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陳葆真-中國繪畫研究的過去與現在

陳葆真-中國繪畫研究的過去與現在

2014-04-27 16页 pdf 2MB 1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43475

暂无简介

举报
陳葆真-中國繪畫研究的過去與現在 漢學研究通訊 28 � 3(總 111 期)民國 98 年 8 月  1 研 究 綜 述 BIBLID 0253-2875(2009)28 : 3 pp.1-16 中國繪畫研究的過去與現在 Chinese Painting Research: Past and Present 陳葆真(Chen Pao-chen)* 前 言 中國繪畫的研究,自唐代之前已經萌芽;而今, 它已是跨國性重要的學科之一。由於它的研究對象是藝 術作品,因此參與的成員主要為大學和博物館中的專業 人士及一些收藏家和藝術家等。而...
陳葆真-中國繪畫研究的過去與現在
漢學研究通訊 28 � 3(總 111 期)民國 98 年 8 月  1 研 究 綜 述 BIBLID 0253-2875(2009)28 : 3 pp.1-16 中國繪畫研究的過去與現在 Chinese Painting Research: Past and Present 陳葆真(Chen Pao-chen)* 前 言 中國繪畫的研究,自唐代之前已經萌芽;而今, 它已是跨國性重要的學科之一。由於它的研究對象是藝 術作品,因此參與的成員主要為大學和博物館中的專業 人士及一些收藏家和藝術家等。而其涵蓋的地區包括臺 灣、香港、中國大陸、韓國、日本、東南亞、美國、歐 洲、甚至南半球的澳洲等地。這種向全球各地廣泛擴充 的現象主要是從 19 世紀末年以來逐漸形成的。回顧中 國繪畫的研究史,其發展淵源流長,可以分為兩個大的 階段:1. 中國歷代對繪畫的研究,2.19 世紀末年以來對 中國繪畫的研究。在這兩大階段中,由於參與者的身 分、學養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對繪畫作品的功能解釋 和品評也都不同,因而所使用的方法與關注的議題自然 有異。我們從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學者所提出的議題 中,也可看出繪畫史在不同時空中發展的各異現象,以 及不同時空中論者的環境因素和時代價值觀。這便是縱 觀繪畫發展史中不同研究議題的意義所在。由於時間和 篇幅所限,本文在此只擬略談上述兩個階段中繪畫研究 的發展大要和一些相關的問題。 一、中國歷代繪畫研究概況 20 世 紀 之 前,中 國 繪 畫 的 研 究 重 點,可 由 余 紹 宋(1883-1949)《 書 畫 書 錄 解 題 》(1932) 所 輯 錄 約 八百六十多種文獻的十大分類中得見一斑。1 這十大類 中又分許多次類,每次類各收若干種相關書籍或文章, 簡列如下: 1. 史傳(歷代史 20 種,本史 17 種,小傳 13 種,通史 6 種); 2. 作法(體製 16 種,圖譜 38 種,歌訣 18 種,法則 16 種); 3. 論述(概論 7 種,通論 23 種,專論 12 種,雜論 22 種,論畫詩 7 種); 4. 品藻(品第 11 種,評 4 種,比況 7 種,雜評 2 種); 5. 題贊(贊頌 5 種,題詠 8 種,名蹟跋 21 種,題自作 27 種,雜題 10 種); 6. 著錄(記事 6 種,前代內府所藏 11 種,一家所藏 32 種,鑑賞 29 種,集錄 10 種); 7. 雜識(純言書畫之作 18 種,不純言書畫之作 10 種); 8. 叢 輯(叢 書 9 種,類 書 11 種,叢 纂 13 種,類 纂 9 種,摘鈔 8 種); 9. 偽託(書部 14 種,畫部 20 種,書畫部 3 種); 10. 散佚(書部 86 種,畫部 72 種,書畫部 5 種)。 其中較具研究論述性質的為:史傳類 56 種,論述 類 71 種,品藻類 24 種,題贊類 71 種,和著錄類 88 種 等。 2 史傳類中最重要的當然首推唐代(618-907)張彥遠 (約活動於 815-875)的《歷代名畫記》(約 847)。3 該書的 體例為通史,同時兼畫論和筆記。這種體例成為後代許 *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 1 參見余紹宋,《書畫書錄解題》(臺北:中華書局,1969),總目敘略,頁 1a-36b。 2 同上,分見頁 1a-3a,7a-10a,10a-11a,11a-14a,14a-17b。 3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收於于安瀾編,《畫史叢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冊 1,頁 1-138。其相關資料,參見盧輔聖 主編,《歷代名畫記研究》(上海:上海出版社,2007);畢斐,《歷代名畫記論稿》(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8);此處張 彥遠之活動年代之推算,參見該書頁 77-79。 2  漢學研究通訊 28 � 3(總 111 期)民國  98 年 8 月 研 究 綜 述 多同類著錄的典範,如郭若虛的《圖畫見聞誌》(1074) 和鄧椿的《畫繼》(1167)等書。 4 而張彥遠所主張的書 畫同源、尊崇士人畫家、強調氣韻過於形似等論點更經 宋代郭若虛、蘇軾(1036-1101)和元代(1260-1368) 趙孟頫(1254-1322)等人的發揚,而成為中國古代文人 畫精神的主流。 論述類中最早而有名的如劉宋(420-479)時期宗炳 (375-443)的〈畫山水序〉。 5 其中專論山水畫之性質、 意義及其作用。其他歷代的專題畫論多屬於這種性質, 如郭熙(約 1000-1090)的〈林泉高致〉和石濤(1642- 約 1718)的〈苦瓜和尚畫語錄〉等。 6 品藻類中最早的作品如南齊(479-502)謝赫的〈古 畫品錄〉(約 532-552 間)。他以「氣韻生動」為首的六 法作為品評畫作的標準,將古代畫家分為六品。 7 唐代 朱景玄(活動於 800-850)的《唐朝名畫錄》(約 840) 及宋(960-1279)初黃休復的《益州名畫錄》(1006 序) 再採取另外一種標準,將繪畫作品的品評分為神、妙、 能、逸等四種等級。 8 題贊類包括對作品的題跋,其中的論贊反映了題 跋者的美學觀,最著名的代表如蘇軾和他的友人及門 生等所作的許多題跋,如蘇軾的《東坡題跋》、黃庭堅 (1045-1105)的《山谷題跋》和董逌(約 11 世紀後期 -12 世紀前期)的《廣川畫跋》等。他們的論點影響了中國 文人畫美學的形成。 9 著錄類中包括各種官方和私人編錄的收藏目錄和 鑑 賞 評 論 等 等,如 宋 徽 宗(1082-1135)敕 編 的《宣 和 畫 譜 》( 約 1120)、 10 清 高 宗(1711-1799) 和 仁 宗(1760-1820)敕編的《石渠寶笈》共三編(1745、 1793、1816), 11 以及安岐(1683-1742 後)的《墨緣彙 觀》(1742 序)等皆是。 今就所知,擇以上這五類畫史和畫論中最常見、而 詳為人知的幾種著作,以及一些相關的論著,依其出版 順序,列表如下,12 以概觀中國古代繪畫研究發展過程 中學者所關注的一些主要議題: 4 此二書收於于安瀾編,《畫史叢書》,冊 1。 5  此文見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 6,頁 78-79;其相關研究,參見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頁 237-243;陳傳席,《六朝畫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頁 99-142。 6  此二書,見俞劍華編,《中國畫論類編》(臺北:京華出版社,1982),頁 16-32;116-158。 7  此文見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 1,頁 15;陳傳席,《六朝畫論研究》,頁 179-238。 8  關於「逸品」的問題,參見島田修二郎著,林保堯譯,〈逸品畫風〉(〈逸品について〉,1951),《藝術學》第 5 期(1991),頁 249-275。 9  相關研究,見 Susan Bush, The Chinese Literati on Painting—Su Shih to Tung Ch i´-ch a´ng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10 全文收於于安瀾編,《畫史叢書》,冊 1,頁 359-634。 11 張照、梁詩正等,《祕殿珠林•石渠寶笈初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69);王杰、董誥等,《祕殿珠林•石渠寶笈續編》(臺 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1);英和、黃鉞等,《祕殿珠林•石渠寶笈三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1)。 12 本表資料乃筆者參考以下五項著作綜合而成:Susan Bush, The Chinese Literati on Painting: Su Shih (1036-1101) to Tung Ch i´-ch a´ng (1555-1636) (Cambridge, Mass: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1971); Susan Bush and Hsiao-yen Shih, Early Chinese Texts on Painting (Cambridge, Mass: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1985);于安瀾,《畫史叢書》(1963;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中國美術辭典編委會,《中國 美術辭典》(臺北:雄獅出版社,1989);謝巍,《中國畫學著作考錄》(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 時 代 著者 著述 /摘要 主要議題 先 秦 孔子(前 551-前 479) 繪事後素――《論語》 繪畫的本質與步驟。 莊子(前 369-?) 宋國畫家解衣磅礡;庖丁解牛;輪 扁斲輪等凝神專注的故事。――《莊 子》 藝術家的心志在完全自由與全神貫注時才能由技入 道。 韓非(約前 3世紀) 畫鬼魅易,畫狗馬難。――《韓非 子》  繪畫的表現問題。 漢學研究通訊 28 � 3(總 111 期)民國 98 年 8 月  3 研 究 綜 述 時 代 著者 著述 /摘要 主要議題 漢 劉安(前 122) 形依神而生,神亡則形不存。―― 《淮南子》 形與神的關係。 王充(前 53-後 18) 文獻價值重於圖畫――《論衡》 圖畫的功用問題。 六 朝 曹植(192-232) 存乎鑑誡者圖畫也――《歷代名畫 記》 圖畫具鑑誡功能。 陸機(261-303) 宣物莫大於言,存形莫善於畫。 ――《文賦》 文字與圖畫各具功能。 顧愷之(約 344-405) 〈畫雲台山記〉、〈論畫〉、〈魏晉勝 流畫贊〉――《歷代名畫記》 提出遷想妙得為傳神寫物最重要的作畫態度。 宗炳(375-443) 〈畫山水序〉――《歷代名畫記》 山水畫的意義;山水畫含道映物,所以觀者可以澄 懷味象。 王微(415-443) 〈敘畫〉――《歷代名畫記》 畫的本質與易象同體。 顏之推(384-456) 圖載之意有三:圖理、圖識、圖形 ――《歷代名畫記》 繪畫(圖形)與文字(圖識)和卦象(圖理)關係 密切,性質同源而表現形式不同。 謝赫(約活動於 5 世紀 後半至 5世紀前半) 《古畫品錄》(約 532-552) 首次以「六法」作為標準,品評古代畫家等第。 姚最(535-602) 《續畫品》 承續《古畫品錄》的標準與工作。 唐 裴孝源(約 600-675) 〈貞觀公私畫史〉(序 639)  記唐初所見古畫收藏。 李嗣真(? -696) 〈畫後品〉、〈書後品〉――《歷代 名畫記》 首次提出「逸」的觀念。 張懷瓘(約活動於 713  -741) 〈畫斷〉、〈書斷〉――《歷代名畫 記》 首次提出「神」、「妙」、「能」的觀念作為評畫的標 準,將畫家分出等級。 朱景玄(約活動於 800  -850 ?) 《唐朝名畫錄》(約 840) 將原有之「神」、「妙」、「能」三品中又各分上、 中、下三等,共九品;此外再加上「逸品」;以此品 評畫家等第,影響後世極大。 張彥遠(約活動於 815  -875) 《歷代名畫記》(847 序) 第一部中國繪畫通史,內容議題包括畫之起源、功 能、興衰、發展、黃帝以降至唐代中期畫家小傳、 所見畫作、畫家品評、畫論、畫風、裱褙、鑑藏等 等,極為重要,為畫史、畫論之祖。強調書法與繪 畫的關係,提升繪畫的地位,並主張繪畫品質與畫 者身分、地位、學養有關。 五 代 荊浩(約 870-930) 《筆法記》 主張畫家作畫應注意氣、韻、思、景、筆、墨等六 要素。 北 宋 黃休復(約活動於 10 世 紀末至 11 世紀初) 《益州名畫錄》(1006 序) 記錄唐末和五代(907-960)的四川畫家;主張逸格 地位應列於神、妙、能三品之上。 劉道醇(約活動於 11 世 紀中、後期) 《五代名畫補遺》《聖朝名畫評》 (1059 序) 以作品主題為主,分為人物、山水、林木、畜獸、 花竹翎毛、鬼神、屋木等六門;再以「六長」和 「六要」的品評標準將五代及北宋前期(960-1059) 畫家分為神、妙、能三品,並評介其作品。此分類 體例後為《宣和畫譜》所引用。 郭若虛(約活動於 11 世 紀後半期) 《圖畫見聞誌》(1074 序) 繼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之體例及思想,內容兼具 畫論及畫史性質,時間上涵蓋《歷代名畫記》成書 (847)之後到北宋前期(1074)之間畫家及作品; 重要論點如「論氣韻非師」,主張繪畫品質與畫者身 分、地位、學養皆有關係。 �  漢學研究通訊 28 � 3(總 111 期)民國  98 年 8 月 研 究 綜 述 時 代 著者 著述 /摘要 主要議題 北 宋 郭熙(約 1000-1090) 《林泉高致》(郭思記) 內容包括〈山水訓〉、〈畫意〉、〈畫訣〉、〈畫題〉、 〈畫格拾遺〉等篇。 蘇軾(1036-1101) 《東坡題跋》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著重詩畫關係。「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主張 繪畫非必追求形似。蘇軾在許多畫跋中,都提升繪 畫的地位,使其與詩、文、和書法等高。有關他本 人及其友生、門人之題跋和論點,參見 Susan Bush,  The Chinese Literati on Painting: Su Shih to Tung Ch i´ -ch a´ng(1971)。 黃庭堅(1045-1105) 《山谷題跋》 董逌(活動於 11 世紀後 期至 12 世紀前期) 《廣川畫跋》 米芾(1051-1107)等人 《宣和畫譜》(約 1120) 將宋徽宗(1110-1125 在位)內府藏畫分為十門予 以登錄;每門依年代先後列畫家小傳及作品藏目。 韓拙(約活動於 1095- 約 1125) 《山水純全集》(1121 序)  論畫山水各種造形、定義及技法。 南 宋 鄧椿(約活動於 12 世紀 中、後期)  《畫繼》(約 1167) 承繼郭若虛《圖畫見聞誌》體例,內容涵蓋北宋後 期至南宋早期(1075-1167)之間畫家傳記、作品資 料和畫史及畫論劄記。 楊王休(約活動於 12 世 紀晚期至 13 世紀初期) 《宋中興館閣儲藏圖書記》(1199) 錄南宋光宗(1147 生,1189-1194 在位)之前所藏 畫作。 宋伯仁(約活動於 13 世 紀中期) 《梅花喜神譜》(1238;1261 重刊) 關於梅花的象徵意義及如何畫各種情態的梅花; 延續北宋(960-1127)華光仲仁和南宋楊無咎 (1097-1171)的傳統。 莊肅(約活動於 13 世紀 後至 14 世紀前半期) 《畫繼補遺》(約 1298) 承繼鄧椿《畫繼》之後,內容涵蓋南宋高宗建炎元 年(1131)至南宋滅亡(1279)前畫家小傳及作 品。 元 周密(1232-1298) 《雲煙過眼錄》 此書記錄當時著名收藏家如趙孟頫(1254-1322)等 36 人所藏歷代法書名蹟。 趙孟頫(1254-1322) 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需八法通; 若也有人問如此,需知書畫本來同 ――趙孟頫題《枯木竹石圖》,北 京故宮藏 提出書畫用筆技法互通;以書法作畫。 湯垕(約活動於 14 世紀 前半) 〈畫論〉、《古今畫鑑》(約 1320 年 代) 鑑定古畫相關要點;評介古代著名畫家風格,尊崇 北宋文人畫家;將畫分十三科,山水居冠。 夏文彥(約活動於 14 世 紀後半) 《圖繪寶鑑》(1365 序) 畫論引劉道醇、郭若虛、湯垕論點;畫史列漢代至 金、元、外國著名畫家小傳,其中北宋之前多引 《宣和畫譜》所錄。崇士夫畫,貶院體畫。 黃公望(1269-1354) 〈寫山水訣〉 關於山水畫法。 饒自然(約活動於 14 世 紀中期) 〈繪宗十二忌〉 關於作山水畫應避免之各種錯誤。 王繹(約活動於 14 世紀 中期) 〈寫像祕訣〉 關於人物畫法。 張退公 〈墨竹記〉 畫墨竹之法與書法用筆有關。 李衎(1245-1320) 《竹譜》 關於各種不同竹子的形態特色及其畫法。 吳太素(約活動於 14 世 紀中期) 《松齋梅譜》(約 1350) 主張畫梅須兼具形似與筆墨趣味。 漢學研究通訊 28 � 3(總 111 期)民國 98 年 8 月  � 研 究 綜 述 時 代 著者 著述 /摘要 主要議題 明 李開先(1501-1568) 《中麓畫品》(1541 序) 以地區觀點評畫家;崇浙派戴進(1388-1462),貶 吳派沈周(1427-1509)之作。 王穉登(1535-1612) 《吳郡丹青志》(1563 序)  記蘇州地區畫家,尊沈周、文徵明(1472-1559)。 何良俊(1506-1573) 〈四友齋畫論〉(1579) 以戴進為行家(專業畫家),沈周為利(隸)家(業 餘畫家);將畫家的身份分為職業和文人畫家兩種, 影響後世甚大。 詹景鳳(活動於 16 世紀 中、晚期) 《東圖玄覽編》(1590 序) 記所見歷代法書名畫六百多條及碑帖書畫題跋 38 首。 周嘉冑(活動於 1568 -  1619) 《裝璜志》 論述有關書畫裝裱技術與格式。 董其昌(1555-1636) 《容台集》(1630)  學禪宗南北分宗的觀點,將古畫分為文人與院體對 立的南北宗兩個系統,尊崇南宗文人畫風為正統, 貶斥北宗院體畫風,其理論影響後代畫史發展及後 人評價古畫的看法甚大。 朱謀垔(活動於 17 世紀 前、中期) 《畫史會要》(1631) 內容包含自古到明代畫家小傳。 清 姜紹書(約活動於 17 世 紀後期) 《無聲詩史》 所收皆明代畫家小傳,其中有一卷為女畫家 22 人之 傳。 孫承澤(1592-1676) 《庚子銷夏記》(1660) 記所見晉唐以來法書名畫、碑刻、法帖 320 多種。 同體例者又有後來高士奇(1645-1704)的《江村銷 夏錄》(1693 序)和吳榮光(1773-1843)的《辛丑 銷夏記》(1841)。 周亮工(1612-1672) 《讀畫錄》(1673 跋) 輯明末清初畫家 77 人小傳及畫學淵源,附無傳者 69 人。 徐沁(約活動於 17 世紀 中、後期) 《明畫錄》(1677 後) 收錄明代畫家 850 多人小傳,分列十門;自謂繼 《宣和畫譜》、《圖繪寶鑑》之作。 王概(約活動於 17世紀 中、  後期至18世紀初期) 《芥子園畫傳》四集:初集(1679); 二、三集(1701);四集(1818)。 系統式分門別類介紹各類中國畫的基本畫法。 卞永譽(1645-1712) 《式古堂書畫彙考》(1682) 集錄清代以前書畫作品資料及評論。 王原祁(1642-1715)等 《佩文齋書畫譜》(1708) 輯錄歷代 1,844 種文獻中有關書畫論、跋、書畫家 小傳、書畫辨證及鑑藏等資料,為類書巨著。 厲鶚(1692-1752) 《南宋院畫錄》(1721) 錄南宋院畫家 96 人生平及畫蹟題詠等事。 張庚(約活動於 18 世紀 中期) 《國朝畫徵錄》(1735 成,1739 序) 收清初至乾隆(1736-1795)初年畫家 476 人小傳、 特長、師承、及畫論。 安岐(1683-?)  《墨緣彙觀》(1742 序) 錄所見法書自魏鍾繇(151-230)至明董其昌所作, 名畫自東晉顧愷之至明董其昌所畫。 張照(1691-1745)、 梁詩正(1697-1763)等 《石渠寶笈初編》(1745) 錄乾隆和嘉慶年間清宮收藏之畫作。 董誥(1740-1818)、 王杰(1725-1805)等 《石渠寶笈續編》(1793)  英和(1771-1840)、 黃鉞(1750-1841)等 《石渠寶笈三編》(1816) 蔣寶齡(約活動於 19 世 紀早、中期) 《墨林今話》(1852 序,1871 刊行) 收錄乾隆至咸豐年間(1736-1861)畫家 1,286 人小 傳,多江、浙兩省人氏。 �  漢學研究通訊 28 � 3(總 111 期)民國  98 年 8 月 研 究 綜 述 時 代 著者 著述 /摘要 主要議題 清 胡敬(1769-1845) 《國朝院畫錄》(1816 序) 採擷《石渠寶笈》所錄清初至嘉慶年間(1644-1820) 院畫家 53 人小傳、皇帝題詞及畫目。 湯漱玉(約活動於 19 世 紀前、中期) 《玉台畫史》 輯歷代女畫家二百多人,依其身分分列四門,各繫 小傳及時人題詩。 黃錫藩 《閩中書畫錄》 (1809 序) 錄閩中藝人自唐至清約 802 人小傳。 李佐賢(1807-1876) 《書畫鑑影》(1871 序) 錄所見書畫名蹟自東晉(317-420)起至乾隆時期 止。 汪鋆(1816-約 1883) 《揚州畫苑錄》(1883 序)  錄揚州地區自清初至光緒(1875-1908)初年畫家小 傳,開地方斷代畫家傳記體例。 李玉棻(約活動於 19 世 紀後半期) 《歐鉢羅室書畫過目考》(1894 序) 錄清代書畫家近千人,各撰小傳。 鄧實(活動於 19 世紀後 半至 20 世紀前半)、黃 賓虹(1864-1955) 《美術叢書》(1913) 收輯有關書畫、雕刻、銅瓷、玉石等各類媒材之藝 術相關著錄。 李放(1884-?) 《八旗畫錄》(1919 序) 專錄清代屬滿州八旗籍之能畫者,共 288 人,各撰 小傳。 楊逸(約活動於 19 世紀 末至 20 世紀前期) 《海上墨林》(1919) 收錄宋代至清末民初在上海地區活動的書畫家共 740 多人小傳。 余紹宋(1883-1949) 《書畫書錄解題》(1932) 著錄自東漢至近代有關書畫的書籍 850 多種,多加 考訂。 李寶凱(約活動於 20 世 紀前半期)  《毗陵畫徵錄》(1932 序)  錄清代毗陵地區(江蘇武進陽湖)畫家共 420 人小 傳。 汪兆鏞(約活動於 20 世 紀前期) 《嶺南畫徵略》 專錄廣東地區自唐以來畫家四百多人小傳。 福開森(John Ferguson,  1866-1945) 《歷代著錄畫目》(1933) 輯歷代著錄中所記之畫目,分列於作者名下,所收 畫家共約 2,400 多人。   縱觀簡表所列,可見中國歷代對繪畫研究議題的關 注,承先啟後,代有不同,且具有階段性的意義。每一 時代除承續既有議題和其前的著作體例外,也另創新的 議題,展現新的發展面貌。 依序而言,比如先秦到漢代的思想家所關注的是 繪畫的本質(見《論語》)和圖畫的功能(見王充《論 衡》)等問題。六朝時期,書畫藝術家開始參與,他們 不但開拓了新的畫類(見宗炳,〈畫山水序〉),而且提 高繪畫的地位,認為它的本質與易象同體(見王微,〈敘 畫〉)。顧愷之提出畫家創作最重要的要素是「遷想妙 得」,也就是發揮想像力。謝赫更以「氣韻生動」為首 的「六法」作為品評畫家作品的標準。 唐朝藝術史家極具意識地撰寫了多部畫史,其中 最重要的為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它記錄了其前 二百七十多位畫家小傳,重要的論畫文獻和作品,以及 和繪畫相關的許多議題。他的觀點和創作體例成為後代 學者,如郭若虛、鄧椿、莊肅、和夏文彥等人寫作畫史 的典範。另外,唐代藝術史家也提出異於謝赫「六法」 的評畫標準,以「神、妙、能、逸」四品來區別和等第 畫家的作品。這套標準持續為後代評畫者所沿用。 宋代畫史研究的重要現象有四:一為關於山水畫 論多而精(如荊浩,〈筆法記〉;郭熙,《林泉高致》;韓 拙,《山水純全集》),這反映山水畫的高度發展。二為 以蘇軾為主的士大夫參與書畫的創作及理論;詩畫結合 的文人畫成為新的美學取向。三為由皇室主導編纂以畫 家傳記為主的收藏畫目,如北宋的《宣和畫譜》和南宋 的《中興館閣儲藏圖書記》。四為刊行畫譜(如宋伯仁 的《梅花喜神譜》),以推廣繪畫之藝。此法為元代各種 漢學研究通訊 28 � 3(總 111 期)民國 98 年 8 月  � 研 究 綜 述 畫譜及清代《芥子園畫傳》之前源。 元初周密《雲煙過眼錄》紀錄私人藏畫的體例為其 後學者倣法,影響及於清代孫承澤《庚子銷夏錄》、和 安歧《墨緣彙觀》等著錄之產生。而趙孟頫主張書畫用 筆相通的理論,更成為後代文人畫的核心價值。明代最 明顯的議題先是以地區來界分畫家且崇貶其畫風,據此 而產生的著錄如李開先的《中麓畫品》,和王穉登的《吳 郡丹青志》。後來則是董其昌以風格的角度重新整理其 前的畫史,而提出「南北宗」的理論。他尊南宗文人畫 而貶北宗院畫系統的美學觀影響後代甚大。 集大成是清代畫史研究的重要現象,例見於集錄歷 代繪畫技法和文獻資料的《芥子園畫傳》、《式古堂書畫 彙考》和《佩文齋書畫譜》,以及登錄乾、嘉時期清宮 收藏的《石渠寶笈》三編等。另外,著名藏家也撰述多 部記錄所過目的作品及評論的專著,如《庚子銷夏記》、 《江村銷夏錄》和《墨緣彙觀》等。還有,此時出現了 首次專輯女性畫家小傳的《玉台畫史》,和以身分為別 所編的《八旗畫錄》,以及許多區域畫家傳記,如《揚 州畫苑錄》和《海上墨林》等。此外,最值得注意的是 清末民初兩部重要的集大成作品,包括黃賓虹和鄧實兩 人合編的百科全書式的《美術叢書》(1913),收輯了歷 代與藝術相關的專著,方便研究者參考;以及余紹宋的 《書畫書錄解題》(1932),將所知的八百六十多種書畫 著錄加以分類評解,有助於讀者了解某書的性質。 簡言之,中國歷代對繪畫的研究,資料龐雜,議題 多方,成果豐碩,值得肯定。但由於難得見到原畫,且 作品也無法轉載,因此那些研究多僅止於文字論述,而 難以針對作品的實際面貌深入討論。這種現象到了 19 世紀末年以後由於各地博物館的開放、攝影圖版的普 及、和國際交流的頻仍,而使中國繪畫的研究方式呈現 大幅度的改變,並且成為跨國性的研究學科;同時中外 學者所採用的研究方法和所關注的議題也因此而有別於 從前。以下試簡述這幾方面的情形。 二、19世紀末年以來中國繪畫研究概況 如上所述,中國古代,從唐代開始到清末為止,在 繪畫的研究上,特別是在收藏、鑑定、理論和發展等方 面,已達到相當程度的研究成果,累積了為數可觀的文 獻資料。然而傳統的研究方式呈現了明顯的侷限性,主 要是它們多屬文獻蒐集。然而,藝術史研究的核心條件 是藝術品,它等同於史料之於史學。而史料在應用之前 必先辨明其真偽,繪畫作品亦然。但僅憑文獻資料無法 理解實物的面貌,自然無法檢驗它的有效性,所以從鑑 定作品真偽的角度來看,文獻僅可作為參考之用。 19 世紀末年以來,由於國內外各公私立博物館的開 放,以及大量考古文物的出土,再加上攝影印刷的進步 和普及,使研究中國繪畫的學者不但有機會目睹大量原 始畫作,並且可以利用圖版影像的排比,而在研究方法 上有了巨大的突破。二次大戰(1939-1945)以後,中國 學者由於受到西方學術的影響,而側重針對藝術品本身 風格的解析,以「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的研究方法補 救了傳統「望氣直觀」、「自由心證」,那種以模糊曖昧 的方式去鑑定作品真偽和斷代等方法上的缺失。同時更 進而將作品當作史料,作為文化史研究上重要的物證。 簡單地說,20 世紀以來,中國繪畫的研究方式因得以結 合文獻和實物資料,因此可以從其前只能在紙上談兵的 方式,擴充到直接面對作品去分析作品本身的風格,和 探討它的真偽、斷代、以及各種相關的文化史方面的問 題。事實上,藝術史絕非只是古董學。它應是以存世和 出土藝術品為中心的文化史研究。它所牽涉的範圍至少 包括對藝術家、作品風格、製作技術、美學觀、和相關 的政治、社會、經濟、思想、及人生價值觀等文化史各 方面議題的研究。簡言之,藝術史研究是跨學科的綜合 性學術研究。它所涉及的領域包含文學、歷史、哲學、 考古人類學、甚或科技實驗等等。 19 世紀末年以來中國學者對藝術史重要性的認識和 重視是緩慢而漸進的,且在觀念上和方法上都曾受到西 方學術研究的影響。以下謹依時間順序來看這種情形的 發展。大致而言,這種情形可以 1950 年為界,分為兩個 階段,先看第一階段。中國藝術史早在 19 世紀末年的 日本和 20 世紀初年的歐洲,已成為學者熱切關注且積 極探討的對象。首先簡略地談一下日本。日本從第 8 世 紀開始直到 20 世紀以降,持續收藏了許多重要的中國 文物。著名的收藏家包括日本皇室(其收藏分屬正倉院 和宮內廳管理)、幕府將軍(如足利家族)、大名(如細 8  漢學研究通訊 28 � 3(總 111 期)民國  98 年 8 月 研 究 綜 述 13 參見古原宏伸,〈近八十年來的中國繪畫史研究的回顧〉,收於國立臺灣大學編,《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 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92),上冊,頁 541-551;塚本麿充,「北宋繪畫與日本早期繪畫」,未發表演講稿,2008 年 12 月 10 日,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14 參見古原宏伸,〈近八十年來的中國繪畫史研究的回顧〉,收於國立臺灣大學編,《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 集》,上冊,頁 541-551。 15 參見雷德候 (Lothar Ledderose) 著,陳葆真譯,〈柏林收藏的中國繪畫(1906-1945)〉,《故宮學術季刊》,第 11 卷(1994.4),頁 1-18。 16 關於德國大學的藝術史教育參見楊佳玲,〈情繫中國風•深耕藝術史――專訪德國海德堡大學東方藝術史教授雷德侯〉,《典藏 古美術》,第 123 期(2002.12),頁 48-49。 17 參見陳葆真,〈美育的意義與實踐〉,收於羅鳳珠編,《人文學導讀》(臺北:正中書局,1995),頁 102-119。 川家族)、寺院(如京都高桐院、南禪寺等)、和私人收 藏家(如阿部氏、上野氏、黑川氏、藤井氏、高嶋氏、 岩崎氏、橋本氏、太倉氏、根津氏、住友氏、三井氏、 中山氏、和岡田氏)等。 13 辛亥革命(1911)發生後, 中國文物更大量流入日本,包括清宮收藏珍品、羅振玉 (1866-1940)的「大雲文庫」和廉泉(1868-1931)與吳 芝(1868-1934)夫婦的「小萬柳堂藏畫」等。這些收藏 奠定了日本研究中國繪畫的基礎。 明治維新(1868-1911)開始,日本接受西方文化的 影響,推動各種新式制度。1876 年東京博物館成立,其 後京都博物館和大阪市立美術館也先後成立。上述許多 私人收藏也在這種風潮之下,將其珍藏的中國繪畫作品 公開或捐贈給博物館。同時大學中也開始開授「中國繪 畫史」的課程,如東京大學於 1893 年,聘請大村西崖 (1868-1927)教授擔任「東洋美術史」課程,而京都大 學也於 1909 年由內藤湖南(內藤虎次郎,1866-1934) 教授開授「中國繪畫史」課程。14 此期重要的著作如 伊勢專一郎《從顧愷之到荊浩的山水畫史》(1897)及 《支那山水畫史》(1933)、大村西崖《支那繪畫小史》 (1910)、田中豐藏《南畫新論》(1912)、金原省吾《支 那上代畫論研究》(1924)等。 此後日本各以東京和京都兩地,再加上東北大學, 成為三個重心,持續發展中國繪畫史的研究。且對中國 學者產生了影響, 如陳師曾(衡恪)(1876-1923)等人。 陳師曾曾留學日本,也曾翻譯大村西崖的〈文人畫的復 興〉,再加上他自著的〈文人畫之價值〉而出版了《中 國文人畫之研究》(1921)。在同時,英國的 Arthur Waley 也 出 版 了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Painting (1923)。就在這種氛圍之下,中國學者接二連三地出版 了好幾部中國繪畫史的專書,包括陳師曾的《中國繪畫 史》(1926)、潘天授的《中國繪畫史》(1926)、鄭昶 的《中國畫學全史》(1929)、滕固的《中國美術小史》 (1933)、及俞劍華的《中國繪畫史》(1937)等。這種 現象可以看作是此期中國學者對外國學界研究中國繪畫 史風潮的積極回應,意義重大,值得重視。 其次談一下歐洲。以德國為例,1906 年柏林博物 館館長鄂圖科摩(Otto Kümmel, 1874-1952)開始有意 識地以美術品質為首要考量,收藏中國繪畫。他並且認 為:要深入了解中國藝術史必須兼備中國古典語言、文 學、歷史和思想史等方面的知識。由此,他將中國藝術 史的研究納入了學術研究的領域,且視它為了解中國 文明不可忽視的一環。15 將藝術史列為大學中的教育課 程是那時德國大學的風尚。16 當時留學於德國的蔡元培 (1868-1940)和滕固(1901-1942)等學者都曾深受影 響。蔡元培回國後,不遺餘力地提倡美育,且明白地宣 示他深愛美術史,更且在 1921 年邀請葉浩然先生首開 先例地在北京大學開授「中國繪畫史」課程。17 而滕固 後來寫《中國美術小史》(1933)也偏重美術風格的探 討。這都反映了他們受到留學德國經驗的影響。 在中國,最值得重視的,當然是北平故宮博物院的 開放(1925)和 1949 年以後,兩岸故宮及其他博物院 專業人員對本身藏品研究的成果,如:臺北國立故宮博 物院的李霖燦、江兆申、張光賓;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徐 邦達;上海博物館的謝稚柳(1910-1997);和遼寧博物 館的楊仁愷(1915-2008)等學者(其著作參見附表)。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多年來各地博物館將珍品和出土文 漢學研究通訊 28 � 3(總 111 期)民國 98 年 8 月  9 研 究 綜 述 18 參見石守謙,〈探索中國美術史研究的新境〉,《當代》,第 45 期(1990),頁 12-22。 19 參見王樹卿、鄧文林,《故宮博物院歷程(1925-1995)》(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頁 88-90。 20 關於臺灣在 1960 到 1990 之間美術史教育的推展,參見陳葆真,〈美術史教育的回顧與前瞻――以臺灣大學為例〉,收於國立臺灣 大學文學院編,《大學人文教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92),頁 313-324。 物在國內外公開展示,引發了觀者的興趣,因而投入研 究行列,造成研究成果在質與量上的提昇。簡言之,由 於博物館藏品的開放展示,促使繪畫研究的重心轉向作 品本身的探討,和研究方法的擴充。這形塑了二次世界 大戰之後中國繪畫史研究發展的新方向。 1950 年以來,中國繪畫史研究的新趨勢是大學與 博物館研究人力與資源的結合。18 如前所述,1921 年北 大已有「中國美術史」的課程;1949 年以後,兩岸的大 學和藝術學院中也有專業學者教授中國繪畫史,許多大 學甚且陸續成立研究所,致力發展這方面的研究,而其 績效顯著,培養了許多年輕新秀。同時一些大學與博物 館之間也透過各種合作關係,加強彼此的師資人力與研 究資源的互通。比如北京的故宮博物院聘請專家培訓相 關專業人員;19 而臺灣的大學中也聘用臺北的故宮專家 到校開設「中國美術史」課程,都是佳例。20 比較值得 注意的是,1971 年經臺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蔣復 璁(1898-1990)和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主任陳捷先的規 劃,兩個單位正式合作,在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中正式 設立「中國藝術史組」(1989 年該組獨立為現在的臺灣 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由徐泓與石守謙兩位先生擔任前三 屆所長)。在當時那種合作模式下,研究生必修兩邊專 家所開設的課程,同時也可以到博物院工讀、實習,以 強化學業知識與實物經驗。這種設計在實質上結合了學 術與實物兩方面的訓練,有效提升了年輕學生研究藝術 史的能力。事實上,1970 年代臺大與故宮的這種合作模 式也是受到當時美國研究藝術史趨勢的影響。 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收藏中國藝術品的 風氣日益活絡。中國在辛亥革命(1911)後,由清宮流 出的一些精品也輾轉經由收藏家之手進入許多美國博物 館的收藏。最著名的便是底特律的大亨弗利爾(Charles Lang Freer, 1854-1919)將他的收藏遺贈給美國政府;因 此美國政府便於 1923 年在華盛頓特區建立了弗利爾美 術館(Freer Gallery of Art)。而更早之前,波士頓美術 館(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也得到了一些重要的作 品,如閻立本(約 600-673)的《十三帝王圖》。又如紐 約大都會美術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克利夫 蘭美術館(Cleveland Museum of Art)、堪薩斯的納遜美術 館(Nelson Gallery-Atkins Museum)、舊金山的亞洲美術 館(Asian Art Museum)等也是收藏中國藝術品的重點。 此外,有些大學博物館中也有豐富的中國藝術品收藏, 如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美術館、費城的賓州 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美術館和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美術館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國勢日盛、經濟繁榮。 相對地,中國戰亂,而日本在戰後經濟蕭條;因此,二 地的藏畫有許多便流入了美國。中國繪畫在那些館藏中 的質與量都明顯提升與增加,其地位也越加受到重視。 同時,在二次大戰中,許多歐洲的學者避居美國,在 各大學中任教。德國的藝術史研究方法也因此而傳播 到美國,造成了深遠的影響。20 世紀後半期在美國研 究中國繪畫史的學者中,比較著名的第一代大師包括 芝加哥大學的 Ludwig Bachhofer,哈佛大學的 Max Loehr (羅 越)、Benjamin Roland,和 普 林 斯 頓 大 學 的 George Rowley 等等。他們的後繼者更將中國繪畫史研究推向了 高峰,重要的學者包括 Alexander Soper、Sherman Lee、 Michael Sullivan、Richard Edwards( 艾 瑞 慈 )、Wai-kam Ho(何惠鑑)、Chu-tsing Li(李鑄晉)、James Cahill(高 居翰)、Wen Fong(方聞)、Richard Barnhart(班宗華)、 Shen Fu(傅申)、Ju-hsi Chou(周汝式)、John Hay(韓 莊)、Richard Vinograd……等等學者(人數甚多,無法詳 列)。而在歐洲,瑞典有 Osvald Sirén(喜龍仁),德國有 Lothar Ledderose(雷德侯),英國則有 William Watson 和 Roderick Whifield(韋陀)等人。 大學與鄰近的博物館開始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彼 此的人力與物力資源訓練年輕的研究生,並形成了許 多研究重點,世代傳承,至今仍持續發揮其學術影響 10  漢學研究通訊 28 � 3(總 111 期)民國  98 年 8 月 研 究 綜 述 21 參見王樹卿、鄧文林,《故宮博物院歷程(1925-1955)》,頁 83-84。 22 參見姜一涵,〈1960 年以來美國對中國藝術史研究之概況及趨勢〉,收於張其昀監修,《美術論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1983),頁 44-53。 力。簡計這些重點大學和鄰近的收藏資源,包括東部 的哈佛大學(本身有福格美術館 Fogg Museum 和沙可樂 美術館 The Sackler Gallery)鄰近波士頓美術館;耶魯大 學 Yale University(本身有大學美術館);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和 紐 約 大 學(Art Institute, New York University)都鄰近紐約大都會美術館;普林斯頓大學 (本身有大學美術館)也鄰近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費城的 賓州大學(本身有大學美術館)、馬利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鄰近華盛頓特區的弗利爾美術館。中部 如 Case Western 大學鄰近克利夫蘭美術館;芝加哥大學 (University of Chicago)鄰 近 芝 加 哥 藝 術 學 院(Chicago Art Institute);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本 身有大學美術館)和弗利爾美術館合作;堪薩斯大學 (University of Kansas)和納爾遜美術館合作。西部有舊 金山的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本身有大學美術館)鄰近亞洲美術館;史丹 佛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本身有大學美術館);加州 大學洛杉磯校區(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可利用洛杉磯市立美術館(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的藏品等。在這種資源互通的情況下,大學教 授有時兼任博物館中的研究、顧問之職,幫忙策展和撰 寫研究圖錄。而博物館中的專業人員有時也為大學的研 究生開課,傳授實物經驗。研究生也有機會到博物館中 實習,增加接觸實物的經驗。這種合作模式所形成的研 究特色,多以實物為導向,展現的方式多為主題式的特 展,及研究性質的圖錄專書。 事實上,主題式的研究和實物展覽,配合相關議題 的學術研討會及論文集,在世界各地已漸漸普遍,成為 1950 年代以來藝術史研究最主要的呈現方式之一。如北 京故宮博物院在 1950-1958 年間就曾舉辦過「敦煌石窟 藝術展」、「齊白石畫展」、「永樂宮壁畫展」和「明定陵 出土文物展覽」等。21 同時,美國從 1960 年代開始對 中國藝術史的研究也採取特展和研討會的方式,如 1970 年代對石濤和文徵明繪畫的特殊關注等。22 近三十年來這類大規模的主題展覽及重要的國際學 術研討會為數眾多,不勝枚舉。其中比較大規模的,如 在臺灣,臺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在 1971 和 1991 年兩次 舉行「中國美術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及曾舉辦其他許多 專題特展,如「吳派畫九十年展」(1974)、「元四大家」 (1974)、「晚明變形主義畫家作品展」(1977)等等。此 外,又有各種主題的特展及研討會,如 2002 年臺大藝 術史研究所和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和日本京都 的大都會東洋美術研究中心(Metropolitan Center for East Asian Art Studies in Kyoto)合辦「臺灣 2002 年東亞繪畫 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又如在大陸,北京故宮博物院在 1990 年舉行「吳門畫派特展」和研討會;及 1995 年為 慶祝八十年院慶而舉行特展等;上海博物館在 1988 年 及 2008 年先後舉行「四僧繪畫特展」和「世貌風情特 展」及研討會;遼寧省博物館在 1989 年及 2005 年兩度 慶祝新館落成而舉行特展及研討會;此外全國各地還有 許多博物館的各種活動等等。 而在美國和歐洲,如 1981 年美國克利夫蘭和納爾 遜兩美術館聯展所藏的宋元明清繪畫,而舉行「八代遺 珍」特展及研討會;1985 年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舉行「詩 書畫三絕」學術研討會;及 2001 年倫敦的大英博物館, 以《女史箴圖》為主題舉行學術研討會等等,以及繼之 不斷的各種類似的活動。這些研討會日後多將論文結集 成書出版。 在以博物館藏品為主的研究之外,大學院校本身也 扮演了重要的研究角色,並獲得了具體而重要的研究成 果。舉辦各種大型的學術研討會及出版論文集更是他們 的本業,其成果豐碩自不待言。在這類研究中,主題不 受實物的限制,較具純粹學理的性質,範圍較廣,包括 畫史和畫論等各方面問題的探討。此類研究成果豐碩, 無法一一列舉,僅擇畫史類為例。在中文方面,比較廣 為人知的著作如王伯敏的《中國美術通史》(1987-88); 楊新、班宗華等六人合著的《中國繪畫三千年》(1999); 萬青力的《19 世紀中國繪畫史》(2004)等。 漢學研究通訊 28 � 3(總 111 期)民國 98 年 8 月  11 研 究 綜 述 在 英 文 方 面,如 Osvald Siren, Chinese Painting— Leading Masters and Principles , 7 vols (1956-58);Michael Sullivan, The Arts of China (1967);Wai-kam Ho, Chinese Art under the Mongols (1968);James Cahill, Hills Beyond a River (1976), Parting at the Shore (1978), The Compelling Image (1982);Wen C. Fong, Summer Mountains (1975), Images of the Mind (1984), Beyond Representation (1992), Between Two Cultures (2001);Robert L. Thorp and Richard Ellis Vinograd, Chinese Art and Culture (2001) 等等。 在日文方面,如米澤嘉圃《中國の繪畫》(1960)、 鈴木敬《中國繪畫史》3 冊(1981-1988)。畫論類的專 書如 Susan Bush, The Chinese Literati on Painting (1971); Susan Bush and Hsiao-yen Shih, Early Chinese Texts on Painting (1986);陳傳席《六朝畫論研究》(1991);謝巍《中國畫 學著作考錄》(1998);以及盧輔聖主編,《歷代名畫記研 究》(2007)等等。 至於這時期中學者所出版論文的研究議題種類更是 多方,無法詳備。僅以英文論文而言,根據美國學者謝 伯珂(Jerome Silbergeld)的研究為例,從 1945 年開始到 1987 年為止,英文論述中國繪畫史的議題,可分為:風 格研究、理論研究、繪畫內容研究、繪畫作品的脈絡、 和贊助者研究等多類,每一類中又有多類子題。他並對 每一類論文提出簡要的評論。此文已經洪再新收入《中 國畫研究文選(1950-1987)》(1992)中,是了解西方在 二次大戰後的三十多年間研究中國繪畫的趨勢與成果十 分重要的參考資料。 謝伯珂在〈西方有關中國畫的研究(1950-1987)〉 一文中所收論文和專書共 292 件,其分類和議題包括: (一)風格研究  1. 宋代之前的考古發現  2. 宋代及其後繪畫的鑑定   (1)以筆墨取向的鑑定法   (2)藝術的個別性、發展性、多樣性和個性   (3)通論 (二)理論研究  1. 關於風格與脈絡研究的理論  2. 宋代之前的畫論及其思想脈絡  3. 宋代之後的畫論及其思想脈絡  4. 繪畫與詩的關係 (三)內容研究  
/
本文档为【陳葆真-中國繪畫研究的過去與現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