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男性乳腺癌新进展

男性乳腺癌新进展

2010-05-12 4页 pdf 287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76690

暂无简介

举报
男性乳腺癌新进展 第14卷 第4期 2008年4月 河 北 医 学 HEBEi MEDICINE Vo1.13,No.4 Apr.,2008 经处理后一般可以再通。 3.5 恶性胸水,需胸腔内给药者,在胸水引流量少于 50ml/d时,可经深静脉导管给予抗癌药物,常用药物 为顺铂,可减缓胸水生长,腔内给药后夹管,管外 口用 肝素帽封闭,并将深静脉导管用胶布固定于胸壁。嘱 患者尽量改变体位,使药物和胸膜广泛接触,6h后开 放引流 J,对使用抗癌药物者,要注意观察药物反应, 监测血常规,同时给予水化、利尿、止呕等治...
男性乳腺癌新进展
第14卷 第4期 2008年4月 河 北 医 学 HEBEi MEDICINE Vo1.13,No.4 Apr.,2008 经处理后一般可以再通。 3.5 恶性胸水,需胸腔内给药者,在胸水引流量少于 50ml/d时,可经深静脉导管给予抗癌药物,常用药物 为顺铂,可减缓胸水生长,腔内给药后夹管,管外 口用 肝素帽封闭,并将深静脉导管用胶布固定于胸壁。嘱 患者尽量改变体位,使药物和胸膜广泛接触,6h后开 放引流 J,对使用抗癌药物者,要注意观察药物反应, 监测血常规,同时给予水化、利尿、止呕等治疗。 3.6 穿刺点护理:每日用 l%碘伏对穿刺点进行消 毒,更换敷贴,保持清洁,并注意观察穿刺点部位皮肤 有无红肿、分泌物等。 3.7 拔管护理:患者经引流后,胸痛、胸闷、气促症状 减轻或消除,24h无胸腔积液流出,B超证实无胸水后 可拔管。拔管后,穿刺点用无菌棉签按压 4~5min, 1%碘伏消毒,覆盖敷料。 4 讨 论 胸腔积液为呼吸内科常见病,常规胸腔穿刺抽液 每周2~3次。反复穿刺可增加患者痛苦,容易导致穿 刺部位感染、皮肤溃破以及并发气胸、胸膜反应,甚至 肺水肿 有穿刺导致死亡的可能性。尤其是恶性胸腔 积液胸水生长速度快,患者耐受差 ,情绪不稳定 ,而需 要穿刺次数多。而深静脉导管引流有以下优点:①操 作简便易行,操作时间短,一般 5~10min可完成操作; ②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③减少反复穿刺过程中 的风险,尤其是常规抽液过程中,随着胸水量的减少, 文章编号:1006-6233(2008)04—0479—04 肺复张,针头容易刺伤胸膜及肺组织而诱发气胸的危 险;④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⑤可采用多种体位,有利 于胸腔积液完全引流;而且在胸水完全引流后仍然能 够进行胸腔内注药;⑥通过调节胸腔积液的引流量,控 制引流速度,避免过多、过快引流引起的复张性肺水 肿;⑦深静脉导管由特殊硅胶材料制成,柔软无刺激 性,患者感觉舒适,并可随意转动体位,不引起疼痛,负 压引流器体积小,携带方便,不影响活动和睡眠,有利 于患者的自我护理。所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因置 管时操作复杂,留置引流管时间较长,因而对护理人员 有更高的 ,故护理特别重要。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人 民卫生 出版社, 2oo4.1lO. [2] 左泽兰,赵秀英.癌症及骨髓抑制病儿长期中心 静脉置管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 (9):531. [3]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4.109. [4] 魏长春,刘彦秀,董秋兰,等.大量胸水不排液方 法的临床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2,24 (2):26. [5] 廖健敏,吴敏秀.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置管引流 术治疗胸腔积液 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6,2l(8):752. 男 性 乳腺 癌 新 进 展 李润生 (广东省化 州市第二人 民医院普外科 , 广 东 化州 525100) 关 键调 : 乳腺癌; 男 性; 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 B 男性乳腺癌较少见,其发病情况、临床特点与女性 乳腺癌不甚相同,一般早期发现率较女性低 ,而误诊率 较女性高,这可能与男性患者缺乏警惕或医患双方未 予应有重视有关,且发现时临床分期较晚,淋巴结转移 率高,预后一般较差。现对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 展综述如下 : 1 发病机制 自400年前 Acracus首次报道乳腺癌也可发生于 - 479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14卷 第 4期 2008年4月 Vo1.14.No.4 Apr.,2008 男性 至今,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 主要机理是内分泌异常,与内源性雌二醇、孕酮、睾酮 的水平密切相关。ER(雌激素受体)和 PR(孕激素受 体)的达水平与男性乳腺发育、乳腺癌有很大关 系 ,且明显高于女性乳腺癌患者。Mayo医院 1 1 1 例男性乳腺癌病人的检测分析表明,大部分肿瘤标本 ER(91%)、PR(96%)、AR(雄激素受体)(95%)和 bcl 一 2(94%)阳性,小部分标本周期蛋白Dl(58%)、MIB 一 1(38%)、HER一2/neu(29%)和 p53(21%)阳 性。Young 发 现 编 码 细 胞 色 素 P450c172酶 的 CYR17基因的多态性增加男性乳腺癌的患病危险性, 而该酶与雌激素合成密切相关。Poukka等 报道在 一 些男性乳腺癌中发现 AR锌指区的点突变,这些突 变削弱了AR和小核环脂蛋白的相互作用,使 AR对 后者的转录活性作用不敏感,从而影响体内雄激素功 能发挥,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前列腺癌患者在睾丸 切除术后长期应用雌激素治疗可发生乳腺癌。老年男 性睾酮水平较青壮年时期明显减少,加之肝脏代谢功 能减弱,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提高,这也是男性乳腺癌 的危险因素。 此外,本病还与放射性损伤 、睾丸损伤、Klinefelter 综合征(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肝病、家族史、癌基 因等因素有关。BRCA1[61和 BRCA2(分别定位予染色 体 17q12~l3和 13q)和家族性乳腺癌有关,在男性 BRCA2基因突变将导致 5%的患病风险。端粒酶 通过合成端粒 DNA阻止端粒丢失,使细胞获得无限增 殖能力,是肿瘤细胞永生化的重要条件,在癌前病变中 即有表达,早于乳癌形态学变化。lO号染色体有缺失 且与 tensin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 PTEN 8 的表达水平 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 2 临床特点 男性乳腺癌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高峰年龄 为52—66岁,迟于女性约 10年 j,国内中位年龄 55岁 10j,国外报告为63岁,30岁和 40岁前发病率分 别为 1%和6%。国内统计男性乳腺癌约占全部乳腺 癌的1.0% 一1.2%[11,12],占国内男性恶性肿瘤总 数的0.71% 一1.08% ¨,常为单侧,左侧:右侧一般 为 1.15—1.2:1【12 3。国外男性乳腺癌患者约占男性 恶性肿瘤总数的 0.3% 一1.5%。最常见病理类型为 浸润性导管癌 引¨,小叶原位癌、浸润性小叶癌罕见。 首发症状以乳晕下及其周围无痛性肿块为最常 见,常单侧,左侧稍多于右侧,肿块体积常较小(直径 约0.5cm一6.5cm不等),边界不清,质地较硬,生长缓 慢,由于男性乳腺退化,常累及乳头和乳晕处皮肤,产 生乳头湿疹、凹陷、退缩、溃疡,且乳头和乳晕下有丰富 的淋巴管网,易早期侵犯胸肌及区域淋巴结,可与皮肤 . 480 · 胸肌粘连,预后一般较女性乳腺癌为差。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男性乳腺发现边界不清、质地较硬的肿块均应首 先考虑乳腺癌的可能。如肿块与皮肤粘连并有乳头回 缩、溃疡等,应仔细检查腋窝、锁骨上下窝有无淋巴结 肿大。男性乳腺癌的临床分期与女性相同,参照 TNM 分期。由于男性乳腺的生理解剖特点及低发病率,致 使医患警惕性差,往,庄确诊时已多为晚期,因此应引起 高度重视,力争早诊早治。乳腺肿块穿刺活检简单快 速,确诊率较高;X线 片主要表现为不规则肿块 阴 影 ,多远离乳头呈偏心位,边缘不规则呈毛刺状伸 展,密度不均.肿块内或外部多有数量不等、分布不均 的微细钙化点;红外热像图、B超、CT及生物、生化标 志物、免疫组化诊断技术的应用等对提高诊断率有一 定帮助。近年来,前哨淋巴结活检(SNB)D41成为早期 诊断乳癌转移的一大热点,细胞角蛋白 CK19较常规 病理切片更能准确诊断前哨淋巴结的转移状态。乳癌 组织内微血管生长程度 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关系 密切,微血管密度可作为其诊断及预后评估指标之一。 抗凋亡基因 bag一1 J61在乳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的 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无关,可作为早期诊断的生物标 记。值得注意的是,乳癌早期诊断不能完全依靠先进 仪器的应用,物理检查及 自我检查是非常有效和重要 的。 男性乳腺癌诊断并不困难,临床上须与以下疾病 相鉴别,并参照有无睾丸、肝脏、肾上腺及垂体疾病,进 行综合分析。①男性乳腺发育症:常见,好发于青年男 性,常为双侧,界清,质韧,多能活动,且乳腺均匀增大。 可有胀痛、压痛。x线片主要表现为乳晕下区三角形 或锥形致密阴影 ,无明显肿块影,一般无钙化 ¨。 ②男性乳腺良性肿块:较少见,包括纤维瘤、脂肪瘤、乳 头状瘤等。③男性乳腺肉瘤:较少见,凡怀疑有此肿蝻 者,均应手术切除,并做病理确诊。 4 治 疗 男性乳腺癌病人特点年龄大,病程长,转移率高, 预后差,因此合理治疗尤为重要。 4.1 手术治疗:一经诊断,应早期行性手术切除, 术式应根据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病人状况及医生经验 来选用。男性乳腺组织少,肿瘤易侵犯胸大肌,易向腋 窝淋巴结及内乳淋巴结转移。资料显示 副¨改 良根治 术和根治术患者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2.7%、75.9%, 两者无显著差异 ,故对于未侵犯胸大肌的患者首选改 良根治术,术后辅以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 4.2 放射治疗:较多资料表明早期腋淋巴结无转移时 可能已有内乳淋巴结转移,故对早期患者也可放疗。 有腋淋巴结转移者术后辅助放疗,采用 Co60或直线加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14卷 第 4期 2008年4月 河 北 医 学 HEBEl MEDlClNE Vo1.13.No.4 Apr.,2008 速器,照射同侧腋窝、锁骨上下区及内乳区,治疗量为 5OGy~55Gy/4周 ~5周 。引。部分病例加照胸廓内淋 巴结区,单纯乳房切除术或改 良根治术后加照患侧胸 前壁区。晚期患者可术前放疗 ,待局部情况改善再行 手术。 4.3 化学药物治疗:化疗药物主要为 5一氟脲嘧啶、 环磷酰胺、氨甲喋啶、噻替哌等,传统方式为术后化疗, 常用 CMF、CEF,共施 6周期。围手术期或放疗 之前应用化疗为薪辅助方式,经临床验证可控制体内 已存在的微小转移灶,减少术中扩散及术后复发。术 中采用加人 5一Fu的蒸馏水冲洗 、浸泡术野 ,可减 少术野肿瘤细胞的种植。近年应用紫杉醇 诱导微 管蛋白聚合,使细胞有丝分裂时不能形成纺锤丝牵动 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最终抑制细胞分裂,对晚期或复发 患者有独特疗效,临床应用剂量一般在 135~210mg/ m2。Herceptin(何塞亭) 是一种以癌基因为靶的人 化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可单独或联合应用,通过直接干 扰化疗药诱导的 DNA损害的修复来实现对许多化疗 药细胞毒性 的增强作用 J,对 HER一2/Cer—bB一2 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疗效,能显著提高生存率 且患者耐受 良好。 4.4 内分泌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者主要选用三苯氧 胺,有效率达 50% ~80% I引。如发生骨转移,可采用 氨基导眠能(AG)加肾上腺皮质激素 J,其疗效与双 侧肾上腺切除效果相同,双磷酸盐(如骨膦) 可减少 破骨因子的释放,减低微转移乳腺癌细胞的骨附着,有 辅助疗效。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可手术切除双侧睾 丸,有效率达50% ~60% 引。男性乳腺癌的内分泌依 赖性较女性强,患者行睾丸切除术后的有效率和有效 持续时间是女性患者行卵巢切除术的2倍。如再次复 发,行肾上腺或脑垂体切除亦有较高的缓解率 引。 4.5 免疫治疗:乳腺癌术后可辅以干扰素等进行免疫 治疗 ,有一定疗效 。 4.6 电化学治疗:采用双排电极或多电极设置治疗晚 期或复发患者,达到不手术而切除肿瘤的效果,5年生 存率达59.6% 。 4.7 中医中药治疗:由于人们对中医疗效的偏见和这 些年中医界的不景气,中医中药治疗癌症一直被大众 所忽视。事实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效率很高。最 近,中国中医科学院与美国洽谈合作事项并进一步研 制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的方法与药物。中医治疗癌症 和术后、放化疗后中医调节与巩固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 尤其是术后调理,可有效的增强手术预防化疗疗效,使 患者减轻痛苦和早日康复1 5 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 肿瘤大小对男性乳腺癌的 预后有显著影响。Guinee 收集了参加国际病人资 料交流系统的1 1家癌症中心的男性乳腺癌病例,结果 显示:腋窝淋巴结阴性者、1~3枚阳性者、>14枚阳性 者的 1O年生存率分别为84%、44% 、14%,5年生存率 分别为90%、73%、55%,淋巴结阳性i>4枚者死于乳 腺癌的危险性是淋巴结阴性者的6.75倍,认为腋窝淋 巴结转移状况是最有价值的预后指标。Pivot等 报 道男性乳腺癌肿块 <2cm和>5cm的淋巴结阳性率 分别为45%、100%,肿块大小与深部肌肉和皮肤乳头 受侵有明显关系,肿瘤直径 <1cm者、1~4cm者、> 4cm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4%、80%、40%。 此外,其预后还与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生长 部位、病程 、治疗方式、病人状况(年龄、身体状况、心 理素质等)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 参考文献 : [1] Walach N,The male breast cancer[J].Oncology, 1974,29(5):184. [2] 邵建永,林汉良,侯景辉,等.男性乳腺良恶性病 变类固醇激素受体的临床病理研究[J].癌症, 1996,15(5):332. [3] Rayson D.男性乳腺癌的分子标志[J].Cancer, 1998,83(9):1947—1955. [4] Young IE,Kurian KM,Annink C,et a1.Apoly— morphism in the CYP17gene is associated with male breast cancer[J].Br Cancer,1999,81(1): 141—143. [5] PoukkaH,AarnisaloP,SanttiH,et a1.Coregulator small nuclearring fingerprotein(SNURF)enhances spl——andsteroid receptor—-mediated transcription by different mechanisms[J].Biol Chem,2000, 275(1):571—579. [6] 肖乾虎,赵俊玲,曾辉.男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及其临床特征[J].临床外科杂志,2000,8(5): 270—271. [7] 邱晓光,杨福申,许岩丽,等.乳腺组织中端粒酶 活性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2002,4 (1):17—18. [8] 袁火忠.抑癌基因 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 达[J].实用癌症杂志,2002,17(1):37—39. [9] 孙燕翔,汪永录.男性乳腺癌 24例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1997,8(4):240. [1O] 张文兵.男性乳腺癌 13例临床分析[J].河南 肿瘤杂志,2001,14(2):141. [1 1] 金小干.27例男性乳腺癌临床分析[J].医师 进修杂志,1997,20(7):354. [12] 徐昕,姜淑真,王峰,等.男性乳腺癌 15例综合 . 48I.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4卷 第4期 2008年4月 河 北 医 学 HEBEl MEDlCINE Vo1.14,No.4 Apr.,2008 [13] [14] 。 [15] [16] [17] [18] [19] [2O] 治疗[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7,14 [21] (1):53. Vincent T,Jr.SH,Steven AR.Male breast cancer [J].Cancer—Principles&Practice of Oncology, 1997,36(2):311. 何建军,任予,乔广东,等.CK19检测乳腺癌前 哨淋巴结微转移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 志,2002。12(2):16—18. 邬一军,周新惠,黄钟英,等.乳腺癌微血管密 度检测的临床意义[J].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2,16(1):48—5O. 王岭,姚青,彭涌,等.抗凋亡基因bag一1在乳 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第四军医大学 学报,2002。23(3):231—233. 杜冒霞,张佩娟.男性乳腺癌的X线诊断及鉴 别诊断[J].肿瘤研究与临床,1999,11(4): 276—277. 陈国际。邵永孚,余宏迢,等.男性乳腺癌的治 疗和预后分析 [J].实用肿瘤杂志,1999,14 (2):98—100. 李婕,朱继荣,唐金海.男性乳腺癌(附20例报 告)[J].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97,16(1): 42—43. 邵华,康健,武西国,等.男性乳腺癌 18例诊治 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0,12(2):401 — . 402. 文章编号:1006-62,33(2008)04-0482—03 [22] [23] [24] [25] [26] [27] [281 王振东.紫杉醇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2002,13(1):86—88. 宋丽华,宋现让,干金明.乳腺癌治疗新药Her- ceptin[J].国外 医学肿瘤学分册,2002,29 (1):39—43. Pegram M ,Hsu S,Lewis G. et a1. Inhibitory effects of combinations of HER ··2/neu antibody and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used for treatment of human breast cancers[J].Oncogene,1999,18 (13):2241—2251. 林祥,叶世会.男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J].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版),1997,11(4): 326. 张红雨.鉴定具有高度骨转移危险的乳癌病人 [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2,29(1):79. 杨玉民,权宽宏.电化学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 研究[J].陕西肿瘤医学,2002,lO(1):29— 30. Guinee VF,Olsson H,Moiler T,et a1.The prog— nosis of breast cancer in males:A repoa of 335 cases[J].Cancer,1993,71(1):154—161. Pivot X,Llombart CA,Rhor AA,et a1.Clinical staging for male breast cancer:an adap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TNM)[J].Proc Anou Meet Am Soc Clin Oncol,1997,16:A655. 不 稳定 心绞痛 的研究进展 张 卫 江 (辽宁省凤城 市 中医院 内二科 , 辽 宁 凤城 118100) 关键调 : 心绞痛; 研 究; 进 展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SA) 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不稳定的心肌缺血 综合征,可逆转为 sA,也可能迅速进展为 AMI甚或猝 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 委员会制订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把 不稳定心绞痛分为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 绞痛、静息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和变异型心绞痛⋯。 · 482· 在该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已证实主要为冠脉内粥样 斑块破裂,激活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堵塞血管,也可 以因内膜损伤或斑块破裂后诱发冠脉痉挛,导致心绞 痛的发作,甚至发生心肌梗死。其病情发展迅速,如若 及时有效地治疗可逆转为稳定性心绞痛,使损伤的心 肌得以缓解。但稍加延误失去治疗最佳时期便可迅速 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死亡。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男性乳腺癌新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