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的文化特质

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的文化特质

2010-05-24 3页 pdf 161KB 4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7993

暂无简介

举报
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的文化特质 第 30卷 2O06: 第 4期 7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JOAF~NAI_OF SHANDONG UNlVERSlTY OF TC,M Vo1.30.No.4 lu1.2006 ·中医现代研究论点专家笔谈· [编者按】本期讨论的题目是:怎样看待中医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作为医学的分支,中医学应当怎样把握研 究的重心?如何才能既把中医文化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又不背离“中医首先是医学”的原则,二者相辅相成 .促进 中医学术的发展? 这是一个学术界看法不一且争论较大的问题,因为它深刻影响着中医...
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的文化特质
第 30卷 2O06: 第 4期 7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JOAF~NAI_OF SHANDONG UNlVERSlTY OF TC,M Vo1.30.No.4 lu1.2006 ·中医现代研究论点专家笔谈· [编者按】本期讨论的题目是:怎样看待中医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作为医学的分支,中医学应当怎样把握研 究的重心?如何才能既把中医文化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又不背离“中医首先是医学”的原则,二者相辅相成 .促进 中医学术的发展? 这是一个学术界看法不一且争论较大的问题,因为它深刻影响着中医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向。专家们从不同 角度和方面进行了阐述,见解独特,值得一读。本论题文章仍分两期刊登。 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的文化特质 祝世讷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关键词】文化;中医文化;中西医比较;文化母体;思维方式;学术内涵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_659x(2006)04—0267—03 什么是文化?国内外的定义已有 250多种,大 体来说不外“广义”和“狭义”两种,即如《辞海》所概 括的:“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和组织机构。”广义的定义 是把人类创造的一切称为文化 ,以与自然天生的东 西相区别;狭义的定义仅指精神文明,包括哲学、宗 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风俗等观念形态的 东西。 医学是科学技术的一个门类,无论从广义的还 是狭义的文化定义来看,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所讨论的医学与文化的关系,实际上有两个基 本问题:①医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的 本质和特点是什么?即医学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 人类对于自己的健康与疾病现象和规律的认识产 物,并把对规律的认识转化成为防治疾病的方法和 手段。②医学与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 系,特别是医学所接受的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 学、艺术、教育、风俗等文化成分的营养和影响,及由 [收稿日期]2006—05—05 [作者简介]祝世讷(1940一),男,山东青州人,山东中医药大学 教授,长期从事自然辩证法、医学哲学、医学方法论、中医系统论、中 医发展战略、中西医比较等教学与研究 ,发《中医——中国古代第 5大发明》等论文 100余篇,出版专著《中医系统论与系统工程学》、 《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等 6部。 此而形成的医学特点。 人类文化有 5个发源地(古中国、古印度、古埃 及、古巴比伦、古希腊),这 5个文化发源地分别孕育 了自己的医学,源于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的医 学已经中落或早衰,只有源于古中国的中医和源于 古希腊的西医持续发展到今天。中医与西医是两个 不同文化母体的产物,也集中地反映着两个文化母 体的基本特征,要深入准确地理解中医与西医的差 异,并从这样的差异来理解中医的特色及发展规律, 就要把它放到其文化母体中来看。从中西医比较的 角度来看,中医的文化特质有许多具体内容,而其中 最为重要、最具本质性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1 文化母体决定着医学的特色 孕育中医的文化母体是从商、周一直延续至 1840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它以农耕文化为主体,以 奴隶制特别是封建制为主要社会形态,以周易、道 家、儒家为主要思想代表,连续稳定地发展了几千 年,在托夫勒的“浪潮文明”中属于“第一次浪潮”,孕 育了中医学的朴素“人医学”模式。1840年之后,中 国社会和文化发生了重大变革 ,开始影响和改变中 医队伍和中医研究,但至今没有引起中医经典学术 的任何改变。 孕育西医的文化母体则不同。古希腊、罗马时 26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 7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 30卷第4期 期的文化与中国已有较多的差异,当时的医学与中 医尚有较多相同之处,如注重人的整体性 ;但在“中 世纪”(公元 476~1640年)那“黑暗的一千年”,欧洲 政教合一,哲学和科学都成为宗教的婢女,医学宗教 化,形成背离科学的“宗教医学”模式;随着文艺复 兴、资产阶级革命、科学技术革命,西方医学从 16世 纪开始了革命,冲破教会的束缚,移植科学技术革命 成果,研究和建立起全新的医学体系,从“宗教医学” 转向“机器医学”再转向“生物医学”,形成今天所见 的西医体系。它保持着欧洲文化的传统,在本质上 是欧洲近代文化的产物,属于“浪潮文明”的“第二次 浪潮”,虽然正在向“第三次浪潮”迈步,但其文化特 质仍然保持着欧洲近代文化的主要特征。 文化史和医学史清楚地显示,西医是西方文化 特别是其近代体系的产物,而中医是中国几千年传 统文化的产物。中国文化的现代发展只能“古为今 用,洋为中用”,必须也正在吸收西方文化的积极因 素,但不可能脱离传统轨道另起炉灶而西化。没有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就不可能有中医的复兴 与发展,必须将中医的现代发展融于中国传统文化 的现代复兴和发展中。中医的现代发展应当也正在 吸收西方文化的积极因素,但不可能脱离中国文化 母体而另投胎于西方文化母体。把中医发展从中国 文化母体中剥离出来的做法,是战略性的失误,注定 不能成功 2 思想文化决定着医学的思维方式 中医与西医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都是人的健 康与疾病,为什么会分别研究不同的现象和规律,形 成不同的理论,至今不能统一?其根源在于中西医 分别接受了两种不同的思想文化,形成了两种不同 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着医学研究的立场、观 点、方法,决定着如何理解和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 决定着研究什么和不研究什么。不同的思维方式会 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不同的现象,发现不同的规律,形 成不同的学术内容,结果是”仁者见仁(不见智),智 者见智(不见仁)”。 中医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形成朴素 的系统论思维。中医所接受的周易、道家、儒家等思 想以及元气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混沌未分的 原始整体,通过分化产生出各部分而形成万物。周 易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 卦”;道家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儒 家讲“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元 气论讲气聚而成形,形散而归之太虚,气分阴阳,阴 阳交而生物等,都认为世界万物的整体是本原的、先 天的,不可分解,由整体分化出的部分是后天的、继 . 生的,是整体产生和决定着部分,而不是相反;是内 部矛盾的相互作用产生新事物,不是外力的创造;是 气的运化过程产生出形态结构;世界万物如此,人更 是如此。中医接受这样的思想来理解和研究人的健 康与疾病,必然注重人的整体的本原性、不可分解 性,以“气化”、“气机”的功能过程为主线来研究生理 病理,以相互作用(阴与阳、正与邪、气的升降出入) 为主线来研究病因病机,形成朴素的系统论思维。 西医接受的是欧洲传统的思想文化,形成还原 论思维方式。西方传统的思想文化以原子论和还原 论为代表,原子论始于古希腊,复兴于近代,认为“原 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它是分散存在的不可再分的 最小物质颗粒,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组合而成的, 因而是可分解的,把事物分解、还原到“原子”,就找 到了事物的本质和终极原因。西医接受这样的思想 发展为医学还原论,遵循“原子一组合”观,把人理解 为由“原子”(或其化身细胞、分子、物质成分等)组合 而成,因而可以分解;遵循“分解一还原”观,认为整体 的基础和根源在部分,宏观的基础和根源在微观,只 要把整体、宏观向下分解、还原到部分、微观,就能阐 明整体、宏观;遵循“本原一本质”观,认为人的健康与 疾病的最深本质和终极原因在于本原粒子,只有分 解、还原到微观的物质颗粒,才能说明健康与疾病的 本质和终极原因。 思想文化对医学的影响最深和最为典型的,是 中国的元气论对中医的影响,西方的原子论对西医 的影响。这两种思想文化对于世界的理解非常不同 甚至截然相反,是造成中西医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 理解和研究走上不同道路的思想根源。要理解中西 医之间的学术差异,必须从元气论与原子论的差异 人手;要坚持和发展中医的学术特色,必须坚持和发 展元气论的基本思想,抵制和克服原子论的思想影 响;中医的现代研究必须坚持和发展系统论思维,不 应也不可能用还原论来改造和代替中医的系统论思 维;元气论提供的是如何理解世界和人的思维方式, 不能按照机械论和原子论把元气归结为什么物质成 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 7月 祝世讷: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的文化特质 第30卷第4期 3 科学文化决定着医学的学术内涵 人的生理、病理 、病因、病机等涉及物理 、化学、 生物、数学等多学科的具体内容,需要应用相关学科 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和阐明,移植和应用相关学科 的知识和方法是医学研究和发展的杠杆和桥梁。中 西医的现有差异在这个方面也深刻地显示出来。 在中医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所吸收的主要是中 国古代的科学文化,包括中国传统的科学思想和数 学 、天文学、历法学 、地学 、物理学、化学、动物学 、植 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受其发展水平的限制,不 能有效地解答医学的各种具体问题,中医不得不在 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哲学思辨,尽管 掌握了许多深刻的客观规律,并在临床应用有效,但 大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整体来看,中医学 术的科学技术内涵还属于古代科学技术的水平。 西医学术的科学技术内涵在 16世纪之前不比 中医高,但从 16世纪开始欧洲发生一系列科学技术 革命,西医走上移植和应用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成果 的发展道路,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知识直接应 用于解答医学问题,把这些学科的分解还原方法、实 验方法、定量方法等应用于医学研究,对于生理、病 理等能够以实验为依据,定量地做出物理的、或化学 的、或生物学的解释,由此被人们称为医学的科学化 和技术化。西医学术的科学内涵的提高主要是近代 以来的事情。 用科学技术来解答医学问题是医学发展的必由 之路,越是现代发展越是必须走这样的道路。中医 之所以没有吸收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果,一方面 是中国的环境没有提供那样的条件,另一方面是中 医所要解答的那些问题远远超出近代科学能够回答 的范围和能力,百多年来许多人试图用近代科学技 术的东西来解答中医的问题而终无所成。中医的现 代研究和发展必须迎头赶上,直接移植和应用 20世 纪以来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实践已经,单靠 临床实践不靠科学技术的道路已经走到尽头,单靠 应用西医和近代科学技术同样不能解决中医的发展 问题,只有移植和应用20世纪以来发展的现代科学 技术才能真正解决中医发展的学术难题,提高中医 学术的科学内涵。中央在 1985年指出,“中医不能 丢,要用现代科学来研究”。应当坚定不移地走应用 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和发展中医的道路。 I~i.,,wlllll¨ ⋯ l_l¨ “_1. “¨ “”_. ” - “ “¨ “__I_ ““ ““ ; ; 中 医 体 质 分 类 标 准 研 究 取 得 重 要 成 果 教育部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日前组织专家对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完成的“中医体质 分类判定标准及其方法学体系建立的研究”项目进行鉴定。以中国工程院俞梦孙院士为首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 目研 究成果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 — 在“体质可分论”的基础上,提出中医9种基本体质类型的概念及分类方法,建立了中医体质分类的理论模型及 体质文献数据库。 — — 通过文献研究和流行病学方法,以OR值计分确定痰湿体质的量化诊断标准,为痰湿体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客 观的判断依据,并为现代体质类型研究提供了方法。 — — 运用免疫遗传学技术,首次发现痰湿体质在 HLA-B40等5个位点上,抗原频率和基因频率明显高于非痰湿体 基因表达谱上有明显差异,在分子水平上为体质分类提供 了客 有机结合 量表的信 :标准,为 、遗传学 26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从中西医比较看中医的文化特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