常事(2) 7.有一天,我和M一组做work,后来我们两个吵起来了。然后他去和老师说,安妮说了什么什么。老师问我是吗?我说不是,事实是怎么怎么回事,然后老师也问别人了。后来老师给了他一个 Time-out,因为他说的不是真话! ——这不是自讨苦吃吗?自己去告状,结果还挨罚,估计以后长记性了。 8.前两天上Social Study(社会学)课,M说I Hate Social Study。还有一次他拿着铅笔对着A同学说:K-I-L-L Y-O-U(杀了你),老师都给 他Time-out了。 ——真是祸从口出啊。在北美可不能随便说狠话。不敢说Kill You,拆开一个一个字母地说,还是照样被罚了,哈哈。这个叫M的小男孩,怎么总能听见他的故事呢。我问怎么罚的?答:“让他自己选是去办公室还是到走廊站着。”“那他选哪个了?”“去走廊!因为去办公室时间更长。” 这些故事,听得我直想笑!然而更让我目瞪口呆的还在后头呢!有一次和一个家长聊天,说起这些事,他说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了,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呢!他孩子年级高,曾经有一个孩子刚从国内过来,因为被一个印度孩子欺负,于是气愤地说I Hate Indians,结果被人报告了。开罚单,请家长,并且要求家长签字后装入档案!还有的是因为孩子在纸上写:I hate ×××, I will kill him,结果看到的同学回家无意中告诉了家长,然后家长报告给学校,学校最后给了那孩子很严重的处罚。 “那上课说话给不给Time-out?”“班主任不给,就是会提醒你要注意。但是ESL老师会给。”难怪她这么爱说话的人在她班主任这里没有被罚呢!看来,同样是Time-out,老师和老师执行起来尺度也不尽相同。她的班主任老师经验比较丰富,估计是不用靠给Time-out来控制教学,所以她给的Time-out更多的都是学生行为不当方面的。而对于迟到、完不成作业或者孩子之间的一般争执,都是不用Time-out的。 什么是行为不当?孩子怎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让我想起了本书第一节介绍的教室里的那张挂图——关爱(Caring)、尊重(Respect)、责任(Responsibility)、公平(Fairness)、值得信任(Trustworthiness)、公民责任(Citizenship)。 把这些基本要求和孩子们的实际行为结合起来,哪些是可以的、哪些是不可以的,把对孩子行为方面的要求细化分解到学生的具体行为中。通过对一个个具体行为的矫正,使得孩子对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得以落实。经常听大家说西方的孩子比较守规矩,原来这些规矩都是从这样一次次正面反面的鼓励与矫正中获得的! 德育教育,从低处设定界限,在每天的行为中去体会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这个方法还真不错! 培养了总统的童子军(1) 培养了总统的童子军 童子军作为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广泛的非赢利性、非政府青少年组织之一,培养了无数政界、商界领袖以及各行业的人才。而它对普通孩子的价值,是我在安妮参加了一系列活动之后才有切身体会的。 别说是站在街头向行人推销,就是站在街头发个海报、摆个地摊、打个推销电话,我长了几十年也从未经历过!但在加拿大,推销成了培养孩子们与人交往技能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小学开始,每个学期学校都会有一些需要推销的东西:有的时候是印刷成册的优惠券(Coupon);有的时候是花花绿绿的包装纸;有的时候是巧克力。自从安妮参加了童子军,在街头义卖饼干(Girl Guide Cookie)就成了她的一项重要活动。 童军组织最初的目的只是希望孩子们能够体验到生活的幸福。正如创始人英国贝登堡先生在临终遗言中写到的那样:“幸福不是来源于富裕,也不仅仅是你职业的成功或自得其乐。通向幸福的一个诀窍是:当你是孩子时便使自己健康和强壮,成年后就可成为有用的人。”让孩子建立与社会的联系,成为有责任感、能自立的公民与未来的领导人。这一点使得童子军成为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学校教育的补充阵地,温哥华教育局下发的家长手册上明确说明,建议家长送孩子参加童子军。 安妮参加的是一个名为Girl Guide的童军机构,主要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女孩子量身定做的。根据活动手册中的介绍,5~6岁的活动主题是:友谊和乐趣。孩子们主要是唱歌、游戏、做手工。其中的活动基本都是团队游戏,手工中包括一些缝缝补补等基本生活技能。还有不同类型的户外活动,让孩子认识自然环境,学会尊重和保护环境。7~8岁则增加了乐趣和冒险的主题。学习团结、合作、助人为乐以及对自然的关爱。 每周一次的活动就在学校提供的体育馆(Gym)进行,设计合理的经典游戏让每周的活动时间成了安妮非常盼望的事情。也有时候带孩子们到一些地点参观学习(比如消防队实地演练;到食品超市了解健康食品和非健康食品;到公园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习性,以及一些模拟的野外生存、模拟露营等)。大一些的孩子,每年都要有至少一次野外露营时间,从准备行李到现场扎帐篷等活动都是孩子们自己动手完成。 加拿大女童子军每年有两次义卖饼干:一次一箱,共24盒,每盒卖4加元,一个月后要交作业。开始我们想的就是自己熟人消化一下,剩下的饼干就自己买了。让女儿到街头去推销,想也不敢想! 几天以后,童子军通知大家要统一组织义卖活动(当然义卖的不是你自己的那一部分,是公共的部分)。这次义卖活动,让我对孩子们的街头义卖推销有了全新的认识! 首先,老师是一点儿也不卖,只是在孩子们推销时,以期望的眼光站在后面看。在孩子们每一次的尝试后,都给予鼓励或指导,每一次成功的销售,都提醒孩子们要谢谢买家对童子军的支持。 其次,带领孩子们义卖饼干,老师也不忘了Have Fun,他们重在鼓舞士气,消除紧张感!在加拿大,孩子们愿意参加各种课外班,主要是老师会变着法子带着孩子们玩,这一点,我真佩服他们的Enjoy!义卖当天下小雨,行人不多,孩子们空闲的时间比较多,老师就不停地变化花样,饼干本身也成了道具! 培养了总统的童子军(2)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加拿大那些善良的普通人,尤其是那些年龄比较大的爷爷奶奶们。孩子们问过的人当中,大约有一半的人都买了饼干。有的人已经从钱包里面掏出钱来了,但还是笑眯眯地故意问孩子们,是什么口味的啊?多少钱一盒啊?买过之后看到我在拍照,就走过来笑呵呵地和我说:“She would be a good seller(她会是一个好的推销员)!”还有人在进超市的时候已经买过了,但出来时另外一个孩子去问,就又买了一盒。也有的老奶奶,在去超市时答应孩子,出来的时候再买,结果等出来时,不但主动停下来,还一定要找到向她最开始推销的那个孩子来买! 义卖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是合作进行。一个人卖,另一个人就在旁边跟着补充。卖完了,另一个人马上就上去送小贴画(Sticker)。这在孩子们眼里这可是最好的礼物,他们一定认为大人们也都像他们一样喜欢这些东西呢!而那些被给贴画的大人们,也都笑哈哈地接受了! 这次集体义卖,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尤其是让我认识到了它对孩子成长的作用。于是,在下个周六下午,连续两周的阴雨天突然出了太阳,准备出发!安妮兴高采烈、跃跃欲试,换上女童子军的服装和绶带,带上所有的饼干出发! 再次来到那个超市门外,安妮站在那里询问路过的人,很快就卖出去一盒!(图3) 看来没有老师挂出来的宣传旗帜和标语,也能卖出去!可惜我准备不足,没有零钱。让安妮在超市门外等候,我马上到超市内买一瓶水兑换出一堆零钱,等我出来时,她的饼干已经剩下不到一半了!安妮说:“有位老先生看我没有零钱,就一下子买了5盒,给了20元钱就不用找了。还有的没有零钱的,给了5元也说不用找那1元钱了。”女儿还指了指不远处一位老人说,“她来买一盒,只给了我元,我也卖了,她没有钱!”看得出来,那是一个衣着整齐但无家可归的人。 女儿的童子军身份,让这次街头推销经历格外顺利!有一位老太太,笑呵呵地拿出5元钱买了一盒饼干,然后说不用找钱了,并且坚持把那盒饼干送给安妮,说自己有糖尿病,不能吃这种饼干。还说,她自己的孙女就是童子军,也卖给她好几盒饼干呢! 有的人,开始说不买,可是走过几步后反应过来,回头问“是卖童子军饼干吗?我最喜欢童子军饼干了!”。还有一对年轻夫妇带一个孩子,从远处走过来时,我就听到女士小声地问她先生:“Do you want to buy Girl Guide Cookies(你想要童子军饼干吗)?”还没等她先生回答,女儿就已经走上前去, 还没等安妮张口,只听女士对她先生说:“Oh, we have to(我们必须买啦)!”我连忙走上去说:“当然可以不买了,没关系!”女士笑着说:“我们喜欢这个,我们当然也要支持小童子军了!” 不到半个小时,饼干全部卖完!安妮还有点意犹未尽,我也在想,是不是应该再申请点来卖呢? 和安妮一起经历这平生第一次的推销,让我对加拿大普通人的善良有了最切身的体会,也对童子军这个项目的普及以及大众的认可和支持深有感触。童子军目前在全球20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会员达到几百万人!其中有非常多的优秀人士在童年都参加过这个组织!包括非常多的总统以及政商要人。责任、团队、合作、友谊以及来自家庭以外的陌生人之间的帮助与提携,使孩子的童年生活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正如美国前总统福特所言:如果没有童子军精神,我不会成为一名好运动员,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海军军官,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参议员,更不可能成为一名随时都能做好一切准备的总统。 加拿大孩子咋当官 加拿大孩子咋当官 早知道北美教育很重视领导力培养。但是看过安妮学校的权力游戏,才知道领导力绝不是给你个官当当那么简单。领导力需要的不仅是内在的品格特质,更多的是妥协与协调的能力。 西方国家很重视领导力培养,在高考录取中,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标准。但是北美学校对领导力的认识和我们还真不一样,领导力不等于当官,官衔的堆砌也不被认为就是领导力出众的标志。 在安妮的学校,领导力培养照顾到了每一个同学。比如在班级活动中,有一项内容叫做“Special helper”,是做老师的特别助理,同学们轮流来做。从幼儿园开始就有,类似于国内的值日生,帮助老师完成一些基本的课堂组织工作。 每当轮到自己做Special helper的时候,孩子们都特别高兴,感觉也特别的荣耀。一大早就起床,穿的衣服也要格外挑选一下。 而到了高年级,学校就会组织竞选,孩子们使出浑身解数去拉选票,和成人世界无异。 在加拿大的小学教育中,有专门的课程来培训孩子的领导力。应该说,领导力是作为一种技能来培训的。这些基本技能,并不是看你本身有多优秀,而是要看你团队合作的能力,你的付出、你的努力以及是否能平衡好大家的关系。优秀的人有机会做领导,不那么优秀的人也有机会做领导。而优秀的人更需要学会倾听与配合。这是西方领导力的核心观念。 学校平时的课堂作业或者是课外作业,更多的是几个人一组,大家分工合作来完成的。这个时候,每个人都有机会领导别人,但是也需要被别人领导。如果你是只能领导别人而不愿意配合别人的领导,那么你可能就会被踢出这个小组。从这一点上来说,领导力培养不仅仅是自己做红花,还要学会做绿叶,否则别人也不会愿意支持你这朵红花。 同时,学校里面以及各种课外活动,包括乐队、球队、竞赛小组等,都有当官的机会。也因此,在北美高校录取的时候,都需要你提交各种社会活动的经历,从而判断你的领导力情况。如果你有非常丰富的团队合作经验并且有一些领导团队的经历,那将被认为是具备很好的领导力。但这一点和官衔并不完全等同。丰富的经历以及在这个经历过程中自己对于团队合作的理解,尤其是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作用所做的努力比官衔本身显得更为重要。 除了老师给机会当官,课间活动中,小朋友们自发地也建立了各种组织,体验着当官的乐趣。 安妮回来说:“我们课间活动的时候可以创建Club(俱乐部)。我创建的Club叫做Trick club(就是教各种技巧的俱乐部),里面的人都是Fairy(仙女)。里面有两个Real boss(真老板),还有一个高级会员。”“这Club都能干啥?”“嗯,就是教他们做一些动作,比如玩Monkey bar上面的什么什么动作(那段时间,小丫头特别迷恋各种各样的Fairy,书看了几十本,画无数,连学校活动的主人公都变成这些了)。” 问到别人还有没有Club?她说有,谁谁谁建立一个Club,三个Real boss,后来三个人打架了,不让一个人当Real boss了;过两天,又让她回来当Boss了;再过几天,又招了新人,这回也叫Boss,但是叫Fake real boss(假的真老板)。这Boss,说法还真多,假亦真来真亦假啊! 前两天,安妮和一个男孩吵架了。问她为什么?她说:“他建了一个Club,我说他那个不好玩,他说那你必须要给我做Member(会员),但是最后我没去。”今天想起来这事了,问:“那个小男孩的Club招到Member没有”,她说:“没有,还是他一个Boss。”问她还加入了什么Club,说加入到那个三个Boss的Club里面,当上了Fake real boss啦。 这Club听着还挺好玩,还想再淘点宝出来,于是我问:“还有什么别的Club?”“还有和细菌(Germ)或者是敌人作斗争的Club。不过那里面没有Boss,每个人有一个名字,比如真名叫D的小朋友和真名叫A的换名字了,像演员一样。玩法就是想办法把对手打败……” 就一个课间活动,就有这么多说法,真佩服孩子们的想象力。 记得这种Club的玩法我是去年看一位美国博友的文章才知道的。他说这是北美孩子很流行的游戏。很多白人妈妈对于孩子的这种游戏也热衷参与,经常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讨论细节,给孩子们出主意。这种游戏人员都是自由组合,你可以在这里做Boss,也可以在那里做普通的Member。但是,就算你自封了Boss,没人跟着你,也没用,所以妈妈们会引导孩子怎么做个好Boss,怎样在做Member的时候配合Boss。 看来,这北美的领导力也是从娃娃抓起啊。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1)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 北美重视阅读,不仅体现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上,比如每天雷打不动的家庭阅读作业,更体现在几任总统亲自出马不惜重金抓阅读。终身学习者的培养靠阅读,阅读能力被认为是成功者必备的能力。 在加拿大时曾听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Leader is reader。 北美为什么如此重视阅读?这是很多人在看过《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之后表达出的疑问。在那本书中,我系统介绍了安妮所在的加拿大小学以Phonics为主线培养阅读能力的具体做法。安妮学校的做法和美国小学如出一辙,也是用四年的时间培养阅读能力,然后开始用阅读能力学习学科知识。只不过,从美国博友的信息看,美国一些学校推行的力度要更大些。 如果我们看过一本在美国家喻户晓在中国近几年也广为流传的书,上面的问题就有答案了。这本书就是《朗读手册》。该书的作者也是美国早期阅读政策的积极倡导者。 关于阅读对一个人的好处,作者分两个层面进行了阐述: 读书能带来什么好处? 一切都可归纳为一则简单的两个层次的公式: 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 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 北美的早期阅读理论坚持从出生开始阅读。这种阅读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狭义的仅仅是看着文字读,更包括听读各种语音、看画面而产生的视觉刺激,甚至包括撕书、咬书、啃书、扔书等各种行为。按照他们的早期阅读理论,大脑的发育需要刺激,听觉的刺激、视觉的刺激以及各种能对书所做的动手活动,这些都是促进大脑神经发育的最佳方式。而且有科学研究发现,胎儿从末期开始就能够吸收声音,新生儿的视觉也能够跟随图像。所以说从出生开始的阅读活动也是一种智力开发行为。 除了智力开发的功能,北美早期阅读理论更关注阅读对于儿童心理以及社会性发展的价值。在阅读的过程中,图书就是一种成人和儿童交往的媒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能够在书中识别出他已经熟悉的事物,这加大了和现实生活的关联度,通过情境对应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助于思维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阅读活动本身是一种非常好的亲子活动,让孩子把妈妈的声音与书联系起来,让孩子把阅读过程中的愉悦感受和书联系起来。通过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让孩子形成一种模式,生活中缺少不了书的模式,这对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 早期阅读是儿童成为成功阅读者的基础,同时也是儿童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开端。当我们关注阅读素材中具体知识的吸收与理解,关注好词、好句对作文的价值时,北美早期阅读关注的却是其他方面的一些能力。 1.观察力。儿童早期阅读的素材都是从图画书开始的。图画书最大的价值就是画面。尤其是对于没有开始认字的孩子,拿过来一本书首先吸引他们的是画面。观察画面成为亲子阅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发现画面中的细节、体会画面中的情感、理解画面中作者的逻辑思维方式以及通过画面判断推理得到阅读者自己的结论。这些都是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观察力是阅读者最基本的能力,也是想象力、创造力的基础。自从我在博客中介绍那套Little Critter系列书之后,它马上成为图书馆中最受欢迎的系列之一,原因就是这套书让从来没有读过英文书的孩子们也喜欢,因为孩子们都愿意去找里面藏着的小青蛙、小老鼠、小蜘蛛,找过之后看图画也能完全体会书中人物的那种情感。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2) 2.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个好的阅读者并不仅仅局限于作者的思维和角度,而是能够依据一个线索,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提出属于自己的想象。这一点,是最需要保护和挖掘的。所以在书中得到了多少具体的知识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能引发孩子的思考,甚至因为一本书而让孩子拥有创造的冲动。这一点,北美的儿童作家们有很多尝试,很多书有非常新奇的方式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 3.动手能力。在最初的认知发展中,触摸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出版机构提供了很多可触摸的书。此外,还经常有社区活动给孩子们提供动手的机会。而日常的童书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Activity Book。比如看到一本书中讲Rainbow(彩虹),书后面就会附上一个小道具,并且有详细的指导,让孩子用这个道具去做一个能看见的彩虹。 4.逻辑思维能力。北美基础教育非常重视语言表达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的训练,重视用语言来表达思维,以思维来提高语言。所以一本书中孩子记住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过程中扩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图画书看似简单,但是里面有很深的逻辑性。一本本书读下来,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分析、判断、推理都在一张张看似无关的画面中得到连接。 5.独立思考能力。这是北美最重视的一个能力,也是开放式阅读要培养的一个重要能力。阅读中观察、分析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事物的前因后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形成自己的判断,这是独立思考能力的基础。美国教育的目标是从学前班(Kindergarten)开始到小学三年级学会阅读(Learn To Read),然后从四年级开始用阅读能力来更好地学习学科知识(Read To Learn)。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Project(课题)要完成。所谓Project就是几个人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大家分工之后,每个人围绕着自己的任务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最后形成本课题所需要的自己的结论。这个能力从小学开始就和阅读能力一同培养。 6.审美能力。在优秀绘本中长大的孩子,对美有独到的见解和体会。这种能力靠的是潜移默化。审美能力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7.持续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者是北美教育的一个目标。如何能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阅读是最有效的方式。 除此以外,阅读更能够给人带来正确的价值观。从一两岁孩子的读物开始,就有各种各样的爱、责任、信念、勇气、团结合作的话题;而对于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困扰以及正确导向,也都通过故事把正确的理念和导向传递给孩子。这种精神力量对于人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所谓人文素养,就是由这些综合的能力所构成。 如果说,阅读对于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那么对于国家的价值,正如《朗读手册》的作者所言: 如果一个国家阅读得不够多,那么它就懂得不够多。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曾描述过这种危险:“在文明世界中,如果一个国家想要在无知的同时得到自由,这种期盼以前没有实现过,以后也永远不会实现。 总统挂帅推阅读(1) 总统挂帅推阅读 以前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得知,美国和加拿大小学都鼓励家长到学校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但这只是北美早期阅读系统工程的一部分。总统、国会、专门委员会统一行动,甚至出台法案推广阅读,早期阅读是不折不扣的国家工程。 随着对北美阅读体系的了解,越来越发现,美国、加拿大小学对阅读高度重视的背后,有更深厚的背景:不仅有专家团队,有资金支持,更有国家法案在支撑。也因此,有人说阅读是北美基础教育的灵魂、是一个浩大的国家工程。 据资料显示,美国对早期阅读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66年,美国华盛顿特区一位补习教师发起了以帮助贫困儿童为主的“阅读是基础”(Reading Is Fundamental)活动,几年后得到联邦政府的财政支持,从此成为美国的一项长期运动。1983年,美国开展基础教育改革,其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重要内容并开始实施“早期阅读优先”(Early Reading First)计划。这一计划的目的是提高学前儿童的阅读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但在此期间,阅读并没有得到广泛重视。这一点,我们从《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所反应的阅读在当时学校中的地位已经可见一斑。 到1994年,全美教育进展评估委员会(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进行了一项统计,结果显示,美国四年级的学生有40%达不到基本的阅读水平,非洲、西班牙裔的学生比例更高。 这一数据成为教育改革的催化剂,1997年,克林顿政府作了《美国阅读挑战行动报告》(America Reads Challenge),提出到三年级结束前达到独立、有效阅读的目标,并建立了一支由百万公民自愿组织起来的辅导队伍。这也是目前美国和加拿大小学普遍采用的方式。 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阅读卓越法》(Reading Excellence Act),并修改了《中小学教育法》(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的相关内容,阅读在教育中的地位上升到法律高度。 在此期间,一系列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来自于著名学者组成的早期阅读委员会。该委员会提交的早期阅读教育问题的报告以及后续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美国早期阅读的系统理论,使学前阶段培养儿童早期阅读能力具备了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在美国以及国际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目前美国、加拿大学校中的很多具体方法都和这一组织的研究成果有关。 2002年,布什总统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CLB)法案,其中既包括学前班到小学三年级(K-3)儿童的“阅读优先”(Reading First)计划;也包括学前儿童的“早期阅读优先”(Early Reading First)计划,这使得阅读教育法案更加深入和细化。 到了奥巴马总统时代,延续布什总统的阅读教育政策,并签署《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ARRA)。提出小学阶段开展广泛的阅读活动,实施新的阅读课程以及对教师强化培训等。 因为政府出面抓阅读,所以资金政策、资源配置以及配套服务等方面都得以最大限度的落实。从我们当时的切身感受看,儿童图书馆的资源得到了最有效的配置。图书馆不仅仅有完善的硬件,更有为推动阅读而开展的各项活动,起到了辅助老师的作用。 总统挂帅推阅读(2) 一方面,社区图书馆有专门的阅读老师组织定期的阅读活动,尤其是在假期时更是通过颁发阅读奖等方式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很多孩子的人生第一枚奖牌都是从社区图书馆获得的。同时,社区图书馆还充分服务于社区的其他组织机构,比如社区图书馆对学校图书馆的活动就会给予大力支持,经常会有社区图书馆的老师参加学校图书馆的活动。 安妮当时所在学校、小宝当时在温哥华参加的亲子课也都得到了社区图书馆老师的支持。安妮刚上Kindergarten时,图书馆老师就到学校给孩子们讲故事,邀请家长参加,现场可以给孩子办理一张图书馆借书卡,还会得到与图书馆儿童活动相关的资料(图1)。小宝的亲子班,则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社区图书馆老师来做亲子阅读的示范。 各种阅读机构及专业团体如雨后春笋,诸如美国阅读协会等机构和大量具有丰富教学及儿童心理学经验的专家,结合学校教育的具体特点提出了非常多的教学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在美国学校被广泛应用,在加拿大学校也很快得以推广。我曾在《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中介绍过的“I PICK选书法则”以及“Daily Five” 教学法就是美国研究成果在加拿大应用的实例。 在全民推阅读的活动中,为图书馆及学校提供阅读产品的大出版集团也是功不可没。大量符合儿童认知和心理的图画书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总有好玩的书可看成为安妮每天生活的最大乐趣。在一个阅读级别上有几千种书可供选择,这对孩子们是非常厚重的支持。 一方面,有大量家喻户晓、每个孩子都耳熟能详的经典儿童书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另一方面,多种不同方向而且符合不同孩子兴趣的个性书供孩子们选择。比如一个喜欢Fairy的小女孩,同类的书就有几百上千本。而不喜欢这类主题的孩子,在别的主题上则可以有同样多的选择。 记得安妮在整个一年级几乎所有的阅读内容都是围绕着Fairy来的,看书、模仿书中的人物、买各种仙女类的服装、画书中的仙女是那一年孩子最快乐的事。不知不觉中,安妮完成了从图画书到章节书的过渡,这不得不归功于出版社优秀图书的功劳。 此外,在美国重视阅读的国家工程中,还成立了大量的组织机构推进阅读。比如美国阅读团(America's Reading Corps),由联邦资助有经验的阅读专家及阅读家教联络人,去提供教学、组织学校、社区阅读计划及召募训练义工。美国还有一个家庭参与教育伙伴计划(Partnership for Family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 PFIE),由教育部的Intergovernmental and the Interagency Affairs成立相关单位提供经费支持,对参与计划的家庭和家长提供支持。 各学校的家委会组织非常多的家长加入到了学校阅读教学的义工中来,这点从美国博友的记录中都能得到直接的例证。而加拿大的阅读活动力度虽然不如美国那样轰轰烈烈,但是家长的参与也一直存在。学校里每天有十五分钟的自由阅读时间,邀请家长到学校和孩子一起读书。有些需要对学生进行阅读评级的,部分表格也是由家长填写的。记得当时安妮班上的活动就是给自己读、给同学读、给家长读。关于安妮流利阅读的情况,当时就是由参加阅读活动的家长反馈给我们的。在老师紧缺的情况下,孩子们阅读活动的顺利进展和家长义工们的参与是分不开的。 阅读从出生开始 阅读从出生开始 孩子多大可以阅读?不认字怎么读?现在开始早不早?这是很多人的疑问。按照美国图书馆协会的观点,0岁开始阅读启蒙,而且阅读启蒙的重点在于阅读兴趣和亲子关系。早阅读不等于早识字。 阅读从出生开始(Born to Read),是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提出的。关于从出生开始培养好的阅读者,美国早教领域有很多研究,并有很细致的方案和技巧指导。 根据该协会的观点,和孩子分享读书的乐趣是孩子一出生就应该给他们的礼物。为孩子念节奏明快的儿歌童谣(Nursery rhymes),给孩子唱歌以及给孩子读故事,都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听读是今后独立阅读的基础。 基于培养阅读兴趣、享受亲子时光这样一个基本观点,亲子阅读读什么、孩子最初从阅读中学会了什么并不被特别重视。但是他们相信,最初的阅读活动做得越多,越有可能培养出好的阅读者。 对于如何从0岁开始培养出一个好的阅读者,该协会的阅读建议是: 1.从出生开始每天给孩子读书; 2.给孩子唱歌;反复念诵儿歌童谣; 3.带孩子去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的故事时间(Story time);借书回家读; 4.选择有彩图的、文字简单的甚至无字书; 5.有感情地朗读,或者仅仅是用你自己的语言来讲故事; 6.拿书的时候让孩子能清楚地看清画面,让孩子玩书; 7.孩子一岁以后,鼓励孩子指出书中的物体、重复书中的单词或者是谈论书中的故事; 8.对于孩子喜欢的书,要满足孩子反反复复的阅读需要; 9.用对话式阅读(Dialogic reading)方式帮助孩子参与到故事中去,从而发展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用开放式提问(Open-ended questions),比如你觉得为什么×××怎么样,你觉得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来代替只给孩子机械地读文字; 10.用你感觉最舒服的语言去读书或者讲故事,不一定必须是英语;给孩子讲你自己家庭、种族文化等方面的故事; 11.通过和孩子玩关于单词的音、押韵的游戏帮助孩子发展音素意识(Phonological awareness),让孩子真正理解单词是由一个个小小的音组成的; 12.鼓励大孩子给小孩子读书;让孩子看到家长读书,给孩子做阅读的榜样。 在加拿大几年的时间里,我亲身体会到了社区图书馆对早期阅读的重视。这种重视最核心的原则是兴趣,阅读中孩子认识多少字、获得了多少具体的知识则完全不在考量范围之内。即使是Phonics的介入,也主要是通过游戏让孩子理解概念,培养对语音的敏感性。同时通过各种游戏让孩子理解语言的含义,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书中的内容。这一点,和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原则都是一致的。 为了提高孩子对书的兴趣,经常能看到他们把书做成玩具、把书当玩具玩。比如为了满足宝宝各阶段的发育需求,很多书被做成了各种材质的触摸书(Touch-and-feel)。比如镜子材质、皮毛材质、金属材质等。 很多书被做成了一按就响的书,比如讲汽车的书,就有喇叭可发声;讲动物的书就有动物手偶随书赠送。甚至还有专门供宝宝洗澡的书。 为了增加互动的效果,有一类书专门被称为:Interactive books。书中有各种机关,说秋天,就有落叶,然后落叶的窗口拉下来,枝叶茂盛的树就会变成了光秃秃的树。这些直观的内容,既帮助孩子理解语言,更让孩子感受到书中的乐趣。 因为早期阅读的目的不在识字,所以北美图书馆的亲子阅读主要从绘本开始。进到图书馆感觉最壮观的就是那一层层展示的绘本,大大的、厚厚的硬皮书,精美的画面,给人非常享受的感觉。 从孩子出生开始和他一起读绘本,一直到孩子能自主阅读,过渡到分级读物,再过渡到章节书。绘本陪伴孩子们的时间非常多。通过绘本阅读所培养出的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以及审美能力等,对孩子今后的综合人文素养有非常大的价值。 出国不出国 第二部分 孩子们的社区图书馆 孩子们的社区图书馆 为了培养孩子们对书的感觉,社区图书馆把儿童区装饰得像游乐场一样。这里不仅仅有书,更和童年的快乐联系在一起。下面看看美国的美好小朋友是怎样亲自动手借书的吧。 星罗棋布的社区图书馆,是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的启蒙地。社区图书馆都有很大的儿童区,甚至还有专门的儿童图书馆。美国家庭很重视阅读,父母从小就把孩子带到图书馆,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我们所属的社区图书馆规模不是很大,但是一楼的儿童图书部却占了很大的比例。阅读区内的空间宽敞明亮,布置与陈设处处照顾了孩子的需求和感受,为小朋友们营造了一个轻松的阅读氛围。 走进儿童图书部,随处可见孩子的绘画和手工作品展示在四周的墙上,适合儿童身高的小圆桌和小座椅,专门设计的儿童书架,大大的毛绒和充气卡通玩具置身其间,各式的拼图、积木整齐地摆放在桌上,另外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各种形状和图案的贴纸,让小朋友乐在其中。 阅览区内的小木屋,是孩子们嬉戏的地方。小木屋里有好多玩具,孩子们在里面玩过家家。 图书区全电脑管理,备有自动借书仪器。女儿美好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完成借阅手续,她借书时,把书上的条形码对准借书仪,一一扫瞄过后,机器便会自动打印出一张借书收据,里面会详细列出所借书的日期和名称。 图书馆不仅借书方便,还书更是快捷。所有图书馆都设有开车经过的24小时还书窗口,我下班路过的时候,顺便把书放进去就可以了。 图书馆工作人员除了负责图书推广活动外,还提供推荐图书的咨询服务,随时把最新的书单介绍给家长,方便他们用最短的时间,更有效地选择所需要的图书。比如,我曾咨询过关于小女孩最喜欢的图书,一位年轻的馆员很快就把书目列了出来,还主动帮我在架子上找书,当发现其中的一本《Fancy Nancy 》的书已经被借走之后,便通过图书联网系统,把我所需要的这本书从别处跨馆调进来,果然两天之后我就接到了通知。图书不仅可以跨馆互借,还可以在总馆的网上直接预定要借的书目,然后再把书送到离家近的分馆。 儿童图书区内的图书分类很详细,除了琳琅满目的可供借阅的童书外,还有适合孩子们的有声读物,CD、Video和DVD。图书分类大体为低幼图书、阅读分级书、章节小说。适合低幼的童书一般在内容上由易到难,按年龄分成三大类,0~12个月的婴儿书、1~3岁的幼儿书和4~6岁的图画书或绘本。这种分类便于家长选书时,缩小目标范围,在最短的时间里为孩子找到适合的书。 这里丰富的藏书让孩子大开眼界。特别是获得凯迪克金银奖(The Caldecott Medal)的儿童图书,上架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这些书摆放在专门的区域供免费借阅,虽然此类图书的精装版在书店卖得很贵,但是在图书馆里不仅借得起,还能读个够。家长凭着借书卡,一次就可以最大限度借到60本。市中心的儿童图书馆,甚至可以借到100本之多。 图书馆除了借阅图书和音像资料外,还可以借阅“博物馆”。当我第一次听说Check Out a Museum这个服务时,还真是有点半信半疑, 怎么博物馆还可以借阅吗? 仔细探究一下,原来这是著名的连锁百货商梅西MACY赞助的公益活动。每个来图书馆借阅的家庭,可以用借阅证,拿到一张印有“到期日”的单子,凭着这个单子,在指定的日期之前去名单上的任意一家博物馆,领取有效日为7天的二张免费参观券,通常是先到先得的方式,其实不止包括博物馆, 植物园,动物园,科学馆都在其中。 图书馆也是家长育儿的场所,每到周末,社区图书馆的人总是很多,特别是带小孩的家庭汇集到这里,参加图书馆组织的各种免费活动,活动之后孩子们互相嘻戏,不知不觉中又多了几个玩伴。丰富多彩的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
/
本文档为【出国不出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