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大学生涯导论

大学生涯导论

2010-03-31 50页 ppt 394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93576

暂无简介

举报
大学生涯导论null 大学生涯导论 大学篇 赵红灿null 一、众说纷纭论大学 二、大学的历史 三、大学的精神 四、大学的制度 一、众说纷纭论大学 一、众说纷纭论大学 高中老师说: 你们现在好好努力,多用点功,将来只要考上大学那就轻松啦,到时候你们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没有人会管你! null家长说: 等你考上大学了,你想我管你还懒得管你呢!好好学习,等你考上大学了,我给你买电脑,带你出去旅游,想去什么地...
大学生涯导论
null 大学生涯导论 大学篇 赵红灿null 一、众说纷纭论大学 二、大学的历史 三、大学的精神 四、大学的制度 一、众说纷纭论大学 一、众说纷纭论大学 高中老师说: 你们现在好好努力,多用点功,将来只要考上大学那就轻松啦,到时候你们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没有人会管你! null家长说: 等你考上大学了,你想我管你还懒得管你呢!好好学习,等你考上大学了,我给你买电脑,带你出去旅游,想去什么地方就去什么地方!null自己说: 等我考上大学了,就一定要好好玩个痛快,我一定要考的远远的,让他们再也管不了我。在大学我一定要好好享受生活,轻松的学习,愉快的生活,没准还可以在校园里碰见我的另一半呢!老天,让我快点去上大学吧!null新生的话: 大学本来在我的想象中是十分美好的,但报到后的生活却让我陷入的深深的迷惘当中,特别是辛苦的军训和陌生的环境,击碎了我对大学所有的梦想和希望,而陷入到了深深的绝望当中。null老生的话: 大学是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的魔鬼地域。 大学对于善于自主学习的人来说是天堂,对自我控制能力差的人来说是地狱。null老师的话: 大学是个舞台,只要你愿意努力,你一定能在这里上演一出让所有人(包括你自己)感动的精彩。但大学也是现实的,如果你不肯付出,你将一事无成! 大学就是一边是风景,一边是悬崖的山路。null诗意的说法: 在上高中的时候,你站在高考独木桥的一边,发现桥的那边光芒四射,像个天堂,但当你真正地踏过独木桥,聪明的人便会明白,其实,那不是什么天堂,不过是一支蜡烛。是啊!大学是一支蜡烛,一支引领你继续前进的蜡烛。 大学是张白纸!你不妨拿起手中的画笔,也为这张白纸设计! null现实的说法: 大学是一种氛围。 1.首先是一种竞争的氛围。大学里的竞争是一种全面人格的竞争和展示。有句话叫做“不怕你不是什么,就怕你什么也不是”。 2.再就是一种交流的氛围。学生来自四面八方,身上带着本地所固有的观念和文化气息,它们在这里撞击、融汇,糟粕渐渐消尽,精华始终存留,最好凝聚成本校所特有的一种个性 3.大学是知识的天堂、恋爱的天堂、成长的天堂、堕落的天堂、自由自在的天堂!我们都必须在其中作出自己的选择,选择你的大学该属于什么天堂。 4.大学的美在于诱惑!知识的诱惑、恋爱的诱惑、成长的诱惑、堕落的诱惑、游戏的诱惑! null 现实:大学——需要大家共同营造的生存空间。 著名的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塞涅卡曾经说过:“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 大学对于大学生的关系:就像水对于生存在其中的鱼的关系,鱼一般不会意识到水的存在,等到意识到时候水可能已经受到污染。二、大学的历史二、大学的历史“大学” 亦称太学 四书五经,《大学》为首,朱熹谓:“大学者,大人之学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1.西方古代的大学1.西方古代的大学古希腊时期 罗马帝国时期 中世纪时期 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创立了兼具学术、政治、宗教和教育性质的教团,提倡一种把智慧作为追求对象的生活,第一个发明并使用“爱智者”(philosopher)即“哲学家”这个词代替“智慧者”。毕达哥拉斯学园就是把爱智慧作为它的宗旨。这种通过对智慧的追求达到灵魂净化的爱智精神为后来的柏拉图学园、亚里士多德学园以及伊壁鸠鲁学园所效法,并对后世欧洲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null 柏拉图是西方世界大名鼎鼎的思想家。公元前387年,40岁的柏拉图结束了为期12年的游历生涯,回到雅典,在雅典城外的一座花园里创办了一所学园。这座花园原来是用来纪念希腊英雄阿卡德谟斯(Academos)的。柏拉图用这位英雄的名字来命名他所创办的这所学园,称“Academy”。Academy是古希腊时期一所极富影响力的大学。 学园开设的课程有算术、几何、天文以及声学。开设这些科目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使人们从现象世界转向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学园讲课的方式,除了一般的讲授法之外,主要采取苏格拉底的问答法。 从公元前387年创办起到公元529年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封闭为止,Academy——柏拉图学园共存在了900余年。 null 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早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两河流域的马里城就出现了人类最早培养文士的学校,学校的房舍靠近皇宫,内有数排石凳和许多学生作业泥板。到公元前2500年前后,埃及就陆续有了宫廷学校、寺庙学校和文士学校。 法老的宫廷学校人才荟萃,有图书馆,有档案室,不仅是育人的场所,而且是统治者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孔雀王朝时期,印度的高等学校也逐步发展起来,其中的塔克撒西拉大学从公元前600年起历数百年之久,最为显赫,吸引了全印度的有志于学之士。名震天下的马其顿王亚历山大还曾到该校学习印度哲学。 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帝国时期 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大学主要是希腊修辞学校和拉丁修辞学校,此外,还有一部分培养专门人才的法律、医学、建筑学校。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于125年在世界上第一次设立了大学教授职称。325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基督教成了罗马帝国统治人心的工具,其后,古代大学教育日益具有宗教性。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大学是亚历山大大学,这是一所由基督教徒创办的高级教义问答学校,除了传播希腊哲学、历史、艺术、科学等世俗文化之外,基督教神学成了大学教育的中心内容。 中世纪时期中世纪时期 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摧毁,欧洲进入中世纪。这是一段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中世纪早期的欧洲,教育由教会掌握,学校由教会举办,教师由教会委派,教育家也大多是神职人员。6世纪初,西欧开始了法兰克王国的统治时期。法兰克人文化低下,愚昧无知,即使是上层贵族和神职人员也相信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无知者拥有天堂”的说教,学术研究领域一片荒芜。 null 直到768年查理曼大帝即位后,法兰克王国才出现了所谓“学术中兴”。当时的高等学校大多为隐修院学校,盛行基督教的修道主义,教学内容主要是繁琐的“经院哲学”、“教父哲学”,教育目的是培植学生具有服从(obedience)、贞洁(chastity)、清贫(poverty)三种品质。随着世俗封建势力的增长,西欧还出现了在骑士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的所谓“骑士教育”,训练骑士的是剽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所谓骑士精神实质上是基督教义和日耳曼贵族野蛮性的混合物。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方的拜占庭帝国继续存在了一千多年。由于较好地保存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拜占庭成为欧洲文化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高等学校除了从古代直接承继下来的雅典学院之外,存在时间较久、规模最大、成绩最为显著的是君士坦丁堡大学,它创办于425年,到11世纪中叶,被分为法律和哲学两个学院。中世纪的君士坦丁堡成为基督教世界最大的城市和文化中心。 null 10至11世纪,西欧出现了与古代大学不同的新型大学——University。 中世纪的大学起初为行会性质,其全名为“教师与学生的组合”(Universi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拉丁文Universitas一词,原指一般职业性或专业性团体的行会。经过逐渐演变,university便用于专门指称从事高水平学习和研究的教师与学生的新型“组合”。university与univers词根相同,皆含有宇宙、广大之意,于是,聪明的中国翻译家就把这种“组合”译为“大学”。 当时,大学分为两类,一是地区性的,称为Studium Particulare;一是国际性的,称为Studium Generale。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组成Natione(同乡会),Natione选举的首领称为Consiliarius(顾问);教师则组成Facultas(教授会),拉丁文Facultas一词,原意为某一知识部门,后来指教授这类专业和学科的教师团体。 null 中世纪大学最早建立于12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中世纪大学中最具代表性且影响较大者有意大利的波隆那(Bologna)大学、萨莱诺大学及法国的巴黎大学。与欧陆相望,则是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波隆那大学以研究法学著称。波隆那地处意大利北部商业要冲,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再加上众多的罗马法、民法、宗教法著名学者会集该地,使该地成为法学研究中心。1158年,波隆那法律学校被国家认可为波隆那大学。13世纪初,该校学生达5000余人。波隆那大学造就了一批批出类拔萃的人才,法学家格拉蒂安、诗人但丁和塔索、戏剧家戈尔多尼、无线电发明者马可尼、天文学家哥白尼等就曾在此求学或执教。 null 萨莱诺(Salerno)大学则以研究医学著称。萨莱诺地处意大利南部,为地中海著名疗养胜地,被誉为希波克拉底城。长达200年的十字军东征,众多伤员到此治伤,医学教育机构由此建立起来。1099年,诺曼底公爵罗伯特也来此医伤疗养,萨莱诺医学校由此声名大振。其后,有志学医的青年联合起来和医师订立合同,规定学生缴费和医师传艺的条件,进行知识交易,这便成为欧洲最早的萨莱诺医科大学,该校于1231年得到政府认可。 巴黎大学在中世纪也素负盛名,它是由诺丹(Notre Dame)即巴黎圣母院教堂学校发展而来的。12世纪由实在论者威廉主持校务。经院哲学家P.阿贝拉尔于1108年~1139年间曾多次在巴黎大学讲授神学和辩学。他学识超人,提倡自由探讨,享有崇高威望,以他为师的先后有300余人。1180年,巴黎大学获得法王路易七世的认可,并在其后由教皇授予多项特权。巴黎大学鼎盛时期,学生人数多达5万,分为文学、神学、法学、医学四个学院,成为当时西欧大学的典范。波隆那、萨莱诺及巴黎这三所大学在中世纪被称之为“母大学”,是当时欧洲各地大学的样板,在其影响下,13世纪至14世纪,大学遍布欧洲各地,至1400年,先后有几十所大学在欧洲各国建立起来。null 在英国,1168年,牛津(Oxford)大学得到认可。早在12世纪初,牛津就有了学校,大学的创建可能是由于1167年前后英国学生被拒绝进入巴黎大学。该校以巴黎大学为榜样,设神学、法学、医学、艺术等学院。13世纪,英国思想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先驱R.培根曾在牛津讲学并进行科学实验。牛津大学往往与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如英国天文学之父E.哈雷曾在牛津学习;而R.玻意尔则在牛津发现了以他的姓氏命名的物理定律。 1209年,由于牛津大学与城市管理当局发生争执,未获解决,部分师生迁往剑桥,剑桥(Cambridge)大学由此发端。其后300年中,剑桥建立了一系列学院。剑桥大学模仿牛津大学和巴黎大学的模式,于1571年正式将各学院合并成立大学。作为自治的高等学府,剑桥各学院同剑桥大学本身一样,自行管理各自事务,并合法地独立于大学。学生只有成为剑桥所属学院的一员,才能成为剑桥的学生;而要成为学院的学生,又必须在大学注册。1669年,大名鼎鼎的牛顿来到剑桥执教,大大提高了剑桥大学的学术地位,F.培根、斯密塞、弥尔顿、拜伦、达尔文等皆出自剑桥。 null 中世纪各大学教授会规定的课程并不一致,通常设文、法、神、医等四大学科。印刷术出现以前,书籍靠传抄,教师讲课以诵读(Lecture)为主,由学生笔记,速度很慢。为防止教师以延缓进度为手段多收取学费,讲课速度按合同约定进行。除教师讲课外,还采用辩论(Disputation)的方法,包括对辩、独辩,以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 中世纪大学已有了学位制度,学生修完规定的课程,考试合格,可以得到“硕士”(Master)、“博士”(Doctor)或“教授”(Professor)的学位。这种中世纪大学的学位实际上是一种教师任职资格证明。当时,硕士与博士并无程度上的差别。硕士考试不公开进行,合格者发学位证书;博士考试公开进行,有隆重的仪式,考中者由主教赐予学位。至于“学士”(Bachelor)起初其实只是一种获得教授证书的候补资格证明,并不是学位称号。后来人们常以取得此种资格为满足,不再进而谋求正式的学位,“学士”才成为一种独立的、表示低于“硕士”水平的学位。null 欧洲自柏拉图等人开始,素有重理性、崇学术的传统。随着大学的发展,教皇主教、王室贵族以及高级从业人员,多出于大学之门。所以大学享有尊崇的地位,在社会上及政治上受到优待而拥有特权。如大学有内部自治权,有颁发特许证的权利,有自行迁校的权利;大学教授在校内有诉讼裁判权,大学教师还有参政权。牛津、剑桥、巴黎、苏格兰等大学教授在国会中都有固定的席位。null 中世纪大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机构,有如下几个鲜明特点: 第一,与教会学校相比,大学的世俗色彩比较鲜明; 第二,大学作为一种专业性的教学机构而存在; 第三,大学是由师生组合而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认可某项专业资格的权力; 第四,大学属于高等教育性质,尽管它并不是近代学制规定的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之上的高等教育阶段,但近代欧美大学则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脱胎而来的。 2.中国古代的大学2.中国古代的大学官学:贯穿中国古代 私学: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书院:兴盛于北宋时期 官学官学 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已有“大学”的记载;在中国古代典籍《礼记》中有《大学》一篇专论“大学之道”。 中国远古时期最早的学校,有“五帝”时期传说之中的“成均之学”、“虞庠之学”。到了约公元前21世纪建立的夏朝,适应统治者“建国君民”《礼记·学记》、“化民成俗”《礼记·学记》。需要的学校——“庠”、“序”、“校”即已出现;到了商代,又增加了新的学校形式——“学”和“瞽宗”。《礼记·明堂位》载:“瞽宗,殷学也。”西周集前代之大成,其学校初步具备了学制体系。null 西周时期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类,其中,国学是中央官学,乡学是地方官学。国学又分为大学和小学。大学除了诸侯设立的“泮宫”之外,最主要是周天子所设立的“辟雍”,辟雍设立在都城,规模宏大,五学并举;辟雍居中称“太学”,四周环水,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五学之制,已具分科设教之雏形;五学之中,又以辟雍为最尊,故西周天子所设立的大学又统称为辟雍。此外,大学还有学宫之称。据考证,“明堂”与“辟雍”为同事异名。所谓明堂“为大教之宫”清·惠栋:《明堂大道录》。亦即大学之所在。西周天子所设的大学,不仅有典籍记载,而且有金文可证。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的大学就有五学的规模,这在世界教育史上是少见的。 null 《礼记·学记》载,国学的学制为小学七年、大学九年,所收皆为上层贵族之子弟。又据《尚书大传》之说:公卿大夫元士的嫡子为十三入小学,二十入大学,国学的教育包括德(六德)、行(六行)、仪(六仪)、艺(六艺)四个方面。 六德即知、仁、圣、义、忠、和; 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 六仪即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为大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教育的目标是“明人伦”。这些内容显现出中国古代大学教育的先进性。null 西周的大学具有典型的“学在官府”的特征,主要是政教不分,官师不分。教师在西周受到最高统治者的尊重,《礼记·学记》载:“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其中之一就是“当其为师,则弗臣也”。武王对其师吕尚称“尚父”;齐恒公以师礼待管仲,称“仲父”,均表明其“以父道承之”。教师受到尊重,也要求教师本身具有高尚的道德和知识“修养”,以为学生之表率。《周礼·春官·大司乐》载:“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null 我国封建时代的官学由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公室养士”制度转型而来。齐国的稷下学宫以公室养士而闻名天下。稷下学宫由齐桓公创立,至齐宣王时达至极盛,所养学士“数百千人”。稷下学宫虽为官办,师生“皆赐列第为上大夫”《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但专门从事学术活动,是“不治而议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者,与“学在官府”不同。教学内容不受限制,学者讲学,各授其长,争鸣交流,十分活跃。荀子、孟子、邹衍、淳于髡、慎到等都曾亲率弟子,游学稷下。稷下学宫作为一所高等学府,提倡百家争鸣的学风,其学官议政的传统,教学与学术探讨相结合的原则,对后世封建官学的确立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null 秦朝实行“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的政策,造成了中国学校教育的倒退。西汉初年,经过“休养生息”,经济与社会获得新的发展,汉武帝时正式确立了封建官学制度。汉代官学亦分中央和地方两类。中央官学设大学、文艺专科学校、贵族学校;地方官学大体为中小学性质。汉代的大学称“太学”。此前,中国虽有大学设置,但严格地讲,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主要任务的最高学府,是从汉武帝创立太学开始的。太学的教授称博士;太学的学士初称博士弟子,后简称太学生或诸生。太学的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博士传经有遵从“师法”或“家法”的规定,“师法”重传授,明本源;“家法”重立说,争门派。太学的教学形式为大班讲课和高年级学生辅导低年级学生相结合,大班上课皆由名流宣讲。提倡问难论辩,鼓励自由研讨,坚持自修为主。null 到了晋代,于太学之外又专为士族弟子另设一种新的大学——国子学。到了唐代,依附封建国家行政所设的学校亦分为中央、地方两级,并设立了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国子监。唐代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馆为专修儒经的高等学府,律学、算学、书学、医学则是大学性质的专科学校;官办大学在唐代达到高峰。宋元明清各朝,官办大学入学资格逐步放宽,身份品级不够的,可以用钱捐买国子监生的资格与身份,即所谓例监、捐监或贡监。学生人数也大大增加,如明代永乐二十年(1422年),国子监生人数达9900余人,超过以前各代。官办大学类型也进一步增加,如宋代增设了武学、画学;元代设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清代设俄罗斯学馆等。随着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中央官学也逐渐衰败,官办大学诸如太学、国子监等成了科举制度的附庸,完全丧失了活力。中国古代的私学中国古代的私学 与古希腊差不多同时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激烈变革,其突出特点是王权失坠,诸侯并起,周天子名存实亡。相应地出现了学术下移,由王室下移于公室,由公室下移于士阶层。官府垄断之学变成诸子百家之学。作为单纯脑力劳动者的“士”阶层的崛起导致了学的没落和私学的兴盛。公元前525年,27岁的孔子对此的评价是:“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私学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在春秋战国之际兴起,孔子是中国私学的首创者。《史记·孔子世家》载:“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的私学是学术由“官府之学”到“百家之学”的转折点,为中国教育史开辟了新纪元。孔子的私学,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null 私学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了政教分离、官师分离,打破了统治者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使教师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它对学术的独立追求,推动了不同学派的产生;收徒讲学,促进了学术和文化的繁荣,为“百家争鸣”的出现创造了条件。私学在中国兴盛于春秋战国时期,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自产生后两千多年几乎从未有过间断。就形式而言,私学有家传和师授两类;就教育程度而言,私学有蒙养教学和经师讲学两级,前者相当于中、小学,后者相当于大学。 null 两汉时期,私学成为官学的重要补充,经师讲学之风很盛,学生人数远远超过太学。两汉私学门下有不少著名大师,马融、李膺、郑玄等为最有名者,其弟子常有“数百千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私学弟子分为两种:一是 “著录弟子”,即只将其姓名录于门生之列者;一是“及门弟子”,即亲赴门下接受师教者。著录弟子不必亲来受业,时常能多至万人。名师所办私学,由于及门者太多,常常由高业弟子转相传授。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道佛玄四家私学竞相争雄,名师辈出,学术亦呈繁荣景象。唐宋时期,官学强盛至极,科举制亦日臻完备,私人讲学不及两汉之盛。 元明清三代,诸多学者与学派在官学、书院、私学兼而施教,私人讲学继续得以发展,特别是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他们或不愿任教于官学,或不愿涉足官学化的书院,而以救国仁民为宗旨,主张经世致用,一边著书立说,一边讲学授徒。顾炎武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从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传遍九州,成为激励人们为国献身的名言。中国古代的书院中国古代的书院 中央官学衰败的同时,书院——这种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逐渐勃兴。书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精舍”或“精庐”,但多为蒙学性质,不属高等教育。书院的名称始于唐代,分官方创办和私人创设两种。官方创办的书院如丽正书院、集贤书院,以收藏、校勘典籍为主,“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清·袁枚:《随园随笔》。私人创设的书院如松州书院、梧桐书院以创办者个人治学读书为主,收徒讲学为辅。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至五代末期才得以出现,到北宋初年,书院制度渐趋完备。书院制度自宋初基本形成,至清末改书院为学堂,持续了千年,是中国古代极富特色的高等学府。null 北宋时期,书院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出现了著名的“四大书院”,即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和石鼓书院。 南宋时期是书院发展的极盛时期,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皆属空前,几乎取代了官学而成为主要教育机关。书院重视读书治学,提倡质疑问难,支配和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由于科举制度日趋腐败,许多名师巨儒由官学转向书院讲学,吸引了众多有志于学的士子趋奔书院。南宋理学家朱熹先后主持修复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他拟定的《白鹿洞书院教条》代表了封建教育的基本纲领,为后世书院所遵循。 庐山白鹿洞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宋代最高学府之一,居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与当时的睢阳、石鼓、岳麓书院齐名,合称“天下四大书院”。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此提出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准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重要影响。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山下,始建于唐代。嵩山嵩阳书院嵩山嵩阳书院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嵩山南麓,,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隋唐时名嵩阳观,五代后周名太乙书院。宋代赐名太室书院,宋太宗赐书院匾额和九经印书。北宋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改名嵩阳书院。南宋时嵩阳书院已废。清康熙年间重建。 岳麓山岳麓书院岳麓山岳麓书院 惟楚有材 於斯为盛创建于北宋(公元976)。宋真宗时期,赐“岳麓书院”额。公元1903年改为高等学堂,至今已越千载,不愧为“千年学府”。培育了大批楚才。岳麓书院有“潇湘洙泗”之誉。不少重要历史人物如王船山、魏源、左宗棠、曾国藩、郭嵩焘、杨昌济等都曾就读于书院。书院改为学堂以后,大批爱国志士如唐才、黄兴、陈天华、邓中夏、蔡和森等先后求学于此。1916年暑假毛泽东曾寄居于此,以后又数次寓居,主编《湘江评论》、《新湖南》进行革命宣传。 睢县应天书院睢县应天书院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宋真宗时,因追念太祖自立为帝,应天顺时,将宋太祖赵匡胤发迹之处宋州(今商丘)于1006年改为应天府,l009年,宋真宗将该书院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宋仁宗时,l043年将应天书院这一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 衡阳石鼓书院衡阳石鼓书院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时衡州名士李宽在石鼓山寻真观旁结庐读书。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邑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赐额“石鼓书院”,与睢阳、白鹿洞、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经唐、宋、元、明、清各朝,书院屡经扩建修葺,韩愈、周敦颐、朱熹、张栻、范成大、辛弃疾、文天祥、徐霞客、王夫之等接踵至此,或讲学授徒,或赋诗作记,或题壁刻碑,或寻幽揽胜,其状蔚为壮观。null 元代书院众多,有227所,但管理和讲学水平较低,没有什么特色。明代的书院由衰而兴,至嘉靖年间(1522~1566年)最盛。据统计,明代书院达1200多所。心学大师王守仁热心提倡书院,先后在龙冈书院、贵阳书院、濂溪书院、稽山书院和敷文书院讲学达20年之久。无锡东林书院是明末影响最大的书院,顾宪成、高攀龙先后主其事。《金匮县志》载:“当宪成、攀龙讲学时,……远近名贤,同声相应,天下学者,咸以东林为归”,足见其盛况。东林书院的突出特点是师生积极参加当时的政治活动,致力于讽议朝政、裁量人物。顾宪成为东林书院题写了这样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正因为如此,东林书院在当时不仅成为教育与学术中心,而且成为思想舆论和政治活动中心。null 清代对书院先采取抑制政策,后实行在严格监控下积极发展,书院数量达2000余所。但此时的书院多数与官学无异,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权。清代书院大体有四种类型:一是继明代书院余绪,以讲授理学为主;二是以博习经史词章为主;三是以考课为主,为科举的预备场所,此类在清代书院中最为普遍;四是学习经史兼习自然科学与工商诸科,此类书院为近代新式学堂之先驱,它的出现预示着整个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破产。3.近代西方大学3.近代西方大学 中世纪大学的组织结构、学位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曾为西方各大学长期沿用,而且表现在中世纪大学所形成的内在精神事实上构成了大学教育传统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中世纪大学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一些基本的局限。中世纪大学以古典人文学科和神学为基本的教育内容,更重视知识的继承而不是知识的创新,加之基督教信仰和神学的种种限制中世纪大学事实上主要是一座保存既有知识的仓库。 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特别是经过17世纪的科学革命和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世纪大学固有的局限性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大学教育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欧美各国先后进行了长时间的大学教育改革,中世纪大学逐步为近代大学所取代。null 欧美近代大学的发展首先从德国开始。 在中世纪大学创办的过程中,德国起步较晚,直到1348年布拉格大学的建立,德国境内才出现大学。然而,在近代大学的发展中,德国则领先一步。以哈勒大学(1694年)、哥廷根大学(1737年)和埃尔兰根大学(1743年)的建立为标志,德国大学开始进入其近代的发展历程。null 以哥廷根大学为代表,在大学的职能和教学制度方面形成了不同于中世纪大学的明显特征。第一,大学的职能扩大,从原有的培养教师和神职人员逐渐转变为培养世俗国家的官吏和绅士;第二,教学内容的更新,一方面继承原有大学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哲学院从神学院中独立出来,加大了政治学、历史学、法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比重;第三,大学性质的变化,从侧重传授既有的古典知识转向自由研究,教学与学术探索相结合。F·鲍尔生认为,18世纪德国大学的变化主要表现为:⑴ 以基于自然科学的现代哲学取代亚里士多德的烦琐哲学;⑵ 以自由研究代僵化生硬的教学;⑶ 以系统的知识传授取代经典范本的讲解;⑷ 以研讨班取代辩论;⑸ 以德语取代拉丁语。 null 从19世纪最初的几年开始,谢林、费希特和施莱尔马赫等哲学家就不断倡导以新的原则创办新的大学。1809年2月,洪堡就任普鲁士内政部文化与公共教育司司长后,大力推行改革,并把他的主张在柏林大学付诸实施。柏林大学把学术自由作为基本指导思想:由大学自行决定学术研究领域的事务,允许不同的学术思想存在和传播,鼓励师生自由地探索真理;进一步加强哲学教育的地位,把对知识的批判和对真理的探索作为教师和学生的主要使命;在研讨班教学形式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所,把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主要职责。柏林大学的建立,标志着一种崭新的大学教育形式的出现,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大学的创立。null 有学者曾经作出这样的比较:那个时代,英国牛津、剑桥二校传统牢固难以动摇,古典主义势不可夺,限制了学术的扩张和发展;法国巴黎大学和牛津、剑桥的保守主义相似,也陈陈相因;英法的新大学羽翼未丰、受旧派压抑,开拓创新气概不足;惟有以德国的柏林大学为首的高等学校高举学术自由的旗帜,崇尚独立钻研而敢于破除陈训。19世纪中叶以后,柏林大学的办学模式对欧洲其他国家及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大学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null 法国大学的近代发展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开端,1791年至1793年,法国关闭了巴黎大学在内的全国27所大学,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开始了大学近代化的过程。从废除大学、大兴综合理工学校和专业技术学院,到恢复大学、大学与高等专科学校并重,法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100多年的曲折和反复。激进的变革,使法国的高等教育既屡遭磨难,同时也如凤凰涅槃。到20世纪60年代,法国议会通过的《富尔法案》规定了高等教育的任务,即“发展与传播知识,促进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大学必须适应工业和技术革命所要求的民主化进程”;同时确定高等教育的三条指导原则,即“大学自治”、“民主参与”和“多科性结构”。 null 英国古典大学的变革则是渐进式的。从16世纪前期开始,通过克伦威尔的改革,英国大学的职能从培养神职人员为主转变为培养绅士为主。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为适应近代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先后设立了有关讲座,讲授笛卡尔、霍布士等人的哲学,并增设了光学、微积分、静力学等近代自然科学课程。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成为18、19世纪英国大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仍未完全摆脱古典大学的模式。英国大学教育真正具有近代意义的变化是1826年伦敦大学的创办及其后的城市大学的兴起。19世纪中叶以后建立的一批城市学院后来都发展成为英国的著名高校,如曼彻斯特大学、纽卡斯尔大学、伯明翰大学、诺丁汉大学等。null 美国的近代大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殖民地时期,主要是移植宗主国英国大学(牛津、剑桥)的模式,先后成立了9所学院。1636年,毕业于牛津大学的伊门纽尔学院的传教士约翰·哈佛,捐款800英磅和图书300册创办了哈佛学院——这是英属北美洲17世纪惟一的一所高等学校。半个多世纪后,威廉·玛丽学院于1700年创立,耶鲁学院于1701年创立,耶鲁和哈佛并称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学府。新泽西学院于1746年成立,即今普林斯顿大学;京士学院成立于1754年,即今哥伦比亚大学;费城学院成立于1755年,即今费城大学;罗得岛学院成立于1764年,即布朗大学;此外,还有分别于1766年、1769年成立的昆士学院、达特茅斯学院等。这些学院以神学和古典人文学科作为教学内容,均由教会开办,以培养神职人员为宗旨,教育史家称这些学院是设在海外的英国学校。 null 二是建国以后的大学教育多样化时期,美国建国以前,哈佛、耶鲁等九所学院都集中在新英格兰各州少数城市,直至独立战争,未建立新校。建国后,州立大学开始问世。弗吉尼亚州于1776年即在州宪法中规定设置州立大学,1818年又制定建立大学的法令,1819年建成州立大学,1825年正式开学。北卡罗来纳州1795年正式成立州立大学,堪称美国州立大学先锋。到1860年,美国已有182所高校,其中州立大学66所,由此开创了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的传统。在州立大学蓬勃发展的同时,1802年,美国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院——西点军校创建,其后,一大批独立的专业技术学院也相继成立。当时,大学如雨后春笋,在北美大地上星罗棋布,致使美国赢得“学院之国”的美称。 null 三是南北战争以后大学教育转型时期。1862年,美国国会颁布“赠地法”,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1人,由联邦政府拨地3万英亩,土地的收益用于开办和维持农业、工业学院,由此,农工学院迅速发展,在这些学院中出现了许多著名大学,如创立于1868年的康乃尔大学被称为“美国农业教育的金矿”,具有同样辉煌贡献的还有创立于1865年的麻省理工学院。到19世纪末,全美共建立农工学院69所,不仅促进了美国各州的工业、农业发展,而且促进了大学职能的转变,大学教育更加开放、更加民主。与此同时,在一批从德国留学归来的学者推动下,美国大学开始学习德国的办学模式。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该校强调学术研究,实行选科制、讲座制、研讨班制,同时把培养研究生作为大学职责,在美国大学中后来居上,成为学术型大学的典范,被称为“设在巴尔的摩的柏林大学”。此后,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大学也纷纷通过改革实现了向近代大学的转变。4.中国近代大学4.中国近代大学 西方工业革命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预示着中国封建时代的大学教育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面临着新的历史改造。而这种新的历史改造是在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炮火声中开始的。 null 面对外国侵略者的步步紧逼,清朝统治集团中一部分官僚开始推行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自强新政”,史称“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30多所新式学堂,大体分为三类,一是外国语(“方言”)学堂,如1862年开设的京师同文馆;二是军事(“武备”)学堂,如1866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此类占新式学堂的几乎一半;三是科技学堂,如1880年设立的天津电报学堂。洋务学堂有很多新特点,它不以科举应试为目的,其教育内容主要是“西学”、“西艺”,属于一种专业或专门教育。它不是中国原有大学教育发展的逻辑结果,而是为了摆脱国家和民族危机从外部世界移植过来的,因而它更接近西方近代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虽然洋务学堂只存在了30多年,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它确实顺应了“西学东渐”的潮流。 null 京师大学堂的设立,为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开端。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学堂因此而面临重重危机,难以为继。从1896年开始,清政府的部分官员多次奏请设立京师大学堂,均未被采纳。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多次奏请光绪皇帝“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京师议立大学堂数年矣,宜督促早成之” 。直到1898年7月,清政府才准许设立京师大学堂,并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同年12月30日,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正式开学,到1902年后,京师大学堂发展成为八科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规定:京师大学堂务必八科齐全,包括经学科、政法科、文学科、医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齐全的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可以说是近代中国“中学”与“西学”、旧学与新学、科举与学校之争的产物。 1912年5月,蔡元培呈请政府将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1916年12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仿效德国大学制度,推行一系列改革,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在他的努力下,北京大学一时名师云集、生机勃勃,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null 在京师大学堂设立前后,由政府官办,已是近代大学雏形的高等学校有:天津中西学堂,1895年创立,1903年改名北洋大学堂,即今天津大学;南洋公学,1896年创立,即后来的交通大学;山西大学堂,1902年由太原令德堂书院改名而成,即今山西大学。清末的高等学校还有中国公学、复旦公学两所私立大学,各省设立的高等学堂27所,各种专门学堂如焦作路矿学堂等127所,另有若干教会大学。null 辛亥革命后,蔡元培就任教育总长,对清末的封建教育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他主持起草的《大学令》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中国近代大学教育进一步拓展。20世纪20年代初,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又兴起了以效仿美国教育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学制改革,近代大学教育进一步定型。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崛起了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等学校,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从而形成了我国近代大学的基本格局。null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人民政府接管了旧中国124所公立高校,接办了61所私立高校,收回教育主权,接收了21所外国津贴学校(教会学校),同时学习苏联经验进行了学制和课程改革,进行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新建了一批高等学校。1953年,全国经过调整后的高等学校有182所,其中,综合大学14所,工科院校38所,师范院校31所,农林院校29所,医药院校29所,财经、政法、语言、艺术、体育及少数民族院校等41所,奠定了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1957年到1960年,全国高等学校从229所猛增到1289所。经过3年调整,到1963年,全国高等学校压缩为407所,其中本科院校359所。改革开放以后,高等教育事业重新焕发生机,获得健康快速发展,到1988年,全国高等学校复增至1075所。null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中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并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到2006年,目前,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已超过2000所,在校大学生超过2500万人,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相应地,中国也踏上了由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征程。三、大学的精神三、大学的精神 (1)大学理念 大学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乃是大学之灵魂。它追求自由、崇尚科学、海纳百川、坚持真理、朴实无华,既是大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积淀,也是大学面向未来的执着追求。它既在发展中延伸,又在实践中创造。 null1.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教育是使人获得文化的过程,大学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追求人的主体性价值,并努力思考和回答人类终极关怀的意义。加拿大迈克马斯特大学前任校长曾说过:“正是大学和那些不懈地在探索的人们,使我们这些现代的男人和女人们,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深刻和彻底地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这个世界。”一个民族,,既要有仰望天空的人,也要有脚踏实地的人。 在大学教育的价值观方面,历史上存在着工具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对立。工具主义往往从实用目的出发,重视科学、技术和职业教育,强调培养专才以适应社会需求;而人本主义主张尊重人的个性与价值,培养具有自由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完人”。 null 首先,以人为本体现在大学应当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对于国家天下、关乎人类幸福与苦难的各种问题都给予关注和思考,坚持和真善美和民主、科学、公平、正义的价值原则,并以此为大学的最高目标。其次,以人为本体现在大学应当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充分尊重他们探索真理和学术创新的自由,为他们创造才能的充分发挥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学术氛围,既要强调团结协作和谐,又要允许有孤独的思想者。第三,以人为本还体现在大学应当把育人作为大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全方位、全过程地培养品学兼优的创造性人才。大学的使命在育人而非制器,所以尤其要着眼于人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创新能力。正如蔡元培所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null2. 崇尚学术 大学是传承文明、创造知识、探求真理的场所,是新思想、新观念的发源地,是学术的渊薮。探求真理、崇尚学术,是大学的本质和宗旨所在。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 “大学是个公开追求真理的场所,所有的研究机会都要为真理服务,在大学里追求真理是人们精神的基本要求”。 蔡元培也说过:“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当代许多大学更把“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作为自己的校训。真正的大学总是致力于研究人生与宇宙的奥秘,传递、创造和运用高深的知识,不断提出可能突破传统和权威的新思想、新观念,并将这种追求视作大学最可宝贵的品质和至高无上的价值目标。 null 崇尚学术,需要大学人具有自觉的理性精神,这种理性精神又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好奇心和求知欲,体现为一种强烈的寻根究底的探索精神;二是不轻信,不盲从,倡导科学的批判精神和理性的怀疑精神。三是实事求是,坚持真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当年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这是一篇卓有见地的不朽之作。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马寅初曾因此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他始终坚持科学与真理,捍卫学术的尊严,体现了大学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节。所以,大学强调要有充分的民主风气,尊重学术自由,鼓励学术争鸣,从而推进学术的发展。 null3. 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是大学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必然体现,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持自身地位和生命力的法宝。大学既是研究高深学问和培养优秀人才的地方,它就具有一种非凡的品质和崇高的追求。换言之,它以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执着精神,揭示着宇宙的奥秘,探寻着人类发展的至道,它追求卓越,反对平庸。这种卓越,包括知识上的博大精深,思想上的独创不凡,人格上的完美纯粹,事业上的功绩卓著。换句话说,中国古人所追求的足以使人不朽的“立德、立言、立功”,正是古今大学人对于自己的人生期许。 null 民国时期的东南大学,就要求学生具有国士的气节和风度,以国家为己任,以天下为己任,“融合中西,三育并举”,追求钟山之崇高,玄武之恬静,大江之雄毅。到中央大学时期,形成了“诚朴雄伟”的校风。 日本早稻田大学则以造成“模范国民”为宗旨,提出早稻田大学“不单纯是为了培养流芳百年的英雄伟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具有胸怀大志的一流人物”。 大学追求卓越的精神源于它对探索未知、寻求真理的强烈兴趣和不懈追求,源于它对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高度民主使命感和责任感。牛津大学之所以在英国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就是因为它作出了非凡的成就。据有关材料统计,在英国历史上40个首相中,有29个是牛津毕业生;有21位牛津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澳大利亚三分之一的内阁成员出自牛津;这里还走出了一大批文学家、翻译家、宗教复兴运动的领袖。大学伟大而卓越之处在于它始终站在时代前列,追求理想的目标,勇立潮头,开风气之先。 null4. 与时俱进 “与时谐行,其道光明”。大学因其主体与使命的特征,决定了大学总是最具有前沿性或先锋性的品质。就大学的主体而言,大学是青年精英荟萃的地方,而青年人天生是时代的弄潮儿,是最少保守思想、最多创新精神的知识群体,青年与时代同步开风气之先,就体现为大学的与时俱进。大学以培养人才、探求真理、发展学术,引导社会为己任,就必然要求它不断地追求思想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就必然要求它执着地质疑和拷问传统的和现有的规则,不断超越过去,永远面向未来,或返本开新,或推陈出新,或破旧立新,或开拓创新。它不仅关注社会的当前需要,更以前瞻性的目光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它不断为社会注入常新的活力,努力创造生机勃勃的新事物、新天地。null 为了适应和引导社会与时代,大学要敢于不断地自我革新和自我超越。不仅在各种学术探讨和教学活动中,要倡导改革与创新,而且在大学自身的职能以及与社会关系的定位上,也要不断主动调整。回顾西方大学的发展史,从以培养传教士为主的中世纪大学,到以培养绅士为主的古典大学;从以教育教学为主的近代大学,到以教学和学术研究并重的现代大学;从主张大学应当是进行博雅教育的象牙塔,到提倡大学应当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站,我们不难看到大学与时俱进的艰辛探索。中国大学同样如此。鲁迅曾这样赞扬北京大学:“北大是常为新的。”的确如此,蔡元培改造北大,使北大从一所旧式学堂成功地脱胎换骨,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摇篮。 “苟日新,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这就是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null(2)大学的精神: 自治、自由、责任、道德 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学术道德的统一,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由大学本身的性质、功能和使命所决定的。null1. 大学自治 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律。大学自治所体现的,是大学作为一个教育与学术机构的历史传统和内在要求。大学自治和办学自主从来就是大学引人注目的一个特性,是西方一种古老的大学理念。 大学的这种自治与自主地位,起初是依凭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特殊地位而来的,大学与各种行会、王权的冲突摩擦,均以大学享有修道院式的种种豁免权而不受制裁。大学这种自治、独立的特性的更高发展,则是大学在与教会组织(包括修士会)的磨擦矛盾中逐步摆脱教会控制,而使大学终于成为王权、教会与各种世俗势力不得侵犯的学术圣殿的过程。换言之,大学是世俗化时代一个神圣的殿堂。 null 大学的这种自治地位,不能仅仅外在地视为大学自身争取的历史性结果,恰恰相反,透过大学与世俗社会各种冲突的解决,可以看出大学所具有的这种自治地位,实际上是整个社会出于对大学某种近乎一致的尊敬态度而对大学采取的照顾和让步的产物。这样,教会、王室、世俗行会与市民就对大学潜意识地怀着某种新的精神信仰的期待,使得大学的自治得以延续至今。大学自治是大学创新力的源泉。 布鲁贝克认为,“自治是高深学问的最悠久的传统之一”,也是大学形成、保持、发扬鲜明个性和特色,避免面目雷同的前提条件。中国近代大学在追求大学自治方面有过成功的探索。在当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大学的自治集中体现在高校依法享有的“办学自主权”上。 null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并规定高校可以“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开展与境外高等学校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自主“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调整津贴及工资分配”;“对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null 大学自治思想的核心是:大学只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协调和处理办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大学是学术机构,不是行政机关,而学术发展不能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只能按照学术自身的“生长”规律进行。大学自治是实现大学学术自由的前提,而学术自由是大学生命的真谛。绝对的大学自治不仅现在没有,过去也不曾有。无论在任何历史时期,大学都要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制约,尤其是资源条件的限制。重要的是大学
/
本文档为【大学生涯导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