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走出垃圾焚烧厂选址的困局

2010-05-20 2页 pdf 186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1431

暂无简介

举报
走出垃圾焚烧厂选址的困局 蔼翻糯炳蕊 遮址的田局 ●马 军 最近几个月,围绕垃圾焚烧厂选 址问题,中国国内发生了激烈争论。 城市管理者认为焚烧是解决垃圾 围城的必由之路;开发商认为焚烧厂 将带来滚滚财源;但对许多焚烧设施 周边的居民来说,焚烧厂不但会造成 他们的楼盘贬值,更会对他们的健康 甚至生命安全带来损害。 困境之下,专家们给出的说法又 模糊不清,甚至相互矛盾,更让民众 感到无所适从。 在许多城市正准备加速建设垃圾 焚烧厂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梳理一 下问题背后的复杂层面。 现在大量城市遭遇垃圾围城,问 ...
走出垃圾焚烧厂选址的困局
蔼翻糯炳蕊 遮址的田局 ●马 军 最近几个月,围绕垃圾焚烧厂选 址问题,中国国内发生了激烈争论。 城市管理者认为焚烧是解决垃圾 围城的必由之路;开发商认为焚烧厂 将带来滚滚财源;但对许多焚烧设施 周边的居民来说,焚烧厂不但会造成 他们的楼盘贬值,更会对他们的健康 甚至生命安全带来损害。 困境之下,专家们给出的说法又 模糊不清,甚至相互矛盾,更让民众 感到无所适从。 在许多城市正准备加速建设垃圾 焚烧厂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梳理一 下问题背后的复杂层面。 现在大量城市遭遇垃圾围城,问 题已无可回避,必须加以解决。争论 的焦点就在于如何解决。 其实,解决垃圾问题,无非是增 加末端处理能力和前端减量化。目前 政府工作的重点是增加末端处理能 力,而在填埋、堆肥和焚烧等几种处 理方式中,卫生填埋又是主要方式。 但随着城市人 口激增,城市垃圾 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现有的垃 圾填埋场纷纷面临爆满,而土地资源 又 日益紧缺。因此很多城市希望通过 建设焚烧设施,大幅度压缩需要填埋 的垃圾量。这看起来也顺理成章。 然而,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都 会产生二次污染。填埋不仅释放出恶 臭、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其造成的 高浓度渗滤液,对许多地区的地下水 造成了难以修复的损害。而垃圾焚烧 则主要释放恶臭、飞灰和包括二恶英 在内的多种致癌物 。但这样的处理方 式,多少年来一直大行其道。 城市中,人群集中居住,必然集 中产生垃圾,需要集中清运、处理。 虽然填埋和焚烧都不是完美的方法, 但总是好过不处理。这时,人们认为 垃圾处理设施是有公益性质的基础设 施 。 但设施周边的居民难以接受这样 的判断。他们直接受到恶臭、废水、 飞灰甚至致癌物的损害,更不要提垃 圾运输车 日夜进出形成的困扰了。 垃圾集中处理,好处 由全体市民 共享,而损害主要落在场地周边的居 民身上,这显然是有失公平的。因此 在垃圾焚烧厂在产生以来的i00多年 问,经常成为被激烈抵制的对象。 当垃圾焚烧厂远离 自己居住的区 域时,它会被看作具有公益性质的基 础设施;而当这样的设施要建到 自己 周边时,它又会被看作毒气工厂,进 而遭到激烈反对。 到了2O世纪80年代,这一现象被 赋予一个专门名称:NIMBY主义 (Not In My Backyard,即 “不在我 家 后 院”这句话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这个词也被音译加意译地翻译成 “邻避”主义。邻避主义抵制的对象 不仅限于垃圾焚烧厂,也包括高速公 路、飞机场、通信发射台、核电站等 设施。 目 当邻避现象发生在具有公益性质 的基础设施选址上时,这个词就带有 一 定负面含义。市政部门常常认为邻 避主义妨碍了城市的有效管理,开发 商常常认为邻避主义属于无理取闹, 相当一部分专家会认为这样的抵制是 基于不科学的理解,同一城市的其他 市民也常常对当地居民的邻避抗争漠 不关心,甚至抱怨这影响了整座城市 生活品质的提升。 但邻避 主义并不仅仅带来 了私 益。从私益保护出发的邻避主义明显 促进了公共环境利益的保护。 从英国1874年第一台垃圾焚烧炉 开始,焚烧几度面临公众质疑。特别 是上世纪70年代环境决策中有了公众 参与之后,政府意识到再也无法绕过 公众这个障碍,要想建设必须说服公 众 ,于是就大大提高了焚烧设施的排 放,开发商也着力开发出低排放 的焚烧技术 。现代焚烧炉都装有复杂 的污染防治设施,排放的有害物质显 著下降,这与邻避主义形成的压力是 相关的。 邻避主义本来是为了抵制 自身遭 受的不公平待遇 ,但实践中,它也会 引发另一种形式的不公平。 面临社区邻避主义行动,开发商 甚至市政部门选址时,可能会倾向于 选择政治、法律、经济能力较弱的地 区。他们可能避开最发达的城市,将 垃圾处理设施转移到欠发达地区。甚 至,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些发达 国家把本国垃圾大量转向欠发达的国 家和地区。 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一个有色人 种群体在研究后认为,危险废物处理 设施等高风险的公共设施不成比例地 锁定了有色人种聚居区。之后他们组 织 了大规模的抗议,由此形成了关注 弱势群体环境利益的环境正义运动。 为避免邻避主义等因素引发的污 染转移,一些国家和地区严格规定, 本地垃圾需要在本地处理,一些国家 和地区则限制本地接收处理外地 垃 圾 。到 了1989年 ,国际社会订立 了 《巴塞尔公约》,以严格控制危险废 物越境转移及处置。 保证环境公平的种种努力,制约 了随意向欠 发达地 区转移垃圾 的倾 向,也使得一些经济发达、人 口密集 的大城市的垃圾处理场短缺矛盾加 剧,反过来又为垃圾焚烧厂的建设注 入了强大动力。 大约20年前,台湾许多县市的垃 圾填埋场面临饱和,于是将垃圾处理 承包给公司。结果这些公司把垃圾转 运到欠发达的乡间掩埋。由此引发的 环境和社会公平问题,促使台湾开始 实施 “一县市一焚化炉”的政策,但 这样的 “公平”措施,最后引发了更 加广泛的邻避抗争。 一 方面,垃圾填埋场不堪重负, 同时不能再转移到乡下。另一方面, 已经建成和准备兴建的垃圾焚烧厂又 受到居民与环保团体的持续抗议。 当垃圾埋不了,扔不掉,也烧不 掉的时候,当人们再也没有容易的垃 圾处理方案时,关注的重点终于从末 端治理转向了前端减量。 随着环保组织介入到垃圾议题, 减量渐渐成为解决台湾垃圾问题的主 要方 向。同时,民间团体的研 究成 果:台北市焚化炉致癌负担远高于美 国加州标 准,也让社会进一步认识 到,做好前端分类、减量和回收对于 降低焚烧健康危害的重要性。 减量回收手段得到落实,城市垃 圾产生量下降,许多建成的焚化炉没 有足够的垃圾可以填饱,最终三分之 一 的焚化炉取消建造或无法运转。 这说 明,在污染者付 费的基础 上,建立完备的分类回收体系,不但 能减少垃圾的产生量,而且会切实降 低垃圾焚烧的危害。 但垃圾分类和减量化应该是垃圾 焚烧厂建设的前置条件 。众多的中国 城市在这个条件几乎完全不具备的情 况下,盲目建设大量焚烧厂,最终将 导致焚烧危害加大,焚烧效率偏低。 一 旦将来开展垃圾减量化,焚烧能力 可能大量 过剩 ,会造成严重经济损 失。 而且当前中国大陆的监管偏弱, 政府应大力加强信息公开,让公众能 够参与监督垃圾焚烧厂的运行和排放
/
本文档为【走出垃圾焚烧厂选址的困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