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傣族舞蹈印象

2010-04-22 3页 doc 31KB 8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88147

暂无简介

举报
傣族舞蹈印象傣族舞蹈印象 指导老师:王英楣 作者:0901082 陈银 09七D 正文: 舞蹈是人类最早创造的无声的符号语言系统,舞蹈在人之初的各种生活中,行使着传达、叙事、表意以及自我表现的种种功能,以求与自然界沟通,与神灵沟通,与他人沟通。在舞蹈艺术与舞蹈家的身体中,蕴含着每一个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阶级、不同个体人的政治观、文化观、首先观与世界观,并且身体是心灵的最好图画,它将不同历史时代,不同境遇下的个体生命状态真实无伪地呈现在观者的面前。经过一段时间的舞蹈鉴赏课程的学习,我对舞蹈有了初步的认识,...
傣族舞蹈印象
傣族舞蹈印象 指导老师:王英楣 作者:0901082 陈银 09七D 正文: 舞蹈是人类最早创造的无声的符号语言系统,舞蹈在人之初的各种生活中,行使着传达、叙事、表意以及自我表现的种种功能,以求与自然界沟通,与神灵沟通,与他人沟通。在舞蹈艺术与舞蹈家的身体中,蕴含着每一个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阶级、不同个体人的政治观、文化观、首先观与世界观,并且身体是心灵的最好图画,它将不同历史时代,不同境遇下的个体生命状态真实无伪地呈现在观者的面前。经过一段时间的舞蹈鉴赏课程的学习,我对舞蹈有了初步的认识,对舞蹈的分类和鉴赏方法产生了一定的概念。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傣族舞蹈。 傣族主要聚居在我国西南地区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德宏自治区以及耿马、孟连自治县等地,那里江河纵横、绿树繁荫,蕴藏着许许多多天然的美丽。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的哺育熏陶下,以及随着社会发展和中原文化和南亚文化的影响,傣族民间舞蹈逐渐形成极具东方韵味的艺术风格。 傣族的舞蹈丰富多彩,孔雀舞、象脚鼓舞、鱼舞、刀舞、蜡条舞、长甲舞等,已为人们所熟知。傣族人民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由于天气湿热,人们不喜欢激烈的活动,所以舞蹈动作较为平稳,仪态安详,跳跃动作较少,节奏大都为2/4拍连绵不断的节奏型,舞蹈基本动律多为腿保持半蹲状态,重拍向下,双膝在弯曲中屈伸、动作,以屈伸带动身体颤动和左右轻摆;脚多为脚后踢,踢起时快而有力,落地时轻而稳,这种律动不仅模拟孔雀行走时的步态,还颇像大象在森林中的漫步,具有一股内在的含蓄健稳的力量美。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佛教传入前的鬼神崇拜的原始信仰残余也依然保存。这种交织的宗教观念影响着人们劳动生活,也反映在民间舞蹈活动中。傣族喜欢水,爱洁净,勤于洗濯,而炎热的天气,辛勤的水田劳作,更加深了人们对水的感情。水边的洗发、编梳,对水的感受与表现,傣族姑娘的对水的深切体验与民族的传统息息相关。傣族有许多与水有关的节日活动,如年节时,人们要赛龙舟、比划船、泼水节等,这些都是“习水使舟”古风的延续。 经过我的学习,我懂得傣族舞的体态特征是“三道弯”。 第一道弯从立起的脚掌至弯曲的膝部,第二道弯从膝部到胯部,第三道弯从胯部到倾斜的上身。手臂的动作也是三道弯:指尖至手腕,手腕至肘,肘至臂。腿部的动作还是呈三道弯:立起的脚掌至脚跟,脚跟至弯屈的膝,膝至胯。这种身、手、腿“三道弯”的体态造型是与他们生活在亚热带地域,与姑娘着紧身上衣、长筒裙,与他们信仰小乘佛教,与他们视孔雀为圣鸟而极为喜爱等等,均颇有相关。 这种三道弯在孔雀舞中有突出的表现: 孔雀舞以表演者的身体各部位组成优美曲雅的三道弯造型。如:右五位侧提腕立掌手,加拾左勾脚旁掖腿,那弯曲的膝部、肘部、,提起的腕部,送出的胯部,稍弯的腰部,微倒的头部等,这种别具一格的曲线形图案,再现了孔雀窈窕的体态。孔雀舞三道弯的造型与其他民间舞稍有区别。一般送出的胯部与倾斜的上身方向是相反的,关部多用顺倒,即倒向上身倾斜的方向。 这种均匀的舞蹈动律中,以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和手臂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型,柔中带刚的动作韵律,小腿的敏捷运用,加上提气、收腹、挺胸和头部、眼神的巧妙配合,刚柔相济、动静配合的表演,使它具有浓郁而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孔雀的轻盈、柔美的舞姿,有大象漫步森林和缓、稳健的步态,更有舞蹈者的生活感受和创造。而且,这些动态形象,是在象脚鼓、硭、钹等乐器和谐击打的伴奏乐声中,像河水、小溪汩汩流淌,赏心悦目,沁人心脾。伴奏乐器有:象脚鼓、硭、钹等。其中,主奏乐器是象脚鼓,顾名思义,鼓的造型很像大象之脚,音色和敲打的方法也很别致。可用两手轻重拍打鼓面、鼓边,可用单指、双指敲打鼓边,以发出“崩、巴、比、泼”等音响形成各种鼓点,紧密配合舞蹈表演中的动作变化。鼓的节奏平衡,绵延的乐曲和舞蹈均匀的动律相响应,增强了安详的气氛和热带的风情。 当然,人民喜欢孔雀舞以及这种舞姿动态的形成,虽和信仰小乘佛教的宗教影响有关,和王公贵族以及头人的爱好和推崇有关,但根本原因,则在于两千年前其先民对鸟、蛇图腾的崇拜,和由此发展而来逐渐深化的民族审美心理。傣族民间舞蹈安详、舒缓的动律,来自他们劳动生活的环境,来自他们传统的审美情趣。小乘佛教传入后,宣扬的“唯我独善”,以佛祖为榜样的积德行善,多布施以修来世福等思想,和原有的传统观念相一,形成傣族人民平和、善良的性格。自然环境、劳动生活、民族性格、审美心理,融为安详、舒缓的动律,贯穿于舞蹈动律和表演之中。 在所有的傣族舞蹈作品中,最值得称赞的当是杨丽萍的作品《雀之灵》。 舞蹈开始时,晨光熹微,一只美丽的孔雀剪影出现在舞台上。舞者以轻柔、细腻、的手指,膀臂等动作,和肩、胸、腰各关节伸展舞姿,表现生命的舒醒。接着,白孔雀以高雅的舞步漫步溪边,并从溪水中照见自己的羽毛,此情此景,令她婆娑起舞,表现出欢乐和喜悦之情,最后,舞蹈进入高潮,白孔雀欢悦着展翅飞翔——其手臂每一次挥动都被放慢,拉伸,其跳跃灵活、秀丽,体现了对生命的热情歌颂和对未来的憧憬。 傣族舞蹈的主要特征“三道弯”在《雀之灵》中却有了突破和发展:“雀之灵”不再是对傣族舞蹈简单的再现,而是在动作上诸如现代的元素,手的表现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这个舞蹈开始时,手臂、肩、胸、腰等各个细节都展现了有节奏,有层次的节奏,充分地表现了艺术美的特有魅力。杨丽萍以傣族民间舞蹈为基本素材,从“孔雀”的基本形象人手,但又超越外在形态的模仿,以形求神,不仅使孔雀的形象睢妙睢肖地展现于观众视野,而且创生出一个精灵般的、高洁的生命意象。从整个舞蹈的结构上,《雀之灵》弃用了傣族舞蹈对生活简单的模拟和再现。不是按照孔雀的具体情态简单复述,而是抓住“情”。从艺术的高度对孔雀的没进行了深化和升华。 学习了舞蹈鉴赏课以后,《雀之灵》和杨丽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懂得了舞蹈的美,她将生命中最动人的感情与舞蹈所创造的已经融为一体。成为舞蹈艺术中一个经典的艺术内容和表现样式。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能多找寻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舞蹈作品,分属于不同风格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让我们能在观赏的同时去慢慢了解各种舞蹈的魅力。尽量避免过多文字性的描述,多让学生用心去感受每一件作品带来的艺术震撼。
/
本文档为【傣族舞蹈印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