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2014-04-04 11页 doc 90KB 211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1043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一、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制度 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时代 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教育内容概述 教育目的 教育作用 夏 1)设有“序”这种学校,起初为教设的场所,后来发展成为奴隶主贵族一切公共活动的场所,也是奴隶主贵族教育弟子的场所。 2)不仅国都有学校,地方也设有学校。 1)统治者重视军事教练 2)宗教教育 3)人伦道德教育 1)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 2)奴隶主阶级根据维护贵族专政的政治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他们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为具有贵族政治道德思想和军事技能的未来统治者。 1)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
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一、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时代 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教育内容概述 教育目的 教育作用 夏 1)设有“序”这种学校,起初为教设的场所,后来发展成为奴隶主贵族一切公共活动的场所,也是奴隶主贵族教育弟子的场所。 2)不仅国都有学校,地方也设有学校。 1)统治者重视军事教练 2)宗教教育 3)人伦道德教育 1)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 2)奴隶主阶级根据维护贵族专政的政治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他们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为具有贵族政治道德思想和军事技能的未来统治者。 1)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行政管理机构中六卿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教化。 2)教育已成为重要的社会活动。 3)国家已把教育事务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商 1)对贵族子弟有专门的场所,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教育。这个专用场所,与居住区有一定距离。 2)教育设施比较完备,邻近诸侯也送子弟前来游学 3)建立大学,大学作为祭祀场所之一。 4)设“庠”对青年一代进行思想教育;设“序”是习射的场所,更是强调思想品德修养,礼乐教育也是其基本内容。 5)根据不同年龄,已有大学小学或右学左学之分,实际划分了教育阶段。 5)地方也设有学校。 1)思想政治教育。A.极力提倡宗教迷信,把本族的祖先作为至高无上的神,尊神和效祖实际就成为同一回事.B.“孝”被规定为社会道德准则,也成为思想教育的中心内容。C.学习统治经验对未来的统治者是需要的,并受到充分的重视。 2)军事教育 3)礼乐教育。礼乐教育中,乐教尤显重要,“以乐赵士”是殷人教育的特点。 4)书数教育 A.阅读和书写是教学的要求,读、写两者结合进行,写字要经过长期练习,这是教学。B.在数学上已采用十进位法,数量观念比较齐全。 1)商代学校由奴隶主国家管理,受教育是奴隶主阶级的特权,其目的是培养尊神重孝勇敢善战的未来统治者。 2)为了适应当时的统治需求,新的客观环境、新的政权等因素。 1)处于奴隶制发展阶段的商代,其奴隶主贵族的教育也得到发展 2)商代教育是一份重要的历史遗产,西周就是在此历史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达到奴隶主贵族教育的繁荣阶段。 西周 1)特征为“学在官府”。奴隶主贵族建立国家机构,设官分职,从事管理。只有官府有学,民间私家无学术,故要学习专门知识只有到官府中才有可能。 2)家庭教育 3)大学教育 4)乡学 5)六艺教育 1)礼、乐、舞、射都是重要的学术,在教育上,也是学习的重要学科。 2)在家庭中,从小就进行基本的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教育,按儿童年龄的发展提出不同要求,家庭教育的过程有较明显的性。 3)小学教育首先强调的是德行教育,教育内容就是德、行、艺、仪几方面,实际上是关于奴隶主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 4)大学的教学,服从于培养统治者的需要,学大艺,履大节。大学的教学,以具有计划性,现为定时定地进行教学活动。 5)教育内容有明确的规定。以德、行、艺为纲,基本要求与国学一致。 6)不论是国学或是乡学,不论是小学或是大学,都是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即礼乐,射御,书数。 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 1)奴隶主阶级根据维护贵族专政的政治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他们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为具有贵族政治道德思想和军事技能的未来统治者。 1)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可供后世借鉴。 2)有的教育家想借助六艺教育的经验,解决当时教育的某些弊端,因此把六艺教育当作当作理想模式来强调,为自己的主张作历史论证。 3)凡有所主张,要从六艺教育寻找论据,有所批判,则指斥异端背离六艺教育传统,六艺教育思想产生了深渊的历史影响。 春秋 1)官学衰退 2)私学兴起 3)孔丘的教育思想 1)官学的教学内容限于传统的“六艺”,灌输的是旧的政治观念和道德思想,偏重于历史文化,教育内容脱离现实生活。 2)私学的教育内容突破传统的“六艺”教育,传授各学派的政治观点,道德思想,以至新的知识,技能,其教育内容与大变革时期的现实生活有较密切的联系。 3)孔丘继承三代教育思想遗产、六艺教育传统。诗、书、礼乐的文化素养,私学教育 1)使教育思想理论有较大的发展。 2)为了适应新的经济、新的政治需要而兴起 1)私学代替官学,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 2)它依靠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等四大自由来发展教育事业,以适应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战国时期 1)养士之风盛行 2)百家争鸣 3)私学发展 4)稷下学官 1)子思、孟轲一派——继承孔丘“仁学”思想,提出充分肯定人的主观作用的教育思想;荀况一派——提出“礼治”主张,确认封建等级制度的天经地义;墨家主张消弭社会等级,强调社会实利,在教育上信奉经验与实践,讲究思维训练,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知识的价值;老子主张“无为”、“自然”;法家主张凭借实力和暴力得到统一,反对德化,主张法治,强化君权…… 2)儒、墨、道、法家四家私学影响最深。儒家私学——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墨家私学——传授生产和科学知识,同时带有宗教色彩;道家私学——教育实践,思想异常活跃,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分析社会和文化教育;法家私学——重“耕战”主张“燔诗书而明法令”。 3))百家争鸣呈现出相当复杂的局面,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影响和吸收。 1)为更多的人脱离物质生产从事脑力劳动,为思想、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丰裕的物质产品和更宽广的活动舞台。 2)促进生产力大解放,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 1)面对社会变革,人们出于不同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产生了一批著名学者和学派。 2)各家各派之间既相互批判、辩驳、又相互影响、吸取乃至融合;同一学派在发展过程中也往往发生演变和分化,思想学术因之空前繁荣。 秦汉时期 1)严禁私学 2)吏师制度 3)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 4)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5)设置太学,鸿都门学和宫邸学,地方官学,书馆和经馆 1)太学传授的知识是单一的儒家经典;鸿都门学它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2)书馆第一阶段主要进行识字教育,也传授一些数学常识,第二阶段虽然继续进行读写训练,但重心已开始转移到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上。经馆从事转经学习,实际是一些著名学者聚徒讲学的场所。 1)秦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建立了君主专制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了巩固当时新生的政权,维护中央集权制。 2)由于人们普遍希望从秦末酷政和战火所造成的紧张中缓解过来,为了适应这一社会心理,汉初在政治上实行“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政策。 1)在文化教育方面,政府解除了对各种学派的钳制,各家学说重新得到了自由发展的机会,儒学也从仅存的一线生机中慢慢复苏过来。 2)汉朝太学、地方官学、私学等各类学校相继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儒家经籍为基本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系统。 3)教育加上选士制度的激励,对推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和培养援儒饰法的治国人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 1)三国时期的学校教育包括太学,地方学校,律学,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 2)两晋时期的学校教育包括太学,国子学,东晋的中央官学,两晋的地方学校以及十六国的学校。 3)宋朝时官学出现过暂时的繁荣,兴复过国子学,设立过总明观。 4)齐朝制立过国学,之后又兴复过国学,废除总明观后曾开学士馆。 5)梁朝的中央官学设有五馆,集雅馆,士林馆,律学五所。 6)梁陈的专科教育主要是律学。 7)北魏时改国子学为中书学,抑制私学发展,之后儒学又得到重视,官学教育趋于衰弱。 8)北齐唯置国子一学。 9)北周废除了太学,设立了进行文学教育的麒趾学以及一种小学性质的露门学,还设有专门学校——算学。 10)北朝注重州郡立学,地方官学亦曾设置 1)专科教育得到发展,学习律学、书学、算学、文学、医学等实用知识。 2)东汉时期佛教的传入,新崛起的汇合儒、道的玄学,以及史学、书学、文学等成为主流。 3)经学突破了两汉严守师法、家法与今古文经学的藩篱,摒弃了注重章句训诂的文风,汇释众家经说,吸收佛、玄思想,力求简洁明了。 4)少数名族统治的政权尊崇孔丘,注意儒学教育。 5)家庭教育得到发展,德与艺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1)统治者为了维持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 2)少数名族的政权,学习儒学,先进的汉族文化,是为了加速封建化的过程。 3)重视家庭教育的士族们认为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于国家有实际效用的各方面的统治人才。 1)专科教育的发展,丰富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内容,也拓展了教育的职能,使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开始了我国正式实行地方学校教育制度。 3)出现了许多儒学世家,家训、家诫等有关家教的著述也大量出现。 4)落后地区文化教育事业起步与发展。 5)少数名族教育的兴盛。 6)使教育思想多元化。 隋唐时期 1)隋朝时从中央到地方广泛建立了学校,号召人们学经习礼,在中央设立国子寺,创建书学和算学,复开庠序,改国子寺为国子监。2)唐朝初恢复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地方州县学校也恢复招生,为皇族及功臣子弟开办了小学;将国子学改为国子监;唐高宗时学校教育事业继续发展,至武则天时则对教育制度进行频繁变动,直至中宗复位开始修葺久废的学堂,广招学生,唐玄宗时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相应的学校教育机构,还允许私人办学;“安史之乱”后严重破环了在这方面的发展。 3)中央官学是隋唐时期封建教育的主干。 4)私学一直是和官学相并存 5)隋唐科举制的产生 1)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的传统学校以及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专科性学校。 2)六学一馆学习内容广泛:包括传统的儒学经典,《论语》、《尚书》等著作;还包括《九章》、《海岛》、《孙子》等;同时也包括医学知识,《本草》、《经脉》;艺术类包括音乐舞蹈等艺术;又涉及天文、历数、漏刻、兽医、书法、经史等各方面知识。 1)为了巩固统治,统一人们的思想。 2)为了适应新经济、新政治、新环境。 1)由隋唐创立的一些新制度,唐朝加以继承发展,达到了封建教育发展的新高峰。 2)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的经学和以专科知识为教育内容的专科性学校并行,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联系,官学和私学的并存,共同构成了隋唐时期的学校教育体系,对这一时期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以后封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本的框架。 宋辽金元时期 1)宋初“三次兴学”,广设学校;中央官学设有国子监、太学、辟雍,四门学、广文馆,专科学校设有六所,还有贵胄学校;地方也有官学。 2)辽朝在皇都创置国子监;在地方官学有府学、州学和县学;曾创立“诸王文学馆”供贵族子弟教育。 3)中央官学设有国子监、太学、女真国子学、女真小学、女真太学;地方官学有府、镇、州学,女真府、州学,地方医学 4)元朝中央官学设有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地方官学设有路学、小学、社学、蒙古字学、医学、阴阳学 5)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形成和兴盛在宋朝,元朝对于书院采取保护、提倡和加强控制的政策。 6)宋元时期,是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1)由于宋朝确立了“兴文教”的政策,故尊孔崇儒,提倡佛教。 2)专科学校设有武学、律学、医学、算学、书学、画学,学习专门的知识。 3)辽金元由于是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所以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学习孔孟之道。 4)金朝还学习各种教材,如《易经》、《尚书》、《诗经》《史记》、《前汉书》、《后汉书》等书籍; 1)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 2)适应新经济、新政治、新环境。 1)宋朝通过三次兴学,在中央和地方建立起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 2)辽、金、元积极在中央和地方设立民族学校,促进了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3)宋辽金元时期的蒙学也得到较大发展,在教育内容、方法以及教材编写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4)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和活跃,涌现出了一大批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们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古代教育理论宝库,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明朝 1)广设学校,培养人才 2)严格管理学校,禁止学生议政。 3)中央官学设有国子监,其他中央官学设有宗学,武学;地方官学划分为儒学、专门学校和社学三类。 4)明朝的书院发展经历了沉寂—勃兴—禁毁的曲折过程。 1)国子监以孝弟、礼义、忠信、廉耻为之本,以六经、诸史为之业;学习本朝律令;此外每月塑望还须习射,每日还要习字200字,以著名书法家的字帖为法。 2)专门学校包括武学、医学和阴阳学,学习专门知识。 3)社学教儿童念书、看书、作文、记文、培养儿童学习习惯以及每日活动安排等,都有较具体的要求。 4) 1)明朝学校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这样,科举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学校以科举考试为目的,两者紧密结合,共同为当时的社会政治服务。 1)明初统治者比较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对于治国的重要作用,把教育置于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大力发展学校教育事业,在全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网络,并创造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2)程朱理学教育是明朝占统治地位的教育理论,大王守仁创立的“心学”教育理论,以反传统教育的姿态出现,曾发生了重大影响。 清初至鸦片战争前 1)清初广兴学校,严订学规 2)清朝中央官学设有国子监,宗学、觉罗学、八旗官学、景山官学、咸安宫官学、算学、俄罗斯文馆;地方官学设有府、州、县、卫学、社学、义学、井学 3)清朝书院的发展经历两个不同的时期,前期表现为从沉寂转变为复苏,后期表现为在积极提倡的同时,加强了控制。 1)国子监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性理》、《通鉴》等书;还要学习清朝有关的诏、诰、表、策论、判、每日临摹晋、唐名帖数百字,乾隆时,还要诵习明清时期的所谓优秀时文。 2)宗学入学者年满10岁以上者学习清(满)书,王、公、将军及闲散宗室子弟十八岁以下,入学分习清、汉书、兼骑射;八旗官学等学校学习内容为满书、汉书、骑射。 3) 1)封建统治者为了支配人们的思想,巩固封建统治。 2)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新的经济、新的政治。 1)清朝统治者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对于治理国家的作用,在立国之初便制定了“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的文教政策。 2)在中央和地方广泛设立各类学校,学校教育得到了恢复和较大的发展。 鸦片战争时期 1)清末时期官学教育有名无实 2)太平天国时期教堂兼学校;设有育才书院,育才馆和义学 3)早期教会学校的出现 1)教育内容实际上都没有超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2)出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教育主张,复兴“经世致用”学风。 2)太平天国时期教育内容主要是在“拜上帝教”的名义下,以宗教教义的形式组织起来的,把政治思想,道德教育融汇到宗教教育与宣传之中。 3)有的教会学校兼采中英文教科书,教授学生阅读、写作、算术、地理及其他科学知识,学校还提供《圣经》课程,并给予指导和帮助;有的设计课程广泛,包括天文学、历史、地理、算术、代数、几何、初等机械学、生理学等各种学科 1)面对列强的凌逼,一些开明的官吏和知识分子,从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出发,睁眼看世界,率先发出了要求变革和向西方学习的呼声,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思想先导,是为了拯救当时的中国,摆脱日本的魔爪。 2)以太平天国为主体的农民革命风暴搅乱了整个封建社会秩序,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封建政治和经济结构因此有些松动,为了进一步瓦解清王朝的统治,扭转局面,宣传太平军思想。 1)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要求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开始萌芽并得到发展,开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喊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了思想先导的作用。 2)教会学校的设立,在封建传统教育主体中锲入了资本主义教育因素,这种教育在散布“福音”的同时也传播部分科技常识,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以学校形式传播西学的组织。 洋务运动时期 1)外国语(“方言”)学堂 2)军事(“武备”)学堂 3)技术实业学堂 4)设立京师同文馆 5)设立福建船政学堂 6)洋务学堂体现的新式性 7)洋务留学教育 8)教会学校的发展 1)洋务学堂的教学内容以所谓的“西文”与“西艺”为主,课程包括外语、数学、格致、化学等一般性课程以及和各自专业相关的科学技术课程。 2)各国语言(英文、法文、俄文、德文);汉文、外文、算学、绘画、军事、炮法等;分管轮、驾驶、分马步、枪炮、营造;地舆图说、数学、天象测量、驾驶诸法、化学格物;航海知识;研习兵法、阵地、地利、测量、绘图等 1)洋务学堂的目的在于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技术、水路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 2)鸦片战争有,中外交涉活动日渐纷繁,为了培养多方面的外交人才,适应当时社会的需求。 1)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国教育仍然以传统的封建教育为主体,但在传统教育主体中萌生了近代教育的幼芽。正是洋务派举办的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还有大量涌现的教会学校,开辟了传统教育之外的另一番天地。 2)洋务教育实际启动了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过渡的进程,将魏源等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付诸实践,从而使中国教育由以民族文化为中心的封闭性向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开放型转变。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 1)早期改良派主张建立近代学制,倡导女子教育 2)维新派建立了万木草堂,湖南时务学堂,北洋西学堂与南洋公学等著名学校;兴办教会。 3)百日维新时设立京师大学堂;实力讲求西学,普遍建立新式大学堂。 4)清末新政时期又设立了不少新式学堂, 5)留学教育的勃兴 6)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亲自创办学校和成立学会 1)早期改良派提出效仿西方学制设立小学、中学、大学的三级学制系统,实行分科教育,分文、武科两大类,文科类有六科:文学、政事、言语、格致、艺学、杂学;武科类只有陆军和海军两科。 2)维新派所设的万木草堂的教学内容虽沿用了义理、考据、经世和文学之学等传统提法,但包括了西方哲学、万国史学、地理学、数学、格致原理学、中国政治沿革得失、政治应用学、群学等学科内容。 3)女校课程分中西两大类,中文课程授中国传统女性读物如《女校经》、《女论语》、《女诫》等;西学课程有英文、算术、地理、体操等。 4)京师大学堂分溥通学和专门学两大类,溥通学即基础课程,包括经学、理学、掌故学、诸子学、逐级算学、初级格致学、初级政治学、初级地理学、文学、体操等10门;专门学分高等数学、高等格致学、高等政治学(包括法律学)、高等地理学(包括测绘学)、农学、矿学、工程学、商学、兵学、卫生学(包括医学)宫10门。 1)维新派们为了挽救当时的中国,改变人们的思想,不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进一步加深。同时王国维等提出以体育培养人的身体之能力,智、德、美三育培养人的精神之能力,相应发展真善美之理想。 2)清末新政的提出迫于当时社会发展的形势,最终的目的也只是想维护封建统治。 1)维新运动中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比较具体地提出改革科举、系统学习西方、建立新式学校制度、发展女子教育等,隐约地画出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轮廓。 2)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最终导致中国传统教育制度的解体,近代教育在形态上得以确立。 3)新政教育改革牵动着整个社会。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利用教育阵地开展革命教育,宣传革命思想,组织革命力量,培养革命骨干提供了现实条件。 民国成立初期 1)教育部的成立 2)教育方针的确立 3)壬子癸丑学制主系划分为三段四级 4)课程标准 5)学制的调整 1)小学的课程为修身、国文、算术、游戏、体操、视地方情形可加设图画、手工、唱歌、裁缝(女子);高等小学课程为修身、国文、算术、中华历史地理、博物理化、图画、手工、体操(兼游戏)等,中学课程为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等。 2)遵孔复古时期确定儒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课程。 3)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修身、教育、国文、英语、数学、伦理学等各种学科 1)民国初年改革封建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对保障政体变更之际普通教育的顺利过渡和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民国成立后,教育部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制定了一系列改革封建教育的措施,力求使教育的发展符合民主共和的精神。 3)袁世凯利用封建文化教育来配合他的独裁统治,稳定其专制。 1)南京临时政府组建的教育部,基本维持了政体变更阶段教育的正常进行。他们成立了“社会教育司”,将社会教育纳入教育部的管辖范围,表明资产阶级对近代教育的平民化和开放性特征的深刻理解。 2)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封建势力的根深蒂固以及袁世凯的倒行逆流,民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经历的巨大反复,导致严重的封建教育回潮现象。 新文化运动和大革命时期 1)袁世凯上台开始遵孔复古逆流 2)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教育抨击,促进教育观念转变,推动教育改革 3)新文化运动时平民教育、工读教育、职业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勤工俭学、科学教育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4)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试验 5)1922年的“新学制” 6)教会教育的进一步的发展 7)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干部学校 1)新文化运动下的学校教育推行白话文和国文,中学开始实行选课制,准许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前提下,依个人兴趣、特长和需要自行选择选秀科目。 2)中国公学中学部开设了文、理、商、师范等科。选修设有工、商、农等科,还有的学校设立了实验室、科学馆。 3)教会学校以发展教徒为鹄的,念念不忘对学生进行宗教教义灌输,强迫学生参加各种宗教活动,是对学生思想和信仰自由的粗暴干涉。 4)自修大学规定设文、法两科。文科设:中国文学、西洋文学、英文、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新闻学、哲学;法科设:法律学、经济学、政治学等课程。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条件;由文学革命引发的思想解放潮流,为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思想养料。 2)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促使中国现代化教育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1)民主战士从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对中国教育现状作了深刻判断,力图以包含人权、自由、平等等民主思想和重视科学技术、崇尚自然、讲究实用等科学精神的新教育,来取代迷信权威、窒息思想、压抑个性、脱离实际、忽略身心的旧教育,为新教育观念的形成做了准备。 2)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领域里兴起了反思和改革封建传统教育,学习和引进西方近代教育,倡导和建设民主、科学、实用的中国新教育的热潮,教育思想空前活跃。 3)中国的教育家和学者探索教育的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中国教育也前所未有地开始融入世界性的教育发展潮流中,不仅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教育教学改革也屡有尝试和创新,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繁荣发展时期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国民政府时期 1)“党化教育”的实施和废止 2)“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颁行 3)“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4)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与废止 5)“戊辰学制”的颁行 6)实行初等、中等、高等教育 7)国民政府对学校教育实行严格管理 8)日伪占领区的奴化教育与沦陷区人民反对奴化教育 9)国统区人民的民主教育运动 1)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习体育、科学基础、艺术兴趣、理、工、商、农、医等学科。文学院设中国文学、外国语文、哲学、历史学等系;理学院设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地理学、心理学等系;教育学院仍设教育原理、教育心理、教育方法等系。 2)南京国民政府为统一规范全国公私立大学的培养工作,规定了问、理、法、医、农、工、商、师范8个院校的共同必修科目、分系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表 1)课程的设置是国家为了严格训练学生身心、培养健全国民。 2)适应当时新的政权体制、新的环境所需。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是中国现代资产阶级教育发展的成熟期。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各种学校教育的规制渐趋完备。各级各类学校的数量与质量较之清末、北洋政府时期,都大大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制度日趋完备、观念日趋现代、内涵日趋丰富、方法手段日趋多样,走上了现代学校和教育的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 1)苏维埃根据地的教育一切服务于战争,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地办教育。围绕着干部教育、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的三条主线,苏区的学校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如针对成年人教育的各种夜校,比如说读书班、星期学校等。此外还有针对儿童的列宁小学、劳动小学以及为培养干部设立的学校和培养专业人才的专门学校。如师范学校、艺术学校和农业学校等等。 2)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干部教育和民众教育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党在当时提出的教育方针中的重要的一条即“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干部教育是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的重心。其中典型学校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3)解放区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对学制作出明确规定:小学六年,四二分段;中学六年,三三分段;高中可视地方情形实行分科制。并要求加重文化课的比重,还对学校管理、教学方法、教师待遇等作了相应的规定。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是解放区教育另一方面的特点。 1)“左”倾错误时期曾照搬苏联的教育经验。 2)干部学校教育下设土地、国民经济、财政、工农检查、内务、劳动、司法等专业,后又增外交、粮食等班。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先后经历了萌芽、形成和成熟的阶段。各个阶段的教育都为当时的社会状况所服务,教育都是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 2)适时的根据当时各阶段的实际需要制定的教育方针,带来教育发展的兴盛时期。 3)根据地教育既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也积极地推动了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风气、社会风俗的改变,催化着新中国教育的诞生。 1)革命根据地的教育都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残酷的战争环境、落后的农村地区、薄弱的文化教育底子……。然而,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又是不同寻常的——数量巨大的干部队伍的造就,相当程度的群众和儿童青少年教育的普及、一定数量较为正规的高等学校的创建等等。虽然根据地教育还存有诸多不足之处,其制度化、正规化水平不算很高。但这种教育有利地支援和配合了土地改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也积极推动了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风气、社会风俗的改变,它催化着新中国教育的诞生。
/
本文档为【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