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

2014-04-29 10页 doc 101KB 53阅读

用户头像

is_798829

暂无简介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一、教育学的发展 第一章 一、教育的含义: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名词解释)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得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的两种基本功能:1、教育具有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2、教育具有影响个体发展的功能。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主要是指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3、非制度化教育。 四、简答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
一、教育学的发展 第一章 一、教育的含义: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名词解释)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得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的两种基本功能:1、教育具有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2、教育具有影响个体发展的功能。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主要是指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3、非制度化教育。 四、简答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五、教育发展的过程: 1、古代中国;一般认为正式的学校产生于奴隶制国家建立以后的夏朝。一直到光绪31年(1905年),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2、古代印度;3、古代埃及;4、古代希腊、罗马; (填空)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及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六、简答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七、教育学的发展。 时间 人名 著作 言论 公元前551~前479 年 孔子,名丘, 字仲尼鲁国陬邑人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其言论记载《论语》中反映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苏格拉底(古希腊) 提出“知识即道德”观点,以及“产婆术”教学方法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 提出了“教育适应人的天性发展”思想,这种思想在教育史上是第一次提出 世界上最早的相对集中地探讨教育问题的著作一般认为是我国的《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学记》高度评价教育的作用,在教学上,主张“教学相长”;提倡启发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学之法,当注重预防、循序渐进、掌握时机、相互观摩。《学记》还对教育的内容、进程等进行了总结。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 昆体良(古罗马) 《论演说家的培养》 (又译《雄辩术原理》) 1632年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提出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提倡“泛智教育” 1806年 赫尔巴特 德国教育家 《普通教育学》 第一本以“教育学”命名的教育理论专著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及其理论称为“传统教育派”,认为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洛克(英国教育家) 《教育漫话》 卢梭(法国) 《爱弥尔》 裴斯泰洛齐(瑞士) 《林哈德与葛笃德》 1861年 斯宾塞(英国) 《教育论》 杜威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 《民主主义与教育》 1916年出版 提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克鲁普斯卡尼 《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1917年出版 第一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专著 凯洛夫(苏联) 《教育学》 第二章 一、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二、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三、论述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二、三题答案合并)。 四、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五、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3、人力资本理论。 六、教育和生产力的辩证关系(四、五题答案合并)。 七、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八、信息技术引起的教育观念的转变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知道) 1、能力比知识更重要;2、教育形式个别化;3、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 4、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校文化 九、(名词解释)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从其形态上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十、简述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已传地文化传统为己任。 十一、(名词解释)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十二、学生文化的特征(了解)。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第三章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填空);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二、孟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则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外铄论的另一个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三、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如何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必考,填空/选择/简答)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关注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因材施教。 四、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前提);--填空、选择2、成熟(关键期);3、环境(客观条件); 4、学校教育(主导);5、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性因素)。 成熟论: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五、简述学校教育的特殊功能//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对个体教育作出社会性;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六、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2、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第四章 一、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二、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终点,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三、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填空);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 四、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 五、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 六、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3年2月国务院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政府正式提倡素质教育的开端。 七、素质教育的含义。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五章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人。这里所指的人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含义:(1)学生是能动的主体;(2)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3)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二、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 该文件提出的基本原则包括(了解):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与原则,无歧视原则。 三、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利:1、学生的受教育权;2、学生的人身权;3、学生的义务。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三条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育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第四十三条 本法自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五、教师职业的性质: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六、简述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七、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1、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吃透: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 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敬业;(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3)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a、了解学生的能力;b、对所教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c、向学生传授知识、施加影响的能力(这主要体现为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4)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八、教师的人格特征。 1、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2、坚定的意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3、心胸开阔,兼容并包。 九、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第六章 一、课程论侧重研究“教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 二、课程的一般概念。 “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 定义: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课本)。 三、课程的分类: 1、根据课程任务,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性课程;(研究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所谓学校课程,实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四、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儿童和课程理论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五、定义: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课程目标它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确定课程目标的一句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 六、教学计划在基本内容上,主要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教学大纲的概念: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育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大纲的构成:1、说明部分;2、文本部分。 七、课程实施概念: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 八、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未完成待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第七章 一、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二、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三、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4)有领导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能动性结合。 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a、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b、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发现,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c、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 d、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教学过程的结构: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六、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 2、启发性原则;(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原则。《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 3、巩固性原则;(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七、教学方法是师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看看) 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2、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3、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育方法;4、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5、依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 八、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读书指导法和实习作业法等。 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突出重点、难点; (2)注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 4、演示法(教师为主体); 5、实验法(学生为主体)。 第八章 一、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二、备课是教师课前的准备,是教师对教学的策划工作,它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和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的内容包括: 1、钻研教材;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2、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1)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应该在学期或开始前制定出来);(2)单元课题计划;(3)课时计划;(写教案,步骤: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要注意解决的难点;写课时计划)(钻研教材、了解对象、做计划) 三、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有两种分类,一种是根据教学的任务划分;一种是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分。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 构成综合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 教室上课要符合的要求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四、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 1、个别教学制;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地教。优点:因材施教;缺点:无法大面积培养人才。 2、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夸美纽斯,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第一,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第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三,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点:第一,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第二,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第三,不利于因材施教。 3、分组教学制;所为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一般分为两类,即外部分组(两种形式: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和内部分组(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 4、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这种方法是有杜威的学生克伯屈提出来的。 五、本届所谓教学策略特指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 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1、综合性;2、可操作性;3、灵活性;4、指向性;5、层次性。 六、据此可按教学策略的构成要素区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等四种主要类型。 第九章 一、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德育的性质是被特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名词解释)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活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的意义(了解)。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三、(名词解释)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四、制定德育目标主要有以下依据: 1、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五、(名词解释)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的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六、我国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有:1、政治教育;2、思想教育;3、道德教育;4、心理健康教育。 七、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八、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填空)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填空) 九、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规律。 ★★十、简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构成品德的知、情、意、行这几个因素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德育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道德认知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可以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十一、简答题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哪条德育规律,为什么? 1、​ 以上十六个字符合“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情即道德情感,它伴随品德认识产生发展并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意即道德意志,是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即道德行为,它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 3、​ 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4、​ 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最后就是要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十二、(名词解释)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素。 十三、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 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什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十四、德育的途径: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填空/选择);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十五、(名词解释)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1、说服法;2、榜样法;3、锻炼法;4、陶冶法;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 说服法: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运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 十六、德育模式:1、认知模式(他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道德两难问题,说明道德认知水平);2、体谅模式;3、社会模仿模式; 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他通常由老师、一群学生及环境组成,通过师生交互影响的过程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型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二、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的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的过程,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总之,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 1、​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三、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1、常规管理;2、平行管理(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个体影响集体,集体影响个体));3、民主管理;4、目标管理。 四、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了解)。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五、(简答)如何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六、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七、班集体的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确定班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选好干部)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建立班规)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开展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良好班风) 八、(名词解释)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九、班主任如何对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论述)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 (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2)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的工作的中心环节。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确定班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选好干部)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建立班规)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开展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良好班风)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1)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2)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3)争取和运用家庭及社会的教育力量。 十、(名词解释)学校管理是学校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填空)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
本文档为【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