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释骨》辨正

2010-03-20 6页 doc 35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4187

暂无简介

举报
《释骨》辨正 《释骨》辨正 邵冠勇  关键词:释骨;医古文;笺释 分类号:R274.53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59x(2000)02-0134-04     《释骨》一卷,清代沈彤撰。沈彤,字冠云,号果堂,江苏吴江人。清代著名经学家。著作有《周礼禄田考》、《仪礼小疏》、《春秋左氏传小疏》与《果堂集》等。其《果堂集》,多订正经学之文。《释骨》为《果堂集》中一篇,亦有单行者,取《内经》所载诸骨,参考诸说,多所辨正。余方撰《释骨笺释》,将其书逐条笺释之,以广其传。然以今考之,由于历史局限,其中亦有未尽之处。...
《释骨》辨正
《释骨》辨正 邵冠勇  关键词:释骨;医古文;笺释 分类号:R274.53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59x(2000)02-0134-04     《释骨》一卷,清代沈彤撰。沈彤,字冠云,号果堂,江苏吴江人。清代著名经学家。著作有《周礼禄田考》、《仪礼小疏》、《春秋左氏传小疏》与《果堂集》等。其《果堂集》,多订正经学之文。《释骨》为《果堂集》中一篇,亦有单行者,取《内经》所载诸骨,参考诸说,多所辨正。余方撰《释骨笺释》,将其书逐条笺释之,以广其传。然以今考之,由于历史局限,其中亦有未尽之处。此不揣浅陋,条列其显而易见者辨正之。     《释骨》曰:“额之中曰颜,曰庭。”下文又曰:“眉目间亦通曰颜。”(《五色篇》云:阀者,眉间也。庭者,颜也。下论察色之部云:庭者,面首也。阀上者,咽喉也。阀中者,肺也。是颜在阙上之上矣。《卫气篇》云:手阳明标在颜下。盖谓挟鼻孔之脉穴。若颜但在阙上,则去鼻太远,故自庭至下极皆颜也。《说文》亦训颜为眉目之间)     按:《方言》曰:“颜,颡也。中夏谓之额,东齐谓之颡,汝颍淮泗之间谓之颜。”《小尔雅》曰:“颜,额也。”王念孙《广雅疏证》曰:“颜之为言,岸然高也。”是颜与额同意,颜即额也。《灵枢·经筋》曰;“上头下颜。”《太素》注:“颜,眉上也。”《类经》注:“额上为颜。”《素问·刺热》曰:“心热病者,颜先赤。”王冰注:“心气合火,火气炎上,指象明候,故候于颜。颜,额也。”人之面部以宫廷譬况之,则颜部相当于前庭,故颜又谓之庭。《灵枢·五色》曰:“阙者,眉问也。庭者,颜也。”而沈氏谓“额之中曰颜”者,迁就于《说文》“眉目之间”之训也。《说文》:“颜,眉目之间也。”桂馥《说文义证》指出:“此(谓‘眉目之间’四字)本‘颠’字训义,今脱‘颠’字,误属‘颜’下,又失‘颜’字训也。《集韵》:‘颗,眉目间也。引《诗》猗嗟兮。’馥按:引《诗》者,谓《说文》引《诗》也。”如桂氏所云,则《说文》原当作:     “颜,额也。”“颗,眉目之间也。”后世字书可以作证,如《玉篇》;“莫丁切。眉目之间也。《诗》猗嗟。古本亦作名。”《广韵》:“眉目间也。”《韵会》:“眉目间也。引《诗》猗嗟兮。”“眉目之间”既非“颜”字之训,则颜即额,别无二义,不必曲说迁就。沈彤所引《灵枢·卫气篇圹标在颜下合钳上”句,《太素·经脉标本》作“标在颊下合钳上”。杨上善注:“末在颊下一寸,人迎后,扶突上,名为钳。钳,颈铁也。当此铁处,名为钳上。”萧延平校曰;“颊,《灵枢》作颜。”作“标在颊下”者是,正与《经脉篇》“从缺盆上颈贯颊”合。作“标在颜下”者,字之误也。     《释骨》曰:“巅之后横起者,曰头横骨,曰枕骨。”下文又曰:“其两旁尤起者,曰玉枕骨。”     按:顶骨之后横于脑后突起者称为头横骨。《素问·骨空论》:“头横骨为枕。”王冰注:“头上之横骨为枕骨。”或作项横骨。《太素·骨空》曰:“项横骨为枕。”杨上善注:“项横骨,项上头后玉枕也。”或但称枕,仰卧当枕之骨也。《素问·骨空论》:“头横骨为枕。”或称为枕骨。《灵枢·经筋》曰:“足太阳之筋,其直者结于枕骨。”《类经》注:“其直者自顶而上,与足少阳之筋合于脑后枕骨间。”《医宗金鉴·刺灸心法·周身骨度》曰:“枕骨者,脑后骨之下陇起者是也。其骨或棱或平,或长或圆不一。”又名后山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曰:“后山骨,头后枕骨也。”解剖学名叫枕骨。枕骨又称玉枕骨。《甲乙经》卷三第四日:“脑空,一名颞颥,在承灵后一寸五分,侠玉枕骨下陷者中。”有穴名玉枕。《甲乙经》卷三第三日:“玉枕,在络却后七分,侠脑户旁一寸三分起肉枕骨,入发际三寸。足太阳脉气所发。”是玉枕骨即枕骨,非中央谓之枕骨,两旁谓之玉枕骨也,其在两旁者玉枕穴也,以其在玉枕骨旁,故穴名玉枕也。《甲乙经》卷三第四脑空穴在“侠玉枕骨下陷者中”,今谓当枕骨之枕外粗隆外侧。《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玉枕疽:“生于玉枕骨尖微上脑户穴。”脑户穴在枕外隆上,属督脉,当枕骨之中。玉枕骨即枕骨也。     《释骨》曰:“牝齿曰牙(中央齿形奇,左右齿形偶。奇则牡,偶则牝。而《说文》、《玉篇》并以牙为牡齿,恐传写之讹),上下各十,或八,或九,或十有二,不齐也。”     按:齿之后大者称为牙。《说文》曰:“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段玉裁注本改“牡”作“壮”,曰:“壮,各本讹作牡,今本篇、韵皆讹。唯石刻《九经字样》不误。士部曰:壮,大也。壮齿者,齿之大者也。统言之皆称齿、称牙;析言之,则前当唇者称齿,后在辅车者称牙。牙较大于齿,非有牝牡也。”段氏之说是矣。徐锴《说文系传》曰:“比于齿为牡也。”其牡,亦当是壮之讹。壮为形容词,方有比较级。言牙比于齿为壮大也。若云牙比齿牡,则不成辞矣。是徐锴所见《说文》犹作“壮”。后人传抄,形似而误“壮”作“牡”。沈彤以奇偶牝牡释之,改“牡”为“牝”,失之武断。     《释骨》曰:“自颅际锐骨而下,骨三节植颈项者,通曰柱骨。”     按:柱骨,《太素》、《素问》、《铜人》诸注皆以缺盆左右两箱之横骨释之,即锁骨也。如:《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上出于柱骨之会。”《太素》注:“柱骨,谓缺盆骨上极高处也。”《灵枢·骨度》:“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太素》注:“缺盆左右箱上下高骨,名曰柱骨。”又如:《素问·气府论》:“柱骨之会各一。”王冰注:“谓天鼎二穴也。在颈缺盆上,直扶突,气舍后同身寸之半。”《经》又曰:“柱骨上陷者各一。”王冰注:“谓肩井二穴也。在肩上陷解中缺盆上大骨前。”再如《灵枢·经别》曰:“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髃,入柱骨下。”《太素》注:“上行至肩髃柱骨之下。”《太素·骨空》:“失枕,在肩上之横骨间。”杨注:“失枕为病,可取肩上横骨间,谓柱骨间。”《医宗金鉴·刺灸心法》曰“柱骨,膺上缺盆之外,俗名锁子骨也,内接横骨,外接肩解也。”是医经之柱骨,即缺盆外肩上横骨,俗名锁子骨者,非指“颅际锐骨而下骨三节植颈项者”也。     颈骨或称天柱骨,天柱骨与柱骨非一也。颈骨之或称天柱骨,盖以有穴名天柱,因以名其骨也。《灵枢·本输》:“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类经》注:“六次于手少阳之后者,足太阳也。穴名天柱,在侠项后大筋外廉发际陷中,是第七行脉也。”《甲乙经》卷三第六日:“天柱,在侠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者中,足太阳脉气所发。”此穴正当颈骨处。颈骨之俗名天柱骨者,盖以此。《医宗金鉴·正骨心法》曰:“旋台骨,又名玉柱骨,即头后颈骨三节也,一名天柱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天柱疽生天柱骨。”注:“此疽生于项后高骨,名天柱骨,即大椎骨也。”是天柱骨指项后三节圆骨,或即指大椎骨。至张景岳始将指锁骨之柱骨与指颈骨之天柱骨混而为一。其《类经》注:“柱骨,肩骨之上,颈项之根也。”《图翼》曰:“天柱骨,肩骨上际,颈骨之根也。”杨上善注以缺盆左右两箱高骨、肩上横骨释柱骨,张景岳以与两肩骨齐平之颈项之根释柱骨。至此遂将原指两肩上横骨之柱骨,与指颈骨之根之天柱骨牵合而为一,以致经意不明。     《释骨》曰:“其以上七节曰背骨者,则第八节以下乃曰膂骨(《骨度篇》云:项发以下至背骨。又云:膂骨以下至尾骶。彤按:此篇文体,凡骨名相承说者,下皆同上。知膂本背字,传写致讹。篇内又云:上七节至于膂骨,则上七节皆背骨,而膂骨自八节以下明矣。又《说文》训吕为脊骨,训背为脊,而训脊曰背吕,亦一脊而分上背下吕之证。又按《气穴论》云:中两旁各五穴。注谓起肺俞至肾俞,肺俞在第三椎下两旁,肾俞在第十四椎下两旁。是中云者,谓第三椎至十四椎为膂之中也。此又以背骨五节通称为也)。”     按:沈彤之意谓脊椎之第一椎至第七椎称为背骨,第八椎以下称为膂骨。一脊而分上背下膂,未必然也。《说文》曰:“背,脊也。”段玉裁注:“乖部曰:脊,背吕也。然则脊者,背之一端也,背不止于脊,如髀者股外,股不止于髀也。云背,脊也;股,髀也,文法正同。”依段玉裁之说,则似背大于脊。《释名》曰:“背,倍也,在后称也。”《人身通考》:“北阴曰背,人之背乃居身之北,为面之反,阴类也,故背称焉。”是背为大概念,吕(同膂)为小概念。“脊,背吕也。”言背之膂骨部分为脊骨也。以近世言之,《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背者,后身大椎以下,腰以上之通称也。”是脊骨分背与腰两部分,则脊为大概念,背为小概念,腰骨以上统称背骨,无称膂骨者。沈彤所引《灵枢·骨度》“项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甲乙经》卷二第七作“项发以下至脊骨长三寸半,脊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太素》作“项发以下至膂骨长三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杨上善注:“膂骨,脊骨。”是自项发际至脊骨或膂骨长三寸半,由脊骨或膂骨至骶骨长三尺也。“凡骨名相承说者,下皆同上”,是矣,然未必“膂本背字”,或当“背本脊字”或“背本膂字”,作背骨者,盖字之误也,背字既靠不住,则上背下膂之说难以成立。以解剖学考之,脊柱骨由二十四节脊椎外加骶骨尾骨构成,其中颈椎七节,胸椎十二节,腰椎五节。若谓仅上七节为背骨,则下距第十四节之腰骨尚有六节之隔,与解剖学之第一腰椎亦有四节之隔,不亦太短乎?     《释骨》曰:“末节曰尻骨,曰骶骨(一作骨骶,恐文倒,否则脊误为骨),曰脊骶,曰尾骶,亦曰骶,曰尾屈,曰撅骨,曰穷骨。”又曰:“阴器之后绳肚肠而缀骶端者,曰阴尾骨。”     按:尻骨与尾骨统谓之尾骶骨,沈彤分列两条,是其精审处。然亦有辨之未详者。所谓“末节”者,非一节也,尻骨实由五块椎骨长合而成。《医宗金鉴·刺灸心法·周身名位骨度》:“尻骨者,腰骨下十七椎、十八椎、十九椎、二十椎、二十一椎五节之骨也。”其下尚有尾骨,不得谓之末节也。《说文》曰:“尻,雎也。”段注:“按《释名》以尻与臀别为二,《汉书》结股脚,连尻,每句皆合二物也。尻,今俗云沟于是也。雎,今俗云屁股是也。析言是二,统言是一。故许云尻雕也。《通俗文》、《埤苍》皆云尻骨谓之八髎。《释名》曰:尻,廖也,所在廖牢深也。”《灵枢·本藏》曰;“肾偏倾则苦腰尻痛也。”《类经》注:尻,尾骶骨也。”《素问·骨空论》曰:“尻骨空在髀骨之后,相去四寸。”王冰注:“是谓尻骨八髎穴也。”此上所举尻骨者,即解剖学之骶骨也。     医经之称为骶骨者。如《素问·疟论》曰:“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骶骨。”《太素》注:“骶,丁礼反,尾穷骨也。”或单称骶。《太素·气府》:“骶下凡二十一节。”杨注:“骶,竹尸反,此经音低,尾穷骨,从骨为正。”《素问·气府论》曰:“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穴,至骶下凡二十一节。”或称为脊骶。《素问·气府论》王冰注:“长强在脊骶端。”或称为尾骶。《索问·疟论》王冰注:“项以下至尾骶凡二十四节。”此上所举骶骨、骶、脊骶、尾骶,统骶骨、尾骨而称也。     医经之称橛骨者,如《素问·骨空论》曰;“灸寒热之法……次灸撅骨。”王冰注:“尾穷谓之橛骨。”或作厥骨。《太素·灸寒热法》:“次灸厥骨。”杨注:“厥骨,脊骶骨也。”《素问》作橛骨。《说文》作骶骨,曰:“骶,臀骨也。”或称为尾穷骨。《太素·疟解》注:“骶,丁礼反,尾穷骨也。”此上所举橛骨、尾穷骨,则解剖学之尾骨也。当并入下条阴尾骨。《释名》曰:“尾,微也,承脊之末,稍微杀也。”《素问·气府论》曰:“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穴。”王冰注:“会阴穴在阴尾骨两旁。”     《释骨》曰:“其最短侠脊者,曰季肋。”又曰:“其极肋之第三条,曰季胁。”     按:橛肋之“最短侠脊者”与“橛肋之第三条”实为一物,季胁即季肋也,不当分为两条。《说文》:“季,少称也。”段注:“叔季皆谓少者,而季又少于叔。”古人论大小少长先后之序,或曰伯、仲、叔、季,或曰孟、仲、季,是季为在下少小之义。《医宗金鉴·刺灸心法·周身名位骨度》:“胁肋;胁者,腋下至肋骨尽处之统名也。曰肋者,胁之单条骨之谓。”是胁统言身体之两胁部,肋专指单条之肋骨。肋骨在上者长而大,在下者短而小,故称季肋也;胁之最下者则称季胁。季肋之骨正当季胁之部,故曰季胁即季肋也。《灵枢·骨度》曰:“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太素》注:“季肋曰季胁。”《类经》注:“胁下尽处短小之肋,是谓季胁。季,小也。”《医宗金鉴·刺灸心法》:“季胁者,胁之下小肋骨也,俗名软肋。”非季肋之外复有季胁也。     《释骨》曰:“自肩两旁而下,在肘以上者,曰髆骨。”又曰:“髆者,大臂也。”     按:髆字之训,古今有异。古训髆为肩胛,今训髆为胳膊。医经之髆,当从古训。《急就篇》:“颊颐颈项肩臂肘。”颜师古注:“肩,膊也。臂,手上也。”《说文》曰:“髆,肩甲也。《释名》:“肩,坚也。甲,阖也,与胸胁背相回阖也。”毕沅曰;“于此当云‘髆,肩甲也’,乃后接‘甲阖也’云云。”《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乃肩甲也。《素问·骨空论》:“两髆骨空,在髆中之阳。”王冰注:“近肩髃穴,经无名。”《类经》注:“髆,肩髆也。中之阳,肩中之上髃也,即手阳明肩髃之次。”《医宗金鉴·刺灸心法·周身名位骨度》亦曰:肩胛者,即髃骨之末成片骨也,亦名肩髆,俗名锨板子骨。”是髆谓肩髆,即肩胛骨也。“自肩两旁而下,在肘以上”之骨,医经称为肱骨。或称骨。《灵枢·经脉》:“肩似拔,似折。”《铜人》:“下循内。”注:“,谓肩肘之间也。”《洗冤录》:“曲肘上生者骨。”《医宗金鉴·刺灸心法·周身名位骨度》:“臂者,上身两大支之通称也。一名曰肱.俗名膊……肘上之骨曰骨,肘下之骨曰臂骨。”后世始称臂为胳膊。如《洗冤录》注:“膊,肩膊也,或曰膊胳。”俗名跎膊,近肩者称肩膊,近胁称胳膊。髀,膊通用。     《释骨》曰:“外踩前微起者曰腕骨(“腕”亦作“宛”),曰腕中兑骨,亦曰锐骨。”又曰:“掌柬骨之后廉微起者曰掌后锐骨(旧说以“手踝”当之,误)。”下文足部又曰:“大指本节后宛宛者,曰腕骨。”     按:“外踝前微起者”当指手腕前掌后小指侧稍微高突之骨,称为腕骨,或作宛骨、完骨。《太素·衄血》:“,取手太阳,不己,刺腕骨下。”杨注:“腕骨,手腕前起骨,名完骨,非腕也。”完骨,《灵枢·杂病》作宛骨。《灵枢,经脉》曰:“小肠手太阳之脉……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铜人》注:“腕前,腕骨。腕中,阳谷。”或称起骨。《甲乙经》卷三第二十九曰:“腕骨,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者中。”或称兑骨。《甲乙经》卷三第二十九曰:“阳谷者,火也,在手外侧腕中,兑骨下陷者中。”阳谷穴在腕关节的尺侧,位于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凹陷处。三角骨不可触摸,作为标志之锐骨当是豌豆骨。豌豆骨在活体上较容易摸到。或称掌后兑骨。《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抵掌后兑骨之端。”《太素》注t“其小指掌后尖骨,谓之兑骨也。”《太素·经筋》:“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兑骨。”杨注:“兑骨,谓掌后当小指下尖骨也。”是所谓腕骨、锐骨、小指掌后尖骨者,即解剖学名叫豌豆骨者也。“腕中兑骨”、“腕前起骨”者,当从《甲乙经》于“腕中”“腕前”断句,实则一兑骨也。     “掌束骨之后廉微起者曰掌后锐骨(旧说以‘手踝’当之,误)”者,掌后锐骨即前所云腕骨、兑骨。《铜人》:“神门二穴,在掌后锐骨端。”神门穴在豌豆骨与尺骨关节部的腕横纹上。是掌后锐骨当与前条合并,不当另立一条。又,《人身通考》:“寸口骨为束骨。”传统以掌横纹后至关部为寸口,则掌后锐骨在束骨前,非在束骨之后。在“掌束骨之后廉微起者”,大指侧,当关部者,乃桡骨头茎突门脉经D称为“高骨”者也。《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腕者,臂掌骨接交处,以其宛屈故名也,当外侧之骨,名曰高骨,一名锐骨,亦名踝骨。”此即“旧说以手踝当之”者,然非掌后锐骨也。“大指本节后宛宛者,曰腕骨”者,《灵枢·本输》:“太白,腕骨之下也。”腕骨,《甲乙经》卷三第三十作“核骨”,曰:“太白者,土也,在足大指本节后陷者中。”《太素》亦作“核骨”。杨注:“核骨在大指本节之后,然骨之前高骨是也。”萧延平校:“核,袁刻误作腕,注同。”《铜人》:“太白,二穴,土也,在足内侧核骨下陷中,足太阴脉之所注也,为腧。《铜人》亦作:“核骨”。是此“大指本节后宛宛者”非“腕骨”,当是“核骨”之误。盖核或作“”,与“宛”形似而误。
/
本文档为【《释骨》辨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