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国文化史分期刍议_冯天瑜

中国文化史分期刍议_冯天瑜

2014-04-24 9页 pdf 710KB 10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87125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文化史分期刍议_冯天瑜 · (学术 月刊) 19 9 8 年第 3 期 · 中国文化史分期当议 冯 天 瑜 杨 华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本世纪 以来有关丈化史著作中分期状况 的分析研 究 , 提 出中国文化史分期应该从四个方面加以考虑 , 即 : 首先要考虑中国文化独有的延续 性 和 自我完结性 ; 其次 , 应关注 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整合 、互补 ; 第三 , 要 充分 关照到文化内涵的各个层面 ; 第四 , 应注意中国文化内部 自身的运动规律 。 据此 . 作 者提 出中国文化史应分为六个阶段 : (l) 前文明期—智人到大禹传子...
中国文化史分期刍议_冯天瑜
· (学术 月刊) 19 9 8 年第 3 期 · 中国文化史分期当议 冯 天 瑜 杨 华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本世纪 以来有关丈化史著作中分期状况 的分析研 究 , 提 出中国文化史分期应该从四个方面加以考虑 , 即 : 首先要考虑中国文化独有的延续 性 和 自我完结性 ; 其次 , 应关注 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整合 、互补 ; 第三 , 要 充分 关照到文化内涵的各个层面 ; 第四 , 应注意中国文化内部 自身的运动规律 。 据此 . 作 者提 出中国文化史应分为六个阶段 : (l) 前文明期—智人到大禹传子 ; (2) 文明其基及元 典创 制期—夏 、 商 、 西周至 春秋 、战 国 ; (3) 一统帝国文化探索 、 定格期—秦汉 ; (4) 胡汉 、 中印 文化融合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 ; (5) 近 古文化 定型期—唐中叶至清 中叶 ; (6 )中西 文化交汇及现代转型期—清中叶迄令 。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文化史撰述 , 是本世纪 才得以展开的 , 近百年出版了几十部文化通史 和断代史¹ 。 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在三个时期较 为热烈 : 一是本世纪初 , 二是三 、四十年代 , 三是 八十年代至今。 由于对 ‘’ 文化”的界定和 “文 化 史”所应描述的内涵外延理解各异 , 各个时期研 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 对中国文化史的总体把 握也各有差别, 不同时期各个学者对中国文化 史的分期问题, 亦即如何描述中国文化发生、演 化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存在着不小分歧。 尽管迄今为止很少有学者对中国文化史分 期正面提出讨论 , 但综观各家史著, 都分别自有 体系 , 逐段叙述 , 其分期主张是不言自明的 。 夏曾佑在 19 02 年出版的《最新中学中国 历史教科书 ) ( 19 33 年商务重版时改名为 (中 国古代史) )中 , 将中国历史分作三大阶段 : 上 古世 , 草昧传疑时代至于周末(春秋战国 ) ; 中 古世 , 秦汉的极盛时代至于唐代 ; 近古世 , 宋 至于当今(本世纪初 ) 。 夏氏所作的中国史分 期 , 实为现代中国人中国文化史分期之噶矢 。 . 52 民国初年梁启超曾发表 ( 中国史叙论》, 作为中国通史的纲领 , 在此文中他把 中国史 划分为上世史 、中世史和近世史三段 。 上世 史自黄帝至于秦统一 是“ 中华民族自发达 自 争竞自团结之时代” , “ 实汉族 自经营其内部 之事务 , 当时所涉者 , 惟苗种诸族类而已” , 为 “ 中国之中国” 时期 ; 中世史 , 自秦统一至清代 乾隆末年 , 是“ 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繁 颐竞争最烈之时代 ” , 这一阶段 “ 自形质上观 之 , 汉 种常 失败 , 自精神上观之 , 汉种常制 胜” , 为“亚洲之中国 ”时期 ; 近世史 , 自乾隆末 以至于今 日(辛亥革命初 ) , 是 “中国民族 全亚洲民族 , 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 ” , 为“世 界之中国 ”时期 , 是 “将来史之楔子 ”º 。 众所 周知 , 任公曾经拟定《中国文化史目录》, 包括 种族 、政制 、法律 、教育 、交通 、服饰 、学术等二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闻实编 : (八十年来有关中 国文化史论著资料目录) (一 ) , (中国文化研究集刊) 第三 集 . 复旦大学出版社 1, 86 年版。 (饮冰室文集) 乙丑里编卷 34 . 商务印书馆 19 25 年版 . 第25 页 。 十八篇 , 可见他对中国史的阶段划分 , 实际上 也就是对中国文化史的阶段划分 。 或许受到夏曾佑 、梁启超的影响 . 或许是 相互影响 、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内藤假说”也 提出中国史三分法 , 他在‘支那论) 、《唐宋时代 观概述 ) 、‘支那近世史) 、(近代支那文化生活) 等文中对此作了完整的表述 : 上古时期 , 从盘 古迁殷到东汉中期 , 是中国文化形成并向四方 扩展的时期 , 是中国文化史的幼年 , 喜欢接受 新的挑战 , 极富创造性 : 中古时期 , 东晋开始至 于唐朝末年 (公元 4 世纪初至 10 世纪初), 是 中国文化史上的青壮年时期 . 建功立业, 不避 烦难 , 勇往直前 ; 近世时期 , 宋 、元 、明、清四大 王朝 , 宋元为近世前期 , 明清为近世后期 . 君主 独裁政治建立 , 与之相对应的中国官僚群体最 后形成, 庶民(平民 )出现并与君主独裁政治对 立 , 中国文化进入老年时期 。 内藤在上述三个 时期中还加入了两个过渡时期 。 在内藤湖南等人的影响下 , 日本史学界主 要是京都学派当中, 基本奠定了中国史三分法 (上古 、中古 、近世)的构架。 尽管后来以前田直 典等人为代表的东京学派对此提出了强烈的批 评. 宇都宫清吉 、西岛定生等人对此也作了大量 的修正 , 但三分法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日本的史 学界 。 他们大多以整个东亚文化圈为背景 , 来 考虑中国文化的作用力度和演进过程¹ 。 柳治微在 19 24 年出版的 (中国文化史》 中 , 也将中国文化史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期 . 邃古至两汉 , 是“吾国民族本其创造之力 . 由 部落建设国家 . 构成独立文化之时期” ;第二 期 , 东汉迄于明季 , 是 “印度文化输入吾国 , 与 吾国固有文化抵悟而融合之时期 ” ;第三期. 自明季迄于今日( 民国 ) , “是为中印两种文化 均已就衰 , 而远西之学术 、思想 、宗教 、政法以 次输入 , 相激相荡而卒相合之时期” 。 此种三 段论的划分显见得受到梁启超等人的影响 。 同一时期陈登原 、陈安仁 、夏光南等人的文化 史著作也基本沿用了这一思路 。 在三段论之外, 还有其他一些分期方法, 例如 1928 年出版的常乃德著 (中国文化小史》 (上海书局 , “新文化丛书” ) . 就将中国文化史 分为八个时期 : 一是自太古至西周的宗法社会 时期 : 二是自春秋战国时代的宗法社会破裂后 文化自由发展的时期 ; 三是秦汉两代统一安定 向外发展的时期 ; 四是魏晋六朝民族移徙 、印 度新文化输入的时期 ;五是隋唐两代民族间同 化成功新文化出现的时期 ;六是晚唐五代宋朝 民族能力萎缩 、保守思想成熟的时期 ;七是元 明清与西方文化接触逐渐脱新的时期 ;八是晚 清以至今 日( 民国 )大革新的时期。 此类分期 方法没有摆脱按朝代更替来进行叙述的案臼 , 为后来一般的通史所习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历史分期的基本思 路是 , 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五阶段论与 中国之具体史实进行对接工作 ;众所周知 , 有 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争论 , 曾长期成为历 史学界的主要课题 。 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 的三十年间少有文化史方面的专著问世 , 也 没有就中国文化史的分期问题展开讨论 , 人 们思考中国文化史的阶段划分当然也就没有 脱离这种主流分析方法的影响 。 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热 ” , 实际上是从 “ 文化史热 ”开始的 。 但是也没有正式就中国 文化史的分期问题展开讨论 , 不过从这十多 年间出版的若干文化史专著中 , 可以窥见学 界对中国文化史分期问题的思考 。 以下略举 几部著作中的分期观点 。 李宗桂的《中国文化概论 )( 中山大学出 版社 198 8 年出版 ) . 把中国文化史分作五期 : 一是孕育期 , 殷周时期 ; 二是雏形期 , 春秋战 国 ;三是定型期 , 秦汉 ; 四是强化期 , 魏晋至 明 ; 五是转型期和衰落期 , 清代到 “五四 ” 。 徐明仪等《中国文化史纲 )( 河南大学出 版社 19 92年出版 ) , 将中国文化史分作四个 时期 : 一是萌芽期 , 上古至西周 ;二是奠基期 , ¹ 参见刘俊文主编 : ( 日本学者研究 中国史论著选择) 第一 、 二册 . 中华书局 1的2年出版。 53 春秋战国 ; 三是成熟期 , 秦至明末 ; 四是转化 期 , 明末至 “五四 ” 。 张凯的 (中国文化史) (北京燕 山出版社 199 2 年出版 ) , 将中国文化史分作三阶段 : 一 是上古文化, 殷商至秦朝 ;二是中古文化 , 西汉 至清 ; 三是近代文化 ,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胡世庆的 (中国文化通 史) (浙江大学出 版社 1 9 96 年出版) , 将中国文化史划分为七 个阶段 : 夏代到西周 、春秋战国 、秦暨两汉 、魏 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北宋至明初 、 明中叶到 清代鸦片战争爆发 。 近年翻译出版的《东亚文明—五个阶段的对话》, 使我们可以看到 80 年代美国汉 学家狄百瑞从东亚文明的视角对中国文化史 所作的四个阶段的划分 : “ (一 )形成阶段(约 公元前 11 世纪至公元 2 世纪 ) , 这时古典的 中国发展了她的基本观念和体制 , 它们后来 成为其他东亚民族古典遗产的一部分 ;( 二 ) 佛教时期(公元 3 世纪至 10 世纪 ), 其间在东 亚占统治地位并到处弥漫着的文化力量是大 乘佛教 , 而各种本土的传统则存活在基层之 中 ; (三 )新儒学时期(公元 11 世纪 至 19 世 纪 ) , 其中新儒学在新的社会与文化活动中占 有领导地位 , 而佛教则在当时的群体基层中 奋力以求生存 ; (四 )近代 , 这一时期 , 扩张中 的西方文明冲击着东亚 的沿岸 , 冲刷着这些 古老的岩石。 ” 狄百瑞认为 , 在每一个阶段都 存在着占主导地位的 “ 思想分享或思想交 流 ” , 即所谓 “对话 ” 。 第一阶段的对话 , 主要 在儒家 、墨家 、道家和法家之间 ; 第二阶段则 是在佛家和其他东亚 国家的本土传统之间 ; 第三阶段 , 是在新儒家与佛家 之间 ; 第四 阶 段 , 主要是在新儒家与西方文明之间¹ 。 要对上述种种分期方法加以评判 , 首先 必须讨论的是 , 应该以什么来划分中国 文化史的段落 。 显然 , 西方文化史的分期标准和分期方 · 54 法并不适用于中国。 在西方文化史中 , 古代 、 中世纪 、近代三段的划分 , 与欧洲的民族 、文 化 、地域之特殊性有密切的关系 。 如西方的 古典 (古代 )文化即是所谓 “地中海时代 ” , 以 希腊一罗马文化为重心 , 中世纪文化则转向 西欧 , 以拉丁人和日尔曼人的文化为重心 , 近 代文化即所谓 “大西洋时代” , 西班牙 、 葡萄 牙 、不列颠及其一支北美文化都先后成为世 界文化的主角。 显而易见 , 西方文化的三段 式划分与其民族的兴衰 、地域的转移互为表 里 , 西方文化史的演进历程就意味着文化主 角的更换和文化舞台的转移 。 换言之 , 不同 时期的西方文化 , 属于不同的历史主体—民族 , 而 且 又是活动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 同时还应该注意到 , 此种三段式的划分本质 上将世界其他地方的文明置之计外 , 如古代 的日尔曼 、中世纪的东方和北美 、近世的印度 和东亚以及澳洲等 ”域外 ” 文化都为 “ 欧洲中 心论 ”所漠视 。 中国文化的发展轨迹与西方文化大有不 同 , 其相异之处在于 , 地域 、民族 、国家和文化 这四者合为一体 , 同此一指 。 在中国 , 文化的 整合通过国家集权来实现 , 文化的延续通过 改朝换代来实现 , 文化的辐射通过疆域盈缩 来实现 , 文化的涵 化通过夷夏互动来实现 。 地域 、 民族 、 国家和文化这四者的统一性和连 续性 , 使得中国文化不像西方文化那样 , 由于 种族斗争之胜败和政治中心之转移而造成文 化的突发性中绝或大空间转移 , 因而中国文 化史也不能像西方文化史那样简单地划分为 古典 (古代) 、中世纪和近现代三段 。 中国文 化自有其独自的成长 、完善过程 , 中国文化史 的阶段划分 , 也应 自有其独特的标准 。 我们以为 , 应当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加 以考虑 : 1 . 首先要 考虑到 中国文化 独有的延 续 ¹ 狄百瑞 : (东亚 文明—五个阶段的对话 ) (何兆武 、何冰译 ) , 江 苏人民出版社 伪9 6 年版 . 第 2一4 页。 性 和 自我完结性 。 作为世界上少有的几大原 生文化之一 , 中国 文化没有中绝或明显的突 破 , 而 是绵延不断 . 代有开新 , 汤因比所谓文 明都要经过 “萌芽 ” 、 ‘’成长 ” 、 “挫折 ” 、 “ 解体 ” 这几个阶段的结论 ,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中 国文化并不适用 。 正如有日本学者所说 : “从 广义的 ‘中国文化发展史 ’ 来说 , 东洋史有一 套系统 , 但它的文化本质并不因时代而变化 , 而是与时代同时变得更广更深 。 ” ¹ 中国文 化的发展历程中虽然也有 ‘. 萌芽” (三代) 、“成 长 ” (秦汉 ) 、 ‘’挫折 ” (如五胡乱华 、 元蒙 、契丹 、 女真入主中原 ) . 但没有所谓 “ 解体” 的过程 , 即使异族入侵 , 也是“进入中国则中国之 ” , 他 族文化对中国文化一般都 自我认同, 所以中 国文化没有解体 , 只有 “转折 ”或 “转型” , 即中 外 (如胡汉 、中印 、中西 )文化在碰撞 、冲突中 实现涵化 、整 合, 从而达到中国文化的扩延 、 接力 、传承 。 如果不承认这一点, 那么对中国 文化史进行分期便无从说起了。 2 . 只 有关注 中国文化与 外来文化 之问 的整合 、互 补过程 、才可确 定中国文化 的世界 地位 。 因为如果仅仅局限于中国本土文化内 部 , 缺乏必要的世界参照 . 便很难准确地把握 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 。 梁启超的 “中国之中 国” 、 “亚洲之中国” 、 ”世界之中国 ” 的确很能 说明中国文化的历史过程 。 从世界范围来 说 , 16 世纪以前 , 世界各文化间的冲突都是 区域性的冲突 , 中国文化也基本以亚 洲范围 内农耕文明与游牧文 明间的冲突为主 , 这期 间北方的匈奴 、 鲜卑 、 突厥 、契丹 、 蒙古 、女真 等族文化与汉族文化间的往返冲突融会是确 立中国文化史的主要坐标 。 中原王朝尽管军 事上屡有挫败 , 但总体说来中原农耕文化对 游牧文化处于高势位 , 每每演出“征服者被征 服 ”的戏剧 。 至于印度佛教的传入中土 , 则导 致古代亚洲两个高水平文化的交汇 , 中国化 佛教及吸收了佛学成果的新儒学 (宋明理学 ) 的产生 , 成为东汉以迄宋明的重要文化形态。 在世界工业化时代到来之 后 . 全球由分散走 向整体 , 中国文化也不得不纳入到此种格局 中去 , 于是有中国被动和 主动的开放 。 同时 , 中国文化从中原扩展到东亚大陆 , 进而向亚 洲其他地区辐射 , 以至发生世界性影响 , 这一 历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 总之 , 这种文化的 空间变化与时间推演互为表里 , 应当作为中 国文化史分期的重要视角。 3 . 划分中国文化史 的阶段性 时 应 当 充 令关照到文化 内涵 的各个层 面 , 无论物质丈 化 、文化 , 还是行 为丈化 和心理 (精神 )文 化 , 都应 当予 以 充分 的考虑 和 全 面 的把握 。 因为中国文化是这些层面的总和 , 中国文化 史是这些层面协同发展的辩证过程 , 不应当 以某一层面的文化内涵来涵盖整个文化史丰 富而复杂的内容 。 有的文化史著作径称 “将 观念形态的文化作为研究对象 ” , 或称“ 从观 念形态的角度去定义文化” , 在这种视角下叙 述中国文化史的历史进程 , 实际就是中国哲 学史或中国思想史的移植 , 也容易把视野局 限于精英文化层面 。 实际上 , 中国文化自原 始巫祭时代开始 , 就分化为雅与俗即官与 民 二途 , 二者一显一隐 、一彰一潜 , 时而平行演 进 , 时而交叉互动 , 呈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 , 而正是因为这种不平衡性 , 才使得中国文化 史繁复多彩 。 从巫史文化到官学文化 , 再到 后来的宫廷文化、官僚士大夫文化 , 这是雅 (官 )的一 条线 ;下层民众的风俗习惯 、时尚好 恶虽然在历代正史中不登堂奥 , 但在新的文 化史观中也应当是一条重要的线索 , 如文学 中的国风 、乐府 、 传奇 、说书 , 都曾经 由俗入 雅 , 在中国文化史上放过异彩。 雅俗之间平 行发展又互相渗透 , 越到中国文化史的晚近 期 , 越是趋于合流互融 。 如果不注意到此类 现象 , 而仅仅将目光聚焦在观念形态层面的 精英雅文化上 , 便很难准确 、全面地把握中国 文化史的发展脉络 。 小 宇都宫清吉 : 《东洋中世史的领城 ) . 《日本学者研究中 国史论著选译 ) (一 ) . 举 12 4 页 。 5 5 4 , 还应 当特 别注意中国 文化内部 自身 的运动规律 。 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上来说 , 随着中国文化的历时性演进 , 中国文化的空 间中心也发生 了渐进性的转移, 这种文化中 心的转移过程便很能说明中国文化史的历史 阶段性 。 在工业文明到来之前 , 中国历史上 政治中心 、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既有重合的 一致性 , 又有分离的互动性 ; 一般说来 , 中国 历史上的政治中心 与文化中心是相互重合 的 . 但是也不尽然 , 随着经济中心的转移 , 毫 无疑问也引起了文化中心的历史性转移。 总 体观之 , 中国文化的中心呈现出由西而东 、从 北祖南的移动趋势 。 在唐宋以前 , 文化中心 和政 i台中心 、经济中心大致重合, 沿渭河一河 洛的长安一洛阳一开封一线作东西向移动 。 然而西晋以来 , 整个东亚文明的基本主题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导致中原农耕文化的中心向东南转移 。经西晋末年的“永嘉南渡 ” 、唐朝中期的 “安史 之乱” 和藩镇割据 、 宋代的 “靖康之变 ” , 中国 文运南移的过程基本完成 。 唐宋以后 , 经济 转输和政治斗争的空间运作都不再作东西向 运动而是沿运河一线作南北向运动 , 文化中 心也稳定在南方地区 . 形成了以长江中下游 为核心的所谓 “ 东南财富地 , 江浙人文蔽 ”的 局面 。 在上述过程中 , 文化中心和政治中心 、 经济中心曾经出现过分离 , 但最后终至和谐 。 诚如日本学者桑原鹭藏所说 : “中国的文运不 断南移 , 从这方面看中国的历史 , 也可以说是 汉族文化南进的历史。 魏晋以前中国文化的 中枢在北方 ;南宋以后 , 中国文化的中枢移到 南方 ;东晋以后至北宋末年约八百年间 , 是中 国文化中枢的过渡期 。 ” , 从这方面来说 , 中 国文化史的阶段划分应当充分考虑秦汉与魏 晋之间的转折 、唐与宋之间的转折。 态为线索 , 前者适合于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史的 分期准则 , 后者宜作中国社会史的分期准则 , 但作为中国文化史的分期方法则值得斟酌 。 而王朝演变的顺序也只能作为政治史分期的 参照 , 文化的阶段性转折并不一定囿于朝代的 更替。 我们以为, 讨论中国文化史的分期问题 时 , 还是应该以中国文化(而不是社会、政治或 其他)自身的演生、发展和转型过程为主线 , 再 参照其他指标 , 方可得其精要 。 据此 , 我们将 中国文化史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 一 、前文明期 : 智人到 大禹传子 。 这是中国文化的史前期 , 它包括旧石器 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 相当于中国古史的传说 时代 。 这一时期具有如下特点 。 (l) 我国境内分布广泛 、数量众多的考古 遗址表明 ,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居 民间 , 体质上存在着明显的承续 、发展的人种 学序列 , 基本上是在一个大的人种(蒙古)主 干下发生和发展的 , 还未发现西方人种的参 入 , 中国人种西来说和中国文明西源论缺乏 人类学依据 。 也就是说 , 中国石器时代文化 是在相对单元的人种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它对以后中国文化持续稳定的独立发展 , 起 着重大作用º 。 〔2) 经历了一百多万年的采集和渔猎活 动 , 我国境内的原始 人积累了丰富的动植物 知识 ,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开始了农业栽培和 家畜驯养 , 中国无疑是世界农业起源的中心 之一包括稻作和旱作在内的丰富多彩的农 业生产方式 . 奠定了有别于游牧方式的农耕 文化的基石 , 由此决定了后来中国文化的许 多实质性特点 。 (3) 中国前文明时期的文化遗址数量多 、 分布广 , 恰似 “满天星斗 ” , 它预示 着中国文明 前文所述的几种三分法 , 要么以中国文化 º 的世界地位为坐际, 要么以中国历史的社会形 56 · 桑原鱿截 :吸历史上所见的南北中国》. ( 日本学者研究 中国 史论著选译 ) ( 一 ) , 第 2 , 页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 :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 研究) . 文物出版社 1 9料 年版 , 第 19 3 页 。 的多元发生 , 然而其主体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 江流域及其南北不远的范围内, 这与文献传说 大致相符 , 徐旭生 、蒙文 通梳理出的华夏(河 洛)、东夷(海岱)和苗蛮(江汉 )三大先民集团 , 在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中得到了部分的证明¹ 。 二 、 文明莫基及元典创制期 : 夏 、商 、西周 至春秋 、战国 。 这是中国文化史的元典时代 . 像世界其 他地区独自生成的文明系统一样 , 此一阶段 已经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初步构架 , 后来影响 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东亚 文化达两千多年的许 多特征在此阶段已初步显现 。 ( l) 公元前二千年左右 , 在我国范围内普 遍出现文字 、青铜器 、宫殿 、祭坛等 , 中国文化 开始进入 文明阶段 . 这正与文献所载古史系 统中的夏代相当 , 目前在豫西 、晋西南进行的 考古发掘正在揭开中国早期文明的面纱 。 (2 ) 中国青铜时代的诸特点 , 如铜锡 合 金 、块范筑法 、有特征性的器物类型及其组 合, 这些都与西方文明有所不同 , 尤其重要的 是 , 中国青铜器优先用作礼器以象征王权及 等级秩序 , 而不是像其他文明那徉主要用作 生产工具和战争兵器 。 (3) 天 、地 、人三大祭祀发达 , 尤其是祖先 崇拜特别发达 . 这与早成的宗法制度和宗法 观念互 为因果 . 并孕育了中国文化的一 系列 特征 , 如慎终追远 、重史立言等等 。 ( 4 )这 一时期形成的 ( 诗》、 了书 ) 、 了礼 ) 、 《易) 、 (春秋 ) 及 (老子 ) 、 ( 庄子) 、 (论语) 、 <孟 子 )等中华元典 , 系统地展现中华文化的中坚 理念 , 人文精神 、 天 道 自然主义 的宇宙生成 论 、忧患意识等 , 以及阴阳 、道器 、有无 、理气 等范畴 , 在诸子辩难 、 百家 争鸣中已张扬开 来, 为后世中国文化的观念层面垂范作则 , 建 造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 。 尽管这一 时期华夏族的活动空间 ( “ 中 国” )还很有限 , 尚没有对南北四方产生足够 的作用力, 但中国文明的基石已初步奠定, 象 形会意的汉字 、儒墨道法等诸子思想 、宗法伦 理等等都对后世影响甚巨 。 三 、一 统帝国文化探 索、定格期 : 秦汉 。 从公元前 220 年到公元后 220 年的这四 个多世纪 , 是一个连续的文化过程 。 如果向 前追溯 , 一统帝国文化的端绪应该至春秋战 国之际 , 因为其时所发生的中国文化史上的 第一次社会大变革和文化大转型 , 已经寓含 着政治大一统和文化大一统的契机º。 秦汉 大一统帝国的建立 , 汉民族在政治 、军事以及 所有的内外事务上都表现出强劲态势 , 民族 的文化原创力得到辉煌的进发 , 并显示出帝 国文化的外拓气象 。 这是 “古代帝国的完成 期 ” 、 “古代中国文化的总归结时代” » , 它完 成了对先秦多元文化的一统整合。 ( l) 中国文化的很多基本面貌都在秦汉 时期固定下来 。 如度量衡的统一 、文字的隶 定 , 以及教育模式 、 户籍控制 、官吏考选方式 和经学 、史学体系均格局大定 , 形成中国独具 的特色 , 并在帝国内部有效实施 。 汉族的形 成也在此一时期 , 汉语 、汉字 、汉方等沿用至 今的文化成果 . 都在秦汉时代定型 。 (2) 在经过秦朝至汉朝前期百余年的探 索 、调适与磨合之后 . 大一统帝国的集权体制 终于找到了一种与之相契合的意识形态 , 那 就是发端于元典时代而又汲纳了道 、法诸家 的儒家文化 。 在统治集团倡导的“独尊 ”氛围 下 , 儒家文化被经学化和官学化 , “经学 ”成为 至尊之学 , 两千年来着全民的视听言动 。 而在统治集团的实际运作中 , 却儒法兼采 、王 霸杂用 (以董仲舒 、汉武帝 、汉宣帝的表述最 为代表 ) , 这也成为后代专制集权统治的一般 方略 ; 士大夫间流行儒道互补的生活哲学 , 下 层社会则辅之以潜行着的种种民间宗教 。 ( 3) 中国古代皇权更替 、朝代循环的基本 徐旭生 :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 ( 增订 本 ) . 文物 出版社 l邻5 年版 : 刘式今 : 《试论中国文明的发祥地 ) . (考古与 文物) l, 82 年第 4 期 ‘ 顾炎武 : ( 日知录 )卷十三 “周末风俗 ’ 。 宇都宫清吉 : (东洋中世 史的领域》, 同前注第 论8 页。 ‘ 57 ‘ º» 模式 , 在此一阶段形成并固定下来 , 对后来两 千年的改朝换代和文化传承影响甚巨。 这种 模式是 , 在一 个朝代内部 , 帝王按严格的宗法 制世袭转让 ; 但当一个王朝腐朽不堪维系, 则 有雄强者借势取而代之 , 出现 “‘王 侯将相 , 宁 有种乎” 的 “ 皇帝轮流做 ”局面 。 农民战争或 豪强夺权导致的改朝换代反复重演 。 正因为 帝工世袭井不绝对可靠 , 于是统治者更加重 视王权的神化和圣化 , 后代的专制理论愈演 愈炽 。 值得注意的是 , 改朝换代并没有引起 文化中绝 , 尽管后继朝代 “改正朔 , 易服 色” , 但总是自觉认同前代并实现文化接力 , 秦汉 之际 、两汉之际是如此 , 后来历代也是如此 。 秦汉时期中国文化由多元走向一统 , 中原 农耕文明在与周边游牧文明的冲突交融中 , 逐 渐赢得强有力的控制地位 秦汉文化足以与 南亚的孔雀王朝文化 、欧洲的罗马文化相媲 美 , 成为亚欧大陆并峙的三大帝国文化 。 秦汉 时期 , 既可以视为中国史前文化及元典时代之 后的一个大完结 、大整合, 又可以视为后来的 帝国文化乃至中国本土文化奠定模式的独立 阶段 , 这四百多年自成循环 , 有始有终 。 四 、 胡汉 、中印 文化 融 合期 : 魏 晋南北朝 至唐 中叶 。 这一阶段 , 中国文化开始大范围地与东 亚 、西亚 、 南亚文化进行涵化整合, 踏上了 “亚 洲之中国” 的道路 。 这一时期 , 与庄园经济和 门阀贵族政 治相表里 , 精神领域神学弥漫 , 儒 、道 、玄 、佛深深地钳制着全社会的思想意 识和文化门类 。 (l)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冲突与 整合是这六百年间文化的一大主题 。 有别于 秦汉的是 , 这 一时期 , 华夏农耕文化的同化力 有所减弱 , 北方游牧民族的 压迫曾经造成 “五 胡乱华 ” 、南北分治的局面 ; 但是游牧文化无 疑又给中国文化带来复壮和补强作用, 继秦 汉之后 , 隋唐成为又一帝国文化高峰 , 不能不 说得益于充满阳刚精神的北方民族的“胡气” 熏染 , 物质上如此 , 精神上也是如此 。 5 8 (2) 这五百年间 , 中国文化史的又一主题 是来自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 化之间的交互关系。 佛教传人之初 , 也曾经与 儒 、道等文化体系相冲突 , 但最终不得不与中 国的伦理规范 、实用理性 、崇拜模式 、政治需求 等等相妥协 、相融合; 经过排佛 、灭佛 、按佛 、援 佛等过程 , 佛教逐渐实现中国化 , 并深刻影响 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 尤其是隋唐时期 , 佛学 宗派林立 , 禅声缭绕, 成为中国学术史上的奇 峰异峦 ;如果按照通行的说法将中国学术史分 作七段(先秦子学 、两汉经学 、魏晋玄学 、隋唐 佛学 、宋明理学 、清代朴学 、近代新学) . 那么其 中三段(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是直 接因为佛教影响而形成学术大势的 , 而这其中 的二段(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 )就在这一时期 , 后来的宋明理学也潜伏于此 。 (3) 这一时期 , 发生了中国文化的中心向 东向南的转移过程。 “ 安史之乱 ”后 , 中国的 经济中心已经基本移至南方 , 所谓 “赋出天下 而江南居什九” . 但文化中心的南移还没有最 后完成 , 这五百年问正好是南移过程中的过 渡和调适期 。 五 、近古 文化定型期 : 唐 中叶至清中叶 。 唐宋之际继 春秋战国之际以后 , 发生了 第二次社会大变革和文化大转型 , 同时还引 起东亚文化圈内朝鲜 、 日本等地文化相继发 生变革。 一些日本学者和欧美学者将此次大 转折看作是中世纪 (或称“ 中世 ” )向近代 (或 称 “近世” )的转型¹ 。 陈寅格 则指出 : “唐代 ¹ 内藤湖南的 (概括的唐宋时代现 )认为 : “唐和宋在文化 的性质上有显著的差异 , 唐代是中世的结 束 , 而 宋代则 是近世的开始 ” 在其影响下 . 其他 日本学 者如西 岛定 生 、前田直典也有类 似现点 , 参前田 直典《古代东亚的 终结》、宫崎市定 (东洋的近世) , (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 论著选译》<一 ) . 第 10 、 13 5 、 15 3 页 。 法国汉学家谢 和 耐把这一 转折的结果概括 为 : “ 11 一 13 世纪期间 . 在政 治 、社会或生活诸领域中没有一 处 不表现出较先前时 代的深刻变化 · · · ,一 个新的社 会诞生了 , 其荃本特征 可以说已是近代中国特征的端倪了。 ‘ ( (中国社 会史) , 江苏人民出版社 lqq s年版 , 第 257 页 ) 。 之史可分作前后两期 , 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 之旧 局面 , 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 , 关于 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 , 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 不如此 。 ” ¹ 这次转型 , 规范 了中国文化史后 半段的大致框架 。 唐 宋以降的一千年间 , 中 国文化在自身的发展中 , 总体上 已显示出走 出中古文化故辙的种种动向 , 孕育了某些近 代文化因子 . 可以称之近古文化期 。 ( l) 唐代中叶以 降 , 领主庄园经济破产 , 地主一 自耕农经济定型 ; 赋税制度也发生根 本性变化 , 以两税法代替租庸调制为开端 , 以 后宋明几代的赋税改革 , 越来越明确地把朝 廷对平民的直接经济关系确立下来。 政治上 亦是如此 科举制度实行以后 , 门阀贵族淡出 政治 , ‘官吏直接从地主和自耕农中考选 . 相对 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 。 此种地主一 自耕农经 济和文官政治的特色 . 与封建时代的西欧 、 日 本大相区别 。 (2) 唐宋以来 , 实物经济式微 , 货币(包括 纸币 )大量流通 ;城市由单纯的政治中心和军 事堡垒演变为经济和文化的集散地 (这种功 能的变化或谓之 “ 城市革命 ” ) 。 随着工商业 的繁荣 , 市民阶层兴起 . 市井文化趋于活跃 , 反映市民生活及其情趣的小说 、戏曲 , 在形式 和内容上都 另创一格 . 如果说 , 汉赋 、六朝骄 文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构成中国文学 主潮脉络 , 那么中唐以后其俗的一脉便由潜 渐显 。 (3) 酝酿于唐中叶 , 在宋明得以张大的理 学 , 一定意义上是 人文理性的复归 , 尤其是阳 明心学已初具道德个人主义内涵 ;宋学的怀 疑精神和清代考据朴学的实证精神 , 也已触 及到实证科学的底蕴 ; 另外, 文 人、官僚 、地 主 、商人合为一体 , 形成士大夫阶层 , 他们的 审美情趣 、 人格理想 、道德观念主导了全社会 的价值规范 , 对其后乃至今夭的精神生活仍 有影响 。 (4 )唐以后 , 在日益强化的君主集权格局 之下 , 官僚政治实行文武分离 、 右文抑武之 策, 虽然防止了武人割据和篡权 , 却导致国防 劣势 , 民族文化的气质从汉唐的雄强外拓转 向宋明的精致内敛 ; 而与此同时 . 中国周边民 族却 日渐崛起 . 走向与华夏本土文化相抗领 的道路 , 契丹 、女真 、蒙古 、满洲等游牧或半农 半牧民族相继入主 。 尽管他们最终都沿袭 、 传承了中原农耕文化 , 并注 入强劲的活力 , 元 、清两代国土的拓殖即为明证 , 但是后进民 族的一再军事征服所造成的破坏 , 无疑也阻 碍了中国文化原发式近代转型的可能 。 有的 西方汉学家甚至认为 : “在中国早已开始了近 代化时期 , 是蒙古人的入侵阻断了此一迅速 进步的过程 ’, º 。 (5) 从唐中叶到清中叶的一千年间 , 以明 代中叶为界 , 又可以分作前后两段 。 明中叶 以后 , 商品经济更加活跃 . 出现所谓 “资本主 义萌芽” ;在观念意识层面 , 明清之际顾黄王 唐等一批先进士人非君崇 “公 ” , 高倡“ 民本 ” , 开近代启蒙主义之先河 。 此间 , 西方传教士 进入中土 , 揭开西学东渐的序幕 , 这是继佛教 东传之后中国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的又一次 大交会 。 唐中叶以降的文化转折 , 决定了近一千 年来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和大体走向 。 故尔 有识者多重视两宋文化 . 如严复说 : “ 中国之 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 , 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 九” 。 狄百瑞在论及这一阶段的文化特点时 也指出 : “ 赖绍华谈到 9 世纪是一个新局面的 转折点 , 那是 ‘一 个伟大的形成期 ’ , ‘最近几 个世纪西方所接触到的那个近代中国 ’的大 部分特征 , 就是在这时候出现 的 ” » 。 总之 , 这一阶段构筑了西方资本主义侵入之前中国 的文化背景 , 也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 的基础 和出发点 。 <论韩愈) . (金明馆丛摘初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 0 年版 . 第 285 页 。 谢和耐 : (策元入侵前的社会生活》(刘东译 ) , 江苏 人民 出版社 19QS 年版 . 第 5 页。 狄百瑞 : (东亚文明—五 个阶段的对话》, 第 4 4 页 。 59 六 、 中西 文化交汇及现代转型期 : 清中叶 迄令 。 这一阶段 , 已先期完成现代转型的工业 西方以炮舰加商品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 。 中国 文化第一 次遭遇到 “高势位 ” 文化的入 侵 , 中国丈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 、调适 、融 合 过程异常艰难也异常痛苦 , 但这一过程也赋 予了中国文化新的发展机遇 , 中国文化在物 质 、制度 、行为 、精神诸层面进入现代转型期 。 (l) 近一 百余年来的现代转型是内力和 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 是西方影响与中国文 化的固有因素彼此激荡 、 相互 作用的产物 。 曾经颇有影响的 “ 冲击一反应 ” 模式 , 充分认 定了西方现代文化的输入对于中国现代转型 的作用 , 以及中国固有传统对现代转型的阻 力。 但仅仅认识到这一侧面是不够的 , 还应 该看到 , 在民族危亡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 面前 , 中国文化自元典时代就深蕴其中的优 患意识 、变易观念 、华夷之辨 、民本思想等精 神传统 , 通过现代淦释获得了新的生命 , 转换 为近代救亡意识 、 ‘“变法一自强” 思潮 、革命观 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 、民主主义等等 , 推助了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 至于 自宋明以来隐 而未彰的原发性近代文化因子 , 更被纳入到 l 一 }“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动因系统之中。 对此估 计不足 , 必将导致对中国近一百余年来现代 化进程的片面理解。 (2) 中国国土辽 阔 , 各地发展不平衡 , 文 化的现代转型务必作区域分析。 由于现代西 方文化从东南沿海登陆 , 所以两广 、江浙成为 一 个多世纪以来中西文化碰撞的前沿 。 闽粤 等地以及宋明以来就 已成为文化中心的江浙 等地 , 在这一阶段不仅是经济的重心而且 是 ·新文化的发祥地 , 其文化能量不断向内地辐 射 、推进 。 此种由南向北 、由东向西的文化传 播路向 , 与两宋以前由西向东 、由北向南的文 化传播路向恰成相反之势 。 而近代两湖地区 则在文化上成为古与今 、中与西相互交汇的 冲要地带 , 所以际会风云 , 人文荟萃 。 这些都 构成中国近现代富于特色的文化景观 。 (3) 本世纪以来的文化变革 , 无论在深 度 、广度还是在剧烈程度上 , 都比中国文化史 上的前两次转折(春秋战国之际和唐宋之际) 有过之而无不及 。 “ 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新旧 决裂 , 可以看作是对明清之际以来启蒙思潮 的一个完结 , 它清算了中国文化的若干积弊 。 此后 , 中国经历了对欧美模式和苏俄模式的 学习 、选择与改造 。 尤其是 70 年代末以来 , 在世界信息化 、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氛围中 , 中 国正在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上经历着变 革 , 从而把清中叶以来百余年间起伏跌宕的 文化转型推向高潮 。 这种转型的激变性和复 杂性 , 为古今中外所罕见 , 它包括三个层面 : 一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 (此一过 程自 19 世纪中叶已经开始 , 时下正在赢得加 速度) , 这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内容 ; 二是从国家统制式的经济向社会主义商 品经济转化 , 这种经济体制的改轨与上述经 济形态变化同时并进 , 正是现代转型的 “中国 特色”所在 ; 三是从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转 化 , 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正在进行的 这一转变所诱发出的种种问题 , 在全球化的 趋势下也呈现于尚在现代化过程之中的当代 中国面前 , 诸如意义危机 、生态危机 、能源枯 竭 、文明冲突等问题也开始困扰今日中国¹ 。 当下 日益深化的现代转型对深厚 、悠久 的中国文化的激荡 、挑战和提供的发展机遇 都是前所未有的 , 波澜起伏的中国文化史正 在揭开蔚为壮观的新场景 。 ( 作者 : 冯天琦 , 式汉 大学历史来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杨华 , 式汉 大学历史来 副教授 、博士 ; 责任编辑 : 谢宝欣 ) ¹ 参见冯天确著 : ( 人文论衡》. 武汉出版社 199 7 年版 , 第 3 、 203一 219 页。
/
本文档为【中国文化史分期刍议_冯天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