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瓜类枯萎病

2010-05-11 50页 ppt 1MB 9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2875

暂无简介

举报
瓜类枯萎病nullnull瓜类枯萎病 Fusarium wilt of grourds瓜类枯萎病俗称死秧、蔓割病、萎蔫病,南方称之为死藤。是瓜类作物上非常重要的土传病害。也是一种典型 的维管束系统病害。50年代这一病害在我国发生并不普遍;50年代这一病害在我国发生并不普遍;60年代初期在京、津一带老菜区开始普遍发生,危害逐渐加重。 从7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黄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尤其是保护地的温室和塑料大棚黄瓜的大面积发展,土壤菌量的积累逐年增多,在不少地区长期推广抗霜霉病而不抗枯萎病的品种致使此病的发生日趋严重。null黄瓜常年发...
瓜类枯萎病
nullnull瓜类枯萎病 Fusarium wilt of grourds瓜类枯萎病俗称死秧、蔓割病、萎蔫病,南方称之为死藤。是瓜类作物上非常重要的土传病害。也是一种典型 的维管束系统病害。50年代这一病害在我国发生并不普遍;50年代这一病害在我国发生并不普遍;60年代初期在京、津一带老菜区开始普遍发生,危害逐渐加重。 从7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黄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尤其是保护地的温室和塑料大棚黄瓜的大面积发展,土壤菌量的积累逐年增多,在不少地区长期推广抗霜霉病而不抗枯萎病的品种致使此病的发生日趋严重。null黄瓜常年发病率一般在10-30%,严重的可达80-90%,甚至毁种,给黄瓜生产造成极大威胁。 黄瓜、西瓜、冬瓜发病较重,甜瓜次之,南瓜极少发生。 null黄瓜枯萎病造成的损失依病情轻重及发病早晚不同而异。轻病株造成植株生长衰弱,结瓜少,瓜小,品质差,淡而乏味;轻病植株留种还可以使一定比例的种子带菌(带菌体为0.4-1.2% 兰州),成为次年发病的初侵染源; 发病早而重的植株尚未采收即行枯死至全无收成。 null田间调查一般早期发病(根瓜期)较多,约占总发病率的10-20%; 中期发病的(腰瓜期)居多,约占总发病率的50-60%; 而晚期发病的约占20-30%,但亦有个别田块在根瓜尚未采收前使全田枯死,以至不得不毁种。 开花结瓜盛期发病最重。 据有经验的菜农估计,一般在采收前期发病的减产率 为发病率的70-100%;中期发减产率为发病率的 30-50%,少数生长末期发病的则损失较少。 症 状 症 状从苗期到收获期均可发病,以结瓜盛期发病最多,症状主要特点使植株萎蔫。 幼苗发病时,初两片子叶现不均的黄化,并萎蔫下垂,扭曲畸形; 根和根茎部变褐、收缩或腐烂,植株生长停滞或猝倒枯死。土壤或空气潮湿时,根茎处产生粉红色绒毛状物,并混有胶状物,为病菌的菌 丝体和分生孢子。 null成株期发病,初病株下部叶片及茎基表皮变黄,开始尚不萎蔫,随着病情的发展,中午气温升高时从下部叶开始出现似缺水装萎蔫,傍晚逐渐恢复,次日午间又表现萎垂且逐渐 往上部叶片发展,如此反复数次,如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发展快的病株2-3天使全株枯死不再复原,慢的经5-7天也会枯死。null除整株枯死外,还有一些病株表现半边萎蔫而另一半仍保持正常的现象。这是由于植株只有部分维管束受侵染。 还有少数病株表现中上部或侧蔓的局部萎蔫,这与地上部受侵染有关,如整枝、绑蔓等操作造成的伤口均可被病菌侵入。null病株茎蔓基部在后期常表现纵裂,表面产生粉红色的胶质物及分生孢子层。 轻病株一般不枯死,仅表现植株矮化,下部叶片、叶脉褪绿呈网状黄色斑痕。 null拔出病株,多数根系发育交差,或须根较少,变黄褐色,有的主侧根呈指状肿大,但也有一些病株的根系没有明显的症状。 剥视病茎维管束呈黄褐色,这是田间诊断导管型镰刀菌枯萎病的主要特征之一,半边枯萎的病株,只有部分维管束变褐色. 注意与蔓枯病区别 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瓜类枯萎病的病原菌有多种,侵染黄瓜的有二种: 黄瓜尖镰孢菌: Fusarum oxysporium(Schl.) f.sp.cucumerinum Owen 瓜类萎蔫镰孢菌F.bulbigenum Cke. et Mass.var.niveum(Smith) Wouen 三 病 原null此外,侵染西瓜的为西瓜尖镰孢菌: Fusarium oxyspornum f.sp.niveum(Smith)Synder et Hensen ; 侵染甜瓜的为甜瓜尖镰孢菌F.oxysporium f.sp. melonis(Leach et al.)Synder et Hensen ; 侵染丝瓜的为F.oxysporium f.sp. luffaenull各种镰孢菌瓜尖镰孢菌均产生二种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梭形或镰刀形多细胞,两端渐尖。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卵形,单细胞,气生菌丝絮状,繁茂;分生孢子座紫色,紫红色。 null 我国大部分黄瓜枯萎病菌属此种,其主要特征:在PDA培养基上气生菌丝初为白色疏松绒毛状,以后培养基中渐渐出现淡黄、淡紫以至紫兰或紫黑色素,在老熟菌丝上可以产生许多1-2mm大小的疏松的絮状菌核。黄瓜尖镰孢菌F.oxysporium f.sp..cucumerinumnull小型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型至长椭圆型,尺度为5-14×2.5-3.5µm,在培养基上大量产生;产孢细胞瓶梗状,短而密集。 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无色,1-5个分隔,以3个分隔居多,顶端细胞较长渐尖,足胞有或无,尺度20-40×2.5-5.0µm,在PDA上一般产生量少且慢。厚璧孢子产生于菌丝细胞间或顶端,或在分生孢子上产生,单生或链状,近球形淡黄绿色,15-20µm。 nullnull生理方面:此菌15-35℃均可生长,以25℃生长速度最快,35℃下,菌丝细胞不饱满,有的变形干瘪,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0-30℃。 pH值:PH2.0-12.0范围内均能生长,PH5.5-8.0范围内生长最好,菌落致密,产孢量最大,厚垣孢子极少,菌丝生长饱满,PH4.0以下和8.5以上,生长较差。 null温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孢子在15-40℃范围内经24h.均可不同程度萌发,最适温度为25℃。在40℃以上,尽管24小时后萌发率达69.5%,但芽管较其他温度下短,再无伸长之趋势。25-30℃下,24小时后又产生新孢子。null湿度对孢子的影响:孢子在低于RH100%下几乎不萌发,RH 100%24小时萌发仅30.9%,48小时后可全部萌发。在水滴中,12小时孢子萌发率即达91.9%,24小时后全部萌发且又产生新孢子。 PH值对孢子萌发的影响:PH2.2-8.0间孢子在24小时后均可100%萌发,与对照无差别,12小时前,以PH5.2-6.4萌发率最高。 null寄主范围:有人于其接种 39科25种27个品种的作物,证明黄瓜为其专性寄主,17种蔬菜表现无症带菌,而且部分的带菌率较大,如番茄、辣椒、豇豆、冬瓜、菠菜、苋菜等根部带菌量大,从这些接种过的蔬菜根部重新分离的病菌接种黄瓜又可使其发病. null生理小种:国外报道有小种1号、2号、3号,我国翁祖信等也采用了Armstong的品种,另外加了长春密刺和津研4号,鉴定我国的菌株是不同于国外的,暂定为小种4号。 null2、瓜类萎蔫镰孢菌 F.bulbigenum (吉林、上海、安徽等地) 在PDA培养基上气生菌丝絮状,繁茂,子座紫色,紫红色或玫瑰色;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近梭形或卵形,无色透明,无隔或有隔膜;大型分生孢子梭形,镰刀形,无色透明,两端渐尖,顶细胞圆锥形,有时微呈钩状,基部倒圆锥截形或有足细胞,3-5个隔膜;厚璧孢子数量较多,顶生或间生,表面光滑,球形,多为单胞,生暗蓝色菌核。null病菌孢子萌发适温24-27℃,高于37℃或低于4℃病菌不能生长;孢子在50℃条件下存活24小时,生长pH 值为3-10,最适为4.5-5.8,光照能抑制病菌生长。 四、病害循环四、病害循环以菌丝、厚璧孢子和菌核等在土壤、病残体及未经腐熟的带菌肥料中越冬;也可在种子上越冬,病菌在土壤中具有极强的生活力,在没有寄主的情况下仍可存活5-6年,厚璧孢子和菌核通过牲畜的消化道后仍能存活。一般生产上使用的种子是不带菌或带菌率极低的,即使是从病株采收的种子,不论是种子表面或种子内部,带菌率为0.14-3.3%,说明种子带菌作为病害的初侵染源在老菜区是较为次要的,然而在新开发的菜区如从病区调种,则带菌种子仍是不可忽视的。 null病菌侵入寄主通过根部的伤口或直接从侧根分枝处的裂缝侵入,老化幼苗的茎基部裂口为病菌侵入的主要途径之一。 侵入后菌丝先在寄主薄璧细胞间或细胞内生长发育,然后进入维管束内寄生。除菌丝的生长可主动向上蔓延外,病菌的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可以依靠寄主维管束的输导作用而被动扩展,这种被动扩展可以把病菌带至植株的各个部位。致病机制致病机制一种是病菌定植于维管束后由于菌丝迅速生长而引起了机械的堵塞作用,进而由于病菌能分泌果胶分解酶和纤维分解酶,前者使导管内积累许多胶状物质而堵塞导管,后者破坏寄主细胞壁和导管周围部分细胞而使植株表现萎蔫; 另一种是病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能分泌一种毒素(phytonivin),干扰寄主代谢系统,使多元酚氧化酶异常活化,而积累许多醌类化合物,使植株中毒而死,同时使寄主导管产生褐变现象。 认为有两种可能:null黄瓜枯萎病具有潜伏侵染现象,在老菜区苗床取样分离测定的结果表明,不显任何症状的“健”苗带菌率是很高的,这些带菌幼苗并不立刻表现症状,须待具有一定的适宜条件时,多数植株开花结果后才表现症状。 null病害在田间的传播主要依靠灌溉流水和土壤耕作。地下害虫和土壤线虫不但是枯萎病菌的传播媒介,而且由于它们造成根部的伤口而利于病菌的侵入;线虫的侵染还可以扰乱植株的生理状况降低其抗病性,因此地下害虫和线虫多的土壤,枯萎病一般都发生较严重。天津和河南的调查表明,黄瓜枯萎病重病土壤中的线虫数比轻病田多2.5-2.8倍。 null病害的潜育期在幼苗期人工接种的情况下,一般5-7天开始显病,接种10天后发病便达到高峰。成株期接种一般10-15天后开始表现症状,长的一个月才显症。田间受自然侵染的植株潜育期更长,一般收瓜后才开始显症,采收盛期达发病高峰,潜育期达1-2个月以上。null枯萎病是一种积年流行的土传病害。其发生程度决定于当年初侵染菌量,一般当年不进行再侵染,即使有再侵染亦不起主要作用。 null黄瓜枯萎病既然是一种土传病害,因此病害的发生程度与土壤性质及土壤耕作、浇水、施肥等栽培管理措施有密切关系。 病菌多在幼苗期侵染,因此与育苗方式及苗期管理等亦有密切关系。气象因素对病害的影响一般较小。发病条件null1、重茬与发病的关系:枯萎病的发生程度与瓜类作物特别是黄瓜连作的年限成正相关,同一地区黄瓜连作年限越长病害越重。 固定温室或塑料大棚黄瓜由于多年连作,一般比露地黄瓜发病重些。 从不同地区比较来看,黄瓜栽培历史长久的老菜区一般比新开发的菜区发病严重很多。 null2、土壤、地势、耕作、施肥及作畦方式 黄瓜是浅根系喜温的作物,其根系多分布于耕作层15厘米范围内,要求土质疏松肥沃,有良好的保肥、保水及通水通气性,才能形成较大的根系,既利于丰产又可以提高对枯萎病的抵抗性。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冷湿及土层脊薄、耕作粗放、整地不平等对黄瓜的根系发育不利,均利于枯萎病的发生。 null作畦方式与发病亦有密切关系,在管理措施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平畦比瓦垄畦、小高畦发病菌较重,这也是由于平畦不利于排水,灌水后常造成土壤较高的含水量,降低土温,对根系的生长不利因而重病。南方高垄深沟栽瓜的利于排水一般较平畦发病轻。 土壤施肥不足尤其是缺乏有机肥及过多偏施速效氮肥的发病亦重。 null3、灌溉、土壤含水量与发病:灌溉不但直接影响土壤含水量,而且也是病菌在田间传播的主要媒介,如浇水量过大或浇水次数过多,雨季瓜田积水不仅影响植株的根系生长,降低抗病力,且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染,常常是枯萎病暴发流行的直接原因。 null优质种子发芽率高,发芽势强,育成的幼苗健状,形成的根系抗侵入力亦强。在人工接种情况下经过 挑选的优质种子培育的幼苗病情指数为9.25,一般种子培育的幼苗为24.2,而劣质种子培育的幼苗为41.6。4、种子质量及幼苗强弱与发病null保存四年的种子病情指数为38.9,保存二年为25.0;保存一年的为24.3。 生长势不同的幼苗带菌率亦有明显差异,壮苗带菌率为2.05%,弱苗为16.6%。5、品种与发病的关系5、品种与发病的关系黄瓜不同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有一定的差异。我国栽培的黄瓜品种至今尚未发现免疫的,高抗品种为数亦不多,而多数品种属于中感或高感品种。60年代北农大植保系进行的品种抗性测定表明,供测的40多个品种中,高感的占22.9%,中感的品种占57.1%,中抗的占17.2%,只有2.9%的品种抗性较强. 国外报道,黄瓜对枯萎病的抗病基因性遗传是显性单基因控制,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杂交后代的比接近于抗:感=3:1 null:枯萎病的温度范围较宽,在8-34 ℃之间均能发病,以24-28 ℃时发病最重。 在较低土温(20 ℃ )条件下,不利于根系的生长,病菌易侵入。一旦侵入,随温度的升高,潜育期短,病情发展加快,25-30 ℃仅4-6天,周温度高,不但利于菌的生长,且由于蒸腾量大,植株失水多,而又利于病菌在体内的蔓延和扩散。 6、温度对发病 防 治 防 治 (一)加强和改进栽培管理措施 目的是通过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尽可能减少土壤菌量,压低初侵染的数量和强度,以及促进根发育增强植株抗病性。 1、选择瓜地和整地1、选择瓜地和整地在病害已普遍发生的地区,应注意避免重茬。采取与非瓜类作物轮作,三年以上,并注意田间卫生,不施用带菌肥料,可大大减低土壤菌量,如有可能进行5-6年以上的轮作,将有更显著的防病效果。 整地:精耕细作,尽可能瓦畦栽培,如平畦栽培要做好排灌系统,结合整地应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并可增强地力,有利于植株生长,提高抗病力。 null(1)及时整杖蔓应及时,以利瓜秧生长,减少养分消耗,操作时防止扭伤爪蔓减少地上部的 (2)发现病株应及时拨除,根围土壤撒石灰粉消毒。 (3)死秧及拉秧后拨除的枯蔓应集中处理,不应随地抛弃,如用作沤肥必须充分腐熟。 (4)使用多年的架材用1:200倍硫酸铜溶液或1:300-400倍的代森铵液消毒后再使用. 2、及时整枝绑蔓,搞好田间卫生(二)选用抗病良种,培育无病壮苗 (二)选用抗病良种,培育无病壮苗 一般抗枯萎病品种较感霜霉病,反之亦然,今后,应注意选用兼抗品种。目前,津研5、7号和津杂1、2、3号抗性较强。培育无病壮苗培育无病壮苗(1)健株采种及挑选优质种子,播前可用50℃温水浸种10分钟,或50%多菌灵500倍菌液浸种12小时,洗净后催芽播种。 (2)育苗床必须选择从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土壤,或播前进行土壤消毒,切忌在重病温室或阳畦育苗。 (3)最好采用营养钵育苗,可减少因分苗而造成的伤口。 (4)春季育苗应加强低温锻炼,要求育出子叶肥大,叶色墨绿、茎粗节短、根系集中的无病壮苗。 null黄瓜与南瓜嫁接 嫁接方法:多种,最新方法是生长点直插法 选云南黑籽南爪或南钻1号作砧木,砧木接穗品种分别育苗,至子叶展平真叶吐叶时,将砧木去掉心叶,用竹签由切口处插入4mm左右,拔出同时,将接穗从子叶以下留6mm左右成30度角切断胚轴,插入竹签孔内使上下子叶平行。嫁接苗置温室少拱棚内保温培养,温度16-23 ℃ ,湿度在95%以上,1周后揭去小拱棚,再培养5天左右,即三叶一心期定植。(三)嫁接防病(四)药剂防治(四)药剂防治播种土壤消毒; 定植时灌根; 发病初期药液灌根、涂茎及喷茎。 药剂种类:恶霉灵加福美双 甲霜灵加福美双
/
本文档为【瓜类枯萎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