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国风筝技艺和艺术流派

2010-05-25 5页 pdf 266KB 57阅读

用户头像

is_928235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风筝技艺和艺术流派 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距今已有 2000 余年的历史。大约在公元 12 世纪,中国风筝传 到了西方,此后经过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东西方风筝文化。在风筝的发展过程中,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与风筝工艺相融合,将神话故事、花鸟瑞兽、吉祥寓意等 表现在风筝上,从而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文化。 在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有过多次转换。根据史书记载,风筝的最初功用是用于军事。 到了唐代(公元 618~907 年)中期,社会进入了繁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功用开始 从军事用途转向娱乐,同时由于纸业...
中国风筝技艺和艺术流派
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距今已有 2000 余年的历史。大约在公元 12 世纪,中国风筝传 到了西方,此后经过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东西方风筝文化。在风筝的发展过程中,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与风筝工艺相融合,将神话故事、花鸟瑞兽、吉祥寓意等 表现在风筝上,从而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文化。 在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有过多次转换。根据史记载,风筝的最初功用是用于军事。 到了唐代(公元 618~907 年)中期,社会进入了繁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功用开始 从军事用途转向娱乐,同时由于纸业的发展,风筝的制作材料也由丝绢转而开始使用纸张。 风筝逐渐走向民间,类型也丰富起来。宋代(公元 960~1279 年),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 当时由于文人的参加,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由于社会上对风筝的需 求,制作风筝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Un Re gis te re d 明清时代(公元 1368~1911 年)是中国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风筝在大小、样 式、扎制技术、装饰和放飞技艺上都有了超越前代的巨大进步。当时的文人亲手扎绘风筝, 除自己放飞外,还赠送亲友,并认为这是一种极为风雅的活动。近年来,中国的风筝事业得 到了长足的发展,放风筝开始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和健身娱乐活动普及起来。 Un Re gis te re d Un Re gis te re d 中国风筝技艺 中国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技艺,这点早已为世人所公认。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 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扎、糊、绘、放。简称"四艺"。简单地理解这"四艺"即扎架子,糊纸 面,绘花彩,放风筝。但实际上这四字的内涵要广泛得多,几乎包含了全部传统中国风筝的 技艺内容。如: "扎"包括:选、劈、弯、削、接。 "糊"包括:选、裁、糊、边、校。 "绘"包括:色、底、描、染、修。 "放"包括:风、线、放、调、收。 中国风筝以细竹扎成骨架,再糊以纸或绢制作而成。传统的中国风筝工艺包括"扎、糊、 绘、放"四种技艺,"扎"即要达到对称,使风筝左右两侧的受风面积相当;"糊"即要保证整 体平整,干净利落;"绘"即要做到远眺清楚,近看真实的效果;"放"即要依据风力调整提线 角度。风筝的种类主要分为"硬翅"和"软翅"两类,"硬翅"风筝翅膀坚硬,吃风大,飞的高。 "软翅"风筝柔软,飞不高,但飞的远。在样式上,除传统的禽、兽、虫、鱼外,近代还发展 出了人物风筝等新样式。 中国地域辽阔,风筝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在长期发 展过程中,产生出许多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种类、样式和流派。其中以北京、天津、山东潍 坊、四川、广东所制的风筝最为著名。 Un Re gis te re d 风筝的艺术流派 中国的风筝艺术;不仅因民族文化传统的悠久而源远流长,而且团地域文化的丰富多采 而各有千秋,它与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地域、各个民族的音乐、舞蹈、戏剧、民俗、宗教等 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遍布全国各地的风筝艺人和各行各业风筝制作者不同的生活阅历、 不同的文化层次以及不:同的知识结构,在风风筝制作中,便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艺术体系和 风格各异的流派。 U nR eg ist er ed
/
本文档为【中国风筝技艺和艺术流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