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基于现代职业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

2017-08-09 7页 doc 67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3567

暂无简介

举报
基于现代职业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时代经贸》2009,142(8):145-147)基于现代职业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袁兆亿摘要:我国社会逐步转型使得社会工作的职业内涵日益丰富,新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也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面对庞大的社会需求,必须从更宽泛的角度拓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途径,协同推进职业化和非职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社会共建的功能,提升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质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逐步转型,社会工作的职业内涵日益丰富,其重要性也更加受到关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
基于现代职业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
《时代经贸》2009,142(8):145-147)基于现代职业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袁兆亿摘要:我国社会逐步转型使得社会工作的职业内涵日益丰富,新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也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面对庞大的社会需求,必须从更宽泛的角度拓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途径,协同推进职业化和非职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社会共建的功能,提升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质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逐步转型,社会工作的职业内涵日益丰富,其重要性也更加受到关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社会工作不但涉及面广,服务领域宽泛,而且工作量大,因此要充分把握社会工作的这种特点,从更宽泛的角度拓宽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一、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化与非职业化培养(一)社会工作人才的服务内容及培养模式社会工作人才是促进现代社会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积极力量,由于以往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宣传比较少,因而人们对于社会工作者的理解往往是从义工(也称“志愿者”)开始的。当前我国提出的社会工作人才主要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而“义工”则是指基于人生的价值观、社会责任及义务,志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爱心、精力、技能,通过参与扶助性或公益性活动,无偿地去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以促进社会的改善和发展的人员。义工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虽然在具体的组织形式和工作职责方面,社会工作者和义工有所不同,但是从扶贫济困,服务社会的角度而言,两者的大方向是一致的。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社会工作岗位是专职性工作,而义工则是业余性劳动,因此,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形式应强调专业性的紧密型结构,而义工的培养形式则现为非专业性的松散型结构。前者属于设计上的强制性安排,后者是出于志愿的义务性服务;前者的工作是有偿的职业化劳动,后者的服务是无偿劳动。(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义工群体的培养虽然相比较而言,社会工作人才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其训练有素的程度更高,专业化能力也更强,而且在紧密配合政府开展各类社会工作方面具有更强的关联性和应急能力。但是无论是社会工作人才还是义工,为了从事社会性活动,都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的培养,而且都要有某种能力训练方面的要求,因此,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性培养和义工群体的非职业性培养,都应该是宽泛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所应该包含的内容。从发达国家社会服务工作特点和发展趋势来看(表1),非职业性社会工作团体的发展,不但日益走向组织化、化和系统化的轨道,而且政府对其引导和扶持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表1、发达国家义工的服务特点和发展趋势 服务特点 公益性 专业性 专项性 社区性 以非盈利的社会性服务为目的。 志愿者受过良好的训练、具有从事某方面专业工作的经验。 有针对地服务于某方面需要特殊帮助的困难对象。 主要以社区为工作单元开展服务。 发展趋势 政府化 法制化 机制化 全民化 政府以多种形式引导和支持社会工作者的服务。 建立健全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 形成有利于社会工作发展的激励和扶持机制。 志愿参加各类社会工作的民众越来越多。我国的社会工作主要是由政府倡导、组织和实施的,相关的工作基本由各级职业化人员承担。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不但现有的社会工作人员过于辛劳,而且服务水平难以提高,工作质量也很难保证。因此,有意识地拓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范围,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实现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相结合、有偿服务与义务劳动相结合,是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有效途径,两者完全可以实现相辅相乘,互为促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对义工群体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而义工群体的蓬勃发展,则可以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只要全社会的义工活动发展好了,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也将会得到人们的更多尊重。(三)充分发挥政府对社会工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政府是引导和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力量,包括各种制度性安排、相关政策的发布、资金的投向等等,都会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政府在引导和推动社会工作发展方面虽然有所侧重,但是就整体而由言,必须兼顾社会工作的专业性组织和非专业性组织的发展,因为这两者都是做好社会工作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在这方面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的经验值得借鉴。早在1970年,在港府社会福利署的资助下就成立了专门负责发展志愿工作的独立性机构——义务工作协会,1981年7月,更名为“义务工作发展局”,主要承担社会服务的枢纽角色,致力与社会各界建立伙伴关系,合力推动义工的参与,促使提供增值及优质的义工服务。香港政府每年通过社会福利署拨给义工局的工作经费达1000多万港元,在宽松型的管理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市民占香港总人口的20%,超过100万人。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的核心工作包括:义工转介服务,为希望提供服务的市民安排义务工作,并为需要义工协助的机构找寻合适人选。凡是有兴趣参与义务工作的人士,都可以自愿加入该局属下的香港义工团成为会员。近年来,其策划和组织的大型活动包括,抗非典型肺炎义工大队、亲子义工推广计划、黄金岁月退休人士义工计划、希望学校计划等。在国际层面,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是联合国义工计划组织的合作机构,协助在香港招募专才,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义工服务,促进当地发展。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还是国际义工协会的香港地区代表,每年都派出代表参与国际及地区会议,促进义务工作的交流和协作。二、开放式发展是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任何时期的人才队伍建设都离不开一定的时代背景和要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也不例外。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工作的特性要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是开放式的,不但要注意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调动民间的积极性,如果忽视了民间的力量,将难以真正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工作的特点。这一点恰恰是我们受传统思维模式影响较大的,也是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较明显的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企和民企发展所经历的变化,以及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可以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一直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没有从政府、社会团体(如工会、青年团、妇联、残联等)的行政性工作中完全分离出来,因此,各种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主要由政府、和民间社会团体提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应该朝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在积极发展专业性社会工作组织的同时,大力发展公益性社会团体、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和各类义工组织,政府则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调节财政资金向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方向和力度,从而有效引导和促进各类社会服务组织更好更快地发展。(二)社会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帮助他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这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性和群众基础的工作,应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因此,其组织建设也应该更加宽泛化,应该为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工作的事务性活动越来越多,公民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需求的差异也越来越大,为了有效地实现社会工作的目标,光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整合多方面资源优势,全面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否则社会服务工作将可能遭遇资源短缺的瓶颈。当前在国外,无论是专业性的社会工作或是非专业性的义工服务,都开展得十分活跃,其发展势头正一浪高过一浪,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从而构建了社会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不但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形成了良好的声誉。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提出来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利益关系多元化、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的关键时期,由于社会结构变动和利益关系调整,使社会持续发展与各种社会矛盾并存成为这个时期一个突出的特点,而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方式已难以适应这一发展要求。我国现有1.4亿老年人,6000万残疾人,5000万城乡贫困人口,这些群体都需要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而全国民政系统直接、间接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仅有40多万,难以完成巨大的社会服务工作。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民间力量对于搞好社会服务工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美国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为67万人,占总人口的千分之二,但是全美参与各类志愿服务的义工达到1亿人(表2),可见社会服务的空间之大,需要投入的力量之多,这些仅靠专业社会工作者是难以完成的,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表2、美国的义工情况 项目 内容 参加人数 全美每年参加义工服务活动的成年人超过1亿人。 参加义工的时间 50%的美国人平均每年花费100多小时在社会工作的无偿服务上。相当于在美国有1.5亿人,每3—4天就去做1小时义工。 女性义工 56—62%的美国女性每周奉献3.4个小时从事义工服务活动。 男性义工 49%的美国男性每周奉献3.6个小时从事义工服务活动。 经济贡献 2002年全美义工服务创造的经济价值达到1600亿美元。(三)健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的机制专业性的社会工作产生于西方国家,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都拥有受过良好专业教育、数量庞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而且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表3),社会工作和义工服务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加强对公民的道德教育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形式。1985年第4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2月5日为“国际义工日”,目的是鼓励全球各地政府及团体,于当天共同表彰义务工作人员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并藉此提醒社会人士积极支持及参与义务工作。联合国曾经将2001年定为“国际义工年”,以确认义工对社会的贡献,许多国家和地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人们日常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约有27%的公民每个月通过俱乐部、协会或其它组织参加至少一次志愿工作。这些国家的成年人不但身体力行,而且高度重视培养下一代的社会服务理念,例如,起源于1907年的世界童军运动(Scout)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为广泛的非赢利性、非政府青少年组织之一,其组织遍及216个国家和地区,成员达2500万人,该组织强调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社会公德心。香港童军组织属于世界童军组织的组成部分,童军誓词中特别强调要从小培养助人信条和行动宗旨。社会工作的关键在于提倡和培养一种服务社会的精神,并使其真正变为国民的一项道德准则,这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也是一种考验。专业社会工作和义工服务都需要一种特殊的精神,尤其是义工服务更是一种社会道德、一种社会修养,一种社会价值取向。例如,美国人的志愿服务精神闻名于世,许多美国人以做义工为荣,并且已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表3、国外的义工组织及模式 组织 参加者 目标 工作场所 服务对象 UNV联合国义工服务组织 各国有合格经验的专业人士 为需要帮助的国家和人士提供服务 世界各地 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难民和困难群体 CCT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义工协调委员会 已有68个国家加盟 促进服务对象的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 以每年多达1600多个国际青年劳动营的组织形式开展国际志愿服务活动 发展中国家、落后地区、贫困人口 欧盟义工服务协调小组 欧盟的志愿人员 为需要帮助的人士提供服务 社区、医院、复康中心、老人院等 开展社区工作和人文关怀服务等 CSV英国社区义工服务组织 16—35岁的志愿者 直接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 学校、医院、监狱、相关的青年项目 无家可归者、年老体衰者、犯罪青少年、精神和生理不健全者 加拿大世界青年 17—20岁的志愿者 国际教育交流,增进文化和价值观的相互理解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农副业、社会工作、教育、传媒领域 开展社区服务,为社区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我国从政府层面大规模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开始于21世纪初,这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大陆地区,由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历史较短,社会工作人员的职业化水平不高,社会地位也不够高,这反过来无法激励青年一代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去。社会工作是一项具有特殊性质的工作,一方面,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包括社会工作人才的评价,激励和保障等;另一方面,要在社会上营造一种氛围,使社会工作人才具有责任感和荣誉感。目前,我国普遍开展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要强化以学校为基地,组织在校生积极开展各类义工活动,从小打下良好的根基,形成一种热心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并将这些“种子”播洒到社会中开花结果,毫无疑问,这必将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三、多途径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发展(一)把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志愿人员都纳入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范畴鉴于我国社会服务领域广、任务重,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力量又比较薄弱,因此,应灵活地将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志愿服务工作者的培养相结合,以专业性的社会工作者为主,志愿工作者为辅,加快扩大我国社会服务工作人才队伍规模。由于专业性的社会工作在于精,志愿性工作在于泛,因此,在做好专业工作队伍和群众性队伍培养相结合的同时,必须有所侧重,注意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整合有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二)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工作的机制通过一定途径择优购买社会服务的模式,是发达国家政府推动社会服务工作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当前,我国政府在促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考虑通过更多地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实现政府转变社会管理模式和促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双向目标,同时也有利于不断完善政府和社会工作机构的合作双赢模式。(三)加强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随着我国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生活素质的要求也在提高,因此,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岗位开发和设计必须不断适应新的变化,要通过高等院校相关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的适应性调整,强化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根据社会工作服务的特性和涉及的专业领域比较广的特点,对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不但要强调奉献意识和敬业精神,而且要有宽泛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掌握特定的专业能力和方法技巧,这些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而言是一种新的挑战。(四)大力推动社会服务工作机构的发展由于社会工作的触角遍及人类社会的绝大部分角落,因此,对于社会工作机构的寻求是大量而负责的。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而言,应该不设限地大力推进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的市场化、公司化运作,以形成大量而广泛的社会工作基础,这也是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与平台,只有通过扎实而且牢固的组织形式,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流水、不断线与定期化。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青年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做出相应的法律规范,例如,劳动营的模式已经成为国际志愿服务活动规模化趋势的范例之一。(五)畅通民间资金进入社会公益服务领域的渠道社会工作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撑,我国应该认真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慈善募捐资金等社会工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体系,例如,英国的志愿服务行业已经形成了以董事会为主体、政府为辅助的健全的监督机制。社会工作的需求来自社会,民间资金来自社会,大量的志愿者组织也建立在民间,因此,对社会工作组织和慈善募捐资金等的监督管理也可以充分依靠社会的力量,政府工作的重点可以更多地放在宏观指导和制定“游戏规则”方面。(作者袁兆亿,刊于《时代经贸》2009,142(8):145-147)。PAGE5
/
本文档为【基于现代职业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