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罗马军队与帝国边患

罗马军队与帝国边患

2010-05-04 6页 pdf 399KB 93阅读

用户头像

is_748413

暂无简介

举报
罗马军队与帝国边患       史  学  月  刊             2009 年   第 4 期 罗马军队与帝国边患 3 张 晓 校 (哈尔滨师范大学 历史系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关键词 ] 罗马帝国 ;军队 ;边患 [摘 要 ] 罗马帝国边患集中表现为境外蛮族入侵 ,边境危机日益加剧。边境安全系数与军队实力成正 比。当帝国国力强盛 ,军队强大 ,有能力、有实力抵御外来入侵时 ,帝国边防巩固 ,边患问题并不突出。当帝 国内部混乱频仍 (尤其是“3 世纪危机”以后) ,国力下降时 ,边境安全随之缺失 ,边患加剧 ...
罗马军队与帝国边患
      史  学  月  刊             2009 年   第 4 期 罗马军队与帝国边患 3 张 晓 校 (哈尔滨师范大学 历史系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关键词 ] 罗马帝国 ;军队 ;边患 [摘 要 ] 罗马帝国边患集中表现为境外蛮族入侵 ,边境危机日益加剧。边境安全系数与军队实力成正 比。当帝国国力强盛 ,军队强大 ,有能力、有实力抵御外来入侵时 ,帝国边防巩固 ,边患问题并不突出。当帝 国内部混乱频仍 (尤其是“3 世纪危机”以后) ,国力下降时 ,边境安全随之缺失 ,边患加剧 ,国门洞开。考察罗 马帝国边患 ,军队蛮族化是重要内容。军队堕落以及蛮族化的完成 ,使帝国“有边无防”,最终走向衰亡。 [中图分类号 ] K126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58320214 (2009) 0420089206 The Roman Army and Crises of the Imperial Frontiers ZHAN G Xiao2xiao ( Hitory Department , Harbin N ormal Universit y , Harbin 150080 , Helong j iang , China) Keywords :Roman Empire ; army ; crises of the Imperial f rontiers Abstract :The paper dicuss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rmy and the crises of the Roman imperial f rontiers. When the army is st rong enough to defend the empire , the f rontiers is safe. When the empire is in the chaos and disputes , the na2 tion’s power falls off , the safety of the imperial f rontiers is lost ,and crises of the imperial f rontiers is increasing. The degeneration and barbarization of Roman army is important issues for the crises of the Roman imperial f rontiers , and fort’s defenders can’t repelle the attacking enemy.   罗马帝国边患由来已久 ,3 世纪危机以后日 渐严重。罗马边患绵延数百年原因复杂 ,后果严 重。公元 476 年 ,蛮族将领废黜了西罗马帝国最 后一个皇帝 ,长达几个世纪的边患方告结束。探 究帝国边患成因可从不同视角切入 ,但边境危机 首先与军队发生联系 ,边境安全系数与军队实力 成正比。当帝国军事实力强大 ,军队战斗力强 盛 ,国内局势平稳时 ,边境大体安宁。当帝国内 部动荡不已 ,军事实力减弱时 ,抵御外族入侵以 及边防能力下降 ,边患随之步步深重。罗马帝国 边患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公元 1~2 世纪、3 世纪危机、帝国后期。三个历史时段内 , 帝国边境安危状况呈现出不同特征 ,可简单概括 为基本安定、危机重重、防御瓦解。一般而言 ,公 元 1~2 世纪 ,帝国国势强盛 ,军力强大 ,边境虽 然称不上“固若金汤”,但外族并未对帝国边境构 成真正威胁。尤其“五贤帝”( Five good Emper2 ors)治下的帝国 ,军队空前强大 ,不仅固守边防 , 而且屡屡对外用兵 ,基本不存在边患问题。3 世 纪危机导致帝国动荡不安 ,军队热衷于内争 ,“无 暇顾及”边防 ,边境频频告急 ,多数时候帝国被动 地穷于应付。罗马帝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边患 , 是从 3 世纪危机开始的。帝国后期 ,帝国江河日 下 ,危机重重 ,日益蛮族化的军队根本不可能捍 卫帝国疆土。“公元 387 年 ,哥特人在阿德良堡 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战役中击败了罗马人 ,标志 着罗马人已无力保卫自己的边境。”①进入 5 世 纪后 ,帝国“有边无防”,境外蛮族此起彼伏的入 侵、劫掠 ,使帝国西部行省一片荒芜。这一演变 过程说明 ,军队职能的逐步缺失 ,客观上造成了 边防空虚 ,为外族入侵创造了条件 ,使帝国在遭 受蛮族入侵的打击后覆亡。 一 讨论军队与帝国边患之间的关系 ,应回答两 个问题 : (一) 帝国边患不甚严重时期军队的作 为 ; (二)边患加重时期军队的角色。两者均能印 证边患与军队之间的必然联系。 史料显示 ,公元 1 世纪时 , 日耳曼人就已开   3  本文系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罗马军队与帝制研究” (项目批准号 :05B0030)阶段性成果之一。   ① 马尔文·皮瑞 :《西方文明简史》第 1 卷 ( Marvin Perry , Western Civi l i z at ion ———A B rie f History , volume 1) , 波士顿 :霍顿—米夫林出版公司 1977 年版 ,第 116 页。 ·98· 始进犯帝国边境 ,只是由于罗马军团非常强大 , 这些进犯根本构不成边境威胁。2 世纪之前 ,帝 国几乎没有边患 ,这与诸位元首、皇帝重视边境 经营 ,较好地控制军队以及军队实力强大有直接 关系。帝国重视边防早有传统。帝政奠基人奥 古斯都非常重视边防 ,他把军队主力 ———军团驻 扎在边境地区 ,意大利和罗马城的军队只有近卫 军和城市警察部队。公元 1~2 世纪 ,罗马帝国 疆域广袤 ,国力强盛 ,尤以“五贤帝”时代 (96~ 192 年)为最。奥古斯都以降 ,真正较好解决边 境问题的元首 ,当属诸位“贤帝”。 “五贤帝”中 ,图拉真和哈德良的治军和对外 战争的业绩 ,颇能说明军队与边境安全之间的密 切关系。图拉真重视对外扩张征服 ,不仅将军团 数量增至 30 个 , ①而且不断对外用兵 ,扩大帝国 版图 ,边防巩固 ,军力、国力强大 ,自然无边患之 虞。图拉真的继承者哈德良没有像图拉真那样 不断对外用兵 ,但这位治军严明的皇帝对帝国边 境安全非常重视 ,更多精力集中在了守卫图拉真 扩大的领土上。在哈德良那里 ,“守土”重要性并 不亚于征伐 ,他对边防的经常性巡视可以证实这 一点。② 这一时期的基本史实是 ,图拉真扩张了 帝国版图 ,哈德良使军队尽职尽责地守卫着帝国 领土 ,边境异常巩固。哈德良既严格治军 ,又深 得官兵喜爱 ,为历代君主所鲜见。帝国建立起的 强大防御体系 ,哈德良功不可没。或许是哈德良 重视边防 ,或许是他为帝国边防付出了较大努 力 ,人们似乎不知晓这位皇帝也曾发动过对外战 争。“他统治期间没有重要战事发生 ,他所发动 的战争几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③“哈德良及 其继承者一直到塞维鲁王朝 (117~235 年) ,罗 马皇帝推行的是基于防卫的战略 ———在帝国四 边建立防线。军团驻扎在边境巨大要塞里 ⋯⋯”④哈德良对帝国边防的经营是帝国军事防 御史的转折点。一方面 ,此后帝国再无图拉真式 的大规模征伐 ,整体战略向防御转移 ;另一方面 , 则预示着军队职能的转变 ———防御大于、多于进 攻。无论这种转变后果如何 ,一个不争的事实 是 ,此时的进攻或守土之所以成效显著 ,强大的 军队是决定性因素。 图拉真等“贤帝”在罗马军事史上的贡献可 归结为三方面 :其一 ,较好地控制了军队 ,使军队 能够认真履行职责 ,或拓疆辟土 ,或抗击外敌 ,为 帝国稳定繁荣作出了贡献 ;其二 ,正是由于军队 认真履行职责 ,边境相对安宁 ;其三 ,诸位“贤帝” 对军队和军事的经营成效显著 ,对日后严重威胁 帝国边防的蛮族采取高压态势 ,境外蛮族无法对 边境构成威胁。由“五贤帝”时代以及后来的历 史可知 ,军队是否能够保障边境安宁 ,取决于对 国家履行职能的程度 ,而军队能否真正履行自己 的职能 ,在罗马帝国又突出地表现为皇帝对军队 的掌控程度。 罗马帝国边境稳定局面时间并不长 ,且与军 队是否对外扩张联系在一起。截至塞维鲁统治 时期 ,“罗马版图停止扩张 ,这是帝国遭侵扰的信 号”⑤。结合帝国边境危机渐趋严重的史实 ,“不 进则退”似乎可视为帝国边患发生的一个规律性 特征。蛮族曾是罗马帝国数百年边境之患 ,但公 元 3 世纪之前 ,即使有战斗力的蛮族也无法同强 大的罗马军团抗衡 ,加之罗马帝国的分化政策 , 仅有小规模袭扰 ,尚构不成真正意义上的边患。 大致说来 ,“五贤帝”统治时代是帝国发展史的分 水岭 ,也是帝国军队、军事演进史的重要转折。 此后 ,帝国军事战略由“攻势”变为“守势”。进入 战略防御阶段后 ,帝国逐渐远离繁荣稳定 ,军事 实力递减 ,使帝国边境防御能力呈下降势头 ,守 土演变成为被动挨打 ,直至曾经稳固的边关失去 了拱卫帝国的功能。 二 公元 3 世纪危机期间 ,帝国动荡不安 ,边境 频频告急 ,内外交困。 公元 3 世纪危机是帝国奴隶制总危机 ,原因 是多方面的 ,但笔者认为 ,军队堕落是其中需要 强调的重要原因之一。换句话说 ,军队未能履行 ·09· ① ② ③ ④ ⑤ 哈洛德·马丁里 :《罗马帝国文明》( Harold Mattingly , Roman I m perial Civi lisation ) ,纽约 : 诺顿图书公司 1971 年版 ,第 145 页。 有学者认为 ,哈德良不得不采取收缩政策 ,目的是缩短 防线 ,减少用兵。 埃里乌斯·斯帕尔提亚努斯 :《哈德良传》第 10 章 ( Ae2 lius Spartianus , The li f e of A ntonius Hardrian. Ⅹ. Tranlated by David Magie , Ph. D. , for t he Loeb Clas2 sical Library) ,洛伊布古典丛书 ,哈弗大学 1924 年版。 亚瑟·弗瑞尔 :《罗马帝国衰亡军事原因探》( Art her Ferrill , The Fall of Roman Em pi re , The Military Ex planation) ,伦敦 :托马斯—赫德森 1986 年版 ,第 25 页。 威尔·杜兰 :《世界文明史———恺撒与基督》下册 ,幼狮 文化公司译 ,东方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828 页。 自己职责不仅为社会动荡推波助澜 ,而且主要忙 于内部纷争 ,给外族入侵创造了条件。帝国边患 日趋严重 ,正是从公元 3 世纪危机开始的。英国 学者格兰特认为 ,和公元 3 世纪危机的种种边境 战争相比 ,“以往的边界战争变得微不足道 了”①。就具体史实而言 ,公元 3 世纪危机主要 表现在三个方面 : (一) 波斯人、哥特人和日耳曼 诸部落的不断入侵 ,从外部威胁帝国 ; (二) 各种 形式的内战、内乱、起义、反叛 ,相互激荡 ,从内部 瓦解了帝国的实力 ; (三)身为一国之主的皇帝性 命朝不保夕 ,军队根据自己的好恶随意拥废皇 帝 ,军队的意愿差不多是皇帝取舍的唯一标准。 军队不断兴风作浪 ,进一步加剧了内乱。而军队 不断制造、参与内部的相互残杀 ,导致边防形同 虚设 ,为外族入侵创造了条件。这三项主要内容 都与军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结果之一是边境危 机加剧。 国内外学者对公元 3 世纪危机成因各持己 见。西方学者认为 :“公元 3 世纪危机的性质是 根据 (蛮族) 入侵多瑙河和罗马内战确定的。”② 也有西方学者声称 :“日耳曼人的入侵导致了‘公 元 3 世纪危机’。”③西方学者这些观点有可资借 鉴之处 ,但亦存在进一步商榷之必要。因为历史 事实告诉我们 ,包括日耳曼人在内的蛮族入侵帝 国恰恰不是危机的原因 ,而是结果。公元 3 世纪 危机既是罗马奴隶制的全面危机 ,也是军事危 机、军队危机 ,并由此引发了持续两个多世纪的 边境危机。帝国边境危机成因较多 ,但军队是不 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或者说 ,无论公元 3 世 纪危机 ,还是公元 3 世纪日益加重的重重边患 , 军队因素需要进一步考察。 首先 ,公元 3 世纪危机期间 ,军队忙于内战、 内争 ,客观上造成疏于边防的事实。公元 3 世纪 危机时期军队参与帝国各种纷争 ,一些军团将领 甚至另立山头 ,趁混乱建立割据政权。从前驻扎 边境地区的一些军团 ,借机造反 ,成为叛军叛将 , 守土卫国等职责被彻底摒弃。军队疏于边防 ,忙 于内争 ,“积极”参与帝位传承 ,使频繁发生的帝 位传承演变为一次次动荡、杀戮 ,帝国危机和边 患严重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④ 危机最严重的 235~284 年半个世纪时间里 ,共有 26 个各色皇 帝问鼎王位 ,平均不足两年便有一人被杀。另一 个统计数字同样触目惊心 :180~285 年间 ,皇帝 和借助军队力量称王称帝者 ,仅有两人幸免横 死。“军营皇帝时代”(Barracks Emperors) 的出 现 , ⑤进一步揭示了军队与帝位传承之间的关 系。西方学者特别强调了军人热衷干预帝位传 承及其与皇帝之间的关系 :“为满足士兵们的愿 望 ,其他别的一切都已牺牲 ,如果皇帝想要生存 , 那么就一定要得到他们的支持。”⑥失去约束的 军队热衷于参与帝位更替 ,每一次帝位更替都会 使军队得到钱财 ,装满腰包 ,对军饷、奖赏的渴望 超过了对敌人作战的热情 ,并由此形成了公元 3 世纪以后“军权至上的局面”⑦。“军权至上局 面”的主要表现为军队把握着皇帝的生杀予夺 , 皇帝是“有冕之王”,军队却是“无冕之王”。历史 学家评论说 :“曾经是国家仆人的军队 ,现在成了 国家的主人。”⑧从前罗马军队的地位、威望通过 军事征服的成功获得 ,而此时军队、军人的价值 却通过接二连三废立皇帝得以体现。 需要说明的是 ,这一时期参与拥废皇帝的军 队 ,不仅有罗马城内的近卫军 ,而且也有行省军 团。军队专注于拥废皇帝以及此起彼伏的各种 内部争斗 ,“对保卫帝国毫无兴趣 ,对皇帝紫袍下 赌注的将领们 ,则进一步瓦解了 (边境) 防御 ,在 两条战线上一连串交替打击下 , (边境) 防御崩 溃”⑨。军队忙于内争 ,根本无暇缓解边患压       ·19·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迈克尔·格兰特 :《罗马史》,王乃新、郝际陶译 ,世纪出 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 ,第 280 页。 迈克尔·格兰特 :《罗马帝国的衰亡与复苏》( Michael Grant , The Collapse and Recovery of t he Roman Em2 pi re) ,纽约 :罗特里奇 1999 年版 ,第 7 页。 马尔文·皮瑞 :《西方文史概观———问题与史料》( Per2 ry M , A s pects of Western Civi li z ation ———Problems and S ources in History ) ,俄亥俄州立大学 1997 年版 , 第 264 页。 中国学者认为 ,频繁的武装政变、兵变式的王位更替是 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之一。关于这一点 ,笔者已另文 探讨 ,此处仅说明军队造成的危害性。 顾名思义 ,这一时期的皇帝或是军人出身 ,或由不同地 区的军团、军队拥上王位。 约瑟夫·沃特 :《罗马衰亡》(Joseph Vogt , The Decline of Rome) ,大不列颠 1967 年版 ,第 36 页。 威尔 ·杜兰 :《世界文明史———恺撒与基督》下册 ,第 828~829 页。 所罗门 ·凯茨 :《罗马帝国衰亡与中古欧洲的兴起》 (Solomon Katz , The Decline of Rome and the Rise of Mediaeval Europe) ,康奈尔大学 1955 年版 ,第 26 页。 约瑟夫·沃特 :《罗马衰亡》,第 36 页。 力。① 皇帝成为军队任意宰割的傀儡 ,帝国行政 管理陷于瘫痪 ,难以组织有力的抵抗 ,“当各位皇 帝无法击败外敌时 ,他们便通过支付重金给外 敌 ,购买和平或求得暂时的缓和。由于这种抚慰 政策 ,罗马国内国外的优势大为削减”②。3 世纪 危机期间 ,不止一位罗马皇帝以金钱赎买和平 , 原因在于军队几乎无法依赖。蛮族对希腊的劫 掠 ,以及公元 3 世纪中期法兰克人摧毁莱茵河中 下游的军事防线等 ,既是帝国军队实力衰微的写 照 ,也是日后蛮族大举入侵罗马帝国的预演。 其次 ,军队的堕落。罗马军队的堕落可从两 方面解读 :一是蓄意参与以拥废皇帝为主要内容 的政治权力纷争本身就是政治上的堕落 ;二是军 队主体 ———官兵的堕落。从前能征善战的罗马 军团 ,在外族入侵时败绩连连 ;昔日公民兵对国 家的忠诚 ,“简化”为对金钱的角逐。作为政治工 具的军队 ,介入、参与帝国政治和地位更替的实 际目的是简单明了 ———对金钱和物质利益的追 求。“在公元 200 年前后 ,塞弗茹斯 (塞维鲁) 时 期的改组中 ,罗马军团消失不见了。在西方 ,军 队堕落成为一群群游民 ⋯⋯”③这里所说的“罗 马军团消失不见了”,是指当年具有爱国主义、集 体主义精神以公民兵为主体的军团发生了质变 , 3 世纪之后的军人更像不断给帝国制造祸端、唯 利是图的兵痞。 当然 ,军队堕落是整个帝国社会堕落之风弥 漫、侵蚀的结果 ,也是统治者放纵军队之必然。④ 军队得皇帝恩宠 ,亦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大多 数皇帝依靠军队登基 ,深谙军队与自身安危的关 系 ,所以 ,各色皇帝即位后 ,除了对军队慷慨解囊 外 ,便是迁就放纵 ,不可能严加管束。军纪败坏 反过来又加速了军队的腐败。“皇帝 ⋯⋯靠军事 暴政维持其安全 ,纵容军队 ,提高他们的报酬和 津贴 ,赏赐土地 ,并容忍他们欺压平民的小规模 暴行。”⑤军队居功自傲 ,横行帝国 ,对自己的同 胞滥开杀戒屡见不鲜。“最后 ,罗马人丧失了他 们的军事纪律。他们甚至放弃了他们自己的武 器 ⋯⋯士兵们认为这种武器太重了。他们得到 皇帝格拉蒂安的允许不穿铠甲 ,后来 ,索性连头 盔都不戴了。”⑥依赖这样一支走向堕落的军队 捍卫边防 ,缓解边境危机 ,不啻为缘木求鱼。涉 及军队与皇帝之间的关系 ,以及军队堕落呈“加 速度”之势 ,塞维鲁是必须提及的皇帝。他在位 期间 , ⑦“给士兵们涨了工资 ,这是自公元 84 年 以来的第一次。他还允许普通士兵结婚。军队 成了罗马帝国资源的最大利用者和消耗者。向 各行省征收的相当一部分税款给士兵开了工 资”⑧。此外 ,他留给儿子的遗言 ,演绎为皇帝的 座右铭 ———“要么安抚军队 ,要么灭亡”⑨。他的 儿子卡拉卡拉则不忘父王“教诲”,上台伊始便增 加士兵军饷 , 在先皇增加的基础上又增加 50 %。λυ“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 :‘除了我之外 , 谁也不该有钱 , 而我愿意把钱花到士兵身 上。’”λϖ那些乘乱拥兵坐大的军事首领 ,更是只 能依赖滥发军饷维系军队。帝国统治者在公元 3 世纪之后 ,对军队软硬兼施 ,但无论采取什么 手段均收效甚微。公元 3 世纪之后 ,军队或在罗 马城参与帝位更替 ,追逐金钱 ;或在边防要塞养 ·29·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λυλϖ 此间 ,罗马帝国两个最强劲的对手 :日耳曼人、波斯人 大举进犯 ,帝国东西两面受敌 ,边境频频告急。其中 , 最为著名的是自称“伊朗人和非伊朗人的王中之王”的 萨普尔一世 (Shapur or Sapor Ⅰ) 成为帝国最强劲的敌 人 ,曾经三度大规模进攻罗马帝国 ,接连攻陷罗马帝国 几十座城池 ,迫使帝国皇帝同他签订“丧权辱国”的和 约 ,帝国皇帝瓦勒良成为阶下囚 ,几万罗马军队全军覆 没。帝国东部边防陷入瘫痪状态。在波斯人肆虐东方 时 ,两百年来一直是帝国心腹之患的蛮族也开始大举 进犯帝国。公元 3 世纪危机期间 ,帝国西部大多数行 省遭蛮族兵燹之祸。259 年 ,莱茵河地区的将领波斯 杜穆斯自立为帝 ,建立高卢帝国 ,包括高卢、不列颠、西 班牙大部。帝国首尾难顾 ,边防能力大大衰减。 所罗门·凯茨 :《罗马帝国衰亡与中古欧洲的兴起》,第 33 页。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西方的没落》 ,齐世荣等 译 ,商务印书馆 1995 年版 ,第 345 页。 和帝国边患一样 ,罗马社会的腐败堕落亦由来已久。 早在共和国末年 ,奢靡之风便已弥漫统治阶级各个阶 层。古典史家李维对此有过明确记载。帝国中后期腐 化堕落是先前道德沦丧的继续 ,并远甚于共和国末年。 ⑨ R. H. 巴洛 :《罗马人》,黄韬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第 185、185 页。 孟德斯鸠 :《罗马盛衰原因论》,婉玲译 ,商务印书馆 1995 年版 ,第 102 页。 帝国历史上 ,皇帝对军队、近卫军慷慨解囊由来已久。 “五贤帝”最后一帝奥莱里乌斯之子康茂德继位后多次 犒赏行省军队和近卫军。 彼得·阿克罗伊德 :《古代罗马》,冷衫、杨立新译 ,三联 书店 2007 年版 ,第 122~123 页。 迈克尔·格兰特 :《罗马的颠峰》( Michael Grant , The Climax of Rome) ,伦敦 :威登菲尔德—尼科尔森公司 1993 年版 ,第 44 页。 狄奥·卡西乌斯 :《罗马史》(Dio Cassius , Historia Ro2 mana. Translated by David Magie , Ph. D. , for t 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 ,洛伊布古典丛书 ,纽约 :哈佛 大学 1924 年版 ,第 78 卷第 10 章第 4 节。 尊处优 ,缺少真正的军事训练。那些强征入伍的 士兵 ,不可能有捍卫边关的热情 ,这些帝国内部 因素构成了外敌入侵、边患加剧的客观条件。应 当说 ,入侵罗马的蛮族、外族是很强大的 ,但并非 不可战胜 ,只是此时的军队从质量到数量已无法 与共和国大征服时代的罗马军团同日而语 ,加之 屡屡参与内战、内争 ,严重损耗了自己的实力 ,必 然成为蛮族手下败将。“帝国的军队肩负着保卫 帝国的重任。可是 ,他们为谋求私利而互相混战 ⋯⋯在外部入侵者面前 ,他们是不堪一击的。”① 此外 ,帝国军队整体素质的下降也是一个不 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公元 3 世纪以降 ,帝国危机 重重 ,皇帝为了讨好军队 ,一味地依靠军饷、犒赏 等“物质刺激”换来一时的稳定。向来以训练有 素、纪律严明著称的罗马军团官兵军事素质、政 治素质大幅度下降。军团内部军官克扣军饷、吃 空饷、军队 (因逃兵) 严重缺编等现象屡见不鲜 , 军团本身徒有虚名 ,曾经巩固的边防因军队素 质、战斗力下降同样徒有虚名。有学者认为 ,罗 马帝国边防危机的产生与帝国防御体系以及过 于漫长的边防线有关。这一观点有合理之处 ,但 不是主要症结所在 ,只能说是军事素质、战斗力 日益低下的罗马军团实在难以担当捍卫漫长边 防线的任务 ,这种因果关系不能倒置。 事实证明 ,军队是公元 3 世纪危机的罪魁祸 首之一 ,根源在于堕落 ,且后果严重 :“内外战争 消耗 ,军队的贪婪 ,以及膨胀的官僚机构把国家 折磨得奄奄一息。”②追逐金钱成为各种由拥废 皇帝引发的内战的唯一“动力”。铜臭腐蚀了军 人的灵魂 ,消解了军队的正义。“强大的军队后 来堕落为帝国的敌人。”③当军队成为帝国敌 人 ———内部敌人时 ,不仅不能抵御帝国外部敌人 入侵 ,而且扮演了“呼应”、“配合”的角色。军团 士兵腐化堕落 ,耽于奢靡 ,已成为帝国肌体上的 一群寄生虫 ,难以抵御纷至沓来的外敌入侵。边 防空虚 ,边患加重在所难免。 三 公元 3 世纪危机后 ,虽经戴克里先、君士坦 丁改革 ,帝国暂时躲过了灭顶之灾 ,但边境危机 并未根本解除 ,他们统治过后进一步呈加剧势 头。尤其是帝国分裂为东西两半后 ,帝国实力锐 减 ,西部的边境危机日甚一日 ,只能被动地穷于 应付 ,甚至听任日耳曼人在西部领土上建立属于 自己的大大小小的王国 ,原因很简单 ,帝国已经 没有了将蛮族驱逐出境的军事实力。公元 5 世 纪以后 ,帝国的军事实力和帝国一样 ,日益衰微 , 帝国所能控制的西部地盘十分有限。帝国末年 , 失去了强大军队的帝国深陷重重危机 ,焦头烂 额。 除军队继续堕落外 ,军队逐步完成蛮族化是 另一个需要强调的原因。罗马军队蛮族化绝非 一蹴而就 ,既是某些客观原因所致 ,也是罗马人 推行“以蛮治蛮”政策的必然后果。奥古斯都当 政时 ,其身边保镖即有日耳曼人。“罗马帝国初 期 ,军团是罗马帝国主要军队 ,士兵每年从意大 利公民中征召。”随着时间推移 ,军团中意大利公 民比例逐步降低 ,“公民数量远不及军队发展需 要”④,“从奥古斯都时代的 65 % ,到了公元 3 世 纪卡拉卡拉时代下降到不足 10 %”⑤。为解决意 大利公民参军数量的减少与帝国必须征兵的矛 盾 ,只能在非意大利公民、蛮族中征召兵员 ,以充 实军团。即使在“五贤帝时代”,帝国军队的“非 罗马 —意大利人”的数量与日俱增。比如 ,图拉 真为了解决军队严重缺编问题 ,在西部行省征召 士兵 ,个别地方甚至是强行征召。罗马人不得已 的选择 ,是军队蛮族化“质变”的“量变”准备。 “五贤帝”时代 ,来自行省、甚至蛮族地区的 “外人”到罗马军队中服役 ,学得一门手艺 ,进而 获得罗马公民权。有条件征召蛮族入伍 ,标志着 罗马军队构成成分一种质的改变 ,宣告长久以来 公民兵及公民服兵役的特权正在成为过去。早 已开始的罗马军队非意大利化、蛮族化在这一时 期发展较快 ,“军团士兵的非罗马人所占比例即 达到了 50 %。公元 100 年时 ,5 个军团士兵中只 有 1 人为意大利籍。越来越多的士兵与其说是 在边境行省征召 ,不如说更多是在罗马化行省中        ·39· ① ② ③ ④ ⑤ 迈克尔·格兰特 :《罗马史》,第 280 页。 所罗门·凯茨 :《罗马帝国衰亡与中古欧洲的兴起》,第 25 页。 何兆武 :《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 ,1999 年 版 ,第 139 页。 张晓校 :《罗马帝国军队与皇帝悖论关系刍议》,《北方 论丛》2007 年第 7 期。 格拉汉姆·维伯斯特 :《一二世纪罗马帝国军队》( Gra2 ham Webster , The Roman I m perial A rm y of the Fi rst and Second Centuries .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 1998) ,俄克拉何马大学 1998 年版 ,第 102~103 页。 招募”①。涉及军队构成成分变化 ,哈德良时代 为重要转折 ,突出地表现为军队的非意大利化。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哈德良治下的军团士兵 中 ,真正意大利公民中所占比重已“微不足 道”②。沿循这一方向 ,此后历代皇帝都以蛮族 充实部队 ,且呈增长势头。“为了应付来自边境 的压力 ,塞维鲁实施了从蛮族中征召士兵的政 策。”③“到公元 3 世纪 ,军队从那些曾一度被严 令禁止介入军队事务的部族 ———日耳曼人、摩尔 人 ,来自多瑙河、伊利里亚和达尔马西亚地区的 部族中征召。这些人很少罗马化 ⋯⋯”④在蛮族 出身皇帝奥勒良当政的 270~275 年间 ,帝国军 队的蛮族雇佣军 (以哥特人为主) 曾一度达到 40 万人之多 ;君士坦丁当政期间曾采恐怖手段征召 蛮族入伍。不同皇帝的征召蛮族的各种举措极 大地推进了罗马军队的蛮族化进程。 罗马军队蛮族化使军队雇佣兵化特点日益 突出 ,不可能具备罗马公民那种“较高的政治责 任感和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⑤ ,寄希望蛮族化 的军队拱卫帝国 ,只能意味着为自己准备了掘墓 人。“罗马军队的蛮族化 ,加之蛮族本身同帝国 统治当局之间根深蒂固的矛盾 ,使得国家外防松 懈 ,时常国门洞开 ,十分便于境外蛮族入侵。”⑥ 恩格斯论及罗马军队蛮族化时指出 :“来自罗马 各行省和没有被征服国家的蛮族 ,已成了各军团 主力 ,从此以后罗马步兵的特点便消失了。”⑦我 们认为 ,恩格斯所指“罗马步兵的特点”应包括两 方面内容 :一方面 ,军事技术、战术等外在层面优 势的被销蚀 ;另一方面 ,则是军队军事素质、政治 素质的变化 ,先前罗马精锐军团部队正在为蛮族 部队所取代。尤其在 373 年阿德里亚堡战役之 后 ,罗马军队大规模征召哥特人 ,罗马帝国军队 差不多成为蛮族军队。蛮族化了的军队只听命 于自己的部落首领 ,帝国皇帝成为名副其实的傀 儡 ,随之而来的是边境日益紧缩 ,边防渐趋空洞。 军队蛮族化只是在表面上缓解了兵源压力 ,但忠 于帝国的军队数量却微乎其微 ,边患自然无从 “医治”。与从最初的权宜之计 ,到军队蛮族化的 完成过程相伴随的是 ,帝国边患更加严重 ,直至 最后给帝国带来的致命性后果。帝国灭亡前夕 , 莱茵河和多瑙河边界崩溃 , ⑧日耳曼部落迁至高 卢、巴尔干半岛 ,乃至意大利本土。不仅边防不 复存在 ,更为蛮族最后入侵创造了条件。边患最 终以罗马帝国灭亡而告结束。 从共和国到帝国 ,罗马以军事征伐强国 ,军 队为广袤帝国的建造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 ,军 事征伐的双刃剑效应在罗马帝国得以充分体 现 ———罗马帝国成为一个各种复杂的矛盾集合 体。诸多矛盾与对立中 ,周边蛮族与罗马帝国之 间的矛盾长期困扰帝国 ,当这种矛盾总爆发之 时 ,即是罗马帝国边境无可挽回的总危机。 收稿日期  2008 —10 —20 作者张晓校 ,历史学博士 ,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 系教授。 【责任编辑  池  豫】   ① 杰克森 :《西方文明史》第 1 卷 (J ackson J . Spielvogel , Western Civi li z ation ,volume 1) ,维斯特出版公司 1994 年版 ,第 178 页。   ② 布瑞恩·坎佩尔 :《公元前 31 年~公元 337 年罗马军队 史料》( Brain Campbell , T he Roman A rm y , 31B C2 A D337 , A S ource B ook)伦敦 1994 年版 ,第 9 页。   ③ 哈德斯·莫斯 :《人类伟大时代 :世界文化史之罗马帝 国》( Hadas Moses , et . al , I m peri l Rome , Great A ges of man : A History of t he W orl d’s Cultures) ,纽约 :时 代与生活 1965 年版 ,第 142 页。   ④ 巴洛 :《罗马人》,第 185 页。   ⑤ 王振霞、田德全 :《罗马共和国早期廉政初探》,《北方论 丛》2007 年第 6 期。   ⑥ 沈坚 :《罗马帝国衰亡原因散论》,《史林》1992 年第 3 期。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4 卷 ,人民出版社 1965 年版 , 第 362~636 页。   ⑧ 学术界认为 ,帝国的崩溃是从莱茵河边界崩溃开始的。 ·49·
/
本文档为【罗马军队与帝国边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