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经济增长中的投资与消费

经济增长中的投资与消费

2010-05-05 4页 pdf 98KB 4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24143

暂无简介

举报
经济增长中的投资与消费 第 1页 共 4页 当代财富报/2005年/6月/17日/第 A02版 经典论坛 经济增长中的投资与消费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刘伟 中国的物价总水平,特别是相对于经济增长速度来说是相当低的,我们更担心的不是恶性通 货膨胀,而是通缩的发生。 尽管中国取得了控制“过剩”和“短缺”两方面的经验,但是现在中国经济既不“短缺”也不“过 剩”,宏观政策即不能“扩张”也不能“紧缩”,很麻烦。 我主要讲一下总需求的问题,也就是总需求过程中的投资、消费等,以及这几个宏观经济指 标之间的对应...
经济增长中的投资与消费
第 1页 共 4页 当代财富报/2005年/6月/17日/第 A02版 经典论坛 经济增长中的投资与消费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刘伟 中国的物价总水平,特别是相对于经济增长速度来说是相当低的,我们更担心的不是恶性通 货膨胀,而是通缩的发生。 尽管中国取得了控制“过剩”和“短缺”两方面的经验,但是现在中国经济既不“短缺”也不“过 剩”,宏观政策即不能“扩张”也不能“紧缩”,很麻烦。 我主要讲一下总需求的问,也就是总需求过程中的投资、消费等,以及这几个宏观经济指 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从中国的宏观经济总量来看,我们现在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过去没 有遇到过的。 首先,总需求本身并不活跃,但固定资产增长速度很快。今年第一季度的总需求比往年略有 萎缩,在总需求并不活跃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非常大,今年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的 增幅超过 20%,达到 25.3%,去年、前年的数是 27%、28%。固定资产增幅很大,总需求却不活 跃,这个现象背后的问题是什么呢?总需求不活跃意味着经济总的增长速度其实并不是很快,我 们的增长速度去年是 9.5%,前年是 9.3%,今年第一季度是 9.4%。因为从 1978年到 2004年,26 年中国经济增长平均速度大概是 9.5%左右,这是按支出法计算的,如果按加权平均计算的话,大 概是 9.4%左右,所以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实际上还略低于平均速度,或者是接近平均速度。 这表明虽然经过了 1998到 200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的支持,但是实际上总需求 并没有活跃起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也就是回复到一个平均速度。但是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在 26 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 13.5%左右,现在的增幅实际上成倍地超过了这个平均速度,这是当前一个 很大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现在总需求并不很活跃,从货币表现来说,物价总水平很低,但是通货膨胀的 预期值很高,这又是一个矛盾。总需求并没有活跃就导致物价总水平并不是很高,物价水平 2003 年是 3%,去年是 4%多一点,不到 5%,按照加权平均计算,是 3.9%。今年我们的目标是控制 4% 以内。9%的经济增长,4%的通货膨胀,这绝对是高增长、低通胀。按照这样的物价水平,与其 说我们担心通货膨胀,还不如说我们更主要的是担心掉到通缩的陷阱里。2003、2004、2005这几 年的通货膨胀率是 3%、3.9%、4%,这还是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的结果。从 1997年 11月 开始物价是负的,1998 年到 2000 年连续三十个月中国的物价是负的,到了 2001 年、2002 年我 们好不容易把物价拉到 1%的水平,事实上也就是零物价,刚刚摆脱负物价,这两年 3%、4%的 物价水平是很低的,而且是在这么大力度的政策刺激作用下的结果。所以中国的物价总水平,特 别是相对于经济增长速度来说是相当低的,我们更担心的不是恶性通货膨胀,而是通缩的发生。 但是在这个情况下,物价结构性上涨很快,重要投资品,土地、钢材、铝材、电力等等,和 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煤、电、运、油这一系列产品供求紧张的局面恐怕短期内很难从根本缓解。 有人把这些东西归结为是供给的问题,比如电,现在闹电荒,前年、去年到现在都是 20 多个省 市拉闸限电;比如钢材,我们的需求量也很大,始终保持在高价位,下不来;油荒就更不用说了。 有人讲这是供给不足,但仔细分析的话就很难说了。比如钢材,中国钢材的生产能力现在是 2亿 5 千多万吨,加上每年进口几千万吨,每年大概有 3 亿吨,是世界第一,占世界当年钢材消耗量 的 30%左右,这个规模是很大的。关于电,我前一段看到媒体上报道说,我们现在装机总容量是 4亿 4万千瓦,排在世界第二,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可是我们的 GDP只相当于日本的三分之 一。但是我们看中国闹电荒不是电力供给的问题,4 亿 4 万千瓦的装机总容量还小吗?恐怕需求 第 2页 共 4页 的问题,需求太大,这里有能耗比的问题,电耗比的问题,还有其他的投资在短期内迅速地在原 有结构上进一步放大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重要投资品价格上涨很猛,而且在短期内看不见它下滑,电的问题至 少明年解决不了,这一系列问题导致什么结果呢?其实我们的下游、中游产品成本已经上来了, 它现在还没有敢加价,为什么没有加价,因为要看总需求的情况。总需求是疲软的,下游产品、 一般消费品卖不掉,如果再加价,就更卖不掉了,尽管没有加价,但实际上它的成本已经提高了, 因为上游产品的价格已经提高,已经进入它的成本。只要人们的预期一变,需求一活跃,下游产 品的价格一夜之间就会上来,因为它具备涨价的所有条件,从供给方面看,成本已经推进到可以 提高价格的程度,只是需求现在没有承认它,需求疲软这个约束条件体现不了它的价格提高。 对消费品来说,我们整个消费物价水平去年还没有达到 5%,大概是 3%。去年粮食增产 700 多亿斤,是这么多年来少有的丰收年,但是去年主要粮食作物价格上涨了 10%以上,其他的副产 品,像肉类、禽类、蛋类、乳制品的价格上涨了 20%~40%,这就有一个问题了。家庭主妇从米 袋子、菜篮子来看,她没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物价会大幅度下降,她只能看着物价上涨。厂商没有 理由觉得它的成本会在短期内会大幅度下降,消费者没有理由相信它的主要消费品价格在短期内 会大幅度下降,由此导致人们对于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值非常大。 房地产是介于投资品和消费品之间的产品。讨论房地产价格有没有泡沫,房地产价格要不要 打压,这已经不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不要做经济学的分析,不要说中国城 市房地产的需求怎么大,不要说需求结构怎么迅速变化,供给怎么提价,供给成本怎么加大。在 中国社会,哪一个阶层希望房地产降价?你给我找出来。政府希望吗?政府恐怕不希望,尤其是 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经营城市,好不容易把这个城市经营起来了,你现在把他价格打下去,他怎 么能愿意呢?财政希望吗?财政恐怕也不希望,还指望靠房地产收钱。银行希望吗?银行肯定不 希望,房地产价格下跌,就会造成不良资产,大量贷款还不了。开发商希望吗?恐怕也不希望。 开发商的供给商希望吗?比如钢铁业,中国的钢铁市场这么火,支持钢材市场需求的主要有两大 产业,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轿车,这两项大概消耗中国钢材的大概 6%。那么,社会上谁希望 房地产降价呢?有人讲,老百姓希望降价。老百姓也得分开来看,那些买了房的老百姓都不希望 房地产降价,甚至希望价格上涨。老百姓买了房,他希望保值、升值,好不容易买了一套房,一 辈子的积蓄、一辈子的心血全在这,他怎么能希望降价呢?所以只要是买了房的老百姓都不希望 降价。哪些人希望降价呢?就是那些没有买房的老百姓。这部分人也是不确定的主体,他签字的 那一瞬间希望降价,买了房,转身就希望涨价,这是不确定的。经过 26 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 展到现在的阶段,你到现在还没有房,这部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如何呢?他们在社会上的谈判能 力有多大?他们对市场价格和政策的影响力有多强?我想这个答案是很简单的。如果社会上没有 这样一种力量,房地产能够大幅度降价吗?所以,我们就把房地产价格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来分析, 你给我找出来哪一种力量真的希望房地产降价,而且降价他能够得到好处,如果这个问题没有明 确的答案的话,对于房地产降价我们都不用做什么成本收益分析,也不用考虑什么供给需求均衡。 那么,房地产有没有泡沫呢?肯定有,市场哪能没有泡沫呢,市场肯定有炒作,政府在炒, 厂商在炒,投资者也在炒,这是肯定的。我不是说不愿意房地产降价,特别是对广大买不起房的 人们,我觉得中国房地产的消费观念要改变,在投入和生产方面,在产业组织方面要洗牌,整顿 之外要加强管理。没有其他国家像中国这样,有这么大比例的人愿意或者主张通过购买房屋消费 的国家,一般来说他们还是租住,这还是很主要的形式,因为你没有那么多钱买房,你可以租嘛。 国外发达社会的年轻人没有多少人是买房的,他们就是租房,因为工作流动性很大,收入水平又 不太高,不确定性很大,基本上都是租房。而在我们国家,小俩口没结婚就把房买了。这可能都 是值得检讨的,我倒是觉得中国更多的要鼓励租房,特别是年轻人,要把租房市场真正健康稳定 的发展起来,当然也不能忽略房地产买卖,几个方面要有一个组合,有一个比较和谐的配套。 我们现在的物价总水平很低,但是结构性上涨的压力很大,导致人们对未来通涨的预期值很 第 3页 共 4页 高,所以温家宝同志在今年两会期间的记者招待会上也谈到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最大的担心就是, 这种结构性上涨的压力会有多长时间转换成总量问题,可能在一夜之间就会转化。经济上有一个 预期的问题,老百姓的预期一旦变化,他可能明天就去抢购,那就麻烦了,因为老百姓不一定是 理智的。上世纪 80 年代就发生过抢购煤球、白糖、挂面、罐头的情况,小小的个人购买力想对 抗强大的通货膨胀,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没办法,中国没有什么投资品,他就是靠这个减少 一点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但是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的冲击可能是难以想象和控制的。这是现在 宏观经济中的第二个矛盾,也就是物价总水平很低,但是通货膨胀的预期值很高。 当前宏观经济的第三个矛盾是经济反弹很猛。假定没有大的变化,技术没有重大突破, 国民经济结构没有深刻的变化,如果短期内经济增长在总量上出现这么显著的反弹,失业率应当 下降,但是我们现在的局面是什么呢?经济增长恢复得很显著,反弹很猛,可失业率比前几年不 降反升了。1998 年官方登记失业率是百分之三点几,800 万人。去年已经超过 4%,今年我们政 策控制目标大约是在 4.5%左右。这里面我们还没有考虑农村失业人口,还没有考虑城镇隐蔽性失 业人口,还没有考虑新增劳动力(每年我们还有 1300万新增劳动力),如果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 来,恐怕中国失业的压力会相当大。上世纪 80年代,中国 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带来的就业岗位 是 240 多万个,现在中国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新带来的就业岗位是 90 多万个,这是什么原因? 工业化,资本排斥劳动;市场化,竞争排斥劳动,减员增效。所以导致在现在的经济增长的速度 之下,失业率不仅不降,反而上升。 这三个矛盾都和总需求疲软相关联,由于这些矛盾的存在,就使得经济增长并没有特别地活 跃起来。针对这些矛盾,宏观政策上要进行调整。 宏观经济政策一套是财政政策,一套是货币政策。政策倾向一项是扩张,一项是紧缩。1998 年以前大部分年份中国经济是短缺,需求大于供给,所以我们采取比较紧的调控政策,无论是计 划体制还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对于紧缩性的政策手段比较适应、比较熟练,控制短缺我 们有一套办法,发票、排队、定量、指标、计划模型、排队模型,我们当时甚至把“过剩” 看作是资本主义制度腐朽的一个表现。1998年以后突然我们也开始过剩,这时候我们才认识到“过 剩”不是制度问题,是体制问题,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私有制还是公有制,只要是市 场经济,就有可能相对“过剩”,不要钱的东西永远短缺,所以“过剩”不是一个基本制度的问 题,而是一个资源配置的方式问题。伴随着中国市场化的深入,我们开始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经历了治理过剩的宏观调控的锻炼。我们两方面经验都有了。 但是现在的问题很麻烦,你要采取扩张的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已经相当大了,再上去的 话相应的矛盾更紧张,通货膨胀预期值已经相当高了,再扩张的话,它很可能很快转为一个恶性 通货膨胀。但是紧缩行不行?紧缩也很麻烦,现在物价总水平很低,你再一紧可能就进入通缩陷 阱。现在失业率并没有下来,是上升的,你再一紧,失业率继续上升,怎么解决?所以尽管中国 取得了控制“过剩”和“短缺”两方面的经验,但是现在中国经济既不“短缺”也不“过剩”, 宏观政策即不能“扩张”也不能“紧缩”,很麻烦。 前一段我听有些研究部门的人讲,中国宏观政策现在进入了一个“不作为”的阶段,就是你 什么都别干,就顺坡滑,扩张有扩张的麻烦,紧缩有紧缩的麻烦,什么都不干,就在这呆着、看 着就行。我觉得这可能也有道理,虽然说的是大白话,但是不作为也许就是最有作为,作为了也 许反而闹翻了,还麻烦了。因为我们现在的失衡不是典型的,不像过去那样,或者是“短缺”, 或者是“过剩”,这是中国当前宏观经济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都和总需求有关系。 此文为作者日前在长安论坛上的演讲节录,本报首发。 刘伟简历 刘伟,1957 年出生,我国富有影响的中青年经济学家。1978 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先后 获得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院长。《经济科学》杂志主编、国有资产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投资协会理事、北京市青联常 第 4页 共 4页 委、全国青联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府顾问等职;并兼任国家体改委学术职称评委、 共青团中央系统学术职称评委以及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工业化加速时期的产业结 构研究》等 20余部。
/
本文档为【经济增长中的投资与消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