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隐喻认知与英语习语教学

2010-05-24 2页 pdf 187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9906

暂无简介

举报
隐喻认知与英语习语教学 教 学改 革 隐喻认知与英语习语教学 本文为吉首大学校级科研课题“从随喻认知的角度改进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成果之一 (立项编号:07JU032l 隐喻认知与英语习语教学 朱淑媛 (吉首大学公共外语部 湖南张家界 427000) 【摘 要】 本文尝试从隐喻认知入手,分析了关于习语的传统观点,指出了习语的可分析性,论述了习语的语义理据和隐喻认知在习语 教学的实际应用,音在为英语习语教学探索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关键词】 习语;可分析性;隐喻认知;习语教学 近年来,对我国学生英语词汇知识。深度’的研究发现...
隐喻认知与英语习语教学
教 学改 革 隐喻认知与英语习语教学 本文为吉首大学校级科研课“从随喻认知的角度改进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成果之一 (立项编号:07JU032l 隐喻认知与英语习语教学 朱淑媛 (吉首大学公共外语部 湖南张家界 427000) 【摘 要】 本文尝试从隐喻认知入手,分析了关于习语的传统观点,指出了习语的可分析性,论述了习语的语义理据和隐喻认知在习语 教学的实际应用,音在为英语习语教学探索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关键词】 习语;可分析性;隐喻认知;习语教学 近年来,对我国学生英语词汇知识。深度’的研究发现,在所有类型 的词汇知识当中,习得‘词语搭配 (习语为其类)的速度最慢,效果也 最差。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习语的学习总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如何帮助学生逾越这一障碍,成为了英语词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 文尝试从隐喻认知入手,为英语习语教学探索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一 、关于习语的传统观点 ‘习语’最初来源于希腊语词素‘idio’,意为‘自己的、私有的、特定 的。。这一含义现出某一种语言或某一个人。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阶 层等所特有的本质。习语表明大多数人的约定俗成和习惯性的说话方 式以及某一语言团体由过去的经验而形成的概念。在语言学范围内, 习语为某一语言所特有,其独特的短语性质为该语言所认可 ,通常具有 不同于其语法含意的意义。 人们普遍认为习语具有复杂的特性。在实际的语言学习和应用 中,习语的确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特性,如语义特征、句法特征、诗歌特 征、散漫性特征、修辞特征等等。习语的多面性使研究它的语言学家产 生兴趣,特别是当他们对习语进行语义方面的理解时。长期以来对习 语有一种认识:习语的习惯意义不能根据组成它们的各个独立的构成 单词的意义推断而出。 按照传统的观点,习语指具有固定结构、在语义和语法功能上作为 独立的单位来运用的词组,它的意义一般不能由各组成部分推断出来。 习语是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属于词汇范畴,本质上是语言性而非概念 性的。英语习语的两大主要特征是语义的整体性(semantic~aty)和结 构的稳定性(structural stability)。语义的整体性指习语在意义上往往是 独立的,它的意义并不是组成它的单词的意思的总和。换句话说,习语 的语义无法从构成习语的各个词的意义中推测出来,各个词已经失去 了语义上的独立性。如习语 kick the bucket,其习惯意义为‘死了、死 亡 ,这一意义无法从组成该习语的各个单词的意义中推断出来。结构 的稳定性是指构成习语的各部分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一旦确定下来,构 成习语的词在词形方面和位置上不可以有任何变化。因此习语被认为 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是某个民族语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是一 种‘死喻。,是不可分析的。在掌握时也只能把习语作为固定结构来模 仿、记忆和使用。 正是由于对习语持有这~传统观点 ,在教学中遇到习语时,大多数 教师或者视而不见,避而不谈;或者机械讲解,枯燥乏味。这样,无形中 形成了目前英语习语教学的尴尬局面。 二、习语的可分析性 自从乔姆斯基(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诞生之后,语言学的研究 重点从表面结构和言语行为转换到了语言的深层结构和认知结构。特 别是 20世纪 8O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地语言学 家的兴趣。认知语言学改变了学者对语言研究的某些看法,其中也包 括习语的研究。美围心理语言学家Gibbs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 为习语是深藏在人类概念系统中的隐喻概念的表层现象,是可分析和 活用的。他进一步把习语分成三类:第一类为不可分析性习语 nonde- compoaable idioms),Gibbs认为这类习语只占众多习语中的很小~部 分。但它并不等同于传统看法的。死喻’,只是这些习语无论从字面意义 通,如在 kick the bucket(死掉了,归西了)中, 习语的各组成成分是无所指的,我们找不到bucket在喻指什么,也就是 说它们在语义上是空白的,因此我们无法找到这个习语的语义理据,但 是绝大多数的习语都是可分析的;第二类是可正常分析的词组(normal- ly decomposable idioms)。这类习语比喻直接、形象。实际运用的意义和字 面意思几乎完全一致,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并不会产生歧义,如 硝 strong as a horse,由于文化的不同,用来喻指‘强壮’的喻体不会全然一 致,但是不同文化的人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这个习语的真正含义。这类 习语的数量也很少;第三类是不可正常分析的习语(abnormally decom- posable idioms),这些习语的含义不能直截了当地从字面意义上理解, 而是要绕过字面意思,借助隐喻知识才可以捕捉到其真正含义。如 to spit (生气,愤怒),这个习语的真正含义无法从字面上猜出,只能借 助于 ANGER IS FIRE这个隐喻概念才能理解这个习语所要表达的真正 意义. Gibbs的研究成果表明,习语具有可分析性,而且这种可分析性习 语占习语总数的绝大部分。 三.习语的语义理据 —— 隐喻概念 认知语言学泰斗Lakoff认为:习语是有理据的,它的意义可由‘概 念’来解释,可以从源域与目的领域的对应入手,‘概念隐喻。就是源域 与目的域之间的一系列对应关系。英语中大部分习语都是可以分析 的,隐喻概念常常可以为习语提供语义理据。根据莱考夫的概念隐喻 理论,人类总是参照具体、较熟悉的源域来认识和理解另一个抽象的、 不熟悉的目标域。英语习语的一般意义理据主要来自于隐畸概念。比 如,我们可以用 FIRE 这个概念域来理解其他一系列习语中的抽象概 念,如下列句子: (1)He is spitting fire. (2)Thefire betweenthemfinallywent out. (3)The beau~ul scenery setfiretothe writer’sinspiration. (4)The killing sparked off riotsinthemajor cities. (5)Hewas buntingthe candle atthe both ends. (6)The bank robber snuffed out Sam’8fu'e. (7) speakerfannedthe~tUJles ofthe crowd’8 enthusiasm. 在习语。spit fire’中,把fire的概念域来理解anger的概念域,即an8er 是通过 矗re的概念来被理解的,因此这个习语的语义理据就是 ANGER IS FIRE 这个隐喻概念。同理,隐含在句(1)中的隐喻概念为 LOVE IS FIRE ;句(3)中的隐喻概念为IMAGNIATION IS FIRE ;句(4)中的隐喻概 念为CONFLICT IS FIRE;句(5)中的隐喻概念为ENERGY Is FIRE ;句(6) 中的隐喻概念为LIFE IS FIRE ;句(7)中的隐嘶概念为 EN’删1『sIAsM IS FIRE。这些实例充分说明,概念隐嘧的确存在,并充当着两个彼此独立 的媒介。可见,隐喻概念为解释习语的深层 含义提供了很好的语义理据。 四、隐喻认知在习语教学的实际应用 正是由于大多数习语都其语义理据—— 隐喻概念,教师可以通过 隐喻认知帮助学生找到习语的语义理据从而加强理解,增强记忆。不 仅有趣,还能减轻学生机械记忆习语之苦。 例如:Heis spittingfLre.他愤怒了。在习语 spitfire中,把f (火) 的概念域理解为anger(愤怒)的概念域,即an 愤怒是通过在 (火)的 .-- — — 206.--—— <新西部)2008.22期 隐喻认知与英语习语教学 教 学 改 革 概念来被理解的,因此这个习语的语义理据就是ANGER IS FIRE(愤怒 是火)这个隐喻概念,我们可以在它们(火与愤怒、爱情、能量)建立一系 列映射和实体对应关系:燃烧的物体 一 身处某个事件的人着火 一 事 件(生气、恋爱等)着火的原因 一 引起事件的起因火苗开始燃烧 一 事 件的起始状态大火的存在 一 事件的存在火苗被扑灭 一 事件的终结大 火的燃烧强度 一 事件的严重程度。以上的这种实体隐喻对应关系被 激活后,我们就可以运用推理模式,通过认知性隐喻对应来获得建立在 nre(火)与其它概念之上的习语的确切含义了。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借 助于他们所具有的关于 火 的独特的经验和平时积累的知识,通过以 上的映射关系就可推导出以下句子中的习语的含义。 (8)1 was not intended to hurt her,but she flared up at me as though I had insulted her. (9)Smoke is coming out of her ears. (10)Her eyes sparked with fury. (11)HeWaS redwith anger. (12)He was doing a slow burn. 根据火的燃烧的强弱,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推导出:以上五句中,例 (8)中的。flare up at 和(9)中的。smoke coming out ofone’S ears 意思是 非常生气 ,其强度大于例(10)中。eyes sparked with fury ,因为它们表 明。火 的不同阶段,flare表示火已经燃烧出了火苗,因此我们很容易就 可推断出flared up的意思是 火冒三丈 ,怒气很难控制,而 smoke是指 刚冒出了烟,还未到了燃出火苗的程度,因此它指生气的程度稍弱些, 表示 气得七窍生烟’旭 这种怒气还基本可以控制。Spark指似隐似现 的火光。表示。怒目而视 ,程度比起烟又弱了些。而例(11)中。being red with anger 指的是由生气而引起的物理性变化,与。火 的颜色相对 应,表示。气得涨红了脸 ,例(12)中。doing a slow burn 则对应。火 的 持续时间,意思是。开始生起气来。。通过这一系列的隐喻认知过程,教 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实体对应关系掌握习语的一 般意义,在掌握习语的一般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启发他们对源域中某种 实体的特殊经验和知识,推导出目标域中实体所要表达的特殊含义。 在我们发现其。源域 与。目标域’的相关对应后,这五个例子中与。火 (上接第 209页) 相关的各个习语,便可被理解了。因此,教师可以从隐喻认知角度出 发,向学生展示两种语言表达的心理基础 ,发现隐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 的映合规律,通过这种隐喻式推导方法清楚地解释基本意义相似而特 殊意义不同的习语的意义。 综上所述,英语中的大部分习语是有语义理据的,可以分析的。如 果老师能够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找到习语的语义理据,充 分发挥学生相似联想的能力,对习语进行来龙去脉式的隐喻溯源,这样 的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从而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Gibbs,R.What do idioms really meall[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2. [2] 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Chi— e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3] Numberg G,sagi A,Wasow T.Idioms[J].Language,1994. [4] 陈道明.从习语的可分析性看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能力观[J], 《外国语》1998(6). [5] 林书武.“愤怒的概念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 学》1998 (2):l1. [6] 王蕾.从认知观看英语习语[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o2(2). [7] 王宗炎.英汉应用语言学词典[K].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74. [8] 吴旭末、陈晓庆.中国英语学生课 堂环境下词;r能力的发展 [J],《现代外语》2O0o(4). 【作者简介】 朱淑媛(1974一)女,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吉首大学公共外语部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大学英语教学. 习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对大学英语的足够了解可以避免其盲目 性。学生兴趣的激发、自身思维方式的培养、健全心理素质的建立、交 际能力的锻炼均体现了现代英语教学的重心,同时亦有助于实现人才 从书本型到实用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余飞珍.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作用[J].科教文汇 (上接第212页) 2Oo7.9. [2] 王晓娜.大学英语教师再教学中的角色创新[J].吉林省教育 学院学报.20o6.8. [3] 曹玢.浅谈英语的自主学习[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o06.3. [4] 朱孟华.大学新生英语学习心理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 报 .2004.2. [2] 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2 000. [3] 顾卫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J].外语 界.2005(6):61—67. [4] 勒玉乐.自主学习[M].成都:四川I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 社.2oo5. (上接第215页) [5] 庞国维.自主性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3. [6] 张文霞、罗立胜 关于大学英语现状及其发展的几点思考 [J].外语界,2004,(5). [7]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2] 党承华.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J].考试(教研 版),2008,(6):45. 【作者简介】 徐奕,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新西部)2008.22期 一 207—
/
本文档为【隐喻认知与英语习语教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